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22课
新人教课标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 22 窗前的气球 教学设计

22、窗前的气球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会用“可爱的”、“高兴地”写句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的情感。
3、懂得珍惜友谊,培养学生用真情获得真情,用关爱赢得关爱的美好情操。
4、继续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能正确、端正、整洁地书写生字。
教学重点:1、认识本课的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写好半包围结构的字,会用“可爱的”、“高兴地”写句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情感。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情感。
2、细心体会“科利亚望着窗外那张逗人的小脸,高兴地笑了”这句话的意思。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科、亚”等7个生字,会写“户、亚”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会用“可爱的”、“高兴地”说句子。
教学重点:认识“科、亚”等7个生字,会写“户、亚”等8个生字。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出示:一个圆】问:同学们,请想象一下,你能把这个圆变成什么?2、【出示:给圆上添几笔变成的一个气球】问:你们喜欢气球吗?为什么?3、【出示:画上笑脸的气球】再问:当你看到这样一个讨人喜欢的气球时,你的心情怎样?4、过渡:是啊!气球五颜六色、形状各异,还会给我们带来无穷的乐趣。
【出示:课文插图】瞧,这是一只窗前的气球。
【出示课题《窗前的气球》】齐读课题。
谁有问题想问这只气球吗?(预设质疑:气球你在谁的房间窗前?你来干什么?谁把你放上来的……)你们真能干,能提那么多问题。
5、过渡:让我们到课文中去,请这只气球来回答你们的问题吧!二自读识字1、下面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出示自读提示:①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课文下面的大树叶。
②读不准的字音还可以问问老师或同桌。
③遇到难读的句子可以用笔画出来。
新统编本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22《狐假虎威》精品教学设计(名师公开课教案)

课文22《狐假虎威》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15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转、闷”,学写8个汉字。
2.分角色读好对话,在表演中体会词语的意思。
3.用“原来”补充说话,迁移运用。
4.了解“狐假虎威”的寓意。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1.用“原来”补充说话,迁移运用。
2.了解“狐假虎威”的寓意。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认读生字1.归类识记9个左右结构的生字。
(1)出示:派、抗、猪、神、转、扯、嗓、纳。
(2)认识这8个生字的结构。
(3)凭借经验,自由认读。
(4)小老师领读,说说自己识字的好方法。
要点:“猪”字,可利用已认识的“堵”字,将“提土旁”换成“反犬旁”,变成“猪”字。
“派”字虽不是要写的字,但右半部分撇比较多,可书空识记。
“转”字是多音字,可查字典了解读音及意思。
2.归类识记3个半包围结构和1个独体字。
(1)出示:违、趟、闷。
(2)认识这3个字的结构。
(3)借助拼音认读生字,开火车读。
(4)出示:爪。
借助图片帮助学生识记这个象形字。
要点:“趟”字要引导学生辨析“走字底”和“走之底”。
3.归类识记词语。
(1)出示:“扑过去、逮住、松开、跟着”。
这组词写谁?做什么?(2)出示:“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这组词写谁?做什么?(3)出示:“神气活现、摇头摆尾”。
这组词又写谁?做什么?(4)出示:“都很纳闷、撒腿就跑”。
这组词又写谁?做什么?提示:运用“谁干什么”的句式概括角色做的事。
二、朗读表演1.朗读对话。
(1)出示对话。
提示:进入“狐狸”的角色,体会它狡猾的特点及在老虎面前假装自己胆子很大的样子,用霸气、挑衅的语气读,语调要上扬。
强调“敢、违抗、多大的胆子”。
“摇了摇尾巴”是狐狸见老虎被蒙住后的得意样子,用得意的语气读,语调微微上扬。
进入“老虎”的角色,体会老虎被蒙住后的疑惑,语调微微上扬,声音不响。
(2)教师示范朗读,并用朗读符号标识重音、上扬与下降。
(3)学生模仿练读。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22课《手捧空花盆的孩子》原文及教案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22课《手捧空花盆的孩子》原文及教案【原文】从前,有一位国王,年纪大了,没有子女。
他想从全国的孩子中挑选一个做继承人。
他吩咐大臣给每个孩子发一些花种,并宣布:谁能用这些种子培育出最美的花,谁就是国王的继承人。
有个叫雄日的男孩儿,十分用心地培育花种。
十天过去了,一个月过去了,可是花盆里的种子连芽都没冒出来。
雄日又给种子施了些肥,浇了点儿水。
他天天看哪,看哪,种子还是不发芽。
国王规定的日子到了。
许许多多的孩子捧着一盆盆盛开的鲜花拥上街头。
国王从孩子们的面前走过,看着一盆盆鲜花,脸上没有一丝高兴的表情。
突然,国王看见了手捧空花盆的雄日。
他停下来问:“你怎么捧着空花盆呢?”雄日把花种不发芽的经过告诉了国王。
国王听了,高兴地拉着他的手,说:“你就是我要找的继承人!”孩子们问国王:“为什么您让他做继承人呢?”国王说:“我发给你们的花种都是煮熟了的。
这样的种子,能长出美丽的鲜花吗?”【教案】学习目标1、认识“盆”“位”“选”等12个生字。
会写“分”“要”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复述课文。
3、知道诚实是人的美德,愿意做一个成熟的人。
教学重点难点进入情景的朗读课文。
让学生感悟出这篇童话的教育意义:诚实的品质最可贵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具准备:CAI课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谈话:前两课我们拜访了小动物,不但知道了他们之间的故事,还明白了一些道理,今天我们再次走进童话王国,超越时空回到古代(适时播放相关录像或有关画面),看那儿的人们吵吵嚷嚷在干什么?原来国王用一种独特的方法选继承人,是什么方法呢?为什么最后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成了继承人?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及生字组成的新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复习学过的识字方法:我们以前学过哪些识字方法?(编儿歌、加偏旁、换偏旁、组合法、做动作等)运用以前所学的识字方法,识记生字。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 狐狸分奶酪2

~~~~~~~~~~~~
自由读第1—4自然段,想一想: 熊哥哥和熊弟弟为什么拌嘴?
