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化学复习总结-高中化学计算60题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高考总复习--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知识讲解及巩固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高中化学高考总复习--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知识讲解及巩固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Fe2+,可以写出 Fe3++I-―→Fe2++I2,然后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配平。FeCl3 与 KClO 反应时,根
据题目信息 Fe3+被氧化为 FeO42-,则 ClO-被还原成 Cl-,可以写出 Fe3++ClO-―→FeO42-+Cl-,然后根据氧
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守恒可以得到:2Fe3++3ClO-―→2FeO42-+3Cl-,再结合溶液强碱性和电荷守恒,在 左边补上 OH-,然后配平即可。 【变式 4】向 Na2CO3 溶液中通入氯气,可制得某种生产和生活中常用的漂白、消毒的物质,同时有 NaHCO3
__________ + __________ →
【答案】(1)FeSO4+HNO3→Fe(NO3)3+Fe2(SO4)3+N2O+H2O (2)FeSO4 N(3)得到 4(4)24FeSO4+30HNO3→ 类型二、 陌生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高清课堂: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例 1】
【变式 3】(2015 衡水中学周练)FeCl3 与氢碘酸反应时可生成棕色物质,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作为水处理剂和高容量电池材料。FeCl3
与 KClO 在强碱性条件下反应可制取 K2FeO4,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SO2+2MnO4-+
=5SO42-+2Mn2++
,再用 H+离子调整电荷相等(右边加上 4 个 H+),最后在
左边补上 2 个水即可。
【总结升华】书写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重在分析化合价变化,强调一种元素化合价上升,必有
另一种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举一反三:

2011年—2020年十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8 化学计算(含详细解析)

2011年—2020年十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8  化学计算(含详细解析)

1.(2012·上海高考真题)工业上将氨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通过铂铑合金网发生氨氧化反应,若有标准状况下V L 氨气完全反应,并转移n 个电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可表示为( )A .11.2n 5VB .5V 11.2nC .22.4V 5nD .22.4n 5V【答案】D【解析】氨气与氧气发生了催化氧化反应:4NH 3+5O 24NO +6NO ,可知4NH 3~20e -,即4:20=:22.4AV n N ,推出为N A =22.4n/5V 。

答案选D 。

2.(2017·上海高考真题)2克氧气含有x 个氧分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为A .16xB .32xC .x/16D .x【答案】A【解析】n(O 2)=2g 32g/mol =116mol ,含有x 个分子,则N A =N n =x116mol =16x/mol ,故选A 。

3.(2017·上海高考真题)将一定量的镁和铝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若放出氢气的质量相等,则参加反应的镁和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 .1:1B .2:3C .3:2D .8:9【答案】C【解析】设镁和铝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都生成1mol 的H 2,则Mg+2HCl=MgCl 2+H 2↑,2Al+6HCl=2AlCl 3+3H 2↑ 1 1231 所以参加反应的镁和铝的物质的量之比=1:23=3:2; 答案选C 。

4.【2016年高考上海卷】某铁的氧化物(Fe x O )1.52g 溶于足量盐酸中,向所得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112mlCl 2,恰好将Fe 2+完全氧化。

x 值为( )专题08 化学计算A .0.80B .0.85C .0.90D .0.93【答案】A【解析】根据电子守恒可知,Fe x O 被氧化为Fe 3+转移的电子数和Cl 2转移的电子数相等。

标准状况下112mLCl 2转移电子数为0.01mol 。

则有: 1.5256x+16 ×(3-2x)×x=0.01,解得x=0.8。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及题型归纳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及题型归纳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及题型归纳高中化学各类型答题模板一、实验操作类规范语言表述答题模板(1)测定溶液pH的操作:将一小块pH试纸放在洁净的表面皿上,用清洁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到pH试纸中央,待变色稳定后再和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对应的pH。

