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饵料培养学复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生物饵料培养

生物饵料培养

生物饵料培养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生物饵料:致生活在海洋、江河、湖泊等水域中,可供水产动物食用的各种水生生物、动植物。

2、饵料生物:经过人工筛选的,可进行人工培养的、适合养殖对象食用的优质饵料生物。

3、微藻:通常指的是单个细胞或多个细胞组成的微小藻类。

4、纯培养:即无菌培养,是指排除了包括细菌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条件下进行的培养。

5、一次性培养:(批次培养)指的是一次接种培养后一次性全部收获。

6、单性生殖:又称孤雌生殖,非混交生殖,之母本在繁殖后代的过程中,无需副本不胚子的参与,母本的卵细胞经有丝分裂形成胚胎。

7、非混交雌体:8、非混交卵:9、两性生殖世代:二、填空题1、生物饵料培养学是主要研究生物饵料的(筛选)、(培养)及其(营养价值评定)的一门应用学科。

2、狭义光合细菌最本质的特点是(能在厌氧和光照条件下进行不产氧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总反应式是(2H2A + CO2 →2A + CH2O + H2O )。

3、光合细菌的色素主要有菌绿素a、b、c、d、e及类胡萝卜素。

在不同的菌种内含量不同。

( 叶绿素 )是光合细菌进行光合磷酸化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的媒介,而( 类胡萝卜素 )的主要作用是捕获光能及起光氧化的保护剂作用。

4、光合细菌获得代谢所需的能量的形式有三种:光照厌气条件下 通过(光合作用)获得能量;黑暗厌气条件下,通过(脱氮和发酵)获得能量;黑暗有氧条件下,通过(呼吸作用)获得能量。

5、光合细菌菌种的分离是开展光合细菌培养和应用研究的前提。

分离的步骤主要有(采样)、(富集培养)、(分离纯种)。

其中(富集培养)是光合细菌成功分离的关键步骤。

6、光合细菌的培养方式有(全封闭式厌气光照培养)和(开放式微气光照培养)两种,前者主要用于小规模培养,后者可用于生产性大规模培养。

7、小球藻有较厚的(细胞壁)不易被鱼虾幼体所消化,很少直接用于投喂鱼、虾、贝的幼体。

小球藻通常用于培养(动物性生物饵料),也广泛用于鱼类和甲壳类育苗中(水质)的调控。

(完整版)生物饵料培养——复习题答案

(完整版)生物饵料培养——复习题答案

复习题目录第一章绪论习题第二章单细胞藻类的培养习题第三章光合细菌培养习题第四章轮虫的培养习题第五章卤虫的培养习题第六章其他生物饵料的培养习题复习题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生物饵料:特指经过人工筛选的、可进行人工培养的、适合养殖对象食用的优质的饵料生物。

