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大学 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设计 试卷A答案

合集下载

《混凝土及砌体结构》章节试题及答案

《混凝土及砌体结构》章节试题及答案

《混凝土及砌体结构》章节试题及答案第一章混凝土和钢筋的力学性能一、选择题1、我国规范采用()强度作为混凝土各种力学指标的代表值。

立方体抗压轴心抗压轴心抗拉劈拉2、混凝土的弹性系数反映了混凝土的弹塑性性质,定义()为弹性系数。

A弹性应变与总应变的比值B塑性应变与总应变的比值C弹性应变与塑性应变的比值D塑性应变与弹性应变的比值二、填空题1、混凝土在荷载的作用下,随而增长的变形称为徐变。

2、光面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作用由化学胶着力、三部分组成。

3、仅从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角度来看,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是和。

4、由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的下降段可知混凝土强度越高,残余应力相对的O这说明高强度混凝土耐受变形的能力5、采用约束混凝土不仅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而且可以提高构件的耐受的能力。

三、简答题1、为什么限制了混凝土的横向变形,可以提高其纵向抗压强度?2、有物理屈服点的钢筋为什么一般要以屈服强度作为钢筋强度的设计依据?3、试说明混凝土弹性系数的定义及其与弹性模量和变形模量的关系。

4、简要说明影响混凝土徐变的因素。

5、简要说明影响钢筋与混凝土粘结强度的因素。

6、一对称配筋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其支座之间的距离固定不变。

试问由于混凝土的收缩,混凝土及钢筋中将产生哪种应力?第一章混凝土和钢筋的力学性能一、选择题1、答案: A 2、答案:A二、填空题1、答案:长期时间2、答案:摩擦力机械咬合作用3、答案:横向变形的约束条件加荷速度4、答案:越低较差5、答案:抗压变形三、简答题1、为什么限制了混凝土的横向变形,可以提高其纵向抗压强度?答案:对混凝土受压破坏机理的分析表明,混凝土受压破坏是由于内裂缝的发展。

如果对横向变形加以约束,限制内裂缝的发展,则可提高混凝土的纵向抗压强度。

2、有物理屈服点的钢筋为什么一般要以屈服强度作为钢筋强度的设计依据?答案:因为钢筋应力达到屈服强度以后,将产生不可恢复的塑性变形,使构件产生很大的变形和不可闭合的裂缝,以致不能使用。

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答案

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答案

3).保证斜截面的受弯承载力。满足此要求,要求弯起点应在按正 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该钢筋强度被充分利用的截面以外,其距离 s1 大于或等于 h0/2. 四、计算题(本题共 2 题,各 10 分,共 20 分)
42. 解:1)柱顶面验算 高厚比β =
3 .5 =7.14 0.49
2

1 1

《钢筋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1~5 ADBBB 6~10 CDBBB 11~15 CDAB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20 个空,每空 1 分,共 20 分。) 16.延伸率 18. 安全性 20.单 22.变小 23.T 24.塑性 29.伸缩缝 31.水泥 32.石灰,水泥 33.大 高 高 地基的不均匀沉降 较大振动荷载对房屋 34.房屋的整体刚度 冷弯性能 28 变大 95% 超筋 少筋 适用性 双 矩形 25.直线 沉降缝 26.弯起 防震缝 27.抗压 ξ ≤0.35 耐久性 19.适筋 17.150 ㎜×150 ㎜×150 ㎜ 21.变小
35.受拉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每题 5 分,共 30 分。) 36.结构或构件达到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某项规定极限的状态 37.纵向受拉钢筋总截面积 As 与正截面的有效面积 bh0 的比值。 38.长边与短边之比小于等于 2、荷载沿两个方向传递(板在两个跨度方向 弯曲)的四边支撑板 39.砂浆的强度等级:M15、M10、M7.5、M5、M2.5 五种。 40.(一)水泥砂浆(二)混合砂浆(三)石灰、粘土砂浆 41. 答:1).保证正截面的受弯承载力;为满足此要求,必须使材料抵抗 弯矩图包在设计弯矩图的外面。 2)保证斜截面的受剪承载力;满足此要去,要从支座边缘到第一排弯起 钢筋上弯点的距离, 以及前一排弯起钢筋的下弯点到次一排弯起钢筋上 弯点的距离不得大于箍筋的最大间距 smax,以防止出现不与弯起钢筋相 交的斜裂缝。

