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腓骨骨折患者的个案护理
胫腓骨骨折护理常规

胫腓骨骨折护理常规概述胫腓骨骨折是指踝关节上方的胫骨和腓骨之一或两者发生断裂。
骨折治疗需要长时间的康复期,而正确的护理可以最大程度地加速康复进程。
骨折后的护理工作旨在缓解疼痛、减少肿胀、促进愈合和避免并发症。
伤势初期处理骨折初期的处理非常关键。
在急救时,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1.稳定受伤区域,以避免进一步损伤。
2.冷敷受伤部位以减轻肿胀和疼痛。
可以使用冰块或冷水浸泡。
3.尽可能使病人保持安静,不要让患部活动。
4.将伤者转移到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骨折后的休息与体位骨折后,患者需要足够的休息和保持正确的体位。
正确的体位可以减少肿胀和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愈合。
患者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保持患肢高于心脏,多枕头托高腿部。
2.定期更换体位以防止褥疮。
3.向床垫下方放置坚硬物体,以保持脚趾朝上,以便更好地流通血液。
保持伤口清洁在护理骨折期间,保持伤口清洁十分重要。
花费一些时间清洁伤口可以有效地避免感染,并且有助于愈合。
以下是一些注意事项:1.在患者清醒时,使用干净的水和肥皂,轻轻地清洗伤口周围的皮肤。
2.千万不要用酒精或碘酒等刺激性的化学物质来清洁伤口。
3.定期更换敷料和包扎。
如果发现有脱落或渗出,应及时更换。
康复期的护理在康复期间,骨折部位需要特别注意,以免受到进一步的损伤。
康复期间应注意以下方面:1.保持伤部干燥,防止感染。
在淋浴或游泳时,应盖上保护罩以保护伤部。
2.如何找到正确的坐姿或行走姿势,以避免伤势复发。
3.食品应具有平衡和丰富的营养,包含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以促进骨骼的健康和恢复。
小结正确的护理可以快速缓解疼痛和减轻肿胀,并帮助患者更快地恢复。
在骨折治愈前,患者需要严格遵守医生的嘱咐和注意事项,避免使状况恶化或者骨折再次发生。
通过正确的护理,患者可以缩短康复时间,并且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胫腓骨骨折手术护理常规

胫腓骨骨折手术护理常规【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 要消除手术前病人焦虑、恐惧得心理,及时发观病人得所需并加以解决,鼓励其达到心理平衡。
2、饮食护理 :术前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如适当得食鱼类、肉类、海产品及新鲜蔬菜水果。
3、疼痛护理 : 评估患者得身体耐受情况,疼痛分值≥3分时通知医师给予镇痛处理,例如,给予合适体位,运用针灸或止痛药。
4、体位 :抬高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
促进静脉血液回流,保持外固定松紧适度,防止因肢体肿胀使外固定过紧,造成压迫而引起血液循环障碍。
5、石膏固定得护理 : 密切观察患肢得疼痛程度,有无麻木感,石膏固定24小时内要经常检查足趾得背伸与跖屈情况,以判断腓总神经就是否受压,只要怀疑神经受压,立即打开石膏减压。
6、小夹板固定得护理 :随时查瞧小夹板得松紧度及肢体就是有否麻木、疼痛等,严重局部压疮、肢体坏死等严重并发症、7、冷敷: 创伤48小时内内常规冷敷。
8、术前常规准备:遵医嘱完善术前各项检查;制定功能锻炼计划与术前指导,并教会患者;术前清洁皮肤,遵医嘱行手术区备皮,做好护理记录;术前晚遵医嘱禁食禁水;给予安神镇静药物,保证充足睡眠。
【术后护理】1、心理护理 :由于胫腓骨骨折术后并发症较多,尤其就是开放性骨折延期愈合,给病人带来较重得思想负担,表现为悲观焦虑情绪,因多关心体贴病人,促进康复。
2、一般护理 :(1)、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减轻水肿与疼痛,促进伤口愈合。