经过筛选的优质饵料生物,进行人工培养后投喂给养殖对象食用的活的饵料(海水小球藻、褶皱臂尾轮虫、蒙古裸腹蚤等)。

2.饵料生物:是指生活在海洋、江河、湖泊等水域中,可供水产动物食用的各种水生微生物、动、植物。

水域中生活的可供水产动物食用的水产动、植物。

(微藻、轮虫等)。

3.冰鲜饵料:4.生物饵料培养学:主要研究生物饵料的筛选、培养及其营养价值评价的一门应用学科。

二、简答题1.生物饵料培养学的主要任务。

2.优良生物饵料的特点。

答:1、对水环境的影响:使用生物饵料,对养殖水体的水质影响较小。

2、营养组成:生物饵料的营养丰富,能满足水产动物的营养需求。

3、规格多样:生物饵料的大小可满足养殖对象的需求,不同生物饵料可组合成系列饵料,满足养殖对象不同生长阶段的具体需求。

4、可消化性好:大多数水产动物喜食生物饵料,而且容易消化。

自身含消化酶,可弥补幼体消化能力的不足。

5、可获得性佳:大多数水产动物能方便的摄食生物饵料,可针对养殖对象的运动和栖息习性,选择运动能力和分布水层都适合培养对象的种类。

3.生物饵料与配合饲料相比所具有的优点。

4.区别“清水育苗”和“绿水育苗”含义。

为什么“绿水育苗”得到普遍认可?5.为什么说生物饵料培养仍是今后鱼虾蟹幼体育苗的主要饵料途径?6.培养优良生物饵料所应具备的条件。

答:1、个体大小适合养殖对象摄食。

2、运动速度与分布水层便于养殖对象摄食。

3、营养价值高,容易被养殖对象消化吸收。

4、代谢产物无毒或毒性不危及养殖对象的健康。

5、生命周期短,生长繁殖迅速。

6、环境的适应能力强,易于大量培养,密度大,产量高。

7.说明生物饵料培养的主要类群。

生物饵料培养学习题及解析

生物饵料培养学习题及解析

填空题:1.在所有卤虫品系的脂肪酸组成中几乎没有_DHA__,所以对卤虫必须进行营养强化。

2.微藻藻种保藏的基本条件是_低温和弱光__。

3.光合细菌培养基灭菌的方式有_常压蒸汽灭菌和过滤灭菌__和高压蒸汽灭菌。

4.“绿水育苗”是指在育苗过程中利用__微藻___的育苗方式。

5.微藻基因工程育种是引入__外源基因__在微藻内表达以改良微藻遗传品质的方法。

6._褶皱臂尾_轮虫在海水鱼虾蟹苗种培育过程中应用最为广泛。

7.在开放式培养螺旋藻时,施用__碳酸氢铵__可以杀死藻液中的轮虫和原生动物,还可以作为肥料。

名词解释:1.营养强化:指针对生物饵料的营养缺陷,有意识地通过其摄食特定食物进行改善和补偿,达到营养平衡和满足鱼虾幼体发育的需求。

2.诱变育种: 是指人为地利用物理的或化学的因素,诱发微藻产生遗传变异,通过对突变体的选择和鉴定,培育出有利用价值的新品种或新的种质资源3.单种培养: 指在培养过程中不排除细菌存在的一种培养方式4.生物饵料:指经过筛选的优质饵料生物,进行人工培养后投喂给养殖对象食用的活的饵料。

5.指数生长期: 指微藻细胞迅速地生长繁殖,细胞数目以几何级数增加的时期.判断题:1、所有卤虫卵都是在低盐度下有较高的孵化率。

X2、小新月菱形藻的最佳培养生态条件和应用途径与三角褐指藻相似。

√3、角毛藻在低盐度下比高盐度下生长好。

√4、褶皱臂尾轮虫对低氧含量甚至短时间缺氧的耐受力很强,因此,在高密度培养时,不需要充氧。

X5、微藻对二氧化碳的需要量大,但给微藻培养液过量通入二氧化碳,会对微藻产生毒害作用。

√6、实验室小型培养微藻,海水的消毒通常采用有效氯消毒。

X7、不同光合细菌体内的颜色在固定的培养条件下具有特征性,因此,每个菌种的颜色不会随着培养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X8、刚产出的卤虫休眠卵就具有较高的孵化率。

