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渗滤液

合集下载

垃圾渗滤液处理基本工艺课件

垃圾渗滤液处理基本工艺课件

有机物去除问题
有机物去除问题
垃圾渗滤液中的有机物种类繁多,浓 度较高,难以被生物降解。
解决方案
可以采用高级氧化技术,如芬顿反应 、臭氧氧化等,将有机物转化为易被 生物降解的物质。同时,可以调整生 物处理工艺,如增加有机负荷,以提 高生物降解效果。
重金属去除问题
重金属去除问题
垃圾渗滤液中的重金属离子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需要 进行有效去除。
垃圾渗滤液处理基本工艺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垃圾渗滤液概述 • 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 • 渗滤液处理中的问题与对策 • 渗滤液处理技术的新发展 • 案例分析
01 垃圾渗滤液概述
垃圾渗滤液的产生
01
垃圾填埋场中有机物分解产生渗滤液
02
垃圾渗滤液主要由垃圾本身含有的水分、降雨和地 下水组成
03
通过厌氧微生物降解有机物,产生沼气,适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 。
序批式反应器(SBR)
通过间歇反应去除有机物,具有工艺简单、灵活性强等优点。
生物膜反应器
通过生物膜上的微生物降解有机物,适用于低浓度有机废水处理。
05 案例分析
某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案例
案例概述
某城市垃圾填埋场产生的 渗滤液处理问题,采用何 种工艺进行处理的案例。
处理艺
采用“预处理+生化处理+ 膜处理”的组合工艺,去 除渗滤液中的有机物、氨 氮和重金属等污染物。
处理效果
经过处理后,渗滤液的各 项指标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有效地解决了城市垃圾 填埋场的污染问题。
某大型垃圾焚烧发电厂渗滤液处理案例
案例概述
某大型垃圾焚烧发电厂产生的渗滤液处理问题,采用何种工艺进 行处理的案例。

垃圾渗滤液排放标准

垃圾渗滤液排放标准

垃圾渗滤液排放标准垃圾渗滤液是指垃圾堆积场中由于雨水浸渗或其他原因产生的含有有机物、无机物、重金属离子等多种污染物质的液体。

垃圾渗滤液的排放对周围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有必要制定相应的排放标准来规范其处理和排放。

一、垃圾渗滤液的处理。

垃圾渗滤液的处理主要包括收集、中和、沉淀、过滤等步骤。

在收集阶段,需要采用密闭式收集系统,避免渗滤液外泄。

在中和、沉淀和过滤的过程中,应选择合适的中和剂和沉淀剂,确保处理后的渗滤液达到排放标准要求。

二、垃圾渗滤液排放标准。

1. pH值,垃圾渗滤液排放pH值应控制在6.5-8.5之间,超出范围将对水体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2. 悬浮物,垃圾渗滤液中的悬浮物浓度不得高于50mg/L,过高的悬浮物会导致水体浑浊,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

3. 生化需氧量(BOD),垃圾渗滤液的BOD5不得高于100mg/L,高浓度的BOD会消耗水中氧气,导致水体缺氧,对水生生物造成危害。

4. 化学需氧量(COD),垃圾渗滤液的COD浓度不得高于300mg/L,高浓度的COD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发水华现象,破坏水体生态平衡。

5. 重金属,垃圾渗滤液中重金属离子的浓度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超标的重金属对水体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都会造成严重危害。

三、垃圾渗滤液排放监测。

为了确保垃圾渗滤液排放符合标准要求,需要对排放口进行定期监测。

监测内容包括pH值、悬浮物、BOD、COD、重金属等指标,监测频率应根据排放量和污染物浓度确定,并建立监测记录和报告,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

四、垃圾渗滤液排放风险防控。

在垃圾渗滤液排放过程中,应加强风险防控措施,确保排放过程安全可控。

采用密闭式收集系统、定期检查设备运行情况、加强现场管理等措施,有效降低排放风险,保障周围环境和人员安全。

五、结论。

垃圾渗滤液排放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保护水体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保障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各相关部门和企业应严格遵守排放标准要求,加强监测和管理,共同保护好我们的环境和健康。

