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饵料培养学习题及解析
生物饵料培养

生物饵料培养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生物饵料:致生活在海洋、江河、湖泊等水域中,可供水产动物食用的各种水生生物、动植物。
2、饵料生物:经过人工筛选的,可进行人工培养的、适合养殖对象食用的优质饵料生物。
3、微藻:通常指的是单个细胞或多个细胞组成的微小藻类。
4、纯培养:即无菌培养,是指排除了包括细菌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条件下进行的培养。
5、一次性培养:(批次培养)指的是一次接种培养后一次性全部收获。
6、单性生殖:又称孤雌生殖,非混交生殖,之母本在繁殖后代的过程中,无需副本不胚子的参与,母本的卵细胞经有丝分裂形成胚胎。
7、非混交雌体:8、非混交卵:9、两性生殖世代:二、填空题1、生物饵料培养学是主要研究生物饵料的(筛选)、(培养)及其(营养价值评定)的一门应用学科。
2、狭义光合细菌最本质的特点是(能在厌氧和光照条件下进行不产氧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总反应式是(2H2A + CO2 →2A + CH2O + H2O )。
3、光合细菌的色素主要有菌绿素a、b、c、d、e及类胡萝卜素。
在不同的菌种内含量不同。
( 叶绿素 )是光合细菌进行光合磷酸化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的媒介,而( 类胡萝卜素 )的主要作用是捕获光能及起光氧化的保护剂作用。
4、光合细菌获得代谢所需的能量的形式有三种:光照厌气条件下 通过(光合作用)获得能量;黑暗厌气条件下,通过(脱氮和发酵)获得能量;黑暗有氧条件下,通过(呼吸作用)获得能量。
5、光合细菌菌种的分离是开展光合细菌培养和应用研究的前提。
分离的步骤主要有(采样)、(富集培养)、(分离纯种)。
其中(富集培养)是光合细菌成功分离的关键步骤。
6、光合细菌的培养方式有(全封闭式厌气光照培养)和(开放式微气光照培养)两种,前者主要用于小规模培养,后者可用于生产性大规模培养。
7、小球藻有较厚的(细胞壁)不易被鱼虾幼体所消化,很少直接用于投喂鱼、虾、贝的幼体。
小球藻通常用于培养(动物性生物饵料),也广泛用于鱼类和甲壳类育苗中(水质)的调控。
生物饵料培养学题库及答案修正加强版

1复习题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 1.生物饵料:特指经过人工筛选的、可进行人工培养的、适合养殖对象食用的优质的饵料生物。
2.饵料生物:是指生活在海洋、江河、湖泊等水域中,可供水产动物食用的各种水生微生物、动、植物。
水域中生活的可供水产动物食用的水产动、植物。
(微藻、轮虫等)。
3.冰鲜饵料:4.生物饵料培养学:主要研究生物饵料的筛选、培养及其营养价值评价的一门应用学科。
二、简答题1.生物饵料培养学的主要任务。
2.优良生物饵料的特点。
答:1、对水环境的影响:使用生物饵料,对养殖水体的水质影响较小。
2、营养组成:生物饵料的营养丰富,能满足水产动物的营养需求。
3、规格多样:生物饵料的大小可满足养殖对象的需求,不同生物饵料可组合成系列饵料,满足养殖对象不同生长阶段的具体需求。
4、可消化性好:大多数水产动物喜食生物饵料,而且容易消化。
自身含消化酶,可弥补幼体消化能力的不足。
5、可获得性佳:大多数水产动物能方便的摄食生物饵料,可针对养殖对象的运动和栖息习性,选择运动能力和分布水层都适合培养对象的种类。
3.生物饵料与配合饲料相比所具有的优点。
生物饵料作为养殖水产动物(主要是苗种培育阶段)的饵料,与人工配合饵料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对水环境的影响:使用生物饵料,对养殖水体的水质影响较小。
