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揭示“节俭基因”的作用机制

合集下载

基因与性格

基因与性格

传统观点认为,一个人的性格是由自身经历和周围环境决定的。

不过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入以及技术的进步,科学家发现性格与基因实际上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1993年,《科学》杂志发表了荷兰奈梅亨大学的遗传学家汉·布鲁纳的研究报告。

这项研究涉及到一个著名的荷兰家族,该家族的很多男性成员都具有一些奇怪的攻击性,如裸露、纵火、强奸等。

他们的愤怒阈值似乎非常低,一些常人看来不值一提的挫折和压力都会激起这些人莫名的疯狂,甚至会殴打激怒他们的人。

对他们进行遗传分析后,发现这些男性体内缺少编码单胺氧化酶的基因。

这种酶的用处之一是降解一些包括血清素、去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在内的神经递质。

氧化酶的缺失导致神经递质在体内的积累。

研究者认为正是该基因的缺失诱发了这些男性攻击性格的形成。

此后,科学家不断发现基因与性格存在关联的证据。

比如在1993年,以色列和美国的科学家各自独立发现,人的第11号染色体上有一种叫D4DR的遗传基因,对人的性格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拥有较长版本的基因的人富有冒险精神且容易兴奋,而长度较短者相对沉默和冷淡。

如今,人的性格与基因存在关联基本不存在太大的争议,主流观点是一个人性格的形成是由先天的基因与后天的环境和经历共同作用的结果。

目前主要的分歧在于性格到底是“江山易改,秉性难易”,还是在环境的作用下会发生根本的改变。

同卵双生的双胞胎姐妹,一个理性,一个感性。

我说这是基因突变的结果,也就是说我认为基因决定性格而环境只是塑造性格;但遗憾的是我的朋友们说环境决定性格,其中有人认为比如说某年某月某日的下午姐姐被派去打酱油而妹妹正在便秘,而就是因为许许多多这种情况的积累使得姐妹二人性格产生差异。

救命。

影响性格的DNA名称:D4DR 人的DNA主要遗传自父母,因此,你常会看见人的性格和父母总有一定程度上的相似度,但是环境影响也挺大的。

所以,应该这样说,DNA决定了性格的基本类型,如是外向还是内向。

这是先天形成的。

而环境则决定了这种外向或内向性格是向好方面发展还是向坏方面发展。

糖尿病和“节约基因”有关

糖尿病和“节约基因”有关

糖尿病和“节约基因”有关
通过网上学习及查阅资料:糖尿病的成因是与人的“节约基因”有关:
研究表明:除了遗传因素,糖尿病的发生与中国人的“节约基因”有关。

有这种基因的人,吃一顿饱饭就能把能量存下来,这对处于困难时期的人们无疑是适者生存的优良基因。

然而在近30年里,我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人们的饮食越来越丰富,结果没几年,人变胖了,血压、血糖、血脂都高了起来。

于是,优良基因变成了糖尿病的“推手”。

基因的改变往往需要数百年的实践,要想改变糖尿病“井喷”的现状,我们只有调整生活方式这一条途径。

前些年,虽然我们不断地向大众普及糖尿病防治知识,效果依然有限。

真正对糖尿病有所了解的人大概只有1/4,还有很多人根本没听过这个病。

他们总觉得糖尿病是别人的事,离自己还远;经常胡吃海塞,吸烟饮酒无度;从不锻炼身体,甚至对体检嗤之以鼻。

而现在,我们最需要做的仍然是不厌其烦地呼吁,告诉国人要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要少吃、多动、放松。

吃饭七八分饱时赶紧打住,特别是老人,少吃肥甘厚味、油水过大的食物,多吃粗粮、蔬菜和水果,要细嚼慢咽;增加体力活动时间和运动量,步行、慢跑、游泳以及扭秧歌、打太极拳和跳老年迪斯科都是很好的运动方式;平时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等。

另外,糖尿病是代谢综合征的组成部分,有其他代谢紊乱的人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对预防糖尿病大有益处。

