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经济学-5垄断厂商与自然垄断
关于垄断的知识点总结

关于垄断的知识点总结概念垄断是指市场上由一个或少数几个供应者控制的商品或服务,这些供应者拥有在市场上操纵价格和供给量的能力。
垄断市场通常是由于供应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壁垒而导致的,比如专利、技术壁垒、资本规模壁垒等。
垄断市场和竞争市场相比,往往在价格和供给量上具有更多的支配力。
根据垄断市场的不同特点,可以将其分为自然垄断和人为垄断两种形式。
自然垄断自然垄断是指一个供应者能够通过具备技术、经济或规模优势,使得其他供应者无法与之竞争,从而在市场上形成垄断地位。
自然垄断在市场经济中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现象,尤其是在某些特定行业,比如电力、水务、交通等领域。
这些行业通常需要大规模的固定成本投入,以及技术和资本的深度积累,因此很难有多个供应者同时进入市场竞争。
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一个供应者能够垄断市场的情况,这就是自然垄断。
人为垄断人为垄断是指一个供应者通过非正当手段,比如非法垄断、垄断定价、独家经营等手段,而使得其他供应者无法进入市场竞争,从而在市场上形成垄断地位。
人为垄断通常是通过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违反反垄断法等方式而实现的。
人为垄断是市场经济中的一种非法行为,对消费者权益和公平竞争都具有破坏性。
垄断的影响垄断市场对于市场经济的影响是复杂的。
一方面,垄断市场能够促进创新、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由于垄断者拥有市场定价能力,他们往往会将更多资金用于研发创新和提高质量,以此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
另一方面,垄断市场也可能破坏公平竞争、导致价格操纵和影响消费者权益。
垄断者往往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通过提高价格和限制供给来获取更高的利润,这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一个负担。
垄断的监管针对垄断市场的影响,各国政府都会采取一系列的反垄断政策和措施,以保护消费者权益和促进公平竞争。
这些政策和措施一般包括:反垄断法:反垄断法是最为重要的反垄断政策之一,它规定了垄断者在市场上行为的限制和监管措施。
通过反垄断法,政府能够限制垄断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打压价格操纵行为,保障市场公平竞争。
用实例说明自然垄断及其特征

1、用实例说明自然垄断及其特征(一)自然垄断是经济学中一个传统概念。
早期的自然垄断概念与资源条件的集中有关,主要是指由于资源条件的分布集中而无法竞争或不适宜竞争所形成的垄断。
在现代这种情况引起的垄断已不多见。
而传统意义上的自然垄断则与规模经济紧密相连,指一个企业能以低于两个或者更多的企业的成本为整个市场供给一种物品或者劳务,如果相关产量范围存在规模经济时自然垄断就产生了。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学对自然垄断的认识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1982年,鲍莫尔、潘泽和威利格用部分可加性重新定义了自然垄断。
假设在某个行业中有X种不同产品,Y个生产厂商,其中任何一个企业可以生产任何一种或者多种产品。
如果单一企业生产所有各种产品的成本小于多个企业分别生产这些产品的成本之和,该行业的成本就是部分可加的。
如果在所有有关的产量上企业的成本都是部分可加的,该行业就是自然垄断的。
换言之,即使平均成本上升,只要单一企业生产所有产品的成本小于多个企业分别生产这些产品的成本之和,由单一企业垄断市场的社会成本依然最小,该行业就是自然垄断行业。
平均成本下降是自然垄断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
新定义扩大了自然垄断的范围,它不仅包括传统的自然垄断即强自然垄断,还包括了所谓的弱自然垄断。
现代法学一般认为:自然垄断是指由于市场的自然条件而产生的垄断,经营这些部门如果进行竞争,则可能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或者市场秩序的混乱。
法学上的自然垄断概念不仅涵摄了经济学上自然垄断的内容,还突出了现代竞争法的精髓。
这是社会进步的客观反映。
(二)自然垄断产业的特征1、规模经济效益显著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单一企业的平均成本会随着产量的增加而持续下降,产量越大成本越低,单个企业进行生产会导致成本最低。
如果任由多个企业同时生产,由于产量较低,每家企业的平均成本会居高不下。
这时就应该由政府出面对市场的进入进行干预,让一家企业独家垄断。
规模经济之所以导致自然垄断,还因为在边际成本递减条件下,一方面,原先进入该产业部门的企业,生产规模越大,边际成本持续下降,因而必须把生产规模扩大到独占市场的程度;另一方面,在垄断企业已经存在的情况下,即使政府不干预,任何新企业试图进入该产业,其初始成本必然很高,无法与垄断者展开竞争,即规模经济成为其他企业进入该产业的壁垒。
自然垄断是指什么?

