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二十四式太极拳》说课稿

合集下载

小学体育说课稿少儿二十四式太极拳_通用版

小学体育说课稿少儿二十四式太极拳_通用版

少儿二十四式太极拳说课稿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下午好,我是,今天我的说课教材是——水平三武术《少儿二十四式太极拳》,希望各位老师针对我的说课能给我提出您宝贵的意见,帮助我更好的组织教学,以使我更快的提高和成长,在此,表示我万分的感谢。

本课我分为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程序等方面进行说课教学内容:少儿二十四式太极拳(1—10式)本课教材是哈市××局、哈市太极拳协会为少儿太极拳进校园专门编写的,少儿太极拳进校园活动是哈市中小学推进“阳光体育活动”的一部分,以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时间,丰富校园体育活动内容。

太极拳,我国民族形式的运动项目。

动作柔和缓慢,连贯圆活,有保健医疗作用。

“太极”一词源出《周易‧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意即”“太极”是产生万物的本源,含有至高、至极、绝对惟一之意。

现今太极拳主要分为两大流派:一派为陈式太极拳陈式太极拳由著名拳师陈王廷创始于明末清初另一派是杨式太极拳。

河北永年人杨露禅从学于河南温县陈家沟陈长兴,与其子杨健侯、其孙杨澄甫等人在陈式老架太极拳的基础上,创编发展了“杨式太极拳”。

最被人们熟知的太极拳运动的代表人物:张三丰(目的是引出抱球动作,理解撑圆和圆活)少儿二十四式太极拳,是以杨式大架太极拳为主体,适当兼收陈式、吴式、孙式、武当、天合等式太极拳的个别动作,吸收了太极拳的基本动作,难易程度,突出太极拳的“松静自然、舒缓自如、轻灵沉稳、柔中寓刚”等风格特点。

体松心静:“体松”是指在练拳时,身体肌肉处于一种放松状态,使身体自然舒展,不得用僵力。

“心静”是指练拳时要排除一切杂念,注意力要集中。

缓慢柔和:一套简化太极拳,二十四势动作,按正常速度需要在三~五分钟之间完成,缓慢还需要连贯,即动作连绵不断,而柔的前提是要放松,在此基础上,使两臂的姿势及运动路线都得保持弧形。

1.学习少儿二十四式太极拳1-10式动作,初步学习上肢的捋挤按的运用,下肢的“迈步练习”,只要能够跟随完成即可,初步建立太极拳动作表象,注重动作衔接及手眼配合。

24式太极拳说课稿

24式太极拳说课稿

24式太极拳说课稿水平4初二(2)班各位评委大家好,本次我的说课内容是24式太极拳从起势至白鹤亮翅,本次课的授课对象是水平四初二年级的学生,此次我的说课内容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1、指导思想:根据新课改目标的基本要求,坚持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

2、教学内容:学习内容为24式太极拳的起势至白鹤亮翅复习内容篮球原地双手胸前传球3、教材分析:24式太极拳也叫简化太极拳,是国家体委(现国家体育总局)于1956年组织太极拳专家汲取杨氏太极的精华编串而成,虽然只有24个动作,但内容精炼,动作更为规范,能充分体现太极拳的运动特点。

动作要领:呼吸自然拳式中的起落进退都要结合一呼一吸,掌握正确与动作自然的呼吸,可使肢体放松,动作更沉稳圆活。

心静体松所谓“心静”是指在练习太极拳时要摒弃一切杂念,使身体肌肉处于放松状态,身体自然舒展。

柔和缓慢24式太极拳的正常速度一般在3-5分钟完成,且动作要柔和缓慢,一气呵成,不能有明显的停顿。

动作重点:基本动作线路的掌握解决方法:教师讲解太极拳运动的基本路线练习路线与基本步伐、手型的动作动作难点:重心移动与上下肢的协调配合解决方法:原地练习重心的起伏移动上下肢分开练习复习教材:篮球原地双手胸前传球通过前面几次课的学习,大部分同学已掌握了原地双手胸前传球的技术,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传球时手腕外翻不够,导致拨球无力。

解决方法:空手体会手腕前屈的感觉两人一组,一人扶球,一人做传球的动作4、学情分析:本次课的授课对象是水平四初中二年级的学生,青春期的孩子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他们感想、敢做,但在困难面前又容易退缩,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顾虑学生的学习心里,让学生勇敢、快乐的学习,初二(2)班共30人,男生20人,体育能力一般,但同学们对学习武术有着浓厚的兴趣。

