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温针灸治疗腰椎术后腓总神经损伤6例
中医针灸防治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医针灸防治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称“腰椎纤维环破裂”,是由于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病变之后,在遭受外力的作用下,或因慢性劳损,或闪挫跌仆扭伤,或风寒湿外邪侵袭,引起脊椎内外平衡失调,造成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了神经根、血管或脊椎等组织,导致腰痛且伴有坐骨神经放射性疼痛等症状的一种疾病。
近年来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越来越多,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占90%以上的人在其一生中曾患过腰痛,在这些腰痛病人中有半数是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
我国成年人逾十亿,可想而知,每天有多少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在受病痛的折磨。
从临床资料的统计数据分析发现,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日趋年轻化,长期坐办公室、伏案工作、电脑桌前久不离位者是该病发生最多的人群。
随着现代化办公设施的快速发展和运用,那些脑力劳动者、白领一族把上班工作时间几乎完全固定在办公桌、电脑前的座椅上,按动键盘、滑动鼠标、拨打手机成为每天主要的活动内容。
他们再也不像以前楼上楼下传达指示,骑车或步行东奔西走联系工作。
这样看似轻松了自己,其实,由于长期坐着不动,给腰椎、腰部肌肉、韧带、软组织造成了相当大的压力,使腰部长期负重,日积月累形成慢性损伤,如再遇外伤或遭受风寒湿邪的外袭,内外合因致使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了马尾神经或神经根,腰腿痛也就伴随着发生了。
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上分为急慢性两种。
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常有明显诱发因素,如局部受寒凉侵袭、搬重物扭伤、腰部活动时用力不当等。
发生急性腰椎间盘突出后,腰背强直,痉急痛剧,不能站立,呈端坐位,稍动痛即加重,直立时腰椎挺直,或有侧弯,腰肌触痛,腰椎不能仰俯及左右旋转,按之其痛向下肢放射,腰痛轻者牵扯下肢隐隐作痛,腰痛重者每于活动或咳嗽、喷嚏、大声说笑、大小便时均可使疼痛瞬间加剧。
运用针灸疗法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肯定,大部分病人能收到立竿见影之效。
根据急性腰突其疼痛部位集中在腰骶处的特点,腰骶部又属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循行之处,故治疗常用助阳散寒、祛风逐湿、活血化瘀、通经止痛之法。
针灸治疗腓总神经损伤验案1_则

Advances in Clinical Medicine 临床医学进展, 2023, 13(8), 12782-12786 Published Online August 2023 in Hans. https:///journal/acm https:///10.12677/acm.2023.1381792针灸治疗腓总神经损伤验案1则陈慧彬1*,郭 璨1,李 俐2#1福建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福建 福州 2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针灸科,福建 福州收稿日期:2023年7月15日;录用日期:2023年8月6日;发布日期:2023年8月15日摘要 腓总神经损伤是针灸治疗的优势病种之一,其近年来发生率不断升高,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临床上针灸治疗腓总神经损伤可以有效改善失神经区运动功能及感觉障碍,减轻患者痛苦,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
本文主要介绍李俐主任运用针灸综合疗法治疗腓总神经损伤验案1则,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关键词腓总神经损伤,温针灸,电针,浅针,验案Acupuncture Treatment of Common Peroneal Nerve Injury: A Case StudyHuibin Chen 1*, Can Guo 1, Li Li 2#1College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Fuji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uzhou Fujian 2Department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Affiliated to Fuji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uzhou Fujian Received: Jul. 15th , 2023; accepted: Aug. 6th , 2023; published: Aug. 15th , 2023AbstractCommon peroneal nerve injury is one of the advantages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treat-ment