自然垄断是指什么?现代法学一般认为:自然垄断是指由于市场的自然条件而产生的垄断,经营这些部门如果进行竞争,则可能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或者市场秩序的混乱。
法学上的自然垄断概念不仅涵摄了经济学上自然垄断的内容,还突出了现代竞争法的精髓。
这是社会进步的客观反映。
说到自然垄断的问题,很多人对于自然垄断的特征和判断方式不是很了解,只是知道自然垄断是指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
但其实,自然垄断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十分常见的一种现象,而且,我们是有一定的方法和标准,来进行判断一个行业是否存在自然垄断的,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的判断标准吧。
一、自然垄断是指什么自然垄断是经济学中一个传统概念。
早期的自然垄断概念与资源条件的集中有关,主要是指由于资源条件的分布集中而无法竞争或不适宜竞争所形成的垄断。
在现代这种情况引起的垄断已不多见。
而传统意义上的自然垄断则与规模经济紧密相连,指一个企业能以低于两个或者更多的企业的成本为整个市场供给一种物品或者劳务,如果相关产量范围存在规模经济时自然垄断就产生了。
二、自然垄断的基本特征1、效率主导性从自然垄断的经济学理论基础来看,无论是规模经济还是范围经济或者是成本的次可加性,自然垄断主导取决于经济效率而不是其它因素。
规模经济意味着生产更多产品时固定成本被逐渐摊薄越来越小,范围经济意味着在追加生产相关新产品和服务时进行联合生产要比单独生产的成本低,成本次可加性则意味着独家垄断经营的总成本小于多家分散经营的成本之和。
自然垄断主导建立在效率目的基础上并且保障效率的实现。
2、呈现网络经济特征综观世界各国的自然垄断存在的行业和产业,如供水、电力、煤气、热力供应、电信、铁路、航空等。
我们不难发现采取自然垄断经营的产业一般具有网络经济的特征即依赖一定的产业网络为市场提供商品和服务。
如果离开这些产业网络,企业所生产或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是无法流转到社会消费领域。
衡量这些产业网络作用的最佳指标是网络上的流量(交通、电力、通讯信号等),而网络上的流量将随网络节点的几何级数增加。
自然垄断知识点总结图表

自然垄断知识点总结图表一、自然垄断的定义自然垄断是指在某一产品或服务的生产和销售中,因规模经济的存在,只有一家企业能在市场上生产并销售这种产品或服务,形成一种垄断现象。
这种垄断并非通过垄断行为形成,而是由于生产和销售某种产品或服务的需求规模足够大,可以使一家企业以较低的平均成本生产这种产品或服务,并具有足够的市场能力以自然垄断的形式存在。
二、自然垄断的成因1. 规模经济效应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可以降低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这种规模经济效应使得在生产一些产品或提供一些服务时,只有一个生产者能够以最低的成本生产并销售这种产品或服务。
2. 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间的差异在自然垄断行业中,产品的固定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非常大,而可变成本的比重较小。
这意味着一旦企业能够覆盖固定成本,每增加一单位产品的生产量,就会使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下降,从而形成规模经济效益,使得只有一家企业能够生产和销售这种产品,并形成自然垄断。
3. 技术和专利壁垒在某些产业中,部分技术或专利的壁垒使得只有一家企业能够生产和销售这种产品或服务,从而形成自然垄断。
4. 市场需求规模一些市场上的需求规模非常大,使得只有一家企业能够满足这种需求规模,从而形成自然垄断。
三、自然垄断与政府政策1. 竞争政策在自然垄断行业中,政府需要通过竞争政策来确保垄断企业的市场行为不会对消费者和其他企业造成不公平的影响。
这包括对垄断企业的价格进行监管,禁止不正当竞争行为,以及通过法律手段对垄断企业进行限制。
2. 价格管制政府可以通过价格管制手段来防止自然垄断企业滥用其市场支配地位,对消费者进行不当收费。
价格管制可以包括对垄断企业的价格进行限制,以及对其利润水平进行监管。
3. 公共监管政府可以通过建立监管机构来对自然垄断行业进行监管,以确保垄断企业的市场行为符合公共利益。
这包括监督垄断企业的价格、服务质量、投资和市场准入等方面的行为。
四、自然垄断的利与弊1. 利(1)降低生产成本:自然垄断使得企业能够以更低的成本生产和销售产品或服务,从而降低了人们的生活成本。
自然垄断是指什么?

