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遗传学经典课件第02章孟德尔遗传分析

合集下载

02第二章孟德尔遗传

02第二章孟德尔遗传

青年时代的孟德尔深受一些伟大的科学 家,特别是奥地利物理学家顿普赖 (Doppler) 、大化学家拉德希尔 (Lindenthal) 和植物生 理学家安哥 (Unger) 的影响。十九世纪初 , 物 理学是高度数学化的 ,Mendle 的统计思想与此 有关. 孟德尔在研究遗传现象的过程中,道尔 顿的原子学说使他联想到遗传因子(基因) 的稳定性和不可分割的离子性。孟德尔又把 它擅长的数学方法用于分析杂交实验,从而 揭示了分离规律和独立分配规律 ,这是孟德尔 超前的伟大创举。
孟德尔在研究生物的遗传变异时 应用了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复杂 问题简单化研究,孟德尔以前研究 生物的遗传变异是从生物个体整体 上研究,孟德尔是将生物个体分解 为部分,分解为单个性状来进行研 究,首先研究生物个体单个性状的 遗传和变异规律,在获得了可靠的 研究结果后,依次为基础,研究多 个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
4.相对遗传因子具有显隐性关系。显性因子 对隐性因子有掩盖作用(显性定律)。 5.雌雄配子在受精结合时的机率是均等的。
图4-2
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分离规律的实质
来自双亲的成对遗传因子 ( 等位基因 ) 在配子形成过程中 彼此分离,互不干扰,进入不 同的配子,而每个配子中只具 有成对遗传因子的一个。
纯合体与杂合体
纯合体:生物个体基因型中,成对基因都相同的 个体叫纯合体。 例: AA AAbb aaBBCCdd 杂合体:生物个体基因型中,有一对或者一对以 上基因不相同的个体叫杂合体。 例: Aa AaBB aaBBCcDD
第二节 独立分配规律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为了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 传,孟德尔仍以豌豆为材料 ,选取具有两对相对性状差 异的纯合亲本进行杂交
性 状 在 F3 表现显性:隐性=3:1 在 F3 完全表现显性性 的株数及其比例 花色 种子形状 子叶颜色 豆荚形状 未熟豆荚色 花着生位置 植株高度 64(1.80) 372(1.93) 353(2.13) 71(2.45) 60(1.50) 67(2.03) 72(2.57) 状的株数及其比例 36(1) 193(1) 166(1) 29(1) 40(1) 33(1) 28(1) 100 565 519 100 100 100 100 F3 株系总数

孟德尔式遗传分析PPT课件

孟德尔式遗传分析PPT课件

(二)孟德尔实验及其分离定律的归纳
➢ 一对相对性状的分离现象 相关背景知识:
– 豌豆的7个单位性状及其相对性状 –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
• A、豌豆花色杂交试验 • B、七对相对性状杂交试验结果 • C、性状分离现象
2021
6
豌豆的7个单位性状及其相对性状
2所选择的七个单位性状的相 对性状间都存在明显差异, 后代个体间表现明显的类别 差异;
2021
10
2. 试验结果P
• F1(杂种一代)的花色全部 为红色;
F1
红花(♀) × 白花(♂) ↓
? 红花
• F2(杂种二代)有两种类型 的植株,一种开红花, 一种开白花;并且红花 F2 植株与白花植株的比例 株数
接近3:1。
比例
红花 705 3.15
↓ 白花 224 1
2021
11
• 3❖. 反孟交德尔(re后ci来pr用oc白al花cr亲os本s)作试为验母及本其、结红果花亲本作
13、性状(character/trait) :生物体或其组成部分 所表现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称为性状。
14、单位性状(unit character):孟德尔把植 株性状总体区分为各个单位,称为单位性状, 即:生物某一方面的特征特性。
15、相对性状(contrasting character):不同 生物个体在单位性状上存在不同的表现,这种 同一单位性状的相对差2021异称为相对性状。 5
2021
35
• 两对基因在杂合状态时,保持其独立性。配子 形成时,同一对基因各自独立分离,不同对基 因则自由组合,一般情况下,F1配子分离比为 1∶1∶1∶1;F2基因型比为(1∶2∶1)2; F2 表 型比为(3∶1)2。

课件遗传学第二章-孟德尔遗传定律.ppt

课件遗传学第二章-孟德尔遗传定律.ppt

What results are possible from a dihybrid cross?
第二节 双因子杂交及自由组合规律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自由组合现象
P1
Homozygote for yellow
and round seeds
Homozygote for green and wrinkled seeds
yyr r
Green wrinkled
ratio 1 : 1 : 1 : 1
flash
back
五、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分析
• 如有这么一组杂交组合 RrYyCc x RrYyCc 求其子代中 RryyCc 基因型频率是多少?
• 如有那么一组杂交:
AaBbCcDdEeFfGg X AaBbCcDdEeFfGg ,涉及七
back
S:并指基因 s:正常基因 D:正常基因 d:聋哑基因
父亲(并指) 母亲(正常)
先天性聋哑儿子
SsDd ssDd
½ sD ½ sd
¼ SD ¼ Sd
1/8 SsDD 1/8 SsDd 1/8 SsDd 1/8 Ssdd
Homozygous for yellow and round seeds
YYRR
Homozygous for green and wrinkled seeds
yyrr
Gametes
F1F1
Gamete formation
YR
yr
YyRr
dihybrid
YyRr
YyRr
Yy R r
Yy R r
1/4YR 1/4 Yr 1/4yR 1/4yr
2 分离规律的意义 • 理论意义
– 遗传是以高度稳定的颗粒为单位的。 – 分离是普遍的、绝对的,不分离是相对的。生物多样性的基础是基因

