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初二物理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单元测试卷A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单元测试卷(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所使用的杠杆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B.C.D.2.一台水泵每分钟内可把4.8t水扬高10m,若水泵效率为80%,带动水泵的电机效率为85%,则电机与水泵的配套功率应为A.12kw B.10kw C.9.8kw D.6kw3.秋竹同学在厨房帮妈妈做饭时观察到了一些现象,并用所学物理知识进行了解释,其中解释不正确的应当是A.磨刀,是为了增大压强B.高压锅做饭熟的快,是因为增大锅内压强,沸点升高C.使用筷子时是省力杠杆D.水壶柄表面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4.现有史籍中最早讨论滑轮的是《墨经》。

书中将向上提举重物的力称为“挈”,自由往下降落称为“收”,如图①所示。

现分别用甲、乙两个力替代“收”,如图①所示,使重物在相同的时间内匀速上升相同高度。

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这个滑轮能省力B.甲拉力大小等于乙拉力大小C.甲拉力做的功大于乙拉力做的功D.甲拉力做功的功率小于乙拉力做功的功率5.用图甲的滑轮组运送货物上楼,每件货物重100N,每次运送的量不定,图乙记录了在整个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随货物重力增加而变化的图象。

若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一物体越上升,重力做功越多,重力势能越来越小;B.该滑轮组的动滑轮重50N;C.运送4件货物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D.其它条件不变,改变图甲中的绕绳方式,滑轮组机械效率将改变;6.某人用10牛的拉力,沿斜面将重为16牛的物体匀速地拉上长为4米,高为2米的斜面顶端.该斜面的机械效率η及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f大小分别为A.η=0.5,f=8牛B.η=0.5,f=2牛C.η=0.8,f=8牛D.η=0.8,f=2牛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用功越多,机械的效率越高B.机械的效率越高,做功越快C.机械的功率越大,做功就越多D.机械的功率越大,做功越快8.如图所示,用轻质杠杆提升物体,O点为杠杆的支点,某物体在水平位置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物体悬挂在A点时,动力作用在C点,该杠杆一定是省力杠杆;B.当物体悬挂在B点时,动力作用在C点,该杠杆一定是省力杠杆;C .当物体悬挂在C 点时,动力作用在A 点一定比作用在B 点要费力;D .当物体悬挂在C 点时,无论动力作用在A 点还是B 点,该杠杆一定是费力杠杆9.一根轻质杠杆两端分别挂着质量不等的两铁块,如图所示,此时杠杆静止.若将铁块1浸没于水中,同时将铁块2浸没于酒精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ρ水=1.0×103kg/m 3,ρ酒精=0.8×103kg/m 3)A .杠杆仍然平衡B .左端下沉,右端上升C .左端上升,右端下沉D .无法确定10.如图所示的杠杆调平衡后,将体积相同的甲、乙两物体分别挂在杠杆两侧的a 、b 处,杠杆仍平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物体的密度之比为5:4B .将甲、乙两物体同时向支点移动一个格子,杠杆仍然平衡C .将甲、乙两物体同时远离支点移动一个格子,杠杆右端将下沉D .将甲、乙两物体同时浸没在水中,杠杆左端将下沉二、填空题11.如题图所示,杠杆OBA 可绕O 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2OB BA ,在B 点悬挂一个9N 的重物G ,在A 点施加竖直向上的动力F ,使杠杆OBA 水平平衡(杠杆力及摩擦均忽略不计),在A 点施加竖直向上的力1F 时,该杠杆是 (选填“省力”“费力”“等臂”)杠杆,作用在A 点的力1F 的大小为 N ,若将作用于A 点的力1F 变为图中2F ,要使杠杆水平平衡,2F 应 1F (“大于”“小于”“等于”)。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单元测试卷(带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单元测试卷(带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单元测试卷(带答案) 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功率大的机器做的功一定多B.有用功在总功中占比例越大,机械效率越高C.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D.做功时间长,说明做功慢2.如图,分别用F1、F2、F3匀速提升同一重物,若不计滑轮自身的重力及摩擦,则()A.F1=F2=F3B.F1=F2>F3C.F3> F1= F2D.F2>F1>F33.搬运工人为了将笨重的物体装进汽车车厢,常使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把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推上顶端,已知斜面长3m,高1.2m,物体重1000N,沿斜面向上的推力为500N,则下列判定不正确的是()A.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过程中受3个力的作用,合力为0B.推力所做的功是1500JC.斜面的机械效率为80%D.物体受到斜面的摩擦力为100N4.如图所示,用机械提起同一重物,不考虑绳重和摩擦,其中最省力的是()(滑轮的重力相同,且等于提升物体的重力)A.B.C.D.5.如图所示,两个物体A、B的物重分别为G A和G B,忽略滑轮自重和摩擦,当滑轮平衡时,G A:G B是()A.1:1 B.1:2 C.2:1 D.1:36.如图所示,OA是一杠杆,AB是不可伸长的细绳,CD是圆心在A点的一段圆弧形支架。