X9、目前培养的桡足类主要是隶属于猛水蚤目和哲水蚤目的种类。

√10、轮虫的营养价值与所摄食的饵料有关。

《饵料生物培养技术》复习题.doc-89

《饵料生物培养技术》复习题.doc-89

《饵料生物培养技术》复习题一、填空题1、单胞藻类培养按培养纯度分(纯培养)、(单种培养)和(混合培养)三种方式。

2、单胞藻类培养按采收方式分(一次性培养)、(半连续培养)和(连续培养)三种方式。

3、在单胞藻培养用水处理系统中通常需配备过滤装置和消毒装置,最常用的过滤装置为(沙滤池)。

4、为了预防敌害生物通过空气污染藻液,空气在注入藻液之前最好经过(空气过滤器或洗气装置)。

5、单细胞藻类的培养开始于18世纪末年,当时培养的种类是(栅藻)和(小球藻)等淡水藻类,目的是作为研究植物生理学的试验材料。

6、单胞藻在水产养殖上不仅具有(营养价值),而且还具有调节、改善水质,促进水体形成稳定的藻-菌微生态系,抑制(致病菌)的滋生等功能。

7、藻类的生长繁殖可依次分成五个时期,依次为延缓期,(指数生长期),相对生长下降期,静止期和(死亡期)。

8、光照对单细胞藻类的影响通过光源、光质(光的波长)、光量(光照强度)、光周期和供光方式等途径来实现。

9、根据藻类对温度的适应范围的大小,可分为广温性藻类、狭温性藻类。

根据藻类对适应温度的高低,可分为高温性藻类和低温性藻类。

10、在藻类培养过程中,通过(搅拌)或晃动藻液,或给培养的藻液(充气),都能提供一定二氧化碳。

11、成功接种的关键是把握好藻种的(质量)、藻种的(数量)和接种的(时间)。

12、单细胞藻类的培养过程可分为(消毒),(培养液制备),(接种)、(培养管理)及采收五个步骤。

13、培养用容器﹑工具消毒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敌害生物)的污染。

14、轮虫生殖,主要是由雌体行单性生殖。

雌体的卵有两种,一种叫做非需精卵,一种叫做需精卵。

15、保持培养藻类良好的生长及其数量上的绝对优势,通过分泌较多的(抗生物质),对敌害生物起抑制作用,是培养成功的重要经验之一。

16、真正的“纯种培养”,是指在排除了包括(细菌)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条件下进行的培养。

17、从目前各养殖场单细胞藻类饵料生产的情况来看,单细胞藻类培养中的主要矛盾是(敌害生物)的污染。

生物饵料培育学温习题及答案

生物饵料培育学温习题及答案

名词说明
天然饵料:是指生活在海洋、江河、湖泊等各类水体中可供水产动物食用的水生动植物、动植物尸身、有机碎屑和细菌繁凝体,
即栖息于自然界中捕食者饵料的总称。

饵料生物:指成为饵料的生物的总称。

是指在海洋、湖泊等水域中自然生活的各类可供水产动物食用的水生生物。

水产饵料生物:指与增养殖和渔场形成有关的饵料生物。

主若是指在海洋、江河、湖泊等水域中生活的各类可供水产经济动物摄食的水生动植物,包括光合细菌、藻类、高等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和蚯蚓和陆生昆虫等
最高度:超过最高度时生物就不能生存
最低度:低于最低度时生物就终止生命活动
最适度:广义——指生物能正常生活的范围,狭义——指生命活动最旺盛的范围
吸收光谱:表示某种藻的各类色素对光谱吸收曲线的总和。

作用光谱:各色素所吸收的光波对光合作用发生效率的光谱。

生物因子:污染生物对培育藻类的阻碍和培育藻类的关系作为一种环境因子,那么该种污染生物就称为生物因子。

种:生物分类上的大体单位
品种:同一种生物个体,受环境阻碍会形成一些性状不同,具有各类性状不同的个体被区分开,称“品种”
单种培育:分离培育的藻种尽管只有一种,但还混杂细菌的生长。

