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

合集下载

福建2012高考语文考试说明

福建2012高考语文考试说明

福建2012高考语文考试说明
默写常见名句名篇6分
考试范围:高考语文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

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着研读五个系列,组成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

试卷结构:全卷满分150分,难度值在0.6左右,试题类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古文断句题、古文翻译题、简答题、论述题、写作题等,其中客观题占20%左右、主观题占80%左右。

语文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文言文阅读15分,古代诗歌阅读6分,文学名着阅读10分,文化经典阅读6分,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语言文字运用13分,写作70分。

2012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大纲全国卷语文

2012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大纲全国卷语文

绝密★启用前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试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

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第Ⅰ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颀.长(qí)悚.然(sù)彰善瘅.恶(dàn)韬光养晦.(huì)b. 人寰.(huán)攫.取(jué)寻瑕伺隙.(xì)啮.臂为盟(niè)C.抵牾.(wǔ)横亘.(gèn)造福桑梓.(zǐ)筋.疲力尽(jīn)D.鞭挞.(tà)骨骼.(gé)辗.转反侧(niǎn)蜚.声中外(fēi)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该产品的试用效果非常好,相信它大量投产后将不孚众望....,公司一定会凭借产品的优异品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骄人业绩。

B.某市两家报社相继推出的立体报纸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追捧,更多的立体报纸呼之欲...出.,可能会成为当地报业的一种发展趋势。

C.中国古典家具曾经非常受消费者亲睐,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市场上却没有了踪影,而在全球崇古风气盛行的今天,它又渐入佳境....了。

D.这位专家的回答让我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实在没想到这个困扰我两年的问题他却理解得那么轻松。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他在英语国家工作一年,不但进一步提高了英语交际能力,还参加过相关机构组织的阿拉伯语培训,掌握了阿拉伯语的基础应用。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

绝密★启用前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试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

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3.第Ⅰ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颀.长(qí)悚.然(sù)彰善瘅.恶(dàn)韬光养晦.(huì)b.人寰.(huán)攫.取(jué)寻瑕伺隙.(xì)啮.臂为盟(niè)C.抵牾.(wǔ)横亘.(gèn)造福桑梓.(zǐ)筋.疲力尽(jīn)D.鞭挞.(tà)骨骼.(gé)辗.转反侧(niǎn)蜚.声中外(fēi)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该产品的试用效果非常好,相信它大量投产后将不孚众望....,公司一定会凭借产品的优异品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骄人业绩。

B.某市两家报社相继推出的立体报纸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追捧,更多的立体报纸呼之欲出....,可能会成为当地报业的一种发展趋势。

C.中国古典家具曾经非常受消费者亲睐,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市场上却没有了踪影,而在全球崇古风气盛行的今天,它又渐入佳境....了。

D.这位专家的回答让我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实在没想到这个困扰我两年的问题他却理解得那么轻松。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他在英语国家工作一年,不但进一步提高了英语交际能力,还参加过相关机构组织的阿拉伯语培训,掌握了阿拉伯语的基础应用。

2012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解读

2012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解读

2012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解读靖西中学语文组姜有荣一、识别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一)地位和作用字音题往往是高考语文试题的“第一道菜”,属于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内容部分的一个知识点,是高考语文第一卷的第一题;字音属于五种能力层级中的识记,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是难度小、应拿分的题。

(二)今年与去年相比该考点的异同2011年考纲与2012年考纲相比,该考点的表述都没有变化,均为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

也就是说考查范围主要在2500常用字和1000个次常用字内。

(三)近三年高考主要考查内容1.考查内容09、10、11年全国卷1都考查了字音题,形式为选择题,词语和成语相结合,要求选全都正确的一项。

09年字音题涉及多音字如宁、翘、冠、呱、横、倒、创,形声字如梵、菁、链等,形似字、习惯性误读字如拈花惹草、请帖等。

2010年高考主要考查了多音字如蚌、行、宿、轧等,常见误读字解剖.(pāo)、莘莘学子,难读字如巨擘.(bò)、补苴jū罅.漏等。

2011年字音题涉及多音多义字、形声字、形似字、难读字、统读字等,A项中“一丘之貉”的“貉”读“hé”,不读“luò”(没有这个读音);这个字是个多音多义字,也读“háo”(貉子,“貉”的统称),口语读音。

B项中“凹陷”的“凹”读“āo”,属书面语读音;这个字是多音多义字,也读“wā”(多用于地名、人名,如贾平凹),属于口语读音。

C项“咀嚼”的“咀”读“jǔ”,不读“zǔ”(没有这个读音),这个字是多音多义字,也读“zuǐ”(义同“嘴”,如山咀、壶咀儿);“饕餮大餐”中的“餮”读“tiè”,不读“tié”(没有这个读音),属于难读字。

