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陆唐的钗头凤谈情志养生

合集下载

诗人终生悔恨和感伤的罗曼史:读陆游与唐宛的《钗头凤》

诗人终生悔恨和感伤的罗曼史:读陆游与唐宛的《钗头凤》
• • • • • 情语: 情语: 愁绪(愁苦 寂寞) 愁苦、 愁绪 愁苦、寂寞 怨恨、内疚) 错(怨恨、内疚) 难托(无助、幽怨) 难托(无助、幽怨) 绝望、无奈) 莫(绝望、无奈) • • • • • 景语: 景语: 红手、黄酒、 红手、黄酒、绿柳 人瘦、鲛绡透(眼前) 人瘦、鲛绡透(眼前) 离索(以往) 风恶 离索(以往) 桃花落、 桃花落、闲池阁
钗头凤
唐宛
世情薄,人情恶。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 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 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 独语斜栏。 独语斜栏。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 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 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 咽泪装欢。 咽泪装欢。瞒,瞒,瞒!
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达方式上把握内容和情感
千古悲情
——诗人终生悔恨和感伤的罗曼史:
读陆游与唐宛的《钗头凤》 读陆游与唐宛的《钗头凤》
钗头凤
陆游
红酥手,黄滕酒,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 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 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 几年离索。 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 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 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 锦书难托。 锦书难托。莫,莫,莫!
两首词主要特点概括
• 陆游把眼前景、现在事融为一体,又灌 陆游把眼前景、现在事融为一体, 把眼前景 之以悔恨交加的心情, 之以悔恨交加的心情,着力描绘出一幅 凄怆酸楚的感情画面, 凄怆酸楚的感情画面,故颇能以特有的 声情见称于后世。 声情见称于后世。 • 唐琬则不同,主要是把自己所遭受的愁 唐琬则不同 则不同, 苦真切地写出来,词中以自怨自泣、 苦真切地写出来,词中以自怨自泣、独 独语的感情倾诉为主, 言 独语的感情倾诉为主,故以缠绵执着 的感情和悲惨的遭遇感动古今 。

《钗头凤》中的情志养生说

《钗头凤》中的情志养生说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钗头凤》中的情志养生说导语:陆游与唐琬的爱情故事广为流传,人们更加为唐琬的抑郁成疾,早早离开人世感到惋惜。

封建制度无情地夺走了她的爱情,因此产生的过度哀怨悲愁...陆游与唐琬的爱情故事广为流传,人们更加为唐琬的抑郁成疾,早早离开人世感到惋惜。

封建制度无情地夺走了她的爱情,因此产生的过度哀怨悲愁夺去了她的生命。

在这个故事中,文学家会说陆游与唐琬这对情侣的《钗头凤》堪称千古佳作,但是中医养生家则从中引出一个情志养生的重大课题。

首先,由唐琬之死,使人们自然想到情志因素与人体健康和生命质量的关系。

《内经》明确指出“悲则气消”、“思则气结”,这说明消极的精神状态会消耗人体正气和影响人体气机的正常运行。

研究“人生延寿法”的学者胡夫兰德曾说:“一切对人不利的影响中,最能使人短命夭亡的就是不好的情绪和恶劣的心情,如忧虑、颓丧、惧怕、贪诈、怯懦、妒忌和憎恨等”。

据临床观察,情志调节与适应能力差的人较之心情舒畅之人易患心脏病、癌症、高血压、胃溃疡等疾病。

日本厚生省通过人口调查分析统计,离婚者同家庭生活美满、夫妻关系融洽的夫妇相比,其寿命要短得多,男性平均要短12岁,女性平均要短5岁。

据意大利的调查研究,也得出相似的结论,即独身主义者、离婚者的死亡率较之健康夫妇美好生活之人的死亡率要高出很多,其中死于肝硬化者竟达到后者的6倍。

唐琬要是想开一些,不要老是“欲笺心事,独语斜阑”,更不要整日“咽泪妆欢”,那她也不至于那么快就离开人间。

再来看陆游,他和唐琬分手后,也是极其痛苦的,虽愁绪将人都折磨消瘦了,但他经受住了这巨大的精神打击。

他把注意力和精力转移到抗金大业上,但是又受到统治集团中主和派的排挤打击,仍不得志,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情绪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情绪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钗头凤》是描写宋朝著名诗人陆游和唐婉的爱情故事。

