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概念定律规则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知识点总结本文档总结了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的知识点。
知识点一:整数的认识- 整数是正整数、负整数和0的统称。
- 正整数是大于0的整数,用正号表示,如1、2、3等。
- 负整数是小于0的整数,用负号表示,如-1、-2、-3等。
- 0既不是正整数也不是负整数,它是整数的起点。
知识点二:正整数和负整数的比较- 正整数和负整数之间的大小关系,一般可以通过它们的绝对值来判断。
绝对值大的数,它的值就大。
- 绝对值相同的正整数和负整数,正整数的值大于负整数的值。
知识点三:整数的加减运算- 正整数与正整数相加,结果仍然是正整数,两个数的和的绝对值等于两个数的绝对值之和。
- 负整数与负整数相加,结果仍然是负整数,两个数的和的绝对值等于两个数绝对值之和再加一个负号。
- 正整数与负整数相加,结果可能是正整数、负整数或0,取决于绝对值的大小关系。
知识点四:整数加法的运算性质- 加法的交换律:a + b = b + a- 加法的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 加法的零元素:a + 0 = 0 + a = a知识点五:整数的减法运算- 整数的减法可以看作是加法的逆运算。
- a - b = a + (-b)知识点六:整数减法的特殊情况- 一个整数减去它自己等于0。
- 0减去一个整数等于这个整数的相反数。
知识点七:整数的运算顺序- 整数的加减法可以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运算,先算加法,再算减法。
- 如果有括号,则先计算括号内的运算。
以上是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的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 6 商的变化规律和商不变的规律_人教新课标()

商变化的规律和商不变的规律。
(教材第87~90页)1.让学生计算、观察、讨论被除数不变,商随除数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以及除数不变,商随被除数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2.在上面内容的根底上,放手让学生讨论商不变的规律。
3.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数学结论的才能。
重点: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掌握规律。
难点:讨论发现规律的过程,用语言正确表述变化的规律。
课件。
1.谈话引入。
同学们,我们前面一直在学习除法的笔算。
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和前面的有所不同,今天所学的内容更需要同学们认真观察、分析,看你们能发现什么。
好,下面我们先进展课前练习。
2.口算练习。
完成每天指定的口算练习册中的口算练习,集体订正。
通过订正,老师统计正确率,看学生口算的正确率是否有所进步,并提出新的要求。
1.教学例8(1)(2)。
(1)投影第87页例8的两组题,请学生读题目要求,并按要求在书上完成计算。
(2)完成计算后,请学生考虑以下问题。
(用投影出示)①每一组题中的什么数变了,什么数没变?②从上往下看除数(或被除数)发生了什么变化?商是怎样变化的?③从下往上看除数(或被除数)发生了什么变化?商是怎样变化的?学生观察比拟时,既允许学生独立观察、考虑,又允许交换意见,让每个学生都能发现商的变化规律。
第一组题除数没变,被除数和商发生了变化。
第二组题被除数没变,除数和商发生了变化。
第一组题由上往下看:除数不变,被除数依次乘10,20,商也随着乘10,20。
第一组题由下往上看:除数不变,被除数依次除以2,20,商也随着除以2,20。
第二组题由上往下看:被除数不变,除数依次乘10,20,商反而除以10,20。
第二组题由下往上看:被除数不变,除数依次除以2,20,商反而乘2,20。
(3)通过观察比拟,引导学生互相交流,老师系统归纳整理。
(4)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语言表述发现的规律,学生之间可以互相补充,在此根底上老师归纳总结,板书:被除数不变,除数乘或除以一个数,商也随着除以或乘一个一样的数。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知识要点
1.口算除法
(1)整十数除整十数或几百几十数:可以根据乘、除法的关系想乘法算除法,也可以利用数的组成或表内除法计算。
(2)两位数除两位数:一般把算式中不是整十数的被除数或除数用“四舍五入”法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再进行口算。
示例:59÷12≈60÷12=5
(3)两位数除三位数:一般把被除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把除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再进行口算。
示例:189÷20≈200÷20=10
2.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1)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前两位比除数小,再试除被除数的前三位。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的上面写商。
(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示例:
3.商的变化规律
(1)在除法算式中,被除数不变,除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商反而除以(或乘)几。
(2)在除法算式中,除数不变,被除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商也乘(或除以)几。
(3)在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商不变。
示例:
根据405÷27=15,直接写出下面各个算式的商。
4050÷270=()810÷54=()
4050÷27=()810÷27=()
解答:
4050÷270=(15 )810÷54=(15 )
4050÷27=(150 )810÷27=(30 )。
小学四年级上数学第六单元知识要点解读

小学四年级上数学第六单元知识要点解读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 被誉为科学的皇后。
对于我们的广大小学生来说, 数学水平的高低, 直接影响到以后的
学习,小学频道特地为大家整理了小学四年级上数学第六单元知识要点,希望对大家有用!
