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种子生产技术.

合集下载

黔辣7号杂交一代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黔辣7号杂交一代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黔辣7号杂交一代种子生产技术规程黔辣7号是一种优良的辣椒品种,其具有耐旱性强、产量高、品质佳、口感辣等特点,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

为了保证黔辣7号的种子品质,需要严格执行生产技术规程,以下是黔辣7号杂交一代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一、繁殖基地选择繁殖基地是种子生产的重要环节,选择适宜的繁殖基地可以保证种子产量和品质。

黔辣7号种子繁殖基地应选择具有肥沃土壤、良好排水性、气候适宜、光照充足、周围环境干净整洁等条件完备的地方。

同时,应该避免与其他作物品种共同种植,防止杂交污染。

二、育种黔辣7号的种子生产需要进行杂交育种,其育种过程应根据杂交育种原理和技术规范进行操作。

具体而言,应选用具有充足花丝和花药、花粉产量高、花粉质量好的母本和父本进行杂交。

同时,要注意控制温度、湿度和光照等环境因素,确保花粉的质量和活力。

三、标识管理在繁殖基地中,应在种植区域周围设置标识,明确种植品种和生产单位。

同时,应建立种子信息登记制度,记录种子的生产、收获和销售等过程,以实现可追溯管理。

四、收获和加工种子的收获时间应根据黔辣7号的生长周期和果实成熟度来确定。

果实成熟后,应及时采摘,并在露天通风处晾干,保证质量。

收获的种子应进行清洗、筛选和消毒等加工处理,确保种子品质和纯度。

五、包装和储存种子的包装应选用防潮、防鼠、防虫的包装材料,如塑料袋或密封罐等。

包装好的种子应标注品种、生产日期、生产单位、产地等信息,并储存在干燥、通风、阴凉的地方,保证种子品质和保存期限。

以上就是黔辣7号杂交一代种子生产技术规程,只有严格执行规程,才能保证种子的品质和生产效益,为广大农民创造更多价值。

辣椒生物学特性及杂交种种子生产技术

辣椒生物学特性及杂交种种子生产技术

辣椒生物学特性及杂交种种子生产技术1. 辣椒的生物学特性(1)形态特征辣椒为一年生草本植物,茎呈木质化,常呈匍匐状或攀援状。

叶片呈卵形或椭圆形,叶柄长短不一,多为短小;花朵为单性花,黄色或白色,具5片花瓣;果实为浆果,形状种类繁多,可以是球形、长圆形、椭圆形等。

果皮颜色也非常丰富,可以是绿色、黄色、橙色、红色、棕色等。

(2)基因特性辣椒基因组比较简单,其染色体数目为2n=24。

辣椒基因有着比较高的多态性,不同基因型的辣椒之间存在着许多性状的差异,比如果实大小、形状、颜色、香气和辣度等。

2014年,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测序的方法得到了辣椒的基因组。

其基因组大小为2.80G,包含了每个染色体的完整序列,为研究辣椒的基因功能提供了重要基础。

(3)生长环境辣椒可以生长在温暖、潮湿和富含营养的土壤中,如果土壤贫瘠或者缺乏养分,会导致果实的大小和品质不佳。

在中国,主要的辣椒产区在四川、湖南、广东等地,这些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都比较适合辣椒生长。

辣椒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2-30℃,生长期间需要充足的阳光和适量的降雨。

杂交种种子生产是辣椒育种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其目的是制造适合市场需求,具有脆嫩口感、高产量、抗病虫害等优点的高质量辣椒品种。

以下是辣椒杂交种种子生产技术的主要步骤:(1)选优亲本:选择辣椒的优异品种作为母本和父本,在杂交种制造的成功率、品质、病虫害抗性等方面拥有优秀的表现。

(2)控制花期:为了使两个品种的花朵在同一时间内开花,可以通过控制肥料和灌溉等方式来控制花期,从而增加杂交成功率。

(3)除去花药:在花苞即将开放时,先除去花药,再用小画笔或棉签将母本的花粉轻轻地粘在子房的柱头上。

(4)防止杂交串种:在花粉粘贴完成之后,需要立即用口罩或纱布将花苞包起来,以防止对母本和子房的花粉氧化或者风化。

(5)种子收获:种子成熟通常需要90-110天的时间,成熟后可以用手摘下种子,再将其晒干。

辣椒杂交制种高产技术

辣椒杂交制种高产技术

辣椒杂交制种高产技术-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辣椒杂交制种高产技术辣椒杂交制种产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单位面积株数、单株杂交果数、单个杂交果种子数量和杂交种子千粒重等因素。

