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与砌体结构(专科)(二) 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房建专科考试科目混凝土及砌体结构复习习题(含答案)

房建专科考试科目混凝土及砌体结构复习习题(含答案)

房建专科考试科目混凝土及砌体结构复习习题(含答案)混凝土及砌体结构复习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结构在规定时间内,在规定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称为【 B 】A.安全度B.可靠度C.可靠性D.耐久性2.建筑结构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计算式中采用的材料强度值应是【 B 】A.材料强度的平均值B.材料强度的设计值C.材料强度的标准值D.材料强度的极限变形值3.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其大小偏心受压的根本区别是【 B 】A、偏心距的大小B、混凝土破坏时,受拉钢筋是否屈服C、混凝土破坏时,受压钢筋是否屈服D、受压一侧的砼是否达到砼是否达到极限压应变。

4.钢材的伸长率δ用来反映材料的【 C 】A、承载能力B、弹性变形能力C、塑性变形能力D、抗冲击荷载能力5.当板四边支撑时,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C 】A.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小于等于2.0时,应按双向板计算B.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大于2.0小于3.0时,易按双向板计算C.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大于等于3.0时,应按双向板计算D.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大于等于3.0时,应按单向板计算6.减少受弯构件挠度的最有效的措施为【 A 】A、加大截面的高度;B、增加受拉钢筋截面面积;C、提高砼的等级;D、加大截面的宽度。

7.适筋梁的最大受压高度是依照______来确定的。

【 B 】A、适筋梁破坏B、界限破坏C、超筋破坏D、少筋破坏8.所谓预应力构件是指【 C 】A 对钢筋进行张拉的构件B 将压力加在结构构件上C 对外载作用下产生拉应力部位的混凝土施加预压力的构件D 对混凝土施加预压力的构件9.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标准试块的边长为【 B 】A.200mmB.150mmC.100mmD.75mm10.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主要决定于【 A 】A.长细比B.混凝土强度等级C.钢筋强度D.纵筋的配筋率11.适筋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的依据是【 C 】A.第Ⅰa阶段B.第Ⅱa阶段C.第Ⅲa阶段D. 第Ⅲ阶段12.热轧钢筋经过冷拉后【 A 】A.屈服强度提高但塑性降低B.屈服强度提高但塑性不变C.屈服强度提高但塑性提高D.屈服强度和抗压强度均提高但塑性降低13.提高混凝土等级与提高钢筋等级相比,对受弯构件承载能力的影响是【 A 】A.提高钢筋等级效果大B.提高混凝土等级效果大C.提高混凝土等级与提高钢筋等级是等效的D.不能确定14.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主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设计时,【 B 】A.跨中截面按矩形截面计算,支座截面按T形截面计算B.跨中截面按T形截面计算,支座截面按矩形截面计算C.跨中截面和支座截面均按矩形截面计算D.跨中截面和支座截面均按T形截面计算15.下列______状态被认为超过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完整版)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试题及答案

1.对构件施加预应力的主要目的是( B )。

A 提高构件承载力B 提高构件抗裂度,充分利用高强度材料C 对构件进行检验D 节省材料2. 在以下单层厂房结构的各构件中,不属于主要受力构件的有( B )。

A 屋架 B 抗风柱 C 排架柱 D 基础3.所谓预应力构件是指( C )。

A 对钢筋进行张拉的构件B 将压力加在结构构件上C 对外载作用下产生拉应力部位的混凝土施加预压力的构件D 对混凝土施加预压力的构件4. 先张法和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其传递预应力方法的区别是( A )。

A 先张法靠钢筋与混凝土间的粘结力来传递预应力,而后张法则靠工作锚具来保持预应力 B 后张法靠钢筋与混凝土间的粘结力来传递预应力,而先张法则靠工作锚具来保持预应力 C 先张法依靠传力架保持预应力,而后张法则靠千斤顶来保持预应力D 上述选取项都不完全正确,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构件中传递预应力的方法 5.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抗裂荷载cr N 等于( B ) A 后张法为(σpcI I +ftk )An,先张法为(σpcI I +ftk )A0B 先张法、后张法均为(σpc I I +ftk )A0C 先张法、后张法均为(σpc I I +E ασpc I I +ftk )A0D 先张法(σpcI I +ftk )An ,后张法(σpc I I +ftk )A06. 采用超张拉工艺可以( C )。

A 降低各项预应力损失值B 降低张拉端锚具变形和钢筋内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值C 降低钢筋松弛和孔道摩擦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值D 降低温差产生的预应力损失值7.对一般要求不开裂的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在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 A )。

A 允许存在拉应力 B 不允许存在拉应力 C 拉应力为零 D 不一定8. 从预应力的效果来看,控制应力con σ应尽可能高一些,但如果con σ过高,会产生下列问题。