混凝土与砌体结构习题答案

混凝土与砌体结构习题答案

混凝土与砌体结构习题答案(总1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混凝土与砌体结构习题答案一、填空题1.延伸率、冷弯性能2.150㎜×150㎜×150㎜,28,95%3.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4.适筋、少筋、超筋5.纵向受拉钢筋屈服、受压钢筋屈服6.箍筋、弯起7.弯矩作用平面外二、单项选择题1、A2、D3、B4、B5、D6、B7、A三、是非题1、×2、√3、√4、×5、×6、×7、×四、问答题1、设计基准期—为确定可变作用及与时间有关的材料性能而选用的时间参数。

结构在设计基准期内应能够可靠地工作,我国《规范》的设计基准期为50年。

(4分)结构的寿命并非设计基准期,一般比设计基准期长。

房屋超过设计基准期以后一般不会倒塌,只是不能达到设计基准期设定的目标可靠度。

但经过大修和加固,仍能在下一个目标使用期内达到预定功能要求。

(4分) 2、大偏心受压破坏发生的条件:外压力的偏心距较大,受拉钢筋数量适中。

破坏特征:随外荷载的加大,截面部分受拉,部分受压,受拉区混凝土首先产生横向裂缝,随着荷载的进一步增加,最终受拉钢筋屈服,受压区混凝土达到极限压应变,混凝土被压碎。

(4分)小偏心受压破坏发生的条件:偏心距较小,截面处于全部受压或大部分截面受压,或偏心距较大,受拉钢筋配置过多。

破坏特征:随外荷载的增加,远离力一侧钢筋无论受拉还是受压均达不到屈服,近轴力一侧混凝土和钢筋在较大的压应力作用下压屈。

(4分)3、(1)求某跨跨中最大正弯距时,活荷载应在本跨布置,而后向左向右隔跨布置。

(2分)(2)求某支座截面最大负弯距时,活荷载应在支座两侧布置,而后向左向右隔跨布置。

(2分)(3)求某支座截面最大剪力时,活荷载应在支座两侧布置,而后向左向右隔跨布置(2分)。

(4)求某跨跨中最负弯距时,活荷载应在本跨不布置,而在相邻跨布置,而后向左向右隔跨布置(2分)。

(完整版)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试题及答案

1.对构件施加预应力的主要目的是( B )。

A 提高构件承载力B 提高构件抗裂度,充分利用高强度材料C 对构件进行检验D 节省材料2. 在以下单层厂房结构的各构件中,不属于主要受力构件的有( B )。

A 屋架 B 抗风柱 C 排架柱 D 基础3.所谓预应力构件是指( C )。

A 对钢筋进行张拉的构件B 将压力加在结构构件上C 对外载作用下产生拉应力部位的混凝土施加预压力的构件D 对混凝土施加预压力的构件4. 先张法和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其传递预应力方法的区别是( A )。

A 先张法靠钢筋与混凝土间的粘结力来传递预应力,而后张法则靠工作锚具来保持预应力 B 后张法靠钢筋与混凝土间的粘结力来传递预应力,而先张法则靠工作锚具来保持预应力 C 先张法依靠传力架保持预应力,而后张法则靠千斤顶来保持预应力D 上述选取项都不完全正确,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构件中传递预应力的方法 5.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抗裂荷载cr N 等于( B ) A 后张法为(σpcI I +ftk )An,先张法为(σpcI I +ftk )A0B 先张法、后张法均为(σpc I I +ftk )A0C 先张法、后张法均为(σpc I I +E ασpc I I +ftk )A0D 先张法(σpcI I +ftk )An ,后张法(σpc I I +ftk )A06. 采用超张拉工艺可以( C )。

