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高中语文阅读理解训练题之古诗文阅读傅青主善医

合集下载

钱乙字仲阳,父颖善医 阅读附答案

钱乙字仲阳,父颖善医 阅读附答案

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钱乙字仲阳,父颖善医,然嗜酒喜游,东之海上不反。

乙方三岁,母前死,姑嫁吕氏,哀而收养之,长诲之医,乃告以家世。

即泣,请往迹寻,凡八九反。

积数岁,遂迎父以归,时已三十年矣。

其事吕如事父,吕没无嗣,为收葬行服。

乙始以《颅囟方》著名,授翰林医学。

皇子病瘈疭①,乙进黄土汤而愈。

神宗召问黄土所以愈疾状,对曰:“以土胜水,水得其平,则风自止。

”帝悦,擢太医丞。

广亲宗子病,诊之曰:“此可毋药而愈。

”其幼在傍,指之曰:“是且暴疾惊人,后三日过午,可无恙。

”其家恚,不答。

明日,幼果发痫②甚急,召乙治之,三日愈。

乙本有羸疾,每自以意治之,而后甚,叹曰:“此所谓周痹也。

入藏者死,吾其已夫。

”既而曰:“吾能移之使在末。

”因自制药,日夜饮之。

左手足忽挛不能用,喜曰:“可矣!”以病免归,不复出。

乙为方博达于书无不窥不固守古法尤邃《本草》诸书辨正阙误。

末年挛痹浸剧,知不可为,召亲戚诀别,易衣待尽,遂卒,年八十二。

王克明字彦昭,绍兴、乾道间名医也。

初生时,母乏乳,饵以粥,遂得脾胃疾,长益甚,医以为不可治。

克明自读《难经》、《素问》以求其法,刻意处药,其病乃愈。

始以术行江、淮,入苏、湖,针灸尤精。

诊脉有难疗者,必沉思得其要,然后予之药。

病虽数证,或用一药以除其本,本除而余病自去。

亦有不予药者,期以某日自安。

有以为非药之过,过在某事,当随其事治之。

言无不验。

张子盖救海州,战士大疫,克明时在军中,全活者几万人。

子盖上其功,克明力辞之。

克明颇知书,好侠尚义,常数千里赴人之急。

初试礼部中选,累任医官。

王炎宣抚四川,辟克明,不就。

炎怒,劾克明避事,坐贬秩。

后迁至翰林医痊局,赐金紫。

绍兴五年卒,年六十七。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二百二十一?方技》,有删改)【注】①瘈疭(chì zòng):痉挛,抽风。

②痫:癫痫,羊角风。

1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乙为方博达/于书无不窥/不固守古法尤邃/《本草》诸书/辨正阙误B.乙为方博达/于书无不窥/不固守古法/尤邃《本草》诸书/辨正阙误C.乙为方博/达于书无不窥/不固守古法尤邃/《本草》诸书/辨正阙误D.乙为方博/达于书无不窥/不固守古法/尤邃《本草》诸书/辨正阙误16.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行服:指穿孝服居丧。

