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防治知识讲座
疟疾防治知识培训疟疾防治知识培训ppt课件

疟疾的临床症状
脑型
最常见。其特点:①常在一般寒热发作2~5天后出现,少数 突然晕倒起病;②剧烈头痛,恶心呕吐;③意识障碍,可烦躁不安, 进而嗜睡,昏迷;④抽搐,半数患者可发生,儿童更多;⑤如治疗 不及时,发展成脑水肿,致呼吸、循环或肾功衰竭 。
肺型
通常出现于恶性疟病程第五天左右,表现为急性肺水肿而致 急性呼吸衰竭,并可出现昏迷,抽搐和尿毒症等表现。
10
疟疾的临床症状
一、典型疟疾
间日疟
常有头痛、乏力、肢体疼痛、怕冷、厌食、 恶心等。初次发作时,可有数日不规则的发热, 随后呈典型的间歇发作。发作周期为48小时。典 型发作可分为三期:寒颤期、高热期、大汗期。 发作2-3次后,脾脏可出现轻度肿大,质软,有 轻度压痛。反复频繁发作后,脾脏肿大明显, 质硬,压痛较重。
4
5
疟疾的流行病学
一、疟疾的病原学 疟疾的致病源是疟原虫,这是一类单细胞真核生物,属于细胞内
寄生虫,它们以疟蚊(蚊子的其中一个属,疟蚊属的部分种类) 作为传病媒介,通过雌蚊叮咬吸血来传播病原体。 只有四种疟原虫能够感染人类,这包括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 falciparum)、三日疟原虫(Plasmodium malariae)、卵形疟原虫 (Plasmodium ovale)及间日疟原虫(Plasmodium vivax)。其中恶 性疟原虫是非洲流行疟疾的主要病原体,亦是造成患者死亡率最 高的疟原虫。 中国以间日疟与恶性疟最为常见,三日疟少见,卵形疟极少发生。 恶性疟主要发生在西南与海南。间日疟发生在东北、华北、西北。
疟疾的流行面极广。从全球论,疟疾流行的态势非常 严重,且正在恶化。每年,疟疾引起的临床病例约有3 -5亿,有100万以上的人死于疟疾。它威胁着约占世 界人口40%的23亿人民,逐渐损害着人们的健康,影响 家庭的安宁,加大了儿童生存的危险。
《疟疾防治知识培训》

疟疾防治的重要性
02
全球疟疾现状与挑战
全球疟疾病例数居高不下
尽管全球在减少疟疾病例方面取得了 一些进展,但每年仍有数亿人感染疟 疾,导致数百万人死亡。
抗药性疟疾的威胁
地理分布广泛
疟疾主要分布在非洲、东南亚、南美 洲等地区,尤其是一些贫困地区和热 带雨林地区。
部分地区的疟疾已经对一些抗疟药物 产生抗药性,增加了防治难度。
疟疾的传播方式
01
02
03
媒介传播
疟疾通过雌性按蚊等媒介 昆虫叮咬人体传播。
血液传播
疟原虫在血液中繁殖,通 过输血或共用注射器等途 径传播。
母婴传播
孕妇感染疟疾后,疟原虫 可经胎盘传给胎儿。
疟疾的症状与危害
症状
发热、头痛、寒战、出汗、乏力、厌 食等,严重时可出现昏迷和休克。
危害
疟疾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可导 致死亡,尤其是儿童和孕妇。疟疾还 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疟疾对公共卫生的影响
降低劳动生产率
疟疾导致患者身体虚弱, 容易感染其他疾病,影响 劳动生产率。
加重家庭负担
疟疾治疗费用较高,给家 庭带来经济负担。
社会不稳定因素
疟疾在贫困地区高发,可 能导致社会不稳定和安全 问题。
疟疾防治的紧迫性
减少病例和死亡
通过有效的防治措施,降低疟疾 病例数和死亡数,提高人民健康
《疟疾防治知识培训》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 疟疾概述 • 疟疾防治的重要性 • 疟疾防治知识 • 疟疾防治实践与案例 • 结论与展望
疟疾概述
01
疟疾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引起的寄生 虫病,通过蚊虫叮咬传播。
疟疾知识讲座x

