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开口饵料培育三色神仙仔鱼的对比试验
三种开口饵料试喂蓝星鱼和斑马鱼仔鱼效果的研究

三种开口饵料试喂蓝星鱼和斑马鱼仔鱼效果的研究沈忠明;梅渠江;刘兴建【摘要】@@ 蓝星鱼(Trichogaster trichopterous)和斑马鱼(Brachydonio rerio)是世界性淡水热带观赏鱼,其摄食都以动物性饵料为主.尤其在内源性营养转化到外源性营养的过渡阶段,开口饵料是其生长,存活的重要条件.实际养殖中各种原因往往造成鱼苗大量死亡,因此,这一过渡阶段,被一些学者称为"敏感时期".观赏渔业的迅速发展,对鱼苗需求量增大、质量要求更高,开口饵料更加引起广泛的关注.目前关于不同开口饵料试喂蓝星鱼和斑马鱼仔鱼效果的研究尚未见报道.为此,笔者选用天然饵料、杨氏饵料和蛋黄进行了饵料效果试验,以期为选择合适的开口饵料提供理论依据.【期刊名称】《淡水渔业》【年(卷),期】2000(030)010【总页数】2页(P47-48)【关键词】观赏鱼;蓝星鱼;斑马鱼;仔鱼培育;开口饵料【作者】沈忠明;梅渠江;刘兴建【作者单位】四川畜牧兽医学院水产系,重庆,荣昌,402460;四川畜牧兽医学院水产系,重庆,荣昌,402460;四川畜牧兽医学院水产系,重庆,荣昌,40246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蓝星鱼(Trichogaster trichopterous)和斑马鱼(Brachydonio rerio)是世界性淡水热带观赏鱼,其摄食都以动物性饵料为主。
尤其在内源性营养转化到外源性营养的过渡阶段,开口饵料是其生长,存活的重要条件。
实际养殖中各种原因往往造成鱼苗大量死亡,因此,这一过渡阶段,被一些学者称为“敏感时期”。
观赏渔业的迅速发展,对鱼苗需求量增大、质量要求更高,开口饵料更加引起广泛的关注。
目前关于不同开口饵料试喂蓝星鱼和斑马鱼仔鱼效果的研究尚未见报道。
为此,笔者选用天然饵料、杨氏饵料和蛋黄进行了饵料效果试验,以期为选择合适的开口饵料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蓝星鱼和斑马鱼仔鱼取自重庆市荣昌县广顺热带观赏渔场同批卵孵出的仔鱼。
不同开口饵料对黄颡鱼仔稚鱼生长和成活率的影响试验

池为室内玻璃水族缸,有独立的进、排水系统和增氧 设备。用 12 个玻璃缸进行投喂试验,玻璃缸规格为: 70cm×50cm×40cm。水源为深井地下水,水源充足, 水质符合国家渔业用水标准。 1.1.2 试验鱼 试验鱼为本所人工催产、孵化出膜 6d 的黄颡鱼 仔稚鱼,体长(7.31±0.14)mm,体重约 0.002g。 1.1.3 试验饵料 试验采用开口饵料分别为红虫、人工微粒子粉 料、鸡蛋黄和上述三种混合饵料。红虫在每天早上 和下午从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池塘内用浮游植物 网捞取。人工微粒子粉料为市场购买,粒径为 150250μm。微粒子粉料主要营养成分见表 1。鸡蛋黄 从市场上购买新鲜鸡蛋,煮熟后取出蛋黄,用筛绢过 筛后溶于水中。 1.2 试验方法 试验分为 4 个组,每组设 3 个平行,分别为红
表 2 不同开口饵料对黄颡鱼仔稚鱼生长的影响 组别 红虫组 粉料组 鸡蛋黄组 混合饵料组 初始体长(mm) 7.31±0.14 7.31±0.14 7.31±0.14 7.31±0.14 终末体长(mm) 17.20±0.23 14.27±0.40 11.38±0.19 16.64±0.33 特定生长率(%) 3.42±0.13 2.67±0.19 1.77±0.15 3.28±0.10
表 3 不同开口饵料对黄颡鱼仔稚鱼存活率的影响 存活率(%) 组别 红虫组 粉料组 鸡蛋黄组 混合饵料组 5d 94.00 92.00 97.00 95.50 10d 90.50 82.50 92.50 90.00 15d 88.50 81.00 83.00 85.50 20d 79.00 74.50 66.00 80.50 25d 72.00 67.00 57.50 76.00
