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选项最准确地描述了文学的定义?A. 文学是一种通过文字表达思想情感的艺术形式。
B. 文学是一种满足人们娱乐需求的文化产品。
C. 文学是一种传递历史知识和道德准则的工具。
D. 文学是一种能够改变社会现实的政治手段。
答案:A2. 文学史研究的过程中,哪个角度的分析最重要?A. 作者的生平和背景。
B. 文学作品的风格和结构。
C. 文学作品在当时社会的影响力。
D. 不同文学作品之间的联系和发展。
答案:D3. 以下哪个不是中国古代文学流派?A. 诗歌B. 散文C. 小说D. 话剧答案:D二、问答题1. 请简述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
现代主义文学强调个人内心的体验和表达,追求形式上的创新和突破。
它拒绝传统的叙事结构和语言规范,注重写作风格的独特性和艺术性。
现代主义文学作品通常表现了对现实世界的怀疑和疏离感。
2. 请举例说明一个著名的现代主义文学作品。
《尤利西斯》是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的代表作品,也是现代主义文学的经典之作。
这部小说以流变的叙事技巧和意识流的创作手法,描述了一个在一天内发生的各种事件和人物的内心世界。
三、论述题请就以下观点展开论述:文学作品能够启迪人类思想,引发社会变革。
文学作品是一种强大的思想引导和社会变革的催化剂。
通过文学作品,人们可以深入了解和体验不同的观点、情感和经历,从而拓宽思维,开阔视野。
世界上许多历史变革和社会运动起初都是由一部文学作品或作家引发的。
例如,马克思的《资本论》和《共产党宣言》这样的文学作品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的传播和实践起到了重要作用。
文学作品通过各种手法和形式,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它可以通过描写社会问题、展现人性弱点或者表达理想追求,引起读者对现实的关注和思考,进而激发行动。
例如,在美国南部种族隔离时期,哈珀·李的小说《杀死一只知更鸟》通过描述一个种族主义倾向的社会,唤起了读者对平等和正义的思考,为种族平等运动做出了重要贡献。
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文学的定义是什么?A. 一种艺术形式B. 一种科学学科C. 一种娱乐活动D. 一种社会现象答案:A2. 下列哪项不是文学的基本功能?A. 审美功能B. 教育功能C. 娱乐功能D. 经济功能答案:D3. 现代文学理论中,文学的“四要素”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作者B. 作品C. 读者D. 出版社答案:D4. 以下哪位不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A. 巴尔扎克B. 托尔斯泰C. 卡夫卡D. 狄更斯答案:C5. 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是什么?A. 强调理性和秩序B. 强调个人情感和想象力C. 强调社会现实和批判D. 强调自然和传统答案:B6.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悲剧?A. 《哈姆雷特》B. 《罗密欧与朱丽叶》C. 《悲惨世界》D. 《安娜·卡列尼娜》答案:C7. 以下哪种文学形式不属于诗歌?A. 抒情诗B. 叙事诗C. 散文诗D. 小说答案:D8. 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是什么?A. 强调历史连续性和传统B. 强调文本的确定性和客观性C. 强调多元性和相对性D. 强调理性和逻辑答案:C9. 以下哪位不是象征主义诗人?A. 波德莱尔B. 马拉美C. 叶芝D. 雪莱答案:D10.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是?A. 《百年孤独》B. 《悲惨世界》C. 《安娜·卡列尼娜》D. 《追忆似水年华》答案:A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文学创作中“灵感”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答案:灵感是文学创作中作者突然获得的创作冲动或思想火花,它通常来源于作者的内在情感、生活体验或外部环境的刺激。
灵感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激发作者的创作激情,引导作者深入思考,从而创作出具有独特性和新颖性的作品。
2. 描述文学批评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答案:文学批评的基本原则包括客观性、公正性和多元性。
批评者应基于作品本身进行分析,避免主观偏见。
文学批评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文本分析、历史批评、心理批评、文化批评等,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视角和侧重点。
