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水污染控制工程 》复试考试大纲(1)

合集下载

水污染控制工程讲义+笔记同济大学环境学院硕士研究生复试参考资料(水污染控制工程)

水污染控制工程讲义+笔记同济大学环境学院硕士研究生复试参考资料(水污染控制工程)

水污染控制工程讲义+笔记同济大学环境学院硕士研究生复试参考资料(水污染控制工程)目录目录 (1)专题一污水水质与污水出路 (2)专题二污水的物理处理(1) (7)专题三废水生物处理的基本概念和生化反应动力学基础 (13)专题四稳定塘和污水的土地理 (22)专题五污水的好氧生物处理(二)——活性污泥法 (26)专题六污水的厌氧生物处理 (29)专题七城市污水的深度处理 (36)专题八污泥的处理和处置 (39)专题一污水水质与污水出路污水水质国际通用三大类指标:物理性指标化学性指标生物性指标水质分析指标物理性指标温度:工业废水常引起水体热污染造成水中溶解氧减少加速耗氧反应,最终导致水体缺氧或水质恶化色度:感官性指标,水的色度来源于金属化合物或有机化合物嗅和味:感官性指标,水的异臭来源于还原性硫和氮的化合物、挥发性有机物和氯气等污染物质固体物质:溶解物质悬浮固体物质挥发性物质固定性物质水和污水中固体成分的内部相关性水和污水中杂质颗粒分布化学性指标有机物生化需氧量(BOD)biological oxygen demand在一定条件下,好氧微生物氧化分解水中有机物所需要的氧量。

(20℃,5d)。

反映了在有氧的条件下,水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的量主要污染特性(以mg/L为单位)。

有机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氧化分解的过程,一般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是有机物被转化成二氧化碳、水和氨;第二阶段主要是氨被转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

污水的生化需氧量通常只指第一阶段有机物生物氧化所需的氧量,全部生物氧化需要20~100d完成。

实际中,常以5d作为测定生化需氧量的标准时间,称5日生化需氧量(BOD5);通常以20℃为测定的标准温度。

讨论:①任何日BOD与第一阶段BOD(L0)的关系生化研究试验表明,生化反应的速度决定于微生物和有机物的含量,至于水中溶解氧的含量只要满足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就可以,在反应初期,微生物的数量是增加的,但到一定时间后,微生物的量就受到有机物含量的限制而达到最大值,此时反应速度受到有机物含量的限制,即有机物的降解速度和该时刻水中有机物的含量成正比,由于有机物可以用生化需氧量表示,所以水中的耗氧速率和该时刻的生化需氧量成正比d(L0-L t)/dt=KL t dL t/dt=-KL t式中: L0、L t─分别表示开始、t时刻水中剩余的第一阶段的BOD K─反应速率常数,d-1积分得:任何时刻水中剩余的BOD为Lt=L0 e -Kt从而求得经t时间反应消耗的溶解氧BODt为:BODt=L0-L t=L0(1-e-Kt)=L0(1-10-kt) (k =K /2.303)(经验表明:20℃时,k=0.1 日-1,若t=5天,则 BOD5=0.68L0)系②反应速度常数k与温度的关系利用阿累尼乌斯经验公式可求得: K(t)=k(20)θ(T-20)式中:K(t)─20℃时反应速率常数,d-1k(20)─T℃时反应速率常数,d-1θ──温度系数(经验:在10--30℃时,θ=1.047)③第一阶段BOD(L0)与温度的关系L0随温度增加而增大,关系式为: L0(t)=L0(20)〔0.02T+0.6〕式中: L0(t)─T℃时的第一阶段的BODL0(20)─20℃时的第一阶段的BOD化学性指标有机物化学需氧量(COD) chemical oxygen demand用化学方法氧化水中有机物过程中所消耗的氧化剂量折合成的氧量(O2)(mg/L)。

2012最新环评考试大纲

2012最新环评考试大纲

第一科目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考试目的通过本科目考试,检验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环境影响评价专业技术人员对从事环境影响评价所必需的法律法规、政策等相关知识了解、熟悉、掌握的程度和在环境影响评价及相关业务工作中正确理解、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能力。

考试内容一、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1)熟悉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的构成;(2)了解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中各层次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掌握环境的含义;(2)掌握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有关规定;(3)熟悉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区域、野生动植物自然分布区域、水源涵养区域、自然遗迹、人文遗迹、古树名木的有关规定;(4)掌握加强农业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5)掌握产生环境污染和公害的单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治污染和公害的有关规定;(6)掌握新建和技术改造的工业企业防治污染和公害的有关规定;(7)掌握建设项目防治污染设施“三同时”的有关规定;(8)熟悉因发生事故或者其他突发性事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污染事故的单位应当加强防范的有关规定;(9)熟悉违反建设和使用污染防治设施的有关规定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及配套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一)环境影响评价的定义及原则(1)掌握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定义;(2)掌握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