2.2 不同开口饵料对黄颡鱼仔稚鱼成活率的影响 不同开口饵料组对黄颡鱼仔稚鱼存活率存在一 定的差异,结果见表 3。10d 内,不同开口饵料对黄 颡鱼仔稚鱼成活率由高到低为:鸡蛋黄组 > 混合饵
苏氏圆腹鱼芒开口饵料筛选及不同养殖密度对比

Ⅲ 10000 无残饵、自相残杀多 个体小
5070
78.0 63.0 50.7
不同养殖密度育苗试验方法:用 9 个 2.0 米×
三、讨论
2.0 米×0.4 米的玻璃钢板式活动水池内衬塑料膜
刚开口摄食的苏氏圆腹仔鱼,口裂达到
袋,加水 30 厘米,分 3 组进行仔鱼的培育,培育 230 微米,在水中游动时,上下颌各长出的一排三
++ + -
-
- - -- -- ---
一、材料与方法
2. 不同密度育苗试验结果
1. 试验对象
在玻璃钢板式水池中培育 15 天后,各组在成
试验用仔鱼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引育种中 活率、生长速度、出池密度等方面表现不同。以
心人工繁殖的苏氏圆腹鱼苗,选择孵出 2.5~ 5000 尾/米 2 最佳,出池时,平均体长达到 2.3 厘
DOI:10.14184/ki.issn1004-843x.2019.05.034
饲 料 与 营 养 栏目编辑 魏友海
陈 诏 袁宗伟 徐鸿飞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引育种中心,广西 南宁 530001)
苏 氏 圆 腹 (Pangasias sutchi) 俗 称 巴 丁
二、结果与分析
鱼、淡水鲨鱼,隶属于鲇形目、科、属,是
血粉、猪血浆、微囊饵料、鱼糜、鱼粉、豆浆作 况,Ⅱ组则少见自残现象;培育后期Ⅰ组个体间
为试验用开口饵料。
大小不均匀、Ⅲ组个体小,平均体长仅为 1.7 厘
3. 试验方法
米,Ⅱ组生长均匀,规格整齐(见表 2)。
开口饵料筛选试验方法:在 2 升烧杯中各加注
表 2 仔鱼不同密度培苗结果
1 升清水,往每个烧杯中放入 50 尾空腹的仔鱼苗, 然后分别用滴管等量投入上述开口饵料,观察记
不同饵料对3种西藏鱼类仔鱼生长及存活的影响

不同饵料对3种西藏鱼类仔鱼生长及存活的影响邵俭;谢从新;许静;杨学峰;格桑达娃;林少卿【期刊名称】《淡水渔业》【年(卷),期】2012(042)006【摘要】The effects of three different diets (Artemia nauplii, the special diet for larvae, and fish meal) on the growth and survival of the three species were studied of larvae of Tibetan fishes; Oxygymnocypris stewartii, Schizothorax o'connori Lloyd and Schizothorax waltoni Regan. In the experiment, the initial length of 0. stewartii larvae, S. o'connori larvae and S.waltoni larvae was (13.29 ±0.52) mm; ( 12. 29 ±0. 44) mm; and (15. 81 ±0.50) mm, respectively; The experiment period for the three kinds of fish larvae was 25 d, 25 d and 15 d, accordingly. The results showed; the average total length, the increase in the total length and the survival rate of S. o'connori larvae and S. waltoni Regan