D 项所有读音都正确,属于难读字。

可见,考查重点是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习惯性误读字等。

2.2012年高考字音命题备考策略(1)明确复习范围。

复习时要以《现代汉语常用字表》《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和高中语文课本注释里出现的字音为线索,对里边的字、词要会读,读准。

2012上海语文考纲

2012上海语文考纲

2012年高考上海卷考试手册·语文科一、考试性质上海市语文科高考是为高校招生而进行的选拔考试。

它的指导思想是有助于高校选拔新生,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和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考试对象为2012年全日制高中阶段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

二、考试目标高考语文从识记与理解、分析与综合、鉴赏与评价、表达应用等方面测量考生能力。

试题分阅读、写作两部分对学生进行测试。

三、考试内容根据《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试行稿)》要求,结合现行的高级中学《语文》教材,确定以下为考试内容。

1.识记与理解1.1识记课文中所涉及的著名作家、作品及与课文相关的文学和文化常识。

1.2理解常用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

1.3运用现代汉语基本语法和修辞知识理解文章内容。

1.4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理解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5理解常见的文言词法和句式。

1.6用现代汉语解释文言句子。

1.7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2.分析与综合2.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2分析词、句、段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

2.3分析作品的思路、结构、写作特点。

2.4概括段落大意和全文主旨,揭示写作意图。

2.5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

3.鉴赏与评价3.1赏析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和句子。

3.2鉴赏作品的艺术形象、表现手法和语言风格。

3.3评价作品的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

4.表达应用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和常用的应用文。

4.1审题立意4.1.1准确把握题意。

4.1.2主旨明确,思想健康,感情真实。

4.1.3选材恰当、内容充实。

4.1.4力求有新意.4.2结构布局4.2.1结构完整,布局合理。

4.2.2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4.3语言表达4.3.1语言通顺、准确,生动、得体。

4.3.2合理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4.3.3书写规范,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四、考试细则1.考试形式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试卷分为试题和答题纸两部分。

考生答题必须将答案全部做在答题纸上。

2012年湖北高考语文考试说明(word版)

2012年湖北高考语文考试说明(word版)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湖北卷语文科考试说明Ⅰ.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命题指导思想命题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和本考试说明为依据,确保考试科学、规范、公平、公正。

命题体现普通高中新课程理念,反映语文学科新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反映我省高中语文教学实际和高考改革趋势,考查考生的语文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以及考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探究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和提高。

命题应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有利于实施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有利于推进中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Ⅲ.考试内容一、考核目标与要求高考语文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这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二、考试范围与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结合湖北省中学教学实际,确定语文科考试范围。

2012年广东省普通高考考试大纲说明(语文)ppt

2012年广东省普通高考考试大纲说明(语文)ppt

1.分析综合C (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鉴赏评价D (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 表达艺术 (2)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 品的艺术魅力 (3)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 评价 3.探究F (1)从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 心理和人文精神 (2)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3.分析综合C (1)筛选文中的信息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4.鉴赏评价D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 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 态度
(三)语言文字运用 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1.识记A (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2)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2.表达应用E (1)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3)辨析并修改病句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 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4)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5)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6)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 常见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 比、反复、设问、反问。 (7)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二、选考内容
选考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 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 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 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 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 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 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2012年广东省普通考试 大纲说明(语文)

2012年高考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

2012年高考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

2011年高考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新课标版)Ⅰ.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理工类招生化学科考核目标与要求。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化学科考试,为了有利于选拔具有学习潜能和创新精神的考生,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将在测试考生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

化学科命题注重测量自主学习的能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以促进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一)对化学学习能力的要求1.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1)能够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融会贯通,有正确复述、再现、辨认的能力。

(2)能够通过对实际事物、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图表的观察,以及对自然界、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进行初步加工、吸收、有序存储的能力。

(3)能够从试题提供的新信息中,准确地提取实质性内容,并经与已有知识块整合,重组为新知识块的能力。

2.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1)能够将实际问题分解,通过运用相关知识,采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

(2)能够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成果,用正确的化学术语及文字、图表、模型、图形等表达,并做出解释的能力。

3.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1)了解并初步实践化学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2)在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方法,初步了解化学变化规律,并对化学现象提出科学合理的解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新课标)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一、考核目标与要求高考语文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这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二、考试范围与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确定语文科考试内容。

按照高中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组成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

必考和选考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必考内容必考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

1.理解B(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2.分析综合C(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二)古代诗文阅读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识记A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2.理解B(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3.分析综合C(1)筛选文中的信息(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4.鉴赏评价D(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三)语言文字运用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

1.识记A(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2)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2.表达应用E(1)正确使用标点符号(2)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3)辨析并修改病句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4)扩展语句,压缩语段(5)选用、仿用、变换句式(6)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常见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7)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四)写作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表达运用E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