(2)、取髂骨植骨得病人,术后2天半卧位,放松髂肌减轻疼痛。
(3)、采取单纯螺钉内固定与用普通钢板内固定术后,仍需用长腿石膏外固定8—10周,老年人为了避免关节僵硬,术后四周左右改为短腿石膏或石膏夹板。
3、疼痛护理 :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根据医嘱对症止痛,减轻病人术后痛苦。
4、患肢观察:(1)、肢体应保持功能位置(抬高20—30°,保持外展中立位),观察肢体得感觉(麻木、疼痛、肿胀)、(运动背伸与折曲)、末梢循环(动脉搏动、末梢血管充盈、温度、颜色)情况,防止各关节过伸过屈。
胫腓骨骨折护理_常规

一、胫腓骨骨折护理常规(一)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使病人对所要进行的手术有充分的认识,以消除顾虑和紧情绪。
(2)观察患肢末梢血液循环与足背动脉搏动。
(3)完善术前准备。
(二)术后护理1、病情观察(1)观察生命体征至稳定。
(2)注意观察石膏伤口渗血情况(3)密切观察患肢末梢血液循环、颜色、感觉与运动情况。
2、使用外固定架治疗使用外固定架治疗,保持针眼处干燥,针眼处涂活力碘,l天2次。
3、功能锻炼伤后早期练习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髌骨被动活动与足趾的活动。
外固定去除后,充分练习各关节活动,逐步下地行走。
(三)非手术治疗1、患肢护理(1)卧硬板床休息,患肢抬高、制动。
(2)保持石膏外固定稳定.未干前少搬动,防止褥疮和折断。
2、病情观察,警惕骨筋膜室综合征发生。
(1)严密观察患肢末梢血液循环、皮肤颜色与感觉运动。
(2)严密观察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如搏动减弱或消失,立即报告医生。
(3)如病人诉患肢剧烈疼痛应重视,并报告医生。
(四)功能锻炼指导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髌骨被动活动与踝关节、足趾运动。
(五)出院指导(1)继续坚持功能锻炼。
(2)2~4周复查1次,不适随诊。
(3)石膏外固定8~12周,固定半年后骨折达骨性愈合,方可考虑取出。
二、糖尿病护理常规1、根据患者的身高、体重、工作强度准确计算进食量,安排合理的饮食,定时定量、少量多餐,易饥饿者,可多加蔬菜粗纤维食物。
2、根据患者病情指导其从事适当的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慢跑等。
3、根据医嘱准确给予降糖药物,胰岛素应在每餐前15-30分钟皮下注射并注意轮换注射部位,以免引起局部脂肪硬化。
4、在使用胰岛素治疗过程中,注意观察病情,患者如出现心慌、双手颤抖、出冷汗、难忍的饥饿、头痛头昏、全身乏力等低血糖症状,应立即监测血糖,并告之医生并与时进行处理。
5、观察患者口渴程度与进食量,若食欲突减、厌食,应注意有无酮症酸中毒的发生,若出现呕吐、腹痛、脱水、呼吸深快、有烂苹果味则提示酮症酸中毒,应立即告之医生积极进行抢救。
骨科胫腓骨骨折个案护理计划

胫腓骨骨折个案护理计划患者XXX,男,60岁,主诉“摔伤致左小腿肿痛伴活动受限6小时余,当时无活动性出血”来院就诊。
摄X片示:左胫腓骨骨折,急诊拟“左胫腓骨骨折”201671-06收住我科病房。
既往史:患者既往2年余前因“肺癌”行”左肺叶切除术”术后化疗4次,现恢复可。
家族史:自诉有“冠心病”家族遗传史。
入院时体格检查:T:36.3℃、P:68次/分、R:16次/分、Bp:140/90mmHgo专科检查:脊柱生理性弯曲存在,无压痛、叩痛,无放射痛,活动可。
左下肢跟骨牵引中,左小腿中下段肿胀明显,左小腿无皮肤擦伤,局部压痛(+),纵轴叩击痛(+),可及骨擦音及骨擦感,左足背动脉可触及,左足各趾活动正常,左下肢无痛觉减退。
余肢体未及明显异常。
患者入院后予消肿、镇痛等对症治疗,完善入院常规检查,排除手术禁忌,待患肢肿胀减轻后择期手术治疗(于2016-11-16在硬腰联合麻醉下行“左胫腓骨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
