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新人教版 第22套)

和平区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语文学科期末质量调查试卷温馨提示: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第I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
答题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写在答题卷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I卷选择题(共23分)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
2.本试卷共9题,共23分。
一、(8分,每小题2分)1.下列加点词语的注音全都正确的—项是A.蜷缩(quán)落蕊(ruǐ) 訾詈(lì) 人才济济(jǐ)B.真谛(dì) 赎罪(shú) 瞭望(liáo) 虚与委蛇(shã)C.租赁(lìn) 涸辙(gù)商榷(quâ)如法炮制(pào)D. 签署(qiān) 嬉游(xì) 履行(lǚ) 大腹便便(piā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_组是A.点辍葳蕤洞萧相形见绌B.菀然造诣幽僻锋芒必露C.饱尝攀援提携集思广益D.伦丧细腻聘请汗流夹背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荷塘的四面,_______都是树,而杨柳最多。
这些树将一片荷塘______ 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
树色—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______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
树梢上______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
A.高高低低,迈远近近重重而隐隐约约B.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层层但影影绰绰C.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重重但隐隐约约D.高高低低,远远近近团团而模模糊糊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项是A.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然蜷缩在美国社会的角落里,所以,意识到他们是故土家园中的流亡者。
B.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要想取得理想的学习成绩,就要不断的改进学习方法,增加学习效率。
C.专家估计,如果按照联合国的文盲标准,即便像北京这样的经济文化发达的地区,文盲数量也会超过百万人以上。
2013-2014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3-2014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一年级语文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 、抽噎.(y â) 打蔫.(ni ān) 婀.娜(ã) 绚.烂(xu ān)B 、奖券.(qu àn) 门当.户对(d āng) 慰藉.(ji â) 踽.踽(j ǔ)C 、城隅.(y ú) 爱而不见.(ji àn) 逶迤.(y í) 流岚.(l án)D 、家当.(d āng) 臀.部(t ún) 宁谧.(m ì) 花蕊.(ru ǐ) 2、 下列词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凌空而起 纵目四望 诩诩如生 名不虚传B 、南辕北辙 面面相觑 若隐若现 夜慕深垂C 、赡前顾后 游目聘怀 辽阔无边 铜墙铁璧D 、毛骨悚然 层峦叠嶂 藕断丝连 磨磨蹭蹭 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听到有人落水了,正在江边消夏的人们纷纷忘乎所以地跳入水中去营救。
B 、在学习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要善于虚张声势,把大家的自信心树立起来。
C 、昨天晚上,忽然狂风大作,暴雨如注,我被振聋发聩的雷声惊醒了。
D 、对面站着赵白眼和三个闲人,正在毕恭毕敬地听别人说话。
4、下列各句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 、几个女人有点失望,也有些伤心,各人在心里骂着自己的狠心贼。
(反语)B 、这棵树使小屋给予人另一种印象,使小屋显得含蓄而有风度。
(拟人)C 、我出外,小屋是我快乐的起点;我归来,小屋是我幸福的终点。
(排比)D 、人笑传:光捡看花人挤落的鞋子,都能捡上几大车呢!(夸张)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B 、高考失败,小洋伤心极了,他多么希望知心朋友和他分享这无限的苦恼啊!C 、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上,人类就一直面临着两种挑战,一是来自人类本身,一是来自大自然。
