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公安机关基层党支部工作总结2篇

2016年公安机关基层党支部工作总结2篇

一、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帮县、联乡、驻村”深化“四帮四促”工作,使干部明显得到教育、作风明显得到转变、形象明显得到提升、群众明显得到实惠、社会治安明显好转、经济建设明显发展,真正达到推动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加强基层组织、转变机关作风、提高干部素质的目标任务,从源头上、根本上、基础上预防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事件发生,确保挂帮联系县和乡镇不发生大的群体性事件和恶性案件,确保当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为构建“平安黔西南、和谐黔西南、幸福黔西南”作出贡献。

二、组织领导

(一)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黔西南公安局活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局机关挂帮工作的组织领导。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州局“活动办”)具体负责日常挂帮工作,重点对“帮、联、驻”工作组、政法挂帮工作组、定点挂帮工作组(3种类型的挂帮模式)开展组织、协调、指导工作。按照党组织隶属关系,接受州直机关工委的领导、协调、督促和指导。

(二)“帮、联、驻”工作组。州局机关每年明确1名县级领导干部担任“帮、联、驻”工作组组长;选派35名干部为成员,常驻挂帮联系乡(镇)开展工作。

1、乡(镇)驻村工作组。以乡(镇)为单位成立驻村工作队。“帮、联、驻”工作组组长兼任乡驻村工作队队长,负责对“帮、联、驻”干部的管理。联系乡(镇)的县级干部每月到联系乡(镇)开展工作不少于5天。驻村干部每月在村里工作时间不少于20天。

2、临时党支部。以乡为单位成立“联乡、驻村”干部临时党支部,由县委根据党员驻村干部的实际,明确驻村工作组长任临时党支部书记。

(三)政法挂帮工作组。按照州局的安排部署,各部门每月派出一个工作组,分别深入到政法挂帮乡(镇)开展工作。

(四)定点挂帮乡(镇)工作组。为进一步巩固州公安局定点挂帮成果,州局各部门(警力相对较少部门合并)分别深入挂帮县的乡镇,实行包组帮扶,挂帮任务州局挂帮工作任务和计划统筹安排完成。

三、工作职责

(一)州公安局。1、州公安局加强对挂帮联系工作的组织领导,局党委成员每年轮流到挂帮联系乡开展帮促工作时间累计不少于1

个月;每月明确一名责任局领导,负责指导、统筹挂帮工作。2、制定出台相关挂帮工作规划和年度挂帮工作计划,并抓好规划和计划的落实。3、帮助挂帮联系乡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政策、文件精神,帮助解决一批影响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点、难点问题。

(二)“帮、联、驻”工作组。

1、工作组组长(驻村工作队队长)。(1)牵头制订和组织实施挂帮工作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协调落实有关帮促项目和拟办实事,抓好挂帮联系工作。(2)加强与挂帮联系乡沟通,协调,帮助挂帮联系乡解决在推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3)协助配合乡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联乡、驻村”干部的管理以及工作情况进行督促指导,推进工作深入开展。

2、驻村干部。(1)在村党组织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制订驻村工作计划,列出具体的帮促项目、拟办实事好事等,积极协调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抓好驻村工作计划的落实。(2)积极参与所驻村有关活动、会议,完成村支两委安排的工作。(3)帮助村支两委建好班子,理清发展思路,培养致富能人,发展1至2个产业项目,办几件实事、好事。(4)采取群众易于接受、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向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有关涉农政策。(5)开展走访调研,驻村后尽快走遍所有农户,重点走访基层党员干部、困难群众、村组能人、五保老人、留守儿童、信访户等,了解所驻村生产发展、群众生活保障等基本情况,并记好民情日记。

(三)政法挂帮工作组。认真落实相关工作计划和工作规划。重点抓好以下工作:1.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帮助挂帮联系县积极推进维护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和责任的落实,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2.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紧紧围绕当地“基本民生、征地拆迁、矿权纠纷和产权纠纷、水库移民安置、国有企业改制和破产、涉军群体、涉法涉诉信访、城市管理和交通营运、社会治安和公共安全、特

殊人群管理”等十个方面和其他新生问题,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协助、督促、指导当地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消除在萌芽。

3.推进基层平安创建。大力推进平安“和谐四区”建设,严厉打击各类犯罪,整治治安乱点,加强以“天网工程”为重点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强化对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排名靠后乡(镇)的指导、督促,着力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4.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大力推广“瓮安经验”、“余庆经验”、“铜仁经验”、“阳光工程”、“松桃经验”等具有贵州特色的社会管理工作经验,实实在在地解决一批社会管理服务中的弱项和短板问题。

(四)定点挂帮乡(镇)工作组。认真落实相关工作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重点抓好以下工作:1、密切联系服务群众。以深化“大走访”活动为契机,深入挂帮县定点帮扶的乡(镇),走访城乡社区、企业单位、群众家庭等,访民情、察民意、解民忧,以民意引领警务。宣传推广《贵州省公安厅四十条便民利民措施》和公安部19项便民利民措施,有效指导“文明示范窗口”和“文明服务标兵”创建工作,零距离服务群众,提高服务效能。2、推动干部作风转变。以大力开展向“背篼干部”服务群众的先进典型学习等活动为载体,积极探索新时期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路子,转变作风,深入基层,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与基层所队民警同吃、同住、同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忠诚、为民、公正、廉洁、奉献、奋斗”的贵州公安核心价值观。3、推进基层基础建设。结合各警种职能,深入基层所队帮助、指导解决制约基层基础工作发展的基础性、根本性、源头性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