猩红热于风湿热的区别
猩红热有什么症状猩红热要注意什么

猩红热有什么症状猩红热要注意什么猩红热是由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
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但以2岁至学龄前儿童最容易患此病。
本病潜伏期为1~7天,大多数2~4天。
传染途径主要通过呼吸、咳嗽、打喷嚏等空气飞沫传播,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冬春季为高发期。
1.孩子患上猩红热之后,最先表现出的是高热,体温有可能高达39℃~40℃。
2.伴随着高热的发生,病情较重的孩子会感到头痛、喉咙疼痛,有的还会出现呕吐等症状。
3.病发后的第二天,孩子全身的皮肤开始发红、充血,并可见点状的红色鸡皮疹。
但一般孩子的脸上不会出疹,只是皮肤发红,口唇周围常显得苍白,俗称“环口苍白圈”,而后舌苔变黄、粗糙、有红刺,同时后颈部及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
4.大约1周之后,孩子的体温逐渐恢复正常,皮疹消退,轻者呈屑状脱落物,重者见大片脱皮。
5.有的孩子还会出现杨梅舌,或出现关节、肾脏变态反应等并发症。
生活提示由于孩子体质不如成年人健壮,抵抗力比较差,得病之后很容易导致并发症的发生。
所以,孩子一旦生了病应及时治疗,对医院的一些治疗措施,父母也要辨证对待,不可一味的相信或者否定大夫的说法。
一旦确诊孩子得了猩红热,家长就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积极的治疗,同时父母在护理方面也应注意以下几点:1.由于猩红热是传染疾病,应对孩子进行隔离治疗。
对孩子的餐具、洗漱用品、衣物单独摆放,并进行定期消毒,防止疾病感染。
2.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清新,每天开窗换气不少于3次,每次15分钟。
但是要避免让孩子直接吹风,以免孩子着凉。
3.保证孩子充分的休息,高热时可服用退烧药或进行物理降温,可用冷毛巾敷头部、枕冷水袋、温水擦浴等。
平时要注意卧床休息。
这样可以减少身体的消耗和心、肾、关节的负担,以减少并发症的产生。
4.供给孩子充足的水分和营养,饮食以清淡、流质、半流质为主。
忌食虾、蟹、狗肉、羊肉等发物,忌食巧克力、糖果、咸菜、腌肉等过甜或过咸的食物,忌食热性食物及冷饮等食物,还要注意忌食辛辣刺激的食物。
风湿热

▪ 青霉素:2周,青霉素过敏改用其他有效抗生素
七、治疗
抗风湿药物治疗
▪ 常用阿司匹林,急性期 100mg/ (kg·d)(最大≤3g/d),2~4周后减量 ▪ 心脏炎首选糖皮质激素,泼尼松 2mg/(kg·d)(≤60mg/d),2~4周减
量,总疗程8~12周;重症氢化可的松或甲基强的松 ▪ 心力衰竭时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慎用洋地黄类药物
实验室检查
3.ASO或风湿热抗链球 菌抗体增高
3.舞蹈病 4.环形红斑 5.皮下小节
(1)ESR增快,CRP阳性, 白细胞增多,贫血
(2)心电图:P-R间期延 长,Q-T间期延长
六、诊断和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 急性白血病 病毒性心肌炎
七、治疗
一般治疗和护理
▪ 无心脏炎患儿卧床休息2周 ▪ 心脏炎无心衰患儿卧床休息4周,心衰患儿卧床休息至心功能恢复后至少8周
风湿热
内容
概述 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理 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 诊断和鉴别诊断 治疗 预防和预后
一、概述
风湿热(rheumatic fever,RF)是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发生的全身结缔组 织的非化脓性炎性疾病。 主要表现:心脏炎、关节炎、舞蹈病、环形红斑及皮下小结,以心脏损害最为严重和 多见,反复发作可导致永久性心脏瓣膜病变。 近年来发病率明显降低,隐匿起病,表现不典型,可主要表现为单纯性心肌炎。
▪ ECG : P-R 间 期 延 长 , ST-T改变
心内膜炎
▪ 心尖部出现Ⅱ/Ⅵ级以上 全收缩期杂音
▪ 心尖区有柔和、短促的 舒张中期杂音
▪ 主动脉瓣区舒张期叹气 样杂音
