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总复习专题物质的量真题练习
高考化学专题训练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含解析)

高考化学专题训练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同温同压下,两个等体积的枯燥圆底烧瓶中区分充溢:①NH3,②NO2,停止喷泉实验.经充沛反响后,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①>②B.①<②C.①=②D.不能确定2.将规范状况下的a L氨气溶于1000g水中,失掉氨水的密度为b g•cm﹣3,那么该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mol•L﹣1B.mol•L﹣1C.mol•L﹣1D.mol•L﹣13.在80 g密度为d g/cm3的硫酸铁溶液中,含有2.8 g Fe3+离子,那么此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单位为mol·L-1〕〔〕A. B. C. D.4.用等体积的0.2mol/L的BaCl2溶液,可使相反体积的Na2SO4、KAl(SO4)2、Fe2(SO4)3三种溶液中的SO42ˉ完全沉淀,那么三种硫酸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A.6∶3∶1B.6∶3∶2C.9∶3∶1D.12∶3∶25.用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 g·cm-3)配制80 mL 1 mol·L-1的稀硫酸。
现给出以下仪器(配制进程中能够用到):①100 mL量筒②10 mL量筒③50 mL烧杯④托盘天平⑤100 mL容量瓶⑥胶头滴管⑦玻璃棒⑧80 mL容量瓶按运用仪器的先后顺序陈列正确的选项是〔〕A.④③⑦⑧⑥B.②⑤⑦⑥C.①③⑧⑥⑦D.②⑥③⑦⑤⑥6.将8g铁片放入100mLCuSO4溶液中,Cu2+全部被置换后,取出附有铜的铁片洗濯、枯燥、称重,其质质变为8.2g,那么原溶液中CuSO4的物质的量浓度是〔〕A.0.125 mol•L-1B.0.25 mol•L-1C.0.175 mol•L-1D.0.5 mol•L-17.实验室欲配制1.00mol/L的NaCl溶液80mL。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选用100mL容量瓶,并用蒸馏水洗净后烘干B.用托盘天平称取5.9g NaCl固体倒入容量瓶中溶解C.定容时仰望刻度线会招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D.摇匀、静置后发现凹液面低于刻度线1~2mm,用胶头滴管加水至与刻度线相平即可8.有一在空气里暴露过的KOH固体样品,经剖析其含水7.65%,含K2CO34.32%,其他是KOH。
高考化学专题题库∶物质的量的综合题附详细答案

高考化学专题题库∶物质的量的综合题附详细答案一、高中化学物质的量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用98%的浓硫酸(其密度为1.84g/cm3,物质的量浓度为18.4 mol·L-1)配制100mL1.0mol·L-1稀硫酸,现有下列实验仪器备用:A.100mL量 B.托盘天平 C.玻璃棒D.50mL容量瓶 E.10mL量筒 F.胶头滴管 G.50mL烧杯 H.100mL容量瓶。
请回答:(1)通过计算,需用量筒量取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__mL;(2)实验时选用的仪器有______(填序号),使用容量瓶时第一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3)配制过程中,下列情况会使配制结果偏高的是________(填序号);①定容时俯视刻度线观察液面②容量瓶使用时未干燥③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蒸馏水补至刻度线(4)实验步骤如下:①计算所用浓硫酸的体积②量取一定体积的浓硫酸③溶解④恢复至室温⑤转移、洗涤⑥定容、摇匀⑦装瓶贴标签。
其中,第⑤步中“洗涤”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5.4 CFGEH 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①减少溶质损失,减小实验误差【解析】【分析】⑴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物质的量不变进行计算。
⑵配制溶液时需要用到100mL容量瓶、玻璃棒、10mL量筒、胶头滴管、50mL烧杯,使用容量瓶前要检漏。
⑶①定容时俯视刻度线观察液面,溶液体积偏小,溶液溶度偏高;②容量瓶使用时未干燥,与结果无影响;③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蒸馏水补至刻度线,溶液体积偏大,浓度偏低。
⑷溶质黏在烧杯内壁或玻璃棒上,要洗涤。
【详解】⑴用物质的量浓度为18.4 mol·L-1的浓硫酸配制100mL 1.0mol·L-1稀硫酸,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物质的量不变得到18.4 mol·L−1 ×V= 1.0 mol·L−1×0.1 L,V=0.0054L =5.4mL,因此需用量筒量取浓硫酸的体积为5.4mL;故答案为:5.4。
高三化学物质的量练习题

高三化学物质的量练习题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其中物质的量是化学研究中非常基础的概念之一。
