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移植治疗终末期肺病临床研究_陈静瑜

合集下载

陈静瑜[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副院长]

陈静瑜[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副院长]

陈静瑜[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副院长]科研成果作为课题负责人完成了无锡市卫生局十五重大攻关项目《肺移植治疗终末期肺病》、江苏省卫生厅《改良LPD肺灌注保存液的实验和临床研究》、国家卫生部《体外/非体外循环下序贯式双肺移植治疗终末期肺病》的课题,经专家鉴定认为填补了国内肺移植领域的多项空白,其中包括1、率先在世界上研制并应用Raffinose-LPD肺灌注保存液使临床肺的保存时间长达7小时45分,突破国内肺保存仅有4-6小时的限制,填补了国内该类灌注液的空白;2、亚洲首例非体外循环下序贯式双肺移植;3、全国首例肺移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肺气肿;4、全国首例单肺移植结合对侧肺减容治疗肺气肿;5、国内首次在一家医院,利用同一供体同时完成两例单肺移植手术,充分利用了目前相对紧张的供体;6、与外院合作成功完成了国内第一例心脏室缺修补加单肺移植治疗Eisenmenger 综合症;7、成功完成亚洲最大年龄72岁肺移植受体的肺移植并长期存活;8、完成世界上第二例供体左肺移植入受体右侧胸腔的肺移植。

肺灌注保存液的研究填补了国内空白,并已得到国家专利。

近六年来率领肺移植团队先后赴国内的江苏省、山东省、辽宁省、福建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河北、广东省、云南省等主要三级医院及医学院附属医院推广肺移植。

2004年7月、2005年10月、2006年10月及2008年4月先后在无锡、武汉主办了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全国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全国心肺移植会议。

六年来在国际及全国性的学术会议上进行肺移植的专题讲座十多次,指导医院同行发表肺移植的论著70多篇。

申报者本人以第一作者发表了中华级论文20多篇,主译了英文版的《肺移植》专著一本。

2004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5年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2006年荣获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08年被选举为全国人大代表。

最近5年来,全国共开展了122例肺移植,其中64例为在无锡人民医院进行,并且患者的生存率均达国际一流水平,陈静瑜正率领他的团队努力在无锡打造中国肺移植中心。

单肺移植治疗终末期肺气肿三例

单肺移植治疗终末期肺气肿三例

单肺移植治疗终末期肺气肿三例陈静瑜;何毅军;郑明峰;朱乾坤;陈若;王永功;刘峰;朱艳红【期刊名称】《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年(卷),期】2005(12)3【摘要】目的探讨肺移植治疗终末期肺气肿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方式和术后并发症。

方法2002年9月至2003年6月为3例终末期肺气肿患者进行单肺移植,其中例2、例3为同一供者的左、右肺移植,其手术同期进行。

结果第1例术后肺功能明显改善,术后47d出院,现已恢复工作,生存1年6个月以上;例2术后15d死于急性4级重症排斥反应;例3术后因对侧肺急性过度膨胀,而行胸腔镜下对侧肺减容术纠正,术后第71d出院,肺功能明显改善。

结论终末期肺气肿是肺移植最常见的手术适应证,单肺移植术后肺功能获得明显改善;利用同一供者单肺移植能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宜积极开展。

【总页数】2页(P198-199)【关键词】终末期肺气肿;移植治疗;2003年6月;手术适应证;单肺移植;术后并发症;2002年;肺功能;手术方式;右肺移植;排斥反应;肺减容术;胸腔镜下;移植术后;第1例;患者;供者;出院;急性;对侧【作者】陈静瑜;何毅军;郑明峰;朱乾坤;陈若;王永功;刘峰;朱艳红【作者单位】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肺移植组【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63.3;R617【相关文献】1.单肺移植治疗终末期肺气肿 [J], 徐鑫;邱源;何建行;陈汉章;葛林虎;肖东;殷伟强;韦兵;刘君;成向阳2.单肺移植同期对侧肺减容术治疗终末期肺气肿 [J], 沈毅;陈静瑜;魏煜程;罗宜人;徐林浩;刘英志;袁莉3.单肺移植同期对侧肺减容术治疗终末期肺气肿1例 [J], 仲崇俊;薛群;高增栋;陈静瑜;郑明峰;许一鸣4.单肺移植同期对侧肺减容治疗终末期肺气肿二例 [J], 苏宜江;许栋生;邹卫;杨如松;刘锋;马国栋;王科平;曹晖5.同种异体单肺移植治疗终末期肺气肿一例 [J], 余云生;沈振亚;于曙东;朱江;叶文学;焦鹏;黄浩岳;华菲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肺移植国内外进展