唐婉原是陆游的表妹,两人结婚后十分相爱,唐婉的才华横溢与陆游的真挚感情,引起了陆母的不满。

封建礼教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在陆母的武断下,最终两人被迫离婚。

后来唐婉改嫁,陆游另娶。

离婚后,唐婉陷入极度痛苦之中,难以自拔。

几年后,便郁郁成疾,过早离开人世。

陆游则怀着对唐婉的思念,投入抗金的斗争中。

他不仅亲自到前线指挥作战,还用诗人的雄浑笔墨书写了近万首诗词,激发将士保家卫国的斗志,表现了一个伟大爱国诗人的豪迈气魄和宽广胸怀。

公元1200年,在唐婉病逝40年后,已经75岁的陆游,依然无法排遣心中对唐婉的眷恋,写下绝句《沈园》:“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陆游终年85岁,而他的一生却非常坎坷。

因主张抗击金兵,几度被贬罢官,但他总是用乐观豁达的心态对待逆境。

而且晚年耳不聋、眼不花,甚至还能上山打柴。

从唐婉的早亡与陆游的长寿,使人自然地联想到情绪与健康的关系。

人长期生活在不良情绪中,如郁闷、焦虑、愤怒时,可强烈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使人的分泌功能紊乱,免疫机制受损,抵抗力下降。

不良情绪不仅容易使人诱发疾病,甚至患上癌症。

而豁达的性格和乐观的情绪可使人精神轻松,免疫功能和抵抗力增强。

古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关于情绪对健康的影响方面曾写道:“怒甚偏伤气,思多太损神,神疲易役,气弱病相侵,若要无诸病,常当节五辛,安神益悦乐,惜气供和纯。

”从唐婉和陆游对待同一问题,所表现出完全不同的精神状态,会得出这样的答案:人的一生可能会经历很多坎坷或磨难,但应学会自觉地调整自己,保持精神上的超脱、情绪上的稳定,提高自己对社会及周围环境的适应力,近说有利于健康,远看对长寿都是非常有益的。

情绪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下面这两首词《钗头凤》,是陆游和唐婉离婚后,在绍兴沈园巧遇时写的。

从中不难看出两人当时的心境。

《钗头凤》——陆游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钗头凤 陆游 唐婉 原文

钗头凤 陆游 唐婉 原文

钗头凤陆游唐婉原文
《钗头凤》
宋·唐婉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乾,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

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

瞒,瞒,瞒!
【赏析】
陆游与表妹唐婉本恩爱夫妻,感情甚笃。

但因陆母卜喜欢唐婉,终被迫休离。

后二人各自婚娶。

十年后的一个春日,陆游独游沈园与唐婉邂逅。

唐婉以酒肴款待,陆游感伤万分,惆怅不已,随即在园壁上题下此词,抒发了自己内心的眷恋相思之情和无尽的追悔悲愤。

唐婉读后百感交集,含泪和词一首。

此后郁郁寡欢,怏怏而卒。

二词绝望凄楚,缠绵悱恻,感人至深,荡气回肠,催人泪下,唐词尤甚。

四十年后,陆游沈园重游,含泪写下《沈园》,以纪念唐婉: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其中不乏刻骨铭心的眷恋与相思,也充满不堪回首的无奈与绝望,真是荡气回肠,震烁人心。

陆游诗中的养生思想

陆游诗中的养生思想

陆游诗中的养生思想陆游(1125-1210),字次舟,号小红驴,松江(今上海)人。

他是南宋诗人,洞仙派创始人,是大唐文学家和诗字大家,他的诗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一面旗帜。