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38套)

江苏省扬州市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题一、基础知识与语言文字运用(18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坍圮.(qǐ)商榷.(quâ)屏.窒(bǐng)恪.尽职守(kâ)B.桑梓.(zǐ)拮.据(jí)炮烙.(luò)翘.首以待(qiáo)C.奇诡.(guǐ)粗犷.(kuànɡ) 韶.光(sháo)锲.而不舍(qiâ)D.窈.陷(yǎo)纨.绔(wán)熨.帖(yù)孺.慕之情(rú)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甄别沧桑根深蒂固锱珠必较B.抉择搭讪雾霭弥漫羽扇纶巾C.深邃嬉戏不经之谈含心茹苦D.寒暄惊蜇天作之合沸反盈天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们第一代华侨,寄籍外洋,但始终情系故土,当祖国需要的时候,从普通居民到绅士名流,都表示出休戚与共....、风雨同舟的情谊。
B.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这也许是狼的嗥叫中隐藏的内涵,要想和自然友好相处,唯有先学会“像山一样思考”,功败垂成....,在此一悟。
C.溪头的山,树密雾浓,蓊郁的水汽从谷底冉冉升起,时稠时稀,蒸腾多姿,幻化无定,美轮美奂....,极富云气氤氲的情调。
D.纳粹政府的危言危行....,逐步通过学校教育渗透进少年的心灵,即便躺在担架上,他依然觉得“炮声均匀而有节奏”,“多出色的炮队啊”!【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此类词语使用判断的题目,要在整体把握句意的情况下,根据语境,结合着成语的解释来判断。
功败垂成,指事情在将要成功的时候遭到了失败,属于“望文生义”;美轮美奂,形容房屋高大华丽,属于“对象不合”;危言危行,危:正直。
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属于“色彩有误”。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4.下列加点字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②骊山北.构而西折③而耻.学于师④顺流而东.也⑤朝歌.夜弦⑥日.削月割⑦舞.幽壑之潜蛟⑧侣.鱼虾而友糜鹿A.①③④/②⑥/⑤⑧/⑦ B.①⑤/②④⑥/③⑧/⑦C.①④⑤/②⑥/③⑧/⑦ D.①④/②⑥/③⑤/⑦⑧5.下列对有关作品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A.《阿房宫赋》借古讽今,针砭时弊。
高一上半年语文期末考核题目(答案在内)

高一上半年语文期末考核题目(答案在内)一、阅读理解1.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文人张继的《枫桥夜泊》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作品。
诗中写的是张继夜泊枫桥的情景。
枫桥即今江苏省常熟市枫桥。
唐代的枫桥,因其美丽的风光而有“江南第一桥”的美誉。
文章描绘了夜晚枫桥的景色,以及诗人自己的感受。
下面是这首诗的全文: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请回答以下问题:1. 《枫桥夜泊》中的枫桥位于哪个地方?2. 诗中的“夜半钟声到客船”表达了什么意境?3.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4. 诗中诗人表达了怎样的人生态度?答案:1. 枫桥位于江苏省常熟市。
2. “夜半钟声到客船”表达了寂静的夜晚中,诗人通过钟声传递出自己的孤独和思念之情。
3.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句话表达了要想有清澈的水,必须有源头不断地涌出活水的意思。
4. 诗中表达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认为人生得意时应该尽情享受,不要让金钱成为空虚的象征。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测试高一 语文(含答案)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测试高一语文(含答案)本试卷三大题16小题,共4页,满分12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答在答题卡上。
3.笔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答案,再写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卷自行保存。
一、古代诗文积累和阅读(26分)1.在横线处补写出原文。
(8分。
每空1分)(1)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
(白居易《琵琶行》)(2),。
