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信仰

合集下载

无宗教承诺书模板

无宗教承诺书模板

无宗教承诺书模板
本人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人郑重承诺如下:
1. 我自愿放弃参与任何形式的宗教活动,包括但不限于宗教仪式、宗
教集会、宗教学习等。

2. 我理解并尊重国家关于宗教自由的法律法规,同时我决定不参与任
何宗教组织或活动。

3. 我将遵守社会公序良俗,不因个人信仰影响他人或社会的正常秩序。

4. 我承诺在任何场合下,不宣传、不传播任何宗教思想或信仰。

5. 我将积极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稳定,不参与任何可能危害国家安全
和社会和谐的宗教活动。

6. 我明白违反上述承诺可能带来的法律后果,并愿意承担相应的法律
责任。

7. 本承诺书自签署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终身。

本人对以上承诺内容已充分理解,并自愿遵守。

签署日期:____年____月____日
签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本模板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

人没有了信仰和敬畏

人没有了信仰和敬畏

人没有了信仰和敬畏,就没有了廉耻之心有人说,从某些方面来看,从历史上来看,中华民族是“优等民族”。

其表现为先秦诸子百家、唐诗宋词之辉煌;最早之封建制度(西周之贵族分封制)、专制制度(商鞅、秦始皇之郡县制等)之“制度创新”;四大发明以及化学、数学、天文学和炼钢术、丝绸、瓷器等实用技术之领先;智慧、宽容、忍让、和平、善良,以及尊师重道、重文轻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民族性之优点。

可是又有人说:上述成就和优点都属于过去,现在的中国人有什么值得骄傲的?正像一个德国将军所说的:“我敬佩中国人,但敬佩的是古代中国人!”听罢此言,如今的中国人真该无地自容!官员腐败、买官卖官、官员买处、假球赌球、考试泄题、香艳日记、明星艳照门、雇凶杀人、灭门杀戮、救人遭讹诈、教师集体嫖娼、肇事逃逸、醉酒驾车……最近小悦悦的事情也在拷问中国人的道德,现在的中国这是怎么了?真、善、美似乎要消失殆尽,人类最丑恶最羞耻的一幕幕活生生、鲜灵灵的现实,正络绎不绝、层出不穷地在中华大地上演!中国人丑恶过,从来没有象现在这么丑恶,从政府官员到普通百姓,从社会行为到人们的公德水平,一个个都是一副极其肮脏丑恶、灵魂扭曲的嘴脸。

这一切问题产生的原因,我们可以给出多个方面的理由,体制、监督、修养、教育等等,然而多年来,我们在分析社会丑恶现象产生的原因时,实际上往往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人们敬畏意识的丧失,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这些丑恶现象的发生。

敬畏应该是一个人思想灵魂中最基础的素质,也是一个民族优秀品质中不能缺少的东西。

人类越是成熟、越有修养,敬畏意识就越浓厚强烈。

没有信仰就不会有敬畏,现在我们什么信仰都没了,我们一下子陷入了空虚的世界。

世界上的其它国家,无论富裕的还是贫穷的,大多数人都有信仰,虽然信仰的种类各不相同。

就连苏联解体以后的俄罗斯到现在也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去教堂,可我们呢?人没了信仰,同时也就没什么东西能束缚心灵。

于是,物欲横流,大部分人开始疯狂地追求物质利益,而且追求得是那样不择手段。

无宗教信仰工作总结

无宗教信仰工作总结

无宗教信仰工作总结
在当今社会,宗教信仰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多人关注的话题。

然而,对于一些人来说,他们选择不信仰任何宗教,而是以理性和科学为指导原则,这种无宗教信仰的工作方式也在不断增加。

无宗教信仰的工作方式,首先体现在对待工作的态度上。

这些人通常更加注重科学和理性的思维方式,他们善于分析问题,善于利用逻辑思维来解决工作中的难题。

他们不会被传统的宗教观念所束缚,而是更加注重实际的工作效果和结果。

其次,无宗教信仰的工作方式也体现在人际关系上。

这些人通常更加注重平等和尊重,他们不会因为别人的宗教信仰而对其产生偏见,而是更加关注人的个人品质和能力。

在工作中,他们会更加注重团队合作和共同进步,而不会因为宗教差异而产生分歧。

另外,无宗教信仰的工作方式也体现在对待工作中的道德规范上。

这些人通常更加注重自身的道德品质和职业操守,他们不会依赖于宗教的指导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而是更加注重自身的内在修养和职业素养。