(完整版24式太极拳精品教案全集

(完整版24式太极拳精品教案全集

(完整版24式太极拳精品教案全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完整版的24式太极拳。

教学内容来源于教材《太极拳入门与提高》的第二章节,具体包括太极拳的基本原理、24式太极拳的动作要领、呼吸与动作的配合、以及动作的连贯与流畅。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24式太极拳的基本动作,达到熟练程度。

2. 培养学生呼吸与动作的协调性,提高身体柔韧性和平衡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动作的连贯与流畅,呼吸与动作的协调配合。

重点:基本动作的准确性,动作之间的衔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太极拳教学视频、音响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瑜伽垫、太极服装、水杯。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学生观看太极拳教学视频,初步了解太极拳的动作特点,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太极拳基本原理(10分钟)介绍太极拳的起源、发展、健身效果等,让学生对太极拳有更深入的认识。

3. 分组学习基本动作(15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由一名组长带领学习基本动作。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错误。

4.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选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动作进行讲解,分析动作要领,强调呼吸与动作的配合。

5.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24式太极拳,教师及时纠正动作错误,指导呼吸与动作的协调。

6. 小组展示与评价(10分钟)7. 熟练练习(15分钟)学生自主练习,教师个别指导,提高动作熟练度。

六、板书设计1. 课题:24式太极拳2. 教学内容:基本原理动作要领呼吸与动作配合动作连贯与流畅3. 教学目标:掌握基本动作呼吸与动作协调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每个动作的正确名称和动作要领。

描述呼吸与动作配合的方法。

2. 答案:动作名称和要领见教材《太极拳入门与提高》第二章节。

呼吸与动作配合:吸气时,动作徐缓;呼气时,动作有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的掌握情况,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

24式太极拳教案

24式太极拳教案

24式太极拳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24式太极拳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2.理解太极拳的运动特点和健身原理。

3.培养学生对传统武术的热爱和兴趣。

二、教学内容1.太极拳基本动作:包括起势、云手、揽雀尾、单鞭、提手上势等。

2.太极拳技巧:包括身体姿势、呼吸方法、眼神运用等。

3.太极拳的运动特点和健身原理。

三、教学步骤1.热身活动:进行适当的热身运动,如慢跑、伸展等。

2.基本动作练习:按照教学顺序,逐一教授太极拳的基本动作,让学生掌握每个动作的正确姿势和技巧。

3.动作串联:将基本动作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太极拳套路。

4.理论讲解:讲解太极拳的运动特点和健身原理,让学生了解太极拳的内涵和意义。

5.实践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太极拳的技巧和运用方法。

6.总结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指出不足之处,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四、教学方法1.讲解示范:教师进行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了解每个动作的正确姿势和技巧。

2.小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学习和练习,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3.个别指导:针对学生的个别问题进行个别指导,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动作技巧。

4.集体练习:在教师带领下,进行集体练习,提高学生对太极拳套路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的动作是否规范、流畅、协调。

2.检查学生对太极拳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3.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表现,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建议。

六、教学建议1.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让他们感受到太极拳的魅力和价值。

2.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3.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方法,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能力水平,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太极拳的技巧和知识。

4.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太极拳的实践和运用,让他们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技能和能力。

5.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让他们在互相学习和交流中共同进步。

七、教学资源1.教学场地:需要一个宽敞明亮的场地,最好是有一定的柔软性,以避免学生受伤。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说课课件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说课课件
(2)通过小组合作,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 精神。
03