饵料生物试题及答案

饵料生物试题及答案

饵料生物试题及答案本文将为您提供关于饵料生物的试题及答案。

请注意,试题部分不会出现分节标题,而是直接给出题目。

每道题目后面将附上相应的答案。

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够满足您的需求。

试题一:1. 饵料生物的定义是什么?答案:饵料生物指的是用于钓鱼或者养殖等活动中作为饵料材料的生物种类,包括动物、植物、昆虫等。

试题二:2. 请列举三种常见的饵料生物。

答案:常见的饵料生物包括:活虫(如蚯蚓、蛆虫)、鱼饵(如小鱼、小虾)、植物(如玉米、面包渣等)。

试题三:3. 在钓鱼中,为什么要选择适当的饵料生物?答案:选择适当的饵料生物能够吸引目标鱼类的注意,增加钓鱼的成功率。

不同的鱼类对饵料的喜好有所不同,因此选择合适的饵料生物能够提高钓鱼的效果。

试题四:4. 饵料生物的储存和保鲜方法有哪些?答案:饵料生物的储存和保鲜方法包括:使用特定的容器进行储存,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定期更换或添加新鲜的饵料材料,避免过度滋长或变质等。

试题五:5. 钓鱼中如何选择饵料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答案:选择饵料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需要综合考虑目标鱼类的喜好、水域环境、钓鱼的时间和天气等因素。

一般来说,可以通过观察当地钓友的经验或者请教专业钓鱼人士来获取相关建议。

试题六:6. 饵料生物的使用注意事项有哪些?答案:在使用饵料生物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合理使用饵料,避免浪费;根据实际需要储存和保鲜饵料;选择无污染和健康的饵料;遵守当地相关的法律和规定等。

试题七:7. 饵料生物对于水域生态系统有哪些影响?答案:饵料生物的使用可能对水域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例如,使用过量的饵料可能导致水质污染,进而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

因此,在使用饵料时需要注意保护环境,避免对生态系统造成不良影响。

试题八:8. 钓鱼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如何与饵料生物相关?答案:钓鱼活动的可持续发展与饵料生物相关。

合理使用饵料生物、保护水域生态系统、遵守相关规定等都是为了保证钓鱼活动的可持续性。

因此,在进行钓鱼活动时应该更加注重使用环保和可持续的饵料材料。

生物饵料培育试题

生物饵料培育试题

生物饵料培育学试题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计16分)1、二级培养2、单性生殖3、生物饵料4、孵化效率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24分)1、藻类培养过程中,一般选择在什么时间接种?()。

A:清晨5~8点 B:上午8~10点C:下午4~6点 D:晚上2、下列哪种消毒方法适用于消毒单胞藻挂袋培养用的聚乙烯塑料袋?()。

A:直接灼烧B:烘箱干燥消毒160℃恒温烘烤2小时C: 10%的工业盐酸浸泡消毒5分钟D:高压灭菌(115℃灭菌15分钟~30分钟)3、下列关于轮虫摄食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对食物的种类有选择性,对食物的大小无选择性B:对食物的种类和食物的大小都有选择性C:对食物的种类和食物的大小都无选择性D:对食物的种类无选择性,对食物的大小有选择性4、非离子氨水平是轮虫培养过程中种群增长的主要限制因子。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为了获得较好的培养效果,建议轮虫培养水体中的非离子氨水平控制在()以内。

