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愤(高中诗词阅读)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思想情感综合训练(附答案解析)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思想情感综合训练(附答案解析)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思想情感综合训练(附答案解析)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本题共2小题,9分)声声慢·滁州旅次登奠枕楼作,和李清宇韵①辛弃疾征埃成阵,行客相逢,都道幻出层楼。

指点檐牙高处,浪拥云浮。

今年太平万里,罢长淮②、千骑临秋。

凭栏望,有东南佳气,西北神州。

千古怀嵩③人去,应笑我、身在楚尾吴头④。

看取弓刀,陌上车马如流。

从今赏心乐事,剩安排、酒令诗筹。

华胥梦⑤,愿年年、人似旧游。

【注】①这首词作于乾道八年(1172年),辛弃疾时年33岁,到滁州任上半年,治理地方大有成效。

李清宇,作者在滁州新结识的朋友。

②长淮:淮河为当时宋金的交界线。

③怀嵩:怀嵩楼,唐李德裕贬滁州,作此楼,取怀嵩洛之意,后终回故乡嵩山。

④楚尾吴头:滁州为古代楚吴交界之地,故称。

⑤华胥梦:《列子·黄帝篇》:黄帝昼寝,梦游华胥之国。

那里国无君长,民无贪欲,一切安然自得。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上阕前五句以来往行人的口吻,描述了奠枕楼拔地而起、高耸入云的宏伟气势。

B. 登楼远眺,神州东南和西北都呈现出祥瑞之气,表达了词人对国家安定的赞美。

C. 借用李德裕在滁州建怀嵩楼而最终回到故乡的典故,暗示自己心境,含蓄深沉。

D. 这首词思路层次分明,步步深入,风格豪放,表现出作者胸有天下的襟怀气度。

2. 前人评价这首词“抒情赋志,跌宕起伏”,词中表现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6分)答案解析:1. B ;B项,“表达了词人对国家安定的赞美”错,词人在楼上远眺,一是寄希望于南宋朝廷,二是面对中原感到痛心不已,虽然东南可以苟安一时,但是不可以忘记北伐中原的大业。

故选B。

2. 这首词豪放雄伟,情感起伏跌宕:①欣慰之情。

今年太平万里,金兵没有来侵扰,人民安乐,作者感到欣慰。

②悲痛之情。

西北神州,依然沦落敌手,国家南北分裂,自己故土难回,悲痛忧伤。

③自信之情。

看楼下车马如流的繁荣景象,词人转悲为喜,又有了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够让滁州百姓的生活和平安宁。

专题05古代诗歌阅读-2020年高考语文考前名校专题冲刺练(含答案)

专题05古代诗歌阅读-2020年高考语文考前名校专题冲刺练(含答案)

专题05 古代诗歌阅读一、(2020·湖北省高三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贺新郎·酬辛幼安再用韵见寄[ 南宋] 陈亮离乱从头说。

爱吾民、金缯不爱,蔓藤累葛。

壮气尽消人脆好,冠盖阴山观雪。

亏杀①我、一星星发。

涕出女吴②成倒转,问鲁为齐弱何年月?丘也幸,由之瑟。

斩新换出旗麾别。

把当时、一椿大义③,拆开收合。

据地一呼吾往矣,万里摇肢动骨。

这话霸、又成痴绝④。

天地洪炉谁扇鞲,算於中、安得长坚铁?淝水破,关东裂。

(注)①亏杀:辜负。

②涕出女吴:春秋时,齐本大国,因齐君畏惧吴国流着泪把女儿嫁到吴国。

③一椿大义:指抗金这一正义事业。

④痴绝:极端的痴心妄想。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上片回顾宋朝屈辱的历史,讽刺了南宋统治者把纳币输绢的屈辱说成是爱民不爱金缯的行径。