larvae fed on the special diet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other groups; the average total length and the increase in the total length of 0. stewartii larvae fed on the special diet were also higher than those in other groups, but their survival rat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fed on Artemia nauplii.%研究了卤虫无节幼体、专用仔鱼料、鳗鱼仔鱼料等3种不同饵料对西藏尖裸鲤(Oxygymnocypris stewartii)、异齿裂腹鱼(Schizothorax o’connori Lloyd)、拉萨裂腹鱼(Schizothorax waltoni Regan)等3种鱼类仔鱼生长和存活的影响.实验尖裸鲤、异齿裂腹鱼、拉萨裂腹鱼仔鱼的初始全长分别为(13.29±0.52) mm、(12.29±0.44) mm、(15.81±0.50)mm,实验周期分别为25 d、25 d、15 d.结果表明:与其他饵料组相比,投喂专用仔鱼料组,异齿裂腹鱼仔鱼和拉萨裂腹鱼仔鱼的平均全长、全长增加倍数以及存活率均高于其他各组,并有显著差异;尖裸鲤仔鱼的平均全长和全长增长倍数也高于其他各组,但存活率较投喂卤虫无节幼体低,并有显著差异.【总页数】5页(P49-53)【作者】邵俭;谢从新;许静;杨学峰;格桑达娃;林少卿【作者单位】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武汉430070;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武汉430070;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武汉430070;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武汉430070;西藏自治区畜牧总站,拉萨850000;西藏自治区畜牧总站,拉萨85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63.16【相关文献】1.不同开口饵料对泰山螭霖鱼仔鱼摄食力、存活和生长的影响 [J], 林贞贤;杨广成2.不同开口饵料对川陕哲罗鲑仔鱼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J], 吴金明;杨焕超;王成友;杜浩;危起伟3.不同温度、饵料对金曼龙仔鱼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J], 陈学群;阮成旭;袁重桂4.不同饵料密度对台湾泥鳅仔鱼摄食存活生长的影响 [J], 李新蕊;李默雷;杨振才;李玉娟5.不同开口饵料对西伯利亚鲟仔鱼生长、存活和体成分的影响 [J], 张涛;庄平;章龙珍;王斌;高露姣;夏永涛;田美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饵料基础形态及成分对比实验报告

不同饵料基础形态及成分对比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对比分析不同饵料基础形态及成分对水生生物生长的影响,为水产养殖业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养殖效益的提高。
二、实验材料本实验选取了五种不同基础形态及成分的饵料,分别为:A. 粉末状;B. 颗粒状;C. 片状;D. 团状;E. 液体状。
三、实验方法1. 准备五个等量养殖缸,分别标记为A、B、C、D、E。