肺移植国内外进展

肺移植国内外进展————————————————————————————————作者:————————————————————————————————日期:ﻩ肺移植国内外进展肺移植国内外进展陈静瑜无锡市人民医院胸外科、肺移植科一、国外肺移植的历史肺移植的实验研究开始于1946年的前苏联,此后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1963年6月11日,美国密西西比大学医学中心James Hardy等为一位58岁左侧肺门部鳞癌、对侧肺气肿的患者进行了首例人类肺移植,术后第18天死于肾功能衰竭。

1971年比利时Derome为23岁的终末期矽肺患者作了右肺移植,术后出现支气管吻合口狭窄、慢性感染和排斥,住院8个月,出院后只活了很短时间,但此患者是1963-1983年间40多例肺移植受者中存活时间最长的一个,其余病例都于术后短时间内死于支气管吻合口漏、排斥、感染、肺水肿等并发症。

Veith等认识到支气管吻合口并发症是肺移植后死亡的主要原因,供肺支气管的长度与支气管吻合口并发症有直接关系,缩短供肺支气管长度可以减少合并症的发生。

进而又证实套入式支气管吻合可以减少缺血性支气管合并症。

同期斯坦福大学的Reitz等成功完成心肺移植术,大大促进了临床肺移植工作。

此时新的抗排斥反应抑制剂环孢霉素A(CsA)也开始应用于临床。

同时应用带蒂大网膜包绕支气管吻合口改善支气管血运供应,促进吻合口愈合。

1983年11月7日Cooper为一位58岁男性终末期肺纤维化患者行右单肺移植,6周后病人出院恢复全日工作,参加旅游,并不知疲倦的进行肺移植的供、受体组织工作,6年半后死于肾功能衰竭。

1983到1985年Cooper领导的多伦多肺移植组共报告了7例单肺移植,5例存活,更进一步促进了肺移植工作的开展。

1988年法国巴黎BealIon医院的Mal和Andteassian成功地为2例肺气肿病人做了单肺移植,术后病人恢复良好,V/Q比例无明显失调,病人术后基本恢复了正常生活。

肺移植治疗终末期肺病临床研究

肺移植治疗终末期肺病临床研究

肺移植治疗终末期肺病临床研究陈静瑜;郑明峰;胡春晓;朱艳红;何毅军;王永功;周敏;陆国础;陆明华【期刊名称】《医学研究杂志》【年(卷),期】2007(36)2【摘要】目的对比国外开展肺移植情况,探讨临床肺移植在我国开展的可行性,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法2002年5月,我院成立肺移植团队,开展猪肺移植动物实验,在此基础上于2002年9月~2005年8月我院共完成临床肺移植24例,其中肺气肿11例、肺纤维化8例、硅沉着病1例、双侧支气管肺囊肿2例、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1例及室间隔缺损合并艾森曼格综合征1例.受体术前均为重症呼吸衰竭,长期靠呼吸机依赖4例.手术方式:单肺移植20例,包括:左肺移植11例,右肺移植9例,其中2例为同一供体同期的左、右单肺移植,有1例为左侧供肺植入右胸腔,1例为体外循环下室缺修补后行右肺移植,1例为体外循环下右肺移植;双肺移植4例,包括非体外循环下序贯式双侧单肺移植3例,体外循环下序贯式双侧单肺移植1例.结果术后短期内死亡5例,其中1例于术后15天死于急性排斥,2例于术后30天死于感染、多脏器衰竭,1例术后36天死于肺梗死、1例术后1天死于心脏衰竭.19例痊愈出院,术后早期生存率79.8%(19/24),肺功能极大改善,生存3年以上1例,生存 2年以上2例,1年以上1例,中位生存时间10(1~36)个月. 结论本组肺移植的结果与国际发达国家的疗效相似,肺移植在我国新世纪会迎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组建肺移植团队、多学科合作是肺移植手术成功开展,术后长期生存的关键;术后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排斥和感染仍是肺移植短期死亡的主要原因.【总页数】4页(P66-69)【作者】陈静瑜;郑明峰;胡春晓;朱艳红;何毅军;王永功;周敏;陆国础;陆明华【作者单位】江苏省江南大学附属无锡市胸科医院(无锡市第五医院)肺移植中心,214073;江苏省江南大学附属无锡市胸科医院(无锡市第五医院)肺移植中心,214073;江苏省江南大学附属无锡市胸科医院(无锡市第五医院)肺移植中心,214073;江苏省江南大学附属无锡市胸科医院(无锡市第五医院)肺移植中心,214073;江苏省江南大学附属无锡市胸科医院(无锡市第五医院)肺移植中心,214073;江苏省江南大学附属无锡市胸科医院(无锡市第五医院)肺移植中心,214073;江苏省江南大学附属无锡市胸科医院(无锡市第五医院)肺移植中心,214073;江苏省江南大学附属无锡市胸科医院(无锡市第五医院)肺移植中心,214073;江苏省江南大学附属无锡市胸科医院(无锡市第五医院)肺移植中心,21407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相关文献】1.肺移植治疗65岁及以上终末期肺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J], 何瑛;毛文君2.单肺移植治疗伴有肺动脉高压的终末期肺病 [J], 朱艳红;陈静瑜;郑明峰;昌盛;何毅军;王永功3.同种异体肺移植术治疗终末期良性肺病2例体会 [J], 陈成;徐刚;宋永祥;李剑;张栩弼;瞿文栋;汤阳;韩旭;梁贵友4.单肺移植治疗终末期肺病(附4例报告) [J], 邵永丰;张石江;黄陈军;朱锦富;张一明;丁正年;曹权;黄茂5.单侧肺移植治疗终末期间质性肺病 [J], 杨骏;高成新;秦元;胡定中;施建新;曹克坚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多学科综合诊疗模式在肺移植受者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的应用

