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常用细菌感染指标87626
常见感染及炎症指标详细解读

两个概念 感染: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与宿主免疫系统相互作用所呈现的病理 生理变化。 炎症: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复杂防御反应。
精品课件
通俗来说,感染,就是有病原体侵入机体导致生病了。而炎症, 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发炎”,主要表现为红、肿、热、痛及功能障 碍。
感染可能引起炎症,医生在在怀疑有感染性炎症存在时,一般 会让查感染及炎症指标。那么,感染及炎症指标一般有哪些,各有什 么作用和优缺点呢?
②在细菌感染中白细胞减少常见于沙门菌感染、结核和布鲁菌病;白细胞 正常或减少同时合并嗜酸粒细胞下降常提示沙门菌感染。应当注意的是,除 上述情况外,某些细菌引起的严重感染(如脓毒症)时,白细胞总数也可显 著减少,常提示病情危重。
精品课件
2
中性粒细胞
精品课件
影响白细胞总数的最主要原因,在发生炎症反应时数量升高,尤其在 化脓性感染中增高明显,病毒性感染时可降低,也可见于血液系统疾病, 可作为化脓性感染的较敏感指标,但特异性较差。
题目
常见感染及炎症指标详细解读
精品课件
感染性疾病在临床上是最为常见的疾病,可以发生在人体任何部位, 是医院各个科室的常客,并且经常伴有各类并发症。而针对大多数的 感染性疾病,配合准确的诊断并在短时间内得到良好的治疗,预后效 果一般良好,因此感染相关的诊断和治疗手段是所有临床医生应具备 的基本功之一。但感染性疾病发病特征通常不明显,单靠疾病症状、 体征以及影像学不足以满足早期诊断。
精品课件
03 可预测恶性肿瘤的预后
有研究表明术前CRP/白蛋白值≥0.025是胃癌患者行根治性切除术的预 后指标。CRP/白蛋白值≥0.037同肝癌进展和肝脏储备功能下降密切相关, 可作为肝癌预后的一项预测指标。术前CRP/白蛋白值≥0.0271与结肠癌患 者术后预后不良相关,相较于改良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系统,CRP/白蛋白 值对结肠癌患者术后生存期的预测效果可能更佳。CRP/白蛋白值>0.03是胰 腺癌患者行切除术预后不良的一个指标。CRP浓度水平同中性粒细胞/淋巴 细胞值也可作为胰腺癌的预后指标。
如何看验血单来分辨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

如何看验血单来分辨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首先,看白细胞(WBC)的数量,如果白细胞的数量大于10000,就提示孩子有细菌感染,需要使用抗菌素。
白细胞的数值越高,说明细菌的毒力越强或者细菌的数量越多。
但有时候白细胞特别高,不见得就一定是细菌感染,白细胞内还有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
如果孩子患有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他体内的淋巴细胞就特别高,所以白细胞总数也特别高,可能达到20000,甚至30000,实际上这里面大部分是淋巴细胞,而不是中性粒细胞。
其次,看化验单中的CRP。
CRP就是C反应蛋白,很多大医院都开展微量血CRP的检查。
这是一个初筛的检查,可以判断孩子是不是细菌感染。
白细胞也可以判断孩子是不是细菌感染,但CRP更敏感一些,它比白细胞出现的时间更早。
同时CRP还是疾病全身反应的指标,如果数值高出正常值数倍,往往提示病人身体的多个脏器受到损伤。
另外,CRP 还和一些严重疾病有关系,比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川崎病、风湿热等。
第三,看中性粒细胞的百分率,数值越高,说明疾病还在发展,有可能进一步加重。
中性粒细胞主要是针对细菌的,当孩子的身体受到细菌感染的时候,中性粒细胞就会增加,来杀死细菌。
如果中性粒细胞百分率降低,淋巴细胞百分率相应地就要升高,说明孩子可能是病毒感染。
我家孩子第二次验血就是中粒细胞偏高。
第四,要看中性粒细胞的绝对值,如果它低于正常值,说明有病毒感染。
中性粒细胞的绝对值越低,说明病毒感染的程度越严重。
如果高于正常值,说明是细菌感染。
有些孩子,他们体内的白细胞总数不太高,但是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很高,这预示着孩子的发热会越来越厉害。
之前我家孩子也病毒发烧过,都不记得当时的报告情况了。
第五,看血小板(PLT),血小板的数值越高,说明孩子感染的次数越多。
这次孩子的血小板是正常的,姑父说很多反复感染的孩子,血小板数值都是400万、500万。
第六,看嗜酸性粒细胞(EOS)绝对值和嗜碱性粒细胞(BASO)绝对值,它们是判断孩子是否过敏的指标之一。
