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与植物根际磷的有效性研究

合集下载

外源有机物活化土壤累积磷的微生物作用机制

外源有机物活化土壤累积磷的微生物作用机制

外源有机物活化土壤累积磷的微生物作用机制1. 概述土壤是植物生长的重要基础,其中的养分元素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中,磷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然而许多土壤中的磷往往以难溶性形式存在,造成植物对磷元素的吸收利用率低下。

研究如何提高土壤有效磷的含量,对于植物生长和土壤养分循环有着重要的意义。

2. 外源有机物对土壤磷的影响外源有机物是指生物或非生物来源的有机物质,如植物秸秆、动物粪便、腐殖质等,它们可以被添加到土壤中,通过一系列生物化学过程,影响土壤中磷的转化和累积。

外源有机物通过增加土壤中的有机碳含量,改善土壤的微生物生物量和多样性,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从而影响土壤磷的有效性及其生物有效性。

3. 微生物对土壤磷的转化土壤中的微生物是土壤生态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们通过代谢活动影响土壤中磷的形态转化和有效性。

一些微生物可以分泌磷酸酶等酶类,降解土壤中的有机磷化合物,释放出无机磷,提高土壤中的有效磷含量。

一些微生物还可以与植物根系形成共生关系,帮助植物吸收土壤中的磷元素。

4. 外源有机物与微生物协同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外源有机物和微生物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协同作用机制,影响着土壤磷的累积。

外源有机物的添加可以改变土壤微生物裙落结构和功能,促进一些磷解葡萄糖酸盐溶解菌的生长繁殖,增加土壤磷酸酶和有机磷酶活性,从而促进土壤磷的有效性释放和累积。

微生物的参与也可以加速外源有机物的分解和矿化,释放出更多的矿质磷,提高土壤磷的有效性。

5. 结论外源有机物活化土壤累积磷的微生物作用机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外源有机物和微生物之间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土壤中磷的形态转化和有效性。

在实际土壤改良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外源有机物的添加和微生物的作用,合理调控土壤的养分循环,提高土壤的养分利用效率,为植物的生长发育提供更好的土壤环境。

6. 外源有机物的选择和应用在实际的土壤修复和改良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外源有机物对于活化土壤累积磷至关重要。

植物的磷素营养和土壤磷的生物有效性

植物的磷素营养和土壤磷的生物有效性

植物的磷素营养和土壤磷的生物有效性
刘芷宇
【期刊名称】《土壤》
【年(卷),期】1992(24)2
【摘要】本文介绍了近年来植物磷素营养研究的发展趋势,强调了开展不同基因型作物品种耐低磷机理研究的重要性;阐述了磷有效性品种生产率和根形态的差异、吸收动力学参数与耐低磷的关系、缺磷的酶促适应性,以及作物根系分泌物的作用等。

对土壤根际磷有效的影响因素(如根际pH、磷亏缺梯度、有效扩散系数、缓冲力等)进行了综合讨论。

【总页数】5页(P97-101)
【作者】刘芷宇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158.3
【相关文献】
1.植物的磷素营养和土壤磷的生物有效性研究 [J], 田莉
2.土壤-植物系统中磷素生物有效性的研究 [J], 吕晓梅
3.土壤-植物根际磷的生物有效性研究进展 [J], 刘世亮;介晓磊;李有田;丁克强;安志装
4.菜茶果园红壤微生物量磷与土壤磷以及磷植物有效性之间的关系研究 [J], 陈国潮;何振立;黄昌勇
5.轮作提高土壤磷生物有效性改善后茬作物磷素营养 [J], 胡怡凡;刘佳坪;王子楷;郭琳钰;赵普生;郭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庐山植物园11种植物的根际土壤氮磷有效性和酶活性