自然垄断是指什么?现代法学一般认为:自然垄断是指由于市场的自然条件而产生的垄断,经营这些部门如果进行竞争,则可能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或者市场秩序的混乱。
法学上的自然垄断概念不仅涵摄了经济学上自然垄断的内容,还突出了现代竞争法的精髓。
这是社会进步的客观反映。
说到自然垄断的问题,很多人对于自然垄断的特征和判断方式不是很了解,只是知道自然垄断是指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
但其实,自然垄断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十分常见的一种现象,而且,我们是有一定的方法和标准,来进行判断一个行业是否存在自然垄断的,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的判断标准吧。
▲一、自然垄断是指什么自然垄断是经济学中一个传统概念。
早期的自然垄断概念与资源条件的集中有关,主要是指由于资源条件的分布集中而无法竞争或不适宜竞争所形成的垄断。
在现代这种情况引起的垄断已不多见。
而传统意义上的自然垄断则与规模经济紧密相连,指一个企业能以低于两个或者更多的企业的成本为整个市场供给一种物品或者劳务,如果相关产量范围存在规模经济时自然垄断就产生了。
▲二、自然垄断的基本特征▲1、效率主导性从自然垄断的经济学理论基础来看,无论是规模经济还是范围经济或者是成本的次可加性,自然垄断主导取决于经济效率而不是其它因素。
规模经济意味着生产更多产品时固定成本被逐渐摊薄越来越小,范围经济意味着在追加生产相关新产品和服务时进行联合生产要比单独生产的成本低,成本次可加性则意味着独家垄断经营的总成本小于多家分散经营的成本之和。
自然垄断主导建立在效率目的基础上并且保障效率的实现。
▲2、呈现网络经济特征综观世界各国的自然垄断存在的行业和产业,如供水、电力、煤气、热力供应、电信、铁路、航空等。
我们不难发现采取自然垄断经营的产业一般具有网络经济的特征即依赖一定的产业网络为市场提供商品和服务。
如果离开这些产业网络,企业所生产或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是无法流转到社会消费领域。
衡量这些产业网络作用的最佳指标是网络上的流量(交通、电力、通讯信号等),而网络上的流量将随网络节点的几何级数增加。
论自然垄断与行政垄断

《管理经济学》论文1、题目:论自然垄断与行政垄断学习中心:奥鹏远程教育深圳学习中心(直属)专业:工商管理姓名:邓显舜学号:__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__南开大学1论自然垄断与行政垄断摘要:一个时期以来不少行业同行政垄断相配合,搞高价格高收费,为本行业及其职工谋利益,使其收入水平大大高于其他行业,而服务质量又不高,老百姓意见很大。
虽然近年来一些垄断行业开始改革,如电信、电力、民航等行业实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业务分拆、开展竞争等,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但垄断行业的改革仍然步履缓慢。
关键词:反垄断法自然垄断行政垄断反垄断法在市场经济国家的法律制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在西方,它被称为“自由企业大宪章”、“经济宪法”、“经济法的基石”。