同时,栽培技术和杂交授粉技术也与之密切相关。

本文就高产制种的几个关键技术措施进行了总结概括。

一、播期辣椒制种播期,以保证花期相遇,本着父本先开花、等待母本的原则来确定。

依据父母本的熟性早晚,一般播期在12月上旬-元月上旬。

二、播种育苗1、浸种消毒。

把种子浸入50-55℃的温水中,水量以浸没种子为宜,不停地搅拌,直至水温降至30℃左右时停止搅拌,再浸泡8-12小时后捞出,接着用10%磷酸三钠溶液或2%氢氧化钠溶液浸种15-20分钟,然后多次淘洗,洗净后催芽。

一般在28-30℃的恒温条件下进行。

在催芽过程中要经常翻动种子,并且每天用加入0.02%硼酸的清水清洗种子一次。

待发芽率达60%时即可播种。

2、苗床准备。

先配制营养土,用腐熟的有机肥(马粪、猪粪或鸡粪)6份,加葱蒜地表土4份,混合均匀后过筛,同时加入少量多菌灵、百菌清以防治病害。

苗床可在阳畦或日光温室准备。

每平方米育苗床内可施入腐熟有机肥5公斤,二铵0.25公斤,然后深翻、耧平,待播。

3、播种。

播种时,先浇明水达6厘米左右,水渗完后撒极薄一层代森锰锌药上,均匀播种,一般每平方米播10克左右。

种子播完后,再覆盖极薄一层药土,然后撒盖0.8-1.0厘米厚的营养土。

4、苗床管理。

出苗前白天温度保持在30℃左右。

夜间18-20℃。

幼苗出土后适当降低温度,加大昼夜温差,防止幼苗徒长。

此时白天温度控制在23-25℃,夜间控制在15-17℃,这样即可以防止下胚轴过长,长成高脚苗,又可以保证子叶肥大,叶色深绿,生长健壮。

要控制浇水,若叶片中午有萎蔫症状时可用喷壶喷水。

当幼苗长到2片真叶时,即可分苗移植。

一般采用在分苗畦内按10厘米X10厘米的株行距分苗,或采用单株移栽到8厘米X10厘米营养钵中。

辣椒的良种繁育技术

辣椒的良种繁育技术

辣椒的良种繁育技术辣椒(Capsicum annuum L.)属茄科辣椒属。

在温带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在热带也可为多年生灌木。

起源于中美洲,约于明末传入中国,至今已有300多年栽培历史。

辣椒在我国栽培广泛,南方以栽培辛辣类型为主,北方以栽培椒类型为主。

辣椒营养价值高,特别是维生素的含量高于其它蔬菜。

它的辛辣味适量食用,可增进食欲,帮助消化。

其食用方法多种多样,可生食、热食、腌渍或加工成辣椒粉、辣椒酱、辣椒油等。

干辣椒则地重要的外贸出口产品之一。

因此,辣椒的栽培面越来越大。

一、与繁种有关的生长发育特性辣椒为常异交蔬菜,天然异交率较高,一般5%~10%,有的品种高达30%。

辣椒花为雌雄同花。

多数品种花冠白色无味,少数浅紫色,由5~7片花瓣组成,雄蕊5枚,有时6枚或7枚,整齐地排列在雌蕊周围。

花药和花丝为浅紫色,柱头与雄蕊的花药靠近,一般品种雄蕊与柱头等长或稍长,也有少数甜椒品种柱头长于雄蕊花药。

这类品种天然异交率较高。

辣椒的花瓣一经开放,花药即开裂。

花空立即散出。

辣椒的开花顺序,是以第一朵花为中心,以同心圆形式逐层开放,如此由下而上进行。

在正常情况下,花蕾的发育,花瓣由绿色变为白绿色渐至为白色,花瓣长至明显大于萼片时,花蕾即开放。

花朵多在上午6~10时开放。

一般一朵花开花期需2~3天,先开花,后裂药,裂药后花粉大量散出。

辣椒雌蕊晚。

辣椒花柱较短,授粉后花粉管到达子房仅需6~12小时。

花粉发芽的适宜温度为20~26℃,其中甜椒类型的花粉,萌发温度偏低,辛辣类型的花粉萌发温度稍高。

二、采取技术(1)常规品种采种技术1.采种田的栽培管理采种辣椒的栽培技术商品辣椒栽培相同。

采种应专设种种子田加强水管理,促进辣椒早发育,早期形成健壮株势,在高温季节到来之前保证丰垄是丰产的关键,及时摘除第一花下方主茎上的侧枝,注意培土,防治病虫害。

2.选种辣椒是常异交蔬菜,天然异交率较高。

因此不同品种采种田之间要隔离500~1000米。

辣椒杂交制种技术

辣椒杂交制种技术

花期调整与人工授粉
花期调整
通过控制水肥、温度和光照等措施, 调整亲本的花期,使其在适宜的时期 相遇,提高授粉成功率。
人工授粉
在花期相遇时,采用人工授粉的方法 进行杂交,将父本的花粉授给母本的 花朵,促进杂交种子的形成。
杂交种子的收获与加工
种子收获
在果实成熟后,及时收获杂交种子,避免果实过熟或腐烂。