of diseases, the incidence of which has been increasing in recent years, causing serious im-pact on patients’ daily life, clinical acupuncture treatment of common peroneal nerve injury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motor function of the denervation area and sensory disorders, reduce the pain of patients, contribute to the recovery of nerve function. This article mainly introduces 1 case *第一作者。
腓总神经受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中医治疗护理
2、水针治疗: 操作方法:患者取屈膝或仰卧位,选用5ml无
菌注射器,抽取甲钴胺注射液500vg,维生素 Bl注射液100rag,选取以上穴位2—3个常规消 毒后快速刺入皮下。得气后,回抽无回血,缓 慢注入药液,注射完毕,嘱患者伸屈活动患肢 1O分钟,每日穴位交替注射1次,10次为一疗 程,休息3日。 维生素B1、甲钴胺营养神经,消除水肿,改 善其神经纤维的功能
腓总神经受损的常见成因
(1)膝关节邻近手术导致腓总神经区域性软组织肿 胀,腓总神经受到牵张,尤其在麻醉未完全清醒 时应注意由于姿势不当导致的腓总神经的长时间 受压。
(2)局部有植入物等,增加了局部的内压,特别是 胫骨近段异体半关节移植,涉及年龄和性别等所 致异体骨不匹配偏大时,挤压腓骨小头导致腓总 神经过度牵拉受损;
因足下垂和内翻,行走时稍不慎就可扭伤外踝, 因教育病人预防继发性损伤。可用足托或穿矫形 鞋使踝保持在90°位。
如为神经断裂,应尽早手术缝合。对不能恢复者 ,可行肌腱移植术和功能性电刺激。
足托
运动疗法:
积极的运动功能训练使肌肉有节律性收缩,从 而改善肌肉及周围血液循环、防肌肉大量失水 ,维持肌肉正常代谢,维持其功能,延缓肌肉 失用性萎缩 为肌肉迎接神经再生创造条件。 由于血液和淋巴液循环的改善,因而能加速神 经组织水肿及病变产物的吸收:肌肉的收缩, 促进了神经及其靶肌肉的恢复,有效地减轻了 肌肉的变性和萎缩,靶器官功能的恢复又反过 来促进神经的成熟。
腓总神经绕行 腓骨颈处位 置表浅,且与 骨膜紧贴,故 腓骨颈骨折或 使用固定器材 不当时可受累 及引起小腿伸 肌瘫痪而导致 足下垂。
腓总神经损伤:
(1)足下垂,走路呈跨越步态; (2)踝关节不能背伸及外翻,足趾不
1例左腓总神经损伤合并电烧伤的创面护理

1例左腓总神经损伤合并电烧伤的创面护理作者:沈姜津,林小英来源:《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年第15期作者单位:363000漳州市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七五医院沈姜津:女,大专,护师,护士长沈姜津林小英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6.15.070电击伤(电烧伤)是人体与电源直接接触后电流进入人体,电能在体内转化为热能导致人体皮肤、皮下组织及深层肌肉、血管、神经、骨关节等广泛的深层烧伤[1]。
创面出血和气性坏疽为电烧伤局部主要并发症,如不恰当的处理伤口会导致并发症的发生。
我科曾收治1例外伤致左腓总神经损伤合并左小腿外侧电针烧伤的患者,根据患者伤口情况划分不同时期,进行相应清创,使用合适的药物,运用伤口湿性愈合理论治疗[2]予肌内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3]每日1次,口服甲钴胺片0.6 g每日3次进行营养神经治疗,大大缩短了伤口愈合时间,现将创面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1病例介绍患者,男,31岁,2015年5月8日因外伤致左小腿疼痛、左足麻木半月余,查体:体温36.5 ℃,脉搏8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8/76 mmHg,血红蛋白119 g/L;肌电图提示:所检见左腓总神经感觉传导波幅降低,传导速度减慢及左胫前肌轻收缩时无法完成,最终诊断为左小腿裂伤并肌肉断裂,左腓总神经损伤。
给以针灸、超短波等治疗,改善小腿麻木症状。
患者入科前曾在外院行针灸治疗时不慎被电针烧伤,因患者小腿皮肤感觉麻木,感觉不到电流的强度,固烧伤创面深度深,深度为Ⅲ度,伴有水疱,表皮破损后,露出苍白色基底,质地硬,面积为1 cm×1.1 cm,创面周围皮肤红肿,皮温高,创面感觉消失,立即行创面处理,同时给予营养计划,改善全身营养,促进伤口愈合,28 d后创面痊愈。
2创面护理2.1疱皮完整期第1天到第4天,根据创面情况,给予清创处理。
在抽出水疱内液体的基础上疱皮给予保留4~6 d,每天更换敷料评估伤口的同时给予逐步清除坏死的疱皮。
内科学_各论_疾病:腓总神经损伤_课件模板

内科学疾病部分:腓总神经损伤>>>
身体部位: 下肢。
内科学疾病部分:腓总神经损伤>>>
科室: 骨科。
内科学疾病部分:腓总神经损伤>>>
简介:
自坐骨神经分出后,沿股二头肌内侧缘斜 向外下,穿过腘窝外上方,到达股二头肌 腱和腓肠肌外侧头之间,经腓骨长肌深面 绕过腓骨颈,分为腓深神经及腓浅神经二 终支。支配腓骨长短肌、胫前肌、姆长伸 肌、趾长伸肌、姆短伸肌、趾短伸肌及小 腿外侧和足背皮肤感觉。
目前暂无相关资料。
内科学疾病部分:腓总神经损伤>>>
并发症: 腓总神经损伤并发症_腓总神经损伤有哪 些并发症
可合并足下垂内翻。
内科学疾病部分:腓总神经损伤>>>
治疗:
腓总神经损伤治疗方法_如何治疗腓总神 经伤
(一)治疗 注意预防,如上石膏或夹板前在腓骨 头后加用衬垫保护,腘窝或腓骨头处手术 时应防止腓总神经损伤。腓总神经损伤应 尽早治疗,多数可通过神经直接吻合进行 修复,如果神经缺损过大,可考虑选用自 体腓肠神经移植修复。临床治疗表明,伤 后
谢谢!