多学科综合诊疗模式在肺移植受者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的应用

· 论著·多学科综合诊疗模式在肺移植受者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的应用仇桑桑 许琴芬 黄琴红 龚裕卿 吴波 陈静瑜【摘要】 目的 探讨多学科综合诊疗(MDT )模式在肺移植受者术后多重耐药菌(MDRO )感染防控中的实践效果。

方法 选择2019年至2022年的肺移植受者,从2020年1月开始成立MDT 专家组,开展一系列防控措施,分析2020年至2022年MDRO 防控措施落实率、环境物表MDRO 检出率以及2019年至2022年肺移植受者MDRO 检出率。

结果 医护人员总体MDRO 防控措施落实率由2020年的64.9%上升至2022年的91.6%,呈逐年升高趋势(P <0.05)。

监测环境物表MDRO 检出率从2020年的28%下降到2022年的9%,呈逐年下降趋势(P <0.05)。

肺移植受者MDRO 检出率从2019年的66.7%降低至2022年的44.3%,呈逐年降低趋势(P <0.001)。

结论 通过MDT 模式管理,提高了医务人员MDRO 防控措施的执行力,有效降低了肺移植受者术后MDRO 感染率和环境物表MDRO 检出率,值得推广利用。

【关键词】 肺移植;多重耐药菌;多学科综合诊疗;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中图分类号】 R617, R3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4-7445(2024)03-0016-06Application of multi-disciplinary team mode i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multidrug resistant organism infection in lung transplant recipients Qiu Sangsang *, Xu Qinfen, Huang Qinhong, Gong Yuqing, Wu Bo, Chen Jingyu. *Wuxi Medical Center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 Wuxi People's Hospital , Department of Infection Management , the Affiliated Wuxi People's Hospit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 Wuxi Medical Center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 Wuxi 214023,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Xu Qinfen, Email: ****************【Abstract 】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multi-disciplinary team (MDT) mode i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multidrug resistant organism (MDRO) infection in lung transplant recipients. Methods Lung transplant recipients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from 2019 to 2022 were enrolled. MDT expert group was established in January, 2020.A series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were conducted. The implementation rate of MDRO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and the detection rate of MDRO on the environmental surface from 2020 to 2022, and the detection rate of MDRO in lung transplant recipients from 2019 to 2022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overall implementation rate of MDRO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for medical staff was increased from 64.9% in 2020 to 91.6% in 2022, showing an increasing trend year by year (P <0.05). The detection rate of MDRO on the environmental surface was decreased from 28% in 2020 to 9% in 2022, showing a downward trend year by year (P <0.05). The detection rate of MDRO in lung transplant recipients was decreased from 66.7% in 2019 to 44.3% in 2022, showing a decreasing trend year by year (P <0.001). Conclusions MDT mode management may enha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MDRO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for medical staff,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fection rate of MDRO in lung transplant recipients and the detection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24008基金项目:江苏省科技重点研发计划社会发展项目(BE2022697);江苏省医院协会医院管理创新研究课题(JSYGY3-2023-326);无锡市卫生健康委青年项目(Q202003)作者单位: 214023 江苏无锡,南京医科大学无锡医学中心 无锡市人民医院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感染管理处(仇桑桑、许琴芬、黄琴红、龚裕卿),肺移植中心(吴波、陈静瑜)作者简介:仇桑桑(ORCID 0000-0008-8743-0198),主管医师,研究方向为医院感染管理,Email :**************通信作者:许琴芬(ORCID 0009-0004-6168-3834),主任护师,研究方向为医院感染管理,Email :****************第 15 卷 第 3 期器官移植Vol. 15 No.3 2024 年 5 月Organ Transplantation May 2024 rate of MDRO on the environmental surface, which is worthy of widespread application.【Key words】Lung transplantation; Multidrug resistant organism; Multi-disciplinary team; Carbapenem-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Carbapenem-resistant Escherichia coli; 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Carbapenem-resist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肺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肺病的唯一有效手段[1]。

