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令与吕惠卿的交游与唱和
专题04 诗歌鉴赏—高考语文热题材、新题型特快专递(新高考12月版)(原卷版)

高考语文热题材、新题型特快专递(12月版)专题04 诗歌鉴赏【试题概览】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2题。
题老学庵壁①陆游此生生计愈萧然,架竹苫茆②只数椽。
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
太平民乐无愁叹,衰老形枯少睡眠。
唤得南村跛童子,煎茶扫地亦随缘。
(注)①此诗为陆游晚年蛰居故乡山阴时所作,此时金兵已占领北方领土,南宋朝廷统治者偏安江南一隅。
②苫茆:用茅苹遮盖。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首联中,诗人用“架竹”“苫茆”“数椽”描述了老学庵简陋的概况,简洁明了。
B.虽然老学庵很简陋,诗人却可以整日在其中饱读诗书,俨然将其作为自己的精神家园。
C.颈联写到自己年老体衰,但是看到百姓的日子过得太平安乐,也就忘记了愁苦哀叹。
D.尾联描写诗人的日常生活境况,照应了首联的“萧然”,同时也充满了生活气息。
2.诗人“少睡眠”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诗歌内容作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3-4题。
频酌淮河水[注]戴复古有客游濠梁,频酌淮河水。
东南水多咸,不如此水美。
春风吹绿波,郁郁中原气。
莫向北岸汲,中有英雄泪。
[注]宋孝宗隆兴元年,南宋遣使与金人议和,次年订立合约,于是宋、金呈划淮而治的局面。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由客饮淮水起笔,不断地畅饮淮河水,着一“频”字,形象地表现对此水的无限深情。
B.“水多咸”一方面是写实,海水是咸的,不少井水也带咸味;更多是在暗讽南宋最高统治者偏安一隅,醉生梦死。
C.第五句进一步写出淮河水的美,春风吹拂,绿波荡漾;第六句情绪急转直下,“郁郁”写出诗人内心的凄凉与感伤。
D.诗人杨万里有“人到淮河意不佳”之句,本诗七、八句和此句一样,都表达出诗人的忧国之思和忧愤之情。
4.全诗各句均不离“水”字,咏水抒怀但角度不同,请结合诗句做具体分析。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5-6题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杜牧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骄。
《伶官传》原文及译文

伶官传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也。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苍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
庄宗既好俳优,又知音,能度曲,至今汾、晋之俗,往往能歌其声,谓之“御制”者皆是也。
其小字亚子,当时人或谓之亚次。
又别为优名以自目,曰李天下。
自其为王,至于为天子,常身与俳优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遂至于亡。
皇后刘氏素微,其父刘叟,卖药善卜,号刘山人。
刘氏性悍,方与诸姬争宠,常自耻其世家,而特讳其事。
庄宗乃为刘叟衣服,自负蓍囊药笈,使其子继岌提破帽而随之,造其卧内,曰:“刘山人来省女。
”刘氏大怒,笞继岌而逐之。
宫中以为笑乐。
其战于胡柳也,嬖伶周匝为梁人所得。
其后灭梁入汴,周匝谒于马前,庄宗得之喜甚,赐以金帛,劳其良苦。
周匝对曰:“身陷仇人,而得不死以生者,教坊使陈俊、内园栽接使储德源之力也。
愿乞二州以报此两人。
”庄宗皆许以为刺史。
郭崇韬谏曰:“陛下所与共取天下者,皆英豪忠勇之士。
今大功始就,封赏未及于一人,而先以伶人为刺史,恐失天下心。
不可!”因格其命。