2. 在每个养殖缸中放入等量的实验鱼种(如草鱼、鲤鱼等)。
3. 将五种饵料分别投入对应的养殖缸中,保证饵料投放量相同。
4. 每天记录实验鱼的生长情况,如体重、体长等。
5. 持续观察并记录数据一个月后,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一个月的实验观察,我们得到了以下数据:饵料基础形态及成分平均体重(g)平均体长(cm)生长速率(g/day)A(粉末状) 150 15B(颗粒状) 180 17C(片状) 160 16D(团状) 170E(液体状) 190 18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在同等投喂量下,饵料的基础形态及成分对水生生物的生长具有显著影响。
其中,液体状饵料的生长效果最佳,粉末状饵料效果最差。
这可能与饵料在水中的溶解速度、营养成分的释放速度以及水生生物对其的摄食效率等因素有关。
2. 从生长速率来看,E(液体状)饵料的生长速率最高,达到/day,而A (粉末状)饵料的生长速率最低,仅为/day。
这说明液体状饵料更有利于水生生物的生长。
3. 从平均体重和平均体长来看,使用E(液体状)饵料的实验鱼体重和体长增长最为显著,而使用A(粉末状)饵料的实验鱼增长相对较小。
这进一步证明了液体状饵料在促进水生生物生长方面的优越性。
五、结论与建议本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基础形态及成分的饵料对水生生物的生长具有显著影响。
其中,液体状饵料在促进水生生物生长方面表现最佳。
因此,在实际水产养殖过程中,应根据养殖对象的生长需求选择合适的饵料形态及成分,以提高养殖效益。
4种开口饵料对清水江鲤仔鱼生长和存活率的影响

[摘要]为研究4种开口饵料对清水江鲤鱼(Cyprinus carpio )仔鱼生长和成活率的影响,试验采用丰年虫、熟蛋黄、红线虫、人工配合饲料4种开口饵料投喂清水江鲤鱼仔鱼28d 。
结果显示:通过二次回归分析试验鲤鱼特定生长率变化,发现投喂红线虫和丰年虫能保证清水江鲤鱼仔鱼具有较快的生长速度且保持较高的成活率,平均成活率分别为(95.71±1.59)%、(94.25±1.83)%;而人工配合饲料组生长速度在试验期间低于其他组,且成活率最低,为(76.46±1.92)%。
综述,4种开口饵料中,丰年虫是清水江鲤鱼仔鱼最适宜的开口饵料。
[关键词]清水江鲤鱼;仔鱼;开口饵料;生长[中图分类号]S9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314(2019)19-0075-054种开口饵料对清水江鲤仔鱼生长和存活率的影响杜强1,王艳艳1,曾圣1,赵飞1,刘伟1,周洲1,胡世然2(1.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25;2.黔东南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贵州凯里556000)DOI :10.15906/11-2975/s.20191917基金项目:国家大宗淡水鱼类产业技术体系项目(9CARS -46-49);贵州省特色水产产业技术体系项目类产业技术体系项目(GZ-CYTX2018-011);贵州省科学技术联合基金项目(黔科合LH 字[2015]7071号);贵州省科学基金项目(黔科合LH 字[2014]7696号)开口饵料是影响鱼类孵化初期存活率和生长率波动的最主要因素(Nataliadejesus ,2011)。
由于早期阶段鱼类的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善,此时幼鱼发育所需的营养完全依靠卵黄囊提供;随着仔鱼卵黄囊变小,其口腔和肛门与外界逐渐连通,并开始少量摄食。
有研究证明,鱼类开口初期选择营养全面且适口性好的开口饵料能有效地改善规模化苗种培育效果(张涛等,2009)。
不同开口饵料对丁鱼岁仔鱼生长及成活率的影响