学情分析
2.1 对象分析
授课对象
• 我授课的对象是中职高二年级养服49和养服 50班的学生,本学期养服49班42人,养服50 班45人,这两个班级男生都比较少
• 高中生的在生理上表现少年好动,注意力易 分散;知识掌握上,许多学生对原有的知识 易出现知识遗忘。
1.2 目标分析
STEP
1.知识目标
(1)让学生了解太极 拳的起源,流派和动 作特点等基础理论知 识。
(2)通过学习24式太 极拳的第1---3式,使 学生掌握基本手型和 步形。
01
STEP
02
2.能力目标
通过小组相互评价,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STEP
3.情感目标
(1)通过了解中国传 统文化太极拳,激发 学生的爱国情感。
2.新授
(1)小组讨论(5分钟) ①太极拳是谁创立的? ②太极拳有哪些特点?太极拳有哪些流派? ③打拳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2)小组展示(5分钟) 学生展示关于小组讨论的三个问题的结果,教师补充。 (3)教师示范,学生跟学(8分钟)起势,左野马分鬃,有野马分鬃, (4)学生练习(7分钟) 以小组为单位,学生练习巩固,教师巡查纠正动作。 (5)小组展示,学生互评,教师补充评价(12分钟) 随机抽查两个学习小组展示, (6)课堂小结(3分钟) 总结本节课学生的课堂表现,表现好的学生德育银行奖1分,表现不积极 的德育银行扣1分。
桃 威演

源讲
县 职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业陈
中 专





二十四式太极拳教案全集Word版

二十四式太极拳教案全集Word版

二十四式太极拳教案全集Word版教案名称:二十四式太极拳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体育与健康》教材,第9册,第四章“武术”,第二节“太极拳”。

本节课主要教授太极拳的基本动作和二十四式太极拳的套路。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太极拳的历史和特点,培养对太极拳的兴趣。

2. 学生能够掌握太极拳的基本动作,并能流畅地完成二十四式太极拳的套路。

3. 通过对太极拳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柔韧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太极拳的基本动作和二十四式太极拳的套路。

难点:太极拳的动作要领和呼吸的配合。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录音机、DVD播放机、太极拳套路光盘、太极拳图解。

学具:笔记本、水杯。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播放太极拳套路光盘,让学生对太极拳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 基本动作学习(10分钟):教师示范太极拳的基本动作,包括太极步、太极手、太极云手等,并讲解动作要领。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

3. 套路学习(10分钟):教师示范二十四式太极拳的套路,并讲解每个动作的名称和要领。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注意动作的准确性。

4. 练习与指导(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太极拳基本动作1. 太极步2. 太极手3. 太极云手二十四式太极拳套路1. 起式2. 野马分鬃3. 白鹤亮翅4. 搂膝拗步5. 手挥琵琶七、作业设计:1. 熟记太极拳的基本动作和动作要领。

2. 按照教材上的图解,自学太极拳的套路,并能够流畅地完成。

3. 写一篇关于太极拳的学习心得体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较为简单,学生掌握情况较好。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动作的准确性,避免学生形成错误的动作习惯。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太极拳的实战演练,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太极拳的实战技巧。

拓展延伸: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观看太极拳的比赛视频,了解太极拳的最高境界,激发学生对太极拳的热爱。

(完整版24式太极拳优质教案全集

(完整版24式太极拳优质教案全集

(完整版24式太极拳优质教案全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完整版的24式太极拳。

教学内容依据《太极拳普及教材》的第二章节,详细内容包括太极拳的基本理论、基本动作、以及24式太极拳的完整套路。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太极拳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其历史背景和健身价值。

2. 让学生熟练掌握24式太极拳的每一个动作,形成正确的动作定型。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他们的身心素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太极拳的呼吸与动作的协调配合,以及动作的连贯性和流畅性。

教学重点:太极拳的基本动作和24式太极拳的套路练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太极拳教学视频、音乐播放设备、太极拳动作分解图。

2. 学具:瑜伽垫、太极服装、饮用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讲述太极拳的历史起源和健身效果,引发学生对太极拳的兴趣。

2. 理论知识学习(5分钟):讲解太极拳的基本理论,如呼吸、动作、节奏等。

3. 基本动作练习(10分钟):教授太极拳的基本动作,如太极步、太极掌、太极腿等。

4. 24式太极拳套路学习(10分钟):将学生分组,每组跟随教学视频学习24式太极拳套路。

5.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设置一个轻松愉快的场景,让学生在情境中练习太极拳。

6. 例题讲解(5分钟):针对学生练习中出现的常见问题进行讲解和纠正。

7.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跟随音乐独立完成24式太极拳套路,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24式太极拳教学2. 内容:a. 太极拳基本理论b. 24式太极拳动作要领c. 呼吸与动作协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熟练掌握24式太极拳套路,录制练习视频。

2. 答案:视频提交至班级群,由教师进行评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太极拳的呼吸与动作的协调配合,以及动作的连贯性和流畅性。