微生物及植物性生物饵料,同时有改善水质的作用,动物性的生物饵料是活的生物,一般不会影响到养殖水体的水质,而使用人工配合饵料对水质的影响则不同。
2、营养组成:生物饵料的营养丰富,能满足水产动物的营养需求。
生物饵料大多含未知的生物活性物质,对养殖对象的生长有利;可筛选特定的生物饵料,满足特定培养对象的营养需求;可通过改变培养条件来改善或强化生物饵料的营养价值。
3、规格:生物饵料的大小可满足养殖对象的需求,不同生物饵料可组合成系列饵料,满足养殖对象不同生长阶段的具体需求。
而人工微粒子配合饵料(小于300微米)的研究还有待提高。
4、可消化性:大多数水产动物喜食生物饵料,而且容易消化。
《水产饵料生物培养》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水产饵料生物培养复习题(课程代码322070)一、名词解释水产饵料生物:指与增养殖和渔场形成有关的饵料生物。
主要是指在海洋、江河、湖泊等水域中生活的各种可供水产经济动物摄食的水生动植物,包括光合细菌、藻类、高等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以及蚯蚓和陆生昆虫。
生物饵料:指经过筛选的优质的,进行人工培养后投喂给养殖对象食用的活的饵料生物。
冬卵:轮虫、枝角类等某些浮游动物混交雌体在年轻时与雄虫交配,混交卵与精子结合成的受精卵形成的厚壳卵。
可抵抗干燥、低温等不良环境,需经一定的休眠期才能发育,且总是发育为非混交雌体。
夏卵:又称非混交卵。
指轮虫、枝角类等某些浮游动物非混交雌体产出的卵。
卵形,壳薄而光滑。
纯培养:是无菌培养,指排除了包括细菌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条件下进行的培养。
半连续培养:又称间收培养,是在一次性培养的基础上,当培养的藻液达到一定密度后,每天采收一部分,收获量根据需要及藻液的生长情况而定,并加入新的营养液,继续培养。
相对生长下降期:细胞生长繁殖的速度与指数生长期比较,逐步下降,但细胞数目仍在增加。
指数生长期:指单细胞藻类细胞迅速地生长繁殖,细胞数目以几何级数增加。
桡足幼体:桡足类的一个幼体期,身体明显分节。
经第1-5桡足幼体阶段后发育为成体。
无节幼体:节肢动物甲壳纲(包括枝角类和桡足类)的发育绝大多数都要经过变态,初孵化的幼体不分节,具3对附肢。
又称六肢幼体。
赤潮:某些藻类在海水中大量繁殖而使水体呈现色彩,并且分泌毒素的这一现象叫赤潮。
轮虫:轮虫是一群小性的多细胞动物,通常体长只有100-200微米。
轮虫的头部前端扩大成盘状,其上方有一由纤毛组成的轮盘,是运动和摄食的器官。
消化道的咽部特别膨大,形成肌肉很发达的咀嚼囊,内藏咀嚼器。
体腔两旁有一对原肾管,其末端为焰茎球。
接种:就是把含藻种的藻液接入到新配好的培养液中的整个操作过程。
饵料生物:指成为饵料的生物的总称。
是指在海洋、湖泊等水域中自然生活的各种可供水产动物食用的水生生物。
生物饵料培育试题答案

生物饵料培育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生物饵料培育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提高养殖效率B. 增加养殖种类C. 降低养殖成本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2. 下列哪种生物不适合作为饵料培育?A. 蚯蚓B. 蝇蛆C. 金鱼D. 螺旋藻答案:C3. 培育生物饵料时,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必要的?A. 适宜的温度B. 充足的光照C. 良好的水质D. 特定的饵料配方答案:B4. 在生物饵料培育过程中,如何有效控制病虫害?A. 定期更换水源B. 使用化学农药C. 