《文学概论》题库含答案

文学概论》题库含答案第一章文学的性质一、名词解释1.文学的认识性2.文学的倾向性3.文学的实践性4、文学的情感性5.文学的形象性二、选择题1.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具有认识性和(AB)A.倾向性B.实践性C.艺术性D.理论性2.“我们不应该为了观念的东西而忘掉现实主义的东西,为了席勒而忘掉莎士比亚。
”这句话的言说者是(A)A.恩格斯B.马克思C.列宁D.别林斯基3.作为文学的媒介,语言深刻、全面地影响着文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使文学呈现出有别于其他艺术的间接性和(AB)A.精神性B.蕴藉性C.审美性D.艺术性4.“文学把你投入战斗;写作,这是某种要求自由的方式;一旦你开始写作,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你已经介入了。
”这句话的言说者是(B)A.鲁迅B.萨特C.马克思D.斯大林三、判断题1.、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是对社会生活状况的反映,而如《山海经》等作品则不是对现实的反映。
(X)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V)3.文学的倾向性只与作家的所具有的特定阶级立场、思想感情和价值取向有关。
(X)4•在阶级社会中,文学的政治和思想倾向性很大程度上表现为阶级性。
(V)5.文学的真实性是指对社会生活进行自然主义的照抄。
(X)6.文学形象来源于生活中的真实形象,所以它只与社会生活有关。
(X)四.简答题1.简述艺术直觉与科学直觉的区别2.如何理解文学的认识性?3.如何理解文学的倾向性?4.如何理解文学的实践性?五、论述题1.请结合具体实例分析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的特点?六、材料题:1.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
然非多读书,多理,则不能极其至。
所谓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
诗者,吟咏情,也。
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请分析该段材料蕴含的观点。
第二章文学的价值与功能一、名词解释1、文学的价值2、文学的功能3、文学认识功能4、文学的教育功能二、选择题:1、“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篇一」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 0分)1.在魏晋时期,南朝宋文帝建立"四学"即"儒学"、"玄学"、"史学"和"( C )"。
这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性事件。
A. 佛学B.诗学C.文学D. 神学2.文学观念是关于文学的普遍属性的理性认识。
在中外文论史上,文学观念形形色色、种类繁多,我们教材咐介绍的主要文学观念除了摹仿论、实用论、表现论、体验论、语言论以外还有( B )。
A. 反映论B.文化论C. 意志论D.信息论3. 文学文本是有待于阅读的具有蕴藉性与开放性的,其特征主要包括语言系统、蕴藉、开放性、阅读期待和( D )。
A. 表志B.表象C.表情D.表意4. 以暗示方式披露隐含的哲理的文本是( D )文本。
A. 象征型B.创意型C.再现型D.表现型5. 文学意象是文学作品中具有表意性功能的文学形象,其特征主要有指意性、暗示性、( D )A. 历史性B.独创性C.感染性D.朦胧性6. 文学典型是一种以怪异的个别去显现普遍性的人物或事物的形象。
其特征主要表现为历史性、感染性、多义性、( B )。
A. 指意性B.独创性C.随意性D.特殊性7. 随笔这个名称和形式都是法国作家( D )创造的,随后不久这种文体被引进了英语。
A. 席勒B.培根C. 歌德D.蒙田8. 唐代出现了( A ) ,有人物、情节,已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基本具备了小说的形态,对后代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A. 传奇B.话本C. 志人志怪小说D. 章回体小说9. 作者的语境条件包括历史情境、( C ) 、文学资源场及文学创新需要等几个重要方面。
A. 拟念读者B. 意识形态氛围C.个体体验D.创作过程10. 当代西方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属于( D )模式。
A. 心理分析批评B. 语言批评C.社会历史批评D.文化批评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1. 文学一词在中国历史上曾表现出的含义主要有( ABCDE )。
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只有‘人’才独具有美的理想。