术前护理一、疼痛:与机体炎性反应有关护理目标:疼痛减轻或消失。
护理措施:1、及时有效的予疼痛评分及疼痛宣教,必要时予药物治疗;2、观察病人疼痛部位、性质、程度、主诉及伴随症状;3、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减少疼痛刺激;指导病人转移注解疼痛的方法;指导病人必要时冰敷;4、指导病人正确服用止痛药并详细介绍药物的作用、副作用和注意事项,同时观察药物疗效。
护理评价:1170患者现疼痛评分1分。
二、肿胀护理目标:病人肿胀消除或减轻。
护理措施:1、密切观察肿胀的部位及程度、末梢血运;2、遵医嘱脱水消肿治疗;3、抬高患肢15-20Cm(疑骨筋膜室综合征除外),适当冰袋冷敷。
护理评价:1173患者肿胀明显减轻。
三、牵引失效的可能护理目标:保持牵引的有效性护理措施:1、密切观察牵引肢体的末梢血运;2、保持牵引的有效性;3、预防并发症针孔感染、压疮;4、讲解锻炼的重要性,指导肌肉等长收缩活动。
护理评价:1176牵引有效。
胫腓骨骨折病人的护理

胫腓骨骨折病人的护理【概述】胫腓骨骨折是长骨骨折中最常见的骨折,发病率高,各种年龄均可发病,以10岁以下儿童及青壮年多见。
胫骨干1/3横断面呈三角形,下1/3呈四方形,中下1/3交界处最细,易发生骨折。
胫骨内侧面无肌肉附着,开放性骨折时易形成骨裸露。
胫骨上端后面,有胫前、颈后动脉贴骨表面下行,胫骨上端骨折移位,易发生动脉损伤。
腓骨近端有腓总神经走行,腓骨近端骨折移位或外固定物压迫,可造成腓总神经损伤。
【临床表现】疼痛、肿胀、畸形和功能障碍是胫腓骨骨折的主要症状。
骨折后病人均主诉患肢有剧烈疼痛,尤以活动时加剧。
对于儿童的青枝骨折、成人的单纯腓骨骨折,局部的肿胀、压痛程度相对较轻,活动受限不明显,甚至可以行走。
如骨折有明显的移位,可表现为小腿的畸形、反常活动,有骨擦音、骨擦感。
【治疗方法】1、非手术治疗(1)手法复位、石膏固定:对于低能、移位小,单纯胫骨骨干骨折稳定性骨折,皮肤条件允许可通过闭合复位以石膏、支具等外固定能有效地治愈骨折。
(2)跟骨牵引:对于累及关节的严重粉碎性骨折或合并皮肤挫伤不宜手术时,可行跟骨牵引、辅以手法复位,然后以4~6kg维持牵引4周,待有纤维骨痂形成后转为稳定性骨折后解除牵引,用长腿管形石膏固定。
待骨性愈合后才能去柺行走。
2、手术治疗(1)开放复位内固定:适用于不稳定型和开放的胫骨骨折,最常用的内固定是带锁髓内钉和钢板螺钉。
其中开放伤口应彻底反复清创,合理应用抗生素,早期关闭伤口,必要时植骨治疗。
(2)外固定支架固定:适用于开放性骨折,尤其是皮肤、软组织损伤严重,伤口污染,固缺损、粉碎性骨折的固定。
有利于观察伤口,维持肢体正常的长度,不影响膝、踝关节活动等优点,临床应用较广。
【评估】1、骨折过程及有无并发症2、病情评估(1)生命体征及患者一般情况评估(2)局部皮肤完整性、肿胀评估(3)疼痛评估(4)外周血循环评估(5)外周神经检查评估3、对骨折的认知程度及心理承受能力4、自理能力【护理要点】(一)非手术治疗及术前护理1、定时观察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及患肢足背动脉搏动、趾端活动及皮肤的颜色及温度的变化。
左胫腓骨骨折护理措施

左胫腓骨骨折护理措施一、前言左胫腓骨骨折是指胫骨和腓骨在同一时间内发生断裂或者裂伤的情况。
这种情况通常是由于剧烈的外力作用而引起的,例如跌倒、运动损伤或车祸等。
对于这种情况,及时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疼痛,促进康复,下面将介绍左胫腓骨骨折的护理措施。
二、急救措施1. 确认伤势:在发现患者出现左胫腓骨骨折时,需要先通过询问了解患者受伤的原因以及疼痛程度等情况,然后进行简单的检查来确认是否为左胫腓骨骨折。
2. 控制出血:如果患者出现明显的出血,需要立即采取止血措施。
可以用清洁干净的布或纱布进行包扎。
3. 固定受伤部位:在确认患者出现左胫腓骨骨折后,需要立即采取固定措施,避免骨头进一步错位。
可以使用木板、绷带等物品进行固定。
4. 给予止痛药:患者出现左胫腓骨骨折后,通常会出现剧烈的疼痛,需要给予适量的止痛药来缓解患者的疼痛。
