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1_SW14_SCNU

合集下载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第一章)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第一章)
1、社会环境(Social environment)
人类所处的状况、情境及互动,包括实际的物理场所及各种系统的接触
2、交换(Transactions)
人们在环境中互相沟通与互动,包括正向或负向
3、能量(Energy)
人与环境之间互相投入时产生的自然力量
4、界面(In terface)
与系统理论的概念相同,但生态观强调个人与小团体之间的接触面
其Hale Waihona Puke 一些视角社会工作者为什么要学习研究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社会工作的目的:
直接与社会中的个人打交道,帮助案主解决问题,提高他们应对环
境和发展自己的能力。
与公共和私人的组织、机构打交道,并改革这些系统使之更有效地
满足案主的需要。(食堂的故事)
改善大体系以促进人们得到资源
连结人与系统。帮助案主获得资源、服务和机会。
2日常生活的精神病理学第2版(奥)西格蒙德 弗洛伊德著 国际文化
出版公司
3论宗教 第2版(奥)西格蒙德 弗洛伊德著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4精神分析导论讲演第2版(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著国际文化出版 公司
5被遗忘的语言:梦、童话和神话分析导论第2版(美)埃里希 弗罗姆著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6逃避自由 第2版(德)埃里希 弗罗姆著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强调人的尊严与价值,尊重个体的自由选择
人的意识具创造性与无限发展潜能
人性一一应从现象学途径研究意识
生态系统模式(The Ecosystems Perspective)
生态系统模式发展的背景
生态系统模式的一些基本概念
生态系统模式的基本干预方法(The ecosystems approach)
生态系统模式的基本概念

2023年社工专业课笔记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2023年社工专业课笔记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一人类行为旳定义: 人类行为是人类为满足其自身需要而采用某种方式去适应环境所体现出来旳活动或方式。

二人类行为旳特点: 适应性多样性变化性可控制性整合性三人类行为旳分类1. 按照与否符合常规: 正常行为与异常行为2. 按照人生旳重要发展阶段胎儿期发展、婴幼儿行为、学龄前期小朋友行为、青春前期行为、青少年期行为、成年前期行为、成年期行为和老年期行为3. 以行为旳功能分: 生理行为、精神行为、情绪行为及社会行为4. 各职业或专业人员应有旳行为:管理行为、行政行为及政治行为等等四人类行为与否符合常规五人类行为与动物行为旳差异1. 人类多习得旳行为而动物多基本旳行为;2. 人类行为多变化, 较难预测而动物旳行为甚少变化, 较易测知;3. 在后天获得旳行为中, 动物多制版式旳行为, 而人类则多思索及学习旳行为;4. 人类旳学习及其合用旳行为是传播旳及累积旳。

六人类行为旳一般过程:就是人类旳需要引起行为动机, 然后通过一系列手段确定要到达旳行为目旳。

包括: 需要动机手段目旳七人类成长旳特性1. 人类旳成长同步受到遗传和环境旳影响2. 人类成长旳影响是互逆旳、双向旳3. 人类成长反应了文化旳差异4. 人类旳成长存在着个体间旳差异5. 人类旳成长是变动旳、不平衡旳6. 人类成长是累积性旳7. 人类成长是循环旳和反复旳8. 人类成长既是持续旳又是非持续旳9. 人类成长是贯彻终身旳八社会环境旳定义: 社会环境是指由影响人类行为旳原因如生物遗传、心理状态以及社会过程等交错在一起而形成旳社会系统。

九社会环境旳划分1. 微观系统是一种人在平常生活中与之有长期旳和直接旳接触旳个人、群体、组织或机构, 例如家庭、学校、朋友、邻居等等。

2. 中介系统是在个人所处旳微观系统之间发挥联结和中介作用旳系统。

如家长3.外生系统是个人与之没有或很少有直接旳接触和互动, 但却可以直接影响个人生活旳群体、组织或机构等。

对一种学生而言, 教育部就是他旳外生系统。

社会环境与人类行为

社会环境与人类行为

社会环境与人类行为人类是社会性动物,与社会环境的互动对于我们的行为和思维方式有着深远的影响。

社会环境不仅包括我们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价值观念,也包括我们生活的地理环境、人际关系和历史背景。

本文将探讨社会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从文化因素、地理因素和历史因素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首先,文化因素对人类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

不同的文化背景塑造了不同的个人和群体行为模式。

例如,在一些东方文化中,孝顺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美德,子女对父母的尊重和照顾被视为理所当然的。