(2)检验离子是否已经沉淀完全的方法:将反应混合液静置,在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沉淀剂__,若不再产生沉淀,则__离子已经沉淀完全,若产生沉淀,则__离子未完全沉淀。

(3)洗涤沉淀操作:将蒸馏水(或其它洗涤剂)沿着玻璃棒注入到过滤器中至浸没沉淀,静置,使蒸馏水(或其它洗涤剂)自然流下后,重复2~3次即可。

(4)判断沉淀是否洗净的操作: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试剂),若没有……现象,证明沉淀已经洗净。

注意:要选择一种溶液中浓度较大的比较容易检验的离子检验,不能检验沉淀本身具有的离子。

二、实验设计类规范语言表述答题模板1.答题策略:一般从实验原理出发(包括物质的性质),按操作过程(或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的顺序来表述答案。

2.答题模板:操作现象结论取样,加入……有……生成……的是……例:设计实验鉴别两种无色气体分别是SO2和CO2。

答案一:取适量品红溶液分别于两洁净的试管中,分别通入两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SO2气体,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CO2。

答案二:取适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分别于两洁净的试管中,分别通入两气体,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紫色褪去的是SO2气体,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CO2。

三、实验现象描述类规范语言表述答题模板1.答题策略:有关化学实验的描述不仅要求准确,还要求完全,有时还需要指明是何处产生了什么现象,先后发生了什么现象。

其答题规范可利用下面的模式再结合特殊要求进行分析处理:(1)“海”(溶液):①颜色由……变成……;②液面上升或下降(形成液面差);③溶液产生倒吸;④生成(产生)……色沉淀;⑤溶液变浑浊;⑥产生大量气泡(有气体从溶液中逸出);⑦有液体溢出。

高中化学高考总复习《等效平衡》知识讲解及巩固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高中化学高考总复习《等效平衡》知识讲解及巩固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n 相等
n 成比例
n 成比例
ω%相等
ω%相等
ω%相等
等效情况
C 相等
C 成比例
C 相等
n 相等
n 成比例
n 成比例
注:n 表示各物质的物质的量、ω%表示质量分数、C 表示物质的量浓度、
Δn(g) =0 表示反应前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
1
要点诠释: 等效平衡的解题方法与技巧是:明确等效平衡的种类:一是恒温恒容下的等
【答案】 恒 压 恒
(2)
9
3a
(3)
0.4
1.2
x、y、z 取值必须满足的一般条件:(2 分)y=3x(x≥0);z
≥0
(x、y、z 不同时为
0)
(5)
2
5
(6) 0.75
0.5
容 x、y、z 取值必须满足的一般条件(一个只含 x、z,另一个只
含 y、z):(2 分)2x+z=2;
(2 分)2y+3z
达到平衡前 v(正)>v(逆) D.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 2.0molPCl3、2.0molCl2,达到平衡时,PCl3
的转化率小于 80%
【思路点拨】注意容器体积为 2.0L,所给数据为物质的量。
【答案】C
【解析】A.反应在前 50 s 内的平均速率应该是前 50 s 内 PCl3 浓度变化与时间的 比值,而不是 PCl3 物质的量的变化与时间的比值。 B.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 1.0molPCl5、0.20molPCl3 和 0.20molCl2 应
=6.
a 与 b 的关系是: a>b
类型二:恒温恒容下,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没有变化的反应来说(即△V=0 的 体系):等价转化后,只要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比例与原平衡起 始态相同,两平衡等效。 例 2、在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保持一定的温度进行以下反应:

高中化学高考总复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知识讲解及巩固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高中化学高考总复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知识讲解及巩固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高中化学高考总复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知识讲解及巩固练习题(含答案解析)【考纲要求】1.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并正确书写各种化学电源的电极反应和总反应方程式;2.理解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并正确书写电极反应和总反应方程式。

【考点梳理】【高清课堂:399199电极反应式的书写】考点一:正确书写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1.先确定原电池的正负极,列出正、负电极上的反应物质,在等式的两边分别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