庐山植物园11种植物的根际土壤氮磷有效性和酶活性

比值 ) 明显 ,原产西南 地区的树 种如桂南木莲 、云南拟单性木兰和 巴东木莲 与华南地 区的红 花木莲 、 红茴 香等 土壤有效磷 的
根 际效应 ( R / S > I . 5) 比原产华东亚热带地 区的深 山含笑 Mi c h e l h  ̄ ma u d i a e和云锦杜鹃更 明显 , 相应 的酸性磷 酸酶的根 际效应
迁 地 保 n ) 是保 存 种 质 资 源 的 重要 手段 之 一 ,而 植 物 园是活 植 物保 护 的重 要场所f 1 ] 。庐山处 于南 昌一一 九江一 黄石酸雨区中 心 ,土壤 酸化 现 象 明显 【 2 。 J ,而土壤 酸化 易导 致 主
著 负相 关 ,说明根际土壤有机物质 的积 累对根际微 区的理化环境及 根际土壤 养分活性 具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 :庐 山;根际土壤 ;有效养分 ;酶活性
中图分类号 :S 1 5 4 . 4 文献标 志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4 . 5 9 0 6( 2 0 1 3)0 8 — 1 2 9 7 — 0 6
E — ma i l : e d i t o r @j e e s c i . c o m
庐 山植物 园 1 1种植物 的根 际土壤氮磷有效性和酶活性
杜有 新 L ,何春林 ,丁 园 1 7黄 强
1 南 昌航 空大 学环 境与 化学 工程 学 院 ,江西 南 昌 3 3 0 0 6 3 ;2 .江西 省 中国科 学 院庐 山植物 园 ,江西 庐 山 2 2 3 9 0 0
也较 高 。土壤脲酶 和碱解 氮 的根 际效应却 不 明显 。( 4)土壤有 机碳与 碱解氮 、有效磷 和酸性磷 酸酶存 在显著正 相关关 系 ( P < O . O 1 ) ,土壤碱解氮与有效磷 ( P < 0 . 0 1 )和酸性磷酸酶 ( P < 0 . 0 5) 具显 著正相关关 系 ,酸性磷 酸酶与 p H值 ( P < 0 . 0 5)显

植物根际微生物对植物生长和土壤质量的影响研究

植物根际微生物对植物生长和土壤质量的影响研究

植物根际微生物对植物生长和土壤质量的影响研究Introduction早在20世纪初期,科学家们就开始系统研究土壤生态系统,即土壤质量和土壤微生物相互作用的生态过程。

在过去的数十年中,人们已经认识到土壤微生物与植物生长密不可分的关系,土壤微生物对植物生长和发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其中,植物根际微生物作为一种重要的土壤微生物,在植物生长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篇文章将会从生态学的角度来探讨植物根际微生物对植物生长和土壤质量的影响。

The Importance of Plant Rhizosphere Microorganisms植物根际微生物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首先,在土壤的生物循环和能量传递中,植物和土壤微生物之间构成了一种协同关系,它们共同作用于土壤生态系统的功能,以促进植物生长。

植物根系排放的有机物可以被根际微生物利用,微生物代谢可以为植物提供养分,如氮(N)、磷(P)、钾(K)等浸出的养分,同时微生物也能抑制土壤生物害虫和病原体的生长繁殖,从而增加植物的生存竞争力。

此外,植物根际微生物还可以参与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通气性、提高土壤水分保持能力等,从而为植物提供一个理想的环境。

The Impact of Plant Rhizosphere Microorganisms on Soil Quality植物根际微生物可以改变土壤环境,提高土壤质量,促进生物多样性和增强土壤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

土壤中植物根际微生物的代谢可以释放活性代谢产物,如氨(NH4+)、有机酸、等物质,进一步影响土壤生态功能。

其中,氮循环是植物生长和生产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植物根际微生物对几乎所有氮循环过程都有影响,其中包括氨氧化、硝化、减少和动力状态转化。

此外,植物根际微生物能够在有限的土壤养分条件下促进生长、减少土壤硬度、调节土壤pH值、增加土壤肥力和有机物质质量、等等。

因此,植物根际微生物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植物与土壤微生物的相互作用

植物与土壤微生物的相互作用

植物与土壤微生物的相互作用植物与土壤微生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作用关系,它们共同构成了土壤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植物通过根系分泌物质和根际区域提供的生态环境,影响了土壤微生物的种群结构和活性,同时,土壤微生物也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植物与土壤微生物的相互作用。

一、植物根际分泌物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植物通过根系分泌物质与土壤微生物进行交互作用,在根际区域形成特殊的微生物生态环境。

首先,植物根际分泌物质可为土壤微生物提供营养物质,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活动。

例如,根系分泌的有机酸能够增加土壤中可溶性无机磷的有效性,使磷酸盐溶解度提高,从而为微生物提供了磷源。

其次,植物根际分泌物质也有抗菌活性,可通过直接抑制或诱导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变化。