在工作中,他们会更加注重公平和正义,不会因为宗教信仰而产生偏见和歧视。

总的来说,无宗教信仰的工作方式不仅体现了对科学和理性的尊重,更加注重人的平等和尊重,同时也更加注重自身的道德品质和职业操守。

这种工作方式不仅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更有助于促进团队合作和共同进步。

因此,无宗教信仰的工作方式在当今社会中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认可。

有信仰和无信仰家庭200年对比让你大吃一惊

有信仰和无信仰家庭200年对比让你大吃一惊

有信仰和无信仰家庭200年对比让你大吃一惊信仰的力量:两个家族200年后的统计信仰的力量有多大?约束的力量有多大?对后世今生的利益有多大?一定要看!两个家族200年后的统计,两个同时代的家族,一家是信基督教的爱德华兹,另一家是著名无神论的宗师马克.尤克斯。

并且,无神论的马克.尤克斯对爱德华兹曾说过:“你信的那位耶稣,我永远不会信”!有人统计了爱德华兹家族200年后的情况,也统计了马克.尤克斯家族200年后的情况,详细统计结果如下:(一)爱德华兹家族:人口数:1394人,其中有:*100位大学教授*14位大学校长*70位律师*30位法官*60位医生*60位作家*300位牧师、神学家*3位议员*一位副总统(二)马克.尤克斯家族:人口总数:903人,其中有:*310位流氓*440位患有性病;*130位坐牢13年以上*7位杀人犯*100位酒徒;*60位小偷;*190位妓女;*20名商人,其中有10名实在监狱学会经商的。

备注:美国学者A.E.Winship在1900年做了一项研究,比较两个家族,写成Jukes-Edwards一书。

他追踪他们近两百年以来的繁衍发展,一个家族从Max Jukes开始。

Jukes是个无神论者,生于1700年。

两一个家族从Edwards开始,他们有1394位后裔。

Edwards是个虔诚的传道人,生于1703年。

Jukes-Edwards:A.E.Winship(作者)看来还是要相信有人管着你,人必须有约束。

你所处的环境,你相处的人很重要!相信头上三尺有神灵,相信人在做天在看!这也应了中国的古人留下的真谛:没有规矩难以成方圆!。

中国人有无信仰难以用宗教信仰标准判定

中国人有无信仰难以用宗教信仰标准判定

中国人有无信仰难以用宗教信仰标准判定*导读:信仰缺失论,一般是基于具有终极性、神圣性特征的宗教信仰判断,认为中国人没有信仰,才会出现当下社会这种或那种问题;并且认为……信仰缺失论,一般是基于具有终极性、神圣性特征的宗教信仰判断,认为中国人没有信仰,才会出现当下社会这种或那种问题;并且认为那种遇事求神拜佛、无事不登三宝殿的功利化、庸俗化的信仰方式,等同于没有信仰,因为这种信仰无法构成一个社会普遍的价值规范,无法基于这种信仰认同而最终建构一个社会准则。

*中国人有无信仰,很难以宗教信仰的标准来判定以西方基督教信仰标准来看,中国是没有宗教及其信仰的。

但是,如果说中国社会没有信仰,却不一定真实。

关键是信仰如何定义。

一般而言,宗教信仰可以分为一神论、多神论、泛神论与无神论等类型,还可以有政治信仰、宗教信仰、民族民间信仰、文化信仰等类型的划分。

中国人有无信仰,很难以宗教信仰的标准来判定。

如果不以宗教信仰或信仰宗教来为当代中国人的信仰进行定义的话,中国人并不缺信仰,中国人的信仰形形色色、不一而足。

政治信仰层面,中国有八千多万中共党员,一亿共青团员;宗教信仰层面,官方说法,中国社会信仰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等五大宗教者一亿多人(学术界则有三亿多人等不同说法);民族民间信仰层面,依族群、语言、传统及其地域的相异而各有不同;至于文化信仰层面,儒教的信仰者以汉族为主体,人数更是难以统计既然中国人的信仰如此丰富多样,为什么普遍的看法却是与此相反,认为中国社会最主要的问题是信仰缺失呢?一个最基本的理由就是:人有信仰不是问题,关键是这些信仰之间太缺乏认同、太私人化了。