要点诠释:一般来说,较活泼的金属失去电子,为原电池的负极,但不是绝对的。

如镁片和铝片插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组成的原电池虽然镁比铝活泼,但由于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失去电子被氧化,因而铝是负极,此时的电极反应为:负极:2Al-6e-===2Al3+正极:6H2O+6e-==6OH-+3H2↑或2Al3++2H2O+6e-+2OH-==2AlO2-+3H2↑再如,将铜片和铝片同时插入浓硝酸中组成原电池时,由于铝在浓硝酸中发生了钝化,铜则失去电子、作原电池的负极被氧化,此时的电极反应为:负极:Cu-2e-===Cu2+正极:2NO3-+4H++2e-===2NO2↑+2H2O2.要注意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要点诠释:在正负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不是孤立的,它往往与电解质溶液紧密联系。

如氢-氧燃料电池就分酸式和碱式两种, 如果是在碱性溶液中,则不可能有H+出现,同样在酸性溶液中,也不能出现OH-。

在酸性溶液中: 负极:2H2-4e-===4H+; 正极:O2+4H++4e-===2H2O 在碱性溶液中: 负极:2H2-4e-+4OH—===4H2O; 正极:O2+2H2O+4e-=4OH—。

3.要注意电子转移的数目要点诠释:在同一个原电池中,负极失去电子的总数一定等于正极得到电子的总数,所以在书写电极反应式时,要注意正负极得失电子相等。

这样可避免在由电极反应式写总反应方程式或由总方程式改写电极反应式时所带来的失误。

4.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必须遵循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要求:要点诠释:①电极反应式等式的两边原子数目及电荷必须守恒。

高中高考化学总结复习专题化学计算的基本方法技巧

高中高考化学总结复习专题化学计算的基本方法技巧

高考复习化学计算专题考点打破考点 1以化学常用计量为切入点的计算◆操练 1用 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12-A . 500mL0.2mo l ·L 的 Na 2S 溶液中含AB . 44g 丙烷所含的共价键数为 9N A5氦气所含原子数为 N A C . 25℃,× 10 Pa 时, 4gD .标准情况下, 1.12 L 氢气( DT )所含的中子数为 0.15N A2-2 -的物质的量小于 0.1N A 。

B 项,烷烃的共价键数为: 3n+1,【分析】 A 项,因 S水解,故 S 所以 44g 丙烷 (1mol) 的共价键数为 10N A 。

C 项, 4g 氦气 (1mol)d 原子数为 N A ,与外界条件没关。

D 项, DT 含中子数为 3,标准情况下,1.12L 氢气 (DT)(0.05mol) 所含的中子数为 0.15N A【答案】 AB考点 2以热化学和电化学为切入点的计算这种题目常常有必定的综合性。

主要波及对热化学方程式的理解和盖斯定律的运用、电池反 应方程式的书写及盐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的比较等知识,多以能源问题等社会背景为载体,既要 掌握核心知识,又要能从化学视角察看社会热门问题,能正确接受新的信息,具备用剖析的方法 解决简单化学识题的能力。

例题 2 北京奥运会火炬 “祥云”所用的环保燃料为丙烷(C 3H 8),悉尼奥运会火炬所用燃料为 65%的丁烷 (C 4H 10)和 35%的丙烷,亚特兰大奥运火炬燃料是丙烯(C 3H 6)。

已知:C 3H 8(g)+ 5O 2(g) = 3CO 2(g) + 4H 2O(l) ;△ H 1=- 2220.0 kJ ·mol -1 C 3H 6(g)+ 9/2O 2(g)= 3CO 2(g) + 3H 2O(l) ;△ H 2=- 2059 kJ ·mol -1 2H 2(g) +O 2(g)= 2H 2O(l) ;△ H 3=- 571.6 kJmol · -1(1)丙烷脱氢得丙烯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高考复习-化学计算-化学试题

