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考前指导 终结篇
高考化学考前指导

高考化学考前指导一、考前必备1、整理并熟练书写有机和无机方程式,关注反应条件及有机反应类型,建构有机和无机物质间转化网络图。
2、关于物质的性质及应用、《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既要回归课本,又要记忆所归纳的讲义。
3、错题的整理与消化。
二、应试策略1、优化情绪:好的情绪是考试成功的一半,以平常心对待考试,对试题的难易不必太在意,做到“人难我难,我不畏难,人易我易,我不大意”。
2、冷静做答:考试的最终目的是把每道试题正确解答出来,考试成功的关键是你的解题质量高。
因此,你在考试时应把质量放在首位,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追求速度,而不是倒过来。
你要保证解题的高准确率,就必须冷静思考,细心审题,精确运算,规范作答。
3、先易后难:先做一卷,后做二卷。
一卷选择题做完后立即涂卡,一般不要轻易更改答案。
二卷的最后一个选做题,一般难度不大,可先做,其他大题多为若干个知识点的融合题,一个考题中的考点有难有易,呈波浪型。
难题或较难题中也有不少可以得分的地方,不可放弃。
遇个别较难填空则要选择暂时先放弃,保证有时间去解答其他能够得分的考题。
4、减少失误:①选择题要求选“正确”还是“错误“或“不正确”②排序时“由大到小”还是“由小到大”,类似的,“由强到弱”,“由高到低”等等。
③书写方程式时,分清是“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还是“热化学方程式”;用“=”、“→”还是“≒”;如强酸弱碱盐或强碱弱酸盐水解方程式、弱酸、弱碱的电离方程式一定用“”不能用“=”,其产物也不能标“↓”或“↑”;多元弱酸分步电离,多元弱酸酸根分步水解;检查反应条件及配平;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不漏写物质的聚集状态,不漏写反应热的“+”或“-”,反应热的单位是kJ·mol-1。
④化学用语要求写什么“式”⑤基础实验操作回答要简洁、规范,如:沉淀的洗涤、沉淀是否洗净、沉淀是否完全;钠、钾的焰色反应;装置气密性检查;PH试纸的使用;离子(Cl—、SO42—、NH4+等)的检验⑥写电极反应时分清原电池正负极,电解池(电镀池)阴阳极,电解池的阳极材料是否为惰性电极⑦遇熟悉的题目,要注意题目是否有所改变⑧二卷的大题要注意试题中小括号内的文字⑨解工艺流程题、实验题,思维一定要开阔、活跃,联想性强。
最新高考 化学考前指导

基础回扣 题型1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广泛应用 题型2 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及计算 题型3 化学反应中的计算问题
题型1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广泛应用
高考常涉及到的关于NA的命题角度总结
规律方法
考查方 向
涉及问题
物质状 在标准状况下非气态物质,如H2O、 态 苯、己烷、CHCl3、CCl4、酒精、 SO3、辛烷等 一定物质的量的物质中含有的微粒
得分技巧
(1)称量固体时物码颠倒,腐蚀性固体应放在玻璃器皿中 。 (2)容量瓶不能配制任意体积的溶液,不能溶解、稀释和 贮存液体。 (3)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实验中,定容时加蒸 馏水,一旦超过刻度线,要重新配制。
(4)配制时完全不需要计算水的用量,因此容量瓶不 必是干燥的,有少量蒸馏水不影响结果。 (5)定容时要平视刻度线,仰视体积大浓度小、俯视 体积小浓度大。
研究命题规律 做好考前复习
专题1 化学基本概念
1.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 概念的含义,了解原子团的定义;(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