采用生物防治方法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C5. 以下哪种方法可以有效提高饵料的营养价值?A. 增加饵料的蛋白质含量B. 减少饵料的脂肪含量C. 限制饵料的矿物质摄入D. 增加饵料的纤维素比例答案:A二、填空题1. 生物饵料的种类繁多,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它们在水生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答案:浮游生物、底栖生物、昆虫幼虫2. 培育生物饵料的基本原则是保证其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以满足养殖生物的营养需求。
答案:多样性、可持续性、营养价值3. 在生物饵料的培育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________和________的管理,以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
答案:废水排放、饲料使用4. 为了提高饵料的消化率和吸收率,可以通过________和________的方式来改善饵料的品质。
答案:优化饲料配方、添加消化酶5. 在进行生物饵料培育时,应定期对________和________进行检测,以确保饵料的安全性和卫生标准。
答案:水质、饵料本身三、简答题1. 简述生物饵料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
答案:生物饵料是水产养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为养殖生物提供必需的营养和能量,有助于提高养殖生物的生长速度和存活率。
同时,生物饵料的多样性和可持续性有助于维持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2. 阐述生物饵料培育过程中水质管理的重要性及其措施。
饵料学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饵料学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 饵料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A. 鱼类B. 饵料C. 水生植物D. 微生物答案:B解析:饵料学是研究饵料的科学,主要研究对象是饵料,包括其种类、营养成分、制备方法等。
2. 饵料的营养成分主要包括哪些?A. 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B. 维生素、矿物质、水分C. 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D. 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水分答案:D解析:饵料的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和水分等六大类。
3. 饵料的制备方法有哪些?A. 干燥法、发酵法B. 冷冻法、干燥法C. 干燥法、发酵法、冷冻法D. 发酵法、冷冻法答案:C解析:饵料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干燥法、发酵法和冷冻法等。
4. 饵料的保存方法有哪些?A. 干燥保存、冷藏保存B. 冷冻保存、真空保存C. 干燥保存、冷冻保存、真空保存D. 冷藏保存、真空保存答案:C解析:饵料的保存方法主要包括干燥保存、冷冻保存和真空保存等。
5. 饵料的投喂方法有哪些?A. 定时投喂、定量投喂B. 定时投喂、定点投喂C. 定时投喂、定量投喂、定点投喂D. 定量投喂、定点投喂答案:C解析:饵料的投喂方法主要包括定时投喂、定量投喂和定点投喂等。