其中不正确的是( D )。

A 会增加预应力钢筋的松弛应力损失B 超张拉时,应力超过屈服强度,可能会使个别钢筋产生永久变形或脆断C 降低构件的延性D 降低构件的极限承载力9.预应力混凝土梁与普通混凝土梁相比,( C )说法是错误的。

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砼结构及砌体结构一、填空题1.对周边支承矩形板,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当长边与短边的边长比ly/l x ()时,可按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当ly/lx()时,应按双向板计算。

2.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方板A 和B 沿两边支承:板A 为对边固定,属于( ) 向板;板B 为邻边固定,属于( ) 向板。

3.在均布荷载作用下,等跨连续梁内力重分布的结果是,支座弯矩( ),跨中弯矩( )。

4.钢筋混凝土塑性铰的转动能力与截面相对受压区高度ξ有关,当ξ增大时转动能力(),故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连续梁、板时,应满足ξ()。

5.设计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中梁的纵向配筋时,跨中截面按( )形截面考虑,支座截面则按( )形截面考虑。

7.钢筋混凝土梁纵筋弯起应满足的三个条件是:保证()承载力;保证()承载力;保证()承载力。

8.根据受力特点,常用的现浇楼梯可分为( ) 楼梯和( ) 楼梯两种。

9.梁式楼梯梯段板的受力钢筋应沿(倾斜/水平)方向并靠(里/外)层布置,分布钢筋则应沿(倾斜/水平)方向布置。

(选择正确的答案打√)10.板式楼梯梯段板的受力钢筋应沿(倾斜/水平)方向并靠(里/外)层布置,分布钢筋则应沿(倾斜/水平)方向布置。

(选择正确的答案打√)11.单层厂房结构的变形缝有()、()和()三种。

12.单层厂房的支撑体系包括( )和( )两大类。

14.在单层厂房排架计算中,吊车荷载与风载一起考虑时,组合系数取为( );吊车荷载与活载一起考虑时,组合系数取为( )。

15.某两跨等高单层厂房,每跨设有两台吊车,计算作用在每榀排架上的吊车竖向荷载和横向水平荷载时,参与组合的吊车台数依次分别为( )台和( )台。

16 .对排架柱控制截面进行最不利内力组合时,通常考虑的四种组合是( )、( ) 、( )和( )。

17.牛腿设计的主要内容是()和()。

18.牛腿的计算简图可看成以()为拉杆、()为压杆的三角形行架。

混凝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混凝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混凝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混凝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混凝土是由以下哪些材料组成的?- A. 水泥、砂、石、外加剂- B. 水泥、砂、石、水- C. 水泥、粉煤灰、石、水- D. 水泥、砂、石、水、外加剂答案:D2. 以下哪项不是混凝土的主要特性?- A. 可塑性- B. 耐久性- C. 抗拉性- D. 抗压性答案:C3.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通常根据什么来确定?- A. 抗压强度- B. 抗拉强度- C. 抗折强度- D. 抗剪强度答案:A二、填空题1. 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中,水胶比是指_______与_______的比值。

答案:水的质量;胶凝材料的质量2. 混凝土的施工中,需要控制的三个主要参数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答案:水胶比、砂率、外加剂用量三、简答题1. 简述混凝土的硬化过程及其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答案:混凝土的硬化过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初期硬化和后期硬化。

初期硬化主要发生在混凝土浇筑后的24小时内,此时水泥水化反应开始,水化产物逐渐填充毛细孔,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密实度。

后期硬化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水泥水化反应继续进行,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逐渐提高。

混凝土的硬化过程对混凝土的性能有重要影响,包括强度、耐久性、抗渗性等。

2. 混凝土施工中,为什么要进行养护,养护的方法有哪些?答案:混凝土施工中进行养护的目的是为了保持混凝土内部的水分,以促进水泥的水化反应,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养护方法主要包括:覆盖养护、喷雾养护、水养护等。

覆盖养护是将混凝土表面覆盖以减少水分蒸发;喷雾养护是通过喷雾设备向混凝土表面补充水分;水养护则是将混凝土浸泡在水中,保持其湿润状态。

四、计算题1. 已知混凝土的设计强度为C30,水泥的强度等级为42.5,砂率为35%,水胶比为0.5,求混凝土的配合比。

答案:首先,根据水胶比计算出水泥和水的用量。

假设混凝土的单位体积为1立方米,水的用量为W=0.5×C,其中C为水泥的用量。

混凝土结构期末考试历年试题及答案汇总

混凝土结构期末考试历年试题及答案汇总

试题一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把正确答案写在下面答题表内,每题2分,共20分) 1.一般来说,钢材含碳量越高,其强度越高,伸长率也越大。

( ) 2.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所定义的梁的裂缝宽度是指梁底面处的裂缝宽度。