儿童肺移植12例经验分析

儿童肺移植12例经验分析
,行气管插管,经肺静脉行逆行灌注。 肺中等量膨胀时闭合气管,将肺脏低温保存备用。
Ꭰ咰ܲጯ
ᆭБ̷
嗡ᆭ
图 1 12 例受体年龄分布图
1.3 手术方式 :供肺缺血时间为 2.5 ~ 10 h(平 均为 6.7 h)。手术时间为 4 ~ 8 h(平均值为 7 h)。 10 例患者中病例 4 行序贯式双肺移植 + 动脉导管 结扎术,其余均行序贯式双肺移植 ;病例 1 ~ 7 手 术切口选择双侧第 5 肋间后外侧切口,8 ~ 12 为 经第四肋间横断胸骨“蛤”式切口 ;6 例行供肺右 肺中叶切除或肺楔形切除减容术 ;8 例予以术前 体 外 膜 肺 氧 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ECMO)辅助,4 例特发性肺动脉高压患儿及 1 例 肺动脉导管未闭合并艾森曼格综合征患儿均行 VA ECMO。 1.4 术后管理 :所有病例均用他克莫司(或环孢 素)+ 吗替麦考酚酯 + 甲泼尼龙三联免疫抑制方案。 术后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或美罗培南、亚胺培南 西司他丁钠)、卡泊芬净(或伏立康唑)及更昔洛 韦预防细菌、真菌及病毒感染。术后 72 h 内尽量 保持液体负平衡。术后 3 d 内常规每天两次纤支镜 检查、吸痰,根据呼吸道分泌量情况逐渐过渡到每
DOI :10.3969/j.issn.2095-5332.2021.04.01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2070059 ;81870047);江苏省自然基金青年基金(BK20190150 ;BK2016019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青年基金(81500039 ;81901259) 通讯作者:陈静瑜,Email :chenjy@
【Key words】 Children ; Lung transplantation ; End-stage lung disease

中国肺脏移植数据质量控制体系的构建

中国肺脏移植数据质量控制体系的构建

第9卷第6期2018年11月Vol. 9 No. 6Nov. 2018器官移植Organ Transplantation作者简介:陈静瑜,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7、2013、2017年连续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优秀医学人才,江苏省第一批医学领军人才,第十二届中国 优秀呼吸医师,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先进工作者、长三角仁心医师奖获得者、全国著名肺移植专家。

现任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人民医院副院长,江苏省肺移植中心主任,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肺移植中心副主任、肺移植科主任、胸外科主任。

现任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卫健委)肺移植质控中心主任,国家卫健委肺移植数据管理单位负责人。

兼任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委员,中国肺移植联盟执行主席,中华器官移植学会常务委员、肺移植组组长,中华医学会江苏省器官移植学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江苏省胸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

担任《器官移植》常务编委,《Transplantation(中文版)》、《中华器官移植杂志》、《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中国肺癌杂志》、《中国组织工程研究》编委。