垃圾渗滤液特点

垃圾渗滤液特点

垃圾渗滤液特点
1、渗滤液前、后期水质变化大。

渗滤液的水质变化幅度很大,
它不仅体现在同一年内各个季节水质差别很大,浓度变幅可高达几倍,并且随着填埋年限的增加,水质特征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如渗滤液的碳氮比、可生化性随着填埋年限的增加而降低。

通常在填埋初期,氨氮浓度较低,用生物脱氮就可去除渗滤液中的氨氮,但随着填埋年限的增加,氨氮浓度不断增加,COD不断下降,最好采用物化法处理。

2、有机物浓度高。

垃圾渗滤液中的CODcr和BOD5浓度最高可达几万毫克/升,与城市污水相比,浓度非常高。

高浓度的垃圾渗滤液
主要是在酸性发酵阶段产生,pH值略低于7,低分子脂肪酸的COD占总量的80%以上,BOD5与COD比值为0.5~0.6,随着填埋场填埋年
限的增加,BOD5与COD比值将逐渐降低。

3、氨氮含量高。

由于大部分填埋场为厌氧填埋,堆体内的厌氧
环境造成渗滤中氨氮浓度极高,并且随着填埋年限的增加而不断升高,有时可高达1000~3000mg/l。

4、营养元素比例失调。

一般的垃圾渗滤液中BOD5/TP大都大于300,与微生物生长所需的磷元素相差较大。

垃圾渗滤液处理标准

垃圾渗滤液处理标准

垃圾渗滤液处理标准一、排放标准1.垃圾渗滤液处理后的排放标准应符合国家或地方相关法规和标准要求。

2.排放标准应包括水质指标和水量指标,其中水质指标应符合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

3.排放标准应根据不同的处理工艺和实际处理效果进行制定,以确保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达到相关要求。

二、处理工艺标准1.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应根据实际处理需求和场地条件进行选择。

2.处理工艺应包括预处理、生化处理、深度处理等环节,确保垃圾渗滤液得到有效处理。

3.预处理应去除大颗粒杂质和悬浮物,为后续生化处理提供良好的水质条件。

4.生化处理应采用高效、稳定的污水处理工艺,确保垃圾渗滤液中的有机物、氨氮等污染物得到有效去除。

5.深度处理应进一步去除生化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中的污染物,提高水质指标。

三、污染物去除效率标准1.垃圾渗滤液处理后的污染物去除效率应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标准。

2.去除效率标准应根据垃圾渗滤液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包括有机物、氨氮、总磷、悬浮物等主要污染物的去除效率。

3.去除效率标准应考虑不同污染物的特性及其在处理过程中的变化情况,确保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水质达标。

四、设备维护保养标准1.设备维护保养应定期进行,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处理工艺稳定。

2.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修和保养,及时解决设备故障和问题。

3.定期对设备进行润滑、清洗和更换易损件,保持设备的良好状态。

4.对设备进行定期调试和校准,确保设备运行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五、安全管理标准1.建立健全的垃圾渗滤液处理安全管理体系,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2.对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3.对危险品和危险区域进行严格管理,确保安全使用和处理。

4.对垃圾渗滤液处理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和整改,消除事故隐患。

5.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协调合作,共同保障垃圾渗滤液处理的安全管理。

垃圾渗滤液 处理流程

垃圾渗滤液 处理流程

垃圾渗滤液处理流程
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预处理:渗滤液首先经过预处理,以去除大颗粒的固体和杂质。

预处理包括过滤、沉淀、气浮等步骤,根据渗滤液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预处理方式。

2. 生化处理:预处理后的渗滤液进入生化处理阶段。

生化处理主要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有机物转化为稳定的无机物,包括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