▪ 反复发作后造成永久性 瓣膜损害
心包炎
猩红热的护理措施

猩红热的护理措施什么是猩红热?猩红热(scarlet fever)是一种由A型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中。
它通常起初表现为喉咙疼痛、高烧和咽喉发炎,随后出现皮疹。
该病的特征性皮疹呈现为身体和面部潮红,类似于晒伤一样,因此得名猩红热。
如果不及时和适当处理,猩红热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包括肾脏疾病和风湿热。
猩红热的护理措施猩红热通常需要医院治疗,但在患者接受医疗护理之前,家庭成员可以采取以下护理措施来缓解症状和提供舒适感。
1. 提供适当的休息和充足的水分猩红热患者通常会感到疲倦和虚弱。
因此,提供适当的休息非常重要。
确保患者有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可以充分休息。
同时,要确保患者摄入充足的水分,以防脱水。
清水、汤、果汁等应该是首选。
2. 呕吐和腹泻的处理有些猩红热患者可能会出现呕吐和腹泻的症状。
这可能导致脱水,因此非常重要的是保持患者的水分摄入。
如果患者无法进食或无法保持水分,应及时咨询医生。
3. 利用药物来缓解症状猩红热的治疗通常涉及使用抗生素来杀灭感染的细菌。
这些药物只能由医生开具处方。
按照医嘱使用,并在用药期间密切监测患者的反应。
此外,可以使用退烧药来缓解高烧引起的不适。
4. 舒缓喉咙痛猩红热会引起喉咙痛和咽喉发炎。
可以采取以下方法缓解这些症状:•温盐水漱口:将适量的盐溶解在温水中,患者用溶液进行漱口,有助于减轻喉咙痛和咽喉发炎。
•温开水漱口:如果患者实在无法忍受盐水,可以使用温开水漱口,同样可以减轻不适。
5. 隔离患者并保持环境清洁猩红热是一种高度传染病,非常容易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因此,患者应被隔离,避免与他人直接接触,特别是儿童和老年人。
同时,定期清洁和消毒患者所处的环境,包括床上用品、衣物和日常用品,可以帮助减少病菌的传播。
结论猩红热是一种需要及时治疗和护理的传染病。
在患者接受医疗护理之前,家庭成员可以通过提供适当的休息和水分、处理呕吐和腹泻、使用药物来缓解症状、舒缓喉咙痛和隔离患者来提供有效的护理。
风湿热

鉴别诊断
(四)系统性红斑狼疮
女性居多,有肝、肾、关节、皮 肤等多脏器损害,关节损害为非对 称性。
抗核抗体阳性。 血液或骨髓可找到狼疮细胞。 血清补体C3降低。 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
治疗
(一)一般治疗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加强护理。 热退、急性反应恢复正常后可试行 活动,但不能进行剧烈活动。
风湿热
概论
定义:是一种与A族乙型溶血性 链球菌感染有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主要病变为全身结缔组织非细菌性 炎症,以心脏、关节和皮肤受累最 为显著
病因和发病机制
风湿热是链球菌咽部感染引起的 变态反应-自体免疫性疾病。
人体组织与链球菌的某些结构有 交叉抗原性,如细菌细胞壁的细胞 浆膜上的非特异性M蛋白质同人的 心肌内细胞肌膜,细菌细胞壁的多 糖与心瓣膜的糖蛋白均有交叉抗原 性。
有心肌炎的患者应适当延长休息 时间,逐步增加活动量。
治疗
(二)控制链球菌感染
首选青霉素,肌注80~160万U, 每日2次,疗程2~3周。也可每日 静脉点滴青霉素480~600万U。
青霉素过敏者可使用红霉素等其 它对链球菌有效的抗生素。
治疗
(三)抗风湿治疗:
有助于消除全身症状及渗出性炎症, 增进心脏功能,但无预防心脏瓣膜 病形成和减轻心脏损害的作用。
临床表现
(二)心脏炎
层层受损,“风湿性全心炎” 2、心内膜炎: 二尖瓣最常受累,主动脉瓣次之。心尖
区或主动脉听诊区闻及收缩或舒张期杂 音。 凡有心肌炎者,几乎均有心内膜受累的 表现。其症状出现时间较心肌炎晚。
风湿性心内膜炎
临床表现
(二)心脏炎
层层受损,“风湿性全心炎” 3、心包炎:严重心脏炎的标志。心前区疼
风湿热的鉴别诊断

风湿热的鉴别诊断……一、与发热性疾病鉴别应注意与结核病或有慢性感染灶以及链球菌感染后状态相鉴别。
链球菌感染后状态于链球菌感染( 如上感、扁桃体炎或猩红热等 )后出现发热、疲乏无力、关节酸疼等症状。
检查除心率增快外心脏无明显改变,亦无皮疹。