六单元《方向与位置》
确定位置(一)(用数对确定位置)
知识点
1、数对的表示方法:先表示横的方向,后表示纵的方向,即根据直角坐标系,确定某一点的坐标(x,y).
2、数对的写法:先横向观察,在第几位就在小括号里先写几,再点上逗号;然后再纵向观察,在第几位,就在小括号里面写上几。
如小青的位置在第三组,第二个座位,用数对表示为(3,2)。
3、能根据数对说出相应的实际位置。
如某个同学在(5,6)这个位置。
他的实际位置是,班级中(从左往右数)第五组第六个座位。
确定位置(二)(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
知识点:
1、认识方向: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
西北。
2、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1)以某一点为观测中心,标出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将观测点与物体所在的位置连线;用量角器测量角度,最后得出结论在哪个方向上。
(2)用直尺测量两点之间的图上距离。
补充知识点:认识并初步了解比例尺:如1:5000 单位:千米就表示图上1厘米等于实际距离5000千米。
只要大家脚踏实地的复习、一定能够提高数学应用能力!希望提供的小学四年级上数学第六单元知识要点,能帮助大家迅速提高数学成绩!
小学生四年级数学上《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点 15年数学四年级上三角形知识点。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知识点归纳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知识点归纳1. 分数的认识•分数是一个整体被分成若干等份的表示方法。
•分数由分子和分母组成,分子表示被分的等分中的几份,分母表示整体被分成的等分数。
•分子和分母都是整数,分母不能为零。
2. 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的大小比较可以通过分子和分母的大小比较来确定。
•当两个分数的分母相同时,分子越大,分数越大。
•当两个分数的分母不同时,可以通过通分后,比较分子的大小来确定分数的大小。
3. 分数的简化与加法•分数的简化是指将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约去,得到最简形式的分数。
•分数的加法可以通过通分后,将分子相加,分母保持不变来进行。
4. 分数的减法•分数的减法可以通过通分后,将分子相减,分母保持不变来进行。
5. 分数的乘法•分数的乘法可以通过将分子相乘,分母相乘来进行。
6. 分数的除法•分数的除法可以通过将分子乘以除数的倒数,分母乘以被除数的倒数来进行。
7. 带分数的认识•带分数是由一个整数部分和一个分数部分组成的数。
•带分数可以简化为假分数。
8. 带分数的转化•将假分数转化为带分数可以通过将分子除以分母,得到整数部分和余数,用余数作为分数部分。
•将带分数转化为假分数可以通过将整数部分乘以分母,再加上分数部分的分子,作为新的分子,分母保持不变。
9. 分数计算的应用•分数计算可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比如分割食物、计算比例等。
•手工操作中,我们常常可以用分数计算来解决具体问题。
以上是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知识点归纳。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同学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分数的概念、大小比较、简化、加减乘除以及带分数的转化等计算操作。
同时,通过分数计算的应用,同学们可以把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使学习更加有趣和实用。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学习,掌握这些知识,为以后学习更复杂的数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运算律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运算律一、加法运算律。
1. 加法交换律。
- 定义: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 用字母表示:a + b=b + a。
例如:3+5 = 5+3,3和5是加数,交换它们的位置后,和都是8。
2. 加法结合律。
- 定义: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 用字母表示:(a + b)+c=a+(b + c)。
例如:(2 + 3)+4 = 2+(3 + 4),先计算2+3 = 5,再加上4得到9;先计算3 + 4=7,再加上2也得到9。
二、乘法运算律。
1. 乘法交换律。
- 定义: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 用字母表示:a× b = b× a。
例如:2×3=3×2 = 6。
2. 乘法结合律。
- 定义: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 用字母表示:(a× b)× c=a×(b× c)。
例如:(2×3)×4=2×(3×4),先算2×3 = 6,再乘以4得24;先算3×4 = 12,再乘以2也得24。
3. 乘法分配律。
- 定义: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
- 用字母表示:(a + b)× c=a× c + b× c。
例如:(2+3)×4=2×4+3×4,(2 + 3)×4 = 5×4=20,2×4+3×4 = 8 + 12=20。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概念和公式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概念公式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一、亿以内的计数单位有: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且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十〞。
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个位起,从低位到高位每四位分一级,分别是个级、万级、亿级。
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二、亿以上数的读法:〔1〕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写个级。
〔2〕读亿级和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字和“万〞字。