将绳端点B由C 向D移动过程中,则细绳AB所受拉力的大小会()A.逐渐变大B.保持不变C.先变大后变小D.先变小后变大7.如图所示,已知固定斜面长5m、倾角为30°,木箱重150N。

某同学用大小为100N的推力沿斜面向上推木箱,使木箱沿斜面匀速从底端运动到顶端的过程中,关于木箱所受的力对木箱做的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木箱克服重力做功的大小为500JB.推力做功的大小为500JC.木箱克服斜面摩擦力做功的大小为375JD.斜面对它支持力做功的大小为125J8.如图所示,AOB为轻质杠杆,B端用细线挂一重物G,在A端分别施加作用力F1、F2、F3时,杠杆都能在图示位置平衡。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2章《简单机械》单元测试卷(A卷基础篇解析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2章《简单机械》单元测试卷(A卷基础篇解析版)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测试卷(A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本大题共30分)1.(北京市)如图所示,正在使用的四种工具,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 羊角锤B. 核桃夹C. 园艺剪D. 食品夹【答案】D【解析】A、羊角锤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B、核桃夹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C、园艺剪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D、食品夹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故选:D。

2.(安顺)撬棒是人们在劳动中应用杠杆原理的工具。

如图所示是工人利用撬棒撬动大石头的情景,撬棒上O点为杠杆的支点。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此时撬棒为等臂杠杆B.应用此撬棒的主要目的是省力C.力F的作用点靠近O点会更省力D.应用此撬棒的主要目的是省距离【答案】B【解析】ABD、由图知,在使用撬棒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为省力杠杆,使用该杠杆省力但费距离,故B 正确、AD错误;C、力F的作用点靠近O点时,动力臂减小,而阻力、阻力臂不变,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动力会变大,会更费力,故C 错误。

故选:B 。

3.(十堰)下列各种机械中,不省力的机械是( )【答案】C【解析】A .钢丝钳属于省力杠杆,故A 不符合题意;B .理想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故B 不符合题意;C .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省力,故C 符合题意;D .斜面属于省力机械,故D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

4.(东莞)在有着“世界工厂”之称的东莞,车间工人们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把重物提起2m 的高度,下列关于这个滑轮组工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绳子自由端被拉下了10mB .这个滑轮组能省距离C .这个滑轮组能省力D .这个滑轮组能省功【答案】C【解析】A 选项中,滑轮组有2段绳子承担重,h=2m 时,绳子自由端被拉下了s=4m,所以A 选项是错误的; B 选项中,这个滑轮组有2段绳子承担重,所以能省力,但是费距离。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单元测试卷(带有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单元测试卷(带有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单元测试卷(带有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事例能体现机械省力优势的是()A.利用塔吊上的滑轮组吊起重物B.用钓鱼竿钓鱼C.利用旗杆顶部的定滑轮升国旗D.用镊子夹取砝码2.如图所示的工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一组是()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3.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100N的重物,两个相同的滑轮的重力均为20N,不计绳重和轮与轴的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为40NB.若物体上移0.5m,则绳子自由端移动1mC.使用滑轮组既可以省力又可以省距离D.若自由端拉绳子的速度为0.2m/s,物体移动的速度为0.4m/s4.下列所使用的工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用钳子剪铁丝B.用镊子夹指环C . 用起子起瓶盖D . 用剪子剪细线5.在生活和生产中,简单机械随处可见,甲、乙两个不同的简单机械分别将A 、B 两个物体匀速提升1m 的有关信息如图所示,物体A 、B 所受的重力分别为A B G G 、,甲、乙的机械效率分别为ηη甲乙、。