我国当前的市场经济建设正日益深入,而体现市场经济本能要求的反垄断立法也必须要尽快提到日程上来,这已在广大学者当中形成共识。
但是,作为一种特殊的垄断形式——自然垄断与行政垄断,法律应如何有效地对其加以规制呢?反垄断如何向纵深推进?一、区分自然垄断与行政垄断,不能浊淆狭义的垄断在法律上是指特定的主体在特定市场上的特定经济活动中排除或者限制竞争者的状态或行为。
也就是说在特定市场内的市场主体追求最大的垄断利益,或滥用政府赋予的权力或利用特许经营权,或者与其他经营者合谋,垄断市场,垄断价格,排斥其他经营者进入同业市场,从而损伤消费者权益,违反公共利益的行为。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高尚全把垄断大致分为三种:一是自然垄断,即对关系公众利益有限资源的独占和国有独资经营导致的垄断。
例如一个地区设置一个供电系统、一个自来水管道供应系统,运营商自然形成对供电供水的垄断。
这可能比建立几个并行的供电、供水系统更经济更有效。
二是市场垄断或经济垄断,在竞争性领域中,少数市场主体通过合谋行为或市场兼并控制行为形成的垄断。
例如有几个具有竞争关系的企业以合同、协议等方式,确定、维持或变更商品的价格,搞价格同盟,限制商品的市场供应量,共同阻止新的竞争者进入市场或排挤其他竞争对手。
垄断厂商与自然垄断
自然垄断可能会抑制技术创新和效 率提高,因为垄断厂商没有竞争压 力来推动其改进生产技术和提高效 率。
03
垄断厂商与自然垄断的 比较
成因比较
垄断厂商
通常由于市场准入门槛较高,使得某些企业能够在特定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 从而形成垄断。例如,需要大量资本和技术积累才能进入的高科技行业。
分工,形成技术壁垒,使 其他公司难以超越。
垄断厂商的影响
市场价格
由于垄断厂商控制了市场供应,他们可以制定高于竞争市场价格的 价格。这可能导致消费者遭受损失,因为消费者必须支付更高的价 格。
创新与效率
垄断厂商可能缺乏竞争压力,导致创新减少和效率下降。这可能会 损害社会福利和经济增长。
垄断市场
市场上只有一个卖者,该卖者可以控制价格和产量,价格和产量的决定因素是其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 。
自然垄断的经济学分析
自然垄断的形成
当一个行业的生产规模扩大时,其单位成本不断下降,则该行业 就具有自然垄断的性质。
自然垄断的效率
由于自然垄断的规模经济效应,由一个企业大规模生产该产品比由 几家企业分别生产该产品的总成本更低。
社会不平等
某些垄断厂商可能利用其市场控制力来歧视某些消费者或拒绝向某些 消费者提供服务,从而导致社会不平等。
02
自然垄断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自然垄断是指由于市场本身条件而形 成的垄断,即某个行业或市场的产品 或服务只能由一个厂商提供,其他厂 商无法有效地进入该市场。
特点
自然垄断的主要特点是其成本效益的 优越性。在某些情况下,由一个厂商 提供整个行业或市场的产品或服务比 由多个厂商提供更经济、更有效率。
行政壁垒
政府通过许可证、审批等 手段限制潜在竞争者的进 入。
李国津管理经济学第五部分垄断厂商与自然垄断
高峰负荷定价
例子: 长途电话, 电费, 娱乐场所的季节定价条件不能储存同一生产设施生产需求变化
高峰负荷定价
对高峰和低谷用户应该索取什么价格?