二、多选题1. 饵料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A. 饵料的种类和特性B. 饵料的营养成分和含量C. 饵料的制备方法和工艺D. 饵料的保存方法和条件E. 饵料的投喂方法和技巧答案:ABCDE解析:饵料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涵盖了饵料的种类和特性、营养成分和含量、制备方法和工艺、保存方法和条件以及投喂方法和技巧等方面。
2. 饵料的营养成分主要包括哪些?A. 蛋白质B. 脂肪C. 碳水化合物D. 维生素E. 矿物质答案:ABCDE解析:饵料的营养成分主要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3. 饵料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哪些?A. 干燥法B. 发酵法C. 冷冻法D. 热处理法E. 真空法答案:ABC解析:饵料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干燥法、发酵法和冷冻法等。
《水产饵料生物培养》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水产饵料生物培养复习题(课程代码322070)一、名词解释水产饵料生物:指与增养殖和渔场形成有关的饵料生物。
主要是指在海洋、江河、湖泊等水域中生活的各种可供水产经济动物摄食的水生动植物,包括光合细菌、藻类、高等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以及蚯蚓和陆生昆虫。
生物饵料:指经过筛选的优质的,进行人工培养后投喂给养殖对象食用的活的饵料生物。
冬卵:轮虫、枝角类等某些浮游动物混交雌体在年轻时与雄虫交配,混交卵与精子结合成的受精卵形成的厚壳卵。
可抵抗干燥、低温等不良环境,需经一定的休眠期才能发育,且总是发育为非混交雌体。
夏卵:又称非混交卵。
指轮虫、枝角类等某些浮游动物非混交雌体产出的卵。
卵形,壳薄而光滑。
纯培养:是无菌培养,指排除了包括细菌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条件下进行的培养。
半连续培养:又称间收培养,是在一次性培养的基础上,当培养的藻液达到一定密度后,每天采收一部分,收获量根据需要及藻液的生长情况而定,并加入新的营养液,继续培养。
相对生长下降期:细胞生长繁殖的速度与指数生长期比较,逐步下降,但细胞数目仍在增加。
指数生长期:指单细胞藻类细胞迅速地生长繁殖,细胞数目以几何级数增加。
桡足幼体:桡足类的一个幼体期,身体明显分节。
经第1-5桡足幼体阶段后发育为成体。
无节幼体:节肢动物甲壳纲(包括枝角类和桡足类)的发育绝大多数都要经过变态,初孵化的幼体不分节,具3对附肢。
又称六肢幼体。
赤潮:某些藻类在海水中大量繁殖而使水体呈现色彩,并且分泌毒素的这一现象叫赤潮。
轮虫:轮虫是一群小性的多细胞动物,通常体长只有100-200微米。
轮虫的头部前端扩大成盘状,其上方有一由纤毛组成的轮盘,是运动和摄食的器官。
消化道的咽部特别膨大,形成肌肉很发达的咀嚼囊,内藏咀嚼器。
体腔两旁有一对原肾管,其末端为焰茎球。
接种:就是把含藻种的藻液接入到新配好的培养液中的整个操作过程。
饵料生物:指成为饵料的生物的总称。
是指在海洋、湖泊等水域中自然生活的各种可供水产动物食用的水生生物。
生物饵料培养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生物饵料2、饵料生物3、冰鲜饵料4、生物饵料培养学二、简答题1、生物饵料培养学的主要任务。
2、优良生物饵料的特点。
3、生物饵料与配合饲料相比所具有的优点。
4、区别“清水育苗”和“绿水育苗”含义。
