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错易混考点总结12
134个易错知识点总结

134个易错知识点总结【数学】1.错:在算式中未根据运算优先级进行计算。
对:先做括号内的运算,然后进行乘除法,最后进行加减法。
2.错:计算百分比时未将百分数转化为小数。
对:将百分数除以100得到小数,然后再进行计算。
3.错:未正确使用平方根、立方根的符号。
对:记住平方根使用√,立方根使用³√。
4.错:未正确运用因式分解法简化算式。
对:利用因式分解法将算式简化,简化后容易进行计算。
5.错:未正确使用分数的运算规则。
对:分数的加减法需通分后再进行计算,乘除法直接进行即可。
6.错:错误理解“相似图形”的概念。
对:相似图形是指形状相同但大小不同的图形,对应边长之比为相等。
7.错:未理解平行线与垂直线的相关性质。
对:平行线间的对应角相等,垂直线间的对应角互补。
8.错:未根据条件进行方程的解法。
对:要根据方程的具体条件,选择合适的解法进行求解。
9.错:未合理运用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
对:可使用代入法、消元法等方法进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10.错:未掌握概率计算方法。
对:概率计算可使用排列组合、实验法等方法进行求解。
【物理】1.错:未理解位移、位移方向与距离的概念。
对:位移包含位移大小和方向,而距离只包含位移大小。
2.错:未理解速度与加速度的计算关系。
对:速度是位移随时间的变化率,而加速度是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率。
3.错:未正确使用牛顿三定律。
对:牛顿第一定律指物体静止或匀速运动时受力为零,第二定律指F=ma,第三定律指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4.错:未正确理解动能与势能的概念。
对:动能为物体运动能量,势能为物体位置能量,它们可相互转化。
5.错:对简单机械计算方法不熟悉。
对:机械问题需按机械原理进行计算,可利用机械利益点等进行计算。
6.错:未正确理解声音与光的传播方式。
对:声音是机械波,需要媒质传播;光是电磁波,可在真空中传播。
7.错:未正确运用折射定律计算折射角。
对:折射定律可用n₁sinθ₁=n₂sinθ₂进行计算。
高考数学答题模板12个(最新)

高考数学答题模板12个选择填空题1.易错点归纳九大模块易混淆难记忆考点分析,如概率和频率概念混淆、数列求和公式记忆错误等,强化基础知识点记忆,避开因为知识点失误造成的客观性解题错误。
针对审题、解题思路不严谨如集合题型未考虑空集情况、函数问题未考虑定义域等主观性因素造成的失误进行专项训练。
2.答题方法:选择题十大速解方法:排除法、增加条件法、以小见大法、极限法、关键点法、对称法、小结论法、归纳法、感觉法、分析选项法;填空题四大速解方法:直接法、特殊化法、数形结合法、等价转化法。
解答题专题一、三角变换与三角函数的性质问题1、解题路线图①不同角化同角②降幂扩角③化f(x)=Asin(ωx+φ)+h④结合性质求解。
2、构建答题模板①化简:三角函数式的化简,一般化成y=Asin(ωx+φ)+h的形式,即化为“一角、一次、一函数”的形式。
②整体代换:将ωx+φ看作一个整体,利用y=sin x,y=cos x的性质确定条件。
③求解:利用ωx+φ的范围求条件解得函数y=A sin(ωx+φ)+h的性质,写出结果。
④反思:反思回顾,查看关键点,易错点,对结果进行估算,检查规范性。
专题二、解三角形问题1、解题路线图(1) ①化简变形;②用余弦定理转化为边的关系;③变形证明。
(2) ①用余弦定理表示角;②用基本不等式求范围;③确定角的取值范围。
2、构建答题模板①定条件:即确定三角形中的已知和所求,在图形中标注出来,然后确定转化的方向。
②定工具:即根据条件和所求,合理选择转化的工具,实施边角之间的互化。
③求结果。
④再反思:在实施边角互化的时候应注意转化的方向,一般有两种思路:一是全部转化为边之间的关系;二是全部转化为角之间的关系,然后进行恒等变形。
专题三、数列的通项、求和问题1、解题路线图①先求某一项,或者找到数列的关系式。
②求通项公式。
③求数列和通式。
2、构建答题模板①找递推:根据已知条件确定数列相邻两项之间的关系,即找数列的递推公式。
【学霸课堂笔记】四年级语文上册 12《盘古开天地》知识点易考点一线资深名师梳理(部编版,原创连载)