不同开口饵料对丁鱼岁仔鱼生长及成活率的影响作者:陈宏伟朱大世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第14期摘要研究了投喂不同饵料对丁鱼岁仔鱼生长及成活率的影响。
经过21d的试验,投喂水蚯蚓+配合饲料组的生长速度及成活率最高,而投喂蛋黄+配合饲料组的生长速度及成活率最低。
丁鱼岁仔鱼的最适饵料是水蚯蚓+配合饲料。
关键词饵料;生长速度;成活率;丁鱼岁仔鱼中图分类号 S96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08)14-0204-01丁鱼岁是杂食性的鱼类,在天然水域中,可食水底腐败的有机物,苗种阶段主要摄食浮游动物。
对12、20、35日龄的后期仔鱼、稚鱼和幼鱼各150尾解剖进行食物团分析。
在后期仔鱼中出现率最高的是轮虫(臂尾轮虫),食谱比较单一;在稚鱼期出现频率最高的是枝角类(网纹溞);幼鱼期食谱较为丰富,其中枝角类(主要是网纹溞)出现率最高,环节动物(水蚯蚓)和桡足类次之。
人工养殖可投喂各种配合饲料,体重30g以上经驯化可摄食颗粒饲料,且集中抢食。
丁鱼岁稚鱼阶段,正值开口或摄食不久,抗病能力较弱,极易出现骤然大批死亡,此阶段过后鱼苗进入抵抗力强、摄食旺盛、生长迅速的幼鱼阶段。
所以作好鱼苗开口期的培育工作,关系到丁鱼岁仔鱼的成活率。
本文通过对丁鱼岁投喂不同饵料条件下成活率和生长速度的研究,确定丁鱼岁仔鱼最合适的开口饵料,为丁鱼岁大规模人工养殖提供指导意义。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鱼来源试验采用2007年6月在长江大学水产基地人工繁殖的仔苗,平均体长4.61mm,平均体重0.639mg,亲本来源于长阳清江网箱养殖的成年鱼岁。
将刚孵化的鱼苗暂养在充分曝气的自来水中,暂养到90%以上的鱼苗能够平游后开始试验。
1.2试验饵料1.2.1水蚯蚓。
当地购得,于曝气的自来水中暂养2d,保持一定的流水。
投喂前用3%的食盐消毒,并用吸水纸把水蚯蚓表面水吸干净,称重。
用量为1.5g/百尾。
研磨后用70目网过滤。
1.2.2蛋黄。
不同开口饵料对多鳞白甲鱼仔鱼成活率及生长的影响

不同开口饵料对多鳞白甲鱼仔鱼成活率及生长的影响【摘要】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开口饵料对多鳞白甲鱼仔鱼成活率及生长的影响。
通过实验方法的设计和实施,我们发现不同开口饵料的选择对多鳞白甲鱼仔鱼的生长和存活率有显著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某些饵料能够提高鱼苗的成活率,同时也有助于它们的生长发育。
结果分析表明,饵料中的营养成分和口感会影响多鳞白甲鱼仔鱼的摄食和生长情况。
进一步的讨论深化了我们对不同开口饵料影响的认识,为今后鱼类养殖生产提供了重要参考。
我们得出结论:多鳞白甲鱼仔鱼的成活率受开口饵料的影响较大,不同饵料对其生长也有显著差异。
展望未来,应进一步研究优化开口饵料的组成和配比,以实现更好的鱼类养殖效益。
【关键词】多鳞白甲鱼,仔鱼,开口饵料,成活率,生长,实验方法,实验结果,结果分析,讨论,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结论,未来研究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多鳞白甲鱼是一种重要的淡水养殖鱼类,由于其肉质鲜美、生长速度快以及适应性强,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由于多鳞白甲鱼仔鱼体型较小、生长较为缓慢,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中饲料的选择对仔鱼的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针对多鳞白甲鱼仔鱼的开口饵料研究并不充分,不同种类、配方和营养成分的开口饵料对多鳞白甲鱼仔鱼的影响尚未有系统的研究和总结。