他的著作“陆游集”包括诗、词、曲、文、书、寓言等多种文类,以及传说、笑话、谚语、俗文等等,共有8600多篇,成为中国古代诗的经典著作,其中的诗歌被尊为中国文学的瑰宝。

从陆游的诗歌中可以发现,养生是他十分重视的一个话题。

他说“补血补气,健脾养胃”,“安心乐道,才有智聪”,“智慧自强,身体自保”,“淡茶粥膳,安神健身”,“谨言慎行,重视养生”,这些话都在告诫人们把握好自身身体状况,重视养生之道。

陆游不但注重养生,他还重视健康的心态,这在他的诗中也有明显的表现。

他说“平安无事时,心中应自安;心安自然有,无事莫烦恼”,这里可以看出他温馨的心理暗示,强调要有安定的心态,用健康的心灵去面对生活,平常以宁静的态度,而不要向外的攻击和影响而神经过分。

此外,陆游还强调了积极的行为对于养生的重要性。

他说“人吃苦受累,心能把难忘;智慧自强心,能力自寒暄”,“苦中作乐者,安神增健康”,这里表明他主张人们应当积极地看待生活,积极行动,努力改变自身的心态和行为,以一种积极的思维和行为来改变现状,达到养生的目的。

陆游的诗歌中涉及到养生思想,语言简洁,墨宝深刻,以其精湛的文字表达出对生活的各种思想,他在其诗歌中让人们深刻地体会到了养生的重要性,引发了一股养生的热潮。

当今社会,养生已经成为一个相当重要的话题,我们应该努力坚持自己的养生之道,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无论是失眠、抑郁症、虚弱体质等健康问题,都应该重视,把养生作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找出个人的合适的养生方法,注重调节身心,让自己保持健康,享受健康的生活。

随着我们对健康的重视和追求,养生之道也在不断强化,在古代,养生大多以宗教和阴阳学说为主,而现在,养生已经越来越注重实践,而不仅仅是理论。

这就要求我们根据自身的体质特征和生活习惯,找出合适的养生方法,从而达到健康的目标。

千古绝唱《钗头凤》:初读惋惜字中情,再读悲叹世间殇

千古绝唱《钗头凤》:初读惋惜字中情,再读悲叹世间殇

千古绝唱《钗头凤》:初读惋惜字中情,再读悲叹世间殇提起诗人陆游,很多人都熟悉。

这位被称为南宋最杰出的爱国诗人,在诗词、散文和书法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成就,更有近万首诗篇流传于世。

其中包括:清新雅致的田园诗篇,慷慨激昂的爱国诗作和缠绵悱恻的情感诗词。

那首题于沈园、道尽相思的《钗头凤》,更是流传千古。

世人皆知《钗头凤》分为上下阙,而诗词背后讲述的是陆游和才女唐婉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