为何分奶酪
“拌起嘴来”是指两只小熊 为分奶酪争吵起来。
熊哥哥和熊弟弟在路上捡到了一块奶酪,高兴极了。 可是,他们不知道怎么分这块奶酪,小哥儿俩开始拌起嘴来。
这里写小哥儿俩拌嘴有什么作用?
小哥儿俩的互不相让, 为下文写
拌嘴 帮助 不 匀 嚷着 瞧了瞧
biàn
shèng
zhěng
说了便做 剩 下 整 块
第三步:趣识汉字
“奶”是会意字。从女,表示女人的乳房,从乃, 乃是奶的本字,像低头垂手的妇女,突显其乳房。本义 指乳房。
第四步:读课文
朗读视频
1.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2.听范读,看自己的朗读是否正确。 3.再读一遍,把课文读通读顺,然后读给爸爸妈妈听。
~~~~~~~~~~~~~~~~~~~~~
重点品读文中各动物的语言描写,体会狐狸与两只
~~~~~~~~~~~~~~~~~~~~~~~~~~~~~~~~~~~~~~~~~~~~~~~~~~~
小熊的特点。最后,想一想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了一
~~~~~~~~~~~~
个什么道理。
~~~~~~~~~~~~~~帮
俩 匀
始 嚷
瞧
便
剩
整
人教版 语文 二年级 上册
22 狐狸分奶酪
初读感知
你能说出每幅图关于狐狸的故事名称吗?
狐狸吃葡萄
狐狸和乌鸦
狐假虎威
两只小熊让狐狸帮他们分奶酪,狐狸会怎么做的呢? 我们一起读读课文吧。
初读课文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朗读视频
把画出的生字读一读。 11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 第八单元 《22 狐假虎威》(生字讲解课件)

翘舌音
zhuǎ 部首:爪 结构:独体
组词:爪子 鸡爪
形近字:瓜
平撇从竖中线右侧 造句:小猫用爪子抓鱼吃。
起笔,第四笔捺靠 在竖上,捺脚出锋。
食物 爷就 爪神 活猪
笔顺:
翘舌音
shén 部首:礻 结构:左右
组词:神色 神情
形近字:伸
“申”的第一竖 造句:他伸了伸懒腰,感觉精
从竖中线上起笔。
神点儿了,又继续工作。
22 狐假虎威
要注意仔细观看笔画顺序哦!
食物爷就 爪神活猪
点击汉字跳转学习!
食物 爷就 爪神 活猪
笔顺:
翘舌音
shí
“人”宽 “良”窄。
部首:食 结构:上下 组词:食品 食物 形近字:良 造句:这些精心烹制的食物
里装着妈妈的爱。
食物 爷就 爪神 活猪
笔顺:
wù
“牛”的第三笔 横改提。
部首:牛 结构:左右 组词:物体 动物 形近字:忽 造句:妈妈生日时,我送上
食物 爷就 爪神 活猪
笔顺:
huó 部首:氵 结构:左右
组词:生活 活动
形近字:话
造句:齐白石爷爷画的虾生动、
“舌”首横从
横中线上起笔。
鲜活,就像真的一样。
食物 爷就 爪神 活猪
笔顺:
翘舌音
zhū
“犭”窄 “者”宽。
部首:犭 结构:左右 组词:猪肉 猪皮 形近字:猎 造句:小猪佩奇一家真可爱!