最 变化的区别与联系;(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 新 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 考 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纲 2.化学用语:(1)熟记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 展 离子符号;(2)熟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能根据化合价正确 示 书写化学式(分子式),或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3)了解原
题型2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应用
1.氧化性还原性比较的六种方法
得分技巧
判据
判断方法
金属活 一般来说,金属活动性越强,对应单
动 质的还原性越强,对应阳离子的氧化
高考化学考前指导

高三化学科自由复习指导岳阳县一中高三化学袁海波1.清理前段试卷、清理错题。
学校组织的模拟考试,难度、题型和高考非常相似。
一定要返回来再进行纠错、反思,认真分析做错题的原因。
总结我们的失误属于哪种失误,如果是知识性的,或者是答题策略方面的,这在平时训练当中,或通过回归教材是可以解决的;如果是笔误、习惯性的失误,这就要求我们在后段加强模拟训练。
不要再把大量的时间放在做各种模拟卷上,要知道高考不是考咱们做过的题,也很少有题目撞到咱们的枪口上,所以用多做题的方式想提前做到高考题是不现实的。
高考考的是我们解决首见题的能力,而我们已经历了足够的训练,已具备了冲击高考的能力,我们现在只需做好冲刺前的准备工作就行了。
2.根据错题和自己的弱点作好查漏补缺工作我们在整个高三复习当中,偏重于一些教辅材料,目前应该把眼光回到课本上来。
所谓回归课本,第一是一定要用书中的原话;第二是所有的考点,不管你给它扩散到什么程度,它的答案一定是在课本里面。
回归课本,就是要加强对主干知识,尤其是感觉零碎的知识进行系统化、网络化。
比如复习铁元素,我们可以从铁单质到铁的氧化物,再到它的一些盐加以总结,具体如Fe3+的性质,一是酸性(体现在水解反应、可以和碱反应),二是氧化性,如可以氧化碘离子等,三是可以和硫氢化钾络合。
进行类似的总结,在应用知识答题的时候就非常容易提取出来,使答题得心应手。
另需指出的是,我们对一些重点知识的理解要准确。
举个例子来说:元素是个统称,不代表具体的某个东西,因此是抽象的,元素得失电子的能力应叫做金属性和非金属性,不能叫做氧化性、还原性,氧化性和还原性是具体物质的性质。
但二者又是相互联系的,元素的化学性质可以通过具体物质的化学性质来体现,比如说氯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可以通过它的氢化物的稳定性好,或者是形成氯化氢比较容易来体现,也可以通过氯气这个单质的氧化性比较强来体现,当然也可以通过氯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高氯酸)是最强酸来体现。
高三化学考前指导

高三化学考前指导(1)一、考试指导(一)基本策略●先易后难;较易题必须阅读两遍拿满分;较难题阅读2-3遍后还没有任何思路就放弃。
●审题是“审”而不是“看”,边审题边做标记。
●第二卷一般是结构题和有机题较容易,可先做;实验及无机题较难要后做。
●选择题做完后一般不要轻易更改答案。
●填空及简答题不要留空,不会做也要碰运气填满。
●若出现思路混乱无头绪时就停下笔,深呼吸并掐自己一两下。
如选择题有四个答案,其中有个别答案涉及的知识未掌握,那么就用淘汰法,从敢肯定的答案入手,逐个淘汰,剩下的就是应选答案。
(二)友情提醒:1、考前几天每天必须做无机、有机、实验、计算各一道中等难度的试题,目的仅是保持头脑处于活化状态,不要泛泛看书,高考不会考陈题及简单识记的试题。
2、近几年高考中出现很多考生不按要求答题而失分,如:①把答案写在密封线内,阅卷时无法看到答案而不给分;②要求写元素名称而错写成元素符号,而要求写元素符号又答成元素名称或分子式;要求写物质名称而错写成分子式;要求写有机物的结构式而错写成分子式;要求写离子方程式而错写成化学方程式;要求画离子结构示意图而错答为原子结构示意图;③摩尔质量等单位漏写;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不配平④未注意题中的着重号(加点字)和题中括号(内容补充、提示、答题指令等)⑤热化学方程式不注明物质的状态,△H不注明“+、—”号,没有经计算直接代入等。
(三)进入状态一般每场考试提前10分钟左右发草稿纸,提前5分钟发试卷,结束前15分钟老师会提醒你。