A:0.5mg/L B :1mg/LC :6mg/LD :3mg/L5、在轮虫培养过程中,若以酵母为饵料进行培养,则适宜的轮虫接种量为()。

A: 0.1个/ml~0.5个/ml B:1个/mlC:14个/ml~70个/ml D:200个/m6、下列关于卤虫卵去壳液,描述错误的是()。

A:一般而言,每克干燥虫卵需使用含有0.5g有效氯的次氯酸钠或次氯酸钙。

B :去壳液不能用淡水配。

C:为了保证有良好的去壳效果,应把去壳液的pH控制在10以上。

D:去壳液要现配现用。

7、卤虫卵去壳过程中,下列哪种现象不会出现?()。

A:去壳液的温度会上升。

B:卵壳表面不断有小气泡产生。

C:完全去壳后可见到膜内无节幼体。

D:卤虫卵的颜色由棕色变成灰白色,最后呈橘红色。

8、卤虫卵加工过程中,最常用的滞育终止方法为()。

A:紫外线照射和甲醛溶液浸泡。

B:二氧化碳处理和双氧水浸泡。

C:低温刺激和光照处理。

D:低温刺激和反复脱水。

(完整版)《生物饵料培养学》复习

(完整版)《生物饵料培养学》复习

生物饵料复习生物饵料:特指经过人工筛选的、可进行人工培养的、适合养殖对象食用的优质的饵料生物。

混交雌体:是指通过混交生殖的方式繁殖子代的雌性轮虫,生殖细胞的形成过程中有减数分裂。

混交卵:混交雌体经过减数分裂产生单倍体卵,又称需精卵。

卤虫卵孵化率:指每克卤虫卵能过孵化出的无节幼体的只数。

饵料生物:是指生活在海洋、江河、湖波等水域中,可供水产动物食用的各种水生微生物、动、植物。

水域中生活的可供水产动物食用的水产动、植物。

连续培养:指在接种后,根据培养液中藻密度或营养盐度的消耗量,连续采收藻细胞和添加营养盐的藻类培养模式。

单性生殖:又称孤雌生殖、非混交生殖、指母本在繁殖后代的过程中,无需父本配子的参与,母本的卵细胞经有丝分裂形成胚胎。

生物饵料培养学:主要研究生物饵料的筛选,培养及其营养价值评价的一门应用学科。

1自然界中的光合作用有两种:第一种是(产氧)光合作用,是蓝细菌和植物所有的光合作用;第二种是(不产氧)的光合作用。

1、光合细菌获得代谢所需的能量的形式有三种:光照厌气条件下,通过(光合磷酸化作用)获得能量,黑暗厌气条件下,通过(脱氧作用与发酵作用)获得能量,黑暗有氧条件下,通过(呼吸作用)获得能量。

2、光合细菌的培养方式有(全封闭式延期光照培养)和(开放式微气光照培养)两种,前者主要用于小规模培养,后者可用于生产性大规模培养。

3、在轮虫消化道前端,有一重要器官(咀嚼囊),该器官是高度变形的咽喉,有很厚的肌肉壁,内有发达的(咀嚼器),有咀嚼和研磨食物的功用。

4、根据培养过程中人为控制程度,轮虫的培养可分为(精养)和(粗养)。

按培养和收获的特点,可分(一次性培养)、(半连续培养)和(大面积土池培养)。

5、成功进行轮虫半连续培养的关键是控制好(轮虫的采收量)及(培养用水水质)之间的平衡。

6、种轮虫的保存有两种方式,一是以(活体轮虫)的形式保存,一是以(轮虫休眠卵)的形式保存。

7、土池培养轮虫的日常管理工作的核心是维持(水体中轮虫和单胞藻)的动态平衡,因此,控制(轮虫密度)和(合理施肥)很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天然饵料:是指生活在海洋、江河、湖泊等各种水体中可供水产动物食用的水生动植物、动植物尸体、有机碎屑和细菌繁凝体,即栖息于自然界中捕食者饵料的总称。

饵料生物:指成为饵料的生物的总称。

是指在海洋、湖泊等水域中自然生活的各种可供水产动物食用的水生生物。

水产饵料生物:指与增养殖和渔场形成有关的饵料生物。

主要是指在海洋、江河、湖泊等水域中生活的各种可供水产经济动物摄食的水生动植物,包括光合细菌、藻类、高等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以及蚯蚓和陆生昆虫等最高度:超过最高度时生物就不能生存最低度:低于最低度时生物就终止生命活动最适度:广义——指生物能正常生活的范围,狭义——指生命活动最旺盛的范围吸收光谱:表示某种藻的各种色素对光谱吸收曲线的总和。