了精心准备的礼物。
食物 爷就 爪神 活猪
笔顺:
yé
部首:父 结构:上下
组词:爷爷 老爷
形近字:斧
造句:爷爷常常到河边钓鱼。
上宽下窄。
食物 爷就 爪神 活猪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狐假虎威》原文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狐假虎威》原文
狐假虎威
出自《战国策》
在茂密的森林里,有一只老虎正在寻找食物。
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
老虎扑过去,把狐狸逮住了。
狐狸眼珠子骨碌一转,扯着嗓子问老虎:"你敢吃我?"
"为什么不敢?"老虎一愣。
"老天爷派我来管你们百兽,你吃了我,就是违抗了老天爷的命令。
我看你有多大的胆子!"
老虎被蒙住了,松开了爪子。
狐狸摇了摇尾巴,说:"我带你到百兽面前走一趟,让你看看我的威风。
"
老虎跟着狐狸朝森林深处走去。
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森林里的野猪啦,小鹿啦,兔子啦,看见狐狸大摇大摆地走过来,跟往常很不一样,都很纳闷。
再往狐狸身后一看,呀,一只大老虎!大大小小的野兽吓得撒腿就跑。
老虎信以为真。
其实他受骗了。
原来,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 第22课 狐假虎威 教案

22 狐假虎威(教案)教学目标1. 认识“假、威”等15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转、闷”,会写“食、物”等 8 个字,会写“食物、身边”等10 个词语。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成语“狐假虎威”的意思。
3. 能分角色演一演“狐假虎威”的故事,并试着把“神气活现、摇头摆尾”等词语的意思表现出来。
(教学重点)教学准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补充资料、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 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认识“假、威”等15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转、闷”,会写“食、物、爷、就”4 个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练读对话,感受狐狸的威风。
教具准备字词卡片、小学课件资源教学过程Ⅰ出示图片,导入新课1. 图片导入:课件出示老虎和狐狸的图片。
你认识上面的动物吗?(狐狸和老虎)狐狸和老虎之间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呢?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了解它们之间的故事吧。
(板书:狐假虎威)2. 学习生字“假、威”。
(1)指名读“假”,读准字音,“假”是三拼音节。
它的反义词是什么?(假——真)“假”在这里并不当“真”的反义词讲,那它是什么意思呢?学了课文你就明白了。
(2)请学生认读“威”,这个字是什么结构?(半包围结构)可以组什么词?(威风、威力……)【设计意图】图片导入,出示大家熟悉的动物图片,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Ⅱ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含有生字的词语,注意生字的读音。
2. 学生初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标出自然段序号。
3. 检查初读情况。
(1)学习字词:扯着嗓子、违抗、爪子、一趟、野猪、受骗。
①注意读准平舌音“嗓”,翘舌音“扯爪猪受”,前鼻音“骗”,后鼻音“抗趟”等。
②识记生字。
联系熟字,借助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识记:如,“嗓——桑”“神——伸”“违——围”。
加一加:“扯、猪、骗”均可以用这种方法识记。
与熟字比较:如,“瓜——爪”“爱——受”“霞——假”。
二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第22课狐假虎威(课件)

段落划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讲一只正在我寻食物的老虎逮 住了一只狐狸。
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写狐狸用谎言蒙住了老虎。 第三部分(第7、8自然段):写狐狸带着老虎到了森林深 处,吓跑了百兽。 第四部分(第9自然段):点出狐狸是依着老虎的威风吓 跑百兽的。
1. 朗读课文。说说“狐假虎威”这个成语的意思。
语段分析
森林里的野猪啦, 小鹿啦,兔子啦,看见 狐狸大摇大摆地走过来, 跟往常很不一样,都很 纳闷。
“大摇大摆”是狐 狸装出来的,是反常的 举动,这是动物们“纳 闷”的原因,也是狐狸 狡猾的体现。
本文讲的是一只狐狸借助老虎的威风吓跑了森林中的百兽 的故事。它告诉我们生活中有些人仗着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 实自己并没有真本事。
课外拓展
想一想,说一说 想一想,如果你是森林里的小动物的一员,你
会对狐狸说些什么呢?
