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引《诗》考
《诗经》在《左传》中的引用类型

浅谈《诗经》在《左传》中的引用类型摘要:史传文学《左传》充满诗性色彩,突出表现就是人物语言的诗意化,他们往往借用《诗经》当中的某一句或某一段或某一首来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志,使人物语言充满了诗性气质,其引用诗经的方式类型又是丰富多彩的。
关键词:左传引诗类型《左传》中大量引用《诗经》的诗句和篇目,保留了春秋时期《诗经》的重要资料,关于《左传》引用《诗经》的形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切入点,所得出的结论也不一样。
有的认为有训诂式、概括《诗经》旨式和寓阐释于评论三种主要方式①,有的从纵向历史归纳《左传》引诗研究规律②,有的认为《左传》引诗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人物语言引诗,二是叙述语言引诗③,有的从微观研究《左传》引诗章节分步情况④,笔者的切入点是从《左传》引诗的外部语言形式特点对《左传》中的引诗情况作一简单研究。
具体见下表:说明:本表只注重《左传》引诗的外部语言形态:“诗曰”部分专门统计文中以“诗曰”开头,下面直接引用《诗经》的诗句。
“诗云”部分专门统计文中以“诗云”开头,下面直接引用《诗经》的诗句。
“诗源”部分专门统计《诗经》中某首诗的历史起源,如《左传·文公六年》:“秦伯任好卒。
以子车氏之三子奄息、仲行、鍼虎为殉,皆秦之良也。
国人哀之,为之赋《黄鸟》。
”这句话交代了《诗经·秦风·黄鸟》产生的来源。
“诗篇”指的是文中只说出《诗经》的篇目而没有具体诗句,如《左传·襄公八年》:“晋范宣子来聘,且拜公之辱,告将用师于郑。
公享之,宣子赋《摽有梅》。
”“诗章”指文中引用《诗经》的部分诗段,如《左传·文公十三年》:“子家赋《载驰》之四章,文子赋《采薇》之四章》。
”“《诗》所谓”是指文中以“《诗》所谓”三字开头,后面接着引用《诗经》的某一句诗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如《左传·宣公二年》:”《诗》所谓‘人之无良’者,其羊斟之谓乎,残民以逞。
”“《商颂》曰”指文中直接引用《商颂》中的诗句,如《左传·隐公三年》:“《商颂》曰:‘殷受命咸宜,百禄是荷’。
左传中引用诗经的句子

《左传》中引用《诗经》的句子非常多,以下是一些例子:
1. 《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其是之谓乎?(庄
公二十二年)
2. 《诗》曰:“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忧民之本也。
(庄
公三十二年)
3. 《诗》曰:“无衣无褐,何以卒岁?”有备无患,难易是也。
(闵公二年)
4. 《诗》曰:“敬慎威仪,以近有德。
” (闵公二年)
5. 《诗》曰:“先民有言,询于刍荛。
” (闵公二年)
6. 《诗》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 (闵
公四年)
7. 《诗》曰:“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监于殷,峻命不易。
”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庄公二十三年)
8. 《诗》曰:“毋念尔祖,聿修厥德。
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 (僖公三十三年)
9. 《诗》曰:“会于苞丘,母令齐侯秦伯而观戍也。
” (僖
公三十三年)
10. 《诗》曰:“莺其鸣矣,求其友声。
”虽非同母,差乐余方。
(文公十三年)