卷起千堆雪。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3),。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韩愈《师说》)(4)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荀子《劝学》)2. 简述《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诗句的表现手法,体现了王维诗的什么特点?(4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季氏将伐颛臾季氏将伐颛臾。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
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
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3.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谒见B.无乃尔是过.与过错C.是社稷..之臣也国家D.危而不持,颠.而不扶跌倒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季氏将有事于.颛臾于.其身也,则耻焉B.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C.既来之,则安之.彼竭我盈,故克之.D.昔先王以.为东蒙主以.五十步笑一百步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语言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孔子认为季氏伐颛臾是错误的,因为“先王以为东蒙主”。
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74套)

黄冈中学2013年秋季高一年级期末考试(教师版)语文试题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语文基础知识(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弭.谤(mí)诅咒.(zhîu)煤屑.(xiè)潦草塞.责(sè)B.卓.绝(zhuï)驯.服(xùn)囚系.(xì)心急如焚.(fěn)C. 裨.益(bì)祈.祷(qí)瞥.见(piē)无济.于事(jǐ)D. 侈.谈(chǐ)干.禄(gān)敷衍.(yǎn)繁芜.丛杂(wú)1.D(A.弭谤mǐ;B.心急如焚fén;C.无济于事jì.)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捷径污蔑商榷消声匿迹B.贻误寒喧攀缘没精打采C. 典籍脉搏霎时义愤填膺D. 签暑烽烟弥望责无旁贷2.C(A.销声匿迹;B.寒暄;D.签署。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发展低碳经济首当其冲....的是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协调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B.虽然面临的困难和不利因素很多,但是,作为这项改革实验的始作俑者....,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把这项工作进行下去,并且做得越来越好。
C.我每次见他,他都意兴阑珊....地讲近来的垂钓经历,又问我有什么好的钓点没有,末了自然还要邀我下回同去。
D.养老险保费较高,选择不当,很容易成为经济负担。
因此,专家指出:选择养老险,要点之一就是量入为出....。
3.D(“量入为出”意为根据收入的多少来定开支的限度。
符合语意。
A.首当其冲:首先受到冲击。
B.始作俑者:带头做坏事的人。
与语境不符。
C.“意兴阑珊”是兴致将尽的意思,与语境不符。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银耳又叫做白木耳,有“菌中之冠”的美称。
中医指出,银耳性平,味甘,具有补脾开胃、益气清肠以及滋阴润肺,是名贵的营养滋补的佳品。
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24套)

天津市耀华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语文试卷I卷(22分)★请同学们将试题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倾圮.(pǐ) 一椽.(chuán) 肄.(yì)业青青子衿.(jīn)B.蜉蝣..(chíchú)着.(zhuó)衣游目骋.(pìn)怀..(fúyóu)踯躅C.眷.(juàn)属蔬.(shū)菜绯.(fēi)红迷惘.(mǎng)D.百舸.(gě)瞋.(zhēn)目彷.( páng)徨惆怅.(chàng)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义愤填赝敛裾箜侯酾酒临江B.安之若素斑驳葳蕤一觞一咏C. 容有底止倩影葵丑蓊蓊玉玉D. 妖童媛女落漠訾詈舳芦千里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我疲累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黄漠的平原,我怀念着绿色,如同____的鱼盼等着雨水!②民族英雄林则徐升任两广总督后,亲笔在府衙内题了一副堂联自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这副对联历来为人______,赞不绝口。