为什么“绿水育苗”得到普遍认可?5、为什么说生物饵料培养仍是今后鱼虾蟹幼体育苗的主要饵料途径?第二章单细胞藻类的培养二、名词解释1、纯培养2、单种培养3、混合培养4、开放式培养5、封闭式培养6、饱和光照强度7、补偿光照强度8、一次性培养10、半连续培养11、连续培养12、一级培养13、二级培养14、三级培养15、倍增时间二、选择题1、下列哪种藻的最佳培养条件为高温、强光和强碱性?A:钝顶螺旋藻B:湛江等鞭金藻C:中肋骨条藻D:小球藻2、下列哪种藻是目前单细胞藻类中产业化程度最高的一个微藻?A:微绿球藻B:等鞭金藻C:三角褐指藻D:钝顶螺旋藻3、下列哪些金属元素为藻类生长繁殖必须的常量元素?A:K,Mg,ZnB:K,Mg,FeC:Mg,Fe,CuD:K,Cu,Zn4、实验室小型培养单胞藻,海水的消毒通常采用下列哪种方法?A:烘箱干燥消毒B:有效氯消毒C:煮沸消毒D:高锰酸钾消毒5、下列哪种藻类具有厚的细胞壁,一般不直接作为饵料投喂?A:小球藻B:湛江等鞭金藻C:角毛藻D:微绿球藻6、下列哪种藻类的形态随培养条件的改变会发生明显的变化?A:小球藻B:三角褐指藻C:中肋骨条藻D:巴夫藻7、下列哪种藻类的最佳培养生态和应用途径与三角褐指藻相似?A:亚心形扁藻B:等鞭金藻C:小新月菱形藻D:巴夫藻8、下列哪种藻类主要用作鲍鱼育苗中匍匐幼虫和稚鲍的饵料?A:亚心形扁藻B:等鞭金藻C:小新月菱形藻D:舟形藻9、藻类培养过程中,一般选择在什么时间接种?A:清晨5~8点B:上午8~10点C:下午4~6点D:晚上10、按接种后藻液中藻细胞浓度算,金藻和硅藻的接种密度最好应控制在什么浓度?A:在500万细胞/毫升以上B:在10万细胞/毫升以上C:在100万细胞/毫升以上D:在50万细胞/毫升以上11、标准的血球计数板盖上盖玻片后,一个中央大格所在区域的体积是A:1mm3B:10mm3C:0.1mm3D:0.1mL12、单细胞藻类培养池的设计上要求:A:面积相对小,池子浅,光照充足,最好内壁贴白色瓷砖B;面积相对大,池子深,光照充足,最好内壁贴白色瓷砖C:面积相对小,池子深,光照充足,最好内壁贴白色瓷砖D:面积相对大,池子浅,光照充足,最好内壁贴白色瓷砖13、下列哪种藻类在南方甲壳动物育苗中广泛应用?A:亚心形扁藻B:中肋骨条藻C:小新月菱形藻D:三角褐指藻14、在藻类培养中,充气可促进藻类生长。
《饵料生物培养技术》复习题.doc-89

《饵料生物培养技术》复习题一、填空题1、单胞藻类培养按培养纯度分(纯培养)、(单种培养)和(混合培养)三种方式。
2、单胞藻类培养按采收方式分(一次性培养)、(半连续培养)和(连续培养)三种方式。
3、在单胞藻培养用水处理系统中通常需配备过滤装置和消毒装置,最常用的过滤装置为(沙滤池)。
4、为了预防敌害生物通过空气污染藻液,空气在注入藻液之前最好经过(空气过滤器或洗气装置)。
5、单细胞藻类的培养开始于18世纪末年,当时培养的种类是(栅藻)和(小球藻)等淡水藻类,目的是作为研究植物生理学的试验材料。
6、单胞藻在水产养殖上不仅具有(营养价值),而且还具有调节、改善水质,促进水体形成稳定的藻-菌微生态系,抑制(致病菌)的滋生等功能。
7、藻类的生长繁殖可依次分成五个时期,依次为延缓期,(指数生长期),相对生长下降期,静止期和(死亡期)。
8、光照对单细胞藻类的影响通过光源、光质(光的波长)、光量(光照强度)、光周期和供光方式等途径来实现。
9、根据藻类对温度的适应范围的大小,可分为广温性藻类、狭温性藻类。
根据藻类对适应温度的高低,可分为高温性藻类和低温性藻类。
10、在藻类培养过程中,通过(搅拌)或晃动藻液,或给培养的藻液(充气),都能提供一定二氧化碳。
11、成功接种的关键是把握好藻种的(质量)、藻种的(数量)和接种的(时间)。
12、单细胞藻类的培养过程可分为(消毒),(培养液制备),(接种)、(培养管理)及采收五个步骤。
13、培养用容器﹑工具消毒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敌害生物)的污染。
14、轮虫生殖,主要是由雌体行单性生殖。
雌体的卵有两种,一种叫做非需精卵,一种叫做需精卵。