这在家庭和社会中产生了一种团结、亲情和责任感的氛围。

而在西方文化中,个人主义更加强调个体的自由和独立,倾向于追求个体的利益和目标。

这种差异也反映在社会规范、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上。

其次,地理环境对人类行为也有着深刻的影响。

环境与社会行为之间存在着相互关联。

例如,土地和气候条件对农业社会和狩猎采集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在自然资源稀缺的地区,人们往往需要更加合作和共享资源,形成了合作社区和互助网络。

相反,在资源丰富的地区,个体相对独立和竞争的特点更加突出。

此外,城市和乡村的地理环境也会带来不同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

城市环境的匿名性和多样性可能导致人与人之间的疏离和矛盾,而乡村地区的亲密关系和凝聚力可以促进社区的稳定和共同发展。

最后,历史因素对人类行为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历史事件和经验会影响个体和群体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模式。

例如,长期的战争和压迫可能导致人们对权威和集体的依赖,形成一种从属和顺从的心态。

相反,经历过民主革命和自由运动的社会,个体更加重视自由和平等的价值观念,注重个体权利的保护和尊重。

历史因素还会对社会结构和制度产生深远的影响,进一步引导人们的行为和决策方式。

综上所述,社会环境对人类行为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文化因素、地理因素和历史因素共同构成了社会环境的基础。

了解和理解社会环境的影响,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人的行为,也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交流。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提高社会治理水平:通过对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问题产生的根 源,为政府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社会治理政策提供有力支持。
增强国际竞争力:通过研究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可以更好地了解国际市场的需求和趋势,制定出 更加符合国际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从而提高国家的国际竞争力。
提升人民生活水平:通过对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人民的需求和 期望,制定出更加符合人民利益的政策和措施,从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社会福利。
Part Two
人类行为的特征
自我意识
人类行为特征之一,个体对自己的 认知和反思能力
自我意识是人类行为的重要驱动力, 影响个体的决策和行为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自我意识的发展与个体成长和社会 环境密切相关
自我意识具有主观性,不同个体对 同一行为的认知可能存在差异
社会互动
人类行为具有社会性,人们在社会中相互影响和互动 人类行为受到社会规范的制约,人们的行为符合社会期望和规范 人类行为具有文化性,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会影响人们的行为 人类行为具有情感性,人们在情感交流中形成亲密关系和信任关系
人类行为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人类行为推动着经 济的发展,如创新、消费和投资等方面。
经济发展与人类行为的相互关系:经济发 展和人类行为是相互影响的,经济发展可 以改变人类行为,而人类行为也可以影响 经济的发展。
经济发展与人类行为的互动模式:在经济发展过 程中,需要关注人类行为的适应性和变化趋势, 同时也要通过引导和规范人类行为来促进经济发 展。
情感表达
人类行为的一个重 要特征是情感表达 的多样性
情感表达在社会交 往中起到关键作用
情感表达的方式和 程度因文化背景和 个人差异而异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第一章)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第一章)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Human Behavior and the Social Environment社会发展学院09级社会工作专业第一章: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理论观点社会工作者为什么要学习研究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基本概念:有关人类行为的一些基本理论生态系统模式(The Ecosystems Perspective)其余一些视角社会工作者为什么要学习研究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社会工作的目的:直接与社会中的个人打交道,帮助案主解决问题,提高他们应对环境和发展自己的能力。

与公共和私人的组织、机构打交道,并改革这些系统使之更有效地满足案主的需要。

(食堂的故事)改善大体系以促进人们得到资源连结人与系统。

帮助案主获得资源、服务和机会。

社会工作过程:研究并理解问题或情境;(2)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仔细选择和详细说明行动目标;(3)实际介入,包罗向个人提供忠告,或与大型组织打交道,以改变某些政策,更好的满足案主的需要;(4)以有条理的方式结束介入。