血沉增快及抗链球菌溶血素"O"增高。
用青霉素及小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很快恢复正常,不再复发。
但这些表现亦可能为风湿热的早期,应继续密切观察。
若心脏增大或心杂音明显,则应考虑风湿热。
二、心脏方面(一) 功能性杂音首先应注意排除心脏功能性杂音。
此种杂音多见于学龄儿童,位于胸骨左缘3~4肋间心尖内侧,一般为Ⅱ级,个别可达Ⅲ级。
特点为音调较高,少数可呈乐响性,只限于收缩早中期,传导不广泛,无其它风湿活动症状。
(二) 先天性心脏病如先天性二尖瓣关闭不全、部分房室通道等,一般都在婴幼儿时期即发现杂音。
(三) 病毒性心肌炎近年来有增加的趋势。
本病常有明显的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史,很快即发现心脏方面的异常,但无明显杂音,而心律失常较为多见。
重者可很快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及严重心律失常。
无多发性关节炎及皮下结节等表现,抗链球菌溶血素"O"一般不增高。
三、关节方面须与以下疾病鉴别:(一) 类风湿病常呈弛张热型,一般情况尚好,多累及小关节,为对称性,很少表现游走性,偶亦可影响大关节,可引起关节畸形。
合并心脏损害者极少。
用水杨酸制剂治疗不如风湿性关节炎容易见效。
(二) 结核性关节炎根据结核接触史、结核菌素试验阳性,多见单关节受累,X线检查以骨质破坏为主,无心脏病变,肺部往往找到结核病灶等可诊断。
(三) 化脓性关节炎常有原发化脓性病灶,一般均有败血症症状。
开始可呈多发性关节炎表现,但不久局限于一个关节,红、肿、热、痛明显。
关节腔穿刺有脓液,脓液及血培养可阳性,抗链球菌溶血素"O"一般不高。
后期X线摄片有骨质破坏。
水杨酸制剂无效。
(四) 急性白血病本病早期有时以关节症状为主,易误诊为风湿性关节炎。
猩红热是传染病 容易产生并发症

猩红热是由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目前,猩红热尚没有可供预防的菌苗,因此,预防猩红热的关键应在冬、春季尽量不带孩子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
因为猩红热是由β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抵抗力低下人常引起猩红热,但有些人对红疹毒素具有有抵抗力,所以只引起咽峡炎(闹嗓子)。
因此,避免与闹嗓子的人的接触,也是防止感染的好办法,如果已经接触过,可口服复方新诺明或红霉素3天,就能达到预防的目的。
猩红热的症状有:1、发热。
2、咽痛和头痛。
3、杨梅舌。
4、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患儿脸上发红但不出疹,与红色的颜面相比,口唇周围常显得苍白,俗称“环口苍白圈”。
这时检查患儿的嗓子,可看到扁桃体充血明显,有时还能看到脓性渗出。
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就应考虑到猩红热,并立即到医院就诊。
猩红热并不可怕,青霉素常为特效药物,倘若小儿对青霉素过敏,可选择红霉素口服(具有与青霉素相同的效果)。
儿童猩红热容易产生严重的并发症,如急性肾炎、风湿热。
1、化脓性并发症由于细菌直接侵袭咽喉附近的组织,常易引起这些组织发炎。
如化脓性淋巴结炎,表现为颈部淋巴结肿大,伴有压痛;化脓性中耳炎,表现为耳道有脓性渗出。
2、中毒性心肌炎在猩红热的早期,病菌产生的大量毒素常常会侵犯到心脏,引起心肌炎等。
患儿可出现高热、寒颤、面色难看等毒血症状。
3、溶血性链球菌侵入机体后常使人体免疫系统发生抗原抗体的免疫反应,临床可出现下列并发症:(1)急性肾小球肾炎绝大部分为链球菌感染后肾炎,临床以血尿、少尿、浮肿和高血压为主要表现。
(2)风湿热与溶血性链球菌关系密切。
临床表现为发热、游走性多发性关节炎、心脏炎,以心内膜受累为主,皮下小结、环形红斑、舞蹈病。
本文内容由健康百科网提供,健康百科网祝你健康生活,健康人生,健康每一天。
猩红热的预防

猩红热的预防引言概述:猩红热是一种由A群链球菌(Streptococcus pyogenes)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该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尤其是儿童和年轻人易受感染。