③美国没有____这项神圣的义务,只是给黑人开了一张空头支票。
④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______了。
A.涸辙传诵履行风致 B.干渴传颂执行风韵C.干渴传诵执行风韵 D.涸辙传颂履行风致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中国是诗的国度,《诗经》和《离骚》分别开创了我国诗歌创作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优秀传统。
B.《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的传世之作,曾入选各种版本的《中学语文》课本,历来为广大师生所喜爱。
C.《孔雀东南飞》是一个感人肺腑的爱情悲剧故事,通过这个故事,使读者了解了刘兰芝、焦仲卿坚贞的爱情以及封建家长的罪恶。
D.能否发现并阐明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规律,不是由个人身份决定的,关键在于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慎思明辨的求知方法去探索。
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有答案)

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A、浸渍.(zì)瞋.目(chēng)修禊.(qì)睚眦.必报(zì)共.其乏困(gōng)B、漫溯.(sù)坍.圮(dān)造诣.(zhǐ) 百舸.争流(gě)鸡豚狗彘.(zhì)C、变徵.(zhǐ)飨.士卒(xiǎng)长篙.(hāo ) 锲.而不舍(qì)骇.人听闻(hài)D、喋.血(dié)青荇.(xìng)蹙.缩(cù)桀骜.不驯(ào)转轴拨弦.(xiá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夙兴夜寐翁翁郁郁签暑浅尝辄止B、趋之若鹜没精打彩行迹可疑汗流浃背C、张弛有度无济于事心急如焚游目骋怀D、骇人听闻义愤填膺廖廓陨身不恤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A、普金表示,由于“统一俄罗斯党”在新一届国家杜马选举中独领风骚....,他决定再次和梅德韦杰夫搭档参加竞选。
B、他最近的状态一直不佳,接连几次考试都屡试不爽....,心情糟透了。
C、有人希望,黑人只要撒撒气就会满足,如果国家安之若素....,毫无反应,这些人必会大失所望的。
D、不管如何描述姚明,都不算言过其实....,因为姚明的文化意义已远远超过体育本身,他已经成为推动美国人了解中国和亚洲的一面镜子。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在张承志的散文中,对我国当今所处的社会形态抱有很大的遗憾与批判,特别是对当今中国人奉行的“犬儒主义”提出了强烈的批评。
B、以娱乐性阅读为主要目的的穿越小说往往并不叙述具体的历史事件,而是借用历史人物的名字,讲述历史版本的现代爱情故事。
C、交通台日前播报,夏日里,有的人在小轿车内开着空调过夜,由此发生窒息死亡事件每年都有发生,应该引起司机朋友们的高度重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无锡市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扫描版)新
人教版
2013年秋学期普通高中期末考试评分标准
高一语文 2014.1
一、语言文字运用(27分)
1.(3分)D(A坍圮.pǐB炽.烈chìC给.予jǐ)
2.(3分)C(A一筹莫展B没精打采D寒暄)
3.(3分)C(“安土重迁”意为留恋故土,不肯轻易的迁移。
而该句说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乐意告别家乡,词义与句义完全相反。
)
4.(3分)D(A中途易辙,首句未完,另造一句。
B成分赘余,“堪忧”即“可忧、值得忧”;应删去“令人”,或改为“令人忧虑”。
C语意不明,“江西和福建的大部分地区”有歧义。
)5.(3分)D(法国莫泊桑)
6.(3分)C(C“群英会蒋干中计”中周瑜没有巧设“苦肉计”,用的“反间计”。
)
7.(5分)桑提亚哥胜利返航时,鲨鱼嗅到了大鱼的血腥味跟踪而至抢吃鱼肉(1分)。
待鲨鱼逼近船尾去咬大鱼的尾巴时,老渔夫先用鱼叉杀死了一条来犯的鲨鱼,后又用刀与两条来犯的鲨鱼搏斗(1分),但在随后的搏斗中刀也折断了,他又改用短棍(1分)。
然而半夜里鲨鱼成群结队涌来时,他已经没有办法对付它们了(1分)。
最后,马林鱼仅剩一副空骨架(1分)。
8.(4分)内容2分,句式、修辞2分。
答案示例:
写给“老贝尔曼”:希望就是你对琼斯的热情关爱,如风雨中那永不凋谢的常春藤叶,在你笔下熠熠生辉。
写给“翠翠”:希望就是你对二佬的无尽思念,如人们常说的那条会吃人的鱼,在你的脑海时时浮现。
写给“林黛玉”:希望就是你对宝玉的丝丝爱恋,如大观园潇湘馆畔的玉兰花儿,在你的心头悄然绽放。
二、文言文阅读(25分)
(一)(6分)9.(3分)C(披:拨开,分开)
10.(3分)C(“无远不到”中“远”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远处,遥远的地方。
A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快。
B名词作动词,游泳。
C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高明之处。
D名词作状语,乘辇车。