好氧生物处理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厌氧生物处理包括厌氧消化、厌氧滤池等。

3. 深度处理:生化处理后的渗滤液可能还需要进行深度处理,以进一步去除剩余的有机物、氮、磷等营养物质以及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深度处理的方法包括化学沉淀、吸附、离子交换、反渗透等。

4. 排放或再利用:经过预处理、生化处理和深度处理后,渗滤液的各项指标达到排放标准或再利用要求后,方可排放或再利用。

具体的排放标准或再利用要求需根据当地环保政策和实际情况而定。

需要注意的是,垃圾渗滤液的成分复杂,污染物浓度高,处理难度较大。

因此,在实际处理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和技术,并进行工艺参数的优化和调整,以保证处理效果和经济效益。

同时,应加强垃圾
渗滤液的管理和监测,确保处理后的渗滤液达标排放或再利用,以保护环境和生态安全。

垃圾渗滤液介绍ppt课件

垃圾渗滤液介绍ppt课件

.
17
A/O好氧反应系统平面图
厌氧罐产水溢流
A/O池循环管路
至MBR膜池
缺氧池
氧化池 O-1
氧化池 O-2
氧化池 O-3
氧化池 O-4
鼓风机曝气管路
A/O生化系统图
关注点: ★
1、污泥浓度;
2、循环比;
3、温度;
4、均衡营养;
.
18
MBR膜系统
作用:
承上启下
1、截留活性污泥在生化系统中;
2、为后续深度处理做好保障,防止杂质进入深度处理;
罗茨风机日常维护: 1、润滑油更换 2、三台风机定期切换 3、额定电流

4、风机出口压力不宜高于5.8kpa;

5、风机房通风降温,吸风口进风温度尽量降低
.
31
好氧系统参数和日常管理维护
渗滤液好氧系统日常管理维护
渗 滤
进水水量:连续进水,严禁暴饮暴食。

1、分24小时连续进水;

2、根据水质变化情况调整进水量
.
19
内置MBR系统
自吸泵负压控制在-0.05mpa
曝气量控制在50L/支膜.分钟
关注点: ★ 1、污泥浓度;
滤纸过滤性测试10ml/5分钟以上 2、污泥循环;
3、清洗周期;
污泥浓度控制在20g/L以下
4、通量;
名称(200吨) 推荐MBR膜系统
吨水能耗(kw.h)
8.25
使用寿命
膜产品质保5年 寿命10年以上
9
氯离子Cl-
mg/L
≤250
10 总硬度(以碳酸钙计) mg/L
≤250
11 总碱度(以碳酸钙计) mg/L

垃圾渗滤液特点与处理技术比较

垃圾渗滤液特点与处理技术比较

垃圾渗滤液特点与处理技术比较一、垃圾渗滤液的特点垃圾渗滤液不同于一般的废水,其特点主要体此刻以下几个方面:1. 复杂性:垃圾渗滤液中含有多种有机物质、无机盐和微生物等复杂成分,使其成分复杂多变,处理难度较大。

2. 水质差:垃圾渗滤液中的COD(化学需氧量)和BOD (生化需氧量)浓度较高,且有机物成分多为难降解的有机酸类,导致处理成本相对较高。

3. 氨氮含量高:由于垃圾渗滤液中含有大量的腐烂有机物,其氨氮含量较高,可能对水体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务必进行有效处理。

4. 含重金属:垃圾渗滤液中含有多种重金属,如铅、汞、镉等,这些重金属对生物体和水体生态环境都有一定的毒性。

二、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比较目前,常见的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包括物理化学法、生物法和混合法。