掌握物质的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对于高三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下面是一些化学物质的量练习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知识。
1. 请计算下列物质的摩尔质量:a) 氨气(NH3)b) 二氧化碳(CO2)c) 硫酸(H2SO4)2. 将下列物质的质量转换为摩尔数:a) 36 g的水(H2O)b) 120 g的氧气(O2)c) 80 g的硝酸(HNO3)3. 对于下列反应,求出所需物质的量比:a) 2 NH3 + 4 O2 → 2 HNO3 + 3 H2Ob) 2 NaOH + H2SO4 → Na2SO4 + 2 H2Oc) C6H12O6 + 6 O2 → 6 CO2 + 6 H2O4. 请计算下列反应中的产物的摩尔质量:a) 4 NH3 + 5 O2 → 4 NO + 6 H2Ob) 2 H2 + O2 → 2 H2Oc) C6H6 + O2 → CO2 + H2O5. 在金属镁与氯气反应过程中,如果有4 mol的氯气,问需要多少摩尔的镁才能完全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 一定量的硝酸与过量的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硝酸钠和水,如果生成了3.5 mol的硝酸钠,问开始时有多少摩尔的硝酸参与了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7. 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盐酸,如果反应生成了2 mol的盐酸,问需要多少摩尔的氢气和氯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8. 铁和硫反应生成硫化铁,如果生成了0.5 mol的硫化铁,问需要多少摩尔的铁和硫?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9. 氨气和氧气反应生成一种化合物,如果反应生成了4 mol的化合物,问需要多少摩尔的氨气和氧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0. 氮气和氢气反应生成氨气,如果反应生成了8 mol的氨气,问需要多少摩尔的氮气和氢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思考题:如果反应过程中有限制剂存在,那么最终生成物的摩尔数和理论上的计算结果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以上就是高三化学物质的量练习题,希望通过这些练习题,学生们能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物质的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高考化学-物质的量-专题练习有答案

高考化学专题练习物质的量一、选择题1.A N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8 g 2D O 和18 g 2H O 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A N B .2 L0.5 -mol L 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 +离子数为2A NC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 mol 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A ND .密闭容器中2 mol NO 与1 mol 2O 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A N 2.若A N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常温常压下,21 g 氧气和27 g 臭氧中含有的氧原子总数为3A N②含0.2 mol 硫酸的浓硫酸与足量的铜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一定小于0.2A N ③0.6 g 3CaCO 和32Mg N 的混合物中所含质子数为0.3A N ④等物质的量的2SO 和3SO 中含S 原子数均为A N A .①B .①②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3.A N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2 g 162D O 中含有的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均为A NB .78 g 22Na 0和2Na S 的混合物中含有的Na +数一定为2A NC .标准状况下,5.6 L 2O 作氧化剂时转移电子数一定为A ND .500 mL2 -mol L 23Na O 溶液中含C 微粒总数一定为A N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常温常压下,4.6 g 2NO 气体约含有231.8110⨯个原子B .在标准状况下,80 g 3SO 所占的体积约为22.4 LC .常温下,0.1 mol/L 醋酸的pH 约为1D .标准状况下,22.4 L 氯气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A N 5.