内科学疾病部分:腓总神经损伤>>>
治疗:
道,将胫后肌腱经皮下隧道拉至足背切口。 此时即可缝合足背内侧切口及小腿内侧切 口(图3B)。
(5)使足背屈至80°位,用拉出钢丝 法将胫后肌腱末端缝合固定于外侧楔状骨 的骨洞内(图3C)。缝合固定时肌腱要保持 适当张力。缝合足背正中切口。
(6)术后用短腿石膏固定于上述位置, 6周
内科学疾病部分:腓总神经损伤>>>
治疗: 筋膜,于胫骨前肌与 长伸肌之间分离,显 露胫前动脉,静脉紧 贴于动脉旁,腓深神 经位于动脉外侧(图 2B)。
温针灸治疗腓总神经麻痹32例

4 参考 文献
『1 洪文 学 , 亮 , 军. 1 陈 景 一种 具有 传 统 中 医针 刺 补 泻手 法 的新
型 智 能 电针 仪 设 计. 京 生物 医学 工程 ,0 6 2 ( )5 6 北 2 0 , 5 6 :8 『 宋俊 杰 , 文 学 , 泉 , . 于 P 平 台 的 电 针 仪 . 器仪 2 ] 洪 李 等 基 C 仪 表 学 报 ,0 6 2 ( ) 2 2 2 0 ,7 6 :3 『 张 春 平 , 志 芳 . 种 基 于 音 乐 原理 的 电针 仪 的研 究. 计 3 1 贺 一 微
黄大勉 , 学奎. 能电针治疗仪原理 与实现. 徐 智 电子 技 术 ,
收 稿 日期 : 0 0 0 — 1 2 1 — 3 3
2 0 ( )6 0 6 2 :8 『1 付娟 , 小左 , 淑 丽 , . 医诊 断 学 网络 课 程 教 学 平 台 5 陆 邢 等 中
编辑 : 华 由 王 沁 凯
『1 戚 乐 , 小启 . 6 陈 医学 影 像 学 课 程 网络 教 学 平 台 的建 设 和 应
用. 州 师 范 学 院 学报 ( 杭 医学版 ) 2 0 ,7 4 :5 ,0 7 2 ( ) 2 9 『] 程 萍 . 于 网格 计 算 平 台 的远 程 医疗视 频 系统 研 究. 国 7 基 中
近 年来 . 者运 用 针刺 结合 艾 4 典 型 病 例 笔
灸 治疗 腓 总神经 麻 痹 3 2例 .取 得 较好 疗效 . 现报 告 如下
1 临 床 资 初 诊 L期 :0 9年 3月 1 4 t 20 4
日。
患者 有糖 尿 病史 2年 , 糖控 制欠 稳 定 . 血 空腹 血
腓总神经损伤的康复ppt演示课件

35
(七)手术治疗
原则上越早修复越好,伤后3 个月以内手术的效果 最好。 闭合性腓总神经伤尽管有自行恢复的可能,但也 应尽早手术探查
.
36
手术治疗分为:
1. 神经离断首选神经端端吻合 2. 神经缺损过大,自体腓肠神经移植,或 / 腓总神 经远断端与胫神经行端侧吻合 3. 神经卡压首选探查松解术 4. 胫后肌腱转移,至足背以代替伸肌功能,纠正足 下 垂 畸 形 , 包 括 : 经胫腓骨骨间膜孔转移 经胫骨前内侧皮下转移 5. 三关节融合术
一、运动功能的评定
望诊
肢体周径测试 肌力和关节活动范围评定
.