)(二)(19分)11.(3分)A(感:感动;激:激奋。
)
12.(3分)D(强加因果,皇甫谧认为如果为梁刘饯行,那就看重城阳太守的官职而看轻了梁柳本人,不符合古人的为人之道。
)
13.(4分)①他到同乡人席坦处学习,勤读不倦(“就乡人席坦受书,勤力不怠”)。
②他家很贫穷,在亲身参加农业劳动的时候带着经书学习(“居贫,躬自稼穑,带经而农”)。
③他潜心钻研典籍,甚至废寝忘食,当时人说他是“书淫”(“耽玩典籍,忘寝与食,时人谓之“书淫””)。
④他上书给皇上要求借书,皇帝送他一车书。
(“自表求帝借书,帝送一车书与之”)。
(共4点,答出1点得1分。
用自己的话或摘录原句均可,意思对即可给分。
)
14.(9分)(1)(3分)我认为凡是这个州有奇异形态的山水,都被我拥有、欣赏了。
(要点:以为,定语后置句,“皆我有也”句,各1分。
)
(2)(3分)难道我没有选择好邻居(1分),教育方法有所欠缺么(1分)?你怎么会如此愚蠢迟钝呢(1分)!(要点:卜,阙,鲁钝,各1分)
(3)(3分)早晨学到了道理,黄昏死去也是值得的(1分),何况生命的长短(1分),分明是被上天所预定所掌握的呢(1分)!(要点:第一句通顺1分,修,被动句式各1分)
三、古诗词鉴赏(8分)
15.(1)(4分)比喻、夸张、借代(答出2个给1分)。
再现了历史上接连不断的战争的激烈场景(1分);照应前文“眼空无物”“唯有青山如壁”(1分);引发岁月流转,世事变迁的感慨(1分)。
(2)(4分)抒发了世事变迁,昔盛今衰(1分);战火纷纭,生灵涂炭(1分);岁月流转,豪杰消逝(1分);青春易逝,年老无成的感慨(1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6.(8分)(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2)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3)取之无禁(4)奈何取之尽锱铢
(5)一尊还酹江月(6)烽火扬州路
(7)烟波江上使人愁(8)鱼翔浅底(每空1分,有错别字不给分。
)
五、现代文阅读(22分)
(一)(5分)17.(2分)渲染悲凉沉寂的气氛(1分),烘托我沉重的心情(1分)。
18.(3分)“我”是一个同情祥林嫂的不幸(1分),憎恶社会的不公和不平(1分),但又无能为力的软弱的知识分子(1分)。
(二)(17分)19.(3分)首先写了现在生活在都市的人,愈来愈缺乏季节感(1分);接着写了古人有十分强烈的季节感(1分);最后表达了对在工业神速发展以后的都市人无视季节感的担忧和伤感(1分)。
20.(4分)回答了古人是怎样知道秋天这个疑问(1分),赞叹古人与自然亲近、有十分强烈的季节感(1分),与现代人季节感迷失形成对比(1分),为下文作者的议论抒情作铺垫(1分)。
21.(4分)采用了拟人的手法(1分),用“探”“蹑着足”“走”形象地写出了季节的鲜明特点正逐渐被人们遗弃(2分),表达了作者的怀恋和惋惜之情(1分)。
22.(6分)对现代都市人对自然季节感受退化的感伤;对人们逐渐不能跟自然亲近的感伤;对人类科学进化改变了自然的担忧;对旧时淳朴自然生活的怀念(答出一点给1分,二点给3分,三点给5分,四点给6分)。
六、作文(60分)
23.略。
作文评分参照2013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建议切入分为45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皇甫谧,字士安,小时候名叫静,是安定朝那人,汉代太尉皇甫嵩的曾孙。
皇甫谧过继给他叔父为子,随叔父迁居新安。
他到二十岁还不好好学习,终日无节制的游荡,有人以为他是呆傻人。
皇甫谧曾经得到一些瓜果,总是进呈给他的叔母任氏。
任氏说:“《孝经》说‘虽然每天用牛、羊、猪三牲来奉养父母,仍然是不孝之人。
’你今年近二十,眼睛没有阅读过书本,心中不懂道理,没有什么可以安慰我的。
”因此叹息说:“从前,孟轲的母亲迁居了三次,使孟子成为仁德的大儒;曾参的父亲杀猪使信守诺言的教育常存,难道我没有选择好邻居,教育方法有所欠缺么?你怎么会如此愚蠢迟钝呢!修身立德,专心学习,是你自已有所得,我能得到什么呢!”叔母面对皇甫谧流泪。
皇甫谧深受感动,并激发了他的志气,于是到同乡人席坦处学习,勤读不倦。
他家很贫穷,他在亲身参加农业劳动的时候带着经书学习,终于博通典籍百家之言,皇甫谧性格恬静,没有奢望,并从此树立了高尚的志向,把写书作为自已的事业,自已取号玄晏先生,写有《礼乐》、《圣真》等论著,后来得了风痹症,仍然手不释卷。
有人劝皇甫谧为赢得名声而广泛结交,皇甫谧认为“不是圣人,哪能做官交友博取好名?住在乡村照样可以享有尧舜之道的美名。
自已并非圣人,又何必去与达官贵人结交,为公事忙碌从而得到好名声呢?”于是,皇甫谧没有去做官。
他潜心钻研典籍,甚至废寝忘食,当时人说他是“书淫”。
有人告诫他过于专心,将会耗损精神。
皇甫谧说:“早晨学到了道理,黄昏死去也是值得的,何况生命的长短,分明是被上天所预定所掌握的呢!”
城阳太守梁柳是皇甫谧父亲堂姊妹的儿子。
当梁柳要去城阳赴任时,有人劝皇甫谧为他饯行。
皇甫谧说:“梁柳未做官时探望过我,我都不出门迎送,吃饭也不过盐菜之类,贫穷的人不以酒肉来招待。
现在他当了郡太守而以酒宴来饯行,是看重城阳太守的官职而看轻了梁柳本人,难道这符合古人的为人之道吗?那样做,我的心里会不安的。
”
当时魏郡守曾召他充任上计掾,举荐他为孝廉,景元初,相国也曾征召他,但皇甫谧都不赴任。
从那以后魏武帝屡次下诏督促逼迫出仕朝廷,皇甫谧上书自称草野之臣,皇甫谧的言词恳切,终于获得了准许。
自己上书给皇上要求借书。
皇帝送他一车书。
泰康三年去世,时年六十八岁。
皇甫谧著诗文甚多,皆为世人所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