关于下列结论:①:1:1A B G G = ①A B :3:1G G = ①:1:2ηη=乙甲 ①:3:2ηη=乙甲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①B .①①C .①①D .①①6.骑自行车不仅能锻炼身体,也能减少碳排放,下列有关自行车说法正确的是( )A .自行车轮胎有花纹可以减小摩擦力B .不蹬自行车时,车还能继续前行,是因为自行车具有惯性C .自行车的坐垫宽大是为了增大对臀部压强D .自行车手闸工作时相当于一个费力杠杆7.如图所示,体积相同的实心铁球和实心铝球挂在杠杆两端使杠杆平衡,若将它们同时浸没在水中,则杠杆将A.左端下沉B.仍平衡C.右端下沉D.无法判断8.如图所示,大人利用滑轮将重物吊到二楼,孩子想帮忙,却把自己提了上去。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单元测试卷(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越省力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B.做功越快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C.所做有用功越多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D.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越大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2.如图所示,若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关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正确的是()A.B.C.D.3.如图所示,分别用F1、F2、F3、F4匀速提升同一重物,若不计滑轮本身的重力及摩擦,则()A.F1<F2<F3<F4B.F1>F2>F3>F4C.F1=F2=F3<F4D.F1=F2=F3>F44.如图所示,这是一款手动榨汁机。

下列工具使用时与这种榨汁机属于同类型杠杆的是()A.镊子B.筷子C.钢丝钳D.理发剪刀5.如图所示,用相同的滑轮采用不同的绕绳方法,将同一重物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绳重和摩擦),则()A.F1<F2B.F1>F2C.η甲<η乙D.η甲>η乙6.如图所示为刻度均匀的轻质杠杆,O为支点,在A处挂一个重2N的物体,在B处施加一个力F,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下列关于F的大小判断正确的是()A.可能是0.5N B.可能是2N C.一定是1N D.一定是4N7.如图所示,用10N的水平拉力F拉着重50N的物体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4s内移动0.2m,不计滑轮和绳子的质量及摩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05m/s B.物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20NC.物体的重力做功为10J D.拉力的功率为0.5W8.如图所示,工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已知重物重力G物=1000N,动滑轮重力G动=200N。