设A N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标准状况下,1.12 L 4CCL 含有C Cl -键的数目为0.2A NB .标准状况下,2.24 L 氯气中含有的3517Cl 数目一定为0.2A N C .常温常压下,4.4 g 2CO 与2N O 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0.3A N D .80 mL10 -mol L 盐酸与足量2MnO 加热反应,产生的2Cl 分子数为0.2A N 6.用A N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 mol OH 中含有9A N 个电子 B .28 g CO 气体中含有A N 个氧原子 C .1 L1 mol/L 3AlCl 溶液中含有A N 个3Al +D .常温常压下,11.2 L 甲烷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0.5A N7.设A N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密闭容器中加入1.5 mol 2H 和0.5 mol 2N ,充分反应后可得到A N 个3NH 分子B .1 mol Mg 与足量2O 或2N 反应生成MgO 或32Mg N 均失去2A N 个电子C .1.0 L0.1 -mol L 2Na S 溶液中含有的2S 数目为0.1A ND .标准状况下,22.4 L 4CCl 中含有的4CCl 分子数为A N 8.设A N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常温常压下,2.24 L 4CH 中含有0.4A N 个共价键 B .100 mL1 -mol L 2NaAlO 溶液中含有0.1A N 个2AlO - C .常温下,5.6 g Fe 与足量稀3HNO 反应,转移0.2A N 个电子 D .标准状况下,121.12L H -和220.2g H 均含有0.1A N 个质子 9.设A N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 mol 乙酸和1 mol 乙醇充分反应生成的水分子数为A N B .6.8 g 液态4KHSO 中含有0.1A N 个阳离子C .标况下的2NO 气体22.4 L ,其中含有的氮原子数为A ND .常温常压下,3.0 g 含甲醛的冰醋酸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0.4A N 10.对相同状况下的1218C O 和142N 两种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质量相等,则质子数相等 B .若原子数相等,则中子数相等 C .若分子数相等,则体积相等 D .若体积相等,则密度相等11.同温同压下,甲容器中充满352Cl ,乙容器中充满372Cl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若两种气体体积相等,则甲、乙两容器中气体密度之比为35:37 B .若两种气体体积相等,则甲、乙两容器中气体分子数之比为35:37 C .若两种气体质量相等,则甲、乙两容器中气体所含质子数之比为37:35 D .若两种气体体积相等,则甲、乙两容器中气体所含中子数之比为9:1012.一定温度和压强下,用mg 的4222CH CO O SO 、、、四种气体分别吹出四个体积大小不同的气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气球②中装的是2OB .气球①和气球③中气体分子数相等C .气球①和气球④中气体物质的量之比为4:1三种气体,当隔板静止时,、内的气体密度相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2A C H CH CO-mol L的硫酸铜溶液,下列实验用品及实验操作都正确的是(容量瓶容积480 mL硫酸铜:480 mL胆矾:500 mL硫酸铜:500 mL胆矾:-mol L NaOH溶液的过程:该同学的错误步骤有(A4B3C2D1滴定。
高考化学物质的量综合经典题及详细答案

高考化学物质的量综合经典题及详细答案一、高中化学物质的量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实验室配制500mL0.1mol/LNa2CO3溶液,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Na2CO3溶液时需用的主要仪器有托盘天平、滤纸、烧杯、药匙、___。
(2)容量瓶上标有刻度线、___,使用前要___。
(3)需用托盘天平称取Na2CO3____g。
(4)若实验遇下列情况,溶液的浓度是偏高,偏低还是不变?A.加水时超过刻度线___,B.溶解后未冷却到室温就转入容量瓶___,C.容量瓶内壁附有水珠而未干燥处理___,D.定容时仰视___,E.上下颠倒摇匀后液面低于刻线___。
(5)若实验室中要用浓度为16mol/L的浓硫酸配制480mL2.0mol/L的稀硫酸,则需要量取浓硫酸的体积为___mL。
【答案】500mL容量瓶、玻璃棒、胶头滴管温度、容积检漏 5.3 偏低偏高不变偏低不变 62.5【解析】【分析】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装瓶,分析误差时可根据c=nV判断。