1.基础等级(1)符合题意(2)符合文体要求(3)感情真挚,思想健康(4)内容充实,中心明确(5)语言通顺,结构完整(6)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注:每一个错别字扣1字,重复的不计)2.发展等级(1)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3)有文采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新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选考内容选考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一)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

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

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

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1.分析综合C(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2.鉴赏评价D(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2)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3)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3.探究F(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2)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二)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

了解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

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1.分析综合C(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2)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2.鉴赏评价D(1)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2)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3)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3.探究F(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2)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3)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语文】语言运用题是块“试验田”今年语文大纲考核目标与要求是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必考内容为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和写作四大部分,选考内容为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河南省实验中学高级教师、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省骨干教师张定勇说,今年,“语言运用题”将依然是块“试验田”,也是高考命题求新、求活的密集区,变数最大,新举措将会在此推出。

“今年高考可能继续翻新或回归老题型。

语言运用试题将始终贯穿‘语文生活化’的理念,所选材料多来自于生活,考查考生生活中容易接触到的语言运用现象,要关注新课标卷的相关知识,狠抓基础。

”◆提醒:作文符合题意才能得高分提醒考生,文言文阅读要以题切入,注意推敲。

除了弄懂词义、会翻译句子外,还要能分析文言文的内容,并能分析概括文言文中作者的观点、态度。

作文是语文考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张定勇提醒考生在作文审题时,需要破解题意,保障作文符合题意,方能获得高分。

‚同学们要有意识地在文章中设计‘亮点’,或者把‘开头’、‘结尾’写好,不然就设计一个精彩的段落,选一个切题的事例、名言等。

‛另外,考生要注意不写错别字(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

选考内容注重实用类文本从今年高考语文学科的《考试说明》来看,试题命制的样式结构及考查重点相对稳定。

对于新课标高考语文学科新增加的选考内容,学生可在实用类文本阅读上多下工夫,此类阅读通常比较简单,答题时比较容易上手。

现代文阅读为社科类文章现代文阅读的选材均为社科类文章,分值、题型固定,考查最多的是筛选并整合信息,对文章内容进行理解、分析、归纳。

从以往的高考试题来看,今年高考的现代文阅读也不会脱离这个范畴。

在日益强调传统文化回归的今天,作为现代文阅读,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选择上,全国课标卷始终坚持社会科学类的文章。

复习时考生应该选取的题材是文学类的与传统文化有关的内容,其次为历史学方面与文化传统比较贴近的文章,第三为教育学、经济学、法学、美学、伦理学等方面的社科类文章。

备考时考生重点练习筛选信息,理解、分析、归纳作者的观点、态度,把握文章主旨,并解释文中重要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文言文应复习人物传记从第一次模拟考试的情况来看,文言实词和对文言文概括分析的内容考生失分较多。

文言文应复习人物传记,考生可以从材料特点入手进行复习。

人物传记的写作有固定的模式,是古代优秀人物的成长档案,考生复习时应养成一边阅读一边做好标记的习惯,将材料分出层次。

实词类题目一般考查解释是否正确,可以将解释直接代入文中,看句意是否能说通;虚词一般采用对比法命题,要看其位置、词性,在对比中做判断;对提取文中重要信息能力的考查,一般是让考生判断作品中表现人物某方面特点的语句,这时审题是关键;而对文义理解的考查,命题者会抓住考生常常断章取义的弱点去设题,对于这类题一定要从前到后仔细阅读,对比分析选项与原文相关的内容。

诗歌鉴赏唐诗宋词是重点高考语文近五年考查的诗歌鉴赏题只包括诗和词,没有出现过元曲。

其中,宋诗多唐诗少,名家名作少。

预计今年高考诗歌鉴赏题的选材范围,唐诗和宋词应该是重点,兼以明清诗词,涉及《诗经》和乐府的可能性不大。

诗人可能还是不太熟悉的。

考生复习时应该熟知题材,规范答题。

各类诗歌的特点及规范的答题格式,考生可以从模仿开始练习。

从近五年的高考语文试题来看,名篇名句默写涉及的教材,前两年涉及高中、初中教材各一半,后三年出自初中教材的明显多于出自高中教材的。

考生对于初中教材应做到“温故而知新”,初中名篇名句默写底子较薄的考生,对于经典篇目要特别重视、重点记忆。

高考出题倾向于大家的作品,偏重于先秦典籍和唐宋诗文。

练习快速编写作文提纲写作文时,在审题立意没问题的情况下,考生的写作语言是关键,应强化语言训练。

作文最能考查学生的生活阅历,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对常见文体和文字表达技巧的掌握以及语文常识的积累。

要求考生紧跟时代步伐,关心天下大事,理论联系实际。

考生要注意多读书、看报,多关注现实生活,多积累新鲜的、有重要影响的典型素材。

此外,考生应加强思维训练,多进行5分钟编写提纲训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