因此拿到草稿纸后,你可以在草稿纸上用笔写写画画,可以默写元素周期表,可以写一些反应方程式等等,使自己的思绪快速回到化学上来。
二、高中化学重要考点梳理1、物质结构方面:元素周期表(周期、族、分区),核外电子排布规律,能级构造图,(原子、离子)电子排布式(核外、外围、价),第一电离能、电负性的比较,原子的杂化方式、分子(离子)的空间构型,分子极性的判断,比较熔沸点,稳定性,能用分子间氢键解释溶解性等,等电子微粒、等电子体(分子、离子),电子式、结构式的书写,最外层8电子结构的判断,判断化学键的类型及变化。
《高考化学考前指导》课件

2
知识点分析
分析各知识点的重要性和考查频率,明确应掌握的重点知识。
3
解答规范
学习考试的解题规范,包括表达清晰、步骤完整、符号准确等。
学习重点及考点
有机化学
无机化学 ⚗️
物理化学
重要考点:官能团的识别、
重要考点:元素周期表、离
重要考点:化学反应热力学、
酸碱性质、有机反应机理
子反应、配位化合物等。
溶液化学等。
等。
复习方法和技巧
小组合作
记忆卡片
彩色笔记 ✏️
与同学组成学习小组,相互讨
制作简明扼要的记忆卡片,帮
使用不同颜色的笔,对重点内
论、共同解决问题。
助记忆和复习重点知识。
容进行标记和配色,加强记忆。
解题技巧和策略
1
审题 ✅
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需求和给出的条件。
2
画图
对于涉及结构或变化的问题,利用图示进行思考和分析。
《高考化学考前指导》
PPT课件
欢迎来到《高考化学考前指导》PPT课件!本课将帮助您深入理解化学考试
的要求,学习重点和考点,并提供复习方法、解题技巧和常见错误。同时,
我们将进行模拟题和真题解析,最后总结和答疑。让我们开始吧!
理解考试要求
1
题型解析
涵盖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各种题型,深入理解要求和解题技巧。
题目2
无机化学
详细解析和解题思路
题目3
物理化学
详细解析和解题思路
总结和答疑
1
复习回顾 ✍️
总结本课所学知识点和解题方法,强化记
忆。
2
答疑解惑 ❓
回答同学们的问题,题拆分为简单的小问题,有序解决。
高考化学考前指导

高考化学考前指导高考是每个学生人生中的重要节点,对于化学科目的考试,考生需要充分准备,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巧。
本文将为考生提供高考化学考前指导,帮助他们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一、复习重点1.基础知识的复习:复习化学的基本概念、元素周期表、化学方程式等基础知识,这些是化学学科的基石,考生需要牢固掌握。
2.重点章节的复习:高考化学通常会涉及一些重点章节,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化学平衡、酸碱与盐等。
考生需要重点复习这些章节,理解其中的概念和原理。
3.实验操作与实验题的复习:高考化学中通常会涉及实验操作和实验题,考生需要熟悉实验操作的步骤和原理,并能够解答实验题。
二、备考技巧1.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考生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
可以将复习内容分成小模块,每天安排一两个模块进行复习,保证复习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2.多做真题和模拟题:通过做真题和模拟题,考生可以熟悉考试的题型和出题思路,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度。
同时,做题还可以帮助考生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及时进行针对性的复习。
3.注意解题技巧:在考试中,考生需要注意解题技巧。
例如,遇到选择题时,可以通过排除法来确定答案;遇到计算题时,可以先列出所给数据和所求数据,再根据公式进行计算。
4.注意时间分配:化学考试通常时间较紧,考生需要合理分配时间。
可以先快速浏览试卷,了解题目难易程度和分值,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答题时间。
三、注意事项1.保持良好的作息:考前要保持良好的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饮食。