只可惜这份痴心和深情,也难敌封建礼教的残酷打压和肆意伤害。

纵然爱的再深,这对才子佳人最后也被迫分开,只能将心里的眷念和无奈,对世道的悲叹和痛楚赋予诗词之中。

这段凄美爱情令人感叹唏嘘的同时,更让人感受到了腐朽封建制度对人性的压榨和迫害。

【陆游:被封建观念和畸形孝道束缚着的可怜人】陆游和唐婉的结合,既承天意,又顺人心。

一个温文尔雅,才华横溢;一个娴静灵秀,仪态清雅。

本就青梅竹马的两人,怎么瞧着都是天作之合。

陆游和唐婉都擅长诗词,时常于花前月下,吟诗作对,两家父母看在眼里,也欢喜于心;更何况,唐陆两家本就是近亲,两人自幼便有表兄妹的亲缘。

于是,陆家以家传凤钗为信物,定下这门亲上加亲的婚事。

宋高宗绍兴14年,陆游和唐婉喜结夫妻。

婚后的两人更是相敬如宾,闲暇之余常借诗词倾诉衷肠。

琴瑟在御,莫不静好!单是这份温馨的甜蜜,千百年后,也令后人心神向往。

如果日子能这样一直顺心如意,两人也不失为一对神仙眷侣。

奈何世间之事,总是风云跌宕,变故横生!两人婚后,陆母便以唐婉多次耽误陆游学业,大加训斥。

认为陆游贪念儿女情长,将功名利禄全部抛到了脑后,是唐婉为人妻的失职。

要知,在古代,男子多以考取功名为重。

同样,力争仕途、光耀门楣,也是陆游要完成的使命。

这份不容反抗的责任,成了时代压在陆游身上的第一座山。

但面对陆母的训斥,陆游起初并没有太过在意,他不知道,自己的母亲对于儿媳的忍耐已经到了极限。

陆母深知陆游心思全在唐婉身上,为了防止儿子荒废学业,更因为唐婉过门至今,未曾诞下一儿半女,陆母便以死相逼陆游休妻。

《钗头凤 红酥手》原文及赏析

《钗头凤 红酥手》原文及赏析

《钗头凤·红酥手》原文及赏析
《钗头凤·红酥手》是南宋诗人、词人陆游的一首词,其原文如下: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这首词主要描绘了陆游与原配唐氏的爱情悲剧。

全词记述了作者与唐氏在沈园的一次偶然相遇的情景,上片通过追忆往昔美满的爱情生活,感叹被迫离异的痛苦;下片由感慨往事回到现实,进一步抒写夫妻分别后的相思之苦和离愁别绪。

赏析:
此词情感真挚深沉,语言质朴自然。

首句“红酥手”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唐氏的美丽和柔弱,接着“黄縢酒”暗示了他们曾共享的美好时光。

然而随后的“东风恶,欢情薄”,却展现了他们爱情的悲剧性。

接下来的几句词,更是深深表达了他们的离愁别绪和对过去的怀念。

整首词情感饱满而深挚,充满了深深的哀怨和无尽的思念之情。

钗头凤二首读后感

钗头凤二首读后感

钗头凤二首读后感先看陆游写的那首。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这一开头啊,就像电影镜头一样,给咱展现出一幅画面:一双红润酥软的手,端着一杯黄封酒,周围是满城的春色,可那宫墙里的柳树,就像一道屏障,隔开了他和爱人。

这画面看着美,可心里却透着一股无奈和哀伤。

他回忆起往昔的美好,“东风恶,欢情薄”,这“东风”就像是那破坏他们爱情的恶势力,一下子就把那点欢情给吹散了。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陆游心里那股子愁啊,像一团乱麻。

这么多年的分离,他满心都是悔恨,觉得这一切都是错的。

再看唐婉的回应。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唐婉一上来就吐槽这世间的人情淡薄,黄昏时分,雨打落花,这场景就象征着她自己的命运,被风雨摧残,被世俗打压。

“晓风干,泪痕残。

欲笺心事,独语斜阑。

难、难、难!”她早上起来,泪水还残留在脸上,想要把心里的话写出来,却只能独自靠着栏杆诉说。

这“难”字,道出了她多少的辛酸啊。

她想表达自己的感情,可在那个封建礼教的社会里,太难了。

这两首词就像是两个人隔着时空的对话。

陆游说“错错错”,唐婉说“难难难”,一个是对命运的悔恨,一个是对困境的无奈。

他们的爱情就像是被命运捉弄的小木偶,身不由己。

我就想啊,要是当时的社会能宽容一点,让他们能在一起,那该多好。

可这就是历史的无奈之处,这两首词就像两颗遗落的珍珠,在岁月的长河里散发着无尽的哀怨和遗憾,让我们这些后人读了,也不禁为他们的爱情掬一把同情泪,同时也感叹封建礼教的可恶,活生生把一对相爱的人给拆散了。

这爱情故事虽然凄惨,但这两首词却因为这份真情实意而流传千古,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陆·唐的《钗头凤》谈情志养生
张仲景国医学院庞景三
陆游是我国南宋时期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妻子是他的表妹唐琬,夫妻二人感情弥笃。