疟疾知识讲座x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关于疟疾的相关知识。
教材中,第一章“疟疾的基本概念”,我们将了解疟疾的定义、病因、传播途径和症状;第二章“疟疾的预防与治疗”,我们将学习疟疾的预防措施以及治疗方法。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疟疾的基本概念,知道疟疾的病因、传播途径和症状。
2. 学生能够掌握疟疾的预防措施,了解如何治疗疟疾。
3. 学生能够通过学习,提高对疟疾的认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疟疾的病因、传播途径、症状以及预防措施。
难点:疟疾的治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疟疾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疟疾的病因、传播途径、症状以及预防措施,重点讲解治疗方法。
3. 互动: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对于疟疾的了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4. 练习:通过随堂练习,检查学生对疟疾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六、板书设计疟疾病因:寄生虫感染传播途径:蚊虫叮咬症状:发热、寒战、出汗、贫血预防:防蚊、使用蚊帐、涂抹驱蚊液治疗:药物治疗、支持治疗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疟疾的病因、传播途径、症状。
答案:疟疾是由寄生虫感染引起的疾病,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
症状包括发热、寒战、出汗、贫血等。
2. 请列出三种预防疟疾的方法。
答案:使用蚊帐、涂抹驱蚊液、防蚊措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学生对疟疾的认识有了明显的提高,但部分学生对于疟疾的治疗方法还不够了解,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讲解。
同时,可以拓展延伸疟疾的流行地区、疟疾的防控政策等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重点关注的是教材中关于疟疾病因、传播途径、症状以及预防措施的部分。
其中,疟疾的病因包括寄生虫感染,传播途径主要通过蚊虫叮咬,症状包括发热、寒战、出汗、贫血等。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理解疟疾的基础,也是本节课的重点。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关注学生对疟疾病因、传播途径、症状以及预防措施的理解和掌握。
疟疾健康教育

疟疾健康教育疟疾是一种由寄生虫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
它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尤其是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为了提高公众对疟疾的认识和了解,预防和控制疟疾的传播,开展疟疾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1. 疟疾的基本知识- 疟疾的病因和病原体: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主要通过按蚊叮咬传播。
- 疟疾的症状和传播途径:疟疾的典型症状包括发热、寒战、头痛、肌肉疼痛等。
疟疾主要通过感染蚊子叮咬传播,也可通过输血、器官移植等途径传播。
- 疟疾的高发地区:疟疾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如非洲、南美洲和亚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
2. 疟疾的预防措施- 使用蚊帐:睡觉时使用蚊帐可以有效避免蚊子叮咬,特别是在疟疾疫情较为严重的地区。
- 使用防蚊喷雾剂:使用含有驱蚊成分的喷雾剂可以有效驱赶蚊子,减少叮咬的机会。
- 穿着长袖长裤:穿着长袖长裤可以减少蚊子叮咬的机会,特别是在黄昏和黎明时段。
- 消灭蚊虫滋生地:定期清理周围环境,消灭蚊虫滋生地,如清理积水、修复水管漏水等。
- 接种疫苗:在疟疾高发地区,接种疟疾疫苗是预防疟疾的重要措施之一。
3. 疟疾的诊断和治疗- 疟疾的诊断:疟疾可以通过血液检测来进行诊断,检测疟原虫的存在和数量。
- 疟疾的治疗:疟疾可以通过抗疟药物治疗,根据病情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药物和疗程。
4. 疟疾的社会影响和防控策略- 疟疾对社会的影响:疟疾不仅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威胁,还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如减少劳动力和教育机会。
- 疟疾的防控策略:疟疾的防控需要多方面的合作,包括政府、卫生部门、社区居民等。
策略包括加强监测和报告、提供疟疾疫苗、推广健康教育等。
5. 疟疾的相关研究和进展- 疟疾疫苗研究:科学家们正在研发疟疾疫苗,希望能够提供更有效的预防措施。
- 蚊虫控制技术研究:研究人员正在探索新的蚊虫控制技术,如基因编辑和生物学控制等。
总结:疟疾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通过加强疟疾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疟疾的认识和了解,推广疟疾预防措施,加强疟疾的监测和控制,可以有效减少疟疾的传播和发病率,保护人民的健康。
疟疾健康教育