【详解】(1)根据配制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初步摇匀、定容、摇匀、装瓶可知所需的仪器有: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药匙、500mL容量瓶和胶头滴管,缺少的仪器: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玻璃棒;(2)容量瓶上标有温度、刻度线、容积;容量瓶带有瓶塞,为防止使用过程中漏液,使用前应查漏;(3)配制500mL 0.1mol/LNa2CO3,需要 Na2CO3的质量为:0.5L×0.1mol/L×106g/mol=5.3g;(4)A.加水时超过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溶液浓度偏低;B.溶解后未冷却到室温就转入容量瓶,冷却后溶液体积偏小,溶液浓度偏高;C.容量瓶内壁附有水珠而未干燥处理,对溶质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都不产生影响,溶液浓度不变;D.定容时仰视,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溶液浓度偏低;E.上下颠倒摇匀后液面低于刻线,属于正常操作,溶液浓度不变;(5)若实验室中要用浓度为16mol/L 的浓硫酸配制480mL 2.0mol/L 的稀硫酸,应选择500mL 容量瓶,设需要浓硫酸体积为V,则依据溶液稀释过程中溶质物质的量不变得:16mol/L×V=500mL 2.0mol/L,解得V=62.5mL。
高考化学考点复习《物质的量浓度》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化学考点复习《物质的量浓度》真题练习含答案1.(2022年7月黑龙江省学业水平合格考试)如图所示的体检报告中,表示钙(Ca)元素指标的物理量是A.物质的量B.密度C.物质的量浓度D.质量【答案】C【解析】根据表格数据可知钙元素的含量是1.754 m mol/L,这是物质的量浓度的单位,故合理选项是C。
2.(2021年陕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配制100mL0.5mol/L的氯化钠溶液,需量取5mol/L的氯化钠溶液A.20.0mL B.15.0mL C.10.0mL D.5.0mL【答案】C【解析】溶液稀释过程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设需5mol/L氯化钠溶液体积为V,则V×5mol/L=0.5mol/L×0.1L,解得V=0.01L;应该量取10.0mL;故选C。
3.(2021年河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表中是某人体检报告的部分指标,表中“单位”对应的物理量是项目名称英文缩写检查结果单位参考范围钾K 4.1mmol/L 2.5~5.0钙Ca 2.43mmol/L 2.43~2.70甘油三酯TG 1.50mmol/L0.45~1.70A .质量B .密度C .物质的量D .物质的量浓度 【答案】D 【解析】表中“单位”对应的物理量是mmol/L ,是物质的量浓度的单位,故答案选D 。
4.(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100mL 0.50mol L 的2CaCl 溶液中,Cl -的浓度为 A .0.50mol LB .1.0mol LC .0.050mol LD .0.10mol L 【答案】B【解析】100mL 0.50mol L 的2CaCl 溶液中,2Cl 20.c()50m =2c(Ca ol L 1Cl ).0L =mol -⨯=,答案选B 。
5.(2021年海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钙元素在人体血液中以钙离子的形式存在,正常指标参考值为2.13×10-3~2.70 ×10-3 mol·L -1。
全国高考化学物质的量的综合高考真题汇总含答案解析

全国高考化学物质的量的综合高考真题汇总含答案解析一、高中化学物质的量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某同学设计了测定气体摩尔体积的探究实验,利用氯酸钾分解制O2。
实验步骤如下:①把适量的氯酸钾粉末和少量二氧化锰粉末混合均匀,放入干燥的试管中,准确称量试管和药品的总质量为15.95 g.②连接好实验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加热,开始反应,直到不再有气体产生为止.④测量排入量筒中水的体积为285.0 mL,换算成标准状况下氧气的体积为279.7 mL.⑤准确称量试管和残留物的质量为15.55 g.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下是测量收集到气体体积必须包括的几个步骤:①调整量筒的高度使广口瓶和量筒内的液面高度相同②使试管和广口瓶内气体都冷却至室温③读取量筒内液体的体积这三步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请填写步骤代码。
进行③的实验操作时,若仰视读数,则读取氧气的体积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3)实验过程中产生氧气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mol;实验测得氧气的摩尔体积是_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答案】往广口瓶中注满水,塞紧橡胶塞,按装置图连接好装置,用手将试管底部捂热,若观察到广口瓶中长玻璃管内液面上升,松开手后,过一会儿长玻璃管内的液面下降,则证明该装置不漏气②①③偏小0.012522.38 L/mol【解析】【分析】【详解】(1)往广口瓶中装满水,使装置左侧形成密闭体系,通过捂热试管看广口瓶中长导管内液面高度的变化来判断装置的气密性;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往广口瓶中注满水,塞紧橡胶塞,按装置图连接好装置,用手将试管底部捂热,若观察到广口瓶中长玻璃管内液面上升,松开手后,过一会儿长玻璃管内的液面下降,则证明该装置不漏气。
