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后的孩子爱哭怎么办?

合集下载

孩子哭的沟通方式

孩子哭的沟通方式

孩子哭的沟通方式孩子是一个需要关爱与呵护的群体,但有时候他们会因为一些小事而哭泣,这给家长带来了困惑和烦恼。

如何与孩子沟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以下是一些关于孩子哭的沟通方式建议。

一、问问孩子为什么哭当孩子哭泣时,首先要平静下来,并问问孩子为什么哭。

这可以帮助孩子及时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有时候孩子会因为被别的小朋友欺负、失去了玩具、不想做作业等小事情而哭泣。

在这些时候,家长应该理解孩子的感受,并与孩子共同寻找解决方式。

二、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情感孩子的情感非常丰富,而孩子有时候会因为害怕、紧张、孤独等情绪而哭泣。

在这些时候,家长需要给孩子鼓励和支持,让他们知道他们的感受被理解和接纳。

当孩子被理解后,他们会感到更加放心和安全。

三、沟通时要尽量避免使用贬低性的语言当孩子哭泣时,我们应该尽量避免使用贬低性的语言。

比如说,“你怎么哭了,你是个小孩子,不要哭啊。

”这种语言是贬低孩子的身份和价值。

如果我们这样说,孩子会因此感到更加难过和不被理解。

相反,我们应该用更温暖、鼓励的语言来安抚孩子情绪,例如“没事的,我们可以一起解决。

”四、给孩子提供安全感面对孩子的哭泣,我们应该给孩子提供安全感。

安全感可以让孩子更好地控制他们的情绪和情感。

家长可以紧紧拥抱孩子,对孩子进行安慰,陪伴孩子在哭泣中逐渐恢复。

如果家长忙于工作,可以与孩子建立一个信任关系,并告诉他们他们可以随时向你倾诉他们的烦恼。

总之,与孩子沟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这有助于强化亲子关系和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他们的情感和感受。

当我们使用有效的沟通方式时,我们可以帮助孩子克服难以应对的情绪和情感。

小孩子一说就哭的心理怎么治

小孩子一说就哭的心理怎么治

小孩子一说就哭的心理怎么治1、学会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有些孩子一说就哭的时候,不少家长并不接受孩子的眼泪,而且还会要求他不许哭,甚至还会批评孩子动不动就哭,这样做法只会加重孩子的玻璃心情况。

正确的做法因为是接纳他的眼泪,告诉孩子不要害怕悲伤,谁都会有情绪低落的时候,但是难过只会要学会坚强和反省,要一次比一次更强大。

2、选择性的奖励孩子大多数孩子在小的时候对于周围的事情都是非常好奇的,非常喜欢探索和尝试,家长在这个时候也会去鼓励孩子赞扬孩子,激发他的好奇心,也能够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对于孩子有很好的作用。

但是等孩子长大了之后,家长就要明白孩子是需要有一些压力的,就不可以再盲目的去夸奖孩子了,要让孩子知道,只有自己作对的时候才能够受到夸奖。

在那平时在夸奖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有选择性,只有看到孩子做对的事情才能够去夸奖孩子。

3、在外人面前少数落孩子孩子本身就比较爱面子,如果在外人面前被自己的父母数落的次数多了,就会觉得特别没面子。

处在叛逆期的孩子更不能随意数落,在外人面前还是要给孩子留够面子。

自尊心强的孩子,如果在外人面前觉得自己"掉面子"了,会有一种破罐破摔的心理,这到了青春期就表现得比较明显。

家长要学会夸奖他,夸的同时让孩子在心里其实是明白自己的不足的,看破而不说破的方式,让自尊心极强的孩子里外都受到了保护,他会督促自己努力去改善。

4、让孩子正确的去看待失败出现小孩子一说就哭的心理,是因为无法接受自己的不好,无法接受失败,无法接受别人的批评。

但是家长在这个时候一定要让孩子明白,在人生的道路上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失败是非常正常的事情,遇到失败的时候要想办法去解决,而不是一味的哭泣。