下面将对这几种处理技术的特点进行比较。

1. 物理化学法物理化学法包括沉淀法、吸附法、氧化法等。

其特点是操作简易、效果稳定、处理速度快。

沉淀法常用的处理剂有氢氧化钙、聚合氯化铝等,可以有效去除垃圾渗滤液中的悬浮物和胶体。

吸附法通过活性炭、硅胶等材料吸附垃圾渗滤液中的有机物质。

氧化法常用的方法有高级氧化法、臭氧氧化法等,能够有效降解垃圾渗滤液中的有机物质。

2. 生物法生物法是利用微生物对垃圾渗滤液中的有机物质进行降解的方法。

其中,生物滤池法、生物接触氧化法和活性污泥法是常用的处理技术。

生物滤池法通过将垃圾渗滤液通过滤池,使其与微生物接触降解,可以有效去除有机物质。

生物接触氧化法结合了生物法和氧化法,通过在接触氧化池中加入氧气,提高微生物降解效果。

活性污泥法通过将垃圾渗滤液与活性污泥接触,利用污泥中的微生物进行有机物质的降解。

3. 混合法混合法是将物理化学法和生物法结合使用的一种处理技术。

常见的混合法有混凝沉淀-生物法、吸附-生物法等。

混凝沉淀-生物法通过先进行物理化学处理去除悬浮物质,再通过生物法降解有机物质。

吸附-生物法则是先利用吸附剂去除垃圾渗滤液中的有机物质,再通过生物法进一步降解。

垃圾渗滤液又称渗滤液、渗沥水、渗沥液、沥滤液或浸出液

垃圾渗滤液又称渗滤液、渗沥水、渗沥液、沥滤液或浸出液

一、垃圾渗滤液,又称渗滤液、渗沥水、渗沥液、沥滤液或浸出液1、定义垃圾渗滤液,又称渗滤液、渗沥水、渗沥液、沥滤液或浸出液,是指垃圾在堆放和处置过程中由于雨水的淋洗、冲刷,以及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浸泡,通过萃取、水解和发酵而产生的二次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垃圾本身的内含水、垃圾生化反应产生的水和大气降水,包括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垃圾焚烧厂渗滤液、垃圾综合处理场渗滤液和垃圾中转站渗滤液。

由于我国垃圾处理方式目前以填埋和焚烧为主,因此垃圾渗滤液处理需求亦主要为垃圾填埋场和垃圾焚烧厂。

2、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概述(1)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来源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产生和水量随季节和地域等变化而不同,成分复杂,且含有高浓度的有机物质和无机盐,水质会随着外界水文地质、气候、填埋规模、填埋工艺、填埋时间、垃圾成分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发生变化。

特点主要表现为:成分复杂、污染物种类多、含盐量高、碳氮比失调、水质水量和污染物浓度变化大等。

我国在垃圾分类工作方面的进展较为缓慢,远远滞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加之我国特有的饮食文化,导致我国生活垃圾含水量较高,很少低于 50%,目前垃圾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一般占垃圾填埋量的 35%-50%(重量比),部分地区受地域、降水等的影响,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产量占垃圾填埋量的重量比甚至超过50%以上。

3、垃圾焚烧厂渗滤液概述(1)垃圾焚烧厂渗滤液来源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采用焚烧方式进行处理的比例约为16%。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成分复杂、厨余物多、含水率高、热值较低,焚烧法处理垃圾时必须将新鲜垃圾在垃圾储坑中储存 3-5天进行发酵熟化,达到沥出水份、提高热值的目的,以保证后续焚烧炉正常运行,《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01)中将此过程中沥出的水份称为 "沥滤液",又称为垃圾焚烧厂渗滤液。