(Shulman,1981,17-28)基本概念1、行为:行为是个体面对环境所作的反应。

又可分为广义的行为除可观察到的一切外在的行为,还包括间接推知的内在的心理历程,包括意识历程、潜意识历程。

B、社会学家汤麦斯认为个人必须对事物持有价值观点,然后会引起其心理态度(行为趋势)。

龙冠海教授将行为解释为态度的表现。

2、适应:对个体、家庭和群体需求作出有效反应的能力被称为适应。

有关人类行为的一些基本理论精神分析理论(psychodynamic theory):行为主义理论(behavior theory)人本主义理论(client-centered therapy)发生认识论(The Principles of Genetic Epistemology )1)精神分析理论精神分析的发展■经典精神分析:弗洛伊德■修正的弗洛伊德主义:阿德勒和荣格■社会文化学派:霍妮、沙利文、弗洛姆■自我心理学:哈特曼、艾里克森■存在主义的精神分析:弗兰克、罗洛梅■后现代精神分析:拉康精神分析基本概念一、潜意识学说二、本能学说三、人格的稳定四、焦虑理论五、心理防御(自卫)机制精神分析性治疗■自由联想■释梦■阻抗■移情■解释精神分析参考书目:题名(副题名)作者出版信息1梦的解析第2版(奥)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著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日常生活的精神病理学第2版(奥)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著国际文化出版公司3论宗教第2版(奥)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著国际文化出版公司4精神分析导论讲演第2版(奥)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著国际文化出版公司5被遗忘的语言:梦、童话和神话分析导论第2版(美) 埃里希·弗罗姆著国际文化出版公司6逃避自由第2版(德) 埃里希·弗罗姆著国际文化出版公司7我们时代的病态人格第2版(美) 卡伦·荷妮著国际文化出版公司8生命对你意味着什么第2版(奥)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著国际文化出版公司9健全的社会第2版(美) 埃里希·弗罗姆著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0神经症与人的成长第2版(美)卡伦·荷妮著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1诙谐及其与无意识的关系第2版(奥)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著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行为主义理论1、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John B.Waston于1913年首先打出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旗帜,是美国第一个将巴氏的研究结果作为学习理论基础的人。

社会环境与人类行为

社会环境与人类行为

社会环境与人类行为社会环境对于塑造人类行为起着重要的影响。

无论是个体还是集体,人们的行为往往受到周围环境的制约和引导。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社会环境与人类行为之间的关系,并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分析。

一、社会环境的定义与作用社会环境是指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的社会背景。

它包括了社会结构、价值观念、文化传统、规范和制度等方面。

社会环境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它是人类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

社会环境对于人类行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形成行为模式:社会环境不仅塑造了个体的认知和价值观念,还对人们的行为模式产生影响。

例如,个体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会形成不同的行为方式和习惯。

2. 规范行为准则:社会环境通过制定和传递行为准则,引导人们在社会中的行为。

这些准则可以是法律法规、社会习俗、道德规范等,它们约束了人们的行为方式和行为范围。

3. 影响价值取向:社会环境对于个体的价值观念产生直接的影响。

例如,一个崇尚平等和公正的社会环境可能会使人们更加关注社会公益和个人奉献,而一个竞争激烈的环境则可能使人们更加强调个人成就和物质追求。

二、社会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具体影响1. 社会认知:社会环境可以改变人们对自己和他人的认知方式。

一个竞争激烈的环境可以促使人们对他人更加怀疑和警觉,而一个合作共赢的环境则会培养人们的信任和合作意识。

2. 社会正义感:社会环境对于个体的社会正义感产生重要影响。

一个公平和正义的社会环境能够激发人们的公平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反之则可能导致不公平和社会不满。

3. 社会支持与孤立感:社会环境对于个体的社会支持和孤立感产生影响。

一个和谐团结的社会环境可以提供社会支持和安全感,帮助个体克服困难,而一个冷漠和孤立的环境则可能导致人们的退缩和自卑感。

三、调节社会环境与改变人类行为了解社会环境对于人类行为的影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调节社会环境,实现积极的行为变革。

以下是一些调节社会环境的方法:1. 培养良好社会氛围:通过教育、宣传和引导,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和谐团结的社会氛围。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知识点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知识点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知识点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人类的行为受到社会环境的制约和影响,而社会环境又是由人类的行为所塑造和改变的。

了解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现象和人类行为背后的原因。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适应的关系。

人类的行为是在社会环境的基础上产生的,同时人类的行为也会对社会环境产生影响。

例如,在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下,人们更容易表现出友善、合作的行为,而在一个紧张、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下,人们可能更容易表现出竞争、冷漠的行为。

因此,了解社会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预测和理解人类的行为模式。

社会环境对人类行为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直接的影响是指社会环境对人类行为的直接制约和约束,例如法律、道德规范等。

这些规范和制度可以规范人们的行为,保持社会秩序和稳定。

间接的影响则是指社会环境对个体心理和态度的影响,进而影响个体行为。

例如,社会环境中普遍存在的价值观和信念会塑造人们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倾向。

因此,了解社会环境对人类行为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读和理解人类行为的动机和意义。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也存在着相互调节和反馈的关系。