以上只是部分例子,如需更多信息,建议阅读《左传》原文。
《左传》里面的君子曰

《左传》⾥⾯的君⼦⽈《左传》⾥的君⼦⽈孔⼦⽈君⼦⽈:“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
《诗》⽈‘孝⼦不匮,永锡尔类。
’其是之谓乎!”君⼦⽈:“信不由中,质⽆益也。
明恕⽽⾏,要之以礼,虽⽆有质,谁能间之?苟有明信,涧溪沼沚之⽑,蘋蘩蕰藻之菜,筐筥锜釜之器,潢汙⾏潦之⽔,可荐于⿁神,可羞于王公,⽽况君⼦结⼆国之信,⾏之以礼,⼜焉⽤质?《风》有《采繁》、《采蘋》,《雅》有《⾏苇》、《泂酌》,昭忠信也。
”君⼦⽈:“宋宣公可谓知⼈矣。
⽴穆公,其⼦飨之,命以义夫。
《商颂》⽈:‘殷受命咸宜,百禄是荷。
’其是之谓乎!”君⼦⽈:“⽯碏,纯⾂也,恶州吁⽽厚与焉。
‘⼤义灭亲’,其是之谓乎!”君⼦⽈:“不备不虞,不可以师。
”君⼦⽈:“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其陈桓公之谓乎!长恶不悛,从⾃及也。
虽欲救之,其将能乎?《商书》⽈:‘恶之易也,如⽕之燎于原,不可乡迩,其犹可扑灭?’周任有⾔⽈:‘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蕴崇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则善者信矣。
’”君⼦⽈:“善⾃为谋。
”君⼦⽈:“苟信不继,盟⽆益也。
《诗》云:‘君⼦屡盟,乱是⽤长。
’⽆信也。
”君⼦⽈:“《商书》所谓‘恶之易也,如⽕之燎于原,不可乡迩,其犹可扑灭’者,其如蔡哀侯乎。
”君⼦⽈:“鬻拳可谓爱君矣,谏以⾃纳于刑,刑犹不忘纳君于善。
”君⼦⽈:“酒以成礼,不继以淫,义也。
以君成礼,弗纳于淫,仁也。
”君⼦⽈:“诗所谓‘⽩圭之玷,尚可磨也;斯⾔之玷,不可为也,’荀息有焉。
”君⼦⽈:“管⽒之世祀也宜哉!让不忘其上。
《诗》⽈:‘恺悌君⼦,神所劳矣。
’”君⼦⽈:‘我知罪矣,秦必归君。
贰⽽执之,服⽽舍之,德莫厚焉,刑莫威焉。
服者怀德,贰者畏刑。
此⼀役也,秦可以霸。
纳⽽不定,废⽽不⽴,以德为怨,秦不其然。
’君⼦⽈:“随之见伐,不量⼒也。
量⼒⽽动,其过鲜矣。
善败由⼰,⽽由⼈乎哉?《诗》⽈:‘岂不夙夜,谓⾏多露。
’”君⼦⽈:“⾮礼也。
妇⼈送迎不出门,见兄弟不逾阈,戎事不迩⼥器。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左传-不忘恭敬,民之主也》(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左传·不忘恭敬,民之主也》(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宋人以兵车百乘、文马百驷以赎华元于郑。
半入,华元逃归,立于门外,告而入。
见叔牂,曰:“子之马然也。
”对曰:“非马也,其人也。
”既合而来奔。
宋城,华元为植.,巡功。
城者讴曰:“睅其目,皤其腹,弃甲而复。
于思于思,弃甲复来。
”使其骖乘..谓之曰:“牛则有皮,犀兕尚多,弃甲则那?”役人曰:“从其有皮,丹漆若何?”华元曰:“去之,夫其口众我寡。
”秦师伐晋,以报崇也,遂围焦。
夏,晋赵盾救焦,遂自阴地,及诸侯之师侵郑,以报大棘之役。
楚斗椒救郑,曰:“能欲诸侯而恶其难乎?”遂次于郑以待晋师。
赵盾曰:“彼宗竟于楚,殆将毙矣。
姑益其疾。
”乃去之。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肠熊踏不熟,杀之,置诸舂,使妇人载以过朝。
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
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
”三进,及溜,而后视之。