(2)垃圾焚烧厂渗滤液特点与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不同的是,焚烧厂垃圾渗滤液属原生渗滤液,大多是当天或隔天的垃圾渗滤液,未经厌氧发酵、水解、酸化过程,内含如苯、萘、菲等杂环芳烃化合物、多环芳烃、酚、醇类化合物、苯胺类化合物等难降解有机物,受雨水影响比填埋场垃圾渗滤液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⑸ TOC:浓度一般为265~2800mg· L-1。BOD5/COD可反映渗滤液中有 机碳氧化状态。填埋初期,BOD5/COD值高;随着时间的推移,填 埋场趋于稳定化,渗滤液中的有机碳以氧化态存在,则BOD5/COD 值降低。 ⑹ 溶解性总固体:渗滤液中溶解固体总量随填埋时间推移而变化。填 埋初期,溶解性盐的浓度可达到10000 mg· L-1,同时具有相当高的 钠、钙、氯化物、硫酸盐和铁。填埋6~24个月达到峰值,此后随时 间的增长无机物浓度降低。 ⑺ SS:一般多在300 mg· L-1以下。 ⑻ 氮化物:氨氮浓度较高,以氨态为主,一般为0.4g· L-1左右,有时 高达1 g· L-1,有机氮占总氮的1/10。 ⑼ 重金属:生活垃圾单独填埋时,重金属含量很低,不会超过环保标 准;但与工业废物或污泥混埋时,重金属含量会增加,并可能超标。
LOGO
演讲:卜凡阳
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及MBR工艺的应用
content
概念及特性
垃圾 渗滤液
形成及来源 主要指标及处理难点 国内外处理现状
MBR工艺的应用
垃圾渗滤液的概念及特性
概念
垃圾渗滤液是在垃圾卫生填埋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成份复杂的高浓度有机 废水,含有大量有机物、悬浮物、氨氮、重金属离子以及致病菌等。
回灌处理
回灌处理法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的Pohland最先提出的。垃 圾渗滤液回灌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增加填埋场内部湿度,加速填埋场 稳定化进程的操作方法,同时还能降低渗滤液污染物浓度,加速填 埋气体(甲烷)产生。通过回灌可提高垃圾层的含水率(由20 %~ 25 %提高到60 %~70 %) ,增加垃圾的湿度,增强垃圾中微生物的 活性,加速产甲烷的速率、垃圾中污染物的溶出及有机物的分解。 其次,通过回灌,不仅可降低渗滤液的污染物浓度,还可以因喷洒 过程中挥发等作用而减少渗滤液的产生量,对水量和水质起稳定化 的作用,有利于废水处理系统的运行,节省费用。但回灌法仍存在 几点急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渗滤液不能完全消失,仍有部分COD需 外排处理;二是渗滤液在垃圾层中的循环导致重金属、氨氮和其他 毒性物质不断积累;三是渗滤液在回灌过程中带来的环境卫生问题 需要解决;四是对回灌渗滤液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随垃圾堆体高度 的增加而增加,但是进入垃圾堆体的有机负荷不能无限制地增加, 否则会毁坏渗滤液回灌系统。
来源
垃圾渗滤液的产生受诸多因素影响,不进水量变化大,并且变化无规律 性。垃圾渗滤液的产生来自以下五个方面: ⑴ 降水的渗入。降水包括降雨、雪、霜、雹等。降雨的淋溶作用是 渗滤液产生的主要来源。 ⑵ 外部地表水的流入。包括地表径流和地表灌溉。 ⑶ 地下水的渗入。当填埋场内渗滤液水位低于场外地下水水位,并 没有设置防渗系统时,地下水就有可能渗入填埋场内。 ⑷ 垃圾本身含有的水分。这包括垃圾本身携带的水分以及大气和雨 水中的吸附量。 ⑸ 垃圾填埋后,微生物厌氧分解产生的水。
3.异位回灌处理技术