良好的作息可以提高大脑的记忆和思维能力,有利于考试发挥。
2.避免焦虑和压力:高考是一次重要的考试,考生可能会感到焦虑和压力。
要保持积极的心态,相信自己的实力,不要过分担心考试结果,保持冷静和自信。
3.注意考试规则:在考试当天,考生需要注意考试规则,如考试时间、考试地点、考试要求等。
遵守考试规则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影响。
总结:高考化学考前指导主要包括复习重点、备考技巧和注意事项。
2022年高考考前化学最后一讲:高考考前化学冲刺提炼

一、备考要点1回归基础,回归课本,熟练基本的化学方程式、物质性质和化学原理。
2归纳整理,归纳高考的常考题型,以及常考题的解题思路、解题方法和答题规范。
3每天做适量的题,限时训练,保持做题的感觉和节奏。
二、考场技巧1心态要好,全卷目标是可以自定(根据自己情况)而不一定是100分。
2审题要仔细,要冷静,答题要准确、规范,力争把该拿的每一分都拿下来。
3重视选择题,仔细分析每个选项。
4做大题要回归对于常考核心知识建立的解题程序。
5审查归纳的书写易错点,保证书写规范。
三、考点提炼★化学实验题【答题指导】1物质检验题解题思路:明确(经过预处理后)要检验的物质或离子→除了要检验的物质或离子外,还存在哪些离子(可能存在干扰)→结合题目所提供的试剂,利用被检验物质的特征反应,挑选出用来检验的试剂,再次检验是否存在干扰→确定检验的顺序和步骤→用规范的表达书写实验步骤,书写实验现象、结论(注意与假设对应)。
2对于不常见物质的检验:注意审题,分析混合物成分,反复读题,从题干中找出待检测物质与干扰物性质的不同点,可以通过定性检测(颜色、沉淀的变化)或定量检测(反应温度、分解温度、熔沸点)3滴定法计算题思路:(1)明确测定的目的(待测物质是什么百分含量浓度)(2)找出待测物质和标准液之间的定量关系,根据标准液的物质的量计算待测物的物质的量(3)注意滴定的量与样品的总量之间的关系(例如:配成100mL溶液,移取进行滴定,计算出中待测物质的物质的量后还应乘以4)【题型演练】1草酸是一种二元弱酸,可用作还原剂、沉淀剂等。
某校课外小组的同学设计利用C2H2气体制取H2C2O4·2H2O。
回答下列问题:1甲组的同学以电石主要成分CaC2,少量CaS及Ca3g产品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溶解,再加入少量稀硫酸,然后用c mol·L-1酸性KMnO4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滴至溶液显微红色,共消耗标准溶液V mL。
①滴定时,酸性KMnO4标准溶液应盛放在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
高考化学考前指导最后一讲

"△H>0"、"△H<0"、沉淀、气体符号,电荷与化合价、
写电子式时"[ ]"的应用等完整等版课。件ppt
18
Ⅱ、解答题中的“关键词”及应注意之处:
书写不规范以及卷面乱写乱画都是要扣分,如铁元
素符号写成Te;钾写成k(大小写不分);镁写成mg;
铜写Ca;一氧化碳写成Co;磷化氢分子写成H3P;无
机化学方程式错用“→”;有机化学方程式错用“=”;
有机物结构简式中短线连接的元素不合理,如:-OH
错写成-HO;-NO2错写成-O2N。因此,要特别
注意常见符号,如“=”、“ ”、“↑”、“↓”、电荷与价
⑦把原子序数当成相对原子质量,把相对原子质量当
相对分子质量,把原子量当质子数;⑧Na2O2、
H2O2、Cl2等若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时,反应转移
电子数易多算;⑨注意选项中给
区分,是“标况”还是“非标况”,是“气态”还是“液态”“固
态”不分清楚。 22 4L·mol--1的适用条件。注意三氧
化硫、乙烷、己烷、水等物质的状态。区分液态氯化
氢和盐酸,液氨和氨水,液氯和氯水;
完整版课件ppt
17
6.离子大量共存:①注意酸碱性环境;②注意氧化还 原反应如Fe2+与H+、NO3-不共存,Al与HNO3无氢 气等;③注意审题,是大量共存还是不能大量共存是一 定能大量共存还是可能大量共存;
上去核对。重点掌握3种类型:文字推理型、表格型、
实验装置兼表格推理综合型。
完整版课件ppt
5
在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与其他元素及其化合物之
