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关于成语中的名人故事调查报告
关于成语中的名人故事研究报告

关于成语中的名人故事研究报告一.问题的提出中国文化渊源流长,成语是这其中的瑰宝,它短小而简练,有很多故事出自于成语。
在生活中,成语无处不在,但我们却不了解这其中蕴含的意思,在这次综合性学习拓展中,我决定利用网络、书籍等有效资源对成语中的名人故事进行研究、学习。
二.调查方法1.查阅成语故事书,了解有关成语的故事。
2.上网查询有关成语故事的人物。
并列成表格。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事例两则《一饭千金》韩信小时家中贫寒,父母双亡。
他虽然用功读书、拼命习武,然而,挣钱的本事却一个也不会。
迫不得已,他只好到别人家吃“白食”。
为此常遭别人冷眼。
韩信咽不下这口气,就来到淮水边垂钓,用鱼换饭吃,经常饥一顿饱一顿。
淮水边上有个老奶奶为人家漂洗纱絮,人称“漂母”。
她见韩信挨饿挺可怜,就把自己带的饭分一半给他吃。
天天如此,从未间断,韩信发誓要报答漂母之恩。
韩信被封为“淮阴侯”后对漂母分食之恩始终没忘,派人四处寻找,最后以千金相赠。
这就是“一饭千金”成语的来历。
《望梅止渴》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天气热得出奇,骄阳似火,天上一丝云彩也没有,部队在弯弯曲曲的山道上行走,两边密密的树木和被阳光晒得滚烫的山石,让人透不过气来。
到了中午时分,士兵的衣服都湿透了,行军的速度也慢下来,有几个体弱的士兵竟晕倒在路边。
曹操看行军的速度越来越慢,担心贻误战机,心里很是着急。
可是,眼下几万人马连水都喝不上,又怎么能加快速度呢?他立刻叫来向导,悄悄问他:“这附近可有水源?”向导摇摇头说:“泉水在山谷的那一边,要绕道过去还有很远的路程。
”曹操想了一下说,“不行,时间来不及。
”他看了看前边的树林,沉思了一会儿,对向导说:“你什么也别说,我来想办法。
”他知道此刻即使下命令要求部队加快速度也无济于事。
脑筋一转,办法来了,他一夹马肚子,快速赶到队伍前面,用马鞭指着前方说:“士兵们,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里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们快点赶路,绕过这个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们一听,仿佛已经吃到嘴里,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许多。
关于成语中的名人故事研究报告

关于成语中的名人故事研究报告一、问题的提出.我们中华民族是个文化名族,古代文学博大精深,成语就是其中一项,文化民族的结晶之一。
我们的身边,总是会听到很多名人的名字。
大家也从成语故事书上看到过吧。
我们学完了自己姓氏名人的研究报告,这次我们要探索“成语中的名人故事”我十分喜欢阅读成语故事,成语里的名人故事有很多大道理,所以,我对成语中的名人故事作了一次调查。
成语故事会给我们怎样的启发呢?让我们一起带着这些问题去探索发现吧!二、调查方法1、查阅有关成语的书籍,总计报刊,上网浏览,了解成语中名人故事的来源。
2、通过多种途径,搜集成语中的名人故事。
1. 我国的成语多不胜数,渊源流长,许许多多名人的故事都随着时间的消逝都变成了成语。
成语中记录了他们当年的辉煌历史,这些成语中有些名人的故事,给了我们许多可学的知识,我们为他们面感到自豪,他们的辉煌历史值得我们学习。
我们学到了许多有益的知识,我们也可以通过成语故事的教材使我们吸取到教训,使我们以后都不要重犯错误。
2. 我国的成语是奇特的,它们是由一个故事变成的,这些故事有的出自一本书。
这些成语都是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
我们应该多看,学好。
3. 成语中的名人故事,有许多赞扬人的成语,如赞扬人的成语有“过门不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三顾茅庐”,我们应该学习前人的优良传统和刻苦的精神。
成语中也有很多讽刺人的成语,如:“班门弄斧”、“指鹿为马”、“暗箭伤人”,我们不应该学习那些自作聪明的人。
成语里的确有名人故事,是有名人故事演变出来的。
这些成语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在学习上和生活中都会运用到。
成语中的名人故事中还有许多名人的品质优点值得我们学习。
这些成语都有一定的道理,激发我们努力学习,开发我们的道德思想更上一层楼。
看来,成语中有关古代的名人故事还真不少呢!成语让我们的词汇更丰富、表达更精炼、语言更优美,同时还蕴含了很多知识和道理。
成语是我们汉语的精华,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会更加热爱成语,多了解历史知识,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成语中的名人故事作文【小学五年级600字】