低谷需求
高峰需求
P1P2
b+
b
Q2 Q1
一般解决方法
P(peak) = 变动成本 + 资本成本P(off-peak) = 只是变动成本有些人认为,低峰用户可以从生产能力中获利电力的情况:停电的可能性更少娱乐公司:低谷用户可享受到更多的空间那么,低谷用户应该 支付生产能力的某些部分
答案
垄断厂商的利润最大化时,MR=MC=P(1+1/ED)这说明:垄断者决不会在需求曲线上价格弹性不足的范围内进行经营,如果价格弹性的绝对值小于 1,那么价格弹性的倒数(1/ED)将小于-1,边际收益将为负值。负的边际收益意味着减少产量(通过价格上升)可以增加总收益。减少产量也会使总成本降低,由此导致利润增加。因此,只要需求的价格弹性处于弹性不足范围内,厂商就会继续提高价格(并减少产量)。所以对垄断者而言,使利润最大化的价格 - 产量组合必然出现在需求弹性充足的地方。 上式也说明需求弹性越充足(表示存在更好的替代品),垄断厂商索取的价格(相对于边际成本)就会越低。
P
O
Q
D,AR
MR
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与边际收益
MR
当垄断厂商使产量达到MR=MC水平,即QM时,利润最大,索取的价格为PM。
MC
PM
QM
d/dQ = dTR/dQ - dTC/dQ
证明: Max = TR - TC
使 dP/dQ = 0
0 = MR - MC
MR = MC
MR
D
垄断厂商短期的价格与产量
5-2垄断厂商与自然垄断
政府创造的垄断:政府给予一个企业生产某种产品的
独享的权利。
• 专利和版权法是政府如何为公共利益创造垄断的两个
重要例子。
垄断资源:关键资源由一家企业所有。
• 虽然关键资源的独享所有权是产生垄断的潜在原因,但实 际上垄断很少产生于这种原因。
• 自然垄断:当一个企业能以低于两个或更多企业的成本
为整个市场供给一种物品时,这个行业是自然垄断。
1890年的Sherman反托拉斯法(Sherman Antitrust
Act)
������ 减少当时强大的“托拉斯”市场势力。 1914年的Clayton 法(Clayton Act) ������ 加强政府的权力,并使私人对此类诉讼合法化。
37 完全垄断厂商决策
管制
政府管制垄断者收取的价格。 ������ P=MC,如果价格定在等于边际成本,资源配置 就
23 完全垄断厂商决策
垄断者是否总能得到利润?
• 人们通常误认为垄断者总能赚取经济利润。虽然垄 断者比在竞争市场结构中经营的厂商更有可能赚取 经济利润,但在短期内垄断者并非一定能获得经济 利润。
• 能否获利取决于产品的需求和厂商的成本状况。 • 一个垄断者可能面对其产品的需求曲线完全低于其
平均总成本的情况,即平均成本总是超过平均收益, 所以垄断者无论索取什么价格也不能获利。
dQ
dQ
dQ P
MR P(1 1 ) ed
=1,MR=0,TR斜率为0, 达到极大值
>1,MR>0,TR斜率为正, 与Q 同方向变化
ed
<1,MR<0,TR斜率为负, 与Q反方向变化
17 完全垄断厂商决策
|ED|>1(弹性充足)
用实例说明自然垄断及其特征
1、用实例说明自然垄断及其特征(一)自然垄断是经济学中一个传统概念。
早期的自然垄断概念与资源条件的集中有关,主要是指由于资源条件的分布集中而无法竞争或不适宜竞争所形成的垄断。
在现代这种情况引起的垄断已不多见。
而传统意义上的自然垄断则与规模经济紧密相连,指一个企业能以低于两个或者更多的企业的成本为整个市场供给一种物品或者劳务,如果相关产量范围存在规模经济时自然垄断就产生了。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学对自然垄断的认识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1982年,鲍莫尔、潘泽和威利格用部分可加性重新定义了自然垄断。
假设在某个行业中有X种不同产品,Y个生产厂商,其中任何一个企业可以生产任何一种或者多种产品。
如果单一企业生产所有各种产品的成本小于多个企业分别生产这些产品的成本之和,该行业的成本就是部分可加的。
如果在所有有关的产量上企业的成本都是部分可加的,该行业就是自然垄断的。