节约基因

节约基因

节俭基因就是能让肌体代谢机制处于节约状态的基因,这是多年以来人们适应恶劣环境的产物。

据研究表明,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食物缺乏一直是人类面临的最主要威胁。

亚洲人的食物一向以植物为主,吃下很多食物,才能获得足够的热量,所以亚洲人的体内就进化出了一种有“储存”概念的基因,每次吃东西都会积攒一部分热量以备饥荒。

在人类社会的早期,“节俭基因”帮助我们生存下来,那些没有这种基因的人逐渐被淘汰了。

因此人类不断进化到现在,可以说我们都是优胜劣汰的幸存者,都有这种节俭基因,节俭基因的产生,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件好事。

人们生活在现代化的环境,节俭基因则会构成对健康的威胁。

这种基因曾是我们的生存优势,但现在环境变了,它似乎不那么“受欢迎”了。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我们的饮食结构变了,肉食和精细食物开始占主导地位,但基因没变,继续帮我们储存能量。

这使得脂肪在体内大量囤积,即使是瘦人肝脏内也可能攒下脂肪,由此导致脂肪肝、高血脂症、高血压、糖尿病等发病率不断攀升。

所以我们应该善待节俭基因:跟着环境改变自己,继续保持优势生活。

古语云:“要让小儿安,三分饥和寒。

”对成年人来说也是如此,如果一味地纵容自己的口腹之欲,动不动就大吃一顿,胰岛长时间“操劳过度”,糖尿病就容易“上身”。

远离糖尿病,不妨就从每天少吃一口,少喝一些,为身体减负开始。

为了保留节俭基因对我们善的一面,我们应该尽量做到以下几点:1、让饮食回归中式现在我们的食物结构过于西化,像啤酒、可乐、膨化食品、肉食、冰激凌这些食物热量高,如果平时很少运动,脂肪就会在身体里越存越多。

其实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自然造人,环境育人,我们的体质和环境有很大关系,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我们的身体、脾胃,或者说“基因”已经习惯了以植物为主的低糖饮食,继续保持这种饮食结构,才不会因不恰当饮食造成健康隐患。