A 降低各项预应力损失值B 降低张拉端锚具变形和钢筋内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值C 降低钢筋松弛和孔道摩擦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值D 降低温差产生的预应力损失值7.对一般要求不开裂的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在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 A )。

A 允许存在拉应力 B 不允许存在拉应力 C 拉应力为零 D 不一定8. 从预应力的效果来看,控制应力con σ应尽可能高一些,但如果con σ过高,会产生下列问题。

其中不正确的是( D )。

A 会增加预应力钢筋的松弛应力损失B 超张拉时,应力超过屈服强度,可能会使个别钢筋产生永久变形或脆断C 降低构件的延性D 降低构件的极限承载力9.预应力混凝土梁与普通混凝土梁相比,( C )说法是错误的。

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指导书练习题参考答案

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指导书练习题参考答案

《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指导书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2、B3、A4、C5、A6、A7、C8、A9、A10、C11、D12、A13、C14、B15、C16、A17、A18、C19、D20、B21、B22、B23、D24、C25、A26、C27、A28、C29、A30、C 31、A32、B33、B34、A35、B36、C37、A38、B39、C40、C41、A42、B43、B44、D45、C46、C47、A48、A49、A50、C51、B52、B53、B54、A55、A56、A57、A58、C59、A60、B61、C62、B63、A64、B65、A66、C67、A68、B69、B70、D71、B72、D73、C74、D75、A76、B77、C78、B79、D80、D81、C82、C83、A84、D85、A86、C87、D88、B89、C90、C91、A92、C93、C94、D95、C96、A97、B98、C99、A100、 C101、 B102、 B103、 B104、 B105、 A106、 C107、 D108、 B109、 A110、 D111、 B112、 B113、 B114、 C115、 B116、 D117、 D118、 A119、 A120、 C121、 C122、 D123、 B124、 D125、 C126、 B127、 B128、 B129、 C130、 D131、 C132、 A133、 B134、 D135、 B136、 C137、 D138、 C139、 A140、 A141、 C142、 C143、 A144、 B145、 A146、 A147、 A148、 A149、 B150、 B二、多项选择题1、ACD2、ABC3、DB4、ABD5、ABCDE6、ABCDE7、BC8、AB9、ABC10、ABE 11、ABD12、ABC13、ACD14、ABC15、ABCD16、AB17、CDE18、BD19、ABC20、ABD21、ABD22、ACD23、BCD24、ABCE25、ABCD26、ABC27、ACD28、AC29、BC30、AC31、ABDE32、ABC33、CD34、CD 35、ABD36、AC37、DE38、BCD39、BC40、AC三、名词解释1、结构的可靠性: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可概括为结构的可靠性。

砼及砌体结构试卷 A卷及答案

砼及砌体结构试卷 A卷及答案

砼及砌体结构试卷A卷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40分)1.对周边支承矩形板,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当长边与短边的边长比l y/l x()时,可按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当l y/l x()时,应按双向板计算。

2.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方板A和B沿两边支承:板A为对边固定,属于( ) 向板;板B为邻边固定,属于( ) 向板。

3.在均布荷载作用下,等跨连续梁内力重分布的结果是,支座弯矩( ),跨中弯矩( )。

4.钢筋混凝土塑性铰的转动能力与截面相对受压区高度ξ有关,当ξ增大时转动能力(),故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连续梁、板时,应满足ξ()。

5.设计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中梁的纵向配筋时,跨中截面按( )形截面考虑,支座截面则按( )形截面考虑。