成语中的名人故事
成语中有许多名人的故事,有时,这些成语可以在阅读和习作起到很大的作用,。
在这次综合性学习中,我们小组决定对成语中的名人故事进行研究,了解成语中蕴含的古代名人故事和著名历史事件。
悬梁刺股:
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
他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
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
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
他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
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
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
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
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
他就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
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
凿壁偷光:
西汉时有一个名叫匡衡的人。
他小时候就非常喜欢读书,可是家里很穷,买不起蜡烛,一到晚上就没有办法看书。
一天晚上,匡衡无意中发现自家的墙壁似乎有一些亮光,他起床一看,原来是墙壁裂了缝,邻居家的烛火从裂缝处透了过来。
他找来一把凿子,将墙壁裂缝处凿出一个小孔。
立刻,一道烛光射了过来,匡衡就着这道烛光,认真地看起书来。
以后的每天晚上,匡衡都要靠着墙壁,借着邻居的烛光读书。
成语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其中既有历史名人故事,也有重要的历史事件,还记录着古人的日常生活和思想,博大精深,奥妙无穷。
.成语集中地反映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它真是中国语言艺术的博物馆!。
成语中的名人(调查报告)

成语中的名人故事研究报告一、问题的提出我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成语是其中的瑰宝。
对于成语,我们既熟悉又陌生。
说熟悉,是因为我们在阅读和习作中经常遇到成语;说陌生,是因为我们对成语中蕴含的知识知之甚少,或者干脆并不了解。
在这次综合性学习中,我们小组决定对成语中的名人故事进行研究,初步了解成语中蕴含的古代名人故事和著名历史事件,培养学习成语的兴趣,加深对成语的了解。
二、研究方法1、通过网络、辞典和书籍等渠道,搜集成语中的名人故事。
2、列成表格。
3、通过调查搜集和整理,从中发现什么,思考今后应当怎样做。
三、资料的搜集和整理成语出处历史时期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成语的意义过门不入《列子·杨朱》夏代禹禹是鲧的儿子。
尧命鲧治水,鲧的治水方法不对头,积土阻水,结果失败。
新帝舜命禹继续治水。
禹经过整整十三年,终于制服了洪水。
比喻忠于职守,公而忘私。
退避三舍《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春秋晋献公、申生、重耳重耳对晋献公说: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避居三舍。
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
洛阳纸贵《晋书·卷九十二·文苑传·左思传》晋代左思左思用十年,写成《三都赋》,深获好评,由于当时没有印刷术,人们争相抄写,致使洛阳纸张价格上涨。
比喻著作有价值,流传广。
草木皆兵《晋书・苻坚载记》东晋谢石、谢玄《晋书・苻坚载记》:“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森皆类人形,顾谓融曰:‘此亦劲敌也,何谓少乎?’怃然有惧色。
”比喻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按图索骥《艺林伐山》春秋孙阳这个成语来源于《艺林伐山》,伯乐《相马经》有“隆颡蚨日,蹄如累曲”之语,其子执《马经》以求马。
出见大蟾蜍,谓其父:“得一马,略与相同,但蹄不如累曲尔。
”按图像寻求良马。
比喻做事拘泥教条,墨守成规。
现在指顺着线索去寻找。
如火如荼《国语·吴语》春秋夫差这个成语来源于《国语.吴语》,万人以为方阵,皆白裳、白旗、素甲、白羽之增,望之如荼……左军亦如之,皆赤裳、赤旗、丹甲、朱羽之增,望之如火。
成语中的名人故事作文550字-最新范文