高考化学《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化学《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真题练习含答案一、选择题1.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5 L CH 4与5 L NH 3的原子个数之比为5∶4B .常温常压下,11.2 L O 3中所含氧原子个数大于1.5N AC .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N 2和CO 气体含有的分子数及密度均相同D .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CO 和CO 2气体的密度之比为7∶11答案:B解析: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CH 4和NH 3所含分子数相同,则二者的原子个数之比为5∶4,A 正确;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 L·mol -1,则11.2 L O 3的物质的量小于0.5 mol ,则所含氧原子个数小于1.5N A,B 错误;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N 2和CO 的物质的量相同,由于二者的摩尔质量均为28 g·mol -1,则二者的密度相同,C 正确;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之比,则CO 和CO 2的密度之比为7∶11,D 正确。
2.[2022·浙江1月]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25 ℃时,1 L pH 为12的Ba (OH )2溶液中含有OH -数目为0.01N AB .1.8 g 重水(D 2O )中所含质子数为N AC .足量的浓盐酸与8.7 g MnO 2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4N AD .32 g 甲醇的分子中含有C—H 键的数目为4N A答案:A解析:在25 ℃时,pH =12的溶液中c (OH -)1012-14 mol·L -1,则1 L 该溶液中n (OH -)=10-2 mol ,OH -数目是0.01N A ,A 项正确;一个D 2O 中含10个质子,D 2O 的摩尔质量是20 g·mol -1,则1.8 g D 2O 中所含质子数是1.820×10×N A =0.9N A ,B 项错误;MnO 2+2e -―→Mn 2+,8.7 g MnO 2为0.1 mol ,与足量浓盐酸反应转移0.2N A 个电子,C 项错误;32 g 甲醇(CH 3OH )是1 mol ,含3 mol C—H 键,D 项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的量题组1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1.[2017海南,9,4分]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1 mol乙烯分子中含有的碳氢键数为4N AB.1 mol甲烷完全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8N AC.1 L 0.1 mol·L-1的乙酸溶液中含H+的数量为0.1N AD.1 mol的CO和N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4N A2.[2015新课标全国卷Ⅰ,8,6分]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8 g D2O和18 g 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 AB.2 L 0.5 mol·L-1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离子数为2N A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 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D.密闭容器中2 mol NO与1 mol 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 A3.[2015新课标全国卷Ⅱ,10,6分]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60 g丙醇中存在的共价键总数为10N AB.1 L 0.1 mol·L-1的NaHCO3溶液中HC O3−和C O32−离子数之和为0.1N AC.钠在空气中燃烧可生成多种氧化物。