15、保持培养藻类良好的生长及其数量上的绝对优势,通过分泌较多的(抗生物质),对敌害生物起抑制作用,是培养成功的重要经验之一。
16、真正的“纯种培养”,是指在排除了包括(细菌)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条件下进行的培养。
17、从目前各养殖场单细胞藻类饵料生产的情况来看,单细胞藻类培养中的主要矛盾是(敌害生物)的污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填空题:1.在所有卤虫品系的脂肪酸组成中几乎没有_DHA__,所以对卤虫必须进行营养强化。
2.微藻藻种保藏的基本条件是_低温和弱光__。
3.光合细菌培养基灭菌的方式有_常压蒸汽灭菌和过滤灭菌__和高压蒸汽灭菌。
4.“绿水育苗”是指在育苗过程中利用__微藻___的育苗方式。
5.微藻基因工程育种是引入__外源基因__在微藻内表达以改良微藻遗传品质的方法。
6._褶皱臂尾_轮虫在海水鱼虾蟹苗种培育过程中应用最为广泛。
7.在开放式培养螺旋藻时,施用__碳酸氢铵__可以杀死藻液中的轮虫和原生动物,还可以作为肥料。
名词解释:1.营养强化:指针对生物饵料的营养缺陷,有意识地通过其摄食特定食物进行改善和补偿,达到营养平衡和满足鱼虾幼体发育的需求。
2.诱变育种: 是指人为地利用物理的或化学的因素,诱发微藻产生遗传变异,通过对突变体的选择和鉴定,培育出有利用价值的新品种或新的种质资源3.单种培养: 指在培养过程中不排除细菌存在的一种培养方式4.生物饵料:指经过筛选的优质饵料生物,进行人工培养后投喂给养殖对象食用的活的饵料。
5.指数生长期: 指微藻细胞迅速地生长繁殖,细胞数目以几何级数增加的时期.判断题:1、所有卤虫卵都是在低盐度下有较高的孵化率。
X2、小新月菱形藻的最佳培养生态条件和应用途径与三角褐指藻相似。
√3、角毛藻在低盐度下比高盐度下生长好。
√4、褶皱臂尾轮虫对低氧含量甚至短时间缺氧的耐受力很强,因此,在高密度培养时,不需要充氧。
X5、微藻对二氧化碳的需要量大,但给微藻培养液过量通入二氧化碳,会对微藻产生毒害作用。
√6、实验室小型培养微藻,海水的消毒通常采用有效氯消毒。
X7、不同光合细菌体内的颜色在固定的培养条件下具有特征性,因此,每个菌种的颜色不会随着培养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X8、刚产出的卤虫休眠卵就具有较高的孵化率。
X9、目前培养的桡足类主要是隶属于猛水蚤目和哲水蚤目的种类。
√10、轮虫的营养价值与所摄食的饵料有关。
√选择题:1、标准的血球计数板盖上盖玻片后,一个大格所在区域的体积是__C_____。
A: 1mm3B: 10mm3C: 0.1mm3D: 0.1mL2、敌害生物对微藻培养的危害作用主要有_D___。
A:掠食B:通过分泌有害物质对微藻起抑制和毒害作用C:竞争营养盐D: A+B3、土池培养浮游动物饵料时,采用施放___C______肥料培育浮游植物较佳。
A:无机肥B:有机肥C:无机肥+有机肥D:粪肥4、红螺菌科光合细菌的获能方式有__D__。
A:光合磷酸化B:氧化磷酸化C:呼吸作用D: A+B+C5、用藻类二次强化培养轮虫所需的时间一般至少要在_A___以上。
A:6-12小时B:24-36小时C:36-48小时D:1-3小时6、分布于咸水中的枝角类是__A__。
A:蒙古裸腹溞B:大型溞C:多刺裸腹溞D:鸟喙尖头溞7、在轮虫培养过程中,若以酵母为饵料进行培养,则适宜的轮虫接种量是_C___。
A:0.1个/ml~0.5个/ml B:1个/mlC:14个/ml~70个/ml D:200个/ ml8、采用酒精对皮肤和器皿表面进行消毒时,常采用的浓度是___C______。
A: 40-45‰B: 60-65‰C: 70-75‰D:80-85‰9、在下列藻类中,最佳培养条件为高温、强光和强碱性的是__A__。
A:极大螺旋藻 B:湛江等鞭金藻 C:中肋骨条藻 D:小球藻10、生产上螺旋藻的培养方式是_A___。