部编版四语上知识点易考点一线名师梳理12、盘古开天地1.会认“劈、浊”等7个生字,会写“睁、翻”等15个生字,会写“黑乎乎”等14个词语。
2.能边读边想象画面,说出课文中神奇的地方。
【语文要素】3.能讲述盘古开天地的过程,交流对盘古的感受。
【语文要素】一类字:翻f ān 劈p ī缓hu ǎn 浊zhu ó丈zh àn ɡ撑ch ēn ɡ竭ji é累l èi 血xu è液y è奔b ēn 茂m ào 滋z ī二类字:劈p ī 浊zhu ó 丈zh àn ɡ 隆l ón ɡ 肢zh ī 躯q ū 液y è同音字:m áo 繁(茂) (冒)泡 以(貌)取人 ji é (节)日 清(洁) 精疲力(竭) p ī (批)评 (劈)开 (披)红挂彩 y è (液)体 作(业) (夜)以继日易错音:隆隆..(l ón ɡ r ón ɡ) 血.液(xu è xi ě) 混.沌(h ùn h ún d ūn d ùn ) 浑浊.(zh ú zhu ó) 劳累.(l éi l èi ) 一丈.(zh àn ɡ zh ǎn ɡ ) 倒.下(d ǎo d ào ) 血液.(yu è y è) 躯.干(q ū q ǔ g ān g àn ) 劈.柴 (p ī p ì) 四肢.(z ī zh ī) 奔.跑(b ēn b èn ) 答案:l ón ɡ xu è h ùn d ùn zhu ó l èi zh àn ɡ d ǎo y è q ū g àn p ī zh ī b ēn多音字:倒d ǎo (倒下)d ào (倒立) 盛sh èng (盛开)ch éng (盛饭)生字组词:翻f ān (翻身、翻新、人仰马翻) 劈p ī(劈杀、劈砍、劈柴)缓hu ǎn (缓和、缓慢、缓冲) 浊zhu ó(浑浊、浊浪、浊流)丈zh àng (丈夫、一丈、万丈高楼) 撑ch ēng (支撑、撑腰、撑船)竭ji é(竭诚、竭力、竭尽全力) 累l èi (劳累、拖累、累人)血xu è(血液、鲜血、血压) 液y è(液晶、液态、液体)奔b ēn (奔跑、奔波、奔腾) 茂m ào (茂密、茂盛、声情并茂)滋z ī(滋润、滋养、滋生) 隆l óng (隆重、隆冬、轰隆隆)肢zh ī(肢体、四肢、节肢动物) 躯q ū(躯干、躯体、身躯)听写词语:黑乎乎翻身缓缓上升下降劈开混浊缓慢一丈撑起血液毫毛茂盛汗毛精疲力竭滋润劳累竭尽全力奔流不息易错字:劈:下面部分是“刀”,不要写成“力”。
初中知识点易错易混点总结

初中知识点易错易混点总结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阶段,其中蕴含着许多容易出现错误和混淆的知识点。
本文将总结初中知识点中的易错易混点,并给出相应的解析和提示,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一、数学1. 分数与小数初中阶段学习了分数和小数的相关知识,但对于一些特殊情况的理解可能存在问题。
例如,学生们常常会混淆有理数的负数与小数的负数,将-3.5认为是一个负数,其实它是一个负的有理数。
学生们应该明确有理数和小数的概念,理解并准确运用它们。
2. 平方与开平方平方和开平方是初中数学中常见的概念,但同学们经常会混淆两者。
学生们应该明确平方是将一个数自乘,开平方是求一个数的平方根。
例如,2的平方是4,而2的平方根是√2。
3. 二次根式与分解因式在解决二次根式和分解因式时,有些同学经常会遇到困难。
例如,将√3+√5视为一个一次根式,而不是一个二次根式。
同学们应该牢记二次根式是由两个根式相加或相减而成的。
二、语文1. 词语辨析初中语文中,常常会出现一些词语的辨析题,例如“行为”和“举动”之间的区别。
同学们容易混淆这些词语的含义,造成答题错误。
学生们应该加强对词语的理解,辨析它们的细微差别。
2. 修辞手法的辨析修辞手法是语文中的重要内容,同学们在学习时容易将不同的修辞手法混淆。
例如,将比喻和拟人混为一谈。
同学们要注意区分不同的修辞手法,理解其独特的表达方式。
3. 文言文的理解初中阶段,学生们接触到了一些简易的文言文,如《红楼梦》的片段等。
然而,对于文言文的理解和翻译存在困难。
同学们应该加强对古文的学习,掌握基本的文言文阅读技巧。
三、英语1. 时态的使用英语中的各种时态是初中英语的重要内容,但同学们经常会混淆它们的用法。
例如,使用过去完成时代替过去时。
同学们应该熟悉各种时态的用法,并学会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准确运用。
2. 单词的拼写与发音初中英语中涉及大量的单词,同学们容易在拼写和发音上出错。
例如,“receive”常常被拼写为“recieve”。
2024中考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易混易错知识点总结