成语中的名人故事作文550字篇一:语文作文素材之名人故事语文作文素材:名人故事一、居里夫人“幸运”的失恋1883年,16岁的波兰姑娘玛丽亚,即后来的居里夫人,到某贵族之家当家庭教师,她计划挣一些钱出去上大学。
两年后,这家的长子卡西米尔与玛丽亚相恋,玛丽亚刚过19岁,他们计划结婚。
当然,上大学是不可能的了。
可是,由于门第不同,他们的婚姻遭到卡西米尔父母的坚决反对,意志薄弱的卡西米尔屈从了父母。
玛丽亚痛苦万分,竟准备“同尘世告别”,但她终于凭着顽强的意志克制住自己。
于是,她把个人的不幸化为献身更大目标的动力,化为教育培养当地贫苦孩子的善心以及只身赴巴黎求学的勇气。
人们认为,这是一次幸运的失恋。
否则,她的历史将会重写,人类将失去一位迄今为止最伟大的女科学家。
分析:居里夫人的失恋是她人生的一次挫折,从挫折与痛苦中解脱出来,重新振作,投入到科学研究中,她才有了后来的成功。
话题:“挫折与成功”“意志的力量”“转折”二、贫穷造就了作家年轻时的左拉很穷。
为了抵挡饥饿,他拿捕雀器在屋顶上捉麻雀,用挂窗帘的铁丝将麻雀串起来在火上烤着吃;为了坚持写作,他把仅有的几件衣服也送进了当铺,只能用被子来御寒。
偶尔得到一个蜡烛头,他竟会如过节似的高兴,因为今夜可以读书写作了。
正是贫穷磨砺了他的意志,他终于写成了轰动一时的《卢贡?马加尔家族》。
分析:有人面对贫穷时会一蹶不振,有人却能以贫穷为动力,实现自己的目标,左拉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话题:“贫穷是一笔财富”“坚持不懈”“苦难出人才”三、艰难困苦铸人才米勒是19世纪法国著名的作家。
他生于农家,年轻时跟人学画,因为不满其老师浮华的艺术风格,便离开了他的老师。
后来,他在巴黎以画裸体画糊口,渐渐地他对此种艺术感到厌倦,但其他题材的画也卖不出去,因此,一度陷于贫困、苦恼和绝望的深渊。
为生活所迫,他只好离开巴黎,住到乡下。
在农村,他依然未能摆脱贫困,但美丽的大自然、淳朴的农民和农家生活,激起了画家的创作激情。
成语中的名人故事调查报告4篇

成语中的名人故事调查报告成语中的名人故事调查报告4篇在现在社会,报告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
一听到写报告马上头昏脑涨?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成语中的名人故事调查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成语中的名人故事调查报告1一、问题的提出成语是中华民族语言宝库中的艺术珍品,是汉语经过千锤百炼形成的固定词组。
它产生于古代语言、历史事件、古代的诗文和当时的口语,虽然形式简洁,却形象生动和富于表现力,常常寥寥数字便能说明一个寓意深刻的道理。
我们学过画龙点睛、闻鸡起舞、胸有成竹等成语,它们都是关于名人的故事。
于是,我就对成语名人故事产生了兴趣,并做了调查。
二、调查方法1、查阅家里成语故事书;2、上网浏览;3、听爸爸妈妈讲述。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1.搜集资料情况2.考察情况我首先查阅家中的成语故事书共80条成语,有50条左右是关于名人故事的;接着我又让妈妈一口气说出十个成语,妈妈快速地说:掩耳盗铃、一鼓作气、悬梁刺股、刻舟求剑、亡羊补牢、胸有成竹、三顾茅庐、毛遂自荐、班门弄斧、如鱼得水。
妈妈说完,我一统计:有6个是关于名人故事的。
看来名人成语故事很多,在成语故事中占的比例很大。
3.听爸爸妈妈讲述人们对名人成语故事都耳熟能详,爸妈随口就能讲出一大串。
妈妈给我讲了名人成语“悬梁刺股”:汉朝的孙敬刻苦好学,每天一早起来就读书,直至深夜。
因为疲劳瞌睡,会不知不觉打起盹来。
他就把绳子的一头悬在屋梁上,一头系着头发。
这样,一打盹,头皮就会被扯痛。
后来,他终于成为儒学大师。
战国时的苏秦因为游说秦国失败,家里人不理他,就发愤自学。
每当瞌睡时,就拿锥子刺自己的股(大腿),直至鲜血淋漓。
后来他成为有名的学问家。
后人将两人的事迹合在一起,概括出了成语悬梁刺股,用来比喻发奋读书、刻苦学习的精神。
爸爸讲了“囊萤映雪”这则成语。
囊萤是晋代车胤家贫,没钱买灯油,而又想晚上读书,便在夏天晚上抓一把萤火虫来当灯读书;映雪是晋代孙康冬天夜里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书。
关于成语中的名人故事调查报告