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
”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
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唯群臣赖之?又曰:‘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
’能补过也。
君能补过,兖不废矣。
”犹不改。
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锄麑贼之。
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
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
贼.民之主,不忠。
弃君之命,不信。
有一于此,不如死也。
”触槐而死。
(节选自《左传·宣公二年》,有删改)10.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晋灵公A不君B厚C敛D以雕墙E从台上弹F人G而观H其辟丸也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华元为植”的“植”名词用作动词,与《项脊轩志》中“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的“植”字用法相同。
《续一切经音义》所引《左传》及《春秋经传集解》考

《续一切经音义》所引《左传》及《春秋经传集解》考作者:刘伊秦来源:《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02期摘要:《续一切经音义》是辽国僧人希麟为增补《慧琳音义》一百卷而著的,所注佛经从《开元释教录》以后至《续开元释教录》共二百二十六卷,均为《慧琳音义》著成时尚未翻译完成的佛经。
其体例完全继承《慧琳音义》,除注音释义外,也大量征引经史与其他古籍中的例句。
本文将就其中引用《左传》原文及杜预《春秋经传集解》的条目进行考释。
《左传》原文以今本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为参照,《春秋经传集解》以阮本“十三经注疏”为参照。
关键词:《续一切经音义》;《希麟音义》;《左传》;《春秋经传集解》[中图分类号]:H1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2--03一、《续一切经音义》简介《续一切经音义》又称《希麟音义》,作于辽圣宗时期,约完成于宋太宗雍熙年间。
是辽国燕京崇仁寺僧人希麟为增补唐中期长安西明寺僧人慧琳所著《一切经音义》而作。
所注佛经从《开元释教录》以后至《续开元释教录》,共二百二十六卷,补《慧琳音义》所未备。
体例则全仿《慧琳音义》,释文先音后义,一般先引字书、韵书,标明反切,注释字义,然后征引经史与其他古籍中的例句,以为佐证。
《一切经音义》系列均从佛经中选取词语,引征大量古代文献加以注解。
书中注音的大量反切,是研究汉语音韵学的重要资料,书中收罗的丰富词汇及解释,为训诂学和词汇学提供了宝贵的材料。
另外,在该系列征引的大量古籍中,还存在许多佚书,对古典文献学的研究也有很大的帮助。
《希麟音义》于辽道宗时传入高丽,再由高丽传入日本。
明朝时,中国国内已无此书。
大概于1745年,由日本狮谷白莲社翻刻单行本,此本大致保存了《希麟音义》原貌。
后清光绪初年(公元1880年),中国学者杨守敬赴日,发现了该日本刊本。
后该本被多次翻印,198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正续一切经音义》即依据狮谷白莲社本影印。
《诗经》在《左传》中的引用类型