工人用力F 使重物匀速上升,30s到达规定高度6m处。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单元测试卷-附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单元测试卷-附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单元测试卷-附答案(人教版)一、单选题1. 如图所示的用具在正常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 镊子B. 瓶盖起子C. 钳子D. 撬棍2. 关于功、功率和机械效率,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做功越多的机械,功率一定大B. 功率越大的机械,机械效率也越高C. 做有用功越多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D. 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一定越快3. 如图所示,用不同的机械将同一物体提升,若不计机械重力及摩擦,下列装置中最省力的是( )A. B. C. D.4. 如图所示使用下列三个装置分别用F1、F2、F3匀速提起同样的重物,不计滑轮的重力和摩擦,则F1、F2、F3的大小关系为( )A. F1<F3<F2B. F1<F2<F3C. F1=F3<F2D. F1<F2=F35. 如图所示甲、乙两套装置所用的滑轮规格相同,用它们分别将所挂重物在相等时间内竖直向上匀速提升相同高度.若G1=G2,所用竖直向上的拉力分别为F1和F2,拉力做功的功率分别为P1和P2,两装置的机械效率分别为η1和η2(忽略绳重和摩擦),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F1>F2η1=η2P1=P2B. F1>F2η1=η2P1<P2C. F1<F2η1=η2P1>P2D. F1<F2η1>η2P1>P26. 小李帮朋友搬家,他用图中甲、乙所示的两套装置(每个滑轮的质量均相等,绳重和摩擦不计),分别将重力为100N的重物匀速提升相同高度ℎ,若拉力竖直向上,则使用两套装置时不同的物理量是( )A. 拉力大小B. 有用功C. 额外功D. 机械效率7. 如图所示,轻质杠杆AB绕O点转动,某同学在杠杆的左端挂一重为G的物块,在A端施加一个始终竖直向下的力F,将重物慢慢提升到一定高度,使杠杆处于图示的位置静止。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此时杠杆是平衡的B. 此时该杠杆是省力杠杆C. 此时G×OB≠F×OAD. 要使A端的力最小,则F的方向应垂直OA向下8. 为探究动滑轮和定滑轮的特点,设计如图所示两种方式拉升重物,下面关于探究的做法和认识正确的是( )A. 用动滑轮提升重物上升ℎ高度,测力计也上升ℎ高度B. 若拉升同一物体上升相同高度,用动滑轮拉力更小,且做功更少C. 减小动滑轮质量可以提高动滑轮的机械效率D. 若用定滑轮拉重物,当拉力竖直向下时最省力9. 我国民俗活动丰富多彩,立夏时节,有的地方会给孩子称体重,如图1所示,祈求孩子健康成长,俗称“立夏秤人”。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单元检测卷-带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单元检测卷-带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单元检测卷-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各种机械中,费力的机械是()A.钢丝钳B.旗杆顶定滑轮C.斜面D.筷子2.如图所示,A物体受到的重力是100N,在拉力F的作用下,能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拉力F=5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拉力F的功率是1WB.2s内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1.4mC.5s内拉力F所做功的大小是20JD.物体A受到水平地面的摩擦力大小是12N3.如图采取(a)、(b)两种方法把质量分别为m的两个钩码匀速提升相同高度h,对于这一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中两个钩码的机械能不变B.(b)中弹簧测力计提升高度hC.(a)中弹簧测力计做功2mgh D.(b)中弹簧测力计做功4mgh4.下列情境中,描述正确的是()A.甲图中下滑的小朋友的重力没有做功B.乙图中小朋友玩的跷跷板是个省力杠杆C.丙图中滑雪手套有凹凸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D.丁图中硬币跃过木块,利用了流速越大流体压强越小的知识5.升国旗的旗杆上装有定滑轮,这是为了()A.省力B.省功C.省距离D.改变施力方向6.如图所示,一轻质硬棒在F1、F2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则硬棒的支点可能在杠杆上()A.A点B.B点C.C点D.D点7.用甲、乙两个滑轮组分别将两个物体在相同时间里匀速提升相同高度,拉力分别为F甲、F乙,此过程相关数据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甲比F乙小B.乙的机械效率更高C.F甲功率比F乙的功率小D.甲、乙装置中的两个物体质量m甲比m乙大8.如图所示,工人要将一块重900N的建材运到10m高处,装置中每个滑轮重100N,建材上升的速度是0.8m/s,在施工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工人的拉力为500NB.工人拉绳的速度为2.4m/sC.工人做功的功率为1000JD.工人做功的机械效率小于90%9.人在踮脚时主要靠腓肠肌收缩,如图所示,若某人的重量为500牛,MO=2NO,则双脚同时踮起时,每只脚的腓肠肌的作用力是()A.250牛B.125牛C.500牛D.1000牛10.如图所示,在斜面上将一个重9N的物体匀速拉到高处,沿斜面向上的拉力为5N,斜面长3m,高1m.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过程中做的有用功为9JB.这个斜面的机械效率为60%C.物体所受到的摩擦力是5ND.减小斜面与物体间的摩擦可以提高斜面的机械效率二、填空题11.如图,龙舟比赛现场的鼓声是由鼓面产生的,观众的呐喊声“震耳欲聋”,这是声音的大;以前进的龙舟为参照物,两岸的观众是的;划龙舟所用的桨是杠杆.12.如图所示是一块厚度相同、质量分布均匀的正方形板,它的边长为18厘米,如果在板上截去阴影部分,剩余部分的板的重心离A点的距离为厘米。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单元测试卷(附参考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单元测试卷(附参考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单元测试卷(附参考答案)(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训练范围:人教版八年级第12章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春•高青县期中)如图所示,用一根绳子绕过定滑轮,一端拴在钩码上,手执另一端,分别用力F1、F2、F3匀速拉起钩码。

忽略绳子与滑轮的摩擦,则F1、F2、F3的大小关系是()A.F1>F2>F3B.F1<F2<F3 C.F1=F2=F3 D.F1、F2、F3的大小不能确定2.(春•林州市期末)如图,用滑轮拉同一物体沿同一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所用的拉力分别为F1、F2、F3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A.F1>F2>F3B.F1<F2<F3C.F2>F1>F3D.F2<F1<F33.(•衡阳模拟)一辆汽车不小心陷进泥潭后,司机按图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法安装滑轮,均可将汽车从泥潭中匀速拉出。