B.“冠盖阴山观雪”一句批判了南方豪门士族偏安一隅偷生享乐粉饰太平。

C.“丘也幸,由之瑟”为过片,既以振作之态收束上片,又引出了下文设想中的救国行动的描述。

D.本词词风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风相似,豪放苍凉沉郁。

2.夏承焘先生认为陈亮和辛弃疾酬唱的几首《贺新郎》“最能见出他热烈激越的感情”,诗人在词中如何表达感情的,结合本词简要分析。

二、(2019·福建省莆田一中高三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各题。

宿楚国寺有怀赵嘏①风动衰荷寂寞香,断烟残月共苍苍。

寒生晚寺波摇壁,红堕疏林叶满床。

起雁似惊南浦棹,阴云欲护北楼霜。

江边松菊②荒应尽,八月长安夜正长。

(注)①赵嘏,楚州人。

唐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不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

②江边松菊:指故园松菊。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的“寂寞”语带双关,既写衰败荷花的余香,也暗示诗人内心的寂寞伤感。

B .“衰荷”“断烟”“残月”等意象的组合, 描绘了秋天苍茫的夜色, 意境萧瑟凄凉。

C .颔联写红叶飘零,隐喻诗人漂泊的人生际遇,饱含无可奈何之情。

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六古代诗歌阅读分点突破四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练习含解析

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六古代诗歌阅读分点突破四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练习含解析

分点突破四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一、专项练习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第1题。

和寇十一晚登白门①陈师道②重楼杰观屹相望,表里河山自一方.小市③张灯归意动,轻衫当户晚风长。

孤臣白首逢新政,游子青春见故乡。

富贵本非吾辈事,江湖安得便相忘。

【注】①寇十一:即寇国宝,从陈师道学。

白门,徐州城门名。

②陈师道:北宋诗人,元祐初期,因苏轼等人举荐,曾任徐州教授。

本诗作于元符三年春天,宋哲宗死,徽宗即位,之前反对变法、遭严酷打击的元祐党旧臣逐渐被召回。

③小市:徐州地名。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6分)答:①诗人登楼观览的轻松愉快。

前两联写诗人登上城门饱览山河风光,直到小市张灯才萌生归意,意兴盎然,轻松愉悦。

②政局变化、旧友回乡的欣慰喜悦。

颈联写元祐旧臣喜逢新政被召回,被流放贬谪的朋友终于能重回故乡,诗人为此感到喜悦。

③想要归隐江湖又不甘心退出仕途的矛盾心情。

尾联写明知自己与富贵无缘,却又不能忘怀功名,难以自由自在归隐江湖.【解析】本诗首联两句写登楼所见的美好景色,重楼高耸,山河壮丽。

颔联两句洒脱轻松,因看到小市上灯,诗人才萌动归意,可见其游兴之浓;乘着和煦的春风回到家门,然而诗人的意兴仍然未尽。

颈联两句道出了诗人轻松心情的由来,因朝廷有重新起用旧臣的趋势,所以庆幸,语中带着喜悦和希望,但“白首”二字却包蕴着无限感慨,暗示出政治上派别斗争之漫长和严酷。

尾联两句表达了诗人矛盾的内心世界,流露出既向往无拘无束的生活,又留恋仕途的矛盾心情。

阅读下面的金诗,完成第2题。

人日有怀愚斋张兄纬文①[金]元好问②书来聊得慰怀思,清镜平明见白髭.明月高楼燕市酒,梅花人日草堂③诗。

风光流转何多态,儿女青红又一时。

涧底孤松二千尺,殷勤留看岁寒枝。

【注】①人日:旧时称农历正月初七。

愚斋:张纬,字纬文,号愚斋,金亡后居燕京。

与元好问交谊深厚,书信往来频繁。

②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

2020秋高二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训练与检测:第1单元 书愤含解析

2020秋高二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训练与检测:第1单元 书愤含解析

2020秋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训练与检测:第1单元书愤含解析第一单元书愤一、课内双基1.下列加点的词注音全对的一项是(C)A.北渚.(zhǔ)白(fán)沅.(yuàn)水B.萃.(zú)中罾.(zēnɡ)木上眇眇.(miǎo)C.水裔.(yì) 西澨.(shì) 荪.(sūn)壁D.兰橑.(lǎo) 蕙櫋.(mián) 踯躅.(chú)【解析】A沅:yuán;B萃:cuì;D躅:zhú。