三、住院治疗1. 住院观察:对于左胫腓骨骨折的患者需要进行住院观察,确保伤势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2. 手术治疗:如果患者出现严重的骨折情况,需要通过手术来进行修复。
手术后需要注意伤口的清洁和消毒,避免感染。
3. 康复训练:在治疗过程中,需要给予患者适当的康复训练,帮助恢复受伤部位的功能。
可以通过物理治疗、按摩和针灸等方法来促进康复。
四、日常护理1. 定期更换固定器材:在进行固定措施时,需要定期更换固定器材。
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固定器材对皮肤的损伤。
2. 保持休息:在治疗期间,需要保持充分的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或者长时间站立。
3. 注意饮食:患者需要注意饮食,摄入适量的蛋白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以促进伤口愈合和身体康复。
4. 定期复查: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复查,以确保治疗效果和康复情况。
如果出现异常情况,需要及时调整治疗计划。
五、预防措施1. 加强锻炼:通过适当的锻炼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并且可以有效地预防左胫腓骨骨折等运动损伤。
2. 注意安全:在进行高风险的活动时需要注意安全措施,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胫腓骨骨折的护理的一些简单操作方法

胫腓骨骨折的护理的一些简单操作方法胫腓骨骨折的护理的一些简单操作方法我们身体上的骨骼每一块对我们来说都是很重要的,如果出现了骨折的情况的话就会很严重,那么大家知道胫腓骨骨折愈合时间是多久吗,胫腓骨骨折的护理是怎么样的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胫腓骨骨折护理(一)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
2.接近的.改变患者生命体征的观察,尤其是开放性骨折,骨折合并小腿皮肤撕脱伤等外伤患者,发现患者面色苍白,口唇发绀,血压下降等休克征象应立即投入抢救,输液、输血、氧等。
3.密切观察患肢远端血液循环,感觉运动,足背动脉搏动情况,观察患肢皮肤颜色,温度、肿胀情况。
警惕骨折合并腘动脉损伤,腓总神经损伤及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发现肢体远端动脉搏动触及不清,肢端发凉,感觉迟钝,肿胀严重,皮肤颜色改变,立即通知医生,做出紧急处理。
4.患肢抬高,保持中立位,严禁外旋,为防止足跟压伤,可在踝部垫小软枕,以使足跟悬空。
5.医生为术前准备,如皮肤、空腹、运动床大小等。
如果开放骨折,必须先消毒伤口,并用消毒纱布覆盖,然后消毒周围的皮肤。
(二)术后护理1.减轻疼痛及病情观察手术当晚根据医嘱对症止痛,减轻病人术后痛苦,同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肢体应保持功能位臵,观察肢体的感觉运动,末梢循环,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血,有引流管者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等。
2.饮食护理进高钙宜消化饮食,由于长期卧床,肠蠕动减慢,应鼓励患者多进食水果、蔬菜,增加植物纤维,防止便秘。
3.并发症的预防骨折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呼吸道,泌尿系感染及褥疮,应尽可能多巡视病房,及时了解病人具体情况并指导病人预防并发症,鼓励病人每天做深呼吸,多饮水,定时协助病人翻身,保持床铺干燥整洁,经常按摩受压部位,对于手术后石膏外固定者,石膏边缘应给予保护。
胫腓骨骨折病因会导致胫骨骨折的情况会有3种。
1、应力损伤是由于应力长期持续的加在某一正常骨骼上,长期应力积累,造成受力处的骨骼发生疲劳骨折。
胫腓骨骨折病人的护理计划

患者能独立完成踝关节与膝关节的活动、患肢肌肉收缩、肌张力正常。