有必要对不同开口饵料对多鳞白甲鱼仔鱼成活率及生长的影响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为养殖业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参考。
本研究旨在通过实验验证不同开口饵料对多鳞白甲鱼仔鱼的影响,为提高多鳞白甲鱼仔鱼的养殖效益提供理论依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开口饵料对多鳞白甲鱼仔鱼成活率及生长的影响,通过比较不同饵料处理组和对照组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分析其对多鳞白甲鱼仔鱼生长发育的影响,为饲养技术的改进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目的包括:1.评估不同开口饵料对多鳞白甲鱼仔鱼成活率的影响,找到最适合的开口饵料;2.研究不同开口饵料对多鳞白甲鱼仔鱼生长发育的影响规律,探讨其作用机制;3.为多鳞白甲鱼仔鱼的饲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提高其养殖效益和产出质量;4.探索新型开口饵料在多鳞白甲鱼仔鱼饲养中的应用潜力,为未来的饲料研发和生产提供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神仙鱼 ( !"#$%&’())*+ ,-.).$# )属 慈 鲷 科 ( *+,-.+/01) , 叶鳍鱼属品种, 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 河流域, 是少数最为著名的淡水热带观赏鱼之一。 神仙鱼经过不断的改良, 目前品系达 "& 多种, 神 仙鱼改良品种已成为目前人工繁殖的主要研究对 笔者在浙江海洋学院热带鱼繁育试 象。#&&’ 年, 验场分别利用小型浮游生物饵料 ( 俗称灰水) 、 蛋 黄和丰年虫作为开口饵料, 在玻璃缸培育神仙鱼 改良种三色神仙仔鱼, 进行生长效果对比试验。
模化生产中是必需的。丰年虫幼体能够在水中存 活一段时间, 三色神仙仔鱼可自行捕食, 摄食 % 周 后仔鱼就能摄食红虫, 是一种优良的开口饵料。 在试验中丰年虫组仔鱼生长最好, 成活率最高, 是 较为理想的开口饵料。 参考文献
[ % ]周 玉, 杨振国, 张俊辉, 神仙鱼胚胎和仔鱼发育的初步观察 [ :] ,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 , %) (.) : ’-);’-’, [ & ]山田洋, 七彩神仙鱼的饲养与繁殖 [ <] , 台湾: 台湾观赏鱼杂 %++% : ’%;-/, 志社, [ ’ ]翁忠惠, 张道南, 七彩神仙鱼的饲养与繁殖 [ :] , 上海水产大 学学报, %++’ , & (.) : &&/;&’), [ . ]陈亚琴, 水质硬度和 => 值对神仙鱼繁殖的影响 [ :] , 水利渔 业, &))( , &( (.) : *. , --, [ * ]周 玉, 张俊辉, 杨振国, 等, 温度和光照对神仙鱼胚胎发育 的影响 [ :] , 水产科学, &))% , &) (’) : +;%), [ ( ]郑宗林, 黄朝芳, 神仙鱼的人工繁殖技术 [ :] , 渔业现代化, &))) (.) : &), [ - ]童响 波, 张 (%) : %(, [ / ]曹志华, 邓伦飞, 李! 萍, 不同开口饵料对中华鲟仔鱼生长及 成活率的影响 [ :] , 湖北农业科学, &))- , .( (&) : &-/;&/), 芬, 神 仙 鱼 的 繁 养 方 法 [ :] , 内 陆 水 产, &))*
#
【 作者简介】 潘立新 ( %+-) —) , 讲师, 研究方向: 水产 养殖。 ( &))-;)-;%% 收稿;&))-;)/;)& 修回)