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生态农业发展
02
辣椒杂交制种技术将更好地服务于生态农业的发展,促进农业
可持续发展。
产业升级与创新
03
辣椒杂交制种技术将推动辣椒产业的升级和创新,促进相关产
业链的发展。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丰富品种资源
通过辣椒杂交制种可以创 造新的品种资源,为辣椒 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选 择。
辣椒杂交制种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回顾
辣椒杂交制种技术起源于20世纪 初,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技
术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
技术进步
随着育种技术的不断进步,辣椒杂 交制种的方法和手段也在不断改进 和创新,提高了育种效率和成功率 。
辣椒杂交制种技术的研究方向
基因资源挖掘与利用
深入挖掘辣椒种质资源,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定向改良辣椒性状。
杂种优势利用
研究辣椒杂种优势的遗传机制,提高杂种优势的利用水平。
制种技术优化
研究辣椒杂交制种的生理生化机制,优化制种技术流程。
辣椒杂交制种技术的未来展望
全球推广与应用
01
随着辣椒杂交制种技术的不断成熟,未来将在全球范围内得到
辣椒杂交制种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生 产,通过杂交育种提高辣椒品种的产 量、品质和抗性,满足市场需求。
产业开发

辣椒杂交制种技术

辣椒杂交制种技术

THANK YOU.
辣椒杂交制种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在农业科学研究和农业生 产中的育种技术,具有操作简便、育种周期短、品种改良效 果显著等优点。
辣椒杂交制种技术的操作流程
选配亲本
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辣椒品种作为亲本, 进行杂交,产生子一代。
筛选与鉴定
对获得的种子进行筛选和鉴定,选育出具 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去雄
在花蕾期将母本的花药去除,避免自交授 粉。
02
辣椒杂交制种技术的实施步骤
亲本选择与种子制备
亲本选择
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父本和母本进行杂交,以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后代。
种子制备
准备好父本和母本的种子,并对种子进行处理,包括消毒、催芽等步骤,以利于 杂交操作的顺利进行。
花蕾期与花期预测
花蕾期预测
通过观察植株生长情况,预测花蕾出现的时间和数量,以便 及时进行杂交操作。
对收获的杂交种子进行精选、晾晒 、加工等处理,提高种子质量和发 芽率。
辣椒杂交制种技术的未来研究方向
新品种选育
抗性遗传与改良
利用辣椒杂交制种技术,结合生物技术手段 ,开展新品种选育研究,培育具有优良性状 和自主知识产权的辣椒新品种。
针对不同地区的环境和市场需求,开展抗性 遗传与改良研究,提高辣椒的抗逆性和适应 性,为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支持。
辣椒杂交制种技术在提高产量和优化品种中的作用
01
通过辣椒杂交制种技术,可以有效地将不同品种的优良性状进行重组和叠加, 从而获得具有更优性状的新品种。
02
这些更优性状包括更高的产量、更佳的口感、更好的抗病性和适应性等,有助 于提高辣椒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03
辣椒杂交制种技术还可以有效地避免传统育种方法中存在的基因突变和不可预 测性等问题,使新品种的培育更加精准和高效。