(二)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1)熟悉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划的类别、范围及评价要求;(2)掌握对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应当分析、预测和评估的内容;(3)掌握规划有关环境影响篇章或者说明以及专项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主要内容;(4)了解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质量责任主体的有关规定;(5)熟悉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有关规定;(6)熟悉专项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程序和审查时限;(7)熟悉专项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应当包括的内容;(8)熟悉审查小组应当提出对专项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修改并重新审查或者不予通过环境影响报告书意见的情形;(9)熟悉专项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结论及审查意见采纳的有关规定;(10)掌握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的相关规定;(11)了解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查小组以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机构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应承担的法律责任;(13)了解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项目环环境影响评价的联动机制;(14)熟悉推进重点领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

复试环境科学与工程综合

复试环境科学与工程综合

《环境科学与工程综合》复试大纲一、考试大纲性质《环境科学与工程综合》涉及《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和《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三门课程,这些课程是高等小学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的重要课程,是从事环境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研究的必须基础。

为了协助考生明确复习范围和报考的有关要求,特制定本考试大纲。

本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山东建造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考生。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第一部分水环境保护理论、技术与工程实践1.水环境与水资源了解水环境与水资源的相关概念,我国水环境和水资源的现状特点,水体污染及其危害、污水的分类及水质、污水排放标准、水质指标及意义;认识水体富营养化和水体自净的原理、氧垂曲线。

2.污水的物理化学处理了解格栅、沉砂池和沉淀池的类型、构造及工艺设计,控制理想沉淀池原理。

认识混凝机理、混凝条件及混凝设备,气浮基本原理、气浮池类型和工艺流程,吸附原理、吸附工艺及设备,了解离子交换原理、离子交换工艺及设备。

认识消毒剂及消毒原理,氧化还原原理及主意、中和的原理和主意;控制氯消毒机理。

了解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电渗析的工作原理、应用以及膜污染和各种极化现象。

3.污水的生物处理控制活性污泥法基本原理、活性污泥降解有机物的逻辑、活性污泥沉降性能评定指标、活性污泥法的影响因素、运行方式、曝气原理,了解活性污泥法的工艺参数、运行管理,了解活性污泥法新工艺及其特点。

控制活性污泥法反应动力学方程式(Monod方程式及推论、Lawrence-Mc Carty方程式及推论),控制活性污泥法的基本计算。

控制生物膜法的基本原理,认识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生物流化床、曝气生物滤池等工艺的工作原理、特点和应用。

控制厌氧消化机理、厌氧生物处理的影响因素,了解污泥和工业废水厌氧消化工艺及应用,污泥处置主意、设备。

4. 污水的深度处理(三级处理)控制生物脱氮原理及工艺、生物除磷原理及工艺,控制目前常用的同步生物脱氮除磷工艺。

“水污染控制工程二”考试大纲

“水污染控制工程二”考试大纲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水污染控制工程二”考试大纲(科目代码: 880 )第一部分考试说明一、考试性质鉴于水污染控制工程在环境工程中的重要性,所以把水污染控制工程学列入环境工程硕士研究生考试科目中。

通过水污染控制工程考试,评判考生是否达到高等学校环境工程专业优秀毕业生的水平,以保证所录取的考生具有较好的环境工程专业水平,满足新世纪环境工程对本专业工程硕士研究生(专业型硕士)的要求。

考试对象为参加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专业型硕士)入学考试的准考学生。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答卷方式:闭卷,笔试(二)答题时间:180分钟(三)题型比例:简答和问答题约50%;综合分析约题约20%;计算题约30%。

其中《排水工程》上册约20%,《水污染控制工程》下册约80%。

第二部分考查要点一、污水的收集与输送系统二、污水水质和污水出路三、污水的物理处理四、污水生物处理的基本概念和生化反应动力学基础五、活性污泥法六、生物膜法七、稳定塘和污水的土地处理八、污水的厌氧生物处理九、污水的化学与物理化学处理十、城市污水回用十一、污泥的处理与处置2011华中科技大学水污染控制学研究生考试真题注: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略。