”说这话的人是()A.黑格尔 B.康德 C.别林斯基 D.达·芬奇2.古人云“真境逼而神境生”,意思是说()A.虚境的产生依靠实境的完美表达 B.虚境是艺术表现的重心C.实境是意境创造的意向和目的 D.意境的创造不应考虑虚境3.司空图主张“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这在意境创造中一般表现为()A.情景相生 B.情中见景 C.景中藏情 D.情景并茂4.林语堂认为“汉语的单音节性”造就了()A.中国文学的主题 B.中国文学的风格 C.中国文学的美 D.中国文学的文体5.狭义文化概念的涵义是()A.民族生活的种种方面 B.个人的素养及其程度C.人类的符号活动及其产品 D.人所需要、制作和发明的一切6.在各种文学观念中,把“作品”提到本体地位的,是()A.表现说 B.再现说 C.实用说 D.客观说7.马克思认为文学的高度发展有时不是出现在经济繁荣时期,而是出现在经济落后时期,这种现象表明了()A.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之间的不平衡关系 B.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没有关系C.艺术发展不必以物质发展为基础 D.艺术发展只依循自身的发展规律8.杜甫说:“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这两句诗强调了()A.文学发展中的革新性 B.只要学习古人就能创造出优秀的作品C.文学发展中的历史继承性 D.文学形式的稳定性9.较早对“摹仿”说进行系统论述的人是()A.苏格拉底 B.贺拉斯 C.达·芬奇 D.亚里士多德10.鲁迅说:“有害的文学的铁栅是什么呢?批评家就是”。
这句话说明了()A.作家对接受者的影响 B.文学作品对接受者的影响C.文学批评家对接受者的影响 D.作者对批评家的影响11.“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现象是()A.作家创造艺术形象的结果 B.接受者再造形象的结果C.作品表现作家思想的结果 D.作品反映生活的结果12.一个好的文学批评家能够()A.跳过审美体验阶段,而对作品进行评价 B.通过对作品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而评价作品C.以发达的美学感受来弥补思想能力的不足 D.越过一般的接受过程来审视作品13.“圣人立象以尽意”之说出自()A.《周易·系辞》 B.《庄子》 C.《论语》 D.《论文偶记》14.巴赫金认为叙述语体是一种“双声话语”,意思是指()A.叙述者与人物的结合 B.情感与理智的统一C.意识与无意识的结合 D.说话人与听话人的对话交流15.在抒情理论中,可以理解为“心理画面”的范畴是()A.意象B.隐喻C.典故D.意蕴16.浪漫主义的抒情原则是()A.理性对情感具有绝对的优先性 B.“发乎情,止乎礼义”C.情感自然流露和直抒胸臆 D.表现心灵的感应17.在西方诗学中,把同一个音或类似的音予以有规则的反复排列,称为()A.韵 B.律 C.音律 D.格调18.使接受者明显参与叙述行为的“叙述视角”是()A.第一人称叙述 B.第二人称叙述 C.第三人称叙述 D.视角变换叙述19.文本中的叙述语言和故事内容的重复关系称为()A.时距 B.次序 C.频率 D.视角20.“文学中的语言”是指()A.书面语言 B.文学文本的语言 C.作家内心语言 D.理想化语言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艾布拉姆斯提出的文学要素包括()A.世界 B.作家 C.作品 D.接受 E.批评2.朱光潜认为诗的节奏通常包括()A.长短 B.刚柔 C.轻重 D.高低 E.张弛3.伊瑟尔提出的“召唤结构”是指()A.作品内部的组织构造 B.作品内容的总体安排 C.文本的潜在结构D.文本的图式化框架 E.文本的题材内涵4.文学接受中预备情绪的特征有()A.哲理性 B.象征性 C.审美性 D.朦胧性 E.期望性5.抒情作品以情感为本位,这就意味着()A.重情感而轻想象B.情感是决定作品成败的惟一因素C.优秀的抒情作品包含着巨大的情感容量D.表达了人类丰富、复杂的情感内涵E.情感是抒情作品的根基和血肉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3小题,26小题4分,27、28小题每小题3分,共10分)1.气势与氛围2.艺术直觉3.文学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波德莱尔“交感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为什么说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3.叙事理论中“省略”和“概略”有何区别?4.电影、电视传播方式的特点是什么?5.何谓“炼字”,其目的是什么?五、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34小题15分,35、36每小题10分,共35分)1.什么是典型环境?举例说明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