辣椒生物学特性及杂交种种子生产技术

辣椒生物学特性及杂交种种子生产技术

辣椒生物学特性及杂交种种子生产技术辣椒是一种常见的蔬菜和调味品,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广泛种植和消费。

它属于茄科植物,学名为Capsicum annuum,是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

辣椒的生物学特性和杂交种种子生产技术对于提高辣椒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辣椒的生物学特性主要包括生长习性、花器官、传粉方式和果实形成等方面。

辣椒喜温暖湿润的气候,适宜生长温度为20-30摄氏度。

它的根系为浅根,所以对土壤的肥力和含水量要求较高。

辣椒的花器官分为雄蕊和雌蕊,雄蕊包括花蕊和花丝,雌蕊有子房、花柱和花柱头。

辣椒属于自交不亲和型植物,一般需要传粉才能结实。

辣椒的果实形成需要受粉后,雌蕊开始发育形成胎座,随后逐渐膨大形成成熟的果实。

杂交种种子生产技术对于辣椒的改良和种植具有重要意义。

杂交种是通过不同的亲本之间进行杂交交配得到的,具有较强的抗病性、适应性和产量。

辣椒的杂交种子生产主要包括亲本选择、授粉和抗旱性等方面。

首先要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如产量高、品质好和抗病虫害。

然后进行人工授粉,将雄蕊脱除,用柔软的刷子或棉签将雄蕊蘸取的花粉均匀地涂抹在雌蕊的柱头上。

最后要注意对辣椒的抗旱性进行强化,选择与干旱环境适应性强的亲本进行杂交,提高新品种的抗旱性。

在辣椒的杂交种子生产过程中,还需注意一些技术要点。

首先要进行适当的数量控制,即每亩播种的杂交种子量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保证产量和品质的稳定。

其次要进行适时的施肥管理,合理施用有机肥和矿质肥,以提高辣椒的营养水平。

还要对辣椒的病虫害进行防治,避免疫病的发生对辣椒的生产造成不利影响。

辣椒的生物学特性和杂交种种子生产技术是提高辣椒产量和质量的关键因素。

只有了解辣椒的生物学特性,才能选择合适的亲本进行杂交,培育出更好的新品种。

通过科学地控制杂交种子的数量、进行适时的施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才能保证高产高质的辣椒产量。

黔辣7号杂交一代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黔辣7号杂交一代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黔辣7号杂交一代种子生产技术规程黔辣7号是一种新型的辣椒杂交品种,具有较高的产量、较好的品质和抗性。

为了生产这种杂交种子,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技术操作,包括田间管理、杂交、收获和种子处理等。

本文旨在介绍黔辣7号杂交一代种子生产的技术规程。

一、田间管理1. 地块选择和处理: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田块,进行深松和施肥,保证试种地的环境适宜。