陈雨
(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胫腓骨骨折病人的护理计划
日
期
护理
诊断
相关
因素
预期
目标
护理
措施
效果
评价
签
名
2013.07.20
1.焦虑、恐惧:
1、环境陌生日常生活改变有关。
2、与意外伤害,创伤疼痛有关
3、对病情的认知不足。
1、使病人熟悉病区环境和生活。
2、了解病情,提高对疾病的认识。
1.热情接待病人,介绍病区环境,病友、医务人员,建立良好的医务关系,创建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
1、切口渗血,手术创伤有关2、生活卫生习惯良好个人卫生习惯。
1、注意无菌观念,保持手术切口敷料及周围皮肤清洁干燥。
2、遵医嘱予抗感染药物治疗。
3、注意饮食卫生,加强营养,多饮水,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术后3天体温正常,切口敷料干洁固定,无红肿渗血。
陈雨
2013.07.21
陈雨
2013.07.4
5潜在并发症:股筋膜室综合征
与创伤性关节炎有关。
1、维持关节活动度,预防关节僵硬、挛缩,恢复关节功能,维持肌张力。
1、根据患者的病情及运动需要为依据制定适合患者的运动计划,帮助患者认识活动与疾病康复关系,积极配合锻炼。
2、术后1~2周协助患者做踝关节膝关节的功能锻炼,如膝关节屈曲、伸展的活动角度,注意观察患者的身心反应,以促进血液循环。
1、讲解疾病的定义、临床表现、并发症。2、讲解手术治疗的重要性及术后护理的相关知识及饮食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入院诊断:左侧胫腓骨骨折
右内踝骨折
入院评估
T:36.50C P72次/分 R20次/分 BP120/70mmHg 神志清 痛尺评分 2分 Braden评分 18分 跌倒评分 3分 ADL评分 45分 Autar评分 12分 心理状态:对疾病治疗预后焦虑
病史介绍
既往史:无 家族史:无 专科:左小腿肿胀明显,压痛阳性,叩 击痛阳性,右踝肿胀,压痛明显,双侧 足背动脉搏动可,双下肢末梢循环可
、羟乙基 • 确诊胸腔积液,控制输液总量、输液滴速30d/min • 输注A型少白细胞红细胞1.5u • 输注白蛋白10g qd
护理问题
1.气体交换受损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3.疼痛 4.自理能力缺陷 5.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可能 6.潜在并发症: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
护理措施
1.环境:保持病室环境安静、清洁,空气新鲜, 定期开窗通风 2.体位:患者头胸部抬高30°呈半卧位,双下肢 予以抬高枕抬高,卧海绵床,定时抬臀q2h 3.保持呼吸道通畅: 1)吸氧3-5L/min, 必要时更换为面罩式,如有异 常及时汇报 2)鼓励行有效咳嗽,3-4次/日 3)雾化吸入,2次/日
皮肤 胫骨
腓骨
小腿中段横断面解剖
㈢腓总神经绕行于腓骨头下外侧,故腓骨上 端骨折时易损伤腓总神经。
腓总神经
腓总神经行走示意图
㈣正常人踝、膝关节 是在两个平行的轴线上运 动。若骨折后在有成角或 旋转畸形的情况下愈合, 两轴关系不平行,必然导 致步行和负重障碍,出现 创伤性关节炎。
三、病因与分型
病因:
胫腓骨骨折患者的护理
北二区 李聪
相关知识介绍
1
概述
2
应用解剖
3
病因与分型
4
临床表现
5
治疗原则
一、概述
定义:指自胫骨平台以下 至踝以上部位发生的骨折, 占全身骨折的13%~17%, 以青壮年和儿童居多。
胫骨是小腿部支撑体重的 主要骨骼,腓骨主要供小 腿肌肉附着,承担约1/6 体重,两者通过上下胫腓 关节和骨间膜成一体。
二、应用解剖
㈠ 胫骨干中上段横截面呈三角形,下1/3处 横截面呈四方形。中下1/3交界处比较细, 又是形态发生改变的部位,为骨折好发部 位。胫骨前嵴向前、外侧弯曲,形成一个 生理弧度。
上 1/3
骨折
中
好发
1/3
部位
下 1/3
胫骨正面及侧面
㈡胫骨前缘及前内侧仅有皮肤覆盖, 骨折时骨断端易戳破皮肤形成开放性骨折。