2017高考一轮语文课时达标训练-专题八 文言文阅读 课

2017高考一轮语文课时达标训练-专题八 文言文阅读 课

课时达标(十三)筛选文中信息一、(2015·重庆卷)阅读下文,完成1~4题。

赠医者汤伯高序[元] 揭傒斯楚俗信巫不信医,自三代以来为然,今为甚。

凡疾不计久近浅深,药一入口不效,即屏.去。

至于巫,反覆十数不效,不悔,且引咎痛自责,殚其财,竭其力,卒不效,且死,乃交责之曰,是医之误,而用巫之晚也。

终不一语加咎巫。

故功恒归于巫,而败恒归于医。

效不效,巫恒受上赏而医辄后焉。

故医之稍欲急于利、信于人,又必假邪魅之候以为容.,虽上智鲜不惑。

甚而沅湘之间用人以祭非鬼,求利益,被重刑厚罚而不怨恚.,而巫之祸盘错深固不解矣。

医之道既久不胜于巫,虽有良医且不得施其用,以成其名,而学者日以怠,故或旷数郡求一良医不可致。

呜呼,其先王之道不明欤?何巫之祸至此也!人之得终其天年,不其幸欤!吾里有徐先生若虚者,郡大姓也。

年十五举进士,即谢归业医。

人有一方之良,一言之善,必重币不远数百里而师之,以必得乃止。

历数十年,其学大成,著《易简归一》数十卷。

辨疑补漏,博约明察,通微融敏,咸谓古人复生。

其治以脉,不以证.,无富贵贫贱不责其报信而治无不效其不治必先知之惟一用巫乃去不顾自是吾里之巫稍不得专其功矣。

余行数千里莫能及,间一遇焉,又止攻一门,擅一长而已,无兼善之者。

来旴江,得汤伯高,该明静深,不伐不矜,深有类于徐。

余方忧巫之祸,医之道不明,坐视民命之夭阏而莫救,而爱高之学有类于徐,且试之辄效,故并书巫医之行利害及徐之本末以赠之。

嗟夫,使世之医皆若虚、伯高,信之者皆吾里之人,巫其能久胜矣乎!伯高名尧,自号常静处士。

若虚名棪。

闻庐山有郭氏,号南寄者,亦有名。

(选自《揭傒斯全集》)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药一入口不效,即屏.去屏:摒弃B.又必假邪魅之候以为容.容:容纳C.被重刑厚罚而不怨恚.恚:怨恨D.其治以脉,不以证.证:症状解析:容:容貌,引申为表象。

答案:B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无富贵贫贱/不责其报信/而治无不效/其不治/必先知之/惟一用巫/乃去不顾/自是吾里之巫/稍不得专其功矣。

明生员傅先生山传 阅读答案附翻译(2)

明生员傅先生山传 阅读答案附翻译(2)

明生员傅先生山传阅读答案附翻译(2)A.②④⑤B.③④⑥C.③④⑤D.①③⑥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傅山的父亲得了重病,他朝夕在神像前跪拜,他的孝行感动了神灵,才使得父亲得以康复。

B.在傅山的帮助下,袁继咸得以昭。

后来袁继咸多次召他南下,他不图报答,始终没有前往。

C.傅山被放归后,更加淡泊名利,不愿为官,甘愿住在偏远的村庄,足迹不愿踏进城镇、官府。

D.傅山自幼聪慧,袁继咸很器重他。

袁继咸蒙受冤屈时,傅山奔走千里,历经艰辛为袁继咸伸冤。

12.请把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1)友爱诸季,先人遗产,弟荡费强半,终身无怨色。

(2)精岐黄术,踵门求医者户常满,贵贱一视之。

(3)然钦其名者益众,率纡道往见,冀得一面为荣。

答案:9.D(逮:至,到。

)10.C(①写傅山的聪明天赋;②是袁继咸对傅山的器重和期望;⑤写别人对他的赏识与安排。

C项,③有情有义,④至孝,⑥宽容。

)11.B(他的孝行感动了神灵与原文不符,原文是人谓孝通神明,是别人认为他的孝行感动了神灵,并非是真实的。

)B卷:1.C 2.D 3.A 4.B 5.A 6.A 7.C 8.D 9.C 10.B 11.A12.⑴(他)友善地爱护几个弟弟,先祖留下来的遗产,弟弟们抢占了一大半,他一生没有埋怨的脸色。

⑵(他)精通医术,登门求医的人经常挤满了屋子,无论身份贵贱他都一样对待。

⑶这样钦敬他名声的人更多了,都迂回绕道前往拜见他,希望能以见他一面为荣耀。

【参考】傅先生名山,字青主,山西阳曲人。

傅山小时候就聪慧过人,读书时十行一下浏览而过,过目就能背诵。

十四岁,督学文太清选拔他到(学习)。

袁继咸一见就很器重他,时常用道义和学问激励他,傅山更加勤奋闭门苦读。

崇祯丙子年,袁继咸被直指使者张孙振诬陷诋毁下到狱中。

傅山徒步奔走千里,赶到京城为他申辩冤屈。

张孙振大怒,到处搜捕傅山,傅山穿着破衣烂衫,四处辗转躲藏,经受了很多挫折但不退缩,最终袁继咸的冤情得以真相大白。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2017年高三语文招生考试资源练习: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2017年高三语文招生考试资源练习:

练习(六)(2015·重庆卷改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赠医者汤伯高序[元]揭傒斯楚俗信巫不信医,自三代以来为然,今为甚。

凡疾不计久近浅深,药一入口不效,即屏.去。

至于巫,反覆十数不效,不悔,且引咎痛自责,殚其财,竭其力,卒不效,且死,乃交责之曰,是医之误,而用巫之晚也。

终不一语加咎巫。

故功恒归于巫,而败恒归于医。

效不效,巫恒受上赏而医辄后焉。

故医之稍欲急于利、信于人,又必假邪魅之候以为容.,虽上智鲜不惑。

甚而沅湘之间用人以祭非鬼,求利益,被重刑厚罚而不怨恚.,而巫之祸盘错深固不解矣。

医之道既久不胜于巫,虽有良医且不得施其用,以成其名,而学者日以怠,故或旷数郡求一良医不可致。

呜呼,其先王之道不明欤?何巫之祸至此也!人之得终其天年,不其幸欤!吾里有徐先生若虚者,郡大姓也。

年十五举进士,即谢归业医。

人有一方之良,一言之善,必重币不远数百里而师之,以必得乃止。

历数十年,其学大成,著《易简归一》数十卷。

辨疑补漏,博约明察,通微融敏,咸谓古人复生。

其治以脉,不以证.,无富贵贫贱,不责其报,信而治,无不效,其不治,必先知之,唯一用巫乃去,不顾自是,吾里之巫,稍不得专其功矣。

余行数千里莫能及,间一遇焉,又止攻一门,擅一长而已,无兼善之者。

来旴江,得汤伯高,该明静深,不伐不矜,深有类于徐。

余方忧巫之祸,医之道不明,坐视民命之夭阏而莫救,而爱高之学有类于徐,且试之辄效,故并书巫医之行利害及徐之本末以赠之。

嗟夫,使世之医皆若虚、伯高,信之者皆吾里之人,巫其能久胜矣乎!伯高名尧,自号常静处士。

若虚棪。

闻庐山有郭氏,号南寄者,亦有名。

(选自《揭傒斯全集》)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药一入口不效,即屏.去屏:摒弃B. 又必假邪魅之候以为容.容:容纳C. 被重刑厚罚而不怨恚.恚:怨恨D. 其治以脉,不以证.证:症状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 楚地的风俗是信巫不信医。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能力训练十三 文言文阅读(A)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能力训练十三 文言文阅读(A)

专题能力训练十三文言文阅读(A)一、(2017浙江宁波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5题。

医原[明]方孝孺医之为术,其说之至粹而出于古者,莫过《素问》《难经》,述阴阳气运之理,辨形体荣卫之原.,以明养生治疾之道。

其精微之要得诸心而见于效者,固有不可以言传者矣,书岂足以尽其意乎?后之学者,不能求其为书之意,而泥其说。

甚者弃书不省,而惟攻乎浅陋拘阂之方书。

人之耳目、手足均也,脉络、血气、筋骨均也,而其变之乖殊若此,医岂易言乎?药岂易用乎?其病在乎心也,而药其肺;在乎寒也,而以为热;病乎.实也,而以为虚。

病不能自言,受药而死者无所控诉,故医得用其术而莫之诘也。

昔者贵人有疾,而天方不雨,医来治者以.十数,皆莫效。

最后一人至,脉已,则.以指计甲子,曰:“某夕天必雨。

”竟出,不言治疾之方。

贵人疑之,曰:“岂谓吾疾不可为邪,何言雨而不及药我也?”已而,夕果雨,贵人喜,起而行乎庭。

达旦,疾若脱去。

明日,后至之医来谒,贵人喜,且问曰:“先生前日脉疾而言雨,今得雨而果瘳.,何也?”医对曰:“君侯之疾以忧得之然私计君侯忠且仁所忧者民耳以旱而忧以雨而瘳理固然也何待药而愈邪”若是医者,可谓得其道矣。