换言之,即使平均成本上升,只要单一企业生产所有产品的成本小于多个企业分别生产这些产品的成本之和,由单一企业垄断市场的社会成本依然最小,该行业就是自然垄断行业。
平均成本下降是自然垄断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
新定义扩大了自然垄断的范围,它不仅包括传统的自然垄断即强自然垄断,还包括了所谓的弱自然垄断。
现代法学一般认为:自然垄断是指由于市场的自然条件而产生的垄断,经营这些部门如果进行竞争,则可能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或者市场秩序的混乱。
法学上的自然垄断概念不仅涵摄了经济学上自然垄断的内容,还突出了现代竞争法的精髓。
这是社会进步的客观反映。
(二)自然垄断产业的特征1、规模经济效益显著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单一企业的平均成本会随着产量的增加而持续下降,产量越大成本越低,单个企业进行生产会导致成本最低。
如果任由多个企业同时生产,由于产量较低,每家企业的平均成本会居高不下。
这时就应该由政府出面对市场的进入进行干预,让一家企业独家垄断。
规模经济之所以导致自然垄断,还因为在边际成本递减条件下,一方面,原先进入该产业部门的企业,生产规模越大,边际成本持续下降,因而必须把生产规模扩大到独占市场的程度;另一方面,在垄断企业已经存在的情况下,即使政府不干预,任何新企业试图进入该产业,其初始成本必然很高,无法与垄断者展开竞争,即规模经济成为其他企业进入该产业的壁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垄断的评价
• 财富从消费者向生产者转移:
在垄断条件下CS下降, PS
•MC
上升。
• 在长期内经济利润为正值。
•PM
•C S
• P>MC,价格并不等于边际成本 •PS
•D
,资源没有得到最优配置。
本进行生产。
• 品牌偏好和大量的广告宣传: 使进入行业
的成本提高。
• 纯粹垄断厂商的价格与产量
一个卖主; 进入受到限制; 没有紧密替代品 厂商 = 行业=市场
•P = 100 - Q
MR < P
•60
•59
•TR1 = 60 x 40 = 2400 •TR2 = 59 x 41 = 2419
•1
• 所以, MR = 19,9 MR < P
• 在一些便民的日夜商店中, •商品需求的价格弹性大约在-5左右 • P =MC/(1-0.2)=1.25MC •所以价格可以高于边际成本的25% • • 某些药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可能接 •近于-1,如 -1.1,那么 • P = 11 MC !!!!
•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
• 垄断厂商在短期内可能会有亏损的 •情况,但在长期内,垄断者将通过降 •低成本和/或增加需求来获取盈利。因 •此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是以利润从无 •到有,从小到大为标志。如果这些行 •动不能实现利润,垄断者将停止经营 •并退出该行业。
此导致利润增加。因此,只要需求的价格弹性处于弹 性不足范围内,厂商就会继续提高价格(并减少产量) 。所以对垄断者而言,使利润最大化的价格 - 产量组 合必然出现在需求弹性充足的地方。
• 上式也说明需求弹性越充足(表示存在更好的替代品), •垄断厂商索取的价格(相对于边际成本)就会越低。
垄断厂商的一个简捷定价方法。
总收益是 PQ MR = d(PQ)/dQ = P + Q dP/dQ = P (1 + 1/Edp)
因为利润最大化条件是:
MR=MC 所以: MC= P (1 + 1/Edp)
P= MC/(1 + 1/Edp) (P-MC)/P = 1/ Edp
•垄断厂商市场力量的衡量指标—勒纳指数
垄断厂商所确定的价格高于边际成本。
。 •证明: Max = TR - TC
•MC