10
运动功能恢复的评定 周围神经损伤后的运动功能恢复等级
恢 复 等 级 0级(M0) 1级(M1) 2级(M2) 评 定 标 准 肌肉无收缩 近端肌肉可见收缩 近、远端肌肉均可见收缩
3级(M3)
4级(M4) 5级(M5)
所有重要肌肉能抗阻力收缩
.
29
③当肌力增至3+~4级时,就进行抗阻运动, 同时进行速度、耐力、协调性和平衡性的训 练。 多用哑铃、沙袋、弹簧、橡皮条,也可 用组合器械来抗阻负重。 增加肌力的抗阻运动方法有:
渐进抗阻运动
短暂最大负载等长收缩练习 等速练习。
.
原则是大重量、少重复。
30
2.电疗法 可选用NES或肌电生物反馈疗法
.
34
(六)病人的再教育 重视感觉障碍患者的再教育
首先必须让病人认识到单靠医生和治疗师,不能使受伤的肢 体完全恢复功能,病人应积极主动地参与治疗。早期就应在 病情允许下,在肢体受限范围内尽早活动,以预防水肿、挛 缩等并发症。 周围神经损伤病人常有感觉丧失,因此失去了对疼痛的保护 机制。无感觉区容易被灼伤、外伤。一旦发生了创伤,由于 伤口有营养障碍,较难愈合。必须教育病人不要用无感觉的 部位去接触危险的物体,如运转中的机器、搬运重物。烧饭、 煮水时易被烫伤,吸烟时烟头也会无意识地烧伤无感觉区。 对有感觉丧失的手、手指,应经常保持清洁、戴手套保护。 若坐骨神经或腓总神经损伤,应保护足底,特别是在穿鞋时, 要防止足的磨损。 无感觉区也容易发生压迫溃疡,在夹板或石膏内应注意皮肤 是否发红或破损,若出现石膏、夹板的松脱、碎裂,应立即 去就诊。
针灸治疗神经系统疾病

针灸治疗神经系统疾病xx年xx月xx日CATALOGUE目录•针灸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概述•针灸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理论基础•针灸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实践•针灸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案例•针灸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疗效评估与优化方案•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的针灸辅助治疗方法01针灸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概述针灸是一种利用毫针、艾灸等刺激人体穴位的治疗方法。
通过调节人体经络系统,达到调和气血、平衡阴阳、治疗疾病的目的。
定义根据刺激方式的不同,针灸可分为体针、头针、耳针、手针、足针等。
分类定义与分类针灸通过刺激穴位,可以调节人体经络系统,使气血运行通畅,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针灸治疗的作用机制调节经络针灸可以刺激神经末梢,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缓解疼痛和其他不适症状。
调节神经系统针灸可以调节内分泌系统,改善身体的免疫功能,促进身体自愈。
调节内分泌疼痛性疾病如头痛、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关节炎等。
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病、癫痫、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等。
功能性疾病如失眠、神经衰弱、抑郁症等。
针灸治疗的临床应用02针灸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理论基础经络是针灸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基础,包括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以及络脉、经别和皮部等。
经络系统是沟通表里、联络脏腑、运行气血的通路,能够传递身体各部位的信息,调节人体功能。
脏腑是针灸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重要部分,包括心、肝、脾、肺、肾等五脏和胃、小肠、大肠等六腑。
脏腑系统与经络系统相互配合,调节人体各项生理功能,包括神经系统功能。
针灸治疗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经络和脏腑功能,进而对神经系统产生影响。
针灸治疗可以调节神经元的兴奋性,改善神经递质的释放和接收,促进神经再生和修复,缓解神经系统疾病的症状。
针灸治疗与神经系统疾病的关系针灸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现代研究研究表明,针灸治疗可以改善脑部血流、调节神经递质、减轻炎症反应等,对神经系统具有保护和修复作用。
研究还发现,针灸治疗可以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对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具有积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年2月第3卷第2期(总26期)