23 g钠充分燃烧时转移电子数为1N AD.235 g核素92235U发生裂变反应:92235U+01n3890Sr+ 54136Xe+1001n,净产生的中子(01n)数为10N A4.[2015广东理综,10,4分]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3 g Na与足量H2O反应完全后可生成n A个H2分子B.1 mol Cu和足量热浓硫酸反应可生成n A个SO3分子C.标准状况下,22.4 L N2和H2混合气中含n A个原子D.3 mol单质Fe完全转变为Fe3O4,失去8n A个电子5.[2014四川理综,5,6分]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高温下,0.2 mol Fe与足量水蒸气反应,生成的H2分子数目为0.3N AB.室温下,1 L pH=13的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的OH-离子数目为0.1N AC.氢氧燃料电池正极消耗22.4 L(标准状况)气体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目为2N AD.5NH4NO32HNO3+4N2↑+9H2O反应中,生成28 g N2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3.75N A题组2 溶液的配制6.[2017全国卷Ⅲ,9,6分]下列实验操作规范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7.[2014高考组合改编题]下列有关仪器使用方法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新课标全国卷Ⅰ,12A]洗净的锥形瓶和容量瓶可以放进烘箱中烘干B.[新课标全国卷Ⅰ,12D]用容量瓶配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立即用滴管吸出多余液体C.[大纲全国卷,6C]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会使溶液浓度偏高D.[山东理综,10A改编]配制溶液时按如图所示定容8.[2013江苏,5,2分]用固体样品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经过称量、溶解、转移溶液、定容等操作。
下列图示对应的操作规范的是( )A.称量B.溶解C.转移溶液D.定容题组3 物质的量的计算9.[2016海南,9,4分]利用太阳能分解水制氢,若光解0.02 mol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生成H2的质量为0.02 gB.可生成氢的原子数为2.408×1023个C.可生成H2的体积为0.224 L(标准状况)D.生成H2的量理论上等于0.04 mol Na与水反应产生H2的量10.[2017江苏,18(2),7分]碱式氯化铜有多种组成,可表示为Cu a(OH)b Cl c·x H2O。
为测定某碱式氯化铜的组成, 进行下列实验:①称取样品1.116 0 g,用少量稀HNO3溶解后配成100.00 mL 溶液A;②取25.00 mL 溶液A,加入足量AgNO3溶液,得AgCl 0.172 2 g;③另取25. 00 mL 溶液A,调节pH 4~5,用浓度为0.080 00 mol·L-1的EDTA(Na2H2Y·2H2O)标准溶液滴定Cu2+(离子方程式为Cu2++H2Y2-CuY2-+2H+),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溶液30.00 mL。
通过计算确定该样品的化学式(写出计算过程)。
(满分51分20 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2018合肥调研检测,3]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 Fe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3N AB.1 L 0.1 mol·L-1的氨水中含N H4+的数目为0.1N AC.标准状况下,22.4 L乙醇中乙醇分子的数目为N AD.常温下,1 L pH=13的Ba(OH)2溶液中含OH-数目为0.1N A2.[2018成都摸底考试,12]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6 g O2与O3的混合物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1N AB.标准状况下,3.36 L CHCl3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0.6N AC.0.1 mol O2与0.2 mol SO2在适当温度并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4N AD.1.8 g D2O中含有的中子数为N A3.[2018湖北部分重点中学起点考试,6]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2 g金刚石中含有C—C键数目为2N AB.标准状况下,22.4 L己烷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19N AC.室温下,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一定为0.1N AD.1 mol Na2O和 BaO2 的混合物中含有的阴、阳离子总数为3N A4.[2018山西45校第一次联考,4]下列各组数据中,前者刚好是后者两倍的是( )A.2 mol·L-1Ba(OH)2溶液中OH-的物质的量和Ba2+的物质的量B.200 mL 1 mol·L-1氯化钙溶液中c(Cl-)和400 mL 1 mol·L-1氯化钾溶液中c(Cl-)C.20%NaOH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和10%NaOH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D.49 g硫酸中所含氧原子数和22.4 L 一氧化碳中所含氧原子数5.