家长在平时也要刻意的给孩子创造一些挫折,让孩子独立的去完成,当他面临的事情多了,抗压能力也就强了,就不会心理太过脆弱了。

小孩子一说就哭的原因1、自尊心太强有很多孩子天生个性非常要强,其强烈的自尊心使得他们无法忍受来自他人的否定。

小孩爱哭如何教育

小孩爱哭如何教育

小孩爱哭如何教育很多孩子很喜欢哭闹,有些家长不知道该怎么办,有的会在失控的状态下重罚孩子。

这样不仅没有解决问题,反而加重了孩子与家长之间的矛盾,要想解决问题就要学会倾听,学会尊重孩子。

那么,小孩爱哭到底该怎么办呢?随一起去看看吧。

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不要因为孩子小而随意忽略孩子的感受以及她们的想法。

孩子在有不同意见的时候,因为年龄小,语言能力还没有完全到达,所思所想与口头表达完全一致的水平;所以当出现孩子与爸爸妈妈有不同意见,特别是爸爸妈妈不赞同孩子意见的时候,孩子往往会着急不知道该如何表述,再加上爸爸妈妈单方面意见强硬,孩子无法或无时机表述自己的观点,而直接用哭闹的形式来表示对抗。

从女儿在2岁左右出现上述情况开始,我们就开始引导她,轻声地告诉她:“别着急,光是哭也没有用,光是哭,别人也不知道你的意见是什么,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想法,如果别人不同意你的意见,你就要想方法说服别人,或者是说清楚你的理由。

”生活中更多时候,是因为我们觉得“时间来不及了”,我们觉得“这样不方便”,我们觉得“这一点都不好”,我们觉得“没有必要这样”,而不由自主地将我们的心情和想法强加给了孩子,却忽略了孩子内心的感受和想法。

爸爸妈妈们必须要放慢节奏,即要放慢说话的节奏,还要放慢生活的节奏,学会耐心地倾听孩子;让孩子感到她还有时机,还有表达的时机,还有争取的时机,还有发表不同意见的时机,她才会更加自信而沉着地阐述自己的意见;而当孩子说的有道理的时候,爸爸妈妈就应该尊重孩子,而不因为是大人就将自己的思想和做法强加于孩子。

当然爸爸妈妈们也不可能指望,引导教育一次,孩子就能学会;孩子需要反复尝试,需要爸爸妈妈经常反复引导,给时机,给时间,孩子才能学会慢慢运用。

经常鼓励孩子说明理由,孩子有过一二次这样成功的经历后,就会更加强化孩子的意识:有不同意见,要说明理由!哭闹不起作用。

当以后在生活,和其他小朋友玩耍中出现相同情形时,孩子才知道应当如何正确应对。

幼儿园老师支招如何应对孩子哭闹

幼儿园老师支招如何应对孩子哭闹

幼儿园老师支招如何应对孩子哭闹带孩子是一件麻烦事,而孩子哭闹的时候是麻烦中最大的麻烦,很多家长对如何应对孩子哭闹都感到很苦恼。

那么,作为“孩子王”的幼儿园老师,面对那么多小朋友,又是如何应对的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幼儿园老师们对付孩子“哭闹”的小妙招吧。

1、抱着安慰很多小朋友在哭的时候,都是很“专心”的。

这时候不管你跟他说什么,他都不一定能听到耳朵里,只是一味的大哭。

首先,我们应该正确的认识孩子的哭闹不是靠武力去禁止的,孩子哭闹是一种正常现象,这是他对外宣泄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

所以,当孩子哭闹的时候,不要急着禁止他发声或者收起眼泪。

给孩子一个拥抱,用行动语言告诉他,你就在他的身边,用举动来安慰他。

当孩子自己哭够了,情绪发泄完的时候,自然就不哭了。

2、给出承诺很多家长对于和孩子的承诺,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其实,在孩子的世界里,成人特别是父母对他们许下的承诺兑现,对他们以后的生活和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当孩子哭泣的时候,有时候是出于某种担忧和想要提出某种抗议。