2、需要改变的是运动既然现代饮食结构的热量已经挺高,那就增加运动消耗掉吧,可以整体提高你的身体代谢率,减少“节俭基因”的储存。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冀少版八年级下第7单元 生物与环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冀少版八年级下第7单元 生物与环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冀少版初中生物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8小题每题3分共计24分)1.以下哪一项不是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A. 生物入侵B. 环境污染C. 生物进化D. 森林面积减少【答案】C【解析】2.假定在一个由草原、鹿和狼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把狼杀绝鹿群的数量将会()A. 先上升后下降B. 迅速下降C. 不增不减D. 迅速上升【答案】A【解析】解因为在生态系统中某种动物与其他生物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当某种动物被灭杀后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以致影响该动物所生存的整个生态系统.在该生态系统中存在草\rightarrow 鹿\rightarrow 狼的食物链把狼杀绝鹿由于天敌减少而数量增加从而使鹿场上的植物(鹿的食物)减少以鹿为食动物也会随着鹿的增多而增多后来鹿的数量会随着植物(鹿的食物)的减少而减少.故选 A3.下列生态系统中有“地球的肾”之称的是()A. 森林生态系统B. 农田生态系统C. 草原生态系统D. 湿地生态系统【答案】D【解析】4.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万物生长靠太阳”说明生物生存离不开环境B. “雨露滋润禾苗壮”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C. “南橘北枳”体现了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D.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答案】B【解析】解A.“万物生长靠太阳” 是环境因素光对生物的影响说明生物生存离不开环境A正确B.“雨露滋润禾苗壮” 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水对生物的影响 B错误C.“南橘北枳”是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C正确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反映了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D正确故选 B5.下列珍稀动物中属于两栖动物的是()A. 扬子鳄B. 大鲵C. 中华鲟D. 白鳍豚【答案】B【解析】解 A.扬子鳄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鳄鱼是世界上体型最细小的鳄鱼品种之一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现在生存数量非常稀少、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爬行动物是我国特有的一级保护动物 A错误B.大鲵(娃娃鱼)是由3亿6千万年前古生代泥盆纪时期水生鱼类演变而成的古老的两栖类动物 B正确C.中华鲟是一种大型的溯河洄游性性鱼类是中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是活化石有“水中大能猫”之称主要分布于中国长江干流金沙江以下至入海河口 C错误D.白鳍豚是世界最濒危的12种野生动物之一为中国长江所独有的珍稀哺乳动物监测显示上世纪90年代初长江中的白鳍豚数量已由10多年之前的400头降到150头以下为我国一级保护动物 D错误故选 B6.下列食物链中正确的是()A. 阳光→草→兔→狼B. 草→昆虫→青蛙→蛇→鹰C. 昆虫→青蛙→蛇→鹰D. 草→蝗虫→细菌、真菌【答案】B【解析】A、阳光是非生物部分而食物链不包括非生物部分 A错误B、该食物链正确表示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 B正确C、昆虫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 C错误D、细菌、真菌属于分解者而食物链不包括分解者 D错误7.酸雨被称为“空中死神” 它产生的危害有()①可使土壤发生化学变化②使河流湖泊酸化从而影响鱼虾的生长③酸化水源危害健康④危害植物的茎叶⑤能腐蚀建筑物.A. ①②③④⑤B. ①②③④C. ②③④⑤D. ①③④⑤【答案】A【解析】解酸雨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严重时使成片的植物死亡.还可以腐蚀建筑物及其他物品.酸雨可使土壤酸化危害作物的生长.酸雨危害水生生物它使许多河、湖水质酸化导致许多对酸敏感的水生生物种群灭绝湖泊失去生态机能最后变成死湖.酸雨还杀死水中的浮游生物破坏水生生态系统此外酸化的水源威胁人们的健康酸雨对生物有极大的危害因此被称为“空中死神”.导致骨痛病等严重疾病危害人体健康不是酸雨的危害.故选 A.8.下列哪一项不是人口过快增长产生的危害()A. 生态环境遭到破坏B. 制约社会和经济的发展C. 加快人口的老龄化D. 造成资源危机【答案】C【解析】解 A、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为了供养越来多的人口人们大规模的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和开发矿产导致了很多地方出现了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造成了工业污染人们的生存环境面临严重威胁.因此生态环境遭到危害是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故不符合题意B、人口的急剧膨胀给生物圈造成了沉重的压力也制约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如就业困难、教育、医疗紧张、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等.故不符合题意C 、加快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是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故符合题意D、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为了供养越来多的人口人们大规模的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和开发矿产、占用土地等造成资源危机故不符合题意.故选 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3分共计12分)9.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 有“地球之肾”之称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答案】生物圈, 湿地【解析】解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它包括地球上全部的生物及其环境.生态系统有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两类.湿地具有丰富的陆生与水生动植物资源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单位生产力最高的自然生态系统在调节径流、维持生物多样性、蓄洪防旱、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其他生态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地球之肾”之称.故答案为生物圈湿地10.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总是沿着________和________来流动.【答案】食物链, 食物网【解析】解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生态系统中如草\rightarrow 兔\rightarrow 鹰兔吃草草进行光合作用储存的物质和能量就进入了兔的体内鹰吃兔兔体内储存的物质和能量就到了鹰的体内.因此物质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故答案为食物链食物网.11.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差别归根结底是________组成有差别所以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________【答案】基因, 基因的多样性【解析】生物圈中不同生物及同种生物个体之间的差异归根结底是基因组成的差异而且正是这种差异使每种生物都构成了一个丰富的基因库所以说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就是基因的多样性12.(.一块农田就是一个生态系统.