方书之所具,成说之所有,夫人皆能用也。

求之于言语之外,而得其所不言之意,非奇士其.孰能之?始余闻四明有世医邵君真斋,善为方,视人疾以为不可治者必不治,而所治必取奇效,心窃识之。

今年,真斋过余,坐而与之语,畏慎恭悫..,不妄有所称引,而于察脉用药,信乎无所苟.,余益信服之。

生民之疾多矣,不度可否,以身试之,而无所成相踵,其有如真斋之不苟用而必成功者乎?苟难乎其人,则余于真斋不宜无说也,作《医原》以赠之。

(选自《逊志斋集》,有删节)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辨形体荣卫之原.原:原因,原由。

B.今得雨而果瘳.,何也? 瘳:痊愈。

C.信乎无所苟.,余益信服之苟:马虎,随便。

D.坐而与之语,畏慎恭悫..恭悫:恭谨实诚。

高中语文文言文训练1+答案解析

高中语文文言文训练1+答案解析

断句次日呼之不起/排闼而入/则遗蜕在床矣/余与尔和闻之惊诧/仓皇走视/痴病植立/惝恍久之解析注意某些虚词是句首词,还有某些固定的四字词结构。

的一项是()(3分)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A.云谷医术高明,擅治痈疽和痘疹,不拘前人古方,都凭聪慧明审行事,每次都考虑病情后再配药剂,常能起死回生。

B.云谷有米颠一样的洁癖,痛恨他人吸烟喝酒、采摘花朵、随地吐痰等恶习,所以只有趣味高雅的人,才愿和他交往。

C.云谷自小多才多艺,精通多种乐器,特别喜欢吹洞箫为唱曲的人伴奏,能与他和谐配合的只有李玉成、王公端两人。

D.云谷心胸豁达开朗,对于世态炎凉、势利之事,全不在意。

他随不晓文墨、不解诗画、身处俗世,却有着高雅的情趣。

答案 B解析“只有趣味高雅的人,才愿和他交往”错,文中是:不是趣味高尚的人,都不能和他长久交往。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和部编本教材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1分)(1)故凡患痘之家,非极险极逆时,医之所谢绝者,决不顾吾云谷也。

(4分)答案所以凡是得了痘疹的人家,不是到了极其危险、极其反常的时候,(别的)医生拒绝治疗的情况,绝对不会找我的朋友云谷(看病)。

解析①凡:凡是。

②逆:反常。

③顾:拜访。

④句意。

(2)至其结交良友,直是性生,非由矫强。

(4分)答案至于他结交好友,只是缘自性情,不是由于虚假勉强。

解析①至:至于。

②直:只。

③性生:由性情而生。

④句意。

(3)赵王扫除自迎,执主人之礼,引公子就西阶。

(《史记魏公子列传》)(3分)答案赵王打扫庭前台阶,亲自迎接公子,依照主人迎接贵宾的礼节,引导公子从西阶而上。

解析①除:台阶。

②执:依照。

③引:引领。

5.请简要概括鲁云谷在交友方面所表现出的特点。

(4分)答案①结交缘自真性情;②结交的都是“良友”;③待友热情而真诚。

解析1点2分,任选2点即可参考译文会稽宝祐桥的南面,有家小小的药铺,是我的朋友鲁云谷行医卖药的地方。

云谷对茶的道理和学问有深刻的领悟,知心的朋友每天聚集在一起品茶,接连不断地前来,以至应付接待不过来。

傅青主善书画 阅读答案附翻译

傅青主善书画 阅读答案附翻译

傅青主善书画阅读答案附翻译(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作文大全、试题答案、职业规划、原文赏析、小学阅读、初中阅读、高中阅读、诗词阅读、文言文阅读、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essay writing, test questions answers, career planning,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primary school reading, junior high school reading, high school reading, poetry reading, classical Chinese reading,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傅青主善书画阅读答案附翻译傅青主善书画阅读答案傅青主善书画傅青主徵君山以书画著,不轻为人作。