《孟德尔式遗传分析》课件

《孟德尔式遗传分析》课件
详细描述
分离定律是孟德尔遗传定律中的第一个定律,它描述了在有性生殖过程中,成对的遗传 因子是如何在配子中分离的。当生物体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随机 分开,并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这样,每个配子只获得成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从而
为遗传给下一代提供了基础。
独立分配定律
总结词
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独立地 相互组合,不受其他遗传因子的影响。
03
遗传符号与基因型
遗传符号
隐性符号(d)
表示控制某一性状的隐性 基因。
杂合子
同时含有显性基因和隐性 基因的纯合子。
显性符号(D)
表示控制某一性状的显性 基因。
纯合子
只含有一种基因型的纯合 子,包括显性纯合子和隐 性纯合子。
基因型与表现型
01 7
基因型:生物体内基因的组成 。
7
02
7
表现型:生物体表现出来的性
定义
由多个基因和环境因素共 同作用引起的遗传疾病, 如糖尿病、高血压、精神
分裂症等。
特点
病情复杂,常表现为家族 聚集性,受遗传和环境因
素双重影响。
预防和治疗
通过改善生活习惯和环境 因素,降低发病风险;同 时针对症状进行药物治疗

基因检测与预防
01 基因检测的意义
了解个人基因信息,预测患病 风险,制定个性化预防措施。
和品质。
工业领域
基因工程在工业上主要用于生产高 附加值的生物制品,如胰岛素、干 扰素等,以及用于生物燃料、生物 塑料等的生产。
医学领域
基因工程在医学上主要用于基因治 疗、疾病诊断和治疗、药物研发等 方面,为人类的健康事业提供有力 支持。
遗传改良的伦理问题

第2章 孟德尔定律PPT课件

第2章 孟德尔定律PPT课件
问题的提出:分离规律完全是建立在一种假设 的基础上,假设的实质是成对的基因在配子形 成过程中彼此分离,互不干扰,因而配子中只 有成对基因的一个,在遗传上它是纯粹的。
第一节 分离定律
人类的显性遗传性状——多指
第一节 分离定律
二、分离定律的解释
1.遗传因子的分离 和组合
以豌豆红花×白花的 杂交试验为例,来说 明孟德尔所提出的遗 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 。
第一节 分离定律

R R (圆形) × r r (皱缩)
配子 R
r
F1
R r(圆形)
配子 ½ R 雄配子 ½ r ½R ½r
• 在这八年试验中,他选用具有明显差异的7对相对性
状的品种作为亲本,分别进行杂交,并按照杂交后代 的系谱进行详细的记载,采用统计学的方法计算杂种 后代表现相对性状的株数,归纳分析了它们的比例关 系,得出了规律。
人工异花授粉
第一节 分离定律
第一节 分离定律
(2)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
豌豆的红花和自花杂交试验
遗传学
Genetics
联系电话: E-mail:
遗传学
第2章 孟德尔定律
Good day
前言
孟德尔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 以严格的自花授粉,从许多 复杂的性状中选择出简单而 易区分的7对性状着手,采 用在每对性状上相对不同的 品种为亲本,进行系统的遗 传杂交试验。
孟德尔在试验中所揭示的一 对性状和两对性状的遗传规 律,后来在遗传学中分别称 之为分离定律和独立分配定 律
孟德尔在研究单位性状的遗传时,就是用具有明显差 异的相对性状来进行杂交试验,只有这样,后代才能 进行对比的分析和研究,从而找出差异,并发现遗传 规律。
第一节 分离定律