不同开口饵料培育三色神仙仔鱼的对比试验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潘立新, 施振宁, Pan Li-xin, Shi Zhen-Ning 浙江海洋学院,杭州,萧山,311258 渔业现代化 FISHERY MODERNIZATION 2007,34(4)
参考文献(8条) 1.郑宗林;黄朝芳 神仙鱼的人工繁殖技术[期刊论文]-渔业现代化 2000(04) 2.周玉;张俊辉;杨振国 温度和光照对神仙鱼胚胎发育的影响[期刊论文]-水产科学 2001(03) 3.陈亚琴 水质硬度和pH值对神仙鱼繁殖的影响[期刊论文]-水利渔业 2006(04) 4.翁忠惠;张道南 七彩神仙鱼的饲养与繁殖 1993(04) 5.山田洋 七彩神仙鱼的饲养与繁殖 1991 6.周玉;杨振国;张俊辉 神仙鱼胚胎和仔鱼发育的初步观察[期刊论文]-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2001(04) 7.童响波;张芬 神仙鱼的繁养方法[期刊论文]-内陆水产 2005(01) 8.曹志华;邓伦飞;李萍 不同开口饵料对中华鲟仔鱼生长及成活率的影响[期刊论文]-湖北农业科学 _yyxdh200704012.aspx
培育初始尾数
小型浮游 生物组
! ! ! ! ! 注: $ 表示与丰年虫组差异很显著 ( 5 6 ), )% ) , 3 表示与丰年虫组差异不显著 ( 5 7 ), )* ) , 1 表示与蛋黄加小型浮游生物 ! ! ! 组差异显著 ( 5 6 ), )* ) 。
’
讨论
小型浮游生物是指个体较小的浮游动物, 一
培育终尾数 ( 尾) ’* ’’ ’) &. &’ &.* ./ .( *% .+ *) 最大个体体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最小个体体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 --, & 0 &, / 3 .%, % 0 ., ) $1 *., . 0 ., . $1 平均成活率 (# )
!%
《 渔业现代化》 #&&7 年第 !5 卷第 5 期)
不同开口饵料培育三色神仙仔鱼的对比试验
潘立新,施振宁
( 浙江海洋学院, 杭州 萧山 !""#$% ) 摘要: 利用小型浮游生物、 蛋黄、 蛋黄加小型浮游生物、 丰年虫作为开口饵料, 分别在玻璃缸培育神仙鱼改良 种三色神仙仔鱼, 进行生长效果对比试验。从成活率、 生长速度及个体生长差异三方面来看, 认为用丰年虫 投喂效果最理想, 蛋黄加小型浮游生物次之, 单纯投喂小型浮游生物或蛋黄较差。 关键词: 三色神仙仔鱼; 小型浮游生物; 丰年虫; 蛋黄; 开口饵料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陈舒泛.任亚兰.华元渝 暗纹东方鲀仔鱼的生长特性及其开口饵料的研究[期刊论文]-水利渔业2004,24(2) 2. 庄平.张涛.章龙珍.张征.Zhuang Ping.Zhang Tao.Zhang Longzhen.Zhang Zheng 史氏鲟南移驯养及生物学 的研究:Ⅲ. 仔鱼的开口摄食[期刊论文]-淡水渔业1999,29(4) 3. 乔志刚.常国亮.石灵.赵国涛.吴素兰 鲇仔鱼开口饵料的研究[期刊论文]-淡水渔业2004,34(2) 4. 沈忠明.梅渠江.刘兴建 三种开口饵料试喂蓝星鱼和斑马鱼仔鱼效果的研究[期刊论文]-淡水渔业 2000,30(10) 5. 强俊.李瑞伟.董晓慧.王辉.QIANG Jun.LI Rui-wei.DONG Xiao-hui.WANG Hui 罗非鱼开口饵料的初步研究 [期刊论文]-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08,28(6) 6. 龚宏伟.蔡春芳.阙林林.陆建平.GONG Hong-wei.CAI Chun-fang.QUE Lin-lin.LU Jian-ping 长江胭脂鱼开 口饵料的研究[期刊论文]-水产科学2005,24(11) 7. 