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代艺术的一些思考
浅谈当代艺术审美性应何去何从

浅谈当代艺术审美性应何去何从当代艺术审美性在当今社会中显得愈发重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对于艺术的需求和欣赏需要更加细致和深刻。
但面临的挑战则是,当代艺术的作品复杂多样,其审美性的界定和追求也愈加困难。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当代艺术审美性应何去何从。
首先,我们需要面对的是当代艺术海量性的挑战。
艺术品种类的增多,使得我们需要更深度的分析和研究,从而更好的理解和欣赏它们。
例如,当代艺术作品中融合多种形式的艺术元素,例如音乐、舞蹈、影像和文字等等,这就要求我们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和审美能力,同时强化关于整个作品的感觉以及对艺术家的视角和观点的理解。
融合多元素的作品既增强了艺术的多样性和新颖性,又在艺术审美的要求上提高了难度。
因此,我们需要在多角度上来欣赏艺术品,从而寻求其共通点,理解其中的内涵和自我表达。
其次,我们需关注当代艺术审美方向的多样性。
当代艺术不再拘泥于单一的审美标准,而是尝试注重审美的多面性,引入不同文化背景或不同社会群体的审美眼光。
这不仅有助于消除文化界限的障碍,进而实现多元文化的交流,还能更好地迎接全球化的挑战。
艺术在当代,除了具有平衡美感和创造性的要素之外,也需要有对社会现实以及多元文化的反应和思考。
由此可见,当代艺术审美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趋势必须被重视和理解,使我们能够寻找和欣赏具有不同文化背景和多角度思考的作品。
最后,我们需要关注当代艺术真实性的问题。
当代艺术受到了很大的市场机制的影响,人们的审美趋势也越来越倾向于市场的吸引力和规律。
因此一些社会现实上的问题,例如资源的匮乏、欠缺的金融支持、艺术教育的相互影响,都 tend to become the criteria for the evaluation of the value of contemporary art. 这样,当代艺术的审美性就失去了本真、个性和传达的力量。
对此,我们需要倡导公正和独立的艺术市场和评价标准,同时也应注重艺术品的造型和表现的真实性,从而保持当代艺术的独立性和真实性。
当代文艺创作的创新与思想性

当代文艺创作的创新与思想性一、引言当代文艺创作是当代文化创新的重要方向。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艺创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同时也需要不断地探索新的思想和创新,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精神需求的不断提高。
本文将从当代文艺创作的创新与思想性方面进行探讨。
二、当代文艺创作的创新1.文艺形式的创新当代文艺创作在形式上的创新主要表现在多媒体、跨界融合等方面。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文艺创作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语言和表现手段,使得文艺作品更加立体、生动、逼真。
跨界融合则是当下文艺创作中最为普遍的一种创新方式。
不同艺术领域之间的融合,使得新的表达方式诞生,同时也丰富了文艺创作的内涵和形式。
2.文艺内容的创新当代文艺创作的内容创新主要体现在对当代社会的关注和对现代人生活的深度描写。
文艺作品需要具有时代性,关注当下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面向问题,同时关注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艺术表达,传递出更为真实的社会情感。
3.文艺思想的创新当代文艺创作的思想创新是贯穿于形式和内容的双重创新之中。
文艺作品应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反应现代社会的深层问题,反映人类文明的共同关切。
三、当代文艺创作的思想性当代文艺创作应当具备一定的思想性。
思想性是文艺作品存在的内在需求,是文艺创作价值的根源和核心。
1.反映社会现实文艺创作需要反映现实社会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只有正视当下社会的问题,才能更好地反映时代的风貌和人民的真实生活,具有更强的思想性。
2.思想深邃文艺作品需要有深刻的思想内涵,不能仅仅停留在表层现象的描绘上。