医院感染控制监测指标

医院感染控制监测指标一、卫生学监测标准1、各类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卫生标准监测时间:根据不同的特殊重点部门,每1~3个月监测一次。
当发生医院感染流行,高度怀疑或确定与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的污染有关时,可随时进行监测。
2、医疗用品卫生标准①凡灭菌的医疗用品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消毒的医疗用品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②消毒后的内镜合格标准为:细菌总数<20cfu/件,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③接触皮肤的医疗用品≤200 cfu/g或100cm2,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3、使用中消毒剂灭菌剂卫生标准①使用中的消毒剂细菌含量<100cfu/ml,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每季度监测一次。
②使用中的灭菌剂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每月监测一次。
二、紫外线消毒效果监测日常监测:包括灯管应用时间、累计照射时间和使用人签名。
照射强度监测:对新的和使用中的紫外灯管应进行照射强度监测,新灯管的照射强度不得低于90uw/cm2,使用中灯管不得低于70uw/cm2,照射强度监测应每半年一次物理监测:用于紫外线灯管安置后及使用前、使用中的灯管照射强度监测,应每6个月监测一次。
参考值:照射强度不低于70μW/cm2。
新购进的灯管不低于90μW/cm2。
生物监测:消毒后,照射的物品或空气中的自然菌减少90%以上;人工染菌杀灭率应达到99.9%。
三、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指标1、医院感染率≤10%。
2、医院感染漏报率≤10%。
3、无菌手术切口感率≤0.5%。
4、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四)压力蒸汽灭菌的监测:化学监测应每包进行,手术包需进行中心部位的化学监测。
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每天灭菌前进行B-D试验。
生物监测应每月进行,新灭菌器使用前必须先进行生物监测,合格后才能使用;对拟采用的新包装容器、摆放方式、排气方式及特殊灭菌工艺,也必须先进行生物监测,合格后才能使用。
医院感染监测内容及标准

生物监测
每月
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
透析用水
生物监测
每月
细菌数≤200cfu/ml
透析液
生物监测
每月
细菌数≤200cfu/ml
呼吸机管路
生物监测
每季度
细菌数≤20cfu/100cm2
表2消毒灭菌剂监测
监测内容
监测方法
监测时间
卫生学标准
使用
中消
毒剂
其它消毒剂
生物监测
化学监测
每季度
每日
细菌含量≤100cfu/ml
生物
监测
每月
细菌菌落总数
≤4cfu/(15min
·直径9cm平皿)
细菌菌落数≤5cfu/cm2
儿科病房、母婴同室、妇科检查室、人流室、治疗室、注射室、换药室、输血科、供应室、血透室、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室、感染疾病科门诊及其病房
生物
监测
每月
细菌菌落总数
≤4cfu/(5min·直径9cm平皿)
细菌菌落数≤10cfu/cm2
表1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监测内容
监测方法
监测时间
卫生学标准
压力蒸汽灭菌
工艺监测
化学监测
生物监测
B-D试验
每锅
每包
每周
每天
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
使用中紫外线
日常监测
灯管辐射强度
生物监测
每次
半年
必要时
>70μw/cm2
(新灯管≥90μw/cm2)
消毒后内窥镜
生物监测
每季度
细菌数≤20cfu/件
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表4输血科冰箱监测
监测内容
最新临床常用细菌感染指标

临床常用细菌感染指标感染性疾病是目前临床上常见并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而细菌和病毒是最多见的、最主要的两种病原微生物,临床上快速、准确的诊断和鉴别对病人的治疗十分重要。