《傅青主善医》阅读答案及翻译

《傅青主善医》阅读答案及翻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傅青主善医。

其乡人王尧客都门,忽头痛,经多医不效,就诊于太医院某,按脉毕,命之曰:此一月症也,可速归家料理后事,迟无及矣。

王急治任旋里。

会傅入都,遇诸途,问王归意,以疾告,曰:太医院某君,国手也,盍请治之?某叹曰:仆之归,从其命也。

乃具告所言。

傅骇曰:果尔,奈何?试为汝诊之。

按脉良久,叹曰:彼真国手也,其言不谬。

王泫然泣曰:诚如君言,真无生望矣。

然君久着和、缓①名,乃不能生死人而肉白骨乎?傅又沉思久之,谓曰:汝疾无生理,今思得一法,愈则不任功,不愈亦不任过,试之何如?王大喜,求方。

傅命归家,遍觅健少所用旧毡笠十余枚,煎浓汤,漉成膏,旦夕履之。

王归家,如法治之,疾果愈。

寻至都见傅,喜慰异常。

更谒某,某见王至,瞿然曰:君犹无恙耶?王具以傅所治之法告之。

某叹曰:傅君神医,吾不及也。

吾初诊汝疾,乃脑髓亏耗,按古方,惟生人脑可治,顾万不能致。

今傅君以健少旧毡笠多枚代之,真神手,吾不及也。

若非傅君,汝白骨寒矣,谓非为鄙人所误耶!医虽小道,攻之不精,是直以人命为儿戏也,吾尚敢业此哉!送王出,即乞休,闭门谢客,绝口不谈医矣。

傅善医而不耐俗,病家多不能致。

然素喜看花,置病者于有花木之寺观中,令与之善者诱致之。

傅既至,一闻病人呻吟,僧即言为羁旅贫人,无力延医,傅即为治剂,辄应手愈。

某妇忽患腹痛,辗转地上。

其夫求之傅,乃令持敝瓦缶,置于妇榻前,捣千杵,服之,立止。

一老人痰涌喉间,气不得出入,其家具棺待殓。

傅诊之,曰:不死。

令捣蒜汁灌之,吐痰数升而苏。

凡患泻者,遇傅无不瘳。

用药不依方书,每以一二味取验。

有苦痨瘵者,教之胎息②,不三月而愈。

(选自《清稗类钞·傅青主善医》,有删改)【注】①和、缓:春秋时期秦国两位名医的名字。

②胎息:像婴儿在母胎中一样不用口鼻而用脐呼吸,是一种高度柔和的腹式呼吸法。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急治任旋里行李B.医虽小道,攻之不精研究C.病家多不能致达到D.令与之善者诱致之交好答案:C(致:招来、招请)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 就诊于太医院某乃令持敝瓦缶,置于妇榻前B. 乃具告所言乃脑髓亏耗C. 试为汝诊之谓非为鄙人所误耶D. 问王归意,以疾告是直以人命为儿戏也答案:D(以:介词,把;A于:介词,到/在;B乃:副词,于是、就/是、原来是;C为:介词,替、给/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傅青主善医
傅青主善医。