通过深入剖析人的内心世界,反映出个体与社会、生命与信仰等深层次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3.启示思考文艺创作更需要有启示性和思考性,通过艺术手法来解读现实、探索人性、阐明人生、探究自然等方面的问题,对观众产生启示和潜移默化的影响。
四、结论当代文艺创作的创新与思想性是当代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文艺创作需要具有领先的时代思想和创新意识,更加注重文艺形式、内容与思想的统一,构建更为完善的文化体系。
当代艺术与传统文化融合的思考

当代艺术与传统文化融合的思考随着时代的变迁,艺术的表现形式也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当代艺术中,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开始探索传统文化与当代艺术的融合之路。
传统文化是中国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承载了中华民族的传承和发展。
对于中国的当代艺术家来说,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是一条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道路,更是实现本土化展示的有效途径。
首先,当代艺术与传统文化融合可以形成一种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很多的文化元素都跟着民俗习惯和生活方式传递下来,而如何在当代艺术中将传统文化融入,也成为了中国艺术家们的议题。
在融入传统文化的同时,当代艺术家们对艺术的表现形式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将历史文化元素融入到当代艺术中,并对其进行现代化的表达和阐释。
这种传统文化与当代艺术的融合,可以说是一种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将传统文化和美学观念融入到当代艺术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创新,丰富了中国艺术的内涵和外延。
其次,当代艺术与传统文化融合可以提高艺术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作为一种创造力的表现形式,艺术需要有一定的独创性和个性化,而传统文化的元素可以为艺术作品注入更多的内涵和灵魂。
在当代艺术中,将传统文化与当代艺术进行融合,不仅可以展示传统文化的美学价值,还可以增强艺术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如在雕塑作品中,艺术家可以借鉴传统雕塑文化,利用传统雕塑的技艺、造型、雕刻手法等将传统文化之美融入到雕塑作品中,从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体验。
再次,当代艺术与传统文化融合可以形成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
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是多层次和多样性的,因此,将传统文化的元素与当代艺术的表现手法结合,可以形成多样性的艺术表现形式。
比如,在音乐作品中,艺术家可以利用古典乐器,融入传统音乐元素,并引用一些当代音乐的技巧和思维方式来表达当代人的情感和思想。
在绘画作品中,艺术家可以将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柔情、古韵和意境等传统美学元素与当代艺术的形式语言相融合。
对当代艺术发展的思考作文

对当代艺术发展的思考作文
艺术这玩意儿,从古至今一直在变,就像时尚潮流一样,让人捉摸不透。
咱今天就来聊聊当代艺术,看看它到底是咋回事,又要往哪儿走。
说起当代艺术,那真是五花八门,啥都有。
有时候你去看个展览,心里就犯嘀咕:“这也叫艺术?”比如说,一块空白的画布挂在那,或者一堆莫名其妙的东西堆在一起,这能表达啥?但人家艺术家说了,这是表达内心的感受,是对传统的突破。
好吧,咱普通人有时候还真理解不了。
当代艺术为啥会变成这样呢?我觉得吧,一个原因是现在的社会太复杂、太多元了。
信息爆炸,各种新奇的想法满天飞,艺术自然也跟着“发疯”。
还有啊,艺术家们都想搞点与众不同的,好出名,赚大钱。
这心思一歪,艺术就容易走偏。
咱也不能一竿子打死。
当代艺术里还是有不少好东西的。
比如说那些用新科技、新材料创作的作品,真能让人眼前一亮,感受到未来的气息。
还有一些关注社会问题的艺术,能让我们对身边的事儿多些思考,这也挺好的。
但是,当代艺术也有让人头疼的地方。
有时候它太追求形式和概念,反而忘了艺术最根本的东西——让人产生情感共鸣。