________.【答案】√【解析】在一定区域内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环境就形成一个生态系统.它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只有生物不叫生态系统只有环境也不叫生态系统一块农田既有生物又有环境就是一个人工生态系统三、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13.(1)单位面积湿地的价值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农田这为“退耕还湖”策略的科学性提供了依据13.(2)若热带雨林变成单一的经济林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会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导致其多样性价值大幅度下降13.(3)________________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的措施13.(4)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建立了全国唯一的“中国西南野生生物资源库”收集了两万多种种质资源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它在保护生物____________的多样性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13.(5)2019年6月5日是第48个世界环境日主题是空气污染中国主题为“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 中文口号为“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 我们应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请列举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的具体行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大于【解析】解(1)由表格上的数据可知单位面积湿地的价值远大于农田这为“退耕还湖”策略的科学性提供了依据【答案】(2)减弱【解析】(2)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大所以若热带雨林变成单一的经济林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会减弱导致其多样性价值大幅度下降【答案】(3)建立自然保护区【解析】(3)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答案】(4)基因【解析】(4)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建立了全国唯一的“中国西南野生生物资源库”收集了两万多种种质资源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它在保护生物基因的多样性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答案】(5)植树造林不攀折花草树木不随意打鸟等【解析】(5)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可多植树造林垃圾分类存放不使用一次性筷子等14.(1)材料一说明了我国 ________的多样性十分丰富.14.(2)材料二说明了 ________对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重要作用也说明了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使用价值.14.(3)材料三说明了生物的数量减少或灭绝必然会影响它所在的生态系统当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引起生态失调甚至导致生态危机会加速遗传的多样性和________的多样性丧失.14.(4)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途径其主要形式就是建立________.【答案】(1)生态系统【解析】解(1)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环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等.我国具有陆地生态系统的各种类型约7种各种亚类型生态系统约600种我国海洋和淡水生态系统类型也很齐全.表明我国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十分丰富.【答案】(2)遗传多样性(基因多样性)【解析】(2)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野生水稻和栽培水稻兔之间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我国动物、植物和野生亲缘种的基因多样性十分丰富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如利用野生水稻种群对草丛矮缩病具有较强的抗性的基因和栽培水稻进行杂交从而培育出抗草丛矮缩病的水稻新品种.表明生物的多样性是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基因库.【答案】(3)种类【解析】(3)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每种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生态系统中当植物十分丰富的森林生态系统变成单一的农田后生物种类会迅速减少破坏了食物链影响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当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一些生物不在适应环境迁走或死亡如鸟类和哺乳类大量减少.鸟类减少各种农林害虫失去天敌的控制就大量繁殖起来给农作物和树木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因此也会加速种类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地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答案】(4)自然保护区【解析】(4)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就地保护能保护生物及生物所生活的栖息环境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途径是最有效的措施.15.人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不良的环境也会影响人们的生活为了环境更美好你今后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做?请你就此写一写与“人在生物圈中的义务”内容相关的话来表达你的看法【答案】①随手关灯减少用电废品回收利用【解析】16.(1)材料一中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个野生水稻种群这个种群对草丛矮缩病具有较强的抗性从而为培育抗草丛矮缩病的水稻新品种做出贡献这是运用了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______________16.(2)材料二反映了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之一是______________ 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16.(3)生物多样性的减少首先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缩短或减少而降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能力从而破坏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 【答案】(1)基因多样性【解析】解(1)材料一主要表明利用该野生水稻抗病毒基因可培育抗病毒型水稻新品种体现了基因的多样性【答案】(2)人类对自然保护区的过度开发和利用, 保护生物的栖息地和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解析】(2)材料二反映了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之一是人类对自然保护区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地和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答案】(3)自我调节, 建立自然保护区【解析】(3)生物多样性减少导致食物链、食物网的单一化也就降低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生物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