81.4
11.21
3324.0
92
72
05-26 05-29
总蛋白g/L 正常 57.6
白蛋白g/L 正常 29
前白蛋白g/L 正常 76
术前治疗
• 一级护理 普食 • 静脉滴注 :奥西康、汉光、苏灵、翔通 • 双下肢抬高,冰袋间断冷敷
术后治疗
• 05-27联合麻醉下行双下肢骨折切开复位固定术 • 一级护理 术后6小时流质,术后第一天改为普食 • 心电监测 • 管道:镇痛泵、尿管、2根切口引流管 • 静脉滴注:汉光、甘露醇、奥西康、尼松、济克停
辅助: 05-26 CT示胫腓骨下段骨折,断端稍 分离,周围软组织肿胀
05-30 CT示两肺炎性病变、肺水肿待 排,双侧胸腔少量积液,双侧胸膜增 厚
中性粒细胞 白细胞总数 血小板计数 D-二聚体
%
*109/L
*109/L Ug/L
05-26
88.1
17.57
177
血红蛋白 g/L
05-28 05-29
五、治疗原则
• 稳定性骨折:复位后行石膏或小夹板外固定
• 不稳性骨折 • 开放性骨折
行骨牵引或手术治疗 或用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
病史汇报
• 47床:陈兰英
性别:女
• 年龄:58岁
文化:初中
• 体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 kg
身高:155cm
• 住院号: 0300028546
• 入院时间:2016-05-25
• 主诉:外伤后双侧小腿疼痛活动受限2小时
骨筋膜室综合症
• 治疗:1.骨筋膜室综合征一经确诊,应立即切开筋 膜减压。早期彻底切开筋膜减压是防止肌肉和神经 发生缺血性坏死的唯一有效方法。 2.局部切开减压后,血循环获得改善,大量 坏死组织的毒素进入血液循环,应积极防治失水、 酸中毒、高血钾症、肾衰竭、心律不齐、休克等严 重并发症,必要时行截肢术以抢救生命。
4)疼痛情况,观察记录镇痛泵运行情况,运用痛尺评分进 行评分记录
5)记录出入量,控制输液总量及输液滴速30d/min,限制水
、钠摄人。
5.定期监测患者各类指标,如皮脂厚度、体重、体重 指数、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指标,及时补充所需物质
1、直接暴力(多见):多为打击、撞击、车 轮碾压等,多为粉碎或横断骨折,双骨骨折 时骨折线通常在同一平面,软组织损伤严重。
⒉间接暴力:多由高处坠落、滑倒等所致,多 为螺旋或斜行骨折,双骨骨折时骨折线腓骨 高,软组织损伤较轻。
骨折分型
四、临床表现
(1)局部疼痛、肿胀、功能障碍。 (2)患肢短缩或成角畸形,异常活动。 (3)局部压痛明显,易触及骨折端。 (4)若伴有血管、神经损伤或骨筋膜室综合
症,有相应表现。
胫骨上1/3骨折时,由于远 骨折段向上移位,腘动脉分 叉处受压,易造成小腿下段 的严重缺血或坏死
胫骨中1/3骨折时,可导致 骨筋膜室综合症
胫骨下1/3骨折时,营养动 脉损伤,容易发生骨折延迟 愈合或不愈合
概念:即由骨,骨间膜,肌根据缺血的不同程度
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
而导致
膜室内肌肉和神经因急性
缺血、缺氧而产生的一系 列症状和体征。
坏疽
形成机制:骨筋膜室内压力 增高 →使供应肌肉的小 动脉关闭 →形成缺血-水 肿-缺血的恶性循环
缺血性肌挛缩 濒临缺血性肌挛缩
骨筋膜室综合症
临床表现 :5P征 1. 由疼痛(pain)转为无痛 2. 皮肤苍白(pallor)或发绀 3. 感觉异常(paresthesia) 4. 麻痹(paralysis) 5. 无脉(pulselessness)
4.病情观察:
1)床边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尤其是血压、心率 、呼吸、氧饱、尿量、皮肤温度、末梢情况、血气分析
2)切口敷料情况,有无渗血渗液,引流管引出颜色、量、 性状,并保持引流管通畅不折叠扭曲,及时记录拔管情况
3)观察患肢的颜色、温度、活动、末梢循环、足背动脉搏 动、毛细血管充盈度、有无麻木感,防止深静脉血栓,怀 疑时及时行下肢血管B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