作用光谱:各色素所吸收的光波对光合作用发生效率的光谱。

生物因子:污染生物对培养藻类的影响和培养藻类的关系作为一种环境因子,那么该种污染生物就称为生物因子。

种:生物分类上的基本单位品种:同一种生物个体,受环境影响会形成一些性状差异,具有各种性状差异的个体被区分开,称“品种”单种培养:分离培养的藻种虽然只有一种,但还混杂细菌的生长。

纯种培养:分离培养的藻种,仅只有藻种一种,而且无其它生物混杂。

生殖态:由无性个体或非生殖个体向有性个体或生殖个体转变的过程。

群浮:指性成熟时,雌雄沙蚕浮于水面。

每月两次峰值,最高峰都在大潮汐来临前2-4d婚舞:雌雄异沙蚕体相伴做卷曲状、圆形的游动,开始速度较慢,以后加快,可持续数小时,游动达高峰时,雄体先排精,雌体产卵。

简答二、水产饵料生物培养学:研究以水产饵料生物为培养对象的一门科学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和意义:目的:用人工控制的方法生产更多的活饵料。

意义:为水产动物的人工育苗和幼体提供充足的饵料,为人类提供食粮。

饵料生物培养的基本原则:1、培养生物种的选择2、确定培养基的种类和成分3、对所生产饵料的采集方法。

作为培养饵料生物必须具备什么条件:1、个体大小适合养殖动物的摄食2、在水中的运动速度和分布情况3、培养种类应营养价值高,养殖动物易消化吸收,生长和发育迅速,成活率高4、生长快、繁殖快、环境适应能力强、并且易于大量培养(广酸碱性种类、广温性种类)5、培养种类及其代谢产物必须无毒。

水产饵料生物的种类有哪几种(按性质和生态类群分):按生态类群分为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

按性质分为:动物性(轮虫、卤虫、枝角类、桡足类等)植物性(光合细菌和单细胞藻类)第一章:培养单细胞微藻的意义和应用开发途径意义:直接或间接作为淡海产经济动物幼体和成体的饵料➢作为未来人类的食品➢固氮蓝藻作为生物肥料和单细胞蛋白源等➢其他:从一些藻类提取药物;或研究藻类生理,以及用于太空食品等应用开发途径➢营养和保健食品➢医学工业的原料➢微藻作颗粒饵料➢废水净化➢开发微藻的生物工程(接种微藻到高等植物中可以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以微藻产氢气作为未来的能源等每个环境因子对生物的作用可以区分为三类:➢最高限:超过最高度时生物就不能生存➢最低限:低于最低度时生物就终止生命活动➢最适度:广义——指生物能正常生活的范围狭义——指生命活动最旺盛的范围① 吸收光谱的范围:它们一般的吸收值在绿光、黄光范围内,最大吸收值在橙光,最小吸收值在青光范围内② 吸收光谱:表示某种藻的各种色素对光谱吸收曲线的总和。

③ 作用光谱:各色素所吸收的光波对光合作用发生效率的光谱。

④ 作用光谱曲线:不同光波对某种藻类的光合作用效率光谱所绘成的曲线。

水中 CO2的来源有机物的分解;水生物的呼吸作用;大气中的 CO2溶于水影响延缓期的因素1.藻种的老化2、培养条件变化太大3、接种数量太少➢对策在微藻培养中为了缩短延缓期,使其快速生长,就要采取用已经活化扩大培养的藻种,创造最适宜的培养条件,适当加大藻种的接种量等方法饵料用的微藻最佳收获期➢作为饵料用的微藻,应该在相对生长下降期或平衡期收获投喂为好➢因为指数生长期的藻细胞一般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而蛋白质和脂类的含量较少;进入平衡期则相反➢例外:三角褐指藻和中肋骨条藻等藻类应该在指数生长期后期收获,因为这两种微藻在培养后期会分泌出有害的次生代谢产物哪些微藻可以作为单细胞藻类的培养对象?答:绿藻:衣藻、小球藻、栅藻、扁藻、盐藻。