•使 dP/dQ = 0
•PM
•d/dQ = dTR/dQ - dTC/dQ
•D
•0 = MR - MC
•MR = MC
•MR
•QM •MR
•垄断厂商短期 •的价格与产量
•I WILL……
例: 如需求函数:Q = 100 - P 成本函数 : MC = AC = 10
市场价格和边际成本之差与价格之比称作 衡量垄断能力大小的勒纳指数:
L = (P-MC)/P 它是需求价格弹性的倒数,勒纳指数越大
,厂商的垄断能力越强,毛利(P-MC) 越大。
•不同的价格弹性与毛利率
• 在超级市场上,某些商品 •的需求价格弹性常常达到-10, • P = MC/(1-0.1)=1.11MC • 毛利率只有10~11%
垄断市场的特点
•1) 一种商品只有
•
一个生产者
• 市场需求曲线就是垄
断厂商的需求曲线
•2) 没有替代品
• 垄断者的商品和其它商品有 着很高的差异性,需求交叉弹 性等于零
垄断市场的特点
3) 巨大的行业壁垒, 使潜在的竞争者不能
进入市场。
•4)信息不充分
市场垄断力量的来源
• 法律限制: 版权和专利。 • 控制关键的资源: 能形成市场垄断力量。 • 政府授权专营: 如公用事业、有线电视等。 • 规模经济:使大企业能以比小企业更低的成
MR = 100-2Q, MC=10 MR=MC 100-2Q = 10 Q=45 p = 55 π= 2025 净损失: 1012.5
数字实例
•P
•MR=100-2Q
•P=100-Q
•55
•净损失
•D
•10
•AC=MC
•0
•45
•Q
•MR
•垄断者是否总能得到利润?
•人们通常误认为垄断者总能赚取经济利润。虽然垄断者比在 •竞争市场结构中经营的厂商更有可能赚取经济利润,但在短 •期内垄断者并非一定能获得经济利润。能否得到利润取决于 •产品的需求和厂商的成本状况。一个垄断者可能面对其产品 •的需求曲线完全低于其平均总成本函数的情况,即平均成本 •总是超过平均收益,所以垄断者无论索取什么价格也不能获 •利。
•MC
•AC •D
•MR
垄断厂商的价格弹性与价格水平
•垄断厂商的利润最大化水平处于 MR = MC
•TR = PxQ
•MR = P + (dP/dQ)Q = P [ 1 + (dP/dQ)(Q/P)
]
=P[ 1 + 1/ E P ]
•随着EP 趋近 于负无穷大 ,MR趋近于P
• P [ 1 + 1/ EP ] = MC
管理经济学-5垄断厂商 与自然垄断
2020年7月12日星期日
• 垄断定义与特点
• 垄断是一种市场结构,其特 点是在存在巨大进入壁垒的市场中 仅有一家厂商生产高度差异化的产 品。垄断者的产品没有近似替代品,所以垄
断者面对的需求曲线将有很大的负斜率。 垄断 市场结构可被视为在可看到的市场结构范围内 与完全竞争相对的另一个极端。
• 40 41
•D
•Q
• 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与边际收益
垄断厂商面对的收益 平均收益曲线就是需求曲线:
AR= P·Q/Q= a-bQ •P
边际收益则是
MR =dTR/dQ
= d(aQ -bQ2 )/dQ
•D,AR •MR
= a - 2bQ
•O
•Q
•当垄断厂商使产量达到MR=MC水平
,即QM时,利润最大,索取的价格为PM
•边际收益
如果 EP 为无穷大,那么MR = P = MC
• 如果EP = - 3 • MC = 100
• PM 是多少?
•答案
• MR = MC
• P[ 1 + 1/( - 3) ] = 100 • P[ 2/3 ] = 100
所以, P = 150. • 如果 EP = -5, 那么垄
断价格为125. • 需求的弹性越大, 价
格越接近于 MC.
•垄断厂商的利润最大化时,MR=MC=P(1+1/ED)
•这说明:垄断者决不会在需求曲线上价格弹性不足的 范围内进行经营,如果价格弹性的绝对值小于 1,那 么价格弹性的倒数(1/ED)将小于-1,边际收益将为 负值。负的边际收益意味着减少产量(通过价格上升
)可以增加总收益。减少产量也会使总成本降低,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