家长一定要及时和自己的孩子沟通,明白孩子的问题所在,然后给一个能够让孩子冷静下来的方案。

“拉勾勾”这个在成人眼里游戏一样的小把戏,在孩子那里却是一个很重要的仪式。

最重要的是,你不要仅仅把这当作解决孩子哭的一种方案。

一旦对孩子许下诺言,一定要尽量的去履行。

如果实在是因为某种原因没有办法兑现,一定要和孩子协商一个他愿意接受的方案。

3、转移注意力相比较那些有什么情绪用大哭来表达的孩子,还有一类孩子更加应该引起家长的注意。

他们遇到问题或者内心有情绪的时候,不会用大哭公之于众,而只是自己一个人在角落里偷偷抹泪。

对于这种情况,幼儿园老师给出的建议是,转移他的注意力。

你可以用玩具或者任何一件有趣的东西,来吸引他。

因为这类孩子的心思一般比较细腻,想法比较多,如果你没有进行正确的沟通和引导,反而会放大孩子内心错误的想法。

而且,家长自以为很清晰的讲解,不一定能够让孩子全部理解。

家长如何哄好爱哭的孩子?

家长如何哄好爱哭的孩子?

家长如何哄好爱哭的孩子?
父母们最头疼的莫过于孩子哭闹了,如果孩子好哄,那倒是简单,哄两句就不哭了,但是如果孩子难哄呢?父母又该怎么办?
一、家长如何哄好爱哭的孩子
长要学会和孩子站在平等的角度来思考这些问题,把他们当成朋友,真正走入到他们的内心,所有的事都会迎刃而解。

不要总是觉得孩子一哭就是在无理取闹,也许他们是真的碰到了困难,需要家长的帮助。

有的小孩爱哭,只是他们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家长需要帮助他们纠正这个缺点。

告诉他们哭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也不能把哭作为一种习惯,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够从自己悲伤的情绪中走出来正确看待问题。

二、父母们可以换位思考一下,当你难过的时候你最需要的是什么?是有人跟你讲大道理吗?是有人威胁你不能难过吗?其实我们需要的很简单,那就是理解,而孩子也一样。

所以,当孩子有情绪的时候,父母一定不能打骂孩子,也不要着急跟孩子讲大道理,而是先问清孩子原因,和孩子们先共情,去试着理解孩子。

三、家长首要做到的事情就是,让孩子明白,他的哭闹是没有用的,这种逼迫家长“就范”的方式已经失效了。

尤其是当小朋友用在商场或者玩具店里撒泼打滚的时候,家长一定不能心软,一定要狠下
心来,他哭任他哭,先等他哭完平静下来之后,你也平静下来,然后再和他好好谈论他所想要的东西的必要性,不是一味地否决,也不是一味地赞成。