高考复习-化学计算-化学试题

高考复习-化学计算-化学试题(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1-2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54分)1.10g元素R分别与氧组成34g氧化物甲、66g氧化物乙,则甲和乙的化学式分别可能是[]A.R2O和R2O3B.R2O3和R2O7C.R2O3和R2O5D.R2O3和R2O42.若40g密度为?g/cm3的CaCl2溶液里含2gCa2+,则Cl-的物质的量浓度是[]A.2.5?mol/LB.2?mol/L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硫酸的摩尔质量与NA个硫酸分子的质量在数值上相等B.NA个氧分子与NA个氢分子的质量比等于16:1C.28g氮气所含原子个数为NAD.在标准状况下,0.5NA个氯分子所占的体积定11.2L4.相同物质的量浓度和体积的稀HNO3分别与下列金属反应生成盐、NO和H2O,其中消耗金属物质的量最多的是[]A.CuB.FeC.AgD.Al5.20℃时,Ca(OH)2的溶解度为0.165g.于该温度下向539g饱和石灰水中通入一定量的CO2气体,得1g白色沉淀,则通入石灰水中CO2的物质的量是[]A.0.01molB.0.012molC.0.014molD.0.002mol6.19世纪,化学家对氧化锆的化学式有争议.经测定锆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1,其氯化物蒸气的密度是同溶、同压下H2密度的116-117倍,试判断与氯化物价态相同的氧化锆的化学式[]A.ZrOB.Zr2OC.Zr2O3D.ZrO27.两份质量为m的硫,分别跟足量的氢气和氧气反应,反应后将生成物混合,析出硫的质量[]A.2mB.1mC.1.5mD.0.5m8.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为25g,今在120g溶液中溶有20g溶质,要制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应采取的措施是[]A.蒸发掉20g水B.加入5g溶质9.在质量为Gg的坩埚中,加入BaCl2·nH2O晶体后,称得质量为W1g.加热使结晶水全部失去,冷却后称得质量为W2g.则n值为[]10.在VmL Al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过滤得白色沉淀;然后在高温下灼烧沉淀,得白色固体ag.则原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为[]11.氧气和氯气的混合气500mL(标况下),氢气在其中充分燃烧,用水吸收生成物得到250mL 溶液,从中取出25mL,用0.125mol/L的NaOH溶液20mL恰好中和.则与混合气体反应的氢气的体积为[]A.280mLB.300mLC.490mLD.720mL12.40g铁粉投入到500g稀硝酸中,若两物质恰好完全反应,还原产物为NO,则稀硝酸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40%B.36%C.24%D.12%13.式量为M的某物质,在室温下的溶解度为S,饱和溶液的密度为?g/cm3.则该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4.向K2SO4和FeCl3混合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当SO42-完全沉淀时,Fe3+也沉淀完全,则原混合溶液中K2SO4和FeCl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A.2:1B.2:3C.3:1D.3:215.13.5gCuCl2样品含下列某一种杂质,此样品与足量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29g沉淀,则样品中所含杂质为[]A.KClB.ZnCl2C.MgCl2D.BaCl216.把m mol的C2H4跟n mol H2混合于密闭容器中,在适当的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P mol C2H6,若将所得平衡混合气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需要氧气的物质的量为[]17.乙炔和乙烯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时,所需氧气的体积是原混合气体的2.7倍,则该混合气体与足量的H2发生加成反应时,消耗H2的体积是原混合气体体积的[]A.1.6倍B.1.8倍C.1.4倍D.1.2倍18.在一定条件下,将5体积NO、5体积NO2、6体积O2混合气体置于试管中,并将试管倒立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体积是[]A.1体积B.2体积C.3体积 4.4体积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1.将由KOH、KHCO3组成的混合物加热,充分反应后,固体质量由25.6g减少到20.7g,那么原混合气体中KOH的物质的量(“填>、<、=”)KHCO3的物质的量.2.由乙炔、苯和乙醛组成的混合物,经测定,其中含碳的质量分数为72%,则氧的质量分数为.3.甲酸甲酯与乙酸乙酯的混合物中氢的质量分数为 6.67%,则碳的质量分数为.4.一定量的铝和硅分别与足量的NaOH完全反应后,产生的气体在相同条件下体积相同,铝和硅的质量比为(Si+2NaOH+H2O=Na2SiO3+2H2↑).5.在400K时,向有机物A的蒸气20mL中充入60mL氧气,引燃恰好完全反应,产生的CO2和H2O(气)的体积比为2:3,冷却到反应前状况时,混合气体的密度比反应前减少1/5,则有机物的分子式是.6.在50mL bmol/L AlCl3溶液中加入50mL amol/L的NaOH溶液.①当a≤3b时,生成Al(OH)3沉淀的物质的量为.②当a、b满足条件时,无沉淀产生.③当a、b满足条件时,a增大,沉淀减少.7.某温度下饱和CuSO4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P%,向其中加入a g无水CuSO4,温度不变,最后析出b g CuSO4·xH2O晶体(b>a).写出P%、a、b、x的关系式.8.在KClO3+6HCl=KCl+3Cl2+3H20的反应中,当有6mol电子发生转移后,被氧化的氯原子与被还原的氯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9.在一密闭气缸中,用一不漏气的滑动活塞隔开,常温时,左边充入1/4体积的N2,右边充入3/4体积的H2和O2的混合气.若右边气体点燃,反应后恢复到原温度,活塞停留在气缸正中,则原来混合气中H2和O2的体积比为;.10.铜与1mol/L的硝酸反应,如果N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下降了0.2mol/L,则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下降了mol/L.11.硝酸铵溶于重水中,生成的水合氢离子的式量是.12.向含有各0.5mol Fe2(SO4)3、Cu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32g铜粉,反应完后,溶液中〔Fe2+〕〔Cu2+〕(不考虑水解,填>、<、=).三、计算题(第1题6分,第2题10分,共16分)1.把a L含(NH4)2SO4和NH4NO3的混合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需用b mol烧碱刚好把NH3全部赶出;另一份与BaCl2溶液完全反应时消耗c molBaCl2.由此可知原溶液中2.物质的量相等的两种金属价态相同的无水卤化物(卤素相同)29.6g,溶于水后再蒸发结晶,可得六水卤化物51.2g.将这些结晶水合物强热灼烧,又得到氧化物的混合物(金属价态不变)13.1g.如果将混合卤化物。