A: 开放、搅动、半连续B: 开放、搅动、连续C: 封闭、搅动、半连续D: 封闭、搅动、连续简答题:1.光合细菌在水产养殖上有哪些方面的应用?①净化水质,改善养殖环境。
②作为动物性生物饵料的饵料。
③作为鱼虾贝幼体的饵料。
④作饲料添加剂。
⑤预防疾病2.简述水泥池半连续培养褶皱臂尾轮虫的方法①准备好培养池。
分轮虫培养池和微藻培养池。
②培养微藻饵料。
轮虫培养池和微藻培养池清洗、消毒、灌水和施肥,培养微藻。
③接种。
当藻类饵料繁殖达到较高浓度时,接入轮虫。
④培养。
控制环境条件,充气培养,补充投喂面包酵母。
⑤采收。
培养4-5天后,轮虫密度超过100个/ml时,根据轮虫的繁殖率,每天采收水容量的1/5-1/3。
并补充藻液入轮虫培养池补回采收的水量,继续投喂酵母,充气培养,又每天继续采收一部分。
⑥每次培养时间一般能维持15-25天,最多达30天,最后全部采收,清池3.简述微藻培养中敌害生物的预防措施有哪些?①思想重视,严格防止污染。
时时、处处、事事防污染。
②保持培养藻类的生长优势和数量优势。
接种指数生长期的藻种;控制适宜的环境条件;藻种的接种量大。
③做好藻种的分离、培养、保藏及供应工作4.筛选生物饵料的原则有哪些?①环境适应性和抗逆性强。
②培养的食物来源广。
③生活史短。
④生殖力强。
⑤高密度培养。
⑥营养物质丰富。
⑦大小适口。
⑧运动、分布方便水产动物幼体摄食。
⑨营养级低。
⑩无毒或毒性很小5.简述用微细管水滴分离法分离微藻的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
①容器、工具等的消毒准备工作。
②将要分离的水样进行适度稀释。
③吸取培养液约1毫升放入试管中。
④用微细管吸取稀释水样,在载玻片上滴适当大小的水滴4-5滴。
⑤低倍镜下检查每个水滴。
⑥若水滴中含有1个或2个要分离的藻细胞,立刻将该滴水冲入试管中。
⑦用脱脂棉堵塞试管口,防污染注意事项:①藻液稀释要适度。
②水滴大小要适当。
③整个操作过程要迅速6.在真鲷、石雕仔鱼的培育中,水质等环境条件都符合育苗要求,投喂饵料采用面包酵母培养的褶皱臂尾轮虫,鱼苗摄食后,出现食欲减退、游泳缓慢、腹部膨胀等症状,并在2-3天内全部死亡,请分析可能原因?解决办法如何?存在问题:由于面包酵母培养的褶皱臂尾轮虫缺乏高度不饱和脂肪酸,而鱼类幼体的生长发育需要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因此,鱼苗摄食面包酵母轮虫后,出现食欲减退、游泳缓慢、腹部膨胀等症状。
解决办法:①微藻营养强化培养。
轮虫投喂前,用微藻(如微绿球藻),强化至少6-12小时。
②酵母添加鱼油的直接强化方法(油脂酵母法)。
③油脂乳化法。
④配合饵料进行营养强化。
轮虫投喂前,用专用强化剂强化6-12小时即可填空题:1、微藻育种的方法有选择育种、诱变育种、_原生质体融合、基因工程育种_。
2、生产上玻璃钢水槽和水泥池培养微藻时,常采用的消毒剂是__高锰酸钾或含氯消毒剂__。
3、在光合细菌的培养中,一般在培养液中常需添加__酵母膏或复合维生素B__作为生长因子。
4、螺旋藻大规模生产性培养,其培养液的酸碱度一般需要__偏碱_性。
5、随着培养条件的改变,出现三种细胞形态的常见微藻是三角褐指藻6、桡足类营养价值全面,具有高含量的HUFA,特别是__DHA_______。
7、_桡足类_____是底栖硅藻培养中常见的敌害生物,对底栖硅藻的影响较大,应加强防治。
名词解释:1、纯培养:是指排除了包括细菌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条件下进行的培养。
2、平均倍增时间:是指藻类群体细胞总数增加一倍的时间。
4、狭义的光合细菌 :是指进行不产氧光合作用的光合细菌,包括厌氧光合细菌和好氧不产氧光合细菌。
5、饵料生物:是指在海洋、湖泊等水域中自然生活的各种可供水产动物食用的水生生物。
判断题:1、选择底栖硅藻藻种时,不必考虑底栖硅藻的结构强度。