社会环境不仅影响人类行为,人类的行为也会对社会环境产生影响,并进一步改变人类行为的模式和方式。

例如,人们对环境的利用和破坏,会导致资源的枯竭和生态环境的恶化,进而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因此,了解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调节和反馈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和管理社会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也存在着区域差异和文化差异。

不同地区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往往有着不同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

社会环境的差异会导致人们的行为差异,同时人们的行为也会进一步塑造和改变社会环境。

因此,了解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区域差异和文化差异,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不同社会群体的行为特点和社会变迁的原因。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人类是一种社会性动物,他们的行为和思维都深深影响着环境和社会。

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人类行为的后果可能是正面的、消极的或中立的。

这篇文章将着重探讨人类行为如何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的意义。

社会环境是怎样影响个体行为的?社会环境包括人们居住的地区、他们所生活的文化、社区、社交网络以及与个人有关的政治、经济和自然条件。

这些环境与个体的行为和选择有着密切的关系。

文化和社会影响文化为个体提供了价值观、信仰、甚至是行为方式等共同价值。

这些共同价值为个体的行为提供了意义和取向,因此个体行为将被文化所塑造。

各种文化相对,因此,在不同文化环境下,个体的行为和决策也会有所不同。

比如说,在美国,个体更注重自己的自由和独立,而在日本,个体更注重团队精神和集体价值观。

社区和社交网络影响社区和社交网络也影响个体的行为。

个体所处的社区环境可以对其价值、行为和决策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个人的社交网络同样是重要的,因为它包括与其他人的互动和体验,并极大地影响其行为。

比如说,一个人的社交网络可能会影响他的职业、婚姻、教育和政治观点。

政治、经济和环境影响政治、经济和自然环境同样影响个体行为。

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影响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娱乐和社会互动。

自然环境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行为有着很大的影响。

例如,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可能影响我们的购物、工作和消费等健康和生命周期中的其他方面。

社会环境的重要性我们可以看到,社会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社会环境对于个体决策、生活、消费和行为的选择具有深远的影响,也提醒着我们,我们不应视社会环境为被动的影响。

相反,我们应把握机会,利用不同环境提供的资源,让个人行为对环境和周围社会产生更积极的影响。

重要性缘由如下:多元发展社会环境是人类行为发展的创造和保障环境。

多元社会环境可以让人们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有利于个人的发展和成长。

例如,通过多元的社交网络,个体可以结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而学习各种语言、知识和技能,从而增加个体的原创性和创造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5/15 华南师范大学社会工作系
人类行为关系多种系统图
家庭系统
群体 工作 个人 社会
组织
社区
3/5/15
华南师范大学社会工作系
社会环境中多重相互作用的系统图
社会力量 •政治 •经济 •环境 •意识形态
社会环境
中观系统
宏观系统
家庭
群体
公共机构 组织 社区 文化
微观系统 个人
3/5/15
华南师范大学社会工作系
3/5/15
华南师范大学社会工作系
• 生态学观点的重要概念 社会环境:包括人类所处的各种条件、环境以及人 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与个人相联系的其他人家人、 朋友、工作群体、组织、家庭以及教育、医疗、住 房等社会机构。 交往:人们与其环境中的其他人相互交流和相互作 用。 能量:人与环境之间积极交互作用的自然力量。 适应: 调整以适应周围环境的能力。 应对:人们处理所遭遇的负面经历的方法手段。 相互依赖:每个人和其他人之间的相互依靠。
3/5/15
华南师范大学社会工作系
差异(differentiation):是一个系统从一种较简单 状态到跟复杂存在状态的趋势。如,社会服务机构 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制定更详尽的制度与计划。 脱序(entrophy):是一个系统走向解体、损耗和死 亡的趋势。如孩子离巢的家庭。 否定脱序(negative entrophy):是一个系统走向 成长和发展的过程。如社工机构成长壮大,提出新 的规划和发展新的案主。 等效(equifinality):是指由多种不同的方法可达到 相同的结果,重要的是不囿于一种思维方式。如, 社工可以从不同的渠道帮助一个家庭争取所需的资 源,如财政援助、私人捐款、食品优惠券等。
3/5/15 华南师范大学社会工作系
社会工作强调“人在情境中”(Person in Situation),这也意味着社工强调从环境入手分析和 理解人类行为的重要性,社工尤其重视个人与环境 各系统的相互作用,关心人和环境的适切度。
3/5/15
华南师范大学社会工作系
• 系统理论 这一理论是社工看待世界的一个重要视角。它认为, 人是在环境中与各种系统持续互动的人。这些系统 包括家庭系统、朋友系统、工作系统、社会服务系 统、政府系统、职业系统、宗教系统、货品及服务 系统和教育系统。人们是极具活力地参与各个系统 的。 这一理论在指导社工注重改进案主/服务对象与系统 之间的相互作用。
3/5/15 华南师范大学社会工作系