[2018安徽皖南八校第一次联考,10]25 ℃时,将10 mL 质量分数为50%(密度为1.4 g/cm3)的硫酸稀释成 100 m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俯视容量瓶刻度线定容,所配溶液的浓度偏小B.上述稀释过程所需要的蒸馏水为90 mLC.质量分数为50%的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7.14 mol/LD.上述100 mL稀硫酸中含溶质14 g,该稀硫酸不属于电解质6.[2018安徽滁州质检,12]某同学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溶液时,有下列不当操作:①称量时天平未达平衡(左低右高)②定容时,眼睛俯视刻度线这两处不当操作对所得溶液浓度的影响是( )A.都导致浓度偏大B.①导致浓度偏小,②导致浓度偏大C.都导致浓度偏小D.①导致浓度偏大,②导致浓度偏小7.[2017福建质检,3]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室温下,1 L pH=1的溶液中含有的H+数目为N AB.常温常压下,22.4 L CH4含有的分子数为N AC.1 mol Na2O2固体中含有的离子总数为3N AD.1 mol·L-1NaCl溶液中含有的Cl-数目为N A二、非选择题(共9分)8.[2018湖北黄石三中阶段考试,21,9分]现有一定量的镁铝合金与100 mL 稀硝酸充分反应,在反应过程中无气体放出。
在反应结束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 1.00 mol/L NaOH溶液,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与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关系如图所示:(1)合金中的铝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纵坐标上A 点对应的数值是,B 点对应的数值是;(3)原HNO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满分56分30 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6分)1.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 mol Fe与足量氧气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一定为3N AB.1 mol SiO2晶体中含N A个SiO2分子C.1 mol·L-1的氨水中含有NH3、NH3·H2O、N H4+的微粒个数之和为N AD.1 mol Na2O和Na2O2混合物中含有的阴、阳离子总数为3N A2.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H2O2+Cl22HCl+O2中,每生成32 g氧气转移4N A个电子B.17.4 g某硫化磷中含P—S键的数目为0.6N AC.1 mol含8个碳原子的某烃分子最多可形成7 mol碳碳单键D.1 mol NO2与O2的混合气体中含有2N A个氧原子3.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07 g Fe(OH)3胶体中胶体粒子数目为N AB.2 mol SO2与1 mol O2反应生成的SO3分子数为2N AC.14 g分子式为C n H2n的链烃中含有的碳碳双键的数目为N AND.7.8 g Na2O2与足量水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4.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往足量水中通入1 mol Cl2所得的新制氯水中,HClO、Cl-、ClO-粒子数之和为2N AB.标准状况下,22.4 L NH3和HCl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总数为N AC.常温下,pH=2的H2SO4溶液中含有的H+数目为0.02N AD.高温下,0.3 mol Fe与足量的水蒸气完全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为0.8N A5.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下列哪些操作会导致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大( )A.称量2.1 g NaCl固体时,砝码放在天平的左边,NaCl固体放在天平的右边B.容量瓶使用前用蒸馏水洗涤但并未干燥C.转移溶液时未洗涤烧杯D.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6.浓H2SO4密度为1.84 g/mL,物质的量浓度为18.4 mol/L,质量分数为98%,取10 mL浓H2SO4和a mL水混合得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质量分数为b%的稀硫酸。
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 (1)若c=9.2则a<18.4b>49 (2)若c=9.2则a<18.4b<49 (3)若b=49则a=18.4c<9.2(4)若b=49则a=18.4c>9.2A.(1)(3)B.(1)(4)C.(2)(3)D.(2)(4)二、非选择题(共20分)7.[5分]工业上常用碱性氯化法处理含氰废水,其原理如下图所示:(1)第一阶段的中间体CNCl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