浅谈《诗经》在《左传》中的引用类型摘要:史传文学《左传》充满诗性色彩,突出表现就是人物语言的诗意化,他们往往借用《诗经》当中的某一句或某一段或某一首来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志,使人物语言充满了诗性气质,其引用诗经的方式类型又是丰富多彩的。
关键词:左传引诗类型《左传》中大量引用《诗经》的诗句和篇目,保留了春秋时期《诗经》的重要资料,关于《左传》引用《诗经》的形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切入点,所得出的结论也不一样。
有的认为有训诂式、概括《诗经》旨式和寓阐释于评论三种主要方式①,有的从纵向历史归纳《左传》引诗研究规律②,有的认为《左传》引诗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人物语言引诗,二是叙述语言引诗③,有的从微观研究《左传》引诗章节分步情况④,笔者的切入点是从《左传》引诗的外部语言形式特点对《左传》中的引诗情况作一简单研究。
具体见下表:说明:本表只注重《左传》引诗的外部语言形态:“诗曰”部分专门统计文中以“诗曰”开头,下面直接引用《诗经》的诗句。
“诗云”部分专门统计文中以“诗云”开头,下面直接引用《诗经》的诗句。
“诗源”部分专门统计《诗经》中某首诗的历史起源,如《左传·文公六年》:“秦伯任好卒。
以子车氏之三子奄息、仲行、鍼虎为殉,皆秦之良也。
国人哀之,为之赋《黄鸟》。
”这句话交代了《诗经·秦风·黄鸟》产生的来源。
“诗篇”指的是文中只说出《诗经》的篇目而没有具体诗句,如《左传·襄公八年》:“晋范宣子来聘,且拜公之辱,告将用师于郑。
公享之,宣子赋《摽有梅》。
”“诗章”指文中引用《诗经》的部分诗段,如《左传·文公十三年》:“子家赋《载驰》之四章,文子赋《采薇》之四章》。
”“《诗》所谓”是指文中以“《诗》所谓”三字开头,后面接着引用《诗经》的某一句诗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如《左传·宣公二年》:”《诗》所谓‘人之无良’者,其羊斟之谓乎,残民以逞。
”“《商颂》曰”指文中直接引用《商颂》中的诗句,如《左传·隐公三年》:“《商颂》曰:‘殷受命咸宜,百禄是荷’。
诗经卷耳——精选推荐

诗经卷⽿诗经卷⽿ 《卷⽿》,后妃之志也,⼜当辅佐君⼦,求贤审官,知⾂下之勤劳。
内有进贤之志,⽽⽆险诐私谒之⼼,朝⼣思念,⾄于忧勤也。
谒,请也。
○卷⽿,卷勉反,苓⽿也。
《⼴雅》云:“枲⽿也。
”郭云:“亦⽈胡枲,江南呼常枲。
”《草⽊疏》云:“幽州⼈谓之爵⽿。
”诐,彼寄反,妄加⼈以罪也。
崔云:“险诐,不正也。
”苓⾳零。
[疏]“《卷⽿》四章,章四句”⾄“忧勤”。
○正义⽈:作《卷⽿》诗者,⾔后妃之志也。
后妃⾮直忧在进贤,躬率妇道,⼜当辅佐君⼦,其志欲令君⼦求贤德之⼈,审置于官位,复知⾂下出使之勤劳,欲令君⼦赏劳之。
内有进贤⼈之志,唯有德是⽤,⽽⽆险诐不正,私请⽤其亲戚之⼼,⼜朝⼣思此,欲此君⼦官贤⼈,乃⾄于忧思⽽成勤。
此是后妃之志也。
⾔“⼜”者,系前之辞,虽则异篇,⽽同是⼀⼈之事,故⾔“⼜”,为亚次也。
辅佐君⼦,总辞也。
求贤审官,⾄于忧勤,皆是辅佐君⼦之事,君⼦所专,后妃志意如然,故云后妃之志也。
险诐者,情实不正,誉恶为善之辞也。
私谒者,妇⼈有宠,多私荐亲戚,故厉王以艳妻⽅煽;七⼦在朝,成汤谢过。
妇谒盛与险诐私谒,是妇⼈之常态,圣⼈犹恐不免。
后妃能⽆此⼼,故美之也。
⾄于忧勤,勤为劳⼼,忧深不已,⾄于劳勤,后妃之笃志也。
⾄于忧勤,即⾸章上⼆句是也。
求贤审官,即⾸章下⼆句是也。
经、叙倒者,叙见后妃求贤⽽忧勤,故先⾔求贤,经主美后妃之志,能为此忧勤,故先⾔其忧也。
采采卷⽿,不盈顷筐,忧者,之兴也。
采采,事采之也。
卷⽿,苓⽿也。
顷筐,畚属,易盈之器也。
笺云:器之易盈⽽不盈者,志在辅佐君⼦,忧思深也。
○顷⾳倾。
筐,起狂反。
《韩诗》云:“顷筐,欹筐也。
”畚⾳本,何休云“草器也”,《说⽂》同。
易,以豉反,下同。
思,息吏反,下“忧思”同。