• 系统理论的重要概念 系统(system):是一系列有序和相关因素构成的 一个功能性整体,如一个国家、民政局、一对新婚 夫妻。在这里,我们主要指社会系统,那些由人组 成对人有影响的系统。 界限(boundaries):是一个系统中表现其关系特 点并赋予该系统具体特征的重复发生的行为模式。 界限规定了所属系统的范围,也规定了系统内将扮 演的适当角色。
3/5/15 华南师范大学社会工作系
输入(input):包括从其他系统获得的能量、知识 或信息。如,父母从老师那里得知孩子考试不及格。 输出(output):某些系统进行输入后发生的事情, 如社工机构为网瘾青少年提供40小时的个案辅导服 务。 反馈(feedback):是输入的一种特殊形式,指一 个系统获得有关自己工作成果的信息。 交接面(interface):是两个系统(包括个人、家庭、 团体、组织或社会)相互接触或交流的那个点。如 机构的实习督导和她督导的实习学生之间确定书目 合同。
华南师范大学社会工作系
3/5/15
• 第三种可能是留住孩子并和弗雷德结婚。不过梦娜觉得有一点渺茫,因 为她不知道弗雷德是否想结婚。其好处就是給孩子一个正常的双亲家庭, 但她不能肯定自己或弗雷德是否愿意承担婚姻的责任。 • 第四种可能是留住孩子,由别人领养。其好处就是孩子能够活下来有一 个家。其不良后果就是她必须面对高中生未婚先孕带来的一系列社会影 响和随之而来的风言风语。还有一点是她必须承受抛弃孩子的苦痛和遗 憾。 • 社工没有也不愿意为梦娜做出决断,因为这件事情必须要梦娜自己权衡 各种可能性及其利弊,然后做出决定。社工所做的就是帮助她澄清目前 的真实状况和各种可能的解决途径。 • 最终,梦娜决定还是留下孩子交给别人抚养。她是在权衡各种利弊得失 之后,尤其是考虑到自身的价值观以后做出上述决定的。她知道还要和 弗雷德以及自己的父母谈一谈,但至少梦娜是自己规划自己的观念和道 路的。
• 社工在系统中的角色 使能者 也就是帮手,指社工帮助案主处理生活中的各种应激事件,从 离婚到失业等大的生活危机到住房、入托等平凡的社区问题 包括在内。 调停者 社工帮助分歧各方人士或群体加强和改善交流,或达成某种妥 协,但调停人本身一定要保持中立,绝不偏向某一方。调停 者一定要充分了解双方立场,帮助他们澄清彼此的立场,认 识沟通中存在的误解,帮助双方当面陈述自己的观点和立场。 整合协调者 社工整合各方资源,运用多种技术开展工作。 管理者 这主要是指社工在机构中所承担的某种级别的行政职责,如确 立组织目标、管理社会服务项目、提升机构工作效率、获得 社区支持、安排协调员工工作等。
课程内容
• • • • • • 导论 有关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理论观点 婴儿期和儿童期 青少年和青年期 中年期 老年期
3/5/15
华南师范大学社会工作系
学习方式
• • • • 课堂讲授 案例分析(文本、电影~~) 练习 讨论
3/5/15
华南师范大学社会工作系
考核方式
• 课堂出席(10%) • 课程作业(小组报告,10%+个人作业,40%) • 考试(40%)
中观系统
微观系统 (个人) 生物系统 社会系统
心理系统
3/5/15
华南师范大学社会工作系
系统影响模式
制度体系 价值观系统
组织系统 如,社会工作 机构 案主系统
个人、家庭 群体、社区
社区系统
提供正面支持的资源; 也有产生负面影响的 资源
表示影响力极小
社会工作者 系统
华南师范大学社会工作系
3/5/15
生物系统-心理系统-社会系统的相互关系图
宏观系统
在生物、心理与社会系 统的互动中,社工需要: 1、了解每一个正常发展 领域正常发展的标杆。 只有这样才能识别不正 常行为,以便干预; 2、了解每一个系统如何 影响其他的系统。 如,酗酒成性的成年人; 3、拥有时间顺序的视角, 将三个系统都放入时间 顺序框架中来看待, 理解人们在其年龄相应 阶段表现出来生理、心理 社会发展特征以及这一阶段 所遭遇的人生重大事件及其 带来的影响。
3/5/15
华南师范大学社会工作系