其乡人王尧客都门,忽头痛,经多医不效,就诊于太医院某,按脉毕,命之曰:“此一月症也,可速归家料理后事,迟无及矣。

”王急治任旋里。

会傅入都,遇诸途,问王归意,以疾告,曰:“太医院某君,国手也,盍请治之?”某叹曰:“仆之归,从其命也。

”乃具告所言。

傅骇曰:“果尔,奈何?试为汝诊之。

”按脉良久,叹曰:“彼真国手也,其言不谬。

”王泫然泣曰:“诚如君言,真无生望矣。

然君久着和、缓①名,乃不能生死人而肉白骨乎?”傅又沉思久之,谓曰:“汝疾无生理,今思得一法,愈则不任功,不愈亦不任过,试之何如?”王大喜,求方。

傅命归家,遍觅健少所用旧毡笠十余枚,煎浓汤,漉成膏,旦夕履之。

王归家,如法治之,疾果愈。

寻至都见傅,喜慰异常。

更谒某,某见王至,瞿然曰:“君犹无恙耶?”王具以傅所治之法告之。

某叹曰:“傅君神医,吾不及也。

吾初诊汝疾,乃脑髓亏耗,按古方,惟生人脑可治,顾万不能致。

今傅君以健少旧毡笠多枚代之,真神手,吾不及也。

若非傅君,汝白骨寒矣,谓非为鄙人所误耶!医虽小道,攻之不精,是直以人命为儿戏也,吾尚敢业此哉!”送王出,即乞休,闭门谢客,绝口不谈医矣。

傅善医而不耐俗,病家多不能致。

然素喜看花,置病者于有花木之寺观中,令与之善者诱致之。

傅既至,一闻病人呻吟,僧即言为羁旅贫人,无力延医,傅即为治剂,辄应手愈。

某妇忽患腹痛,辗转地上。

其夫求之傅,乃令持敝瓦缶,置于妇榻前,捣千杵,服之,立止。

一老人痰涌喉间,气不得出入,其家具棺待殓。

傅诊之,曰:“不死。

”令捣蒜汁灌之,吐痰数升而苏。

凡患泻者,遇傅无不瘳。

用药不依方书,每以一二味取验。

有苦痨瘵者,教之胎息②,不三月而愈。

(选自《清稗类钞·傅青主善医》,有删改)【注】①和、缓:春秋时期秦国两位名医的名字。

②胎息:像婴儿在母胎中一样不用口鼻而用脐呼吸,是一种高度柔和的腹式呼吸法。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急治任旋里行李
B.医虽小道,攻之不精研究
C.病家多不能致达到
D.令与之善者诱致之交好
答案:C(致:招来、招请)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就诊于太医院某乃令持敝瓦缶,置于妇榻前
B. 乃.具告所言乃.脑髓亏耗
C. 试为汝诊之谓非为鄙人所误耶
D. 问王归意,以疾告是直以人命为儿戏也
答案:D(以:介词,把;A于:介词,到/在;B乃:副词,于是、就/是、原来是;C为:介词,替、给/被。


7.下列各句编为四组,都能表现傅青主善医的一组是(3分)
①果尔,奈何?②王大喜,求方。

③傅诊之,曰:“不死。


④彼真国手也,其言不谬。

⑤服之,立止。

⑥每以一二味取验
A.①③⑥B.②③⑤ C.①④⑥D.②④⑤
答案:B(①是傅青主对王尧病情的担心;④是傅青主对太医诊断的肯定。

)8.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尧患头痛病,被京城的太医判为不治之症,一个月后必死。

傅青主叫他试着用青年人戴过的毡笠熬成药膏,早晚服食,竟然把病治好了。

B.太医见到病愈的王尧,大为吃惊,深有感慨。

既佩服傅青主医术高超,又自愧学艺不精,几乎误人性命,此后,这个太医干脆不再从医了。

C.傅青主平素喜欢看花,因而他让人想方设法先把病人安置在有花木的寺院之中,傅青主来了之后,了解情况,给病人诊治下药,手到病除。

D.傅青主善于医治各种疑难杂症,因病施治,不拘一格,用药不多,妙手回春,很有特色。

他还教病人运用“胎息”法调治痨症,效果很好。

答案:C(“把病人安置在有花木的寺院之中”不是傅青主的意思。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太医院某君,国手也,盍请治之?(3分)
答案:太医院里某先生,是全国第一流的医生,为什么不请他治病?(关键词“盍”1分,判断句式1分,句意1分)(①关键词“盍”,兼词,相当于“何不”,译为“为什么不”“怎么不”,或者直接写“何不”,得1分;②“国手也,”判断句,翻译“是”字,体现判断句的标志,得1分;③“国手”译为“国家闻名的医师”“名医”“国内有名的御医”“国家级的医生”等得1分。


(2)诚如君言,真无生望矣。

然君久着和、缓名,乃不能生死人而肉白骨乎?(4分)答案:如果确实像您说的那样,我真的没有活着的希望了。

不过您久负名医的美名,竟不能起死回生吗? (关键词“诚”“着和、缓名”“生死人而肉白骨”各1分,句意1分)(①关键词“诚”,译为“如果确实”“果真”,得1分;②“着和、缓名”译为“有着像和、缓一样的名气”“有着和、缓两位名医的名气”“有着和、缓名医的名声”“有着和、缓两位名医一样的医术和声望”“有着和、缓那样的名望”等,得1分;③“乃”,副词,译为“竟然”“却”“反而”,得1分;④“生死人而肉白骨”,“生”“肉”,使动用法,译为“使……活过来”或“让……复活”、“使……长肉”“让……长肉”,或者意译为“起死复生”“起死回生”,得1分。