研究发现,一些植物根际分泌物质具有抑菌作用,能够抑制一些土壤病原微生物的生长,保护植物根系免受病原微生物的侵害。

二、土壤微生物对植物的营养吸收和生长发育的影响土壤微生物不仅仅是植物根际的一种生物群落,它们还与植物之间存在着一种复杂的共生关系。

首先,土壤微生物通过与植物根系形成的共生固氮作用使植物能够获得固氮合成的有机氮物质。

例如,一些具有固氮能力的土壤细菌可与蔷薇科植物共生,使植物能够从空气中直接吸收和利用氮气。

其次,土壤微生物还通过分解有机质和矿化作用,为植物提供养分。

微生物分解有机质释放出的无机氮、磷、钾等元素能够被植物根系吸收利用,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此外,土壤微生物还能够分解有机磷物质,使之转化为可被植物吸收的无机磷。

三、植物根系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植物根系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有着显著的影响。

植物根系释放的根系分泌物质能够诱导某些有益微生物的定居,并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产生选择性作用。

例如,一些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形成共生关系,通过根系分泌物质吸引这些根瘤菌的定居,使植物能够从根瘤菌中获得固氮合成的有机氮。

与此同时,植物根系也能够抑制一些植物病原微生物和土壤气候病原微生物的生长。

植物根系与磷吸收

植物根系与磷吸收

声明:下面论文由《免费论文教育网》 用户转载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档仅供参考,严禁抄袭!《免费论文教育网》植物根系对低磷胁迫的反应伊霞,樊明寿基金项目: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燕麦吸收利用磷的潜力与磷肥利用效率的提高(200607010302),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资助(nycytx-14)作者简介:伊霞(1981-),女,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植物营养生理通信联系人:樊明寿(1965-),男,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植物营养生理. E-mail: fmswh@(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呼和浩特 010019) 摘要:磷是维持生命活动、能量传递和新陈代谢所必需的,然而由于土壤中磷浓度较低,施5 入土壤的磷肥又容易被固定,且磷素在土壤中的移动性比较小,所以磷经常成为植物生长的限制因子。

一些植物在低磷胁迫下,在形态和生理等方面主动地发生变化来提高磷的有效吸收以更好地适应低磷胁迫,这为植物磷高效育种提供了可能, 本文综述了植物对低磷胁迫的适应性反应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低磷胁迫;根构型;根冠比;酸性磷酸酶;有机酸;通气组织10中图分类号:Q945.17The Response of Plant Phosphorus to Low PhosphorusStressYI Xia, FAN Mingshou15 (College of Agronomy,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ohhot 010019)Abstract: Phosphorus is essential for life-sustaining reactions including energy transfer, activation of proteins, and regulation of metabolic processes. P is the least mobile and available to plants in most soil condition , therefore it is a major limiting factor for plant growth. However Plants developed some adaptation to low P stress.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research progress for 20plant root response to low P stress.Key words: Low Phosphorus Stress; Root Architecture; Shoot:Root Ratio; Acid Phosphtase Activity; Organic Acids; Aerenchyma0 引言25 磷是植物三大必需元素之一,它在细胞膜结构、物质代谢、酶活性调节以及信号传导等方面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1]。

植物的根系生长与土壤养分利用效率研究

植物的根系生长与土壤养分利用效率研究

植物的根系生长与土壤养分利用效率研究植物的根系生长与土壤养分利用效率一直是植物生理学、土壤学和农业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植物的根系是植物的重要器官,它负责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并为植物提供支撑和稳定。

根系的生长和发育不仅与植物自身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还与土壤养分的供应和利用效率有着紧密的联系。

一、根系生长的影响因素根系生长主要受到土壤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生物性质的影响。

首先,土壤的质地和结构决定了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性,从而影响了根系的生长和发育。

粘土质地的土壤黏性大,通气性差,根系的穿透能力和生长速度较慢。

其次,土壤中的养分含量和养分类型对根系的生长也有重要的影响。

植物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氮、磷、钾等必需元素,并对土壤的养分利用效率进行调节。

最后,土壤中的土壤生态环境对根系生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例如,土壤中的土壤微生物和根际微生物可以与根系形成共生关系,促进根系的生长和发育。

二、植物的根系生长模式植物的根系生长通常分为原生根和侧根生长两个阶段。

原生根是由植物胚胎中的根尖发育而来,它具有较高的生长速率和较强的侵入力,主要负责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