更重要的,个人的利益追求往往要高于、大于这些信仰。

信仰及其信仰方式无法神圣起来,以至于对国家、对社会无甚作用。

从整个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来看,这就是信仰缺乏认同,缺乏基于信仰认同而构成的国家意识与社会价值规范。

一份全国抽样问卷数据显示,在人们期待的理想社会类型之中,与人际关系和谐的社会、生活环境优良的社会等选项相比,人们对有信仰的社会的期待与认同,比例是最低的,只有7.4%。

教育思考二:中国人为什么没有信仰

教育思考二:中国人为什么没有信仰

教育思考二:中国人为什么没有信仰摘要:1.信仰是从人类对于未知的敬畏开始的,敬畏产生向往,两者是人类求知欲的源泉。

2.西方哲学对于“已知、可知、未知”的清晰界定推动了“科学、哲学、神学”的深入发展,这种努力与开辟人类精神世界的神秘意志是吻合的,旺盛积极的求知欲与靠近神明的渴望得到完美的统一,把西方文明导向坚实有力的信仰。

3.受不明因素影响,中国人对未知的情绪是恐惧而非敬畏,恐惧产生抵抗,既不能建立信仰也不能激发求知的欲望。

4.东方哲学试图覆盖从已知到未知的全部领域,既遮盖了未知的魅力、又混淆了已知,除了几分诗意,实无太多可取之处。

教育当以确切的已知世界(科学)为主,激发孩子对未知的兴趣,有所敬畏、有所信仰。

===========================================一、什么是信仰?信仰可能是人类概念体系里最确凿有力的一个词,同时又是一个最难用其他字词加以准确界定的一个,这是一个属于基本定义范畴的“元词”,与之比较接近的是老子亲手定义的“道”。

信仰为人类最神秘的精神世界提供支撑。

与受本能驱役的动物不同,人类的行为更多地服从来自精神世界的指引,信仰谱写并唤醒人类内心神圣的道德律。

那么,精神世界又是什么?何为道德律?当人类摆脱直觉的桎梏、创造概念的时候,仿佛黑暗里点亮了一簇小小的火苗,刚刚诞生的认知能力被无边无际的未知紧紧包裹着、如在襁褓,它与生命的起源如此相似、同为奇迹。

与我们无从获知生命的从无到有、开辟鸿蒙一样,它的诞生也是一个无法探秘的从无到有的过程,祂从混沌的生命中孕育,是生命的一次升华,它开辟了另一个更加神秘的世界:知的世界、能够描述世界的神奇世界,人类的精神世界是它的成熟体。

如果说那个被生命的诞生唤醒而生机盎然的世界是一个被生命本能和自然法则统治的物质世界,那么这个被认知能力点亮的世界就是一个被生命理性和道德律统治的精神世界,在这个世界里,生命从混沌走向清醒、从被动变为主动,真正摆脱了自然法则下浑浑噩噩的被动求生的状态,庄严宣告:“我已存在、我将存在!”,生命拥有了前所未有的自信与尊严,前所未有地如此靠近生命的创造者,沾染了一丝威严的神性。

多种信仰即无信仰

多种信仰即无信仰

多种信仰即无信仰作者:易中天来源:《作文与考试·高中版》2014年第06期现在世界上存在着多种文明,但是,只有西方现代、伊斯兰和中华这三大文明是世界性的。

中华文明代表着第一代文明,伊斯兰文明代表着第二代文明,西方现代文明则代表着第三代文明。

比较三大世界性文明,很清楚,西方现代文明和伊斯兰文明都是有信仰的文明,当然西方现代文明不等于基督教文明。

我们知道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中有一条特别重要的规定:国会不得立法建立国教。

但西方现代文明是建立在基督教文明和新教文明的基础上的。

伊斯兰文明更不用说,这两个文明特点都是一神教,这和犹太教也是一样的。

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教文明和犹太教文明是世界上三个最重要的一神教文明。

犹太人认为他们自己是上帝的选民,正因为犹太教的这种信仰,导致即使犹太人失去了祖国,分散在世界各地,但他们仍然可以作为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再来看伊斯兰教文明,它主要讲两个概念:一个是特慈,一个是普慈。