2. 规范种植密度:在试种地内按照每亩10-15万株的密度种植辣椒。

3. 病虫害防治:定期使用农药进行病虫害防治。

确保试种地的健康状况。

二、杂交1. 确定优良亲本:选择品质优良、叶面病害清、结实度高的辣椒品种作为亲本。

2. 配制花粉混合液:收集优良亲本花粉分别置于干净的玻璃器皿中,以不同比例进行混合制备花粉混合液,保证杂交的可行性和效果。

3. 人工授粉:在花期过半时,利用取花枝或刷子将花粉混合液均匀地涂抹在母植的柱头上完成人工授粉。

4. 做好授粉标记:在授粉后的花梗处打上标记,以便后期的管理和收割操作。

三、收获1. 收获时机:在果实成熟但未完全变色时即可采摘收获。

此时果实呈现出较好的品质和口感。

2. 收获方式:通过剪刀等工具将辣椒果实割下来,同时保证不损伤果实和植株。

四、种子处理1. 去杂:将收获的辣椒果实进行浸泡和清洗,去除果肉和杂质,留下干净的种子。

2. 风干:将洗净后的种子晾晒至完全干燥。

3. 保存:将种子储存在密封的容器中,并在低温、干燥、通风的环境下储存以保持品质。

通过以上的操作,便可以生产出一代优质的黔辣7号杂交种子。

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各项环节,确保每个环节的效率和准确性,以提高种子的质量和产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辣椒授粉器授粉
玻璃 授粉 橡皮 授粉前,先将花 管 花粉 口 塞 粉从授粉管的末 端开口处装入, 用橡皮塞或棉塞 等堵塞开口处。 授粉时,用右手指堵着授粉口,使授粉口一端朝 下,以将花粉集中于授粉器的前端;用左手扶持 已去雄的花柄,右手持授粉器,将柱头插入授粉 口内,柱头便粘满了花粉,完成授粉工作
采收与掏种(2)
人工取籽,种子可不用水冲洗,直接晾干, 种子颜色鲜黄,发芽率高。 若用机械取籽,种子与果肉、果皮、胎座 等混在一起,需经清水淘洗。这样的种子 色泽变淡,种子商品外观差。 果肉厚的大果型品种,每400~450千克种 果采1千克种子;果肉较薄的中果型品种 需300~350千克果实采1千克种子;干椒 品种需10~20千克鲜果采1千克种子。
父 母 本 熟 性 相 同 时 , 父 本 可 比 母 本 早 播 10 ~ 15 天;母本为晚熟种,父本为中晚熟、 中熟或早熟种时,父本可比母本早播 10 ~ 30天;反之,父本可比母本早播20~40天
浸种消毒
50~55℃ 温烫浸种 浸泡8~12小时 10%磷酸三钠溶液或2%氢氧化钠溶液浸 种15~20分钟 28~30℃的恒温条件下催芽 每天用清水淘洗种子一次 50%露白即可播种
去雄
常采用镊子去雄
左手拇指与食指轻轻夹 持花的基部,不能转动, 用镊子先将花瓣轻轻拨开, 再将花药摘除 必须将花药全部摘除, 不允许遗留花药
花粉采集
早晨8点之前从父本植株上摘取花蕾 将花蕾放在光滑的白纸上,然后将白纸放 在干燥的地方干燥,花药纵裂,花粉散出 也可用白炽灯烘干,或放在下部装有生石 灰的缸或桶中干燥 也可放在干燥器中进行干燥 将干燥后的花药放在花粉筛中,用毛笔或 排笔轻轻拨动花药,花粉从筛孔中落下, 收集即可
辣椒原种繁育的隔离
原种的繁育必须实行严格的隔离, 才能保持原种不因生物学混杂而降 低纯度。
为了防止生物学混杂,辣椒原种繁 育必须采用尼龙纱网设施隔离,而 不宜采用空间隔离的方法。
采收与掏种(1)
通常小果形、早熟品种约需50~55天,大 型果、中晚熟品种约需60~70天。 鲜食辣椒品种种果采收,要红一批,采收 一批,一般以每隔2~3天采收1次为好。 果实取种,可用手掰开果实或用果刀自萼 片周围割一圆圈,将果柄向下轻微推动再 向上一提,把种子与胎座一起取出。取出 的种子应清除胎座、果肉等杂质,并应立 即晾晒。
授粉结束后,将未用完的花粉倒回花粉瓶,放在 干燥器中,并将干燥器置于4℃冰箱中保存。
标记
做标记的方法采用的原则是容易区分、 经久耐用、方便、便宜和容易制做 常用保险丝、有色线、废纺织袋丝、印 油、去萼片和去叶等方法作标记 去萼片的方法一般在授粉季节降雨少、 空气湿度偏低、病虫害少的基地采用, 去雄时,将花萼的角去掉即可 标记时一定要注意边去雄、边授粉、边 做标记
花 柱 花 药 子 房 花 梗
辣椒花的结构
花药为椭圆形,蓝紫色或灰白色,着生于花 丝的顶端,成熟后由上而下纵向逐渐开裂。 花药纵裂后,花粉散落出来,通过昆虫携带 到雌蕊柱头上进行授粉和受精。 雌蕊位于花的中央,由子房、柱头、花柱 3 部分组成。辣椒子房下位,花柱下连着子房, 上接柱头,花粉落到柱头上后子房膨大,发 育成果实。
花粉存放
辣椒花粉生活力大约可维持1~2天 花粉应放在较密封的容器,置于低 温、干燥、避光的地方保存 在正常情况下,尽量用新鲜花粉 如果花粉供不应求,也必须是新旧 花粉混合使用,超过4天的花粉禁止 使用
授粉
授粉通常在去雄后的第二天进行,这时正 值花朵开放期,其受精能力最强 但当天去雄后立即授粉优点多 授粉可用授粉匙、带橡皮头的铅笔、毛笔、 辣椒叶柄等蘸取花粉,轻轻涂抹在母本雌 蕊的柱头上 大面积的杂交适宜用授粉器进行授粉
辣椒的受精与坐果
雌蕊受精结实率,开花的当天可高达 100%, 开花前 1 天的仅约为 50% ~ 60% ,而开花当 日的最高结籽数为 134 ,开花前 1 开的仅为 109.4。 白天20~25℃,夜间15~16℃,空气相对湿 度在50%~75%时坐果率最高,温湿度过高或 过低均不利于坐果。 生长前期,营养状况好,坐果率高于后期, 尤其是1~3层花坐果率高,结籽率高。
辣椒制种技术
辣椒的开花与坐果
辣椒植株为两分枝 或三分枝型。以第 一朵花为中心呈同 心圆,逐渐增加开 花数。辣椒的花多 为单生,也有2~3 朵共生,甚至4~ 10朵簇生,着生于 主茎或分枝的顶端
四门斗花(椒)
漫天 星花( 椒)
对花(椒) 门花(椒)