6.无梁楼盖在计算时可以按照()和()两种方法计算。

7.钢筋混凝土梁纵筋弯起应满足的三个条件是:保证()承载力;保证()承载力;保证()承载力。

8.根据受力特点,常用的现浇楼梯可分为( ) 楼梯和( ) 楼梯两种。

9.梁式楼梯梯段板的受力钢筋应沿(倾斜/水平)方向并靠(里/外)层布置,分布钢筋则应沿(倾斜/水平)方向布置。

(选择正确的答案打√)10.板式楼梯梯段板的受力钢筋应沿(倾斜/水平)方向并靠(里/外)层布置,分布钢筋则应沿(倾斜/水平)方向布置。

(选择正确的答案打√)11.单层厂房结构的变形缝有()、()和()三种。

12.单层厂房的支撑体系包括( )和( )两大类。

13.一单层双跨等高排架中,从基础顶面到柱顶的距离为H,三根柱均为等截面矩形柱并用相同的材料制作,其编号及相应的截面宽度、高度、面积和惯性矩分别为:①柱b1、h1、A1、I1,②柱b2、h2、A2、I2,③柱b3、h3、A3、I3。

则在柱顶水平集中力P作用下,①柱顶部剪力为(),②柱底部剪力为(),③柱底部弯矩为()。

14.在单层厂房排架计算中,吊车荷载与风载一起考虑时,组合系数取为( );吊车荷载与活载一起考虑时,组合系数取为( )。

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指导书练习题参考答案

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指导书练习题参考答案

《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指导书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2、B3、A4、C5、A6、A7、C8、A9、A10、C11、D12、A13、C14、B15、C16、A17、A18、C19、D20、B21、B22、B23、D24、C25、A26、C27、A28、C29、A30、C 31、A32、B33、B34、A35、B36、C37、A38、B39、C40、C41、A42、B43、B44、D45、C46、C47、A48、A49、A50、C51、B52、B53、B54、A55、A56、A57、A58、C59、A60、B61、C62、B63、A64、B65、A66、C67、A68、B69、B70、D71、B72、D73、C74、D75、A76、B77、C78、B79、D80、D81、C82、C83、A84、D85、A86、C87、D88、B89、C90、C91、A92、C93、C94、D95、C96、A97、B98、C99、A100、 C101、 B102、 B103、 B104、 B105、 A106、 C107、 D108、 B109、 A110、 D111、 B112、 B113、 B114、 C115、 B116、 D117、 D118、 A119、 A120、 C121、 C122、 D123、 B124、 D125、 C126、 B127、 B128、 B129、 C130、 D131、 C132、 A133、 B134、 D135、 B136、 C137、 D138、 C139、 A140、 A141、 C142、 C143、 A144、 B145、 A146、 A147、 A148、 A149、 B150、 B二、多项选择题1、ACD2、ABC3、DB4、ABD5、ABCDE6、ABCDE7、BC8、AB9、ABC10、ABE 11、ABD12、ABC13、ACD14、ABC15、ABCD16、AB17、CDE18、BD19、ABC20、ABD21、ABD22、ACD23、BCD24、ABCE25、ABCD26、ABC27、ACD28、AC29、BC30、AC31、ABDE32、ABC33、CD34、CD 35、ABD36、AC37、DE38、BCD39、BC40、AC三、名词解释1、结构的可靠性: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可概括为结构的可靠性。

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试题一及答案

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试题一及答案

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试题一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消压状态是指 ( )。

A :整个截面混凝土应力全为零; B :截面受拉区混凝土应力为零; C :受拉区钢筋位置混凝土应力为零;D :截面受拉区边缘混凝土应力为零。

2.在线弹性且变形完全协调的情况下,预应力钢筋与相同位置混凝土的应力变化关系是 ( )。

A :混凝土应力变化了c σ∆时,预应力钢筋变化为c E σα∆;B :混凝土应力变化了c σ∆时,预应力钢筋变化为c σ∆;C :混凝土应力变化了c σ∆时,预应力钢筋变化为c E σα∆-)1(;D :混凝土应力变化了c σ∆时,预应力钢筋变化为cE σα∆+)1(。