预防猩红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因为它可以导致一系列严重并发症,如心肌炎、肾炎和风湿热。
本文将详细介绍猩红热的预防措施。
正文内容:1. 接种疫苗1.1 猩红热疫苗的类型猩红热疫苗主要有两种类型:全细胞疫苗和无细胞疫苗。
全细胞疫苗包含多种病原体表面抗原,可以提供广谱的保护作用。
无细胞疫苗则只包含特定的抗原,相对更安全,但提供的保护范围较窄。
1.2 疫苗接种时间和次数猩红热疫苗通常在儿童时期接种,建议在2个月至6岁之间完成。
接种疫苗的次数根据所使用的疫苗类型而定,一般需要2-3次接种才能获得充分的免疫保护。
1.3 疫苗的副作用和禁忌症猩红热疫苗接种后可能出现一些轻微的副作用,如注射部位红肿、发热等。
但这些副作用通常是暂时的,不会对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然而,对于某些具有过敏史或存在特定疾病的人群,如免疫系统疾病患者,接种疫苗可能会有禁忌症。
2. 加强个人卫生2.1 经常洗手猩红热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的,但也可以通过直接接触传播。
因此,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非常重要,特别是经常洗手,特别是在接触口鼻、食物或其他物品之前。
2.2 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如果您身边有人患有猩红热,请尽量避免与其密切接触,尤其是在感染最严重的初期阶段。
确保与患者保持一定的距离,使用口罩等防护措施。
2.3 健康饮食和良好睡眠保持健康的饮食和良好的睡眠有助于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提高身体的抵抗力,有助于预防猩红热等传染病的感染。
3. 清洁和消毒3.1 定期清洁和消毒常用物品猩红热病毒可以在物体表面存活一段时间,因此定期清洁和消毒常用物品,如手机、钥匙、门把手等,可以有效减少病毒的传播。
3.2 注意公共场所的卫生在公共场所,如学校、医院、办公室等,猩红热的传播更容易发生。
猩红热

诊断
临床上具有猩红热特征性表现,实验室检 查白细胞高达(10-20)×109/L,中性粒 细胞在80%以上,胞质内可见中毒颗粒。 出疹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占5%甚至 10%。咽拭子、脓液培养获得A组链球菌为 确诊依据。结合病史中有与猩红热或咽峡 炎患者接触者或当地有流行病学史,有助 于诊断。
鉴别诊断
治疗
(三)对症治疗 若发生感染中毒性休克,要积极补充血 容量,纠正酸中毒,给血管活性药等。 对已化脓的病灶,必要时给予切开引流 或手术治疗。
预防
预防
(一)隔离患者 住院或家庭隔离至咽拭子培养3次阴性, 且无化脓性并发症出现,可解除隔离 (自治疗日起不少于7天)。收患者时, 应按入院先后进行隔离。咽拭子培养持 续阳性者应延长隔离期有些金 葡菌能产生红疹毒素,也可以引起猩红热 样的皮疹。鉴别主要靠细菌培养。由于此 病进展快,预后差,故应提高警惕。应根 据药敏试验给予抗生素治疗。
治疗
治疗
(一)一般治疗 包括急性期卧床休息,呼吸道感染。 (二)病原治疗 目前多数A组链球菌对青霉素较敏感。可用青霉素,每次 80万U,2-3/天,肌内注射,连用5-7天。80%左右的患者 24小时内即可消退,4天左右咽炎消失,皮疹消退。脓毒 型患者应加大剂量到800万-2000万U/d,分2-3次静脉注 入,儿童20万U/(Kg.d)分2-3次静脉滴入,连用10天, 或热退后3天。对青霉素过敏者,可用红霉素,成人剂量 为1-2g/d,分4次静脉滴入,儿童剂量为30-50mg/ (Kg.d),分4次静脉滴入。也可用复方磺胺诺明,成人每 天4片,分2次口服,小儿酌减。
病原学
A 组 β 型溶血性链球菌产生的蛋白酶有:①、链激酶(溶 纤维蛋白酶),可溶解血块并阻止血浆凝固;② . 透明质 酸酶(扩散因子),能溶解组织间的透明质酸,最终有利 于细菌在组织见扩散;③ . 链道酶,又称为脱氧核糖核酸, 能裂解具有高黏稠度的 DNA ,从而破坏宿主的组织和细 胞;④ .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酶,可损害含有这种成分 的组织和细胞;⑤.血清混浊因子,是一种α脂蛋白酶,可 使马血清混浊,对机体产生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反应具 有 抑 制 作 用 , 有 利 于 细 菌 的 扩 散 和 扩 散 。 该菌对热及干燥抵抗力不强, 56 ℃ 30 分钟及一般消毒剂 均能将其灭杀,但在痰和脓液中可生存数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猩红热于风湿热的区别