简述题(全部七题)45分1、污水管道系统的最小覆土厚度应满足什么要求2、画出污水管道两种衔接方式的剖面简图并说明如何根据上游管道末端的水面标高,计算下游管内底标高3、颗粒在水中沉淀的类型及其特种4、活性污泥法运行方式有哪几种个类型,试就传统活性污泥法特点简述其他活性污泥法产生的基础5、好氧生物处理与厌氧生物处理的原理及适用条件6、人工湿地除磷有哪几种作用,其主要作用的是?并简述其理由7、结合你所学的知识,谈谈当今污水处理的脱氮新工艺计算题30分1、管道水力计算,题目没记住2、某污水处理厂每日新污泥量2268kg.含水率96.5%,污泥投配率5%,求厌氧消化池的体积3、某活性污泥曝气池混合液污泥浓度MLSS为2500mg/L,取混合液100ml于量筒中静置30min得污泥容积30ml.求混合液的svi.及污泥的含水率(活性污泥的密度为1g/ml)。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考核大纲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考核大纲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考核大纲课程编码:413052010 适用专业:环境生态工程学时数:80 学分数:4.5一、考核总体要求本课程按照“N+2”考核方式,考核内容侧重于学科基础,重在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与水污染治理有关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以及基本原理,了解水污染治理研究的发展动态与热点,并能够运用水污染治理的基本观点初步用于环境保护实践。

本课程的考核不仅注重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也强调对学习过程的评价。

既要考核学生掌握课堂重点知识的情况,还要考核学生运用生态学与环境学知识分析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另外通过课堂笔记成绩考查学生平时学习情况。

三、考核内容与标准(二)考核方式学期末进行期末考试,由单位上报,教务处统一组织在指定教室进行闭卷考试;形式:笔试;时间:120分钟。

教研室相关老师一起流水阅卷,具体评分原则按照试卷评分标准进行。

(1)出勤每次上课前进行点名。

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

(2)学习笔记1.考核内容:学习笔记记录内容是否内容详实、条理清楚,是否记下了课堂学习的主要内容和重点问题,是否有自我加工。

2.考核原则:每次上完课后检查随机抽查学生学习笔记记录情况,原则上要求内容详实,条理清楚,记下课堂学习的主要内容,标记出重点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给予一定加分。

具体按照课堂教学的内容安排和和考核要求和评分原则给予考核和评分。

(3)作业1.考核内容:针对当代热点环境问题,进行汇总和学生报告。

2.考核原则:要求学生综合相关知识,小组协作完成。

以综合性、科学性、具体性和完整性等作为评分标准。

四、考核成绩构成、形式与时间(一)成绩评定方式的主要构成及比例采用百分制评分,“N+2”考核方式。

“N”是由出勤和作业组成,占总成绩的30%,其中出勤率占10%,作业占20%;“2”中1是期末考试,另1是学习笔记,其中期末成绩占总成绩的60%,学习笔记成绩占总成绩的10%,各项成绩都制定有相应的评分标准。

(二)考核组织形式与时间期末考试由单位上报,教务处统一组织在指定教室进行闭卷考试;形式:笔试;时间:120分钟。

《水污染控制工程》试题 (1)

《水污染控制工程》试题 (1)

《水污染控制工程》试题1、下列不属于水中杂质存在状态的是()。

A. 悬浮物B. 胶体C. 溶解物(正确答案)D. 沉淀物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格栅用以阻截水中粗大的漂浮物和悬浮物B. 格栅的水头损失主要在于自身阻力大(正确答案)C. 格栅后的渠底应比格栅前的渠底低10-15 cmD. 格栅倾斜50-60o,可增加格栅面积3、每天的删渣量大于()m3时,宜采用机械清渣法。

A. 0.2(正确答案)B. 0.3C. 0.5D. 0.84、下面不属于平流式沉淀池进水装置的是()。

A. 横向潜孔B. 竖向潜孔C. 穿孔墙D. 三角堰(正确答案)5、不属于胶体稳定的原因的是()。

A. 漫射(正确答案)B. 布朗运动C. 带电D. 水化膜6、采用氢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去除废水中的金属铜,树脂应用()再生。

A. 氯化钠B. 强氧化钠C. 盐酸(正确答案)D. 丙酮7、按照水中悬浮物的性质、浓度及絮凝性能,沉淀类型不同。

浓缩池中污泥的浓缩过程属于()。

A. 自由沉淀B. 絮凝沉淀C. 拥挤沉淀D. 压缩沉淀(正确答案)8、关于氧垂曲线,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受污点即亏氧量最大点(正确答案)B. 曲线下降阶段耗氧速率>复氧速率C. 曲线上升阶段耗氧速率<复氧速率D. 曲线末端溶解氧恢复到初始状态9、膜分离法中,不同方法选择性透过物也有不同,其中反渗透法采用半透膜,可透过的物质为()。