3.在一般厂房中,通常用搁置在独立基础上的基础梁来承受维护墙体的重量,而不另设置墙基础,原因是 ( )。

A :节省工程造价; B :基础梁可随基础一起沉降;C :防止基础产生冻害;D :保证基础梁为连续梁。

4.在分层法中,远端传递系数取1/3的是 ( )。

A :底层柱;B :各层柱;C :所有梁柱;D :除底层柱以外的上层柱。

5.影响砌体受压构件承载能力影响系数ϕ的因素是 ( )。

(Ⅰ.偏心矩e ;Ⅱ.高厚比β;Ⅲ.砂浆强度等级;Ⅳ.施工误差) A :Ⅰ,Ⅳ; B :Ⅱ,Ⅲ,Ⅳ;C :Ⅰ,Ⅱ,Ⅲ;D :Ⅰ,Ⅱ,Ⅲ,Ⅳ。

6.单层厂房下柱柱间支撑布置在伸缩缝区段中央,其原因是 ( )。

A :在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时,不致产生较大的温度或收缩应力;B :有利于施工吊装时,从中间向两端进行,加快施工进度;C :因为厂房两端设有抗风柱,故把支撑布置在中央;D :主要是因为受上柱的影响。

7.作用在排架上的吊车竖向荷载设计值为 ( )。

A : k P .m ax ,k P .m in ;B : m ax P ,m in P ;C : kD .max ,k D .min ; D :max D ,min D8.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为简化计算,装配整体式楼盖的中框架梁的载面惯性矩为 (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木工程专业08级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设计试卷(A)标准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对多区格双向板,当各区格均作用有g+q/2时,可认为各区格板中间支座都是(固定)支座;当各区格间隔布置±q/2时,可认为各区格板中间支座都是(简支)支座。

2、纵向平面排架由(纵向柱列)、(连系梁)、吊车梁、柱间支撑和基础等组成。

3、抗风柱与屋架连接必须满足两个要求:一是(在水平方向必须与屋架有可靠的连接);二是(在竖向可脱开,且两者之间能允许一定的竖向相对位移)。

4、墙、柱高厚比验算的实质是验算其(稳定性)
5、刚性、刚弹性及弹性方案房屋的计算简图分别为()、
()及()
二、判断题(正确者在括号内写“+”,否则写“-”,每小题2分,共10分)
1、多跨连续双向板按弹性理论计算跨中最大正弯矩时,可近似按满布活荷载时求得。

(-)
2、无梁楼板划分成柱上板带与跨中板带,柱上板带弹性支承于跨中板带。

(-)
3、排架柱内力组合值评判规则之一:N相差不多时,M大的不利。

(+)
4、横向平面排架是厂房的基本承重结构。

(+)
5、砌体局部受压时,其强度会提高,所以可不验算其局部抗压强度。

(-)
三、单选题(把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题后的横线上;每小题2分,共10分)
1、挑梁可能发生的破坏形式是 D
A、倾覆破坏
B、挑梁下砌体局压破坏
C、挑梁的受弯和受剪破坏
D、A+B+C
2、砌体的受压强度远低于块体的抗压强度的原因之一是 A
A、块体在砌体中处于压、弯、剪的复杂受力状态
B、块体的强度低
C、块体的厚度小
3、简支墙梁有洞口时,洞口对墙梁受力的影响是 A
A、洞口位于跨中时无影响
B、洞口位于任何位置都有影响
C、洞口位于任何位置都无影响
4、网状配筋的作用 B
A、钢筋网承受一部分压力
B、阻止(约束)砌体因轴压力作用产生的横向变形,提高抗压承载力
C、钢筋网承受弯曲产生的应力
D、钢筋网承受剪应力5、求C支座的最大负弯矩活荷载应按 B 布置
A、
B、
F
C 、 F
D 、 F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钢筋混凝土梁的塑性铰与理想铰有什么不同?为使塑性铰具有足够的转动能力应采取何种措施?
答:塑性铰与理想铰有什么不同 :①它是一个单向较,往一个方向转动(M 方向),且有一定限度(与ρ有关)(y φ~u φ)②塑性铰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区域(有一定长度)③能传递一定弯矩(M y ~M u )。