逾年,而伶人屡以为言,庄宗谓崇韬曰:“吾已许周匝矣,使吾惭见此三人。
唐朝音乐家吕才传

唐朝音乐家吕才传蜚声乐坛,博学多能吕才(600—665),博州清平(今山东临清东)人。
出身于寒门。
年轻时对音律即有较深的造诣,闻名于公卿之间,贞观三年(629),太宗命祖孝孙“增损乐章”,孝孙与熟谙音律的王长通、白明达共同斟酌,但三人意见不合,一时争执不下,难以定论。
太宗不得不令侍臣再举荐高明,中书令温彦博遂举荐吕才,说他“聪明多能,眼所未见,耳所未闻,一闻一见,皆达其妙,尤长于声乐”。
侍中王珪、魏徵也素闻其名声,也在太宗面前极口称赞他的“学术之妙”,魏徵还特意赞叹他的尺八律管说:“(吕)才能为尺十二枚,尺八长短不同,各应律管,无不谐韵。
”①在公卿大臣的大力举荐下,太宗遂征用吕才,令直弘文馆。
有一次,太宗披阅周武帝撰著的《三局象经》,百思不得其解。
有人说太子洗马蔡允恭小时曾做过此戏,太宗召来问他,允恭也因停废年久,遗忘殆尽,于是又召问吕才。
吕才回去研究,“寻绎一宿,便能作图解释”。
允恭看过吕才的图解以后,“依然记其旧法,与才正同”。
这样旷废多年,无人知晓的《三局象经》戏经吕才图解后又起死回生了,吕才也由此蜚声乐坛。
此后,吕才被擢任为起居郎。
贞观六年(632)九月,太宗驾临庆善宫。
庆善宫本太宗降诞之所,因此在宫里与从臣举行盛大宴会,并赏赐闾里。
太宗非常高兴,即席吟诗作赋,起居郎吕才又和以管弦之乐,取名为《功成庆善乐》。
并播之乐府,用64名儿童进行演练,“冠以德冠,紫袴褶,长袖,漆髻,履履而舞,号《九功舞》。
进蹈安徐,以象文德”①。
之后,每逢享宴及国家大庆之日,即进行表演。
贞观七年正月,太宗为了表示“虽以武功定天下,终当以文德绥海内”,将过去的《秦王破阵乐》制成舞图,其形式为“左圆右方,先偏后伍,鱼丽鹅鹳,箕张翼舒,交错屈伸,首尾回互,以象战阵之形”。
吕才依照舞图,以乐工128 人“披甲执戟而习之”。
此舞有三个变化,每次变为四个战阵,有来往、快慢、击刺之象,动作与《秦王破阵乐》节拍相应,不几天即演习成功。
柳永《鹤冲天-黄金榜上》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柳永《鹤冲天-黄金榜上》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鹤冲天-黄金榜上》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
①明代暂遗贤,如何向?②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③何须论得丧。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④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
⑤幸有意中人,堪寻访。
且恁偎红依翠,风流事、平生畅。
⑥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注释】①黄金榜:即黄榜。
殿试后朝廷发布的榜文,用黄纸书写,故名。
龙头:宋以来称状元为龙头。
宋·王禹偁《寄状元孙学士何》诗:“唯爱君家棣华榜,登科记上并龙头。
”②明代:即明朝,盛明之朝。
诗文中常称本朝为明朝。
王禹偁《送于淳中中舍悬车侍养》:诗:“悬车东去谢明朝,摆脱簪缨似一毛。
”遗贤:谓有贤才而未被(朝廷)发现者。
《尚书·大禹谟》:“嘉言罔攸优,野无遗贤。
”③风云:《易·乾》:“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
”原谓同类相感,后以之喻人的际遇。
④白衣卿相:言身为白衣之士,而有卿相之资。
⑤烟花:指妓女。
偎红依翠:狎妓之别称。
五代南唐后主李煜微行倡家,自题为“浅斟低唱,偎红倚翠大师,鸳鸯寺主。
”(见宋·陶谷《清异录·释族》)【译文】高悬的金榜,暂时没有我的大名。
这不过是清明朝代偶然将贤才遗落。
名落孙山,怎么办?既然未能身乘风云,出将入相调金鼎,何不恣意任己狂荡?更无须计较得失。
我本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尽管仕途失意,还有意中人可堪寻访。
就在那烟花巷陌,仿佛绘有图画的屏风半敞着,姑且先去偎红倚翠,寻求慰藉。
这种风流韵事,亦足慰平生。