特慈是对一个群体,即穆斯林,独特的慈爱,而普慈则是对所有人慈爱。

现在看西方文明,西方文明讲“普世”,连“特”都没有了,而是普世的慈爱。

中华文明或者准确地说汉文明是没有信仰、没有宗教的文明。

什么叫宗教?宗教是以信仰为中心的一整套价值体系、行为准则和礼仪规范。

什么是信仰?信仰是对超自然、超世俗之存在的坚定不移的相信。

比如相信某个科学真理,它是自然规律不能叫信仰;或者相信某一个道德信条,这是社会行为规范,也不能叫信仰。

按照这个标准核定,我们汉民族有信仰吗?没有。

第一,我们不存在超自然、超世俗的存在,我们没有创世神话。

我们没有创世神,就没有终极创造者,没有终极关怀,就没有彼岸概念,因此我们无信仰。

我们有没有信的东西?有,我们信神、信佛等等。

但我们这个民族对这些东西的相信是实用主义的,比如我以前在农村看到神龛里面供奉着的有观音菩萨、太上老君、如来佛祖、土地公公、妈祖、自己的祖宗,除这些之外,还贴着一个纸条,上面写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无宗教信仰工作总结

无宗教信仰工作总结

无宗教信仰工作总结
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不信仰宗教,这也影响到了他们在工作中的态度和行为。

无宗教信仰的人们在工作中通常表现出一些特点,这些特点对于我们理解和管理员工都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无宗教信仰的人们通常更加注重现实和客观。

他们不会被宗教信仰所束缚,更多地依靠自己的思考和判断来处理问题。

这使得他们在工作中更加务实和理性,不会被情绪和偏见所左右。

其次,无宗教信仰的人们通常更加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尊重。

他们不会因为宗教信仰的不同而对他人产生偏见,更加倾向于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

这种态度在团队合作和人际关系中非常重要,可以有效地减少冲突和矛盾。

此外,无宗教信仰的人们通常更加注重个人的自由和选择。

他们不会被宗教规则所限制,更加倾向于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这使得他们在工作中更加有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够为团队带来更多的创新和进步。

总的来说,无宗教信仰的人们在工作中通常表现出一种务实、平等、自由的态度,这对于团队的发展和管理都是非常有益的。

因此,我们在工作中应该更加注重员工的个人特点和信仰选择,尊重每一个人的选择,创造一个和谐、包容的工作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信仰?无未来!! / 李漠寒
2009-06-10 23:12 | 阅读(1839) | 标签: 时事观点 | 字号:大中小
最近几十年来,中国的文化领域出现了一种令人不安的现象,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大力推崇文化民族主义,希望在强大的经济文化的冲击之下,能够寻找到一个全民族性的共同的关怀和支点,抵抗西方文化。

当文化主义和民族主义结合起来,问题也就出现了。

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信仰的普遍缺失。

是什么完全断绝了我们的退路?是什么让我们对社会失去信心?我们的信仰应该是,对生活失去希望时还能对未来有所期盼,对未来绝望时还能保持心中的一份安宁。

信仰可以是任何东西,只要它的存在能让我们于现实中退无可退之时,依然可以在信仰中找到解释和抚慰。

信仰应只是精神联系的纽带,绝不是任何物质类的崇拜。

信仰是人们对某种价值观的认可,这种价值观可以是宗教的,政治的等,比如世道轮回,利益永恒等。

它是一种共同的心理素质,是一个民族区别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志。

共同的信仰对一个民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加强个体对整体的认同,增强民族凝聚力;可以对个体行为思想具有指导意义,使其与整体利益在个体的潜意识里保持最大的一致性。