A. 阴阳离子B. 溶质C. 溶剂(水)(正确答案)D. 小分子溶质和溶剂10. 水处理中使用的离子交换树脂,交联度为()。

A. 5~7%B. 7~10%(正确答案)C. 25~30%D. 30~50%11. 颗粒在沉砂池中的沉淀属于()。

A. 自由沉淀(正确答案)B. 絮凝沉淀C. 拥挤沉淀D. 压缩沉淀12. 根据斜板沉淀池原理,若将池深H分为三层,则()。

A. 不改变流速v和最小截留速度u0,则池长L缩短1/3B. 不改变流速v和最小截留速度u0,则池长L缩短2/3(正确答案)C. 不改变流速v和最小截留速度u0,则池长L增长1/3D. 不改变流速v和最小截留速度u0,则池长L增长2/313. 不属于吸附剂表面引力的是()A. 范德华力B. 表面张力(正确答案)C. 化学键力D. 静电引力14. TOD是指()A. 总需氧量(正确答案)B. 生化需氧量C. 化学需氧量D. 总有机碳含量15. 过滤中和法中,不可以作为滤料的石材有()。

水污染控制工程考试大纲

水污染控制工程考试大纲
2.掌握污水处理的基本方法分类、水体污染物种类及危害、水质指标有哪些。
(二)污水的物理处理
考试内容
重力沉降法、混凝澄清法、浮力浮上法。
考试要求
1.掌握沉降基本理论、沉淀池的类型、工作过程及设计计算。
2.掌握混凝机理、常用混凝剂的种类、混凝池的种类。
3.掌握浮力浮上法的基本概念、污水中油的存在形式、气浮原理、主要气浮工艺及特点。
4.掌握厌氧生物处理的过程和主要微生物;厌氧消化的设备、工艺;UASB的结构及应用。
(六)污水的深度处理
考试内容
过滤、脱氮、除磷、消毒的原理、工艺及应用。
考试要求
1.掌握过滤的原理及常用工艺
2.掌握脱氮除磷的原理及常用工艺。
3.掌握氯消毒、臭氧消毒、紫外消毒的作用原理及各自特点。
(七)污泥的处理与处置
1.简答题约70分
2.综述题约20分
3.计算题约20分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一)水资源与水污染
考试内容
水循环与水资源、水体污染;污水的类型与特征;水质标准与水质指标;污水的处理方法及工艺流程。
考试要求
1.掌握基本概念:水的自然循环、水的社会循环、水体污染、水体污染物、BOD,COD,TOD,TOC的内涵。
《水污染控制工程》考试大纲
适用专业名称:环境工程
科目代码及名称
考试大纲
824水污染控制工程
一、考试目的与要求
测试考生水污染控制工程主要内容:水资源与水污染基本概念;污水的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物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深度处理及污泥的处理与处置的方法种类、原理、应用及相应的设计计算的掌握情况。要求考生准确记忆基本概念,理解基本理论,掌握污水处理构筑物的设计计算,并能把基本理论应用在综合题目中。

《水污染控制工程》(一)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

《水污染控制工程》(一)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

《水污染控制工程》(一)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水污染控制工程》(一)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名词解释(15分)1、发酵:指供氢体和受氢体都是有机化合物的生物氧化反应。

(3分)2、污泥膨胀:污泥状态不正常时,表现为SVI值升高,污泥体积膨胀;通常指曝气池混合液在1000ml的量筒中沉淀30分钟后,污泥体积膨胀、上清液体积减少的现象叫污泥膨胀。

(3分)3、SVI指数:指曝气池混合液沉淀30分钟后,每单位重量干泥形成的湿泥的体积,常用单位是ml/g。

(3分)4、硝化反应:在好氧条件下,有机氮和氨氮被硝化细菌转化为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过程叫硝化反应。

(3分)5、BOD5:指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氧化分解所需的氧量,叫生化需氧量。

(1分)一般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完成第一阶段氧化分解所需时间为20天左右。

(1分)有机物5天的生化需氧量占第一阶段的70%,所以目前常采用5天生化需氧量,即BOD5。

(1分)二、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通常情况下,对同一水样,COD Cr(>)COD Mn(>、<、=)、COD B=( 1.72 )BOD5。