高中化学 有关氧化还原转移电子的计算题题型总结

高中化学  有关氧化还原转移电子的计算题题型总结

高中化学有关氧化还原转移电子的计算题题型总结一、考纲解读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注:高考化学命题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分为了解、理解(掌握)、综合应用三个层次,高层次的要求包含低层次的要求。

其含义分别为:了解:对所学化学知识有初步认识,能够正确复述、再现、辨认或直接使用。

理解(掌握):领会所学化学知识的含义及其适用条件,能够正确判断、解释和说明有关化学现象和问题。

能“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

综合应用:在理解所学各部分化学知识之间的本质区别与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必要的分析、类推或计算,解释、论证一些具体的化学问题。

常考题型:★ 考察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及相关计算考频负分:本专题内容为高考高频命题点,分值为2~3分。

题型内容:考题难度适中,试题题型主要为填空题。

考察内容:试题主要考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包括教材中常见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和信息型陌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二、考点梳理2.1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1.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及相互关系:2.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2.2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1.守恒定律氧化还原反应中有物质失电子必有物质得电子,且得电子总数等于失电子总数。

2.强弱规律具有较强氧化性的氧化剂跟具有较强的还原剂反应,生成具有弱还原性的还原产物和具有弱氧化性的氧化产物。

3.价态规律元素处于最高价态,只有氧化性;元素处于最低价态,只有还原性;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但主要表现一种性质。