( )3.弯起钢筋的弯起点离充分利用该钢筋截面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0.5h 0。

( )4.素混凝土纯扭构件的开裂扭矩与破坏扭矩基本相等。

( )5. 第Ⅰ类T 形截面的解法与矩形截面相似。

( ) 6.结构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中,都采用荷载设计值,因为这样偏于安全。

( ) 7.受压构件的长细比越大,稳定系数ϕ值越高。

( ) 8.结构安全等级相同时,延性破坏的目标可靠指标小于脆性破坏的目标可靠指标。

( ) 9.弯剪扭构件,其纵向钢筋面积由受弯和受扭承载力所需之钢筋相叠加,其箍筋面积由受剪和受扭承载力所需之箍筋相叠加。

( ) 10.钢筋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破坏时,混凝土被拉裂,全部外力由钢筋来承担。

( )二、单项选择题(把正确答案写在答题表内,每题2分,共20分)1.双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当s a 2x '<时,表明( )。

A .受拉钢筋不屈服 B .受压钢筋不屈服 C .受拉、受压钢筋均已屈服 D .应加大截面尺寸 2.螺旋箍筋约束混凝土抗压强度提高的原因是( )。

A .螺旋箍筋直径受压B .螺旋箍筋使混凝土密实C .螺旋箍筋约束了混凝土的横向变形D .螺旋箍筋使混凝土中不出现微裂缝 3.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指( )。

A.纵向受力钢筋内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 B.纵向受力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 C.箍筋外边缘至混凝土构件外边缘的距离 D.纵向受力钢筋重心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 4.减小裂缝宽度的主要措施是( )。

A .增加钢筋的直径B .用Ш级钢代替Ⅱ级钢C .增加钢筋面积D .降低混凝土强度等级 5.偏心受压构件,一定是大偏心受压的条件有( )。

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砼结构及砌体结构一、填空题1.对周边支承矩形板,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当长边与短边的边长比l y/l x ()时,可按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当l y/l x()时,应按双向板计算。

2.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方板A 和B 沿两边支承:板A 为对边固定,属于( ) 向板;板B 为邻边固定,属于( ) 向板。

3.在均布荷载作用下,等跨连续梁内力重分布的结果是,支座弯矩( ),跨中弯矩( )。

4.钢筋混凝土塑性铰的转动能力与截面相对受压区高度ξ有关,当ξ增大时转动能力(),故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连续梁、板时,应满足ξ()。

5.设计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中梁的纵向配筋时,跨中截面按( )形截面考虑,支座截面则按( )形截面考虑。

6.无梁楼盖在计算时可以按照()和()两种方法计算。

7.钢筋混凝土梁纵筋弯起应满足的三个条件是:保证()承载力;保证()承载力;保证()承载力。

8.根据受力特点,常用的现浇楼梯可分为( ) 楼梯和( ) 楼梯两种。

9.梁式楼梯梯段板的受力钢筋应沿(倾斜/水平)方向并靠(里/外)层布置,分布钢筋则应沿(倾斜/水平)方向布置。

(选择正确的答案打√)10.板式楼梯梯段板的受力钢筋应沿(倾斜/水平)方向并靠(里/外)层布置,分布钢筋则应沿(倾斜/水平)方向布置。

(选择正确的答案打√)11.单层厂房结构的变形缝有()、()和()三种。

12.单层厂房的支撑体系包括( )和( )两大类。

13.一单层双跨等高排架中,从基础顶面到柱顶的距离为H,三根柱均为等截面矩形柱并用相同的材料制作,其编号及相应的截面宽度、高度、面积和惯性矩分别为:①柱b1、h1、A1、I1,②柱b2、h2、A2、I2,③柱b3、h3、A3、I3。

则在柱顶水平集中力P 作用下,①柱顶部剪力为(),②柱底部剪力为(),③柱底部弯矩为()。

14.在单层厂房排架计算中,吊车荷载与风载一起考虑时,组合系数取为( );吊车荷载与活载一起考虑时,组合系数取为( )。

混凝土及砌体结构试题及参考答案

混凝土及砌体结构试题及参考答案

潍坊学院成人教育《混凝土及砌体结构》试题
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有三种混凝土受力状态:A 单项受压;B 一向受压、一向受拉;C 双向受压,则它的抗压强度的关系为:C >A> B 。

(√ )
2.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按棱柱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确定。

(× )
3.偶然作用发生的概率很小,持续的时间很短,但对结构造成的危害可能很大。

(√ )
4.可变荷载准永久值:是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按长期效应组合设计时采用的可变荷载代表值。

( √ )
5.对于'
f h x ≤的T 形截面梁,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相当于宽度为'
f b 的矩形截面梁,但是其配筋率应不能用按0
'h b A f s =ρ来计算。