〔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中间或前面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三、亿以内数的写法:〔1〕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
〔2〕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四、比拟数的大小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数大于位数少的数;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字相同,就比拟下一位,直到比拟出大小为止。
多个数进行比拟大小时,要看清楚要求,别丢数。
可以先把相同位数的数组成一组,然后再逐一进行比拟。
五、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的方法:将万位后面4个0省略掉,换成一个“万〞字。
整亿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的方法:将亿位后面8个0省略掉,换成一个“亿〞字。
六、求一个数的近似数首先要确定省略哪一位后面的尾数,然后看清省去局部的最高位,最后按“四舍五入〞法求其近似数。
567850≈57万1356965487≈14亿12756≈10000 1389000≈1390000=1万=139万小于5,把它和右面的数全舍去, 大于5,向前一位进1,再把它和右面的改写成0. 全舍去,改写成0。
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局部的最高位是小于5还是等于或大于5。
七、人们在数物体时,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是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0也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知识点归纳

第一节:认识一定范围内的整数1. 整数是正整数、负整数和0的统称,以“……,-3,-2,-1,0,1,2,3,……”表示。
2. 整数的比较大小。
(1)负整数的绝对值大于其本身,正整数的大小关系与绝对值大小关系相同。
(2)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正数较大,负数较小。
3. 整数的加法和减法。
(1)同号两个数相加(减),其绝对值相加(减),并加上(减去)原来的符号。
(2)异号两个数相加(减),其较大数的绝对值减去较小数的绝对值,和的符号与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相同。
4. 整数的乘法和除法。
(1)同号两个数相乘,结果是正数;异号两个数相乘,结果是负数。
(2)有理数相乘,绝对值相乘,积的符号与因数的符号相同。
(3)有理数的除法,除法的基本性质。
第二节:认识一定范围内的分数1. 介绍分数的定义,分子、分母的意义。
2. 认识单位分数。
分母为1的分数叫做单位分数。
3. 计算分数的大小比较。
4. 分数的简化、扩大和约分。
(1)分数化简,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同一个非零自然数。
(2)基本因数、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5. 计算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1)加减同分母的分数,分子相加(减)。
(2)加减异分母的分数,通分,再按同分母的情况运算。
6. 计算分数的乘法和除法。
(1)有理数相乘,绝对值相乘,积的符号与因数的符号相同。
(2)乘除法基本性质。
第三节:小数的认识1. 介绍小数的产生及定义。
2. 小数点的位置及读法。
3. 小数的加减和乘除。
(1)加减法时,先把小数点对齐,然后按整数的加减运算法则计算。
(2)乘除法时,先把小数化为整数,然后按整数的乘除运算法则计算,得到结果后,在结果中的适当位置固定小数点。
由于我们要续写扩写1500字,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整数、分数和小数的相关概念,以及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1. 整数的实际应用整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气温计上,我们经常看到负数的出现。
当气温低于零度时,会出现负数的记载,而当气温高于零度时,则是正数的表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
2015人教版
第六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口算除法
1.整十数除整十数或几百几十数的口算,1)可以想乘法做除法,2)也可以去掉被除数和除数末尾相同个数的0,再计算。
例:1)80÷20= ,想20×4=80,所以80÷20=4
2)150÷50= ,先150和50同时去掉1个0,变成15÷5=3,所以150÷50=3
2.除法估算:根据被除数和除数的特点,把不是整十数或不是几百几十的数看成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或几百几十的数,再计算。
例:83÷20≈,把83≈80,80÷20=4,所以83÷20≈4
150÷28≈,把28≈30,150÷30=4,所以150÷28≈5
61÷21≈,把61≈60,21≈20,60÷20=3,所以61÷21≈3
笔算除法
1.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分为五步:
一“看”,确定商的位置;
二“试”,确定首先商几;
三“乘减”,先乘后减确定再商几;
四“比”,比除数和余数的大小;
五“落”,把被除数的个位落下来。
2.试商的方法:
除数接近整十数的除法,一般按“四舍五入”法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
除数不接近整十数的除法,可以采取除数乘10法,把除数看作几十五等方法来试商。
3.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法则:
(1)从被除数的高位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三位;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商;
(3)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1、除法计算法则: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前两位不够除,就试除被除数的前三位,除到哪一位,商就上到哪一位的上面,每次除得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4.商的变化规律:
(1)除数不变,被除数乘几商也乘几。
被除数除以几,商也除以几。
(2)被除数不变,除数乘几,商反而除以几。
除数除以几,商反而乘几。
(3)被除数和除数都乘一个相同的数,商不变。
(同乘或同除以的数不能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