3分
措施:截面受压区高度x 不应大于0.35h 0且不应小于0.1h 0;截面配置的受力钢筋宜采用HRB335级、HRB400级热轧钢筋,混凝土强度等级宜在C20~C45范围内。

2分 2、试述纵墙承重结构、横墙承重结构和纵横墙承重结构竖向荷载的传递路线。

答:纵墙承重结构:板→梁(或屋架)→纵墙→基础→地基。

1.5分
横墙承重结构:板→横墙→基础→地基。

1.5分
梁→纵墙
纵横墙承重结构的荷载传递路线为:板 基础→地基。

2分 横墙
五、计算题(每题20分,共60分) 1、解:
1.854
1.7 4.9 4.91
2.235282g =+⨯+⨯⨯=kN/m 3分
1.854
2.9 2.9 6.235282q =⨯+⨯⨯=kN/m 3分
6.235
12.23513.79444q g g '=+=+=kN/m 1分
33
6.235 4.67644
q q '==⨯=kN/m 1分
2222110200.08013.79440.101 4.676425.213M k g l k q l ''=+=⨯⨯+⨯⨯= k N ﹒m 6分
30400.60013.79440.617 4.676444.646Bl V k g l k q l ''=+=-⨯⨯-⨯⨯= k N ﹒m 6分
2、解:
max 5250.6516.25A R T C ==-⨯=- k N ( ) 2分 max 5250.6716.75B R T C ==-⨯=- k N ( ) 2分
0C R = 2分
()(),2,20.3216.2516.7510.56A C A A B V V R R η==--=⨯+= k N
( ) 4分 ()(),20.3616.2516.7511.88B B A B V R R η=--=⨯+= k N ( ) 2分
,216.2510.56 5.69A A A V R V =+=-+=- k N ( ) 2分 ,216.7511.88 4.87B B B V R V =+=-+=- k N ( ) 2分 ,2010.5610.56C C C V R V =+=+= k N ( ) 2分
2分
3、解:
(1)截面几何特征:
截面面积 2210002402402503000000.3A mm m =⨯+⨯==取 1.0a γ= 0.5分 截面重心位置 11000
240120240
250
(240125)
169300000
y mm ⨯⨯+⨯⨯+=
= 0.5分
2490169321y m m =-=
0.5分
截面惯性矩
3232
8411
10002401000240(169120)240250240250(321125)1212
43.45710I mm =
⨯⨯+⨯⨯-+⨯⨯+⨯⨯-=⨯ 2分
回转半径 0120i mm =
== 0.5分 折算厚度 3.5
3.5120420T h i m m ==⨯= 0.5分
(2)承载力计算
a. 当轴向力作用在该墙截面重心(O 点)时: e=0
3
0 5.01011.9420T H h β⨯=== 0.5分
查表得 ϕ=0.8225 1分
30.8225300000 1.6910u N Af ϕ-==⨯⨯⨯=417.01kN 2分 b. 当轴向力作用在A 点时:
e=169-90=79mm<0.6y 1=0.6×169=101.4mm 0.5分 790.188420
T e h == 0.5分 1121011.9100.470.500.50ϕ--=-- 10.472ϕ= 2121011.910
0.430.460.46
ϕ--=-- 20.432
ϕ= 0.20.1750.4320.472
0.1880.1750.472ϕ--=-- ϕ=0.451 3分
30.451300000 1.6910228.7u N Af kN ϕ-==⨯⨯⨯= 2分
c. 当轴向力作用在B 点时:
e=321-211=110mm<0.6y 2=0.6×321=192.6mm 0.5分 1100.262420
T e h == 0.5分 1121011.9100.360.390.39ϕ--=-- 10.362ϕ= 2121011.910
0.330.360.36
ϕ--=-- 20.332
ϕ= 0.2750.250.3320.362
0.2620.250.362ϕ--=-- ϕ=0.348 3分
30.348300000 1.6910176.4u N Af kN ϕ-==⨯⨯⨯= 2分
(也可用公式法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