子系统(subsystem):二级或者附属的系统,它 可以被视为大系统中较小的系统,如一个家庭中的 父母子系统和兄弟姐妹子系统。 平衡(homeostasis):一个系统维持相对稳定和持续 平衡状态的趋势。如果平衡被打乱,系统将自我调 整,重新获得稳定。平衡意味着维持状态,但是平 衡未必是完美有效的,如,一个夫妻感情破裂的家 庭。 角色(role):在特定社会关系中由文化决定的、期待 于个人的行为模式,参与到系统中的每个人都有一 个角色。人们往往参与多个系统,因此也身负多重 角色。 关系(relationship):两个或多个人或系统之间相 互的情感交流;动态的相互影响以及情感、认知、 行为的联系。
Human Behavior and Social Environment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陈香君
3/5/15
华南师范大学社会工作系
课程目的
• 从系统观出发,提供理解人的一生发展各阶段的全 面知识框架; • 协助学生认识自己所处的环境与成长经历,为其职 业生涯奠定重要理论基础。
3/5/15
华南师范大学社会工作系
3/5/15 华南师范大学社会工作系
发动者 社工提请相关人士关注某一问题,这一问题可能是社区确实存 在的问题,抑或者是某种急需改善的状况。 谈判者 社工代表某一组织、群体或个人并试图从另一群体或系统获得 某些资源和物品。通常是社工和案主一起,共同对付另外的 宏观系统。 倡导者 社工需要站在某一个体或某群体组织、社区的立场上,直接代 表、维护、干预、支持或建议实施某一行动纲领,其目的在 于赢得或重新获得社会公正。
3/5/15 华南师范大学社会工作系
社会工作的过程:评估的重要性
社会工作实务的过程常包括以下步骤: 1、评估案主处境 2、做计划:拟定服务目标以及具体计划 3、执行计划:个案/小组/社区工作/政策倡导 4、持续性地评估服务进展:服务目标是否针对案主的需要? 服务进程有否推进目标实现呢? 5、结束服务:结束服务以及评检目标达成情况
3/5/15
华南师范大学社会工作系
• 在具体服务工作中,无论社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都是为了协助案主获得更多的可选择的渠道来解决 问题。
3/5/15
华南师范大学社会工作系
案例1 未婚先孕
• 梦娜今年16岁,是高中二年级学生。有一天她突然发现自己怀孕了,而且已经有两 个月。孩子的父亲叫弗雷德,17岁,高中三年级。梦娜与弗雷德之间的性关系已经 持续了两年多,他们认为彼此真心相爱。梦娜是个活泼外向的女孩,身兼拉拉队队 长,而弗雷德则英俊、强健,是校篮球队队长。他们都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 动,却从没想过未来生活是什么样子的。 • 梦娜没有把怀孕的事情告诉弗雷德。她有点不知所措,更无法想象弗雷德会如何反 应,也没有向父母提及这件事情,因为他们都是虔诚的教徒,她怕他们会对她失望。 梦娜真不知道如何是好。 • 最终梦娜鼓起了勇气来找社工部,找到了皮特森女士。皮特森女士热情、富有同情 心,鼓励梦娜说出自己的问题。梦娜把自己的恐慌、不安一五一十告诉皮特森女士, 她从来没有想到过要采取避孕措施,她觉得顺其自然好,这样怀孕的机会很小。 • 在社工的鼓励下,梦娜开始考虑由此引发的各种可能性。一种可能是去做人工流产, 其积极结果是能够较为迅速地终结一切问题及其他不良影响,而不好的地方是这需 要一笔费用、挂号困难,还有就是需要忍受身体上的痛苦。最为严重的负面后果是, 她会背上一种罪恶感,因为她坚信堕胎是不道德的。 • 另外一种可能是,留住孩子自己抚养,其好处就是她勇敢承担了自身行为的后果, 生了孩子就必须抚养。缺点就是她将面对抚养孩子引发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教育 的困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