间的相互关系、区别及联系。重新审视以前所犯的
错误, 在方法、技巧上多作总结。例如在解化学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化学考前指导 终结篇1、化学史、环境保护、石油及煤化工(近10年来的化学高考命题中的呈现率:100%)[点题] “能源分类相关图”如下图所示,下列四组选项中,全部符合图中阴影部分的能源是A .煤炭、石油、沼气B .水能、生物能、天然气C .太阳能、风能、潮汐能D .地热能、海洋能、核能[点晴] C 。
[点题] “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
“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消灭污染。
其中“化学反应的绿色化”要求原料物质中所有的原子完全被利用且全部转入期望的产品中。
下列符合“化学反应的绿色化”的是①.用铁屑、氧化铜、稀硫酸为原料制取铜:CuO+H 2SO 4=CuSO 4+H 2O ,Fe+CuSO 4=FeSO 4+Cu②.用甲烷、一氧化碳合成乙酸乙酯:2CH 4+2CO CH 3COOC2H 5③.乙烯催化氧化制乙醛: 2C 2H 4+O 2 CH3CHO ④.2M+N=2P+2Q ,2P+M=Q (M 、N 为原料,Q 为期望产品)A .②③④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点晴]①反应的产物除期望的产品Cu 以外,还有CuSO 4、FeSO 4和H 2O ,不合题意。
②、③、④三个反应的产物都只有所期望的产品,符合题意。
故选A 。
[点题] 飘尘是物质燃烧时产生的粒状漂浮物,颗粒很小,不易沉降,它与空气中SO 2、O 2接触时,SO 2会部分转化为SO 3,使空气的酸度增加,飘尘所起的作用可能是①氧化剂; ②还原剂; ③催化剂; ④吸附剂。
A .①②B .①C .①③D .③④[点晴] SO 2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作用下,可会被O 2氧化成SO 3。
飘尘在上述变化中,未参与氧化还原反应,而是起催化剂和吸附剂的作用。
故选D 。
[点题] H 2C=CHOH 不稳定,在常温下为液体,很容易转化成稳定的CH 3CHO 。
然而,2002年的美国《科学》杂志报道:外太空的某一个星球的大气层含有大量的H 2C=CHOH 。
请预测该星球的温度是A .较低温度B .较高温度C .无法判断温度的高低D .上述说法都不正确[点晴] B。
2、物质的量、摩尔质量、微粒数、体积比、密度比(近10年来的化学高考命题中的呈现率:100%)[点题] 在4℃时向100ml 水中溶解了22.4LHCl 气体(标准状态下测得)后形成的溶液。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该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10mol/LB .该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因溶液的密度未知而无法求得C .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因溶液的密度未知而无法求得D .所得的溶液的体积为22.5L[点晴] 解此类题的秘诀就在于从定义出发,找源头。
气体与液体混合体积不能简单加和,液体与液体混合,如果给出密度也不能简单加和!溶液的体积不等于溶剂的体积。
本题的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可求得:36.5g, 100g,所以可求出质量分数。
选项A :溶液的体积不能简单等于0.1L,便可推知该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不应等于10mol/L 。
选项D:溶液的催化剂 催化剂体积不能是溶质与溶剂的简单加和。
即不等于22.5L 。
故选B 。
3、阿氏常数(近10年来的化学高考命题中的呈现率:90%)[点题]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12.4g 白磷晶体中含有的P —P 键数是0.6N AB .2.9g2CaSO 4·H 2O 含有的结晶水分子数为0.02 N AC .100 g 的98%的浓 H 2SO 4中所含的硫原子数为2N AD .2molSO 2和1molO 2 混合在V 2O 5存在的条件下密闭容器中加热反应后,容器内物质分子数大于2 N A[点晴] 此类题多注意N A 的涵义,掌握物质的量与粒子数目、气体体积(标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