2、在静水中自由颗粒沉降速度与三个因素有关,它们是(颗粒直径d )、(颗粒密度与水密度之差ρs-ρL)、(水的粘滞系数μ)。

3、碳水化合物葡萄糖(C6H12O6)在有氧、无氧条件下分解代谢的方程式分别为(C6H12O6+6O2→6CO2+6H2O+2817.3KJ )、(C6H12O6→2CH3CH2OH+2CO2+92.0KJ)。

4、废水生物处理的三要素是(有机物)、(微生物)、(溶解氧)。

5、活性污泥在曝气过程中对有机物的去除可分为两个阶段,它们分别是(吸附阶段)、(稳定阶段)6、活性污泥法曝气池中微生物的增长和基质的去除关系的表达式为()。

7、生物法除磷的基本类型有两种:(A/O法)和(phostrip 法)。

8、污泥浓缩的目的是(减少污泥含水率和减少污泥的体积)。

9、城镇污水处理厂的任务主要是降低城镇污水的(BOD5 )和(悬浮固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试《水污染控制工程》科目考试大纲
一、考查目标
了解水污染治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掌握污水处理与利用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了解水污染治理的技术和设备;掌握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工程计算、工程图绘制的基本技能;具有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及维护方面的基本知识。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2小时。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四)试卷题型结构
1、概念(共20分)
2、简答(共20分)
3、问答(共40分)
4、计算(共20分)
三、考查范围
水污染治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污水处理与利用的基本理
论;水污染治理的技术和设备;污水处理工艺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四、考试内容及要求
1、绪论
掌握最常用、最基本的水质指标和无机性水质指标。

掌握水体自净的基本规律,氧垂曲线及其理论,BOD和溶解氧的变化规律及数学模型。

了解水污染控制的基本原则,
2、污水的物理处理方法
掌握格栅、沉淀池的设计原理和各自的去除目标。

掌握沉淀理论基础,沉淀的类型及特征,自由沉淀规律与沉淀曲线,理想沉淀池颗粒运动规律。

掌握沉砂池的功能、分类、构造及设计。

掌握曝气沉砂池的去除机理。

掌握各种沉淀池的应用范围及相应构筑物、设备的设计条件与设计参数。

3、污水的化学处理方法
掌握影响混凝效果的因素,消毒的方法与原理,废水中和的方法。

了解臭氧氧化法,电解法,各方法的适用条件
了解混凝原理,其他氧化方法、化学沉淀的原理与方法
4、污水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法
了解用物理化学方法处理废水的特点、对象。

了解吸附法、离子交换法、萃取法、吹脱法、膜分离法处理废水的原理、设备及应用。

掌握气浮法的分类、工艺流程及特点以及各种溶气方式
5、污水的好氧生物处理方法
掌握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工艺流程,活性污泥的组成及评价指标,净化过程与机理,有机物降解与污泥增长、需氧的关系,环境因素的
影响。

掌握活性污泥法的发展沿革与运行方式:传统活性污泥法、阶段曝气法、生物吸附法、完全混合法和延时曝气法等。

掌握曝气法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氧转移原理、影响因素、氧转移速率与供氧量计算。

熟悉曝气池的构造与曝气装置与设计计算。

掌握生物膜法的基本原理与净化过程。

生物滤池的分类、特征、构造、运行方式及设计。

生物转盘的分类、构造、运行方式、及设计。

生物接触氧化法的特点、构造及应用。

了解生物滤池、接触氧化、生物流化床的原理与设计
了解生物氧化塘的类型、原理及设计要点。

土地处理法的基本原理、分类及对水质的要求。

6、污水的厌氧生物处理方法
掌握厌氧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

掌握厌氧生物处理和好氧生物处理的优缺点以及适用条件。

了解厌氧生物处理构筑物的种类。

7、厌氧消化与污泥处理
掌握污泥的性质与分类,污泥浓缩的目的与方法。

污泥厌氧消化的机理与影响因素,消化池的构造与设计及运行管理。

掌握污泥脱水的预处理方法,污泥的机械脱水,污泥的干燥与焚烧,干化厂的设计污泥的最终处理。

8、污水的深度处理
掌握废水的脱氮和脱磷的化学与生物方法
了解废水深度处理的其他方法
9、污水处理厂的规划与设计
了解污水处理厂设计的基础资料与设计文件。

掌握污水处理厂选址及处理工艺流程的选择,厂区平面与高程布
置,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

五、考试用具说明
考试需携带的工具:黑色钢笔或圆珠笔,计算器。

六、主要参考书目
1.高廷耀、黄铭荣编著,《水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版),2002,高等教育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