嗟我怀⼈,寘彼周⾏。
怀,思。
寘,置。
⾏,列也。
思君⼦官贤⼈,寘周之列位。
笺云:周之列位,谓朝廷⾂也。
○寘,之豉反。
⾏,户康反。
注下同。
朝,直遥反。
[疏]“采采”⾄“周⾏”。
○正义⽈:⾔有⼈事采此卷⽿之菜,不能满此顷筐。
左传引诗——精选推荐

一、《国语》1、《国语·周语上》:故《颂》曰:…思文后稷,克配彼天。
立我蒸民,莫匪尔极。
‟《大雅》曰:…陈锡载周。
‟是不布利而惧难乎?故能载周,以至于今。
2、《国语·周语中》:周文公之诗曰:…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3、《国语·周语下》:“且其语说《昊天有成命》,颂之盛德也。
其诗曰:…昊天有成命,二后受之,成王不敢康。
夙夜基命宥密,於,缉熙!亶厥心肆其靖之。
‟是道成王之德也。
成王能明文昭,能定武烈者也。
夫道成命者,而称昊天,翼其上也。
二后受之,让于德也。
成王不敢康,敬百姓也。
夙夜,恭也;基,始也。
命,信也。
宥,宽也。
密,宁也。
缉,明也。
熙,广也。
亶,厚也。
肆,固也。
靖,和也。
其始也,翼上德让,而敬百姓。
其中也,恭俭信宽,帅归于宁,其终也,广厚其心,以固和之。
始于德让,中于信宽,终于固和,故曰成。
单子俭敬让咨,以应成德。
单若不兴,子孙必蕃,后世不忘。
4、“《诗》曰:…其类维何?室家之壶。
君子万年,永锡祚胤。
‟类也者,不忝前哲之谓也。
壶也者,广裕民人之谓也。
万年也者,令闻不忘之谓也。
胤也者,子孙蕃育之谓也。
单子朝夕不忘成王之德,可谓不忝前哲矣。
膺保明德,以佐王室,可谓广裕民人矣。
若能类善物,以混厚民人者,必有章誉蕃育之祚,则单子必当之矣。
单若有阙,必兹君之子孙实续之,不出于他矣。
”5、《国语·周语下》:《诗》曰:…四牡骙々,旟旐有翩,乱生不夷,靡国不泯。
‟又曰:…民之贪乱,宁为荼毒。
‟6、《国语·周语下》:《诗》云:…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7、《国语·周语下》:《诗》亦有之曰:“瞻彼旱麓,榛楛济济。
恺悌君子,干禄恺悌。
‟夫旱麓之榛楛殖,故君子得以易乐干禄焉。
8、《国语·周语下》:周诗有之曰:…天之所支,不可坏也。
其所坏,亦不可支也。
‟昔武王克殷,而作此诗也,以为饫歌,名之曰…支‟,以遗后之人,使永监焉。
9、《国语·晋语四》:《诗》云:…上帝临女,无贰尔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篇 9 1 7 0次
《 大雅》 《 周颂 》 《 颂》
《 鲁颂》 《 商颂 》
2 篇 7 次 O 9 1 篇 1 次 1 9
1 1 篇 次 4 6 篇 次
l 6篇 2 6次
二 《 左传》 诗》 引《 的方式 1 原封不动地 引用 《 经》 句 , 为 引诗者 话语 中 . 诗 成 作 的一部分 。这种 引诗 方式 在 《 左传 》中出现过 10次 , 7 这 说 明了《 诗经》 当时 已经成 为列 国君卿 在政 治 、 在 外交 活 动 中直接使用 的工具 。以《 左传 ・ 隐公元 年》、 僖公二十 《 二年》 《 及 文公二年》 为例 : ①君子 日 : 颍 考 叔 , 孝 也 , 其 母 , 及 庄 公 。 “ 纯 爱 施 《 》 孝子不 匮 , 诗 日‘ 永锡尔类 。 其是之谓乎 ! ’ ” ②富辰言 于王日 :请 召大叔 。《 “ 诗 : 协 比其邻 , ‘ 昏姻孔 云。 吾兄弟之不协 , ’ 焉能怨诸侯之 1睦? ” ③赵成子言 于诸 大夫 日 : 秦 师又 至 , “ 将必 辟之 。惧 而增德 , 不可当也 。诗 日: 毋念尔祖 , 修厥德 。 孟 明念 ‘ 聿 ’ 之矣 , 念德 不怠 , 其可敌乎 ? ” 这三例 《 诗经》 原文 分别 出 自《 雅 ・ 醉》、 小 雅 大 既 《
第1 2卷
第 3期
鸡 西 大 学 学 报
J 0UR NAL O I F JXIUNI ERST V I Y
Vn . 2 No 3 11 .