2002年9月至今共完成肺移植900余例,手术数量国际领先,生存率接近国际水平,扶持全国18个省30多家医院开展了肺移植。

发表有关肺移植的论文100余篇,SCI论文 30余篇,主持编写专著书3部。

承担国家“十一五”攻关项目1项、卫生部课题1项、江苏省卫生厅课题2项。

曾获教育部科技奖一等奖1项、中华医学奖二等奖2项、江苏省科技奖三等奖1项、华夏医学奖三等奖1项。

【摘要】 肺脏移植数据是珍贵的疾病资源库,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数据质量控制体系,可服务于临床诊疗决策,促进学科发展。

在现行制度下,应围绕质控体系建设目标,制定数据报送规定和流程,明确考核指标,优化考核途径,通过打造科级、院级和全国层面的三级质控架构,不断提升数据质量,挖掘数据价值。

65岁以上终末期肺病患者肺移植疗效及预后分析

65岁以上终末期肺病患者肺移植疗效及预后分析

65岁以上终末期肺病患者肺移植疗效及预后分析夏维;严洁;毛文君;陈静瑜【期刊名称】《器官移植》【年(卷),期】2015(6)6【摘要】目的:探讨65岁以上终末期肺病患者肺移植的疗效及预后。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9月至2011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4例老年(≥65岁)肺移植病例的临床资料。

了解老年肺移植患者的存活情况,比较单肺和双肺移植的存活情况;了解肺移植术后并发症及对随访期内死亡的病例进行死因分析。

结果所有患者肺移植手术均顺利完成。

24例受者术后1、3、5、7年累积存活率分别为75.0%、62.5%、33.3%和12.5%,其中单肺移植患者相应为68.8%、50.0%、31.3%和12.5%,双肺移植患者相应为87.5%、87.5%、37.5%和12.5%。

单肺与双肺移植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5、51个月,两组生存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感染是术后最主要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6%(11/24)。

术后长期随访中17例死亡,包括重症感染9例,原发性移植物失功(PGD)1例,急性排斥反应(AR)1例,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OS)4例,心力衰竭1例,肿瘤1例。