四、家长和孩子可以事先做好约定,比如说看动画片可以,但是只有半个小时,时间一到我就会关掉电视。

你哭可以,我会抱你一下,但是说好的事情不会改变。

然后,在到了时间以后,不会再和他多说什么,假如他没有主动关上电视的话,家长就要坚定地帮他关上。

孩子性格敏感爱哭怎么办

孩子性格敏感爱哭怎么办

孩子性格敏感爱哭怎么办?1、你自己一定要冷静,敏感的孩子会发现你的焦虑、愤怒、伤心等,藏也藏不住。

如果你真是很烦燥,也可以和孩子说,这比让他猜你怎么回事要好。

孩子不必要分担家长的烦恼。

的敏感的孩子很可能会因家长的小小的焦虑而哭个不停。

2、不要只是批评,要表扬和批评都用。

比如孩子拫高兴地赞许你他自己洗了手了,你一定要表扬他这一点,顺便提一下如果不把水洒到地上就更好了。

不要看不见他自己洗了手,只看见洒了水。

这样,他的哭会减少很多。

3、对孩子的敏感你也要敏感。

他往往感受到的疼痛更厉害,你就不应该和他开玩笑,要承认他的疼痛的真实性。

对他的痛疼要表示同情和理解。

4、要培养孩子的自我价值。

低自我价值的孩子更敏感、哭得更多。

因此对他们的成就和好行为要大力表扬。

你一定不要对他们要求更多,也不要要求他做超过他的能力的事。

5、不要助长他的哭。

哭,既不需要奖励也不要惩罚。

家长对待哭应该是中性的。

分散注意力可以使眼泪变干,如果不行,则给以一张安慰的处方。

如果一次紧的拥抱有用,就多用这种拥抱。

6、当孩子有问题时,不要一听见他的哭声就紧张地回应他,而要让他先停止哭,把问题说出来。

训练他不要每一次有事都只以哭声来表达不满,同时要给予他充分的时间去平复情绪。

一个哭得嘻哩叭啦的孩子,要他立即停止是不可能的,父母先清楚地把话说完,然后静静地陪在一旁,等他平复下来,不要催促或者表现出不耐烦。

7、对孩子的行为要设立明确的界限,要建立行为处事的原则,不能无下限的认同孩子的一切不合理行为,原则性的问题,不能妥协。

要让孩子明白,哭是不能随便得逞的。

8、因这种孩子特别敏感,所以对大人的焦虑、紧张、愤怒、忧郁等情感,极易被影响,因此大人自己要放松,控制好自己的情感,不影响孩子。

如果情绪已经表露,最好立即对孩子进行简单的解释,免得孩子不断地猜想,加重敏感。

但不可将自己的情绪向孩子没有必要承受父母的情绪。

9、多些温柔多些幽默,对敏感的孩子来说,大人瞪眼、失望的表情,都会此起反应,所以大人要有控制,更不要大声骂孩子,对他们温和与幽默或许效果更好,但当敏感的小孩做了错事时,也不要因怕他哭而不批评,要清楚地说明错在哪里。

动不动掉眼泪是孩子性格懦弱的一种表现

动不动掉眼泪是孩子性格懦弱的一种表现

动不动掉眼泪是孩子性格懦弱的一种表现,不利于他们自信和坚强个性的养成。

父母应该想办法改掉孩子爱哭的不良习惯,现实生活中,一些孩子由于骄惯等原因,动不动就哭,为一点小事就哭个没完,往往搞得父母、长辈手足无措、心烦意乱。

要改变孩子爱哭得习惯,就要让他知道哭并不能产生任何作用和效果;要达到这个目标,父母首先要检讨自己对孩子哭的反应。

①当孩子有问题时,不要一听见他的哭声就紧张地回应他,而要让他先停止哭,把问题说出来。

训练他不要每一次有事都只以哭声来表达不满,同时要给予他充分的时间去平复情绪。

一个哭得嘻哩叭啦的孩子,要他立即停止是不可能的,父母先清楚地把话说完,然后静静地陪在一旁,等他平复下来,不要催促或者表现出不耐烦。

②平时父母对于孩子的任何问题,都要认真回答,让他们学习如何用语言来表达意见,不必每一次都要哭。

③当孩子一不如意就哭起来的时候,决不能因此而照他的意思去做,籍以让他停止继续哭下去;因为他们回习以为常,以这种方式要求父母为他做事或得到一些东西。

反之,如果知道孩子是有目的而哭,父母应立即走开,不理会他。

④坚定自己的立场,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向孩子的哭闹让步,让他知道哭泣并不能为他带来他想要的东西;如果不哭,或许还有机会得到。

⑤年纪稍大的孩子,有必要向他解释动辄哭泣是一种错误的行为,教导他遇到问题应该立即想办法去解决。

例如,遇到问题而自己却不能解决时,可以告诉父母,向父母求助;有任何需要或病痛时,可以直接向父母说明。

⑥称赞一些他认识的不爱哭的孩子,并鼓励他向这些孩子学习。

偶有不如意却没有哭的话,就及时夸奖他有进步了,给他一些口头称赞、一个拥抱或一个亲吻等。

如果父母能坚持以上的方法,不向孩子的哭闹让步,逐渐的他将会停止以哭泣来威胁你。

对于因为缺乏自信或性格懦弱的孩子,必须多给他鼓励,让他尝试自己去处理一些问题,不要凡事都要求得到别人的帮忙;虽然做不好,也鼓励他再次尝试。

失败了,教会他先不要哭,静下来想一想应该怎么做比较好。

孩子爱哭不好哄?怎么办?

孩子爱哭不好哄?怎么办?