Chinese Manipulation&Rehabilitation Medicine.Feb2012,Vol.3,No.2
传统温针灸治疗腰椎术后腓总神经损伤6例
赵春雷1杨旭2
(1.辽宁省海城市中医院,辽宁海城114200;2.沈阳军区总医院北陵临床部,辽宁沈阳110031)摘要目的:传统温针灸治疗对腰椎术后腓总神经损伤6例临床疗效观察。
方法:总结近2年内腰椎术后出现腓总神经损伤症状患者6例采用传统针刺,配合艾条温灸治疗,并对其结果进行临床分析。
结果:传统温针灸治疗腰椎术后腓总神经损伤临床疗效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腓总神经损伤,腰椎术后温针灸治疗腰椎术后
目前临床上腰椎疾病引起下肢症状中表现为腓总神经损伤的患者较为多见。
引起腓总神经损伤的原因很多,较为常见的是腰椎间盘突出巨大,错过最佳手术时机,并急性发作引起下肢神经损伤,表现为腓总神经损伤,典型症状为足下垂,足不能背屈,走路时须用力抬高患侧下肢,呈跨越步态。
术后恢复差,可出现小腿前外侧可有肌肉萎缩麻木;足背面和足1~4节趾背面有感觉障碍。
腓浅神经麻痹则足不能外翻,腓深神经麻痹则足不能内翻。
本院采用传统针刺配合温灸治疗腰椎术后腓总神经损伤6例,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
1研究对象及方法
1.1一般资料自2008年3月~2010年10月我院收治的腓总神经损伤患者6例,其中男4例,女2例。
病史0.5~2年,平均0.92年。
因腰椎间盘突出巨大并急性发作出现足下垂等腓总神经损伤症状,手术后半年腰椎及下肢麻痛症状消失,但仍旧感小腿前外侧麻木,足不能背屈,足下垂,行走需用力抬高患侧下肢,活动受限,足内外翻均不能。
经确诊为腓总神经损伤,药物治疗1个月后疗效不明显,到我院行传统针刺配合温针灸治疗。
1.2治疗方法
1.2.1取穴阳陵泉、陵后、外丘、丘墟、足三里、悬钟、太冲、解溪。
1.2.2以上患者均采用针刺配合艾条温灸治疗。
患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其损伤一侧下肢,检查时可见小腿肌肉萎缩。
穴位常规消毒后,用华佗牌30号毫针分别直刺上述穴位;穴位针刺后用点燃艾条对所刺穴位处加热,并对病灶部位温灸,热度为患者可以耐受为宜,观察患者病灶处皮肤颜色变红即抬高艾条于皮肤之间距离,艾条于皮肤距离应在5~8cm上下浮动。
温灸时间约为20分钟。
10天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嘱患者可适当行下肢功能锻炼。
2结果
4个疗程后,6位患者症状均明显好转,患肢小腿前外侧麻木减轻,足能背屈力量增强,足下垂基本恢复。
随访期约为1个月左右。
回访结果表示,经过系统的下肢功能锻炼后神经损伤症状进一步恢复,所有患者损伤一侧下肢均无功能障碍、症状复发、症状加重等表现。
3讨论
腓总神经是坐骨神经的一个主要分支,在大腿下1/3,从坐骨神经分出,在腓骨头前方分出腓肠外侧皮神经,分布于小腿外侧面,然后形成腓浅和腓深神经[1]。
腓浅神经支配腓骨长肌、腓骨短肌,并分出足背内侧皮神经和足中间皮神经,分布于2、3、4、5趾背侧皮肤。
腓总神经受巨大突出的椎间盘压迫很容易短时间内出现神经损伤表现。
现代医学表明,针刺对神经具有良好的双向调节作用。
传统针刺,对神经具有兴奋作用,能使损伤神经恢复正常。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属中医“筋伤”范畴,多由气血不和、脉络不通而发病。
并且由于神经受压因素可致气血运行受阻、瘀血阻滞导致筋脉肌肤失养。
外受寒邪,寒凝经脉,瘀血内生,可发生本病病发之久,正气耗伤可致气血双亏,病情趋于缠绵,难于速效。
本院在治疗过程中运用中医经络学说与现代医学解剖知识相结合方法,按神经分布取穴,传统针刺配合温灸治疗。
温针灸主要是利用艾火温和的热力扩张治疗病变部位的毛细血管,改善微循环,并加速围刺穴区组织内血液和淋巴循环,促进了病灶部位炎性物质渗出,特别是致痛物质的吸收、转移和排泄。
《医法入门·针灸》载:“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说明灸法有独特的疗效。
所以针刺配合艾条温灸更有针对性的直接发挥了温针在治疗“筋伤”时的温经散
69
《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年2月第3卷第2期(总26期)Chinese Manipulation&Rehabilitation Medicine.Feb2012,Vol.3,No.2
寒、舒筋缓急、通络止痛等功效[2]。
以上取穴既有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及足厥阴肝经又有经外奇穴,体现了经络所过,主治所及的治疗原则,最终使损伤神经的炎性反应减轻或消除,经脉得以温养,气血得以调和,从而缓解或消除了临床症状。
传统针刺配合艾条温灸的治疗方法科学有效,并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朱瑜琪,王秀红.自体压迫性腓神经损伤2例[J].山东医药,2009;49(14):7
[2]石学敏.针灸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35.