但陆游的母亲不喜欢这个儿媳妇,强迫他们离了婚。

后来唐琬改嫁赵士程,陆游也另娶妻子。

公元1155年春天,陆游春游,二人在绍兴禹迹寺南的沈园相遇,唐琬殷勤地招待陆游,彼此心中都很苦恼,也很无奈,陆游十分伤感地在沈园墙上题了一首《钗头凤》:
红酥手,黄腾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绵书难托。

莫,莫,莫!
唐婉见了之后,更是难抑心中的悲愤忧愁之情,便和了一首,句句哀怨,字字凄绝: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错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

难,难,难!
人成名,今非昨,病魂长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

怕人寻问,咽泪妆欢。

瞒,瞒,瞒!
回去后,唐琬忧郁成疾,不久就离开了人世。

封建制度无情地夺走了她的
爱情,因此产生的过度哀怨悲愁夺去了她的生命。

若从文学角度看,陆游与唐琬这对情侣的《钗头凤》堪称千古佳作,若从中医养生角度看,则引出一个情志养生的重大课题。

首先,由唐琬之死,使人们自然想到情志因素与人体健康和生命质量的关系。

《内经》明确指出“悲则气消”、“思则气结”,这说明消极的精神状态会消耗人体正气和影响人体气机的正常运行。

研究“人生延寿法”的学者胡夫兰德曾说:“一切对人不利的影响中,最能使人短命夭亡的就是不好的情绪和恶劣的心情,如忧虑、颓丧、惧怕、贪诈、怯懦、妒忌和憎恨等”。

据临床观察,情志调节与适应能力差的人较之心情舒畅之人易患心脏病、癌症、高血压、胃溃疡等疾病。

日本厚生省通过人口调查分析统计,离婚者同家庭生活美满、夫妻关系融恰的夫妇相比,其寿命要短得多,男性平均要短12岁,女性平均要短5岁。

据意大利的调查研究,也得出相似的结论:即独身主义者、离婚者的死亡率较之健康夫妇美好生活之人的死亡率要高出很多,其中死于肝硬化者竞达到后者的6倍。

唐琬要是想开一些,不要老是“欲笺心事,独语斜阑”,更不要整日“咽泪妆欢”,那她也不至于那么快就离开人间。

再来看陆游,和唐琬分手后,他也是极其痛苦的,虽愁绪将人都折磨消瘦了,但他经住了这巨大的精神打击。

他把注意力和精力转移到抗金大业上,但是又受到统治集团中主和派的排挤打击,仍不得志,可他再次经受住了政治上的打击,其作的《卜算子》“咏梅”反映出他的遭遇与品格: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晚年,陆游闲居山阴,生活拮据,但他仍乐观豁达,“纷纷谤誉何劳问”,“莫厌相逢笑口开”,名利不足挂齿,逆境笑口常开,这确实是男人比海洋还宽阔的胸怀。

“昨夕风掀屋,今朝雨淋墙,虽知柴米贵,不废野歌长”。

生活上的穷困没能使诗人忧郁不解,仍然是顺其自然,我行我素,吟诗不绝。

这种及时消除不良情绪对机体的影响的能力是何等的大度与智慧!
上山采药,串村行医是陆游生活的又一写照,以致于许多人向他请教如何辨识草药,甚至有一些人家给孩子起名时都要嵌入一个“陆”字,以表达对陆游的爱戴之情。

诗人除提倡劳动锻练之外,还非常有生活情趣,其《书意》诗云:“整书拂几当闲嬉,时取曾孙竹马骑。

故做小劳君会否,户枢流水即吾师”。

陆游到老仍耳不聋、眼不花,在那种年代竞享年85岁,绝对算得上是一个老寿星,这与他善于调节情绪,有效转移不快,遵循情志养生之道是分不开的。

从这两位爱情悲剧主人公的不同结局,可以看出,人的情志对机体的影响十分巨大,能否控制与调节情志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讲决定了人体健康与否。

唐琬陷入不良的情志当中不能自拔,因而伤身殒命。

陆游善于转移与调节不良情志而健康长寿,这在当今社会变改和激烈竞争的环境中如何生存与发展,如何保证身心健康更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