在大多数情况下,尚无完善的、实用的、快速的病原学诊断技术以实现对细菌和病毒快速分离和鉴定,而目前常用鉴定感染指标有(1)血WBC和N分类;(2)血沉ESR;(3)白细胞介素-6(IL-6);(4)血清hs-CRP;(5)PCT降钙素原。
一、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分类比例目前,WBC、N%作为传统感染指标,因其检测方法简便经济,是广大医院尤其是基层医院感染鉴别的主要指标,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WBC 计数方法简便、快捷, 目前仍被认为是鉴定细菌感染的常规项目。
但是,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对于细菌感染诊断的准确性较低,在局部细菌感染和脓毒症时二者有所升高,但在重症细菌感染组二者均下降,白细胞降至正常范围内,中性粒略有升高,因此二者均不能很好的反应细菌感染的严重程度。
因为全身细菌感染时外周血WBC计数既可升高,又可减少,受许多因素的影响。
另外剧烈运动、进食、寒冷刺激、情绪波动等以及采血部位不同和采血技术水平也可使血象出现较大差异[1]。
所以WBC 计数和N%用于细菌性感染的诊断敏感性不够, 有一定的局限性。
血沉(ESR)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红细胞沉降的速度。
绝大多数急性或慢性感染、恶性肿瘤、组织变性和坏死性疾病都能使血浆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产生变化,或使异常蛋白进入血液,引起血沉加速。
此外,贫血和月经期及妊娠三个月后也可以使血沉加速。
因此,血沉是一种非特异性试验,不能单独用以诊断任何疾病。
白细胞介素-6(IL-6)IL-6 是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细胞因子,由212 个氨基酸组成的多功能糖蛋白。
在感染和炎症时,上皮细胞可分泌细胞因子IL-6 和IL-8,是局部和系统免疫反应的重要因子。
在败血症患者体内的细菌感染产生炎症,刺激机体的T、B 细胞,单核细胞和内皮细胞分泌大量的IL-6。
临床常用细菌感染指标教学提纲

临床常用细菌感染指标临床常用细菌感染指标感染性疾病是目前临床上常见并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而细菌和病毒是最多见的、最主要的两种病原微生物,临床上快速、准确的诊断和鉴别对病人的治疗十分重要。
在大多数情况下,尚无完善的、实用的、快速的病原学诊断技术以实现对细菌和病毒快速分离和鉴定,而目前常用鉴定感染指标有(1)血WBC和N分类;(2)血沉ESR;(3)白细胞介素-6(IL-6);(4)血清hs-CRP;(5)PCT降钙素原。
一、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分类比例目前,WBC、N%作为传统感染指标,因其检测方法简便经济,是广大医院尤其是基层医院感染鉴别的主要指标,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WBC 计数方法简便、快捷, 目前仍被认为是鉴定细菌感染的常规项目。
但是,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对于细菌感染诊断的准确性较低,在局部细菌感染和脓毒症时二者有所升高,但在重症细菌感染组二者均下降,白细胞降至正常范围内,中性粒略有升高,因此二者均不能很好的反应细菌感染的严重程度。
因为全身细菌感染时外周血WBC计数既可升高,又可减少,受许多因素的影响。
另外剧烈运动、进食、寒冷刺激、情绪波动等以及采血部位不同和采血技术水平也可使血象出现较大差异[1]。
所以WBC 计数和N%用于细菌性感染的诊断敏感性不够, 有一定的局限性。
血沉(ESR)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红细胞沉降的速度。
绝大多数急性或慢性感染、恶性肿瘤、组织变性和坏死性疾病都能使血浆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产生变化,或使异常蛋白进入血液,引起血沉加速。
此外,贫血和月经期及妊娠三个月后也可以使血沉加速。
因此,血沉是一种非特异性试验,不能单独用以诊断任何疾病。
白细胞介素-6(IL-6)IL-6 是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细胞因子,由 212 个氨基酸组成的多功能糖蛋白。
在感染和炎症时,上皮细胞可分泌细胞因子 IL-6 和 IL-8,是局部和系统免疫反应的重要因子。
在败血症患者体内的细菌感染产生炎症,刺激机体的 T、B 细胞,单核细胞和内皮细胞分泌大量的 IL-6。
院感监测指标