生物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

生物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一、选择题1.长沙是“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十分注重环境保护和治理,在洋湖湿地重建后,洋湖的鱼类增多了,与水亲近的动物也变多了,白鹭等鸟类开始大量回归湿地,经统计,目前洋湖湿地内共有动物300余种。

这体现了()A.生命多样性B.种类多样性C.基因多样性D.生态系统多样性2.河虾、田螺、鲫鱼、乌龟是河流中常见的四种生物,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都用鳃呼吸B.体温都不恒定C.体表都有外骨骼D.体内都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3.微生物与人类关系密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广泛用于食品生产B.医药工业中应用广泛C.有些微生物使人患病D.大多数微生物对人类有害4.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叙述,错误的是A.森林大面积减少会危害到当地的生物多样性B.大批引进外来物种可丰富当地的生物多样性C.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措施D.控制蚊、蝇等有害动物数量不破坏基因多样性5.屠呦呦因创制了抗疟新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在分类学上,青蒿和向日葵同科不同属,青蒿和棉花同纲不同科。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青蒿与棉花的亲缘关系比与向日葵的近B.青蒿与向日葵的共同特征比与棉花的多C.以上分类单位中,最小的分类单位是科D.向日葵与棉花之间没有共同特征6.有关哺乳动物的下列特征正确的是()A.哺乳动物都在陆地上生活B.哺乳动物不同于鸟的特点是不能在空中飞翔C.胎生提高了哺乳动物的产仔率D.牙齿分化提高了哺乳动物的摄食、消化能力7.下列动物中,幼体与成体的呼吸方式完全不同的是A.草鱼B.天鹅C.熊猫D.青蛙8.细菌的生殖方式是()A.孢子生殖B.出芽生殖C.有性生殖D.分裂生殖9.制作泡菜时要用特殊的坛子,坛子口必须加水密封,其目的是()A.隔绝空气,抑制细菌繁殖B.阻止尘埃、细菌入坛,防止污染C.造成缺氧的环境,利于乳酸菌发酵D.阻止气体对流,利于醋酸菌无氧呼吸10.控制环境温度,降低食品自身的含水量,都能减缓微生物的繁殖速度,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基因发挥作用的机理

基因发挥作用的机理

基因发挥作用的机理
基因是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它们携带着控制生物体各种生理功能和特性的基本信息。

但是,基因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可以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这就是基因发挥作用的机理。

首先,基因可以在DNA水平上发生变化,这就是突变。

突变可以是自然发生的,也可以是受到化学物质或辐射等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引起的。

突变可以导致基因本身或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发生改变,进而影响生物体的生理功能和特性。

其次,基因表达可以受到上下游信号通路的调控。

这些信号通路包括转录因子、miRNA等,它们可以调节基因的转录和翻译过程,从而影响编码蛋白质的表达量和种类。

这种调控可以在细胞内或跨越细胞膜和组织之间发生。

最后,基因与环境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例如,一些基因可能对某些环境因素的敏感性更高,从而影响个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另外,环境因素也可以影响基因表达,例如环境中的营养物质、药物、毒素等。

综上所述,基因发挥作用的机理十分复杂,包括基因本身的变化、基因表达的调控以及基因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等多个方面。

深入了解这些机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和生物体的各种生理
特性。

- 1 -。

尼可节俭基因学说

尼可节俭基因学说

尼可节俭基因学说1960年代,美国遗传学家尼尔首次提出“节俭基因”学说。

他认为,人类祖先曾长期生活在食物匮乏中,生产力低下与人口过度繁殖导致饥荒频发。

因此,那些具有“节俭”适应性的能力、可以最大限度地将食物转化为脂肪储存在体内的人,才能更容易生存下来。

因此,这些具有节俭基因的人,原本是自然进化的胜出者,但是在稳定富足的现代社会,却因为更容易囤积脂肪而患上糖尿病。

节俭基因可以用来解释瑙鲁的现象:贫穷而又勤劳的岛民祖先把节俭基因一代代传给瑙鲁人,当外来的西方生活方式被带进岛上的时候,瑙鲁人身体里的这种基因一时无法适应突然降临的富足生活,而欧洲人则由于早已习惯了现代生活方式,节俭基因在他们体内已经逐步消失了,所以同样的生活环境并没有给他们带来更多的糖尿病。