青春不过转瞬,还是下决心,把那金榜题名的虚名,换成浅斟低唱的享乐。
【集评】清·叶申芗:“此亦一时遣怀之作。
”(《本事词》)清·陈廷焯:“耆卿‘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荒漫语耳,何足为韵事。
”(《白雨斋词话》卷六)现代·刘永济:“此词乃永初试不及第所作,语皆狂放,……其‘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之说,“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之语,乃失意后自傲之言,未必真能轻视科第,不屑求功名者”(《唐五代两宋词选析》)。
韩愈《荆潭唱和诗序》全文注释翻译及赏析

荆潭唱和诗序唐·韩愈从事有示愈以《荆谭酬唱诗》者,愈既受以卒业,因仰而言曰:“夫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也。
是故文章之作,恒发于羁旅草野;至若王公贵人,气满志得,非性能好之,则不暇以为。
今仆射裴公,开镇蛮荆,统郡惟九;常侍杨公,领湖之南,壤地二千里。
德刑之政并勤,爵禄之报两崇。
乃能存志乎《诗》、《书》,寓辞乎咏歌,往复循环,有唱斯和,搜奇抉怪,雕镂文字,与韦布里闾憔悴专一之士较其毫厘分寸,铿锵发金石,幽眇感鬼神,信所谓材全而能钜者也。
两府之从事与部属之吏属而和之,苟在编者,咸可观也。
宜乎施之乐章,纪诸册书。
”从事曰:“子之言是也。
”告于公,书以为《荆谭酬唱诗序》。
注释荆潭唱和诗:裴均、杨凭唱和的诗集。
裴均:字君齐,河东郡人,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年)至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出任荆南节度使。
杨凭:字虚受,唐德宗贞元十八年至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出任湖南观察使。
裴、杨二人及其僚属,公务之余,诗歌唱和,编成一集。
今已佚。
从事:州郡长官自任的随从官员,幕僚。
示:让……看。
卒业:诵读全书。
音:古代诗歌都能按曲歌唱,所以诗歌也可称“音”。
要妙:精微的样子。
羁(jī)旅:旅客。
草野:指代山林隐士。
不暇:没有空闲。
仆(pú)射(yè):唐宋两代朝中设左右仆射,辅佐天子议决国政,相当于宰相职位。
蛮荆:荆州居住少数民族,经济文化落后,所以冠以蛮字。
统郡惟九:荆南统制九郡,即荆南、夔、忠、万、澧、朗、涪、峡、江陵。
常侍:官名,又称散骑常侍。
侍从天子,掌管文书、诏令。
壤(rǎng)地:土地。
崇:高。
咏歌:指作诗,因为古代诗歌既可吟诵又能歌唱。
德刑之政:古代统治者常以德政与威刑作为治民手段。
往复循环:指双方互相酬唱往来。
搜奇抉(jué)怪:搜索新奇,挑选怪异。
形容刻意雕镂诗文。
雕镂(lòu):雕刻。
文中指在文辞华丽上下功夫。
《汉钟离度脱蓝采和》原文及鉴赏

《汉钟离度脱蓝采和》原文及鉴赏(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汉钟离度脱蓝采和》原文及鉴赏【导语】:【仙吕点绛唇】俺将这古本相传,路歧体面。
《北齐书·元景安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北齐书·元景安传》原文及翻译译文1、《北齐书·元景安传》原文及翻译译文《北齐书·元景安传》原文及翻译北齐书原文:元景安,魏昭成五世孙也。
父永,自积射将军为元天穆荐之于尔朱荣,参立孝庄之谋,赐爵代郡公,持节招纳降户四千余家。
景安沉敏有干局,少工骑射,善于事人。
释褐尔朱荣大将军府长流参军。
高祖平洛阳,领军娄昭荐补京畿都督,父永启回代郡公授之。
天平末大军西讨景安临阵自归高祖嘉之即补都督邙山之役力战有功赐爵西华县都乡男代郡公如故。
世宗入朝,景安随从在邺。
于时江南款附,朝贡相寻,景安妙闲驰骋,雅有容则,每梁使至,恒令与斛律光、皮景和等对客骑射,见者称善。
世宗嗣事,启减国封分赐将士,封石保县开国子。
天保初,加征西将军,别封兴势县开国伯,赐姓高氏。
四年,从讨契丹于黄龙,后频从驾再破茹茹,迁武卫大将军,兼七兵尚书。
时初筑长城,镇戍未立,突厥强盛,虑或侵边,仍诏景安与诸军缘塞以备守。