2.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E)A.目眇眇..兮愁予向远看的样子B.观流水兮潺湲..水慢慢流动的样子C.聊逍遥兮容与..从容自在的样子D.举杯断绝..歌路难停止E.吞声踯躅..不敢言犹豫不决,欲言又止【解析】徘徊不前。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活用类型不同的一项是(A)A.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B.荪.壁兮紫坛C.桂.栋兮兰橑D.辛夷..楣兮药房【解析】A是名词作状语,其他是名词活用作动词.4.对下列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A.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树木轻摇啊秋风初凉,洞庭起波啊树叶落降.这两句纯属白描,表现出一种广阔而雄浑的景象。

B.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这几句写湘夫人把思念的感情埋在心中,而不敢明讲,心神恍惚地向远方张望,迷惘地看着缓缓不断的流水出神。

C.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麋鹿为什么在庭院中觅食?蛟龙为什么在水边游荡?这两句写湘君又看到事物错位,担心心愿不可能实现。

D.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美好的时光啊不可轻易得到,我姑且悠闲自得地徘徊游逛。

这两句写湘君和湘夫人相约不逢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于是决绝地抛弃幻想,自得其乐地游逛起来。

【解析】“决绝地抛弃幻想,自得其乐”不对。

二、语段精读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语文】福建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语文】福建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福建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名篇名句默写(16分,每空 1分)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引壶觞以自酌,。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2),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李密《陈情表》)(3),;桂殿兰宫,即岗峦之体势。

(王勃《滕王阁序》)(4),,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庄子·逍遥游》)(5)在《书愤》中,诗人写了25年前两次抗击金兵的历史,表现自己收复失地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

(6)《滕王阁序》中表现水天相接、浑然天成,将滕王阁的景物描写推向高潮,历来被人视为千古绝唱的句子是:“,。

”(7)在《陈情表》中,李密表示活着将不惜性命为国出力,死了也要报恩的句子是:,。

(8)在杜甫《蜀相》中,概括诸葛亮一生功业的诗句是“,。

”(9)《长恨歌》中形容杨贵妃的美丽让众多女子黯然失色的句子是:,。

二、基础积累(24 分,每题3分)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赍.发(jī)熨.帖 (yù) 岑.寂(cén)怂恿..(sǒng yǒng)B.寒砧.(zhēn)聒.噪(guā)迢.远 (tiáo) 迤逦.. (yǐ lǐ)C.仓廒.(ào) 央浼. (měi ) 逋.慢 (pū) 颦蹙..(pín cù)D.酒馔.(zhuàn)缄.默(qiān)踹.水(chuài)锱铢..(zīzhū)3.下列词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 )A.付梓禅联训估闻名遐迩B.誊写筵席庇佑哀鸿遍野C.噩梦泥淖卷秩佶屈聱牙D.熏陶亵渎箫瑟弊帚自珍4.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生生所资.资:财物恭疏短引.引:序B.门衰祚.薄祚:福分不矜.名节矜:自夸C.时运不齐..不齐:有蹉跎泠然..善也泠然:轻快的样子D.宇文新州之懿.范懿:美好决.起而飞决:快速的样子5.下列各句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觉今是而.昨非鸟倦飞而.知还B.极娱游于.暇日窜梁鸿于.海曲C.会有四方之.事不坠青云之.志D.奉宣室以.何年问征夫以.前路6.下列各句加点词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园日.涉以成趣②悦.亲戚之情话③宾主尽东南之美.④目.吴会于云间⑤层峦耸翠,上.出重霄⑥襟.三江而带五湖⑦而后乃今将图南.⑧敛裳宵.逝⑨凡在故老.A.①⑤⑦⑧/②/③⑨/④⑥B.①⑤⑧/②⑥/③⑨/④⑦C.①⑤⑦⑧/②⑥/③⑨/④D.①⑤⑧/②/③⑨/④⑥⑦7.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同的一项是()A.莫之夭阏者胡为乎遑遑欲何之B.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访风景于崇阿C.猥以微贱,当侍东宫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D.乐夫天命复奚疑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8.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语,全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木欣欣..,犹有未树..以向荣虽然B.幼稚....盈室千里逢迎C.腹犹果然..以归尽..聊乘化D.识盈虚....之有数俨骖騑于上路9.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陶渊明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文学史上称其为“田园诗人”。