实际上,虽然节俭基因的假说很有吸引力,但科学家花了很大力气来寻找这种基因,却一直不很成功。

1998年,《柳叶刀》杂志发表一篇文章称,科学家对出生于1944-1945年间荷兰饥荒时的一批人做了研究,结果发现,与之后一年食品供应正常时出生的孩子相比,这个人群在成年后更容易发胖,并伴随有胰岛素抵抗和餐后血糖升高。

这就是著名的“荷兰饥荒研究”。

这一发现修正了尼尔的理论,即饥荒确实会影响人类的进化,但并不是通过祖先遗传下来某个或几个基因的遗传来实现的,而是在怀孕母亲的子宫里开始的。

也就是说,当胎儿在母体内遭遇饥荒时,它会据此来调整自身的生命策略,在成年后,这些改变将使其更容易罹患糖尿病。

具体说来,胎儿期的营养不良会影响胎儿胰岛细胞与功能的发育,同时也会影响胎儿的骨骼肌肉发育,从而导致外围组织的胰岛抵抗。

此外,饥荒造成压力还会影响胎儿神经内分泌介质的分泌,以至于其在成年后更容易发生心血管和新陈代谢方面的疾病。

婴儿期遭遇饥荒,也有类似的效果,但影响稍弱。

内蒙古通辽市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无答案)(1)

内蒙古通辽市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无答案)(1)

2020年内蒙古通辽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题语文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3分,共18分)1.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诘.难(jié) 扶掖.(yè) 强聒.不舍(guō) 即物起兴.(xīng)B.旁骛.(wù) 喑.哑(yīn) 蹑.手蹑脚(niè) 周道如砥.(dǐ)C.玄.虚(xuán) 亵.渎(xiè) 涕.泗横流(tī) 根深蒂.固(dì)D.拮据.(jù) 沉湎.(miǎn) 怡.然自得(yí) 奄.奄一息(yǎn)2.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恻隐凭吊怒不可谒郁郁寡欢B.睿智阴霾格物致知人情练达C.藉贯禁固粗制滥造器宇轩昂D.窒息倒坍廓然无垒孤漏寡闻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目前,中国产业需要顶尖的科技人才,也需要大批本色当行....的技术工人。

B.“解密门”事件一出,美国政府和苹果公司的矛盾,立即引起外界的普遍关注,一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C.“阿尔法围棋”(Alpha—go)4:1击败韩国围棋界天王李世石,在这场举世瞩目的“人机大战”中电脑略胜一筹....。

D.宋代瓷枕、传统印章的造型与棉麻真丝的材质相得益彰....,让她的布艺作品显得与众不同。

4.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费雷德里希·尼采曾说:“那些未能打败我的,会让我变得更强大。

”他是对的。

②单纯去追求一个没有任何压力的成长环境不仅是无法实现的,而且有害无益。

③而且,生活在保护伞下对孩子来说并不是好事。

④虽然比较强烈或长久的不幸会影响大脑发育,但众多研究表明,适当的压力能提高个体的适应能力;⑤心理学家马克·西里等人认为:“如果从未经历过不幸,个人就无法自主地处理压力,面对挑战;这样一来他们本可能被激发出的韧性或掌控能力就都荒废了。

”A.①③④②⑤B.②④⑤③①C.⑤①④③②D.②④③⑤①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名著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昆虫记》既是一部优秀的科普著作,又是公认的文学经典;同样《傅雷家书》也是一部奇书:洋溢着父爱真情,也能给一般读者以做人及艺术方面的启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期2018年6月石河子科技
不超过100ppm。

风量的多少影响锅炉对应负荷下的氧量,因此风量的多少应根据负荷变化及时调整。

需要注意的是:锅炉负荷低于60t/h时,不应过于追求控制氧量而减少送风,这样会造成一次风量不足导致燃烧器回火以及锅炉壶口流渣不畅,此时应适当增加氧量、增加尿素溶液喷入量来控制NOx。