示例: 狐狸你的胆子真大呀,等 老虎发现被你骗了,你的下场 一定更惨! 狐狸你是不知道,我们受 老虎压迫很久了,他经常肆意 吃掉我的同伴,我们都很害 怕他,而你居然不怕他,你可 真勇敢。
狐狸借着老虎的 威风去吓唬其他野兽。 比喻倚仗别人的势力 来欺压或吓唬人。
2.下面的词语哪些是写狐狸的,哪些是写老虎的? 分角色演一演这个故事,试着把这些词语的意思表现 出来。
神气活现 摇头摆尾 半信半疑 东张西望 大摇大摆 “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大摇大摆”这三个词语 是写狐狸的,“半信半疑、东张西望”是写老虎的。 表演时,要把狐狸的故作威风状和老虎质疑、好奇的 心理表现出来。
会写的字
会写的字
会写的字
会认的字
重点字词
多音字
jià(暑假) 假
jiǎ(假山)
zhuǎn(转身) mèn(纳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22课《窗前的气球》教案
1、会认7个生字。
2、正确书写8个生字。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感受同学之间的友爱,学会关心同学。
5、能用“可爱的”“高兴地”造句。
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
2、体会同学之间的友爱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你喜欢你周围的同学吗?假如有一天你生病了,你猜一猜你的小伙伴假如有一天你生病了,你猜一猜你的小伙伴会以怎样的方式来探望你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里就有一个小朋友生病了,我们一起去看看他的小伙伴是怎样探望他的。
2、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用“□”勾出要求认识的生字。
2、认记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
(2)借拼音齐读生字。
(3)选一两个自己喜欢的生字组成词语。
(4)记一记生字,并给同桌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的。
(5)抽学生说说你觉得哪个字记?你是怎样记住的?哪个字最难记?
(6)用多种方法读生字。
同桌互相抽认生字条,不认识的作上记号。
并教会同桌怎样记住这个生字。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在认识字的基础上快速、轻声读课文两遍,看看自己能不能将课文读通顺。
2、同桌读课文。
3、想听老师读吗?师范读课文,学生仔细听,听听老师是怎样读的,并在不懂的地方画“?”
4、请生评价老师读的课文。
5、归纳学生不懂的地方。
指手画脚:说话的时候手脚都在动。
逗人:惹人喜欢。
招儿:办法。
6、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学生自由读课文两遍,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7、同桌说,抽生说。
8、读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9、假如你的同学生病了,你会怎样去探望他?
10、齐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2、抽生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学习写字。
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2、把生字卡片铁在黑板上,请生选择喜欢的生字组词,能组几个就组几个。
3、学生自由观察各个生字,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生字说说,写这个字应注意些什么。
老师相机点拨。
重点指导以下几个字:
户:独体字,点在竖中线上,横写在横中线上,要注意方框不要写得太大,最后一笔竖撇要立起来。
亚:中间是两竖,两边的点和撇要向上。
xx:中间的上面是“土”,不是“士”。
病:注意介绍病字旁及其写法。
4、学生描红、写字,老师巡回指导。
三、完成课后练习。
1、出示小黑板,上有课后题“读读写写”。
2、读句子,将“可爱的”“高兴地”作比较:“的”“地”读音相同,字不一样,“的”后跟的一般是东西,“地”后跟的一般是动作。
3、请学生用“可爱的”“高兴地”说句子、写句子。
四、拓展训练。
课文中树叶里的字还有两个我们没学,你认识吗?认一认。
1、会认7个生字,正确书写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感受同学之间的友爱,学会关心同学。
4、能用“可爱的”“高兴地”造句
重点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识记生字。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引趣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礼物?(出示气球)我们做游戏时经常用到它,小小的气球不仅能给我们带来快乐,它还是一剂治病的良药呢!不信,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二、揭示课题
1、齐读课题(课题读的这么好,老师相信你们课文一定会读的更好)。
2、下面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①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课文下面的大树叶。
②读不准的字音还可以问问老师或同桌。
③遇到难读的句子可以用笔画出来。
听清楚了吗?(开始读书吧)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在认识字的基础上快速、轻声读课文两遍,看看自己能不能将课文读通顺。
2、同桌读课文。
3、想听老师读吗?师范读课文,学生仔细听,听听老师是怎样读的,并在不懂的地方画“?”
4、请生评价老师读的课文。
5、归纳学生不懂的地方。
6、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学生自由读课文两遍,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7、同桌说,抽生说。
8、读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能说多少就说多少,师加以引导,体会科利亚、米沙及同学之间的友爱)
9、假如你的同学生病了,你会怎样去探望他?(四人小组讨论,抽生说说)10、齐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2、抽生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学习写字。
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2、把生字卡片铁在黑板上,请生选择喜欢的生字组词,能组几个就组几个。
3、学生自由观察各个生字,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生字说说,写这个字应注意些什么。
老师相机点拨。
4、学生描红、写字,老师巡回指导。
三、完成课后练习。
1、出示小黑板,上有课后题“读读写写”。
2、读句子,将“可爱的”“高兴地”作比较:“的”“地”读音相同,字不一样,“的”后跟的一般是东西,“地”后跟的一般是动作。
3、请学生用“可爱的”“高兴地”说句子、写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