比较这两个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安装的都是动滑轮,都能省力B.甲、乙安装的都是定滑轮,都不能省力C.甲安装的是动滑轮,能省力D.乙安装的是动滑轮,能省力4.(秋•常州月考)弹簧秤A和B及滑轮组均处于静止状态,F=10N,若不考虑秤重,滑轮重及摩擦,弹簧秤A和B的示数分别为()A.30N和30N B.30N和20N C.20N和20N D.20N和30N5.(春•白云区期末)杠杆上分别站着大人和小孩(G大人>G小孩).最初杠杆保持水平状态,杠杆的自重不计,如果两人以大小相同的速度向支点移动,则杠杆将()A.仍能平衡B.大人那一端下沉C.小孩那一端下沉D.无法确定6.(春•新抚区期末)如图所示是我国政府为缓解山区人民出行难的问题而修建的盘山公路,修建盘山公路的目的是()A.减小车轮与路面的摩擦B.减小汽车牵引力所做的功C.减小汽车上坡时所需的牵引力D.提高汽车上坡时发动机的功率7.(•宜昌)下列有关机械做功、功率、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效率越高的机械,功率越大B.做功越多的机械,功率越大C.做有用功越多的机械,效率越高D.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越快8.(春•新蔡县期末)如图所示,把重为G的物体甲从A点竖直向上匀速拉至B点,此过程绳的拉力对甲做的功为W AB;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把重也为G的物体乙从C点匀速拉至与B等高的D点,在此过程中绳的拉力对乙做的功W C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A 卷 (100分钟)
一、选择题(共33分,1—12为单选题,每小题2分;13—15小题为多选题,全对得3分,
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不选或错选的不得分)
A . 用手将排球打出去
B . 手击拍桌子,手感到疼
C . 手将石块举高
D . 手将铁丝弄弯
2、运动员将足球踢起,足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它的受力情况是:
A .不受力的作用
B .只受踢力
C .只受重力
D .受重力和踢力 3、要测量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可采用的仪器是: A .杆秤 B .磅秤 C .弹簧测力计 D .天平 4、若没有重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所有的物体都没有质量 B .人跳起来会离开地球 C . 河水不会流动 D .树上的苹果无法自己落回地面 5、关于5Kg 和49N 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5Kg=49N B .5Kg >49N C .5Kg <49N D .无法比较
6、你是否注意到这种现象,无论是锯木头的锯子还是锯钢铁的锯子,它们的锯齿都是东倒西歪不在一个平面上,这是因为:
A .锯条用得太久,锯齿被撞歪了
B .这样使锯条更耐受撞击
C .这样能使锯齿更锋利
D .可以使锯口变宽,减小材料对锯条的摩擦力 7、如图6—6所示,均匀杠杆A 处挂2个钩码,B 处挂1个钩码,杠杆恰好平衡,若在A 、B 两处再各加一个质量均为50g 的钩码,那么: A. 杠杆左边向下倾 B. 杠杆右边向下倾 C. 杠杆仍平衡 D. 无法确定杠杆是否平衡 8、关于重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粗细均匀的木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
B .铅球的重心在它的球心上
C .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D .物体的重心可能不在物体上 9、 如图6—2所示的杠杆中,动力的力臂用l表示, 图中所画力臂正确的是:
10、将橡皮筋的上端固定,下端挂2N 的物体时,橡 皮筋伸长了3㎝,要使橡皮筋伸长4.5㎝,应在 它的下端挂几N 的物体: A .3N B .6N C .9N D .13.5N 11、使用定滑轮沿不同方向将物体匀速拉起时,拉力分别为F1、F2、F3,如图6—3所示,则三个力之间的关系是 :
A .F1<F2<F3
B .F1>F2>F3
C .F1=F2=F3
D .F1>F2=F3
12、如图6—4所示,是一个指甲刀的示意图,它有三个杠杆ABC 、OBD 和OED 组成,用指甲 刀剪指甲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三个杠杆都是省力杠杆 B .三个杠杆都是费力杠杆
C .ABC 是省力杠杆,OB
D 、OED 是费力杠杆D .ABC 是费力杠杆,OBD 、OED 是省力杠杆
13、如图6—5所示的工具,在使用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14、关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力的相互作用可以发生在任何相互作用的物体之间
B .物体间只有直接接触,才有力的作用
C .一个物体受到另一个物体力的作用时,同时也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
D . 彼此不接触的物体之间,力的作用也是相互的 15、下列实例中,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A .移动较重的货箱时,在货箱下面垫上几根圆木
B .手表上用于调节指针的旋钮刻有凹凸不平的条纹
C .要把拧得很紧的瓶盖扭开,在手和瓶盖间垫一块毛巾 D
.为把玻璃窗擦得更干净些,要用更大一点的力压抹布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 32 分)
16、力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与力的
、 和 有关,我 们把它们叫做力的三要素。

在力的三要素中,改变其中某一要素,力的 作用效果 会改变。

(选填“不”、“一定”或“可能”)。

17、如图6—6,正在使用的弹簧测力计指针指在某一位置。

这个弹簧测力计 的量程是 N ,分度值是 N 。

图中所示的拉力是 N 。

18、抛在空中的质量为200g 的皮球,若不计空气阻力,它还受到一个 力
的作用,该力的大小为 N ,方向为 ,施力物体是 。

19、质量为1.5Kg 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 N ,重为29.4N 的物体,其质量为
g 。