n(P 4)=0.1mol 每个白磷分子含有6个P —P 键数,所以A 正确;M(2CaSO 4·H 2O )=290mol/L ,所以n(H 2O)=0.01mol ,B 错! C :n(H 2SO 4)=1mol ,D :SO 2 与O 2反应是可逆的。
故选B 。
4、热化学方程式(近10年来的化学高考命题中的呈现率:70%)[点题]实验室用4mol SO 2与2mol O 2进行下列反应: 2SO 2(g)+O 2(g) 2SO 3(g);ΔH=―196.64KJ/mol ,当放出314.624KJ 热量时,SO 2的转化率为A .40%B .50%C .80%D .90%[点晴] A[点题]甲醇是一种重要的醇,它可以做内燃机的燃料和溶剂,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同时它在废水处理中也有重要应用。
(1)在25℃时1g 甲醇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原温度时可放出24.2kJ 热量,则25℃时1mol 甲醇完全燃烧生成100℃时CO 2和水蒸气应放出 J 热量。
(保留整数)(有关热量公式Q=m ·C ·△t Q=m ·J , 已知水的比热C=4.18J ·g -1·℃-1,水的液化热J=2253J ·g-1m :物质质量 △t :温度差 假设100℃时水完全汽化,并忽略CO 2吸热)(2)甲醇加入含氨的废水中,在一种微生物作用下发生反应:2O 2+NH 3=NO 3-+H ++H 2O , 6NO 3-+6H ++5CH 3OH →3N 2↑+5CO 2↑+13H 2O若某废水用上述方法处理时,NH 3→NO 3-的转化率为95%,NO 3-→N 2的转化率为86%。
若每天处理此种含NH 3为34mg/L 的废水500m 3(密度1g/cm 3)需要甲醇多少千克?(要求写出解.....题步骤,保留至小数点后一位.............) [点晴](1)682;(2)解:由反应2O 2+NH 3=NO 3-+H ++H 2O ,6NO 3-+6H ++5CH 3OH →3N 2↑+5CO 2↑+13H 2O得关系式:6NH 3—6NH 3-—5CH 3OH —3N 2↑ mol molg L L g NH n 1000/1710500/1034)(333=⨯⨯⨯=- 根据关系式6NH 3 5CH 3OH6mol 5×32×10-3kg1000mol ×95%×86% m (CH 3OH ) kg molkg mol OH CH m 8.21610325%86%951000)(33=⨯⨯⨯⨯⨯=- 答:消耗甲醇21.8kg5、核外电子排布,推导化学式(近10年来的化学高考命题中的呈现率:100%)[点题] 镓是1871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编制元素周期表时曾预言的“类铝”元素。
镓的原子序数为31,属ⅢA族。
镓的熔点为29.78℃,沸点高达2403℃。
镓有过冷现象(即冷至熔点下不凝固),它可过冷到-120℃。
由此判断下列有关镓的性质及其用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镓是制造高温温度计的上佳材料 B.镓能溶于强酸和强碱中C.镓与锌、锡、铟等金属制成的合金,可用在自动救火的水龙头中D.近年来镓成为电子工业的新宠,其主要用途是制造半导体材料,被誉为“半导体材料的新粮食”,这是利用了镓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性质[点晴] D 。
[点题] 法国里昂的科学家最近发现一种只由四个中子构成的粒子,这种粒子称为“四中子”,也有人称之为“零号元素”。
下列有关“四中子”粒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粒子不显电性B.该粒子质量数为4C.在周期表中与氢元素占同一位置 D.该粒子质量比氢原子大[点晴] C。
[点题] A、B两元素的原子分别得到2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时,A放出的能量大于B放出的能量;C、D两元素的原子分别失去1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时,D吸收的能量大于C吸收的能量。