福建省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阅读专题

福建省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阅读专题

古诗阅读专题福建省龙岩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贺新郎·端午刘克庄深院榴花吐。

画帘开、綀衣纨扇,午风清暑。

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

早已有游人观渡。

老大逢场慵作戏,任陌头、年少争旗鼓,溪雨急,浪花舞。

灵均标致高如许。

忆生平、既纫兰佩,更怀椒醑。

谁信骚魂千载后,波底垂涎角黍,又说是、蛟馋龙怒。

把似而今醒到了,料当年、醉死差无苦。

聊一笑、吊千古。

【注】①钗符艾虎,《荆门记》:“午节人皆采艾为虎为人,挂于门以辟邪气。

”②灵均,屈原名平字灵均。

③椒醑,泛指香物、美酒。

15.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上片描写一幅端午民俗风情画,石榴花开,气候清爽宜人,人们钗符艾虎,竞渡龙舟。

B. 上片少年争夸装束,游人热闹观渡,与我手摇绢扇、慵懒作戏对比,突出我的悠闲自在。

C. 下片以“纫兰佩”“怀椒醑”所赞的屈原品格,与《离骚》芰荷为衣、芙蓉为裳相同。

D. “谁信”是反诘语气,意为无人相信;词人对投粽入江祭奠屈原的传说持否定的态度。

16. 杨慎在《词品》中评价下片:“此一段议论,足为三闾千古知己。

”谈谈你的发现。

【答案】15. B 16. 作者“为三闾千古知己”表现为:(1)理解屈原高洁不污的品性。

品性如芳草,襟怀如美酒。

(2)理解屈原以死明志的心境。

认为民众投粽祭典屈原是毫无意义的,如果活在今世,屈原会选择醉死也不投江。

(3)理解屈原精忠为国的理想。

屈原忠于国家,想力挽狂澜却壮志难酬,对当权者表示愤慨。

【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B.“突出我的悠闲自在”错,词人年高疏懒,对龙舟竞渡情怀不同。

表面轻闲自在,实是“闲愁最苦”,要从反面见意。

故选B。

【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本词下片写对屈原的怀念及歌颂,以及对投粽民俗表示不认同的态度,认为这是对屈原的愚弄。

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诗歌专题训练词牌类(感皇恩)(含解析)

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诗歌专题训练词牌类(感皇恩)(含解析)

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诗歌专题训练词牌类(感皇恩)(含解析)诗歌专题训练-------词牌类(感皇恩)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感皇恩·读《庄子》,闻朱晦庵即世①辛弃疾案上数编书,非庄即老。

会说忘言始知道。

万言千句,自不能忘堪笑。

今朝梅雨霁,青天好。

一壑一丘,轻衫短帽。

白发多时故人少。

子云②何在,应有玄经遗草。

江河流日夜,何时了。

[注]①本词为作者悼念理学家朱熹而作。

朱熹卒于庆元六年(1200)三月,词中有“梅雨"句,当作于初闻噩耗之时。

②子云:西汉大儒扬雄,后文“玄经”指扬雄的著作《太玄》。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片前五句写自己平时不废吟咏,这与熟读老庄之书所知“忘言始知道"的玄理明显矛盾,熟读老庄书却不得其解,非常可笑。

B.“今朝梅雨霁,青天好”两句景中含理,借说天气暗示词人对老庄哲学有了新的认识,仿佛雨过天晴,豁然开朗。

C.下片语淡情深,先写隐退山林的生活,其后“白发多时故人少"中的一“多”一“少"对比,表达了词人嗟己悼人的情感。

D.“子云何在”四句,以大儒扬雄相比,称道朱熹“立言不朽",朱熹的思想将如江河流淌,万古不废。

2.朱熹是大儒,《庄子》是道家著作,但本词中辛弃疾却在读《庄子》时悼念朱熹,请结合全词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感皇恩朱敦儒一个小园儿,两三亩地。