蓝藻:念珠藻、鱼腥藻、螺旋藻。

硅藻:菱形藻、小环藻、褐指藻、角毛藻。

隐藻:隐藻、红隐藻。

金藻:单鞭金藻、锥囊藻;海水种类的湛江叉鞭金藻、球等鞭金藻。

黄藻:异胶藻藻类对有害温度是如何适应的?答:①驯化适应②改变营养条件:如0℃时,增加细胞内的抗寒物质——糖分。

③生理上的适应:蓝藻原生质有高的凝固点,这是对有害温度的适应是,在长期自然选择过程中形成的。

什么是纯培养和单种培养?答:纯培养:在排除了包括细菌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条件下进行培养,进行科学研究不可缺少的技术。

单种培养:在生产性培养中,不排除细菌存在的培养。

什么是一次性培养、连续培养、半连续培养?答:一次培养:又称有限培养,为普通培养方法,即把少量藻种接种到培养液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经一段时间培养、达一定浓度时,可进行采收或扩大培养。

半连续培养:在一次培养的基础上,当培养藻类细胞达一定浓度后,每天采收一部分浓藻液,并补充同量的新鲜培养液继续培养。

连续培养:新培养液不断流入,达到一定浓度的藻液从培养容器末端不断流出。

单细胞藻类的培养方式有哪几种?答:按照培养基的形态:固体培养和液体培养,按照培养纯度:纯培养和单种培养,按照藻液的流动情况:静止培养和循环流动水培养,按照气体交换情况:通气培养和不通气培养,按照藻液与外界接触程度:封闭式培养和开放式培养,按照培养的规模:小型培养、中继培养和大量培养等。

阐述培养液的配制原则。

答:①配制的各种无机盐都能溶于水②溶解后的各种离子能互相平衡,特别是阳离子的平衡③配制原液不能发生沉淀,应为无色透明,原液:按配方中各无机盐的分量配制成的培养液④配方中无机盐应分开溶解,再混合,充分搅拌,混合顺序为先加氮,再加磷,后加铁⑤用水:纯水、自来水、塘水,一般纯水较好⑥一般配成浓缩液称母液,用时按比例稀释,可减少称量麻烦。

以每升水中加lmL母液为宜⑦用湖水、池水、自来水,应先消毒,再加入营养液,以免发生沉淀。

优质的藻种具有什么特征?答:①要求生活力强、生长旺盛、无敌害污染的藻种②颜色正常(绿藻呈鲜绿色;硅藻呈黄色;金藻呈金褐色) ③有运动能力,即藻体能上浮活泼运动,无大量沉淀④藻体无明显附壁现象选育种的方法( l )选择育种:在单细胞藻类生产的过程中,不经过人为的处理而是利用其自然发生变异,有目的地、定向地把具有符合生产要求的优良性状(生活力强、生长快、繁殖快、耐高温等)的藻种留下进培育。

( 2 )诱变育种:通过诱变剂处理(亚硝酸、钴60、快中子、氯化锂、紫外线等),使藻细胞发生大量变异从中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变异个体藻种分离1.意义:为了要进行某种藻类的科学研究或大量培养,有必要把某种藻类与其他生物分离。

因为在培养和生产过程中要受敌害生物的污染,只有分离出”纯种”进行培养,才能获得好效果。

水滴分离法用微吸管吸取稀释适度的藻液,滴到消毒过的载玻片上,水滴尽可能小,能在镜下(低倍)看到整个视野的全部水滴或大部分,一个载玻片上放 2~4 滴,作直线排列,水滴间要有一定的距,如果一滴水内有 1至几个所需要的同种藻细胞,并无其它生物混杂,即用微吸管吸取培养液把这滴水冲入装有培养液并经过消毒灭菌的试管或小三角烧瓶中.不成功要反复做。