医院感染控制监测指标一、卫生学监测标准1、各类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卫生标准2、医疗用品卫生标准①凡灭菌的医疗用品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消毒的医疗用品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②消毒后的内镜合格标准为:细菌总数<20cfu/镜,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③接触皮肤的医疗用品≤200 cfu/g或100cm2,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3、使用中消毒剂灭菌剂卫生标准①使用中的消毒剂细菌含量≤100cfu/ml,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每季度监测一次。
②使用中的灭菌剂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每月监测一次。
二、紫外线消毒效果监测日常监测:包括灯管应用时间、累计照射时间和使用人签名。
照射强度监测:对新的和使用中的紫外灯管应进行照射强度监测。
新灯管的照射强度不得低于90uw/cm2,使用中灯管不得低于70uw/cm2,照射强度监测应每半年一次。
方法:开启紫外线灯5min后将指示卡置于紫外线灯下垂直距离1m处,有图案的一面朝上,照射1min,紫外线照射后观察指示卡的颜色,将其与标准色块比较,读出照射强度。
物理监测:用于紫外线灯管安置后及使用前、使用中的灯管照射强度监测,应每6个月监测一次。
参考值:照射强度不低于70μW/cm2。
新购进的灯管不低于90μW/cm2。
生物监测:消毒后,照射的物品或空气中的自然菌减少90%以上;人工染菌杀灭率应达到99.9%。
三、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指标1、医院感染率≤10%。
2、医院感染漏报率≤10%。
3、无菌手术切口感率≤0.5%。
4、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四)压力蒸汽灭菌的监测:化学监测应每包进行,手术包需进行中心部位的化学监测。
生物监测应每月进行,新灭菌器使用前必须先进行生物监测,合格后才能使用;对拟采用的新包装容器、摆放方式、排气方式及特殊灭菌工艺,也必须先进行生物监测,合格后才能使用。
院感科2012-01。
临床常用细菌感染指标

临床常用细菌感染指标感染性疾病就是目前临床上常见并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得重要疾病之一,而细菌与病毒就是最多见得、最主要得两种病原微生物,临床上快速、准确得诊断与鉴别对病人得治疗十分重要。
在大多数情况下,尚无完善得、实用得、快速得病原学诊断技术以实现对细菌与病毒快速分离与鉴定,而目前常用鉴定感染指标有(1)血WBC与N分类;(2)血沉ESR;(3)白细胞介素-6(IL-6);(4)血清hs-CRP;(5)PCT降钙素原。
一、白细胞计数与中性粒细胞分类比例目前,WBC、N%作为传统感染指标,因其检测方法简便经济,就是广大医院尤其就是基层医院感染鉴别得主要指标,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WBC 计数方法简便、快捷, 目前仍被认为就是鉴定细菌感染得常规项目。
但就是,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对于细菌感染诊断得准确性较低,在局部细菌感染与脓毒症时二者有所升高,但在重症细菌感染组二者均下降,白细胞降至正常范围内,中性粒略有升高,因此二者均不能很好得反应细菌感染得严重程度。
因为全身细菌感染时外周血WBC计数既可升高,又可减少,受许多因素得影响。
另外剧烈运动、进食、寒冷刺激、情绪波动等以及采血部位不同与采血技术水平也可使血象出现较大差异[1]。
所以WBC 计数与N%用于细菌性感染得诊断敏感性不够, 有一定得局限性。
二、血沉(ESR)就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红细胞沉降得速度。
绝大多数急性或慢性感染、恶性肿瘤、组织变性与坏死性疾病都能使血浆球蛋白与纤维蛋白原产生变化,或使异常蛋白进入血液,引起血沉加速。
此外,贫血与月经期及妊娠三个月后也可以使血沉加速。
因此,血沉就是一种非特异性试验,不能单独用以诊断任何疾病。
三、白细胞介素-6(IL-6)IL-6 就是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得细胞因子,由212 个氨基酸组成得多功能糖蛋白。
在感染与炎症时,上皮细胞可分泌细胞因子IL-6 与IL-8,就是局部与系统免疫反应得重要因子。
在败血症患者体内得细菌感染产生炎症,刺激机体得T、B 细胞,单核细胞与内皮细胞分泌大量得IL-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常用细菌感染指标