Chugh通过试验研究发现,将陈垃圾与新鲜垃圾的渗滤液进行 交叉回灌,可以大大加速新鲜垃圾填埋体的稳定化进程。 刘海春等采用新鲜垃圾作生物反应器填埋场,采用已填埋一 年的垃圾分别设置产甲烷生物反应器和硝化反应器,构建渗滤液回 灌型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系统和脱氮型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系统,通过 实验室动态模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后者对有机物和氮的去除效 果远远好于前者,达到了将填埋垃圾和渗滤液在同一系统得到同时 处理的预期目标。 赵由才等通过新鲜垃圾柱渗滤液自身回灌以及新鲜垃圾柱之 间、新鲜垃圾柱与不同填埋龄垃圾柱之间渗滤液的交叉回灌小试试 验研究表明,利用稳定化程度较高的封场单元进行渗滤液交叉异质 回灌,具有比同质回灌更好的处理效果。
曾晓岚. 垃圾渗滤液循环回灌原位处理试验研究[D]. 重庆大学,2007.
2.优化研究
调节回灌的渗滤液水 质 有哪几种 措施呢?
进行生物接种
改善时,渗滤液回灌会导致 VFAs的积累,并对甲烷化过程产生抑制。研究表明,对渗滤液pH 进行调节后再回灌,则有利于建立厌氧降解环境,加快进入甲烷化 过程,消除VFAs积累现象。 西南交通大学通过模拟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的对比试验,发现回 灌时调节渗滤液的pH值、回灌前对渗滤液加热可加快填埋场的稳定 化进程。也有学者认为在渗滤液中加入缓冲剂后回灌,可以使填埋 场中pH保持近中性,有利于产甲烷,还可以使渗滤液的污染强度迅 速下降。 C.R.Viettez等在回灌过程中将渗滤液经上流式产甲烷反应器处理 后再回灌至填理层,结果表明:垃圾中碳水化合物、蛋自质和脂类 的转化率分别为90%,49%和37%。沈东升等通过将新鲜垃圾填埋单 元的渗滤液经UASB反应器处理后再回灌的研究表明,该工艺能加 速填埋单元渗滤液的稳定,pH值稳定6.5以上的时间缩短,产气时 间提前。 邹庐泉将渗滤液经好氧和厌氧生物处理后回灌表明,该法能有 效解决“酸积累”问题。孙英杰将新鲜垃圾填埋单元产生的渗滤液 经矿化垃圾处理后再行回灌,加速了新鲜垃圾的降解与沉降,改善 了新鲜垃圾填埋单元初期的渗滤液水质,增加了水量削减,并有助 于垃圾中含氮物质的降解。
卜琳. 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研究[D]. 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
渗滤液的处理难点
渗滤液的处理主要有3个难点: (1)渗滤液中含有200-1500mg/L不可生物降解的 COD,该类物质呈胶体和溶解状态,普通生化工艺 和混凝沉淀、过滤工艺难以去除。 (2)晚期渗滤液C/N<1,C/N不能满足生物脱氮的 要求。 (3) 随 着 填 埋 时 间 的 延 长 ,COD 、 BOD5 、 BOD5/COD变化很大,普通的生化工艺往往不能 适应这种变化,需要对工艺进行改造以满足排放 标准。
改善填埋构造及空气状况
Onay和Pohland等学者在实验室将垃圾堆肥产物作为填埋层, 构建出一种将硝化及反硝化相分开的填埋结构,使渗滤液中氨氮去 除率达95%,同时硫化物也得到有效去除。 李兵研究发现,渗滤液回灌好氧填埋垃圾体,不仅使有机物迅 速降解,垃圾体快速稳定,而且所产生的渗滤液COD可达二级排放 标准,BOD和氨氮均可达一级排放标准,不需要或稍作处理后即可 排放。 李轶伦对新鲜垃圾产生的渗滤液进行好氧和厌氧两种条件下的 循环回灌试验表明,好氧情况较厌氧情况的渗滤液COD和凯氏氮浓 度下降较快,渗滤液产生量少;随着水力负荷的增大,厌氧柱渗滤 液的凯氏氮和COD去除率均逐渐下降,好氧柱则变化不大。 于晓华提出采用向填埋层进行间歇通风,同时进行渗滤液回灌 的方法,不仅可以有效解决填埋初期有机酸积累的问题,使填埋层 尽快由水解酸化阶段过渡到甲烷化阶段,而且可以通过适当调节回 灌负荷,使垃圾中的CODCr及氨氮同时得到有效去除。何若等对填 埋垃圾上层间歇曝气充氧,促进了填埋垃圾层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 菌的生长,有利于回流渗滤液含N化合物的去除以及填埋垃圾的降 解。