关于成语中的名人故事调查报告成语它的意义往往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是在其构成成分的意义基础上进一步概括出来的整体意义。
现在的成语中的名人故事大家知道哪些?一、问题的提出:我们中华民族是个文化名族,成语就是文化民族的结晶之一,老师说每个成语都有名人故事。
于是,我就对成语中的名人故事做了一次研究调查。
二、调查方法:1.查阅有关成语中名人故事的书籍,了解成语中的名人故事。
2.上网浏览,通过网上途径,搜集成语中的名人故事。
3.阅读报刊,了解成语中的名人故事。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信息渠道成语名人主要内容书籍入木三分王羲之晋朝王羲之写的字非常有力,相传他在木板上写字,刻字的人发现墨汁渗入木板已有三分了。
上网浏览程门立雪杨时宋代杨时在下雪天拜访著名学者程颐,程颐暝目而坐杨时不敢惊动,在旁等候,程颐醒来时门后积雪已有一尺多深了。
报刊草船借箭诸葛亮东汉末年,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十天之内造好十万只箭以此陷害他,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最后挫败周瑜。
四、结论:1.成语里的确有名人故事,是有名人故事演变出来的。
2.这些成语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在学习上和生活中都会运用到。
3.成语中的名人故事中还有许多名人的品质优点值得我们学习。
4.这些成语都有一定的道理,激发我们努力学习,开发我们的道德思想更上一层楼。
附:成语中的名人故事【煮豆燃萁】曹植是曹操的三儿子,从小就才华出众,很受到父亲的疼爱。
曹操死后,他的哥哥曹丕当上了魏国的皇帝。
曹丕是一个妒忌心很重的人,他担心弟弟会威胁自己的皇位,就想害死他。
曹操死后长子曹丕继位。
曹丕唯恐几个弟弟与他争位,便先下手为强,夺了二弟曹彰的兵权;又逼四弟曹熊上了吊。
此时就剩下老三曹植,曹丕深恨之。
故命曹植在大殿之上走七步,然后以“兄弟”为题即兴吟诗一首,但诗中却不能出现“兄弟”二字,成则罢了,不成便要痛下杀手。
曹植不假思索,立刻脱口而出:“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成语中的名人故事的调查报告日记

成语中的名人故事的调查报告日记如果需要调查成语中的名人故事,大家知道从哪里开始入手?中国的成语中的名人故事有哪些?一、问题的提出:我们中华民族是个文化名族,成语就是文化民族的结晶之一,老师说每个成语都有名人故事。
于是,我就对成语中的名人故事做了一次研究调查。
二、调查方法:1.查阅有关成语中名人故事的书籍,了解成语中的名人故事。
2.上网浏览,通过网上途径,搜集成语中的名人故事。
3.阅读报刊,了解成语中的名人故事。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信息渠道成语名人主要内容书籍入木三分王羲之晋朝王羲之写的字非常有力,相传他在木板上写字,刻字的人发现墨汁渗入木板已有三分了。
上网浏览程门立雪杨时宋代杨时在下雪天拜访著名学者程颐,程颐暝目而坐杨时不敢惊动,在旁等候,程颐醒来时门后积雪已有一尺多深了。
报刊草船借箭诸葛亮东汉末年,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十天之内造好十万只箭以此陷害他,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最后挫败周瑜。
四、结论:1.成语里的确有名人故事,是有名人故事演变出来的。
2.这些成语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在学习上和生活中都会运用到。
3.成语中的名人故事中还有许多名人的品质优点值得我们学习。
4.这些成语都有一定的道理,激发我们努力学习,开发我们的道德思想更上一层楼。
释义:不以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辱.春秋时期,卫国有个人叫孔圉,勤奋好学,而且很谦虚.他死了以后,卫国的国君为了表彰他,并让后人学习他的好学精神,就赐给他一个“文”的称号,所以,后来人们就尊称他为“孔文子”.孔子有个学生叫子贡,也是卫国人.他认为孔圉不像人们所说的那样,称他为“孔文子”,似乎是有点评价过高了.他想来想去,觉得不能理解,就去向孔子请教.子贡说:“那个孔文子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凭什么要赐给他‘文’的称号?”孔子回答说:“孔圉聪明好学,勇于向地位和学识不如自己的人虚心请教,而不会感到丢脸,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所以要赐给他‘文’的称号.”子贡听孔子这样一说,猛然省悟,顿时感到心悦诚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成语中的名人故事调查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我十分喜欢阅读成语故事,父母也赞成我阅读,还说成语里的名人故事有很多大道理,所以,我对成语中的名人故事作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
1、
阅读书籍、报刊
2、
上网查阅资料
3、
询问亲人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获得信息的渠道:上网查阅,亲人口述,查阅书籍。
涉及的方面:有哪些成语故事,名人都有过那哪些成语故事,有哪些成语中有名人故事。
具体内容:1.完璧归赵,南辕北辙,闻鸡起舞,卧薪尝胆
2.刘备三次去请诸葛亮出山为他当军师。
3.入木三分——王羲之
乐不思蜀——刘禅
四、结论
1.我国的成语多不胜数,源远流长,许多名人的故事都随着时间的流逝都变成了成语。
2.这些成语中有些名人的故事,可以当作我们的反面教材和正面教材,正面教材可以使我们学到许多有益的知识,反面教材可以使我们吸取到教训,防止重蹈覆辙。
3.我国的成语是奇特的,这些成语都是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
我们应该多看,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