我们常说,司法公正是维持一个健康社会的最后屏障,突破这一层面之后,要么是在上访的路上祈求遇到青天大老爷,要么就是群体性事件的暴发。

正是由于信仰的缺失导致道德体系与价值体系的崩溃,所以国人还信的,就是金钱和权力了。

一个具有几千年文明的国度,从来就不曾缺乏过信仰,它本应在物质发达的现代得到更自由的传承和充实。

事实恰恰相反,是什么生生割裂祖先的教诲?是什么从此阻断我们的退路?这些本应引起整个民族反省的问题,在权力介入之后,一切都变得简单。

哪些是封建,哪些是迷信,民众无从知晓和选择。

社会在被动地前行,人治的后果就是几代人的精神迷失。

国人对于灵魂的信仰和宗教行为,并不不是一个简单的“信仰缺失”的现象,而与官方设计的权力秩序紧密相关,精神秩序直接等同于权力秩序。

而精神秩序的失控和崩溃,几乎同时就是权力秩序的崩溃。

在此层面上,所谓中国人的信仰危机,几乎就近似于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权力或政治危机。

而现在中国的信仰现状,从历史背景上来说,虽然有五千年的文化,却从没有一脉相承的宗教文明。

每当一个历史变迁,它都有一种潜在的和表面的替换方式。

这其中不仅仅是信仰问题,还有一个权力秩序更换的问题。

曾经有很多的例子可以证明,中国人不仅要改朝换代,同时还要重新建立一个新的精神秩序。

所以国家权力发生变迁,中国人的精神关怀似乎就会出现相应的“危机”,精神个体无处挂搭,亦无法挂搭。

权力强大稳定,信仰不会危机;权力弱小动摇,信仰就危机了。

辛亥革命以及“文革”之后所导致的那场儒教危机、信仰“危机”,更是这个总体象征关系体消逝之后的精神表达。

权力秩序一去,镶嵌在其间的宗教、信仰、精神关怀,亦会一块随风飘去。

相反的是,一旦建立了新的权力秩序,其中的稳定与服从,就相对于再度建构了精神归属一样,把人们的信仰和关怀都给集中起来了,人的精神似乎又有了挂搭之处,不再危机了。

中国历史上常有的象征改造和宗教替代,其路径依赖不过如此。

那么信仰是否可以重建?又将通过怎样的途径来重建?现代中国的政治社会制度,从未给个人生活留下了未加组织的精神领域,也从来没有在制度统合的社会结构间隙中的出现所谓“私人空间”。

”在此前提之下,宗教被定义为“政治事务”,个人也就没有可能从“信仰”的意义当中挑选他认为合适的东西,—个有关他的社会经历所决定的偏好的东西。

在我看来,通常所说的少数民族大抵可以作为本文的例子。

他们没有文字,历史靠一代代的口耳相传。

没有丰富的物质,但他们有神,有图腾,有敬畏的山林水土。

灾荒时,他们用歌声向神忏悔。

丰收了,他们用舞蹈向神谢恩。

所有的不幸,是他们的罪过。

所有的欢喜,是神的赐予。

因为有这样的信仰,所以千百年来他们歌声缭亮,舞姿动人。

他们得益于民族较小,人数较少,政府给予他们的管制较少,所以有机会保存一些远祖之习俗。

所谓的国学教育能够承担此项重任吗?它宣称社会已经礼乐崩坏,需要从古代书籍中重新构建民族文化。

然而过去的经验告诉我们,信仰并不能从教育中获得,它只可生存于民间的日常土壤之中。

庙堂之上的信仰是权力的信仰,由权力灌输的共同信仰看似美好,实从未被民众所接受。

最大的原因是权力罔顾信仰的多样性,忽略不同民族之间的差异,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就是抹煞民众的所有信仰。

现在我们讲和谐社会建设,其中有一个很根本的要求,这就是国家权力和个人精神权力要完全分开。

公共权力怎么可以强制公民的思想生活呢?应该让公民的信仰、精神、灵魂获得一种可靠的自由。

这个问题会涉及到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当一个公共权力的拥有者,同时又是一个精神领袖的时候,他就会把两种权力合二为一,对国民施行一种强制性的规范。

公共权力很容易被等同于一种道德楷模、精神信仰,从而会忽略了人们对公共权力的监督和要求。

当信仰、精神、灵魂都被纳入公共权力秩序之时,信仰、精神、灵魂就转成了公共权力的对象。

此时,真正的中国人的信仰,就只能是精神空白了,就此而言,信仰的重建,就不仅仅是信仰本身的问题。

首先要为权力“清源”,然后才是信仰的重建。

当然比信仰高一层次的还有敬畏之心,只是连信仰都没有,就更加谈不上什么敬畏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