搞得我们看个艺术展,不是一头雾水,就是觉得无聊透顶。
那当代艺术未来该咋发展呢?我觉得吧,艺术家们得脚踏实地一点,别光想着玩花样,得多考虑考虑观众的感受。
还有啊,艺术教育也得跟上,让大家都能懂得欣赏艺术,不然再好的作品也白搭。
当代艺术就像一个调皮的孩子,正在摸索着成长。
咱们就睁大眼睛,看看它能闯出个啥样的未来!。
当代艺术中的启示与思考

当代艺术中的启示与思考当代艺术是一个充满创造力和多样性的领域,它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思考和探索的方式。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中,当代艺术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和思考,让我们重新审视和思考我们的生活、社会和文化。
首先,当代艺术教会我们去超越传统的艺术观念和界限。
传统艺术往往追求真实和完美的表达,而当代艺术则更加注重表达个人的情感和思想。
它不拘泥于传统的材料和技巧,更注重艺术家对于材料和技巧的重新解构和重新定义。
当代艺术家通过不同的媒介和形式,如绘画、雕塑、装置艺术、行为艺术等,表达对于社会、环境和人类存在的独特思考。
这种突破传统界限的创造力和勇气,给我们带来了对于艺术和生活的新的认识和启示。
其次,当代艺术引发了我们对于社会和文化的思考。
艺术家通过他们的作品,探索和表达了社会和文化的问题和挑战。
他们关注社会的不平等、环境的破坏、人类的孤独和心灵的困惑等。
通过艺术的方式,他们向我们展示了这些问题的存在和影响,引发了我们对于社会和文化的思考和关注。
当代艺术不仅仅是一种审美的体验,更是一种对于社会和文化的批判和反思。
它通过艺术家的敏锐观察和深度思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新审视社会和文化的视角。
此外,当代艺术还提醒我们重新审视艺术的价值和意义。
在当代社会中,艺术往往被商业化和娱乐化所笼罩,人们对于艺术的关注和理解也逐渐淡化。
然而,当代艺术家通过他们的作品,重新唤起了人们对于艺术的关注和思考。
他们通过艺术的方式,表达了对于艺术的热爱和追求,让我们重新认识和思考艺术的价值和意义。
当代艺术不仅仅是一种表达和创造,更是一种精神的追求和思考。
它通过艺术家的努力和创造,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重新审视艺术的视角和可能性。
综上所述,当代艺术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和思考。
它教会我们超越传统的艺术观念和界限,重新审视和思考艺术和生活的关系;它引发了我们对于社会和文化的思考,让我们重新审视社会和文化的问题和挑战;它提醒我们重新审视艺术的价值和意义,重新认识和思考艺术的存在和影响。
当代摄影艺术的理解与思考

当代摄影艺术的理解与思考当代摄影艺术是一种表达和传达当下世界的视觉方式。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摄影艺术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
当代摄影艺术不仅仅是将生活场景和人物纪实地记录下来,更多地是通过摄影师的个人观点和创意,表达自己对世界的理解和思考。
在当代摄影艺术中,摄影师更加注重影像的艺术性和表现力。
他们利用光线、构图、色彩等元素来传达情感和观点,将摄影视为一种艺术形式。
摄影师通过选择特定的主题和拍摄对象,创造出独特而有力的影像作品。
这些作品可以是纯粹的艺术创作,也可以是对社会、政治、文化等问题的思考和呈现。
当代摄影艺术强调摄影师的主观意识和独立思考。
摄影师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捕捉到那些普通人眼中很容易忽略的细节和瞬间。
他们试图通过影像来展现自己的理解和思考,激发观者的共鸣和思考。
这种个人观点的表达往往是非常直接和很露骨的,它们可能涉及到一些敏感和争议的话题,引发观者的思考和讨论。
当代摄影艺术也更加关注社会问题和个体经验。
摄影师通过拍摄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环境污染的影响、人类与自然的矛盾冲突等题材,呈现出现实中存在的问题。
同时,摄影师也会通过对自己个体经验的探索和展示,传递出对人类生活和存在意义的思考。
在当代摄影艺术中,人们也开始更加关注屏幕媒体的运用。
通过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许多摄影师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在网络上,与更广大的观众进行交流与互动。
这样的方式不仅使作品更容易被发现和传播,同时也扩大了摄影师的创作空间和影响力。
总而言之,当代摄影艺术是一种对现实世界的观察和表达方式。