卜琳. 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研究[D]. 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
垃圾渗滤液的主要指标
指标
⑴ 色度:颜色呈淡茶色或是暗褐色,色度在2000~4000之间,有 较浓的腐化臭味。 ⑵ pH值:填埋场初期pH值为6~7,呈弱酸性,随着时间的推移, pH值可以提高到7~8,呈弱碱性。 ⑶ BOD5:随着时间和微生物活动的增加,渗滤液中的BOD5也 逐渐增加。一般填埋6个月至2.5年,达到最大值,此时BOD5多以溶 解性为主,随后此指标开始下降,到6~15年填埋场稳定化为止。 ⑷ COD:渗滤液的生物降解性可用BOD5/COD之比来反映,当 BOD5/COD﹥0.5时渗滤液较易生物降解;当BOD5/COD﹤0.1时,渗 滤液难于生物降解。当BOD5/COD介于0.4到0.6之间时,表明渗滤液 中的有机物开始生物降解;对于成熟的填埋场,渗滤液的此项比值 通常为0.05~0.2,其中常含有不易生物降解的腐殖质和富里酸。
国内外处理现状
土地处理法
土地处理法,即在人工控制条件下通过土地-植物系统 物理、生物和化学的综合反应进行处理的方法。
生物处理
当渗滤液的BOD5 /COD值大于0.3时,表明渗滤液的可 生化性较好,可采用生化法处理。生化处理具有处理效 果好、成本低等优点,它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处理方法 ,也作为主体处理。
卜琳. 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研究[D]. 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
垃圾渗滤液的形成及来源
形成
垃圾在堆放和填埋过程中由于压实、发酵和降水渗流作用,会产生 一种高浓度的有机废水,及垃圾渗滤液。垃圾填埋后,在微生物作 用下,垃圾中的有机物经过好氧反应和厌氧反应产生降解。垃圾降 解后生成的无机物以及垃圾中的可溶污染物,大量进入垃圾渗滤液 中,这就使得渗滤液中污染物浓度极高。产生渗滤液的同时,垃圾 中的病原微生物也会在雨水的淋溶作用下进入渗滤液;垃圾降解产 生的CO2溶于垃圾渗滤液以后会使垃圾渗滤液偏酸性环境,这种酸 性环境使得垃圾中不溶于水的碳酸盐、金属以及金属氧化物等无机 物发生溶解,继而使垃圾渗滤液中含有种类繁多且含量超标的重金 属类物质。
特性
1.有机污染物种类繁多,水质复杂。 2.污染物浓度高,变化范围大。 3.水质水量变化大。产量随季节变化大,雨季明显大于旱季。 由于垃圾填埋场是一个敞开的作业系统,所以填埋场中的自然降水为垃 圾渗滤液来源的主要部分,因而垃圾渗滤液的产量随季节变化大,雨季明显 大于旱季。
4. 金属含量高。 垃圾渗滤液中含有10多种金属离子,由于国内垃圾不像国外某些城市 那样经过严格的分类和筛选,所以国内外垃圾渗滤液中金属离子浓度有差 异。其中铁浓度可高达2050mg/L,铅的浓度可达12.3 mg/L,锌的浓度可达 130mg/L,钙的浓度可达4300 mg/L。 5.氨氮含量高。 高氨氮浓度是城市垃圾渗滤液的重要水质特征之一,随着垃圾填埋年 数而增加,可以高达1700mg/L,渗滤液中的氮多以氨氮形式存在,约占TN 的70%~80%。 6.营养元素比例失调。 对于生化处理,污水中适宜的营养元素比例是BOD5:N:P=100:5:1,而 一般的垃圾渗滤液中的BOD5:P大都大于300,与微生物所需的磷元素相差 较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