文章目录*一、猩红热于风湿热的区别*二、风湿热有哪些治疗方法*三、风湿热患者饮食原则
猩红热于风湿热的区别1、猩红热于风湿热的区别
1.1、病因不同
猩红热和风湿热的发病原因不同。
猩红热为A群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风湿热是一种与A组R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的全身性结缔组织的非化脓性疾病。
1.2、症状不同
猩红热和风湿热的的临床症状不同。
猩红热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退后明显的脱屑。
少数患者患病后由于变态反应而出现心、肾、关节的损害。
2、患风湿热后如何护理
2.1、卧床休息:允许患者做一些不费力的自我照顾活动,如
翻身、进食、读报等。
无心肌炎者卧床休息2~3周,有心肌炎者延长卧床时间,至症状消失和实验室检查正常后,再起床活动。
允许患者的亲友作短时间探视,但这些亲友不能有感冒、发热及喉
咙痛的情况,病室保持清洁、安静、舒适。
2.2、饮食护理:多摄取清淡的、高蛋白、高糖饮食来维持足够的营养,以对抗发热和感染,并补充维生素与矿物质。
鼓励患者多喝水,预防发热导致的脱水。
病人如果有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征
象,应摄取低钠饮食、限制水分。
3、风湿热会诱发哪些疾病
3.1、风湿性心肌炎:风湿性心肌炎主要累及心肌间质结缔组织。
心肌小动脉近旁的结缔组织发生纤维素样坏死,继而形成Aschoff小体。
小体呈弥漫性或局限性分布,大小不一,多呈梭形,最常见于左心室后壁、室间隔、左心房及左心耳等处。
后期,小体发生纤维化,形成梭形小瘢痕。
3.2、风湿性心包炎:在治疗风湿病时,心包几乎总被累及,
但临床上,仅15%的风湿性心包炎病例被确诊。
病变主要累及心包脏层,呈浆液性或浆液性炎症,心外膜结缔组织可发生样变性。
风湿热有哪些治疗方法1、一般治疗
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寒及潮湿。
急性期有发热及关节炎、心脏受累者应卧床休息,避免体力活动及精神刺激。
无心脏炎的病人;在退热、关节肿痛缓解后可离床。
心脏有损害者,需早期卧床休息;体息的好坏可直接影响到疾病的预后。
心脏炎病人应根据,心脏炎的严重程度、急性发作缓解的迟早决定卧床休息的时间b 有心脏扩大、心功能不全者,必须绝对卧床,直到病情好转。
病情稳定几周后,活动量才可以逐渐增加。
2、抗生素的应用
抗生素的应用目的是消除链球菌感染治疗咽部炎症及扁桃
体炎。
青霉素仍热是最有效的杀菌剂。
常用剂量为每日80万—160万单位,分2次肌内注射,儿童每月肌内注射40万单位;疗程为10~14天。
以后用青霉素120万单位,儿童60万单位,肌内注射,3周1次。
经此治疗,多数能控制并预防咽喉部感染。
少数病人的上呼吸道链球菌感染反复发作,以致成为慢性或迁延型风湿热,则可缩短长效青霉素的注射间隔为1~2周1次,至上呼吸道感染较稳定控制后,再维持3周1次。
对青霉素过敏的病人,可选用红霉素,儿章剂量为每日每千克体重 30毫克,成人为每日1.5克,分3次口服,疗程为10—14天。
风湿热患者饮食原则1、不宜吃生冷、辛辣等刺激性强的食品,尤其是急性期的病人最好忌食。
有些风湿病患者喜欢服用一些药酒,认为酒具有活血化淤的作用,可以止痛消肿,其实这应根据个人体质及病情区别对待。
酒性辛热,能祛散寒邪,如是寒湿体质或是证属寒湿内阻的,可饮用一些药酒;而南方湿热较重,如伴有湿热之象的患者,则不宜饮酒,因为酒性原本湿热,热重伤肝,湿重伤脾,如再浸入附子、川乌、细辛一类的热药,会加重内热和肿痛。
2、饮食应全面,营养均衡,不可偏食。
一般来说,除痛风性关节炎外,饮食是没有太多禁忌的,如瓜果、蔬菜、鱼、猪肉、鱼油、维生素、蜂蜜均可食用,以利于全面吸收营养。
主要宜选用高蛋
白、高维生素及容易消化的食物,合理的营养搭配及适当的烹调,满足患者机体对营养及能量的需要,有利于疾病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