张涛.庄平.章龙珍.王斌.高露姣.夏永涛.田美平.ZHANG Tao.ZHUANG Ping.ZHANG Long-zhen.WANG Bin. GAO Lu-jiao.XIA Yong-tao.TIAN Mei-ping 不同开口饵料对西伯利亚鲟仔鱼生长、存活和体成分的影响[期刊 论文]-应用生态学报2009,20(2) 8. 陈凯.乔振国.CHEN Kai.QIAO Zhen-guo 光照条件和开口饵料对点带石斑鱼仔鱼培育成活率的影响[期刊论 文]-现代渔业信息2011,26(2) 9. 郭正龙.秦桂祥 家化暗纹东方鱼屯仔鱼开口饵料研究[期刊论文]-淡水渔业2003,33(2) 10. 盖力强.杜春霞.高欣.李同庆.安瑞永.Ge Liqiang.Du Chunxia.Gao Xin.Li Tongqing.An Ruiyong 不同开 口饵料对江鳕仔鱼生长及存活率的影响[期刊论文]-河北渔业2008(8)
孵化率可在 ’&< 以上。喂食三色神仙仔鱼时停 止充气约 #& 3+=, 待卵壳上浮, 无节幼体下沉, 即 可将出水口阀门打开, 将虫体放出便可投喂。 蛋黄水准备: 鸡蛋黄用 "&& 目以上纱网包住 在水中揉捏漂洗出蛋黄水, 沉淀后去掉上层清液, 待用。 饵料投喂: 给 "# 个仔鱼培育缸分别编号, 根 据所投饵料, 5 组分别称为小型浮游生物组、 蛋黄 组、 蛋黄加小型浮游生物组和丰年虫组, 每组设 ! 个缸, 每缸每天投喂 ! 次, 共投喂 "$ /, 前$ /不 换水, 第 ’ ; "$ 天每天抽取 " 6 "& 的底层水及污 物, 缓缓加入 " 6 "& 的新水。
"
试验材料与方法
三色神仙仔鱼系浙江海洋学院热带鱼繁育试验
场繁殖, 为出膜 ! / 能平游的仔鱼, 系同一对亲鱼所 产; 灰水从城郊河道中捞取; 丰年虫为自己孵化。 用 "# 个大小均为 &2 ’& 3 4 &2 !& 3 4 &2 5& 3 的玻璃缸作仔鱼培育缸, 加水 !& ,3, " 6 # 为养过 三色神仙鱼的老水, " 6 # 是经充分曝气的自来水, 水温控制在 #7 8 , 每缸放养 ’& 尾出膜 ! / 已能 平游的仔鱼, 充气增氧培育。 小型浮游生物准备: 小型浮游生物用浮游生 物网在城郊河道中捞取, 捞回后先曝气, 再用自来 水反复冲洗。捞取物中占质量绝大多数的是枝角 类, 用 ’& 目网布过滤掉大型枝角类和桡足类, 留 下浮游生物中的一些小型种类, 如臂尾轮虫、 小型 枝角类、 草履虫、 钟形虫等。 丰年虫准备: 在三色神仙仔鱼出膜 # / 后开 始在 漏 斗 状 圆 筒 孵 化 器 中 孵 化 丰 年 虫, 温度约 #% 8 , 9: % ; ( , 充气。经过 #5 ; !& -, 丰年虫的
般体长在 ), % 8 ), . "", 主要含有小型枝角类、 轮 虫、 草履虫、 钟形虫等, 其营养丰富, 且个体大小很 适宜三色神仙仔鱼的口径, 在观赏鱼养殖中大多 作为开口饵料。但小型浮游生物富集比较困难, 用密网过滤后, 可食饵料量往往比较少, 投喂后, 仔鱼的腹部膨大不明显, 难以吃饱。 蛋黄颗粒饵料虽然大小适合给仔鱼作开口饵 料, 但与活饵料相比, 缺乏活性物质, 喂养时间稍 长即出现营养不良, 而且蛋黄颗粒沉到缸底后, 仔 鱼不习惯摄食, 极易造成水质不良。 蛋黄加小型浮游生物组是仔鱼开口后, 先投 入适量蛋黄水, 然后再投喂小型浮游生物, 蛋黄水 可同时被小型浮游动物和三色神仙仔鱼摄取, 三 色神仙仔鱼同时也食小型浮游生物, 培养缸变成 了生态缸。没有被吞食的浮游动物在缸中 % 8 & 9 后又可产生新的幼体, 为仔鱼提供新的饵料, 保证 了培养缸内饵料的多样性, 同时可维持缸水环境 的稳定, 仔鱼容易成活。 丰年虫幼虫是丰年虫休眠卵经孵化后的活饵 料, 营养丰富, 适口性较好, 具有增强免疫力和活 力等特点, 现已被广泛用在鱼、 虾、 蟹繁殖生产中。 丰年虫卵价格较高, 需要有一定的经济支持, 在规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