感染性疾病是目前临床上常见并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而细菌和病毒是最多见的、最主要的两种病原微生物,临床上快速、准确的诊断和鉴别对病人的治疗十分重要。
在大多数情况下,尚无完善的、实用的、快速的病原学诊断技术以实现对细菌和病毒快速分离和鉴定,而目前常用鉴定感染指标有(1)血WBC和N分类;(2)血沉ESR;(3)白细胞介素-6(IL-6);(4)血清hs-CRP;(5)PCT降钙素原。
一、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分类比例
目前,WBC、N%作为传统感染指标,因其检测方法简便经济,是广大医院尤其是基层医院感染鉴别的主要指标,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WBC 计数方法简便、快捷, 目前仍被认为是鉴定细菌感染的常规项目。
但是,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对于细菌感染诊断的准确性较低,在局部细菌感染和脓毒症时二者有所升高,但在重症细菌感染组二者均下降,白细胞降至正常范围内,中性粒略有升高,因此二者均不能很好的反应细菌感染的严重程度。
因为全身细菌感染时外周血WBC计数既可升高,又可减少,受许多因素的影响。
另外剧烈运动、进食、寒冷刺激、情绪波动等以及采血部位不同和采血技术水平也可使血象出现较大差异[1]。
所以WBC 计数和N%用于细菌性感染的诊断敏感性不够, 有一定的局限性。
血沉(ESR)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红细胞沉降的速度。
绝大多数急性或慢性感染、恶性肿瘤、组织变性和坏死性疾病都能使血浆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产生变化,或使异常蛋白进入血液,引起血沉加速。
此外,贫血和月经期及妊娠三个月后也可以使血沉加速。
因此,血沉是一种非特异性试验,不能单独用以诊断任何疾病。
白细胞介素-6(IL-6)
IL-6 是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细胞因子,由212 个氨基酸组成的多功能糖蛋白。
在感染和炎症时,上皮细胞可分泌细胞因子IL-6 和IL-8,是局部和系统免疫反应的重要因子。
在败血症患者体内的细菌感染产生炎症,刺激机体的T、B 细胞,单核细胞和内皮细胞分泌大量的IL-6。
IL-6 通过促进巨噬细胞表达细胞黏附分子、组织因子,诱导肝细胞合成超敏C反应蛋白(hs- CRP),使超敏CRP浓度提高。
但国外资料表明,除细菌因素外,其它非感染因素也会引起IL- 6的非特异性升高,从而限制了IL- 6对诊断脓毒血症的诊断价值。
而PCT 与hs- CRP则正好可以弥补IL- 6这一缺点。
另外,IL-6与急性胰腺炎疾病严重程度正相关,故IL-6水平能很好地评估急性胰腺炎的程度。
hs-CRP
C -反应蛋白早于1930 年发现,是一种能与肺炎球菌C 多糖体反应形成复合物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近年来,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检测超敏CRP(HS-CRP)方法的引入,CRP不仅可作为一种急性炎症的标志物,而且可区别在正常范围内低程度炎症反应中CRP 的水平。
HS-CRP已被证实是由慢性炎症引发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检测其浓度对心血管疾病的干预及预后起重要作用被临床重视。
C 反应蛋白(CRP)是肝脏细胞在IL-6 的作用下分泌产生的一种非特异性急性时相蛋白,在应激情况下血清CRP 水平增高,在任何组织损伤和感染的急性期均可升高[2]。
除细菌感染外,病毒感染、慢性炎症反应、梗死、急性创伤或手术、烧伤、免疫复合物沉积等都可以使CRP升高。
健康人血清中CRP 含量很低,当机体受到细菌入侵引起炎症时,血中浓度其峰值可达基础值的数十倍至数百倍,并不受年龄、性别、体温及贫血等因素的影响,被认为是鉴别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的一个首选指标[3]。
据沈国森等实验研究报道显示[4],细菌性
感染组CRP 水平达(16.08±3.70)mg/L、明显高于非细菌性感染组、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证明CRP 可作为鉴别细菌或病毒感染的早期诊断指标。
同时发现,细菌性感染组CRP阳性率达100.0%,虽然高于非细菌性感染组PCT 阳性率(87.5%),但差异并不存在显著性(P >0.05),说明CRP 在炎症状态或应激状态的非感染患者中也会升高,因此决定了CRP 具有较差的特异性。
另外,在患者疾病发作时,CRP可早于WBC 而上升,恢复正常也很快,故具有极高的敏感性,对临床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降钙素原PCT