4.转化规律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相邻价态之间的转化最容易;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发生反应,元素的化合价只靠拢不交叉;同种元素相邻价态之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5.难易规律越易失去电子的物质,失去后就越难得到电子;越易得到电子的物质,得到后就越难失去电子。

2.3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及相关计算1.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2.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得失电子守恒(1)找出氧化剂、还原剂及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2)找准一个原子或离子得失电子数(注意化学式中粒子的个数)(3)列出等式,n(氧化剂)×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高价-低价)=n(还原剂)×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高价-低价)三、命题特点&考试趋势一般会有两种题型:选择题或填空题选择题:一般问题比较简单,逻辑简短清晰,不容易造成混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巧解60题1.将KCl和KBr的混合物13.4g溶于水配成500mL溶液,再通入过量的Cl2反应后,将固体蒸干得固体11.175g。

求原来所配溶液中K+、Cl¯、Br¯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3:2:1 (B)3:2:2 (C)5:4:2 (D)4:3:2【简析】若考虑到溶液为电中性,阳离子所带正电荷的总量等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的总量可得出nK+=nCl¯+nBr¯,对照选项只能选A。

2.在密闭容器中盛有H2、O2、Cl2三种气体,电火花点燃后,三种气体都正好反应完全,冷却到室温,所得溶液得质量分数为25.26%,则原混合气体中三者得分子个数之比为( )(A)6:3:1 (B)9:6:1 (C)13:6:1 (D)15:8:1【简析】巧思时,根据2H2+O2==2H2O,H2+Cl2===2HCl。

可得出n(H2)=2n(O2)+n(Cl2),分析四选项只能是C。

3.KCl和KBr的混合物3.87g溶于水后,加入过量AgNO3溶液,共产生沉淀6.63g,则原混合物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24.1% (B)40.3% (C)25.9% (D)37.4%【简析】原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生成的沉淀与原物质相比只是把K+换成了Ag+,利用差量法就可求出K+的物质的量。

选B。

4.O2和Cl2的混合气体500mL,使H2在其中充分燃烧后,用适量水吸收反应产物制得250mL溶液,从中取出25mL,用0.125mol/L的NaOH溶液20.00mL恰好完全中和,则与混合气体反应掉的H2(标况)的体积为()(A) 448mL (B) 460mL (C) 472mL (D) 720mL【简析】若混合气体都是Cl2,完全反应时需H2500mL,若都是O2,则需H2更多,对照选项前三者都小于500,所以必是D选项。

5.标准状况下Cl2和H2共a L,在光照下充分进行反应,反应后的气体恰好能使b molNaOH完全转化成盐,则a、b的关系不可能是下列的()(A) b= a/11.2 (B) b< a/22.4 (C) b> a/22.4 (D) b> a/11.2【简析】此题可根据终态产物Na+或Cl原子守恒去解。

不论Cl2、H2谁过量再与NaOH 反应,反应后的终态产物总是NaCl或NaCl与NaClO的混合物。

总有nNa+=nCl,所以有nCl≤a/11.2mol,即b≤a/11.2。

故选D6.足量浓硫酸加入a g铜,完全反应后放出b L气体;足量的盐酸中加入m g FeS,完全反应后放出V L气体(标准状况),已知二者所产生的气体恰好完全反应,则a:b:m:V应是( )(A)40:14:110:7 (B)40:14:55:14(C)20:7:55:14 (D)20:7:55:21【简析】b L为SO2,V L为H2S,由2H2S+SO2=3S↓+2H2O,可知:b:V=1:2,则只有C符合。

选择C。

7.向500mlFeCl3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H2S气体,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滤液的质量比原来增重1g,则原FeCl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1mol/L (B)1.5mol/L (C)2mol/L (D)2.5mol/L【简析】根据2Fe3++H2S=2Fe2++S↓+2H+可知,增重的1g是H+,则通入的H2S为0.5mol,原溶液中的FeCl3为1mol,所以浓度为2mol/L,选C。