图6—6
图6—4
图6—1
图6—2 图6—5
图6—7
① ② ③ ④
20、力作用在物体上可以产生两种效果,在下列各题后的横线上填上力产生的效果: (a )手用力捏纸盒,纸盒瘪了: ; (b )小球沿圆环轨道运动: ; (c )两只手用力拉弹簧拉力器: ; (d )骑车沿平直的公路加速行驶: ;
21、有以下几种简单机械: ①面包夹 ②天平 ③瓶盖起子 ④火钳 ⑤撬棒 ⑥理发剪刀 ⑦羊角 锤 ⑧手动抽水机 ⑨筷子,其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有 ,属于费力杠杆的 有 ,属于等臂杠杆的有 。

(填序号) 22、图6—7中加在绳子末端的力F 与滑轮所提重物的重力G 间的关系是:(不计滑轮与绳子的重) (1) F = G (2) F = G (3) F = G (4) F = G 23、如图6—8表示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装置,若在A 点挂上1.5N 的砝码,那么要使杠杆平衡, 必须在B 处挂 N 的砝码或者在C 处用弹簧测力计向 拉才能使杠杆平衡,若 弹簧测力计沿竖直方向时,它的读数是 N 。

24、汽车轮胎表面刻有花纹,主要是为了 ,汽车紧急刹车后向前滑行,车轮与地 面之间的摩擦,属 。

25、在细线下系一重锤就做成一个重垂线,用它可以检查建筑物的墙、门、窗是否 ,它利 用了 的性质. 若把重垂线的上端系在垂直的木架上的O 点,如图6—9所示, 就成了一个水平器,当重垂线与水平器上的刻线 时,它所在的平面就是水平的.
三.作图或简答题(共13分,26、27、28题各3分,29题4分)
26、在O 点用向右上方与水平成300角的1000N 的力拉一个小车,请在图6—10中做出这个拉 力的示意图。

27、请你画出图6-11中球形物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28、图6—12是一种常见的活塞式抽水机示意图,请在图中画出 手柄所受动力F 1
29、如图6-13所示,春游时小明坐在船上用力推另一只小船,结果两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


写出两个与此现象相关的物理知识: ⑴ ; ⑵ 。

四.探究或计算题(共22分,8分+5分+4分+5分)
30、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小明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
做了一系列实验,以下是部分实验步骤(实验过程中,保持长木板水平): 第1次:把木块平放在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作匀速直线运动(如图6—14 甲),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记录下表中。

第2次:把木块侧放在长木板上,用同样的方法拉木块(如图6—14乙),记下相应的示数。

第3次:把两块相同木块叠在一起平放在长木板上,再用同样的方法拉木块(如图6—14 丙)
,记下相应的示数: (1)若已知木块质量为2kg ,请你帮助小明填全表格内的数据; (2)比较 两次实验数据,可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无关; (3)比较第
1
、3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初步得出的结论是。

31
力计测量它受到的重力?(用两种方法判断)
32、如图6—15所示,将重物提高2m 所用拉力F =196N ,求: (1)重物的质量(动滑轮重不计)? (2)F 移动的距离。

33、如图6—16所示,一轻杆AO 可绕固定转轴O 转动,A 端悬挂一盏电灯,当绳子AB 使杆处于图中所示的位置时,AB 长为4m ,OB 长为3m ,绳子拉力为30N ,求灯重.
图6—14
图6—8
图6—10 图6—13 图6-15 图6-16
参考答案
16、大小、方向、作用点,一定; 17、5,0.2,1.6; 18、重力,1.96,竖直向下,地球; 19、14.7,3000; 20、(a )改变物体的形状(b )改变运动的状态(c )改变物体的形状(d )改变运动的状态 21、③⑤⑦⑧,①④⑥⑨,②;
22、(1) F =1G (2) F = 12 G (3) F = 13 G (4) F = 1
4
G
23、1,上,0.75; 24、增大摩擦 滑动摩擦;
25、竖直 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重合(或正对)
三.作图或简答题
26
29四.探究或计算题
30、⑴
⑵1和2;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压力越大,摩擦力也越大。

31、能。

(∵①G 物=2.94N <5N ; ②300g <510g ) 32、60kg ,6m
33、G=22.5N (∵F 1·L 1=F 2·L 2,即30×3=4G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