结论单肺或双肺移植均是治疗老年终末期肺病的有效方法,感染是老年受者术后最主要的并发症和死亡原因。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urative effect and prognosis of lung transplantation for patients over 65 years old with end-stage lung diseases.Methods Clinical data of 24 elderly patients (≥65 years old)undergoing lung transplantation in Affiliated Wuxi People's Hospit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from September 2002 to December 201 1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Thesurvival conditions of elderly patients undergoing lung transplantation were studied and the survival conditions of unilateral lung transplantation and bilateral lung transplantation were compared.The complications after lung transplantation were observed and the death causes of patients died during the follow-up period was analyzed.Results All patients completed the lung transplantation successfully.The 1 ,3,5 and 7-year cumulative survival rate of the 24 patients were respectively 75.0%,62.5%,33.3% and 1 2.5%,and those of patients undergoing unilateral lung transplantation were respectively 68.8%,50.0%,31 .3% and 1 2.5% and those of the patients undergoing bilateral lung transplantation were respectively87.5%,87.5%,37.5% and 1 2.5%.The median survival time of the patients undergoing unilateral lung transplantation and bilateral lung transplantation was respectively 35 months and 51 months,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0.05 ).The primary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was infection with the incidence of 46% (1 1 /24).Seventeen patients died during the long-term follow-up.Among them,9 died of severe infection,1 died of primary graft dysfunction (PGD), 1 died of acute rejection (AR),4 died of bronchiolitis obliterans syndrome (BOS),1 died of heart failureand&nbsp;1 died of tumor.Conclusions Unilateral lung transplantation and bilateral lung transplantation are both effective methods to treat elderly patients with end-stage lung diseases.Infection is the primary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and the cause of death of elderly patients.【总页数】6页(P382-387)【作者】夏维;严洁;毛文君;陈静瑜【作者单位】214023 江苏无锡,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214023 江苏无锡,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214023 江苏无锡,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人民医院胸外科;214023 江苏无锡,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人民医院胸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17【相关文献】1.肺移植治疗65岁及以上终末期肺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J], 何瑛;毛文君2.终末期肺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肺移植手术前后护理 [J], 吴向东;周肖艳3.2例濒危状态终末期肺病患者双肺移植围术期护理体会 [J], 金永梅;徐爱民;刘宏;韦韦;汪栋4.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行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的疗效及预后COX回归分析 [J], 潘翠萍; 周参新; 施善芬5.老年终末期肾病患者行不同透析方式治疗的临床疗效及预后COX回归分析 [J], 苏东美; 朱雪丽; 任文; 温月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eywords Lungtransplantation;Late-stagelungdiseases
2002年 5月 , 我院成立肺移植团队 , 开展猪肺移 植动物实验 , 在此基础上于 2002年 9月 ~ 2005年 8
*基金项目 :江苏省卫生厅医学科技发展基金重大课题资助项目 (H200205);国家卫生部科技发展基金重大课题资助项目 (WKJ2004 -2 -008) 通讯作者 :陈静瑜 , E-mail:jingyuchen@ ;Tel.0510 -8866170
取 :供肺的灌注获取保存技术见报道 [ 2] 。
3.手术方式 :单肺移植 20例 , 包括 :左肺移植 11例 , 右肺
移植 9例 , 其中 2例 为同 一供 体同 期的 左 、右单 肺移 植 , 有 1 例为左侧供肺植 入右胸 腔 , 1例为 体外 循 环下 室缺 修补 后行 右肺移植 , 1例为 体外 循环 下右 肺移 植 ;双肺 移植 4例 , 包括
双侧支气管肺囊肿 2例 、肺 淋巴 管平滑 肌瘤 病 1例 及室 间隔 缺损合并艾森曼 格综 合征 1例 。 术前 检查 :6 例为 限制 性通
气功能障碍 , 18例为 混合 性通 气功 能障 碍 ;术 前反 复感 染咯 血 2例 、需卧床并吸氧治疗 16例 , 术前呼吸机依 赖 4例 , 时间 分别长达 89、120、107、 150天 。 21例术前均有高碳酸血症 , 平
· 66·
医学研究杂志 2007年 2月 第 36卷 第 2期
·论 著 ·
月我院共完成临床肺移植 24例 , 本文探讨临床肺移 植在我国开展的可行性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资料与方法
1.受体 :24例 , 男性 18 例 , 女性 6 例 , 年龄 19 ~ 72岁 , 平 均 49岁 。其中 肺气肿 11例 、肺 纤维化 8例 、硅 沉着 病 1 例 、