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文学的基本功能包括以下哪项?A. 娱乐B. 教育C. 宣传D. 以上都是2. 以下哪位不是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A. 弗吉尼亚·伍尔夫B. 詹姆斯·乔伊斯C. 马克·吐温D. 弗朗茨·卡夫卡3. “文学是人学”这一观点主要强调的是:A. 文学创作应以人为中心B. 文学作品应反映人的精神状态C. 文学批评应关注作者的个人经历D. 文学研究应关注文学的社会功能4. 以下哪部作品不属于现实主义文学?A. 《安娜·卡列尼娜》B. 《悲惨世界》C. 《百年孤独》D. 《战争与和平》5. 诗歌的韵律美主要体现在:A. 押韵B. 节奏C. 音调D. 以上都是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文学与社会的关系。
7. 描述文学批评的几种主要方法。
8. 解释什么是“文学的多义性”。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9. 论述文学作品的接受过程及其特点。
10. 以一部文学作品为例,分析其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四、案例分析题(共30分)11. 阅读以下文学作品片段,分析其语言风格和表现手法。
(此处应提供文学作品片段)文学概论答案一、选择题1. D. 以上都是2. C. 马克·吐温3. A. 文学创作应以人为中心4. C. 《百年孤独》5. D. 以上都是二、简答题6. 文学与社会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的。
文学不仅反映社会现实,也对社会产生影响。
文学作品可以揭示社会问题,推动社会进步,同时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也会影响文学创作的内容和形式。
7. 文学批评的主要方法包括:文本分析、历史批评、心理批评、女性主义批评、后殖民批评等。
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视角和分析工具,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
8. “文学的多义性”指的是文学作品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解读方式。
由于文学作品的开放性和读者的主观性,不同的读者可能会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同一作品,得出不同的结论。
2文学概论考试题及答案

2文学概论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文学创作的主要源泉是()。
A. 个人想象B. 社会生活C. 历史事件D. 自然景观答案:B2. 现实主义文学的核心特征是()。
A. 理想化B. 抽象化C. 典型化D. 神秘化答案:C3. 浪漫主义文学强调的是()。
A. 理性思维B. 情感表达C. 社会批判D. 客观描述答案:B4. 现代主义文学的显著特点是()。
A. 现实主义B. 传统主义C. 非线性叙事D. 历史主义答案:C5. 后现代主义文学倾向于()。
A. 重构历史B. 消解权威C. 强调传统D. 追求客观答案:B6. 诗歌中“意象”是指()。
A. 诗歌中的具体事物B. 诗歌中的抽象概念C. 诗歌中的形象与情感的结合D. 诗歌中的隐喻和象征答案:C7. 小说三要素不包括()。
A. 人物B. 情节C. 环境D. 主题答案:D8. 戏剧的基本结构包括()。
A. 独白B. 对话C. 舞台说明D. 所有选项答案:D9. 散文的特点之一是()。
A. 形式固定B. 语言华丽C. 内容自由D. 结构严谨答案:C10. 以下哪部作品不属于魔幻现实主义()。
A. 《百年孤独》B. 《佩德罗·巴拉莫》C. 《动物农场》D. 《霍乱时期的爱情》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文学与生活的关系。
答案:文学与生活的关系密切而复杂。
一方面,文学是生活的反映,作家通过创作表达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和思考。
另一方面,文学也能影响和塑造生活,通过文学作品传递的价值观和思想,可以启发读者对生活的理解和态度。
2. 描述文学语言的特点。
答案:文学语言具有形象性、情感性和创造性等特点。
它通过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创造出富有美感和深度的表达方式,以传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3. 说明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
答案: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通常通过外貌描写、内心独白、行动表现、对话交流等多种手法来实现。