此法简便,易操作,适宜分离优势种类藻种的保存1 .意义:在一定时间内供接种用,免去重复分离,保持纯种可以节省时间轮虫的培育__营养强化⏹用富含EPA/DHA的海洋微藻强化轮虫⏹强化剂强化轮虫强化剂:含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强化剂的品牌很多,不同型号的强化剂所含的成分不完全相同,使用时应根据其使用说明操作枝角类溞种的来源1、从鱼池底泥中筛选出冬卵作种子用采泥器采样,用孔径1mm、0.5mm、0.25mm的筛子和76um孔径的筛绢加自来水冲洗过筛,将筛绢上的泥转移到浓食盐水中,在解剖镜下,从上层清液中分离出冬卵。

2、市场购买3、在繁殖季节从水中捞取枝角类的应用➢作为药物等毒理实验材料➢作为水产经济动物幼体的饵料➢作为饲料的动物蛋白源和诱食剂➢净化水质生物监测作为培养对象的桡足类应具备什么条件?答:1、在不同的大小水体中可成为优势种(细巧华哲水蚤)2、质量高,食物链短的滤食种类;3、繁殖率高,产卵量大,排卵快次数多,生长发育迅速(2周即可产卵)4、能高密度培养:1000ml的玻璃缸中可培养2-5万个;5、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如猛水蚤在低温(-0.5)-2.5℃,经过30小时后,在9-10℃的水中能恢复正常。

(一)培养对象绕足类(种虫)必备条件⏹1、在不同的大小水体中可成为优势种(细巧华哲水蚤)⏹2、质量高,食物链短的滤食种类⏹3、繁殖率高,产卵量大,排卵快次数多,生长发育迅速(2周即可产卵)⏹4、能高密度培养:1000ml的玻璃缸中可培养2-5万个⏹5、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如猛水蚤在低温(-0.5)-2.5℃,经过30小时后,在9-10℃的水中能恢复正常。

桡足类作为饵料的意义个体大,可代替小型的浮游动物,节省饵料。

卤虫的卵重 2-3 微克,卤虫无节幼体10微克/个卤虫无节幼体为轮虫的3倍,则轮虫重量为3.3微克/个剑水蚤体重为轮虫的 50 倍,则剑水蚤为 165微克重/个枝角类体重为0.1毫克/个=10个卤虫无节幼体=50个卤虫卵阐述水蚯蚓的繁殖方法?答:有性生殖:雌雄同体,异体交配。

无性生殖:出芽生殖。

如何进行小型的水蚯蚓的培养?答:1)孵出的幼蚓移入带土的培养皿中(土用 GG50筛绢过筛)(2)喂玉米浆培养幼蚓,每个皿中只放1-2条。

(3)培养过程中要经常观察,加水或换新鲜水在水蚯蚓培养过程中为什么要有微流水和擂池?答:保持微流水,是为了保证充足氧气。

水蚯蚓的粪便板结;藻类的孢子滋生青苔;水流冲击造成培养基高低不平影响水交换。

( 4 )擂池:用“ T ”形耙每隔2-4天将培养基擂动一次。

原因:水蚯蚓的粪便板结;藻类的孢子滋生青苔;水流冲击造成培养基高低不平影响水交换。

室外大面积培养水蚯蚓1、建培养池(1)池的大小:长3-5m,宽1m,深0.2m,面积1-10平方米;便于管理、采收以及水交换。

池子一定要靠近水源。

(2)池底:底部是8-20cm厚的三合土(石灰、沙子、粘土),池堤用20cm长的条石砌成。

(3)排灌水:池两端应有进出水口简述枝角类的应用。

答:作为药物等毒理实验材料,作为水产经济动物幼体的饵料,作为饲料的动物蛋白源和诱食剂,净化水质,生物监测。

藻类的培养管理应注意什么问题?采收方法有几种?答:培养基养料的补给,光照、温度的调节,CO2的补给,搅拌,防污染(很重要),注意酸碱度变化,检查,问题的分析和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