原生根的生长速率受到环境的影响较大,土壤的水分和养分供应充足时,原生根的生长速率较快;反之,供应不足时,原生根的生长速率会下降。

侧根是由原生根侧面分化出来的,它们通常生长缓慢,但具有较大的生长潜力。

植物的根系形态和分布方式也受到植物品种和环境条件的影响。

某些植物的根系呈现出较深的纵向分布,适应于在干旱和贫瘠的土壤中生长;而其他植物的根系则呈现出较广泛的水平分布,适应于湿润和富养分的土壤中。

三、土壤养分利用效率的研究进展土壤养分利用效率是指植物从土壤中吸收和利用养分的能力。

研究表明,土壤养分利用效率与植物的根系发育和土壤环境密切相关。

一方面,较大且健康的根系能够增加土壤中的吸收面积,提高植物对养分的吸收能力。

植物通过增加根系的表面积、增长根毛的数量和长度等方式来提高土壤养分的吸收效果。

植物与土壤养分的关系研究

植物与土壤养分的关系研究

植物与土壤养分的关系研究一、引言植物与土壤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生态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土壤养分对于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而植物的生长状态又会对土壤养分含量产生影响。

因此,研究植物与土壤养分之间的关系对于理解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二、植物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和利用1. 植物对养分的吸收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其中包括氮、磷、钾等主要元素以及一些微量元素。

植物的根系具有吸附养分的能力,通过根毛的发育和分布,可以增加植物对土壤养分的吸收表面积。

2. 植物对养分的利用植物通过根系将吸收到的养分输送到地上部分,进行光合作用和生长发育。

养分的利用效率取决于植物的生理状态和根系的发育情况。

一些适应性强的植物具有较高的养分利用效率,能够有效地利用土壤中的有限养分资源。

三、土壤养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1. 养分限制下的植物生长当土壤中某种养分含量不足时,会限制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养分限制会导致植物的体积减小、生长速度缓慢以及叶色变黄等不良症状。

此外,养分限制还可能影响植物的繁殖和抗性能力,使植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下降。

2. 养分过剩对植物的影响与养分限制相反,土壤中过高的养分含量也对植物的生长不利。

过高的养分含量会导致植物对盐分和有害物质的敏感性增加,根系受损,影响植物的根系发育和吸收能力。

此外,过高的养分含量还容易引发土壤污染和水质污染等环境问题。

四、植物与土壤养分的共生关系1. 根际微生物与植物养分吸收的互惠关系根际微生物与植物根系形成了生物团聚体,相互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交互作用。

一方面,根际微生物可以分解有机物质,释放出养分供植物吸收利用;另一方面,植物根系分泌的有机物可以作为微生物的碳源,促进其生长繁殖。

这种互惠关系对于土壤养分的循环和植物生长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2. 菌根与植物养分吸收的联合作用菌根是植物根系与真菌共生形成的结构,具有增加植物对土壤养分吸收的能力。

菌根真菌通过与植物根系形成的菌丝网络,能够有效地吸收和转运土壤中的养分,将其供应给植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中囤分类号 :S1 . / ' s 4
文献 标识码 :A
土壤 与 植 物 根 际磷 的有 效 性 研 究
杨 丽娟 ,夏 广清
( 通化师 范学院 生物系 ,吉林 通化 1 01 3 0) 4
摘 要 :本支论述 了影
学依 据 。
因煮 厦其机理 ,为台理 分 和 施用 磷肥提 供 了科
来解释i
附 ,有 的学 者 认为 土壤 有 机质 在 形 成过 程 中螯 合 铁 、铝 ,但 这 些 螯 合 物 中 的 铁 铝 可 以 吸 附 磷 ,使 土壤 吸磷 量 上 升 。
13土 壤 反应 .
212有 机碳 :总 的 来 说 ,土 壤 有 机 磷 总量 与 .. 有机 质含量 呈正 相关 ,但 某些 热 带 土 壤并 不 如