文学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文学的定义是什么?A. 一种艺术形式B. 一种科学学科C. 一种社会现象D. 一种自然现象答案:A2. 以下哪个不是文学的基本特征?A. 创造性B. 形象性C. 逻辑性D. 情感性答案:C3. 文学作品的分类有哪些?A. 诗歌、散文、小说B. 诗歌、戏剧、小说C. 散文、戏剧、小说D. 诗歌、散文、戏剧答案:B4. 以下哪位不是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A. 弗吉尼亚·伍尔夫B. 詹姆斯·乔伊斯C. 威廉·福克纳D. 马克·吐温答案:D5. 什么是文学批评?A. 对文学作品的个人感受B. 对文学作品的系统性分析C. 对文学作品的随意评论D. 对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的描述答案:B二、填空题6. 文学作品的三个基本要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语言、形象、情感7. 现实主义文学强调对________的再现,而浪漫主义文学则强调对________的表达。
答案:现实、情感8. 古典主义文学的特点之一是________,而现代主义文学则倾向于________。
答案:规范性、创新性9. 文学作品的接受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阅读、理解、鉴赏10. 后现代主义文学常常采用________和________等手法。
答案:拼贴、反讽三、简答题11. 简述文学创作的过程。
答案:文学创作的过程通常包括灵感的触发、素材的搜集、构思的深化、创作的实施和作品的修改等阶段。
12. 什么是文学的审美价值?答案:文学的审美价值是指文学作品通过其语言艺术、形象塑造和情感表达等方面,给读者带来的美的享受和精神的启迪。
13. 论述文学作品与社会的关系。
答案:文学作品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它既能揭示社会现实,又能影响社会观念。
同时,文学作品的创作和接受也受到社会环境和文化传统的影响。
四、论述题14. 论述文学批评的重要性及其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概念题(10分,每小题2分)1.文学:2.艺术真实:3.文学性:4.叙述频率:5.文学消费:二、填空题(20分,每小题1分)1.作为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来源的三位哲人是、、。
2艾布拉姆斯的文学四要素包括、、、。
3.亚里士多德认为诗人摹仿的世界有三种_____ 、_____ 、____ 。
4.英加登的文本五层面说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人类文学传播的三个阶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二十世纪西方文论发展的两条路线是_______、________。
7.王国维把文学意境分为、。
8.文艺学的三个分支是、、。
9.关于文艺起源的主要观点有、、、。
10.文学批评的多种形态包括、、、、。
11.故事行动序列的典型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抒情作品的三个结构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历史上的主要悲剧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学期待视野的三个层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发展社会主义文学的“二为”方向是_______、________。
16.常见的批评文体包括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17.依据表演方式,戏剧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依据形式划分,诗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批评标准是、。
20.文学接受发生的主体因素包括、、。
三、选择题(20分,每小题2分)(在正确的题号上打“√”)1.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是:①关注现实②细节真实③反映本质④排斥理想⑤反对虚构2.文学抒情在本质上属于:①现实评价②自我表现③审美体验④情感宣泄⑤艺术形式3.作为文学最本质的特征是:①文字的科学②文章的学问③文化的载体④语言的艺术⑤抒情的方式4.表现文学风格的具体话语情境包括:①词语运用②体裁选择③结构安排④形象创造⑤社会状况5.艺术灵感的主要特征包括:①突发性②直觉性③迷狂性④情感性⑤创造性6.文学与社会科学的区别表现在:①反映对象②反映方式③作用特点④材料来源⑤思维形式7.依据作品内容,诗歌可分为:①自由诗②抒情诗③格律诗④叙事诗⑤哲理诗8.文学阅读活动对读者的要求是:①期待视野②对话欲望③思想正确④情感丰富⑤见仁见智9.俄国形式主义文论提出的主要理论观点有:①文学性②陌生化③本体论④细读法⑤主体论10.作者中心论强调的主要方面是:①主体心灵②作家经历③个性气质④读者反应⑤艺术天才四、简答题(30分,每小题10分)1.简述影响文学发展的上层建筑诸因素的具体制约关系。