手法整复配合紫药膏外敷治疗踝关节扭伤66例疗效观察
耿文东
(广东省佛山健翔颈腰医院,广东佛山528000)
摘要目的:对手法整复配合紫药膏外敷治疗踝关节扭伤的疗效进行临床观察。
方法:对66例踝关节扭伤病人行推拿配合外敷紫药膏治疗。
结果:痊愈55例,占83.33%,显效8例,占12.12%,有效2例,占3.03%,无效1例,占1.5%,总有效率为98.48%。
结论:手法整复配合外敷紫药膏治疗踝关节扭伤疗效显著。
关键词踝关节扭伤手法整复治疗紫药膏外敷治
踝关节扭伤是骨科常见疾病,又称“崴脚”,常见于球类运动及下台阶时不慎扭伤。
其特点是患足疼痛,活动障碍,局部肿胀,皮下青紫,从而影响工作、生活和学习,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
其常用治疗方法无外乎推拿、针灸、理疗、药物及固定,而就单一而言治疗往往有一部分病人始终不能完全治愈而遗留部分症状。
我院采用手法整复配合紫药膏外敷治疗的综合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66例患者为2005年10月~2010年02月份我院门诊患者,其中男43例,女23例,年龄13-56岁,平均27岁,病程7个月~2小时,左踝37例,右踝29例。
1.2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有关踝关节扭伤的诊断标准[1],临床均有明确的踝部外伤史:受损关节疼痛、肿胀、皮下瘀斑、伴跛行;走路时伤足不敢用力。
局部压痛明显,踝关节失稳。
X线摄片检查未见骨折脱位征象。
2治疗方法
采用手法整复配合紫药膏外敷治疗:患者仰卧位,采用轻柔手法按摩患足,从痛点周围逐渐向中心按摩,开始时手法刺激量一定要小,以患者微微觉痛为佳,中等量刺激点按,昆仑、太溪、解溪、悬钟、太冲、足三里等穴位每穴约15秒,沿外踝间上3~5寸自上而下拇指按揉约3分钟。
医者右手握住病人足跟,左手握足背(以病人左外踝扭伤为例),助手握住病人小腿同时对抗牵引5~8分钟,以松解软组织。
为关节复位做准备,缓缓内翻、跖屈至最大限度,这时多可听见“弹响声”,后突然背伸外翻至中立位,这时多可听见“弹响声”,(此过程始终保持对抗牵引),助手放下患肢,嘱患者放松医者保持牵引下突然爆发力向前拔伸患足,此时可听见“弹响声”,医者如感觉复位不理想,可重复1次,后继续以轻柔按摩手法放松3~5分钟。
用本院自制剂紫药膏外敷,绷带固定,固定时,保持踝关节外翻约10°,固定两天后拆除。
对于局部肿胀、皮下青紫较甚者,24h内不宜使用手法治疗,先行紫药膏外敷。
待局部肿胀稍减后再行手法治疗。
嘱其尽量减少活动,抬高患足。
如患足仍有疼痛,2天后可再次如上步骤治疗。
一般1~2次治疗后症状基本改善。
3疗效标准
优:肿痛完全消失,活动正常,功能恢复。
良:治疗后肿胀、跛行消失,疼痛基本消失,临床症状有好转,功能稍有改善。
差:仅肿胀略减,疼痛与跛行无改善,临床症状、体征无好转。
4结果
痊愈55例,占83.33%,显效8例,占12.12%,有效2例,占3.03%,无效1例,占1.5%,总有效65例,占98.48%。
1次有效49例,2次有效16例。
5讨论
70
传统温针灸治疗腰椎术后腓总神经损伤6例
作者:赵春雷, 杨旭
作者单位:赵春雷(辽宁省海城市中医院,辽宁海城,114200), 杨旭(沈阳军区总医院北陵临床部,辽宁沈阳,110031)刊名:
按摩与康复医学(上旬刊)
英文刊名:CHINESE MANIPULATION & REHABILITION MEDICINE
年,卷(期):2012,03(2)
参考文献(2条)
1.朱瑜琪,王秀红自体压迫性腓神经损伤2例报告[期刊论文]-山东医药 2009(14)
2.石学敏针灸学 2007
本文链接:/Periodical_amydy201202032.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