遗传学课件第02章孟德尔遗传分析

遗传学课件第02章孟德尔遗传分析
开始进行豌豆杂交实验,研究遗传规 律
提出遗传因子的概念,即我们现在所 说的基因
发现性状分离和显性与隐性遗传现象
孟德尔的影响和遗产
开创了现代遗传学的研究 对后来的生物学家如达尔文、摩尔根等人产生了深远影响
孟德尔定律至今仍是遗传学中的基本理论之一
02 孟德尔遗传定律
分离定律
总结词
分离定律是遗传学的基本定律之一,它指出在配子形成过程 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会发生分离,进入不同的配子 中。
02
杂交育种
利用孟德尔的遗传规律,通过杂交不同品种的作物,创 造新的遗传组合,以培育出更优质、高产的品种。
03
转基因技术
基于孟德尔遗传定律,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将外源 基因导入作物中,以实现定向改良和抗性增强。
医学与遗传疾病
疾病诊断
通过研究孟德尔遗传定律,医学 界能够更准确地诊断某些遗传性 疾病,如亨廷顿氏病、囊性纤维
总结词
除了豌豆实验和果蝇实验外,还有许多其他实验证据支持孟德尔的遗传分析。
详细描述
这些实验证据包括染色体计数、基因定位、基因重组等研究。这些实验证据进一步证实了孟德尔的遗传分析,并 推动了遗传学的发展。
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应用
05
农业与育种
01
作物改良
通过应用孟德尔遗传定律,农业科学家能够精确地选择 和培育具有优良性状的作物品种,提高产量和抗逆性。
究奠定了基础。
果蝇实验
总结词
果蝇实验是遗传学研究的重要手段,通 过果蝇实验,科学家们发现了基因突变 和连锁定律。
VS
详细描述
果蝇具有繁殖周期短、数量大、易于观察 等特点,成为遗传学研究的理想实验材料 。通过果蝇实验,科学家们发现了基因突 变和连锁定律,为现代遗传学的发展做出 了巨大贡献。

生物遗传学孟德尔遗传分析PPT教学课件

生物遗传学孟德尔遗传分析PPT教学课件

2. 两对基因杂合
后代基因型和表现型及其比例数如何? P:♀AaBb ♂AaBb
形成各种Gm的概率
A与a分离,p(A)=1/2 p(a)=1/2 B与b分离,p(B)=1/2 p(b)=1/2
AB p(AB)=p (A) p(B)=1/4 Ab p(Ab)=p(A) p(b)=1/4 aB p(aB)=p(a) p(B)=1/4 ab p(ab) =p(a) p(b)=1/4
一、基因与环境
1.实现Mendel分离比的条件
(1) 这对性状为完全显性; (2) F1杂种形成两类配子生活力相同,而且相互结合机
会相同; (3) F2的各种基因型个体存活率相同,并要有一定群体。
基因型(genotype):控制生物性状的全部基因的总称。 表现型(phenotype):指生物体所有性状的总称。 两者之间的关系:基因型+环境因素=表现型
2.基因座(locus):基因在染色体上所处的位置。特定的基因在 染色体上都有其特定的座位。
3.等位基因(alleles):在同源染色体上占据相同座位的两个不同 形式的基因,是由突变所造成的许多可能的状态之一。 复等位基因(multiple allelism):在群体中占据同源染色体上 同一位点的两个以上的基因,如人的ABO血型中IA,IB和i。
孟德尔定律
目录
第一节 孟德尔第一定律及其遗传分析 第二节 孟德尔第二定律及其遗传分析 第三节 孟德尔遗传中的数据处理 第四节 基因的作用与环境因素的影响 第五节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第一节 孟德尔第一定律及其遗传分析
在孟德尔以前,至少有100年的时间,许多科学家进 行过植物的有性杂交试验,曾试图解释生物性状是如何 遗传的,但没有成功。孟德尔在那些早期研究者失败的 领城内获得了成功,这应归功于他卓越的洞察力和科学 的方法学。

(完整版)第二章 孟德尔遗传分析

(完整版)第二章 孟德尔遗传分析
Tschermak-Seysenegg 重新发现孟德尔遗传定律。
Gregor Johann Mendel(1822~1884)
父母是摩脱维亚(Moravia)——当时属中欧 的哈布斯堡王朝的农民。在乡间的成长教给了他 许多种植和饲养动物的知识,并激发了他对自然 的兴趣。在21岁时,孟德尔离开了农场,进入了 Brünn市的一个天主教修道院(现在Brno属于捷克 共和国)。1847年,他被任命为牧师,并取得了 教名Gregor。以后,他在当地的高中教书,并于 1851~1853年间,就读于维也纳大学。随后他返 回Brünn,在那里作为一个教士终老,也在此完成 了最后令他举世闻名的遗传学实验。
红花
Cc
× cc
C
c
c
Cc
cc
红花 白花
1: 1
对于基因型未知的显性个体,测交是常用的鉴定个体基因 型的方法。
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 Law of independent assortment
非同源色体上的非等位基 因在形成配子时,各自独立地 分开和组合,在杂交时各种基 因型的配子随机结合,形成可 以预测比例的表型和基因型的 群体。
孟德尔分离比的条件
1.杂合体的两种配子在形成配子时数目是相等的。 2. 两种配子结合是随机的。 3.子二代基因型个体存活率是相等的。 4.显性是完全的。
孟德尔定律的巧合
为什么孟德尔没有看到多基因调控的性状? 为什么孟德尔没有看到连锁的性状? 孟德尔只做了7对性状的研究吗?
孟德尔研究的7对性状分布在豌豆的五条染色体上,且分 布在同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之间的距离很远。因此,从这 些基因的研究中看不到连锁现象。
问题:假如我们用人来进行自由组合定 律的研究……在一条染色体上我们挑选 到两个基因连锁的概率会有多大?在全 基因组中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