花竹随宜旋装缀。

槿篱茅舍,便有山家风味。

等闲池上饮,林间醉。

都为自家,胸中无事。

风景争来趁游戏。

称心如意,剩活人间几岁。

洞天谁道在,尘寰外。

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作开篇“一个小园儿,两三亩地”,散文式的语言平易浅白,就像随口哼出的一支山歌小曲儿,余韵悠长。

B.上阕在塑造主人公形象上,先由景物入笔,以田居小景写人,“池上饮"“林间醉”则从正面着笔,技巧高超。

C.下阕“风景争来趁游戏"表面写自然风景,实则写人,有程颢诗“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之意。

秋瑾《感愤》

秋瑾《感愤》

《感愤》秋瑾
莽莽神州叹陆沉,救时无计愧偷生。

抟沙有愿兴亡楚,博浪无椎击暴秦。

国破方知人种贱,义高不碍客囊贫。

经营恨未酬同志,把剑悲歌涕泪横。

[注释]
1.秋瑾:近代杰出的女爱国志士与文学家。

2.莽莽句:莽莽,辽远无际的样子。

陆沉:即国士沉沦。

3.抟沙句:抟,卷之使紧。

抟沙,在此指团结人民。

兴亡楚,引《史记·项羽本记》中的典故,秦始皇虽灭亡了楚国,但楚南公却预言说:“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后来秦朝果然被项羽所率军队所灭。

此处以“亡楚”比喻汉族中国。

4.博浪句:引《史记·留侯世家》中的黄故,韩国被秦所灭,张良招募刺客为韩报仇。

当时正逢秦始皇东巡,张良便让大力士暗带铁椎,在博浪沙袭击之,结果是误中了秦始皇的副车。

此处以“击暴秦”比喻推翻清朝统治。

5.经营:指自己所从事的反清事业。

[作者介绍]
秋瑾,(1879-1907),字璿卿,一字竞雄,号鉴湖女侠,浙江绍兴人。

秋瑾是个非常有意思的女子,她结婚,又不满于婚姻,从旧式的夫家跑出来,去了日本,提倡男女平权。

第二年从日本回国,办中国公学,办《中国女报》,后由于徐锡麟起义失败,她在绍兴被俘殉难。

现浙江杭州西湖白堤上有秋瑾墓。

留有《秋瑾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愤
王令
二十男儿面似冰,出门嘘气玉蜺横。

未甘身世成虚老,待见天心却太平。

狂去诗浑夸俗句,醉余歌有过人声。

燕煞未勒胡雏在,不信吾无万古名。

【注释】王令:短暂的一生是在贫困交加中度过的。

他在世期间,北宋常受到辽、西夏等少数民族政权的进扰。

蜺:古同"霓",虹的一种。

玉蜺,指白虹。

却:此处指"返回"。

去:作"来"讲。

浑:简直。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以奇肆的笔触勾勒了形容枯槁、面色似冰、俊伟慷慨的自我形象,显示出一种浩乎沛然的堂堂正气。

B.颔联作者感叹自己虽然不甘身世贫贱,但奈何老去,只好消极地等待明主出现,返回到太平盛世去。

C.诗人曾经谦虚地说"狂搜得无奇,猛吐复自吮"。

颈联"狂"字和此处的"狂"字都是诗人兴酣落笔情状的自我写照。

D.颈联"过人声"不应理解为比常人美妙的声音,而是说诗人有过人才学、过人抱负、过人识见。

2、这首诗歌主要运用了什么抒情手法?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6分)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赤壁赋》中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叹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句子是“,”。

(2)当任命一个人来挽救危局时,人们常引用《出师表》中的两句名言是“,”。

(3)《离骚》中表明自己因为德行美好而遭到小人诽谤的两句是“,”。

答案解析
1、B
2、直抒胸臆,(1分)首联,作者说自己虽然形容枯槁,面色似冰,但胸中蓄积了一腔敢于抗争的愤激之气;颔联,抒写自己不甘虚度此生,自强不息的壮怀;颈联,从自身的才学着笔,感叹自己无人赏识;尾联的……不信吾无万古名"更是直接表达了自已建功立业的心愿。

(3分)诗人感愤言志,抒发了内心的巨大抱负和强烈的报国愿望,酣畅痛快。

(2分)
3、(1)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2)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3)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