真 叶
子 叶
辣 椒 的 开 花 与 坐 果
辣椒花的结构
杂一代种子生产的途径和方式
制种途径 雄性不育系(包括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 系和核型雄性不育两用系)制种 人工杂交(人工去雄人工授粉)制种 制种方式 露地制种 塑料大棚制种
人工杂交制种辣椒的栽培技术
播期
辣椒开花授粉的适宜温度为 20 ~24 ℃,适宜相对湿度 50 %~75 %。 我国各地的气侯条件及育苗场所差异较大,各地可按培育壮苗的有效 积温1150℃的要求和授粉最适宜的温湿度指标所确定的授粉季节,以 及父母本的熟性来确定适宜播种期,确保父母本花期相遇,使父本有 充足的花粉
辣椒人工杂交Leabharlann 种技术去杂拔除杂株是辣椒授粉开始前的首要工作
在授粉开始前,还需拔除父本的不纯株或 变异株 对父本去杂应采取宁可错拔,不可漏拔的 原则
母本整枝与杂交花蕾的选择
摘除门椒以下所有分枝和植株内部瘦弱、 发育不良的枝条 摘除已经开放的所有花和果实 疏去门椒、漫天星及其以上的花朵 杂交授粉的最佳花蕾是第2~4层花蕾 选择发育充实、柱头粗壮,花苞发白,将 在6~12小时后开花的花蕾最好 不同的品种,在不同的条件下,散粉时期 不尽相同,选择适宜授粉花蕾的大小有异
花由花托、花萼、花冠、 雄蕊和雌蕊构成的完全 花。 花托连结在枝杆上,呈绿 花 色、黄色或紫色。花萼绿 瓣 柱 色,钟形,基部合生,先 头 端5裂或6裂,裂片长椭圆 形。花冠由5~7片花瓣组 花 丝 成,等长,呈披针形,上 花 托 部渐尖,基部结合成筒状, 基部与雄蕊花丝相连,花 冠多白色,也有紫色或淡 黄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