8.今有3mol/L盐酸和硫酸各100ml,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铁粉,待反应完毕后,测得生成气体的质量比为3∶4,则加入铁粉的质量是( )(A)5.6g (B)8.4g (C)11.2g (D)16.8g【简析】两种酸都完全反应时,盐酸溶解铁为8.4g,硫酸溶解铁为16.8g,产生H2的质量比是1∶2。

现在比值是3∶4,可见,对盐酸铁有剩余,对硫酸,铁不足。

所以8.4g<W铁<16.8g 选C.9.今有H2和CO(体积比为1:2)的混合气体为VL,当其完全燃烧时,所需O2的体积为( )(A) 3VL (B) 2VL (C) VL (D) 0.5VL【简析】要巧舍条件,体积比为1:2,无用,舍去。

根据H2,CO与O2化合时需氧气都为其体积的一半,故选(D)10.在100mL0.1mol/L的稀硫酸中加入20mL浓度为1mol/L的氨水,然后向该混合液中加入0.1mol/LBaCl2溶液,现欲使溶液中SO42-和Cl¯离子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则加入BaCl2溶液的体积是( )(A) 33.3mL (B) 66.6mL (C) 99.9mL (D)100mL【简析】巧思要满足[Cl¯]=[SO42-],可使H2SO4+BaCl2 = BaSO4 + 2HCl1mol 1/3mol 1/3mol 2/3moL 故选(A)11.把足量的铁粉投入到硫酸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剩余金属的质量与原加入的铁粉的质量相等,则原溶液中[H+]与[SO42-]之比为( )(A) 1:7 (B) 1:4 (C) 1:2 (D) 1:3【简析】设原溶液H2SO4为Xmol,耗铁也是Xmol,CuSO4为Ymol,反应后金属的质量增加8Y克,所以必有56X=8Y,得n(H2SO4) : n(CuSO4)=1:7,所以[H+] : [SO42-]=1 : 4,故选(B)12.0.3摩尔Cu2S与足量的浓硝酸反应,生成了Cu(NO3)2,H2SO4,NO和H2O。

在参加反应的硝酸中,未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应是( )(A) 2.2mol (B) 1.2mol (C) 1.8mol (D) 0.9mol【简析】巧攻一点,抓住Cu2S→2Cu(NO3)2→4NO3-,得4×0.3=1.2,所以选(B)13.38.4mgCu跟适量的浓HNO3反应,Cu全部作用后,共收集到22.4mL(标况)气体,反应消耗的硝酸的物质的量可能是( )(A) 1.0×10-3 mol (B) 1.6×10-3 mol(C) 2.2×10-3 mol (D) 2.4×10-3 molC14.向含有a gHNO3的溶液中加入b g铁粉,充分反应后,铁全部被溶解且生成NO。

若HNO3有a/4g被还原,则a∶b不可能为( )(A) 2∶1 (B) 3∶1 (C) 4∶1 (D) 9∶2【简析】由3Fe+8HNO3(稀) =3Fe(NO3)2+2NO↑+4H2O168∶504 =1∶3可知:WHNO3∶WFe必然大于3∶1时才符合题意。

所以选(A)15.某金属与稀硝酸反应生成一种硝酸盐,该硝酸盐受热分解生成NO2、O2和一种固体,该固体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比原硝酸盐只中该金属的化合价高,则该硝酸盐分解后生成的NO2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8∶1 (B)4∶1 (C)2∶1 (D)1∶1【简析】由电子守恒可知,若金属化合价不变,则NO2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现在金属的化合价升高(失电子),那么得电子的还原产物NO2的物质的量必然增大,所以只能选A。