均 PaCO2 为 69mmHg。 术前心超 :肺动脉平均压 30 ~ 50mmHg 之间有 15例 , 51 ~ 0mmHg之间有 6例 , 大于 80mmHg有 3例 。
2.供体 :23例供体均为脑死亡者 , 2例 术前有胸片 排除肺
部病变及感染 , 术前供 、受体的 ABO血型相符 , 其中 2例 肺移 植为利用同一供体的左右肺同 期进行单肺移植 [ 1] 。 供 体的获
·论 著 ·
JMedRes, Feb2007, Vol.36 No.2
肺移植治疗终末期肺病临床研究 *
江苏省江南大学附属无锡市胸科医院 (无锡市第五医院 )肺移植中心 (214073) 陈静瑜 郑明峰 胡春晓 朱艳红 何毅军 王永功 周 敏 陆国础 陆明华
摘 要 目的 对比国外开展肺 移植情 况 , 探讨 临床肺 移植 在我国 开展 的可 行性 , 目前 主要存 在的 问题 及对 策 。 方法 2002年 5月 , 我院成立肺移植 团队 , 开展猪肺移植动物实验 , 在此基础上于 2002年 9月 ~ 2005年 8月我院共完 成临床肺移 植 24 例 , 其中肺气肿 11例 、肺纤维化 8例 、硅沉着病 1例 、双侧支气管肺囊肿 2例 、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 1例及室间隔缺损合并艾森曼 格综合征 1例 。 受体术前均为重症呼吸衰竭 , 长期靠呼吸机依赖 4例 。 手术方式 :单肺移植 20例 , 包括 :左 肺移植 11例 , 右 肺移 植 9例 , 其中 2例为同一供体同期 的左 、右单肺移植 , 有 1例为左侧供肺植入右胸 腔 , 1例为体外循环下室缺修补后行右肺移植 , 1 例为体外循环下右肺 移植 ;双肺移植 4例 , 包括非 体外循环下序贯式双侧 单肺移植 3 例 , 体外 循环下序 贯式双 侧单肺 移植 1例 。 结果 术后 短期内死亡 5例 , 其中 1例于术后 15天死于急性排斥 , 2例于术后 30天死于感染 、多脏器衰竭 , 1例术后 36天死于肺 梗死 、1例术后 1天死于心脏衰竭 。 19例痊愈出院 , 术后早期生存率 79.8%(19/ 24), 肺功能极 大改善 , 生存 3年以 上 1例 , 生存 2年以上 2例 , 1年以上 1例 , 中位生存时间 10(1 ~ 36)个月 。结论 本组肺移植的结果与国际发达国家的疗效相似 , 肺移植在我 国新世纪会迎来一个 快速发展阶段 , 组建肺移植团队 、多学科合作是肺 移植手术成 功开展 , 术后长期 生存的关 键 ;术 后的缺 血再 灌注损伤 、排斥和感染仍是肺移植短期死亡的主要原因 。
关键词 肺移植 终末期肺病
ThreeYear' sExperienceofLungTransplantationforEnd-stagePulmonaryDisease. ChenJingyu, ZhengMingfeng, HuChunxiao, Zhu Yanhong, HeYijun, WangYonggong, ZhouMing, LuMinghua.GroupofLungTransplant, WuxiNo.5 Hospital, WuxiChestHospital, Jiangsu21407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discussthefeasibilityofthelungtransplantationasaneffectivetreatmentforend-stagepulmonarydisease domestically.Tocomparethemajorissuesinvolvingthepracticeoflungtransplantationdomesticallyandoverseas.Methods Afterthe foundationofgroupoflungtransplantationinMay2002, wehavesetuplungtransplantationmodelsofporcine.From September.2002 to August2005, the24 LTthatwereperformedincluded20 single-lungtransplantsSLT(83.3%)and4 Bilateralsequentialsinglelung transplants(BSSLT)(16.7%), amongthemonlyonecasereceiveBSSLTxwithCPB.IndicationsforSLT(n=20), emphysema(n= 9), pulmonaryfibrosis(n=8), pneumosilicosis(n=1), lymphangioleiomyomatosis(n=1)andventricularseptaldefect(VSD)induced Eisenmenger' ssyndrome(n=1);forBSSLT(n=4)werebronchiectasis(n=2)andpulmonaryemphysema(n=2).20 SLTsinclude 11 leftsinglelungtransplantationand9 rightlungtransplantation.Amongthem, 2 casesshareonesamedonor' slungblock, onecaseof contralaterallungtransplantation-aleftdonorlungimplantedintherecipient' srightthorax, onecasesofsimultaneousrightsinglelung transplantationandventricularseptaldefectrepair.OnecasereceiverightsinglelungtransplantationwithCPB.Results In-hospital mortality(HM)was5/24 (20.2%).AmongSLT, earlydeathwasduetosevereinfectiononthe30thpostoperativedayintwopatientand acuterejectiononthe15thpostoperativedayinotherpatients, andanotherpatientdiedduetopulmonaryveinembolismonthe36thday. ThepatientwhoisreceivedBSSLTxwithCPBdiedbecauseofacuteheartfailure.AndThepatientssurvivedlongerthan1, 2, 3 yearswere1, 2, 1 casesrespectively.Themedianoverallsurvivalwas10 (1 to36)months.Conclusions OurLTprogramshowssimilarresultstothose reportedbytheInternationalSocietyforHeartandLungTransplantationfordevelopedcountries.ArapiddevelopmenteraoflungtransplantationisemerginginChina.Thekeyofsuccessfuloperationdependsontheestablishmentofgroupoflungtransplantationandcooperationof multi-department.Ischemic-reperfusioninjury, acute-rejectionandinfectionarethemajorreasonsofdeathsshortlyaftertheoperations.
流量超过 2000ml, 1例为单肺移植同期对侧肺减容 , 术后第 1天因减容侧渗血再次剖胸止血 , 1例保守治
疗控制 , 2例分别于术后 3天 、5天二次开胸移植侧血
(kg· d);环 孢 素 5mg/(kg· d), 1 天 2 次 ;硫唑 嘌 呤 1.5 ~ 2.0mg/(kg· d)或骁悉 1g口服 1天 2次 。 每日监测环孢素浓 度维持其 谷浓 度 (Co)为 250 ~ 300ng/ml、峰 浓度 (C2)1000 ~ 1200ng/ml。 一旦出现急性排斥 则给于 甲泼尼 龙 10mg/(kg· d), 连用 3天 , 3天 后改 泼尼 松 0.5mg/(kg· d)。 预 防感 染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