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八上考点第一单元《走近社会生活》【易混易错】1. 社会是个人的简单相加。
×纠正: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的生存与发展都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2. 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父母的抚育,老师的教导,与社会没关系。
X纠正: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我们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3. 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外的一个“结点”。
×纠正: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4.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可以融入社会,也可以脱离社会。
×纠正:每个人的生存与发展都离不开社会。
5. 个人身份是通过家庭关系来确定的。
×纠正:个人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来确定的。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有不同的身份。
6. 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强调“个人”对社会的影响;×纠正: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强调“社会”对个人的影响;人们的活动推动着社会进步与发展;—--强调“个人”对社会的影响;7. 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虚拟、平等、自主。
x纠正:3.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虚拟、平等、自主是网络交友的特点。
8. 网络可以扩大公民的权利。
×纠正:公民权利是法律规定的,不能扩大;网络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促进民主政治的发展。
9. 沉迷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我们应远离网络. ×纠正:网络是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我们应合理利用网络。
10.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纠正:严重社会危害性是犯罪最本质特征。
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
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易混易错】1. 社会秩序就是公共场所的秩序。
x纠正:社会秩序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
2. 政府对公用设施的管理属于维护公共场所秩序。
x纠正:政府对公用设施的管理属于维护社会管理秩序。
中考最容易误解的知识点50条

中考最容易误解的知识点50条1.密度不是一定不变的。
密度是物质的属性,与质量、体积无关,但与状态和温度有关,尤其是气体密度跟随温度的变化比较明显。
2.天平读数时,游码要看左侧,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天平右盘中加减砝码。
3.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定不变。
只要是匀速直线运动,则速度一定是一个定值。
4.平均速度只能是总路程除以总时间。
求某段路上的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只能是总路程除以这段路程上花费的所有时间,包含中间停的时间。
5.惯性大小和速度无关。
惯性大小只跟质量有关。
速度越大只能说明物体动能大,能够做的功越多,并不是惯性越大。
6.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7.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一定受到了力,受力不一定改变运动状态。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受力也包含受包含受平衡力,此时运动状态就不变。
8.惯性是属性不是力。
不能说受到,只能说物体具有惯性。
9.受力分析的步骤:确定研究对象;找接触物体;判断和接触物体之间是否有压力、支持力、摩擦力、拉力等其它力。
10.物体受平衡力与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可以相互推断。
物体受非平衡力时,若非平衡力和运动方向一致,物体做加速运动,反之,做减速运动。
11.1kg不等于9.8N。
两个不同的物理量只能用公式进行变换。
12.月球上弹簧测力计、天平都可以使用,太空失重状态下天平不能使用而弹簧测力计,还可以测拉力等除重力以外的其它力。
13.压力增大摩擦力不一定增大。
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有关,但静摩擦力跟压力无关,只跟和它平衡的力有关。
14.两个物体接触不一定发生力的作用。
还要看有没有挤压,相对运动等条件。
15.摩擦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强和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16.杠杆调平与天平调平:哪端高,螺母向哪端调。
两侧的平衡螺母调节方向一样。
17.动滑轮不一定省一半力。
提升重物时只有沿竖直拉,才能省一半力。
18.动力最小,力臂应该最大。
七年级下册易错易混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易错易混知识点作为初中生涯的第二个学年,七年级下册知识点相对于上学期更为复杂和深入。
其中,有一些知识点容易令学生们感到混淆和困惑,容易出现错误的情况。
本文将梳理出七年级下册易错和易混的知识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知识,避免在考试中犯错误。
1. 基础数学在数学课上,同学们需要掌握一些基础概念,例如整数的运算规则、有理数的定义、小数的加减法等等,这些都是构建后续知识的基础。
但是,同学们在学习这些概念时,往往会出现混淆,例如将有理数与整数混淆,认为小数乘法的结果一定比原数更小等等。
2. 同音词和同义词语文课上,同学们需要掌握一些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但是,同学们经常会出现同音词和同义词的混淆。
比如,经常有同学将“搭配”和“搭建”混淆,将“已经”和“已经不”混淆等等。
这些错误不仅容易影响作文的表达,还可能导致阅读理解的失误。
3. 地理位置七年级下册的地理课程中,同学们需要学习一些地理位置、地理区划的知识。
但是,同学们经常会出现混淆,比如将华南和华北混淆,将长江和黄河的流域地理位置搞错等等。
这些错误容易影响地理考试的成绩。
4. 语法与句子结构在语文课上,同学们需要学习一些基础的语法知识和句子结构。
但是,同学们经常会出现混淆,例如将“被”与“给”混淆,将虚拟语气的用法弄错等等。
这些错误容易影响语文作文和阅读的理解。
5. 生物知识在生物课上,同学们需要学习一些生物的知识和分类。
但是,同学们经常会出现混淆,比如将哺乳动物与鸟类混淆,将昆虫的特征和节肢动物混淆等等。
这些错误容易影响生物考试的成绩。
总之,对于七年级下册的易错和易混知识点,同学们应该认真整理和总结,通过加强练习和复习,避免在考试中出现这些错误。
同时,掌握这些知识点也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考易混账知识点总结