16.已知a gNaHCO3与盐酸完全反应时消耗HCl b mol,而KHCO3和CaCO3的混合物a g与盐酸反应时,也消耗HClb mol,则混合物中KHCO3和Ca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3∶1 (B)14∶4 (C)17∶4 (D)13∶9解之得x=68 y=16 故选(C)17.将一定量的NaHCO3和NH4HCO3的混合物放入坩埚内,用酒精加热到质量不变时,最终称得残留物得质量是原来的一半,则原混合物中NH4HCO3的质量数为( )(A)25% (B)20.75% (C)17.85% (D)26.45%【简析】因NH4HCO3分解后无残留物:2NaHCO3=====Na2CO3+H2O+CO2↑残留物只是Na2CO3。

巧设未知数,设wNaHCO3为84g则wNH4HCO3为xg。

则必有(84+x)=53得x=22。

故×100%=20.75%选(C)18.将Mg、Al、Zn三种金属混合物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得3.36L氢气(标准状况),则三种金属得物质的量之和可能为( )(A) 0.125mol (B) 0.15mol (C)0.2mol (D) 0.215mol【简析】因Mg、Zn每摩各产生1molH2,Al每摩各产生1.5molH2,所以混合物的物质的量必小于0.15moL。

所以选(A)19.往100mL1mol/LNaOH溶液中通入一定量SO3,在一定条件下蒸发所得溶液。

析出的固体物质为5 g。

该固体物质的成分可能是( )(A)Na2SO4(B)NaHSO4(C)NaOH、Na2SO4(D)Na2SO4、NaHSO4【简析】可极端假设思维:因nNa+=0.1mol,全部为NaOH时为4g;全部为Na2SO4时为7.1g;全部为NaHSO4时为6g。

生成物为4<5<7.1所以选项为(C)20.将含O2和CH4的混合气体充入装有23.4gNa2O2的密闭容器中,点火花点燃,反应结束后,容器温度为150℃、压强为0 Pa。

将残留物溶于水,无气体逸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混合气体中O2和CH4的体积比为2∶1;(B)原混合气体中O2和CH4的体积比为1∶2;(C)残留固体中有Na2CO3和NaOH;(D)残留固体中只有Na2CO3。

【简析】此题的有关数据均不得用于计算,抓住“压强为0 Pa,残留物溶于水,无气体逸出”说明Na2O2已反应完全,可写出:6Na2O2+O2+2CH4→2Na2CO3+8NaOH 所以选(B)、(C)21.金属钠、氧化钠和过氧化钠得混合物得质量为3.72g,将次混合物完全与足量的水反应,生成672mL混合气体(标准状况),放电引燃,经济区台恰好完全反应,则原混合物中金属钠、氧化钠、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 (B)2∶1∶1 (C)1∶2∶1 (D)3∶2∶1【简析】在672mL气体中VH2∶VO2必为2∶1所以必有nNa∶nNa2O2=2∶1所以选B22.根2.7g铝完全反应的稀硝酸,最多能溶解掉铁的物质的量是( )(A)5.6g (B)6.4g (C)7.2g (D)8.4g【简析】Al→Al3+Fe→Fe3+等物质的量的铁为5.6g,但2Fe2++Fe=3Fe3+。

所以,溶解铁的物质的量应是Al的1.5倍,选D。

23.向Fe2O3和铁屑的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至固体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中不含Fe3+,而产生的Fe2+和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则原混合物中Fe2O3和Fe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 (B)2∶1 (C)1∶2 (D)1∶3【简析】本题有三个反应:(1)Fe2O3+H2SO4→ (2)Fe3++Fe→ (3)Fe+H2SO4→ 将三个方程式配平后叠加,或直接写出Fe2O3+2Fe+4H2SO4=4FeSO4+H2↑+3H2O 明确的确定了选项为(C)24.将0.093mol纯铁溶于过量的稀硫酸中,在加热下用0.025mol KNO3去氧化其中的Fe2+,余下的Fe2+用12mL 0.3mol/L的KMnO4溶液才能完全氧化(MnO4-→Mn2+)则NO3-的还原产物是( )(A)NO2(B)NO (C)N2O (D)NH3【简析】根据电子守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