孩子爱哭不好哄?怎么办?
孩子遇上点事就哭,自己做错了事,我还没说上两句呢,就大哭一场。

有次在幼儿园做手工,一不小心剪坏了一张纸,也是哭得不行,老师哄了半天才哄好。

家长们面对孩子如此爱哭,往往会担心:这要是什么事都哭一场?以后可怎么办?
一、教育孩子正确地释放情绪
所谓堵不如疏,想让孩子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家长首先就应该在孩子释放情绪的时候予以引导和教育,帮助孩子将情绪正确的释放出来。

家长可以在孩子遇到开心的事情,开始无拘无束的大笑的时候与孩子分享情绪,问问孩子:“什么事这么开心啊?”而孩子这时候就会将自己开心的事情讲给家长听,讲完了,情绪得到了释放,自然就不会过分激动激动。

二、主动沟通了解事情的经过
首先你要了解发生事情的原因,你才能正确的为孩子进行分析。

对孩子出现的行为进行客观的评价。

并能帮助你很好的理解孩子的心理,孩子的内心是脆弱的。

与其说孩子内心脆弱,不如说孩子是比较敏感的。

甚至于说孩子的内心敏感度超过某一个大人。

因为孩子急需被认可和认同。

三、适当的抚摸孩子,给孩子温暖
家长可以预先把这个事情做后会产生的后果讲给孩子听,到最后做决定的还是要让孩子自己做决定。

哪怕孩子做了错误的决定,或者
是说用了不正确的方法,对孩子来说都是一个好的探索。

哪怕孩子失败了,也是一个经验的积累,对孩子日后成长都是有好处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孩子在一两岁时特别听话,可是到了三岁后他去变得爱哭,是为什么啊?
3岁是孩子的第一个反抗期。

很多在研究早期教育的人都认为,3岁是最重要的,3岁的时候他知道用哭的方法可以引起别人的关注,他就哭。

他觉得乖的时候引起别人的关注,他就乖,你知道吧,他特别会察言观色。

所以你什么时候关注他就特别重要,当孩子乖的时候你就不理他,一哭你就理他,他可能会用哭的方法来吸引你对他的关注,所以这可能是你的,不是跟看电视有关系,是跟你的教育方法有关系。

我觉得3岁的孩子要他自己做事,我不知道你的孩子有没有种愿望,做事的愿望,帮你干事情的愿望?比如他想做些什么事情? 这个三岁的小孩他最想干事,比如说你拖地板,他也要拖地板。

你要洗头,他也要洗头。

你要做事,他要做事,这时候一定要他作,他做的好坏你都不要说,不是,他做的不好,你也不要说。

做的好你就:真不简单啊,比妈妈做的都好你可真能干。

这个时候他就愿意做事了。

往往是在孩子3岁想做的时候,爸爸妈妈不让他做:你太小,你会弄一地水。

我认识一位非常优秀的孩子现在北大,原来是全国十佳少先队员。

他妈妈该与孩子的方法就是三句话娇生不能惯养,自作必须自受,独立必须自主那么从三岁开始自己洗头。

他说一盆水放在凳子上他自己洗头,这个盆他自己放上去的。

没放稳,眼看着盆就要翻了,他妈妈只有一摁,这个盆就能稳住。

他妈妈没动,这盆就翻了,一地水一身水,孩子哭着把这个地面收拾干净,重新打水再洗,以后就知道要掌握重心了,就从这个一点点的小事情,慢慢做的,孩子三岁上幼儿园,第一天去就回来了,哭着回来了。

老师给送回去,妈妈就把老师截在门口说:老师谢谢你。

老师就走了,妈妈就跟他说:今天刚给你送去,你就回来,你不能进家你必须回到幼儿园去。

孩子苦苦哀求,妈妈也不让他进家。

最后孩子退让了说:妈妈送路路上幼儿园。

妈妈说:妈妈已经给你送去了,你必须自己回去。

孩子万般无奈,哭着倒走着回到幼儿园,因为他的幼儿园离他们家很近的。

妈妈看到孩子进了幼儿园,自己回屋里大哭了一场,以后孩子再也没有发生过赖着不上学的情况。

所以一切都从第一次开始,所以如果你是个三岁孩子的妈妈,所以我觉得孩子所有发生的第一次你都要非常认真的对待,给他一个正确的引导,不要因为一哭就能获得他一切应该得到的东西。

这样以后的孩子是一个娇的、爱哭的、无理的孩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