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3. 作业设计中的录制练习视频及教师评价。

小学武术《24式太极拳》教案范例

小学武术《24式太极拳》教案范例

小学武术《24式太极拳》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选自小学体育教材《武术与健身》第四章第二节,详细内容为24式太极拳的基本动作和组合练习。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太极拳的起源和发展,掌握24式太极拳的基本动作要领,提高身体协调性和柔韧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太极拳的起源、发展及其在我国传统体育文化中的地位。

2. 掌握24式太极拳的基本动作,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柔韧性。

3. 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太极拳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

教学重点:24式太极拳的基本动作要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太极拳教学视频、音乐播放器、黑板。

学具:体操垫、武术服装。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太极拳教学视频,让学生了解太极拳的起源和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基本动作教学(20分钟)(1)教师示范24式太极拳的基本动作,讲解动作要领。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注意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

(3)分组练习,互帮互助,提高动作质量。

3. 例题讲解(15分钟)选取太极拳中的几个典型动作,进行详细讲解和示范,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动作要领。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跟随音乐,进行24式太极拳的组合练习,提高动作熟练度。

六、板书设计1. 课题:24式太极拳2. 内容:太极拳的起源与发展24式太极拳基本动作要领动作的连贯性与协调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练习24式太极拳,拍摄练习视频。

2. 答案:学生提交练习视频,教师进行评价和反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参加太极拳比赛,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

开展太极拳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太极拳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

2. 基本动作教学过程中的示范、讲解、分组练习和随堂练习。

3. 作业设计中的练习视频拍摄及教师评价反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束部分
5、游戏放松。“摆酷” 在音乐的伴奏下,学生围成一个圈,进行慢跑,
当老师随意报一个数时,相应数量的学生聚在 一起摆出太极拳里学过的造型。从中选出最酷 最炫的造型拍下来。 6、课后小结:让学生讲出学习本节课的感受, 以及他们对后续课教学的设计和想法,教师对 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点评,提出课后的要求。
手挥琵琶
动作要领:1、 跟步展臂2、坐腿行正面示范,边示范边进行动作要领 的讲解.尤其手挥琵琶是以脚跟着地.
让学生自己探讨手挥琵琶的攻防含义.
背面进行分解教学.先学习跟半步动作的重心 转换,再学习手的动作.时刻提醒学生太极拳的 手臂成弧型.
重难点
八、教学特色
1、课前准备时,在教学场地四个角插上四面大旗, 场地中间画出太极图案营造出武场的氛围,让学生一 进入教学场地就能融入到武术的世界。
2、在热身活动中,在音乐的伴奏下,每组组长举起 一面旗帜,跑出太极图案,蛇形图案,对角线,圆形 等多种图形。使学生在音乐和图形图案跑动渲染中迅 速进入角色。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谦虚好学、积极认真、敢于尝试的学习态度。
五、教法学法
教师完整动作示范,动作分解教学,使学生建 立完整动作概念和学习正确的技术动作概念, 教师运用领做法,递加法、完整法、分解法、 节奏变换法,语言激励的法等教学方法,让学 生逐步由模仿动作转化到探究内涵,由逼迫学 习到主动探讨的层面。
教学特色
5、在教学过程中多与学生探讨他们喜欢的教 学方法与模式,以做到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 的新的教学理念。
准备部分
2、热身 (1)图形跑。如太极图案,蛇形,正方形,对
角线,”8”字型,圆形。