中考易混账知识点总结一、数学1. 分数和小数分数和小数是数学中可能容易混淆的知识点。
在数学中,分数是表示一个整体被分成若干份的量的表示方式,通常用于表示不完整的量;而小数是在十进制数中,整数和分数之间的数值表示方式。
容易混淆的地方在于,有些分数可以转换为小数,而有些小数也可以转换为分数。
例如,1/2可以转换为0.5,而0.5可以转换为1/2。
在进行数学计算时,需要注意分数和小数之间的转换,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 解方程和代数式解方程和代数式是数学中常见的问题类型。
解方程是指寻找一个或多个未知数的数值,使得等式成立的过程。
代数式是一种包含未知数和数值的数学式子。
容易混淆的地方在于,在解方程时需要利用代数式的性质和运算法则进行推导,而在处理代数式时需要利用解方程的方法进行计算。
因此,在学习数学时,需要掌握解方程和代数式的基本用法和求解方法。
3. 几何图形和几何关系几何图形和几何关系是数学中常见的知识点。
几何图形是空间中特定形状的图形,如正方形、三角形、圆等;而几何关系是不同几何图形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性质。
容易混淆的地方在于,有些几何图形之间存在相似性和等比关系,需要根据几何关系的特性进行推导和计算。
因此,在学习数学时,需要注意几何图形和几何关系之间的联系,以及它们在数学计算中的应用。
4. 统计和概率统计和概率是数学中重要的知识点。
统计是指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的过程;概率是指某一事件可能发生的可能性。
容易混淆的地方在于,需要根据统计数据和概率分布进行计算和推断,以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概率大小。
因此,在学习数学时,需要掌握统计和概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以便在实际问题中进行分析和判断。
二、语文1. 词语辨析语文中容易混淆的知识点之一是词语的辨析。
在学习语文时,我们常常遇到一些词语的用法和意义辨析,例如“狼狈”和“窘迫”、“撰写”和“写作”等。
在使用这些词语时,容易混淆它们的用法和语义,导致表达不准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计处理方法
1.无形资产出租将租金收入计入其他业务收入,将无形资产摊销金额计入其他业务成本;将应交营业税计入营业税金及附加
2.无形资产出售将取得价款扣除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和营业税后的金额计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
无形资产出售和出租的会计处理有何区别二十三、无形资产出售和出租的会计处理有何区别?
项目含义用途
票面
利率发行债券票面注明的利率用来计算应收利息或应付利息
实际利率实际利率,是指将金融资产
或金融负债在预期存续期间
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的未来
现金流量,折现为该金融资
产或金融负债当前账面价值
所使用的利率
用来计算利息收
入或利息费用
二十四、实际利率与票面利率有何不同?
项目计算公式不
同账务处理不同列报不
同
应收利息应收利息=
面值×票面
利率×期限
分期付息时计入“应收
利息”;到期一次还本
付息时计入“持有至到
期投资——应计利息”
列示在
资产负
债表
利息收入利息收入=
期初摊余成
本×实际利
率×期限
计入投资收益或冲减财
务费用
列示在
利润表
二十五、应收利息和利息收入有何区别?应付利息和利息费用有何区别?
应收利息和利息收入的区别
项目
计算公式不同账务处理不同列报不同
应付利息应付利息=面值×
票面利率×期限
分期付息时计入
“应付利息”;
到期一次还本付
息时计入“应付
债券——应计利
息”
列示在资
产负债表
利息费用利息费用=期初摊
余成本×实际利率
×期限
资本化或费用化
列示在利
润表或资
产负债表应付利息和利息费用的区别
Thanks!!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