它通过艺术性和创新性,向观者传递出摄影师对世界的独特理解和思考。
当代摄影艺术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更是艺术家用视觉语言记录和传达自己对世界的独特观点和情感表达的方式。
当代艺术和文化现象的分析和解析

当代艺术和文化现象的分析和解析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的不断探索,艺术和文化也随之不断发展和改变。
在当代社会中,我们不难发现各种各样的艺术和文化现象的存在。
这些现象不仅是人们对生活的反映,更是人们对社会、文化、心理等方面的探索与表达。
本文将从当代艺术和文化现象的角度出发,对这些现象的特点和发展进行分析和解析。
一、当代艺术现象的特点和发展当代艺术现象的特点和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多元性当代艺术呈现出了一种多元性的特点,艺术家们的表现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
不仅有画作、雕塑、摄影等传统艺术形式,还有影像、行为艺术、装置艺术等多种表现形式。
这样的多元性不仅提高了艺术作品的创造性和表现力,也让观众对艺术有了更为广泛和深入的认识。
2、反抗性当代艺术家们对传统文化和社会问题的反抗主要表现在他们对艺术传统和常规的打破和挑战。
艺术家们不断尝试新的表现方式和新的艺术手法,让观众对传统艺术的认识和思考更为深入、全面和多维度。
3、全球化当代艺术不再局限于国界,而是更加全球化。
艺术家们在表现方式和受众范围上都跨越了国界,让全球观众和文化更加多元化、丰富化和全面化。
4、数字化随着数字技术的逐渐普及,当代艺术也得以加速发展。
不仅是数字艺术,新媒体艺术、互动艺术等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创新。
总的来说,当代艺术的发展趋势是:“跨界、融合、创新”,这样的发展趋势为艺术家们提供了更好的展示平台,也为观众提供了更为广阔、深入和创造性的审美享受。
二、当代文化现象的特点和发展当代文化现象的特点和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流行性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快速发展,当代文化呈现出了一种越来越流行的趋势。
很多流行文化现象在潜移默化中成为了大众文化,带动了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比如,流行乐、电影、电视节目、网络文化等,成为了现代社会的主要文化娱乐方式。
2、消费性当代文化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消费方式,很多文化现象都与商业化强相关联。
大量商业化的文化产品和活动占据了社会的主流地位,带动了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
青年人对艺术的看法

青年人对艺术的看法
1. 多元包容:随着全球化和网络信息化的发展,青年人接触到的艺术形式更加多元化,他们欣赏并接纳不同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从古典到现代,从东方到西方,从绘画、雕塑到摄影、装置艺术、数字艺术等,都有开放接纳的态度。
2. 个性化表达:青年人普遍注重自我表达和个性彰显,他们认为艺术是表达自我、宣泄情感、思考生活的重要方式。
很多青年人热衷于创作具有个人特色的作品,甚至通过艺术行为来倡导某种观念或立场。
3. 跨界融合:当代青年人倾向于打破艺术领域的界限,推崇音乐、美术、电影、文学等多艺术门类的交融和跨界合作,视艺术为创新思维和创意灵感的源泉。
4. 社会责任感:一部分青年人意识到艺术的社会功能和影响力,他们希望通过艺术作品引发公众对社会问题的关注,推动社会进步,实现艺术与社会责任的结合。
5. 市场化认知:部分青年人对艺术市场有较高的关注度,他们理解艺术创作与市场机制的关系,重视艺术作品的商业价值,愿意投
资艺术品收藏,也关注艺术家的职业发展和生存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也 为 , 当代艺术 太简 单 、 有艺术 性 、 都会 玩等等 。 没 谁
中, 好看 往往 意味着保 守 。在塞 尚看来 , 人类绘 画 中 的那种 永恒 的东西 , 能 表 现物 体 本 质 的那种 画面 是
在这种情况下 , 当代艺术 的艺术性就发生 了语 义转换 , 进入到艺术性为艺术 目的和意图服务的境 地 中 , 不是传 统 的形式艺 术性 或技 法艺术 性 , 而 这通
涵上也 主要 指 具 有 现 代 精 神 和 具 备 现 代 语 言 的 艺