疟疾健康教育疟疾是一种由寄生虫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
它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特别是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为了提高公众对疟疾的认识和预防意识,开展疟疾健康教育至关重要。
一、疟疾的基本知识1. 疟疾的病因和传播途径: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通过感染了疟原虫的蚊子叮咬传播。
感染者的血液中的疟原虫会进入蚊子体内,经过一段时间的发育,再次叮咬人类,将疟原虫传播给其他人。
2. 疟疾的症状:疟疾的症状包括发热、寒颤、头痛、肌肉和关节疼痛、乏力等。
严重的疟疾还可能导致贫血、肺水肿、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3. 疟疾的预防措施:预防疟疾的关键是控制蚊子的繁殖和避免蚊子叮咬。
常见的预防措施包括使用蚊帐、室内外喷洒杀虫剂、穿着长袖衣物和长裤、避免蚊子活动的高峰期外出等。
二、疟疾的危害1. 全球疟疾的流行情况: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全球每年有数百万人感染疟疾,其中数以千计的人死于该病。
特别是在非洲,疟疾是一种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为了巨大的负担。
2. 疟疾对个人健康的危害:疟疾不仅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会影响他们的工作和生活质量。
长期患病可能导致贫血、智力发育迟缓等后遗症,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
三、疟疾的预防与控制1. 疟疾疫苗研发:目前,世界各国正在积极开展疟疾疫苗的研发工作。
已经有一些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估计在未来几年内会有更多的疫苗问世。
然而,疫苗的研发仍面临着许多挑战,如病原体多样性、免疫应答持久性等问题。
2. 蚊虫控制:蚊虫是疟疾传播的关键媒介,因此控制蚊虫的繁殖和传播至关重要。
除了个人防护措施外,还需加强社区和政府层面的蚊虫控制工作,如清除孳生地、使用杀虫剂等。
3. 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于疟疾患者,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快速诊断测试和有效的抗疟疾药物,可以迅速减轻症状,避免疾病的进一步恶化。
四、疟疾健康教育的重要性1. 提高公众对疟疾的认识:通过开展疟疾健康教育,可以匡助公众了解疟疾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提高他们对疟疾的认识和了解。
2024版疟疾防治知识培训课件

我国流行现状
我国曾是疟疾流行严重的国家之一,经过长期防治工作,我国疟疾发病率已显 著降低。然而,近年来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加和气候变化等因素,我国部分地区 仍存在疟疾传播风险。
2024/1/25
5
疟疾危害与防控意义
2024/1/25
疟疾危害
疟疾可引起周期性寒战、发热、出汗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贫 血、肝脾肿大甚至死亡。孕妇感染疟疾还可导致流产、早产等 严重后果。
防控意义
加强疟疾防控工作对于保护人民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 重要意义。通过消除疟疾传播源、切断传播途径、提高人群免 疫力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疟疾发病率和死亡率,为全球公共 卫生安全作出贡献。
6
02
疟原虫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机 理
2024/1/25
7
疟原虫种类与形态结构
疟原虫种类
主要有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四种。
2024/1/25
联合治疗
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抗疟 药物联合治疗,以提高疗 效、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足量足疗程
确保患者按时按量服药, 完成整个疗程的治疗,以 避免复发。
17
特殊人群治疗注意事项
2024/1/25
孕妇
首选青蒿素类药物,避 免使用奎宁等可能引起
胎儿畸形的药物。
儿童
根据年龄和体重调整药 物剂量,注意监测药物
子随唾液进入人体而感染。
9
致病机理与临床表现
致病机理
疟原虫感染红细胞后,通过裂体增殖破坏红细胞,释放裂殖子和毒素,引起机体强烈的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导 致周期性寒战、高热、出汗等临床症状。
临床表现
典型疟疾发作表现为周期性寒战、高热和出汗退热三个连续阶段。长期多次发作后,可引起贫血和脾肿大。恶性 疟疾可引起凶险型发作,表现为持续高热、大量出汗、呼吸急促、意识障碍等严重症状,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 命。
疟疾防治知识主题讲座课件