Ma . 01 r2 2
21 0 2年 3月
文章编号 :6 2—65 ( 0 2 0 0 0 2 17 7 8 2 1 ) 3— 17—
无 无 《 候人 》
9 1 次 篇 1 4篇 8 次 4篇 4次 1 1 篇 次 9 1 次 篇 1 4 篇 4 5 6次
2篇 2次 2篇 2次
1篇 1次
《 豳风》
Hale Waihona Puke 《 七月》 狼 跋》 《
2篇 2次
《 小雅》
《 雅》
《 巧言》 《 出车》 十月之交》 《 《 , 正月》 《 小曼 》 《 六月》 《 常棣》 《 明》 小 : 《 菁菁者莪》 《 : 湛露》 《 弓》 《 :彤 : 鸿雁》 《 2 四月》 《 薇》 雨 无 正》 《 :采 《 3 角 弓》 《 信南山》 节南 山》 《 《 桑扈 》 《 裳裳者华》 鹿 鸣》 《 《 四牡》 《 皇皇者 3 篇 9 次 9 1 华》 《 : 采菽》 《 山》 《 : 北 青蝇》 都人士》 圻父》 黍 苗》 《 《 《 《 z 鱼丽》 南 山有 《 台》 《 , 小弁》 蓼萧》 《 《 z 隰桑》 小宛》 瓠 叶》 吉 日 《 《 《 《 》 蓼莪》 车辖 》 《 z 《 既醉》 《 苇》 洞酌》 文王》, 板 》 《 》。 旱 麓》 《 行 《 《 《 抑 《 z 思齐》 民劳》 《 《 桑柔》 《 , 皇矣》 《 民》 《 燕 文王 有 声》 嘉 乐 》 《 印》 《 》 《 奕》 《 s瞻 荡 z韩 《 明》 《 灵台》 大 繇》 《 《 敬之》 《 : 我将》 《 : 酌》 武》 《 赉》 《 《 : 时迈》 桓》 思文》 丰 年》 烈文》 《 《 《 《 , 《 维天之命》 《 圉宫》 《 玄鸟》 长发》 《 《 殷武》 《 烈祖》 ’
中 图 分 类 号 : 0 . I 62 2
一
文献标识码 : A
《 左传》 诗》 引《 涉及 的篇 目及次数
类 属 《 周南》 引用篇 目及各篇引用次数 《 兔置》 《 耳》 :卷 合计 2 3 篇 次 9 1 次 篇 3
《 召南》
《 邶风》 《 都风》 《 卫风》 《 王风》 《 郑风》 《 风》
正月》、 大雅 ・ 《 文王》, 摘选其 中的句子用 于话 语当中 。 在《 左传 》 中是最常见 、 次数也是最多 的。 2 引用《 . 诗经》 中的诗篇 本义为典故 , 直接引用《 不 诗 经》 句。以《 语 左传 ・ 文公七 年》 《 、 成公二 年》 襄 公二 和《 十八年》 为例。 ① 昭公将 去群公 子 , 乐豫 日 : 不可 。公族 , 室之枝 “ 公 叶也 , 去之则本根无所庇 荫矣 。葛嚣 犹能庇其 本根 , 若 故 君子 以为 比, 国君乎 ?此谚所 谓 ‘ 况 庇焉 而纵 寻 斧焉 ’ 者
《 齐风》 《 魏风》 《 唐风》 《 秦风》 《 陈风》 《 郐风》 《 曹风》
《 采蘩》《 3采蒴》 行露》《 《 :羔羊》 揉有梅》 《 《 草虫 》 鹊巢》 野死有腐》 甘棠》 《 《 《 :
《 谷风》 《 : 泉水》 雄雉》 绿衣》 简 兮》 匏有苦 叶》 式微》 柏舟》 静女》 《 《 《 《 《 《 《 《 载驰 》 《 鼠》 《 3相 3 鹑之奔奔》 干旄》 《 《 硕人》 氓》 淇 澳》 木瓜》 《 《 《 《 葛蕻》 《 清人》 缁 衣》 将仲子兮》 野有 蔓草》 《 《 《 《 : 羔裘》 : 《 褰裳》 风雨》 有女同车》 痒兮》 《 《 《 无 无 《 蟋蟀》 扬水 》 《 《 黄鸟》 无衣 》 《
《 传》 诗》 左 引《 考
郑 呈 飞
摘 要 : 左传》 《 代表 了先秦史 学的 最高成就 ,诗 经》 《 又是 我 国文学 史上 第一部诗歌 总 集 , 由于二者在 文 学史上的特殊地位 而具有 密切 关联 。先秦文献有 关引《 的文献 中, 左传》最具有代表 性。 已有 众 多学者 诗》 《 对《 左传》 诗》 引《 的原 由和 引《 方 法做 了大量研 究 。试 就其 引用《 经》 诗》 诗 的篇 目、 次数和 引用 的特点 而言 , 对引《 情况作全 面的考证和分析 , 诗》 为研究《 左传》 《 和 诗经》 提供 一些参考 。 关键词 : 左传》 《 经》; 《 ;诗 引用特 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