词 :土壤 ;植物根际 ;磷 :有 救性
S u y o fia y o h s h t b o b d a d o ee t d n efc c fp o p ae a s r e n f rd
i olt l n o tz n n s i o p a tr o o e
在 。土 壤 中 无 机 磷 状 况 主 要 受 土 壤 类 型 和 土
对 磷 的 吸 附就 多。从 多 方 面 的研 究 证 明 ,粘粒
和 磷 酸钙 是石 灰性 土壤 中主要 的 固磷 基 质 。 12有 机质 .
壤P H值 的影 响 ;有机 磷 则 和 土 壤特 性 、母 质 和土壤 类 型 、气候 和季 节变化 及 耕作 管理 等 有
土 壤对 磷 的 吸附作 用 与土 壤 粘粒 的表 面 积 有 关 ,而 土壤 粘粒 总 面积 的大 小决 定 粘 粒 含量
的多 寡 ,粘 粒 含 量 高 ,表 面 积 大 ,表 面 能 强 ,
c _P结 合 的形 态存 在 ;有机 磷 主要 有 磷 酸 肌 『 醇 、磷 脂 、核 酸 、 磷 蛋 白 和 磷 酸 糖 等 形 式 存
KY 删 s e :曲舶p ;dl c ; o ;p m ro _ h e tay si 1 ot c l a 删
磷 是作 物 重 要组 分 之 一 ,它 在 能 量代 谢 和 生 长 发 育 上 有 着 特 殊 的 功 能 。磷 素 营 养 不 足 时 ,植 株 叶色 暗 淡 ,生 长矮 小 ,结 实 不 良。 世 界 上 和 获 国缺磷 面积 分 布很 广 ,严 重 限制 了农
维普资讯
第 3 卷第 】 1 期
2 O 年 2月 O2






v d. 3 N 1 o. 1 蹦 . 龇
JLN ES Y S I C A l 印 U) I/ K m CEN E ND 1 (
文章编 号 :1 — 19( 1 1 ∞ m5 72 拙 一 0
Y N Ⅱ 一 In X a C ag i A G ja , t uI —q唱 l . l

Dp删 e
BD i t ̄ i nT maT a mscm , ogu 3l1 h l m e ' ‘辑 Tnh n 1t0 ,C i , 3 n
劬 m :B sdm t xel t sl th at ̄ae ̄ gp唧 b 目 . i la ae h epr  ̄ a r us ef a fcn l m_ 唧 n s l b e n le t t e o
关。 2 1土 壤 特性 .
目前 ,对 土 壤 有 机 质 吸 磷 作 用 的结 论 不


有 的学 者 认 为 土 壤 有 机 质 可 减 少 磷 的 吸
21l 磷 量 :从 公 开 发 表 的 资 料 分 析 表 明 。 ._全
表层土 壤 有机 磷 总量 的变 化 5 .%可 由全磷 量 85
算 作物 磷 素 营养和 磷 肥需 要 量的 主 要 依 据 。探

讨 影响 土壤 吸磷 强 度 的 因子 和影 响 土壤 供 磷 能
力 的 因 素 ,减少 土 壤 对 磷 酸 盐 的 固 定 、吸 收 , 以提 高植 物 对磷 肥 的利 用 率 及活化 被 土壤 固定
作 物 的生 长 ,因 而作 物磷 营 养与 磷 肥 施用 长 期
泛 地研究 土壤 — 植 物 根 际磷 素养 分状 况 及 利 用
收稿 日期 :20 —1 0 [ 1 2—3 ;
作者 简介 :扬 丽娟 (94 .女 ,吉林 长 白人 ,主要 16 一)
从 事 生 物 教学 及 科 研 工 作 .
机理 ,提 高 土壤 磷 的生物 有 效 性 ,使 土壤 中潜 在 的难溶 性磷 库 活 化 ,提 高磷 肥 的利 用 率 ,对 促进 农业 生 产的持 续 、高 效 发展 和 陆 地生 态 系
以来 成 为 国 内外广 泛 研究 的课题 ,而 土壤 吸磷
的 磷 ,这 对 提 高作 物产 量 、 降低成 本 以及 保 护
生 态环 境将 起 到重 要作 用 。
强 度 和 土壤供 磷 能力 密切 相关 ,并 可 以作 为估
在 当今 世界 磷 源不 断 耗竭 和水 体 内 由于磷 的 富集 而富 营养 化 的情 况 下 ,进一 步 深 入 而 广

9 一
维普资讯
统 的 良性 循 环 具有重 大 的现 实 意义 。 1影 响土 壤吸磷 强度 的 因子
11土 壤 粘 粒 .
2影 响 土壤 供磷 能 力的 因素 土壤 中的磷 包 括无机 磷 和 有机 磷 ,无 机磷
在 土 壤 中 主 要 是 以 可 溶 性 的 F" P e 、A _ 、 - 卜 P
∞ ad出 - n
i sadt im cai 慨 n n h r ehn m g e s
rt n l . ai a y o l
d s di h ae. t rv e il ks f  ̄r ̄曲舶p毗  ̄m s ¨t ppr I poi daBel e e d c/  ̄  ̄s o a i i rt , h e如蚵i 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