(√ ) 6.设计中R M 图必须包住M 图,才能保证受弯构件的斜截面承载力满足要求。

( × )
7.适筋破坏的特征是破坏始自于受拉钢筋的屈服,然后混凝土受压破坏。

( √)
8.钢筋混凝土构件在弯矩、剪力和扭矩共同作用下的承载力计算时,其所需要的箍筋由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所得的箍筋与纯剪构件承载力计算所得箍筋叠加,且两种公式中均不考虑剪扭的相互影响。

( × )
9.粘结应力的传递长度与裂缝间距有很大关系。

传递长度短,则裂缝分布稀;反之则密(× )。

10.预应力钢筋应力松弛与张拉控制应力的大小有关,张拉控制应力越大,松弛越大;(√ )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混凝土结构期末考试历年试题及答案汇总

混凝土结构期末考试历年试题及答案汇总

试题一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把正确答案写在下面答题表内,每题2分,共2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1.一般来说,钢材含碳量越高,其强度越高,伸长率也越大。

()2.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所定义的梁的裂缝宽度是指梁底面处的裂缝宽度。

()3.弯起钢筋的弯起点离充分利用该钢筋截面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0.5h0。

()4.素混凝土纯扭构件的开裂扭矩与破坏扭矩基本相等。

()5.第Ⅰ类T形截面的解法与矩形截面相似。

()6.结构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中,都采用荷载设计值,因为这样偏于安全。

()7.受压构件的长细比越大,稳定系数ϕ值越高。

()8.结构安全等级相同时,延性破坏的目标可靠指标小于脆性破坏的目标可靠指标。

()9.弯剪扭构件,其纵向钢筋面积由受弯和受扭承载力所需之钢筋相叠加,其箍筋面积由受剪和受扭承载力所需之箍筋相叠加。

()10.钢筋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破坏时,混凝土被拉裂,全部外力由钢筋来承担。

()二、单项选择题(把正确答案写在答题表内,每题2分,共2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1.双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当sa2x'<时,表明()。

A.受拉钢筋不屈服 B.受压钢筋不屈服C.受拉、受压钢筋均已屈服 D.应加大截面尺寸2.螺旋箍筋约束混凝土抗压强度提高的原因是()。

A.螺旋箍筋直径受压 B.螺旋箍筋使混凝土密实C.螺旋箍筋约束了混凝土的横向变形 D.螺旋箍筋使混凝土中不出现微裂缝3.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指()。

A.纵向受力钢筋内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B.纵向受力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C.箍筋外边缘至混凝土构件外边缘的距离D.纵向受力钢筋重心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4.减小裂缝宽度的主要措施是()。

A.增加钢筋的直径B.用Ш级钢代替Ⅱ级钢C.增加钢筋面积D.降低混凝土强度等级5.偏心受压构件,一定是大偏心受压的条件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设计(专科)》复习题(二)
一、填空题
1.楼板一般是四边支承,根据其受力特点和支承情况,又可分为和。

2.承重结构分三种:,,。

3.混凝土结构分析方法:。

4.单层厂房中的主要受力构件是、。

5.砌体结构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可分为,, 。

框架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内力计算方法有,,。

6.塑性铰:现浇梁式楼梯踏步板配筋除计算确定外,要求每个踏步不宜少于,布置在踏步下面的斜板中,并沿梯段宽度布置间距不大于。

7.柱下独立基础底板配筋采用计算方法。

8.单层工业厂房常用的结构体系,主要有和两种。

9.屋盖支撑包括,,,等。

10.恒载的标准值可按与计算。

11.能够提高砌体结构房屋可靠性墙体构造措施有,,,。

12.在双向板内力分析计算时,分析方法有和;
13.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内力计算方法有、、和.
二、单项选择题
1.对构件施加预应力的主要目的是()。

A 提高构件承载力
B 提高构件抗裂度,充分利用高强度材料
C 对构件进行检验
D 节省材料
2.在以下单层厂房结构的各构件中,不属于主要受力构件的有()。

A 屋架
B 抗风柱
C 排架柱
D 基础
3.所谓预应力构件是指()。

A 对钢筋进行张拉的构件
B 将压力加在结构构件上
C 对外载作用下产生拉应力部位的混凝土施加预压力的构件
D 对混凝土施加预压力的构件
4. 先张法和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其传递预应力方法的区别是()。

A 先张法靠钢筋与混凝土间的粘结力来传递预应力,而后张法则靠工作锚具来保持预应力
B 后张法靠钢筋与混凝土间的粘结力来传递预应力,而先张法则靠工作锚具来保持预应力
C 先张法依靠传力架保持预应力,而后张法则靠千斤顶来保持预应力
D 上述选取项都不完全正确,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构件中传递预应力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