3.2配风方式
燃烬风主要控制对象是CO,CO反映了前置炉燃烧还原性气氛程度。

当锅炉工况稳定时,一般控制燃烬风开度30%~40%之间,CO含量不超过75ppm。

当燃烬风逐渐开大时,NOx会随之降低,CO逐步升高。

一、二次风配比原则:首要是确保一次风压,在此前提下,为保证二次风刚性可尽量关小二次风小风门、开大二次风总风门。

较小的一次室风率能够降低煤粉初始燃烧氧量,从而抑制NOx生成,保证二次风刚性可延长固定碳在一次室内燃烧时间。

当外界负荷波动较大时,燃烬风可以作为调节一、二次风率大小的手段,控制一次室燃烧气氛,从而抑制NOx生成,保证环保参数达标排放。

3.3喷枪运行工况
当一只或多只喷枪管路堵塞时,NOx就难于控制,尿素用量大幅上升,氨逃逸大幅增加。

最终导致过量氨与三氧化硫反应生成硫酸氢氨,堵塞空气预热器。

4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改进的方向
利用停炉之际,对旋风炉进行全面检查。

发现两侧二次风口均有较为严重的变形,结焦严重,占风口通道面积约40%。

二次室结焦严重;积灰严重,尤其是催化剂及各处水平烟道。

运行一段时间后内部阻力增加,脱硝效率下降,氨逃逸增加,严重时限制锅炉带负荷能力。

催化剂内积灰板结,难以彻底清理。

针对低氮燃烧的负面影响,提出今后改进的方向:提高二次风口与燃尽风口材质的耐热性;尾部烟道的吹灰器更换成大功率声波吹灰器;对尾部烟道烟气流场进行优化;运行期间加大氨逃逸的考核。

参考文献
[1]钟礼金,宋玉宝.锅炉SCR烟气脱硝空气预热器堵塞原因及解决措施[J].热力发电, 2012,41(8):45-48.
[2]Hans Jensen-Holm,Nan-YU Topsoe,崔建华.选择催化还原(SCR)脱硝技术在中国燃煤锅炉上的应用(上)[J].热力发电,2007(8):13-18.
[3]Hans Jensen-Holm,Nan-YU Topsoe,崔建华.选择催化还原(SCR)脱硝技术在中国燃煤锅炉上的应用(下)[J].热力发电,2007(9):10-15.
我国科学家揭示“节俭基因”的作用机制
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蛋白质机器与生命过程调控”重点专项的支持下,厦门大学林圣彩教授团队揭示了乙酰转移酶TIP60作为一个“节俭基因”的功能和作用机制。

这是继该团队阐明“浪费基因”AIDA通过抑制脂肪合成而抵御肥胖的机制后,在脂代谢调控领域的又一重要发现。

肥胖的特征之一是脂肪组织中过量的脂肪酸通过脂肪合成途径被转变成脂肪。

lipin1是脂肪合成途径中的代谢酶之一。

林圣彩教授团队发现,脂肪酸能促使TIP60乙酰化lipin1,并促进其向内质网转运。

内质网是脂肪合成途径中其他代谢酶的聚集场所。

因此,上述过程导致脂肪合成速率提高。

进一步研究发现,去乙酰化酶Sirt1可以起到拮抗TIP60、抑制lipin1乙酰化修饰并抑制脂肪合成的作用。

此外,研究还证实上述TIP60对脂肪合成的调控作用在进化上是保守的。

该研究阐明了脂肪合成途径中首个受蛋白质乙酰化修饰调控的途径,揭示了TIP60作为经典转录调控因子之外的又一重要生物学功能,为防治肥胖症及相关代谢紊乱疾病提供了新的药物作用靶点。

(摘自科技部网站/gnwkjdt/201806/t20180613_140118.htm)
-
-4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