入到 艺术表 现 的多元 汇 合 中 , 们 无 法用 一 种 方法 我 或形 式去指 涉艺术 性 是 一 种形 式关 注 , 它恰 恰 是超 越于形 式 的心理 形式 、 念 形 式 、 观 情感 形 式 , 由 于 是 艺 术历 史文化 的建 构 和 积淀 , 术 已 经被 赋 予 的形 艺
第2 2卷 第 8期 (O O年 8月) 2L
山西 高等 学校社 会科 学 学报
S I CI NC S J OC AL S E E OUR NAL OF UNI RST E N S VE I I S I HANXI
Vo . 2 No. 12 8
( u .2 1 ) A g 0 0
的是今 天 的现 实 , 们 的作 品就 必 然 反 映 出今 天 的 他
一
时代特征 。如何认识和理解“ 当代艺术” 本文作了 , 些肤浅 的思 考 , 以求各位 学者 给予 指正 。
一
已转换 为文化 性 , 也就 是 艺 术性 不 再 仅仅 是 单 纯 的 形 式关 系 。谈 当代 艺术 的艺 术 性 , 不谈 当代 艺术 的 文 化性 和艺术 家身份 含义 , 就无法 凸现他 的艺术 性 。
、
当代 艺术 的艺术 意义
对 于艺术 , 无论 古今还 是 中外 , 人们 面对 一件艺
术作品, 都会有 一种情 结或 直觉上 的判 断 , 是它有 就 什 么艺术 价值 ; 使 当代 艺 术 如此 杂 多 , 此 宽容 , 即 如
人 们还是 会用 艺术 的概念 和眼 光 去 问这 是 艺术 吗 , 它 的艺术 性在 哪 里 。对 于一 般 人 的反 应 是 这样 , 就 是对于艺 术家 、 于从 事 艺术 史 研 究 与批 评 的人来 对 说, 也是 一样 , 非 后 者 的理 解 更 多元 、 多 了理论 无 更
对 当代 艺 术 的 一 些 思 考
安
( 太原科技大学 , 山西
[ 摘
静
太原 0 02 3 04)
要 ]当代 艺术 在 内涵 上 主 要 指 具 有 现 代精 神 和 具 备 现 代 语 言 的 艺术 。 对待 当代 艺术 应 以 宽 容 的 态度 去
接 受 和 评 判 , 当 代 艺 术 的 道 德 底 线 则 是 应 倡 导 共 生 、共 荣 、仁 爱 、和 谐 的 传 统 文 化 。 而
[ 键 词 ] 当代 艺 术 ; 关 艺术 性 ; 化 性 ; 德 底 线 文 道
[ 图分 类 号 ]J [ 献标 识 码 】B [ 中 0 文 文章 编 号 ]1 0 0 8—6 8 ( 0 0) 8一O l 252 1 0 l 2一O 3
“ 当代艺术 ” 时间 上指 的 是今 天 的艺 术 , 内 在 在
框 架 。但 艺术性 的问题 与 当代 艺术 无 法 回避 , 至 甚
二、 以宽 容 的态度 接 受和 评 判 当代 艺术
当突然 面对 自己从来 没有接 触过 的某类艺 术风
格 的作 品时 , 尤其是 当这件 作 品充满 了反讽 、 腥甚 血
至恶 心时 , 们本 能 的反 映是 排斥 、 避 甚 至愤 怒 , 我 逃 大多数人 心 目中 的优 秀 艺 术 作 品标 准 始 终 是 要 好 看 。然 而在 当 代 艺 术 领 域 的 审 美 标 准 和 价 值 评 判
式 含义 灌注 到 了艺术 家 的作品表 现 中。这一点 是许 多艺术 家追求 自我 , 出其 艺术 身份时 不能忽 略 的。 突 由于 我们面前 有 了一 个 强 大 的艺术 历 史 参 照物 , 对
艺术概 观和心 理契 合 的 把握 , 为 艺 术 家能 否 提升 成 出 自己的艺术 性表 现 的关 键 。这时 的艺 术性 事实 上
面结构 却是用 半具 象或半 抽象或 全抽象 的表现 形式 有 意构 造 的。物体 的形 , 画家 眼 内只是 画 面 上 的 在
一
艺 术家 的追求 , 否融 合 了他 作 为 艺术 家 的感 知能 是 力, 是否 传递 了艺术 家 的经验 反 应 和 艺术 历 程 的理 解 。当代 艺术 的艺 术 性 由于其 语 境 的特 殊 , 已经溶
术 。之所 以现在 的展 览普 遍 用 “ 当代 艺 术 ” 的提法 ,
是 因为用 “ 现代 艺术 ” 的名 词容 易 与 已有过 的“ 现代
派艺术 ” 淆 , 混 同时 , 当代 艺 术 ” 体 现 的不 仅 有 “ 所
“ 现代 化 ” 还 有 艺 术 家 基 于 今 日社 会 生 活 感 受 的 , “ 当代性 ” 。艺 术家置 身 的是 今 天 的文化 环 境 , 面对
[ 收稿 日期 ]2 1 0 0 0 0— 4— 6
[ 作者简 介]安
12 l
个符 号 , 者说一个 语 言 中某 一个心 理活动 、 或 一个
常也是人 们 直 觉 判 断 是 否 具 有 艺 术 性 的 一个 出 发 点 。这 时候艺术 性 的判 断 , 它 是 否贴 切 地 满 足 了 是
结构。传统绘画中的画面结构 , 可以说是画家在模 仿 论 和再现论 的观 点 指 导 和影 响下 , 运用 写 实 手段 营造 出来 的 , 通过 借助 具 象 的形 象 塑 造来 体 现 特征 具有某 种程式 化 的意 味。 而在 当代 艺 术 创作 中 , 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