若A、B、C、D间分别形成化合物,属于离子化合物的可能性最大的是A.D2A B.C2B C.C2A D.D2B[点晴]本题考察金属、非金属元素原子结构特征、离子化合物形成特点及与能量的关系。
要善于从能量的变化来判断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强弱。
根据A、B得2个电子,C、D失1个电子均达稳定结构,判断A、B为ⅥA族元素,再根据能量越低越稳定的原则,A形成稳定离子时放出能量大于B,说明A非金属性强于B,C形成稳定离子时吸收能量小于D,说明C金属性强于D,所以C、A最易形成离子化合物C2A。
能量越低越稳定的原则是化学变化中的基本原则,但同学们对这一点很不敏感,在今后的学习中应注意这一问题。
故选C。
[点题]下列六种化合物(A-F)中含有的元素不多于三种,且分子内所含X、Y元素的质根据上表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计算化合物D的相对分子质量。
确定六种化合物的化学式,写出推理和计算过程。
[点晴] (1) 66.5 (2) 要点之一:D中所含的另一种元素的总式量为:66.5×(1-0.4211-0.5338)=3,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比3小的唯有H元素,故D分子中必有3个氢原子。
要点之二:据要点之一,推定E为氢化物,设其分子式为XHn ,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则:0.87430.1257:1:1na=,a=7n,经讨论,当n=4,a=28时符合题意。
因此X为Si要点之三:据要点一与要点二可立即假设D为SiH3Y。
要点之四:设Y的相对原子质量为b, 据0.42110.5338:1:128b=得b=35.5,故Y是Cl要点之五:由F中X、Y的质量分数,可求得其最简式为SiCl3,从价态不难得出F的分子式为Si2Cl6,因此各物质分别为:A.SiCl4; B.SiHCl3; C.SiH2Cl2; D.SiH3Cl; E.SiH4;F.Si2Cl66、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活泼性的比较(近10年来的化学高考命题中的呈现率:100%)[点题]在反应Zn+2HNO3+NH4NO3=N2+3H2O+Zn(NO3)2中每溶解1molZn,电子转移了A.2mol B.3mol C.4mol D.5mol[点晴]在读题时易靠惯性思维,认为溶解1mol Zn当然转移2mol电子,从而错选A,这种惯性思维导致根本不通过标变价的方法观察是否有其他元素也在失e—。
越是感觉简单的题目越要当心,因为这其中有可能存在陷阱,另外,考试时应养成动笔的习惯,不要仅凭观察和感觉选项,把送到手的分丢掉。
故选D。
7、氧化性还原方程式的书写及配平原子量,化合价(近10年来的化学高考命题中的呈现率:90%)[点题]目前新一代高效、无污染的消毒剂二氧化氯(ClO2)已被许多国家广泛应用在饮用水的处理上。
已知工业上制备二氧化氯的方法之一是用甲醇在酸性介质中与氯酸钠反应,其反应关系为CH3OH+NaClO3+H2SO4 ClO2+CO2+Na2SO4+H2O,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氧化剂是甲醇 B.氧化产物是二氧化氯C.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1D.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点晴] C8、原子量、分子量,化合价(近10年来的化学高考命题中的呈现率:80%)[点题]某元素R硝酸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该元素相同价态的硫酸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则该元素的可能化合价是A、(m-n)/14B、(n-m)/14C、(2m-n)/28D、(n-2m)/28[点晴]错误解答:假设该元素化合价为k,则硝酸盐化学式为R(NO3)k,硫酸盐化学式为R2(SO4)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