X8.在微藻的单种培养中,容器工具的消毒是指杀灭一切微生物。
X9.微藻饵料的密度与轮虫的摄饵率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因此,培养轮虫时,微藻饵料密度愈高愈好。
X10. 微绿球藻的细胞壁极厚,较坚硬。
X5、光合细菌大量繁殖时的代谢产物呈酸性,导致pH下降,表明生长旺盛。
X6、只有产VitB12细菌株,才可以提高轮虫的无性生殖。
√7、与轮虫相比,枝角类作为生物饵料的最大优点是营养价值高,富含DHA。
X8、鸟喙尖头溞是一种分布于海水中的枝角类。
√9、对大多数微藻来说,需要量最大的元素是氮。
X10、卤虫休眠卵在孵化过程中,是不需要光照的。
X选择题:1、在下列微藻中,目前产业化程度最高的一种微藻是__D__。
A:微绿球藻 B:等鞭金藻C:三角褐指藻 D:钝顶螺旋藻2、在水产上应用最广也最早的光合细菌是__B__。
A:红细菌属 B:红假单胞菌属C:红螺菌属 D:红微菌属3、在下列单胞藻中,__A______没有鞭毛。
A:牟氏角毛藻 B:盐藻C:湛江等鞭金藻 D:亚心形扁藻4、生产上用高锰酸钾消毒卤虫休眠卵的常用浓度是_D___。
A:20 mg/L B:200 mg/LC:30 mg/L D:300 mg/L11.卤虫卵加工过程中,最常用的滞育终止方法是__D__。
A:紫外线照射和甲醛溶液浸泡 B:二氧化碳处理和双氧水浸泡C:低温刺激和光照处理 D:低温刺激和反复脱水6、当水温处于28—30℃时,不宜培养的微藻是___A_。
A:三角褐指藻B:湛江等鞭金藻C:盐藻 D:钙质角毛藻7、第一个被人工培养的微藻是__C____。
A:硅藻 B:衣藻C:小球藻D:螺旋藻8、在高密度培养藻类时,通常向培养液中充二氧化碳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其中二氧化碳占混合气体总体积的适宜比例为是_D___。
A:15%~20% B:10%-15%C:5%~10% D:1%~5%。
9、引起轮虫大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D___。
A:水温变化 B:饵料的质和量C:增殖密度 D:A+B+C等因素10、能够用120目筛绢过滤收获的微藻是__D__。
A:亚心形扁藻 B:绿色巴夫藻C:三角褐指藻 D:中肋骨条藻简答题:1、微藻培养中,二氧化碳的补给方式主要有哪几种?①通过摇动或搅拌增加水与空气的接触面,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溶解在培养液中;②把普通空气从管道通入培养液中;③把含1%-5%二氧化碳的混合空气从管道通入培养液中。
2、简要说明光合细菌培养管理环节的主要内容。
①搅动培养液,帮助沉淀的光合细菌上浮获得光照。
②连续照并调节光照在适宜范围。
③控制温度在适宜范围。
④必须注意酸碱度的变化,并调节酸碱度在适宜范围。
⑤加强光合细菌生长情况的观察和检查。
3、简述微藻的应用领域。
①水产养殖(饵料、调节水质);②生物能源;③精细化工产品;④医药、保健品;⑤污水处理;⑥微藻肥料;⑦航天科学研究;⑧植物生理实验材料。
4、简述利用血球计数板定量微藻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操作方法:①低倍镜下,调整焦距看清计数板划线部分。
②清洗计数板,晾干,平放桌上,盖好盖玻片。
③充分摇匀计数藻液样品,迅速取样。
④把吸管口放到计数板上的盖玻片边缘处,轻压橡皮头使藻液自行流入计数板内,静至2-3分钟。
⑤计数对角两大格,取平均值。
注意事项:①取样前,藻液样品要保证充分摇匀。
②藻液流入计数板内时,不能流出或有空泡③避免重复计数。
④样品浓度太大要稀释6.简述生产上卤虫休眠卵孵化的基本操作过程。
①清洗和消毒孵化容器,加入28-30℃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