(2) 伴随轻音乐在老师提示下进行呼吸吐纳 的练习。
复习上节课内容 (1)由老师带领学生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2)学生分组复习 (3)在教师口令提示下集体演练。
基本部分
左右搂膝拗步
趣,便于记忆动作. 3.背面分解进行教学,先学脚步动作,再学手上
动作,然后手脚配合.当动作学熟之后两人进行 攻防的演练以加强记忆,体会太极拳以柔克力 发力量的特点.
重难点
重点:前手推出时,身体不可前俯后仰,要松 腰圆髋。推掌时要沉肩垂肘、沉腕舒掌。
难点:推掌时左右手协调一致,还要与下肢的 弓腿协调一致,身体重心保持平稳。
三、教学内容
武术:
1、复习太极拳起式---野马分鬃----白鹤亮翅
2、学习搂膝拗步----手挥琵琶----倒卷肱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太极拳动作名称和顺序,提高学生对太极拳的兴 趣,培养崇尚武德的精神。
2、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模仿、相互交流、尝试练习,使学生在练 习太极拳时能够做到动作路线清楚,手形、步形正确 到位。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动作路线清晰,手形、步形,重心移动 正确到位。动作呼吸协调配合。
难点:体现出太极拳柔和缓慢,协调连贯,轻 灵沉着,刚柔并济特点,做到形神合一。
七、教学过程
开始部分 准备部分 基本部分 结束部分
开始部分
1、课堂常规:集合整队,清点人数,师生问 好,宣布本次课内容,目标及要求,安排见习 生
基本部分
(1)在老师带领和语言提示下进行完整动作的练习 (2)分组练习,老师巡回指导。 (3)教师根据动作完成情况,对普遍错误做集体纠
正。简要讲解动作要点。 (4)学生根据教师讲解情况,自己纠错、互相纠错。 (5)教师个别指导。 (6)跟随伴奏音乐集体做练习。 (7)分组展示。
重点:身体要平稳自然,沉肩垂肘,胸部放松。 左手上起时不要直向上挑,要由左向上、向前, 微带弧形。右脚跟进时,脚掌先着地,再全脚 踏实。
难点:重心移动要明显,身体重心后移和左手 上起、右手回收要协调一致。
倒卷肱
动作要领:
1、转体撒手翻掌2、退步卷肱 3、后坐虚 步推掌 4、转体撒手翻掌 5、退步卷肱 6、 后坐虚步推掌 7、转体撒手翻掌 8、退步卷 肱 9、后坐虚步推掌 10、转体撒手翻掌 11、 退步卷肱 12、后坐虚步推掌
动作要领::
1、 右臂前摆2、摆臂收脚3、屈臂上步 4、弓步搂推5、坐腿转身撇脚6、摆臂收脚 7、屈臂上步8、弓步搂推9、坐腿转身撇脚 10、摆臂收脚11、屈臂上步12、弓步搂推掌
教学方法:
1.教师正面示范,边演练边讲解动作要领 2.找学生进行攻防演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在太极拳的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模仿自学,自编自 练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灵活的运用所学的知识,让学 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就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及欣 赏能力,形成自信,自尊,乐观的良好的心理品质, 培养学生相互探究,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身心全面 协调发展,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二、教材、学情分析
在太极拳的教学中,我选取得是二十四式简化太 极拳。并将此套动作分为六个课时进行教学,以达到 学生轻松学习,加强练习的效果。本课为太极拳的第 二课时。也就是搂膝拗步----手挥琵琶----倒卷肱的学 习。学生为即将毕业的高三年级学生。在我校体育教 学模块中高一高二年级时已经进行过武术长拳,器械 套路的学习,因此有一定的武术基础。能够较快的掌 握教学内容。高三学生面临着升学高考等多重压力, 而太极拳柔和缓慢,协调连贯,轻灵沉着,刚柔并济 的特点能够舒缓他们紧张的精神压力。达到健身健心 的锻炼效果。
武术《二十四式太极拳》说课稿
主讲人:
设计理念
一、设计思路 二、教材、学情分析 三、教学内容 四、教学目标 五、教法学法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 七、教学过程 八、教学特色
一、设计思路
本节课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指导,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 把课程内容与提倡个性发展相结合,进而提高学生学 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锻炼的热情,为树立终身体育 思想奠定基础。
3、通过教师分解教学的方式,学生主动模仿,分组 练习,相互探究,相互帮助。
教学特色
4、在游戏环节中,既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 又巩固了今天的学习内容、为学生搭建一个检 验并展示所学知识的成果的舞台。在创编过程 中,学生发挥并利用创造力,摆出各具特色的 造型。使学生在展示个性的同时,团结协作精 神也得到了培养。通过拍照的形式激发学生展 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也为他们最后的高中生 活留下美好的回忆。
教学方法
1.教师正面示范,边演练边讲解动作要领 2.找学生进行攻防演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便于记忆. 3.背面分解进行教学,先学脚步动作,再学手上
动作,然后手脚配合.当动作学熟之后两人进行 攻防的演练以加强记忆,体会太极拳发力以柔 克刚的特点.
要点:退步时,前脚掌先落地,然后全脚踏实, 重心后移,做到虚实转换清楚。同时两脚要保 持约1 O厘米的横向距离,两腿不要成交叉状 退步,以免重心不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