防蚊和灭蚊的主要措施
?正确使用蚊帐,将蚊帐四周压于被 褥下。
?使用蚊香、驱蚊药片,室内养殖防 蚊草,稻田养鱼。
?使用菊酯类杀虫剂进行室内外滞留 喷洒。
防蚊和灭蚊的主要措施
?使用菊酯类药物浸泡蚊帐。 ?在身体外露部位涂抹驱蚊膏。 ?吃些维生素B1 及B2 也有利于防止蚊
虫叮咬。
怎样治疗疟疾
?治疗间日疟最有效的药物是 磷酸氯 喹片和磷酸伯氨喹片, 磷酸氯喹片8 片,服用3天,磷酸伯氨喹片 24片, 3片/天,连服8天。这个方法同样可 治疗三日疟和卵形疟。
?恶性疟则使用 青蒿素类药物,如: 双氢青蒿素哌喹片(科泰复)进行 治疗2天(每天2次,每次2片)。
怎样预防疟疾?
?使用蚊帐, 防止蚊子叮咬。 ?服预防药(磷酸哌喹片、科泰复) ?铲除蚊子的孳生地、清除垃圾,积
返回原居住地及时报告
?返回原居住地后,应及时报告有关 卫生部门,接受疟疾健康检查。
?感染疟疾治愈者返回原居住地,也 应及时到疾控中心或当地卫生院进 行复查,接受根治,防止疟疾复发。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预防疟疾, 疟疾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
?您的身体健康永远是我们的心愿, 为了您和您家人的身体健康及生命 安全,请采取有效的疟疾防治措施!
服用疟疾预防药
?进入疫区前一晚服用。
?复方磷酸哌喹片(防疟三号片) 4片 / 次,20 —30 天一次,磺胺过敏者 不用。
?磷酸萘酚喹片或科泰复片, 4片/次, 25 —30 天一次。
患病时要及时就医
?进入疫区或离开疫区后,如出现发 热、发冷时,应及时到县疾控中心、 正规医院(有化验条件的医疗部门) 就医。并将您在外(缅)发病情况 告知医师,以供诊断参考。如延误 就医与治疗,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疟疾防治知识讲座

三、疟疾的症状
疟疾的主要症状包括发冷、发热、出汗、全身酸痛等,有时还伴有呕吐、腹泻、咳嗽。
典型的疟疾有周期性的发冷、发烧和出汗间歇性发作,整个发作历时6-10个小时,发作多见于午后和傍晚。
过后患者自感良好,体温常在正常范围
内。
有的一天发作一次,有的隔天发作一次。
病情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谵妄、昏迷和休克,以及肝、肾功能衰竭,如不及时救治,有可能因病情延误而危及生命。
四、患上疟疾后及时看医生
无论是当地居民还是从国外高疟区回归人员,一旦有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疟疾的症状
疟疾的主要症状包括发冷、发热、出汗、全身酸痛等,有时还伴有呕吐、腹泻、咳嗽。
典型的疟疾有周期性的发冷、发烧和出汗间歇性发作,整个发作历时6-10个小时,发作多见于午后和傍晚。
过后患者自感良好,体温常在正常范围
内。
有的一天发作一次,有的隔天发作一次。
病情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谵妄、昏迷和休克,以及肝、肾功能衰竭,如不及时救治,有可能因病情延误而危及生命。
四、患上疟疾后及时看医生
无论是当地居民还是从国外高疟区回归人员,一旦有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