督领既多,且所部军人富于财物,遂贿货公行。
显祖闻之,遣使推检,同行诸人赃污狼藉,唯景安纤毫无犯。
帝深嘉叹,乃诏有司以所聚敛赃绢伍百匹赐之,以彰清节。
皇建元年,又兼侍中,驰驿诣邺,慰劳百司,巡省风俗。
肃宗曾与群臣于西园宴射,中的者赐与良马及金玉锦彩等。
有一人射中兽头,去鼻寸余。
唯景安最后有一矢未发,帝令景安解之,景安徐整容仪,操弓引满,正中兽鼻。
帝嗟赏称善。
天统初,出为徐州刺史。
四年,除豫州道行台仆射、豫州刺史,加开府仪同三司。
景安之在边州,邻接他境,绥和边鄙,不相侵暴,人物安之。
又管内蛮多华少,景安被以威恩,咸得宁辑,比至武平末,招慰生蛮输租赋者数万户。
入周,以大将军、大义郡开国公率众讨稽胡,战没。
(节选自《北齐书·元景安传》)译文:元景安,河南洛阳人,北魏昭成皇帝什翼犍的第五代孙子。
他的高祖元虔为陈留王。
他沉稳敏捷,具有办事的才能和气概。
从小就工于骑马射箭,善于同人交往。
父亲元永启奏朝廷,请求把自己代郡公的封爵让景安承袭。
吕惠卿简介

吕惠卿简介吕惠卿(1032~1111) 北宋改革家。
字吉甫。
泉州晋江(今属福建)人。
宋仁宗时,举进士,任真州(今江苏仪征)推官,任满入京,先后受到欧阳修、沈遘、曾公亮、王安石的赏识和推荐。
熙宁变法之初,曾任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崇政殿说书、判司农寺、军器监等多种职务。
青苗、助役、均输、农田水利等新法,都是他与曾布等人拟定并奏请实行的。
为了实现变法革新,吕惠卿于熙宁二年(1069)同司马光展开了辩论。
他以丰富的学识说明夏、商、周各代的政治、经济、制度,都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
他更从汉初诸帝法制方面的变化,指出了文景之治正是因时而变的历史事实,驳倒司马光,使变法派在理论上取得了一次重大胜利。
熙宁七年,守旧派以曹太后为首,围绕市易法开展了一次大规模的反新法活动。
宋神宗赵顼动摇,新法派曾布也全面否定市易法,王安石被第一次罢相。
吕惠卿在紧急关头出任参知政事,查清了守旧派的不法活动,使新法得以继续推行。
但他主持制订的手实法、给田募役法颇有问题,又乘机扩大个人势力,从而与王安石发生矛盾。
吕惠卿在推行新法的同时,与王雱同修《三经新义》,并与王安石一起修撰注释儒家经典。
他以后还对《》作了注释,颇有独到见解,为时人所重。
熙宁八年,王安石复相后,邓绾等人乘机攻击吕惠卿,吕惠卿罢政,出知陈州(今河南淮阳)。
此后,吕惠卿在知延州(今陕西延安)、太原期间,整顿西北驻军,防止西夏侵扰,受到宋廷嘉奖。
宋哲宗元祐时,他受到守旧派的攻击。
宋哲宗亲政后,因曾布等人阻挠,吕惠卿未能入朝掌政,再知延州。
在对西夏开边的军事活动中,功劳卓著。
宋徽宗时,吕惠卿受蔡京等排挤。
政和元年(1111)十月,以观文殿学士、光禄大夫致仕,病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才十分满意。嘉j ; 占 三年 , 欧阳修致书王安石 : “ 吕惠卿 , 学者罕能及 。
更与切磨之 , 无所不至也 。 ” ( 《 欧 阳 文 忠公 文 集 》 卷 一 四五 《 与 王 文公 书》 二) 由此 可见 至少 在嘉 韦 占 三年 时 , 王 安石 已知道 吕惠卿 此 人 。故 而 吕惠 卿与 王安石 的交往 , 有 可能 要 比《 宋史 》 中的记 载提前 两 年 。 嘉柘 二年科 试 以前 , 吕惠卿 仍 在 福 建泉 州 老 家 , 寂 寂无 名 。因 而 王令 与 吕惠卿 相识 , 必 在 嘉 柘 二 年 以后 。嘉 袼 二 年 , 吕惠 卿 已至 真 州 任军 事推 官 , 真 州 即今 江 苏 仪 征 , 与 王 令 所 居之 扬 州 相 邻 。此 时 王 令 从润 州迁 至江 阴 暨 阳 , 仍 是 课 馆 糊 口 。而 据 《 王 荆 国文公 年 谱 》 , 嘉 裙 二年 五 月 , 群牧 司判 官 王安 石 “ 任 太 常博 士 , 知 常 州 军 州事 ” 。王 安 石
5 2
一
后 。而嘉 裙五 年时 , 王 令 已死 。 由此 看来 , 吕惠卿 与 王 令 相 交 应 当与
t " O
王安石无关了。但是 , 此处《 宋史 》 的记载过于简陋 , 因此忽略了一些