(3)送王出,即乞休,闭门谢客,绝口不谈医矣。

(3分)答案:太医送王尧出门,立即请求退休,关上门谢绝求医的人,闭口不再谈医术了。

(补充主语1分,关键词“谢”1分,句意1分)(①补充主语“太医”得1分;②“乞休”译为“请求退休”“请求辞退官职”,得1分;③“谢”译为“谢绝”“拒绝”,得1分。


【参考译文】
傅青主善于治病。

他的同乡人王尧寄居在京城,忽然患头痛病,经很多医生诊治都不见效,到太医院某医生就诊,那太医按脉完毕,吩咐他说:“这病只有一个月时间了,你应尽快回家料理后事,慢一点就来不及了。

”王尧急忙打点行李准备回家。

适逢傅青主来京城,在路上遇到王尧,就问他回家的原因,王尧把病情告诉傅青主。

傅青主说:“太医院某先生,是全国第一流的医生,为什么不请他治病?”王尧叹息着说:“我回家,就是听从他的吩咐
啊。

”于是将太医说的都告诉他。

傅青主很吃惊,说:“如果真是这样,怎么办?让我试给你诊断一下。

”按脉很久,叹息着说:“太医他真是国手啊,他说的没错。

”王尧流着眼泪说:“如果确实像您说的那样,我真的没有活着的希望了。

不过您久负名医的美名,竟不能起死回生吗?”傅青主又沉思很久,对他说:“你的病没有救活的道理,不过我现在想到一个法子,治好了不算功劳,治不好也不承担过失,试一试怎么样?”王尧很高兴,求处方。

傅青主吩咐他回家去,四处寻找健壮青年使用的旧毡笠十余枚,煮成浓汤,过滤成药膏,早晚服食。

王尧回到家里,按照傅青主的方法医治,病果然好了。

不久他到京城见傅青主,傅青主非常欣慰。

王尧又去拜见太医,太医见他来,吃惊地看着,说:“你还活着吗?”王尧把傅青主治病的做法告诉他。

太医叹息着说:“傅先生真是神医,我比不上他。

我当初诊断你的病,原来是脑髓亏损,按照古药方,只有用活人脑才可以医治,但是确实不能得到。

现在傅先生用健壮青年使用的多枚旧毡笠代替活人脑,真是本领高超,我比不上。

如果不是傅先生,你早就死了,可以说不是被我耽误吗!行医虽说是小本领,研究不精通,这简直是把人命看作儿戏啊,我还敢从事这种职业吗!”太医送王尧出门之后,立即请求退休,关上门谢绝求医的人,闭口不再谈医术了。

傅青主善于治病而不能忍受俗气,病家多不能招请他。

不过他平时喜欢看花,有人就在有花木的寺院中安置病人,让跟傅青主交好的人引诱他到来。

傅青主来了之后,一听到病人的呻吟,僧人当即说是寄寓异乡的穷人,没有钱请医生,傅青主当即给病人诊治下药,随手就治好了。

有一个妇人突然患肚子痛的疾病,痛得在地上翻来覆去。

她丈夫请傅青主医治,傅青主就叫他拿一个破瓦罐,放在妇人睡榻前面,用圆木棒捣一千次,捣成粉末让妇人服下去,她的肚子立即不痛了。

一个老人痰涌在喉咙中间,不能呼吸,他的家人准备了棺材等着收殓。

傅青主诊断病情,说:“没有死。

”让家人捣蒜汁来灌他,吐出几升痰就苏醒过来。

凡是患腹泻的病人,遇到傅青主没有不被治好的。

傅青主使用药物不按照药书,常常用一二味药就取得预期的效果。

有被痨病所苦的病人,傅青主教他用胎息法调治,不到三个月病就好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