血清PCT 是无激素活性的降钙素前肽物质,由116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为13 KD 的糖蛋白。
正常情况下PCT 由甲状腺C细胞产生,在健康人体中水平极低,当血浆中PCT 浓度(1)0.05-0.5ng/ml 时为有局灶感染可能,SEPSIS(脓毒症)的可能性低;(2)0.5-2ng/ml 处临界状态,为中度SIRS,可能为感染,也可以是其他因素(重伤、大手术、心源性休克);需6-12小时后复查;(3)> 2ng/ml时为重度SIRS,最大可能SEPSIS,(4)10~100ng/ml 时为严重全身性感染、重度脓毒症, 脓毒性休克、MO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
因此,血清PCT 是适用于早期检测细菌感染的指标,而且感染越重,PCT 值越高。
在非细菌或局部细菌感染时,无明显变化。
自1993 年Assicot 等首次报道在脓毒症患者血降钙素原( PCT) 水平明升高以来大量关于PCT 与炎性疾病的研究相继开展,国际上已将PCT 作为评价临床感染程度的一项新指标,并作为严重疾病的一个监测指标,监测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 SIRS) 及脓毒症患者,评价预后,其敏感性和特异性优于CRP 等其他炎性指标[5]。
全身细菌感染患者血浆中PCT 浓度的升高比C R P 早, 恢复正常水平所需的时间比C R P 短。
Oberhoffe r [6]等发现炎性反应发生后8 一12h CRP的水平方超过正常值。
而PCT 在4 h 即可检测到, 6h 时急剧上升并在8 一24 h 内维持该水平。
因此, 作为全身细菌感染的指标,PCT 比CR P 能更早反应病情, 而且由于其半衰期短, 在血浆中存在时间短, 动态监测血浆中PCT 浓度的变化能更好地判定预后和治疗效果。
PCT检测的局限性假阳性和假阴性。
假阳性(非细菌感染,PCT水平升高)的可能原因:创伤后炎症综合症:大创伤、严重烧伤、大手术后的前两天;小细胞肺癌、支气管癌和甲状腺髓样细胞癌;致炎细胞因子治疗后;血液透析;长时间循环衰竭(持续性或重症心源性休克,或持续性器官灌注异常的病人);出生48小时以內的新生儿。
假阴性(细菌感染,PCT 水平不升高)的可能原因:局部感染;之前进行过有效的抗生素治疗;非典型性肺炎(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感染早期(6-12 小时后重新检测)。
综上,对细菌性感染患者进行血清降钙素原、C 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血沉、白细胞计数和中性比检测,可以为临床进行早期准确诊断,尽早进行有效合理治疗,取得良好的预后提供有利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赵秀丽黎明新王宇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计数在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3 ,11(16):514
[2]、Lee JY,Hwang SJ,Shim JW,etal.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serum procalcitoninin patients with community -acquiredlobar pneumonia [J].Korean J Lab Med,2010,30(4):406-413.
[3]、Hur M,Moon HW,Yun YM,et al. Comparison of diagnostic utility between procalcitonin and
C -reactive protein for the patients with blood culture+positive sepsis[J].Korean J Lab Med,2009,
29 (6):529-535.
[4]、沈国森徐致远血清降钙素原、C 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对细菌性感染的诊断价值研究[J]. 中国现代医生,2013 ,51 (8 ):69
[5]、徐冬梅,郑颖等血清PCT、CRP 和IL -18 检测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意义[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2 ,22(11):2699
[6]、0berhoffer Metal Clzn Chem IabMed, 1 9 9 9 ,3 7 (3 ) : 3 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