重要 的细节 。嘉 { ; 占 二年 一 科进 士人 才 济济 , 可 谓群 星荟 萃 , 曾枣 庄 文 星璀 璨 : 北宋嘉 事 占 二 年 贡举 考论 》 一 书 以及 王水 照《 嘉{ ; 占 二年 贡 举事 件 的文 学史 意义 》 一 文 中均 有论 述 。苏 轼 、 苏辙 、 曾巩 、 章悼 、 张载、 程 颢
复发 , 然而并不特别严重。因而嘉柘 三年时 , 他还可 以上路去蕲 州迎 娶。真正严重起来还是在去蕲州 的途中, 舟车劳顿, 病势转重 。《 广陵
集》 卷 十八《 与束 伯仁 手书 》 六: “ 道 路 濡滞 , 连 经 疾苦 , 抵 真 复病 ……令
5 3
脚 疾不 已 , 以病 中伏 枕 遣 此 。 ” 由病 情 发 展 以及 王 令行 程 来 看 , 此 书应 当作 于嘉 韦 占 三年 十二 月 以后 。卷 十九《 与 王介 甫 书 》 : “ 舟 行 濡滞 , 以 十
在常州 , 与王令相去不远 , 多有唱和。《 续资治通鉴长编 》 卷一八七 , 嘉
{ ; 占 三年二 月丙 辰 : “ 诏 知常 州 王安 石提 点江 南 东路 刑狱 。 ” 四月 , 王令 到
蕲州蕲 春郡迎娶妻子吴氏, 六月到鄱阳王安石处停 留, 十一月方 与吴 夫人同返江阴暨阳, 十二月又迁至常州。嘉韦 占 四年六月 , 王令病卒于
△
笠
第
期
^
总 第
一
等北宋政坛、 文坛的重要人物 , 都经由这次科考登上 了政治舞台。《 宋
会 要辑 稿 ・ 选举 ・ 一之一一》 : “ 嘉 祜 二 年正 月 六 日, 以翰 林 学 士 欧 阳 、ຫໍສະໝຸດ J 0" 1 期
、 /
修知贡举 , 翰林学士王硅……集贤殿修撰范镇并 同权知贡举 , 合格奏
这次 回乡 。“ 当迟 留 至 春 初 ” , 可 见 王 令 在 家 停 留应 是 在 嘉 柘 四年 年
总 第
j
、 J ( 51
期
V
初 。 吕惠卿 与王令 二人 , 正 是这 时在 真州 见 面结识 的 。
王令集 中《 答 吕吉甫书》 一文 , 与 吕惠卿论《 诗》 , 称“ 今世之诗 , 未 必不为道也” , 指出古诗不合于圣人者亦不少 , 士人学习时不应尽信其
一
月到家, 十 二 月 迁 常 …… 足 疾 之 余 , 心虚善 忘 , 恍 惚无 聊 , 学 故 废
在
矣。 ” 描述 吻 合 。嘉 { ; 占 二 年 以后 , 王 令来 往 于江 阴 、 常州、 湖北等各地 , 在扬州的时间极少 , 唯 有 嘉 禧 四年 自湖 北 回后 曾 至扬 州 看 望 二 位 从
常州 。王安石 至少 在嘉 裙 三年后 已认 识 吕惠 卿 , 此 时地 理 上又 相 去不
远 。因而由王安石引荐二人相识是很有可能的。 王令死于足疾。据沈文倬先生考证 , 王令的足疾始发于嘉韦 占 元年
( 1 0 5 6 ) 他居住 于 天 长 时 。在他 去 世 前 的 四年 中 , 足疾 时好 时 坏 , 每 年
次公。余尝为君僚而与其子越石同年进士也。 ” 王令早孤, 由叔祖王乙
抚 养 长大 。王 乙其 时 已去 世 , 王安 石 念 及 故 人 情 谊 , 又 欣 赏 王令 的才 华、 怜 惜他 的孤 苦 , 故 而多 方 为王令 延 誉 , 其后 又 把妻 子 的堂 妹嫁 给 了
王令 。
吕惠卿与王令同年 。与王令 的穷困不 同, 吕惠卿仕途顺利 , 嘉韦 占 二年( 1 O 5 7 ) 二十五岁就中了进士, 《 宋史 》 卷 四七一列传第二三。称其 及第后“ 为真州推官 , 秩 满入都 见王安石 , 论 经义, 意多合 , 遂定交 ” 。 宋制 , 为官秩满为三年 。惠卿 自嘉{ ; 占 二年赴任 , 秩满当在嘉{ 右 五年 以
考证 , 王令 集卷 十 六《 上 王介 甫书 》 即为 王令 求 见安 石 时所 投 之 书 。书 末云 “ 南 山之 田诗 一 首 , 辄敢归赋从者” , 与 刘 发之 描 述 相 合 。王 安 石 与王令 叔 祖王 乙父 子 早岁 相识 , 曾为 王 乙作墓 志 铭 : “ 君王氏, 讳乙, 字
第
期
^
叔。卷十八《 与束伯仁手书》 七: “ 令 以两家叔归 , 辄至扬省之 。 ” 卷十九 《 答王介 甫书 》 : “ 令 已至真 , 东归不 过三五 日耳。令 以足疾 , 不 乐南
方 …… 既 至家 , 当迟 留至春初 。 ” 王 令 在 书 中提 到 “ 抵真” , 应 当就 是 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