2.简述文学意蕴三个层面(历史、哲学、审美)的具体含义。
3.简述文学接受中的共鸣及其原因。
五、论述题(20分,要点阐述10分,举例论证10分)通过对具体文学形象的分析,请描述一下文学典型的美学特征,并指出该典型在文学史上的独特的价值与意义。
本科期末考试文学概论(b)答案要点一、概念题1.文学是显现在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
2.艺术真实是对生活真实进行概括和提炼而形成的正确反映了生活本质的形象图景,它以生活真实为源泉,又高于普通的实际生活。
3.文学性是俄国形式主义理论的核心概念,认为文学研究的真正对象是作品的形式价值,也就是使一部作品成为文学作品的东西,即特异性。
4.叙述频率是指本文话语与故事内容的重复关系。
包括两个基本类型:事件的重复与话语的重复。
前者是指某一类型的事件反复出现;后者是指对一个事件的反复叙述。
5.文学消费在广义上是指人们用文学作品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的过程,也即文学阅读或欣赏;在狭义上则是指近代以来在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条件下,人们把文学作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而对它的购买、阅读以及传播行为,它是文学生产的最终完成。
二、填空题1.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2.世界、作家、作品、读者3.已有的事、或有的事、应有的事4.声音、意义、世界、观点、形而上5.口头传播、文字传播、电子传播6.科学主义、人文主义7.有我之境、无我之境8.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9.摹仿说、巫术说、游戏说、劳动说10.伦理批评、社会历史批评、审美批评、心理批评、语言批评11.首尾接续式、中间包含式、左右并联式12.声音、画面、情感经验13.命运悲剧、性格悲剧、观念悲剧、社会悲剧14.文体期待、形象期待、意蕴期待15.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16.论文、点评、随笔、序跋17.话剧、歌剧、舞剧18.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19.美学观点、历史观点20.期待视野、接受动机、接受心境三、选择题1.①②③ 2.①②③⑤ 3.④4.①②③④ 5.①②⑤6.①②③⑤7.②④⑤ 8.①②④9.①②③10.①②③⑤四、简答题1.影响文学发展的上层建筑因素包括:政治、道德、哲学、宗教,它们对文学的影响更为直接,文学发展是在诸多因素的“合力”中进行的。
政治影响:(1)制度、政策对于推动或扼杀文学的巨大作用;(2)特定的政治思想对文学思想的深刻介入;(3)统治者的个人好恶对于文学的有力影响。
道德影响:(1)道德观念是评价文学的基本尺度;(2)道德冲突是文学的魅力之所在;(3)道德评价与历史评价的矛盾。
哲学影响:(1)哲学思潮深刻影响文学面貌;(2)哲学精神影响作家对生活的理解;(3)哲学意识表达是作品获得深刻性的条件之一。
宗教影响:(1)思考彼岸影响文学思维层次;(2)想象方式启迪文学运思境界;(3)思维方式影响文学批评观念。
2.文学意蕴层面,是指本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等各种内容所呈现的丰富意味,一般又可分出三个层面:(1)历史内容层:作为生活的折光、作为文化的积淀、作为诗意的表现;(2)哲学意味层:作者对人生真谛的刻骨铭心的体验、作品中深藏的超越时空的永恒的人生精义、读者所悟到的可喻不可说的生命的灵境;(3)审美意蕴层:感官的愉悦、体验的丰富、生命的激情。
3.共鸣是指人们在文学接受的高潮阶段所产生的同作品表现的思想感情相通、类似或交流融汇的思想感情活动,其要点有二:一是读者与作品之间的感应与交流,二是不同读者面对同一作品时的共识;产生共鸣的原因有:读者本身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优秀作品表现了人类的共同美,读者人生体验与作品情境的一致,基本人性的相通以及主体心理的同构。
五、论述题典型是文学话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性格。
典型的美学特征首先在于其特征性,即外在形象的极其生动、独特,内在本质的及其丰富、深刻,既有总体性格特征,又有局部细节特征;典型的另一美学特征在于其艺术魅力,外在表现上是其强大的吸引力,内在实质则是其真实性、新颖性、诚挚性和蕴藉性所造成。
伟大的文学典型通常都是在文学史上独一无二的创造,是既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的“这一个”。
一、概念题(10分,每小题2分)1.文学文本:2.陌生化:3.期待视野:4.原型:5.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二、填空题(20分,每小题1分)1.依据冲突性质,戏剧可分为、、。
2.依据表现形式,诗歌可分为、、。
3.抒情作品的三个结构要素是、、。
4.构成文学叙事的三方面涵义是、、。
5.英加登的“文本五层面”说是指、、、、。
6.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悲剧六因是指、、、、、。
7.文学话语活动的五要素包括、、、、。
8.审美意识形态的复杂组合包括、、。
9.常见的风格形态分类包括、、、。
10.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三块基石是、、。
11.中国古代文论的心理学观点主要有、、、。
12.人类文学传播的三个阶段包括、、。
13.王国维把文学意境分为、。
14.马克思主义的批评标准是、。
15.文学接受对象的文化属性包括、、。
16.常见的批评文体包括、、、。
17.文学风格形成的客观因素包括、、。
18.故事行动序列的典型形式有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
19.三国时期王弼关于本文层次的说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20.文学创作的一般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20分,每小题2分)(在正确的题号上打“√”)1.历史上关于雅与俗的两种表述方式是:①寓庄于谐②阳春白雪③曲高和寡④下里巴人⑤文以载道2.文学抒情在本质上属于:①现实评价②自我表现③审美体验④情感宣泄⑤艺术形式3.文学阅读活动对读者的要求是:①期待视野②对话欲望③思想正确④情感丰富⑤见仁见智4.依据手段和材料,艺术可分为:①表演艺术②造型艺术③综合艺术④影视艺术⑤语言艺术5.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是:①关注现实②细节真实③反映本质④排斥理想⑤反对虚构6.文学批评的艺术标准包括:①真实程度②文体形式③形象特征④意蕴内涵⑤政治倾向7.作为文学最本质的特征是:①文字的科学②文章的学问③文化的载体④语言的艺术⑤抒情的方式8.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相同点是:①源于生活②细节真实③手法夸张④反映本质⑤表现情感9.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实质上是在于:①真实性②科学性③新颖性④诚挚性⑤蕴藉性10.文学批评的正确态度是:①实事求是②客观公正③艺术民主④批评作家⑤炒作作品四、简答题(30分,每小题10分)1.简述文学概念三种含义的具体内涵。
2.简述文学意境的含义及其特征。
3.简述文学接受中的共鸣及其原因。
五、论述题(20分,要点阐述10分,举例论证10分)以具体作品为例,论述文学风格及其成因,并比较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在题材、意境、语言、美感和形态上的区别。
本科期末考试文学概论(a)答案要点一、概念题1.文学文本又称本文,是指由作者写成而有待于阅读的单个文学作品本身,它是包含完整意义的实际语言形态和形象系统,也是一个由表及里的多层次审美结构。
2.陌生化是指俄国形式主义对于语言的阻拒性、反常性的强调,它意在打破人们在经验中形成的惯常化、自动化反应,使人重新关注周围的世界,带着惊奇的眼光和诗意的感觉去看待事物,它是文学性艺术性的真正源泉。
3.期待视野是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在阅读之先或之中,基于个人和社会的复杂原因,在心理上形成的一个既成的心理结构图式。
4.原型即原始意象,它是容格对艺术客体的解释,是集体无意识的内容,原型是一切心理反应具有普遍一致性的先验形式,这种形式是人类远古生活的遗迹,是重复了亿万次的那些典型经验的积淀和浓缩。
它是悠远的历史起点。
5.即通过主体的活动,把自己的本质力量(人的全部特性和能力)体现在客体当中,使客体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和展示二、填空题1.悲剧、喜剧、正剧2.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3. 声音、画面、情感经验4. 叙述内容、叙述话语、叙述动作5. 声音、意义、世界、观点、形而上6. 形象、性格、情节、言词、歌曲、思想7. 说话人、受话人、本文、沟通、语境8. 无功利与功利、形象与理性、情感与认识9. 简约与繁丰、刚健与柔婉、平淡与绚烂、谨严与疏放10. 对象化理论、意识形态论、艺术生产论11. 虚静说、神思说、妙悟说、性灵说12. 口头传播、文字传播、电子传播13.有我之境、无我之境14.美学观点、历史观点15.认识属性、审美属性、文化价值16.论文、点评、随笔、序跋17.时代精神、民族传统、地域风情18.首尾接续式、中间包含式、左右并联式19.言、象、意20.生活积累、艺术构思、物化传达三、选择题1.②④2.①②③⑤3.①②④4.①②③⑤5.①②③6.②③④7.④8.①④⑤9.①③④⑤10.①②③四、简答题1.文学概念的三种含义:广义文学、狭义文学、折中义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