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饵料培养学复习题及答案
生物饵料培养

生物饵料培养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生物饵料:致生活在海洋、江河、湖泊等水域中,可供水产动物食用的各种水生生物、动植物。
2、饵料生物:经过人工筛选的,可进行人工培养的、适合养殖对象食用的优质饵料生物。
3、微藻:通常指的是单个细胞或多个细胞组成的微小藻类。
4、纯培养:即无菌培养,是指排除了包括细菌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条件下进行的培养。
5、一次性培养:(批次培养)指的是一次接种培养后一次性全部收获。
6、单性生殖:又称孤雌生殖,非混交生殖,之母本在繁殖后代的过程中,无需副本不胚子的参与,母本的卵细胞经有丝分裂形成胚胎。
7、非混交雌体:8、非混交卵:9、两性生殖世代:二、填空题1、生物饵料培养学是主要研究生物饵料的(筛选)、(培养)及其(营养价值评定)的一门应用学科。
2、狭义光合细菌最本质的特点是(能在厌氧和光照条件下进行不产氧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总反应式是(2H2A + CO2 →2A + CH2O + H2O )。
3、光合细菌的色素主要有菌绿素a、b、c、d、e及类胡萝卜素。
在不同的菌种内含量不同。
( 叶绿素 )是光合细菌进行光合磷酸化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的媒介,而( 类胡萝卜素 )的主要作用是捕获光能及起光氧化的保护剂作用。
4、光合细菌获得代谢所需的能量的形式有三种:光照厌气条件下 通过(光合作用)获得能量;黑暗厌气条件下,通过(脱氮和发酵)获得能量;黑暗有氧条件下,通过(呼吸作用)获得能量。
5、光合细菌菌种的分离是开展光合细菌培养和应用研究的前提。
分离的步骤主要有(采样)、(富集培养)、(分离纯种)。
其中(富集培养)是光合细菌成功分离的关键步骤。
6、光合细菌的培养方式有(全封闭式厌气光照培养)和(开放式微气光照培养)两种,前者主要用于小规模培养,后者可用于生产性大规模培养。
7、小球藻有较厚的(细胞壁)不易被鱼虾幼体所消化,很少直接用于投喂鱼、虾、贝的幼体。
小球藻通常用于培养(动物性生物饵料),也广泛用于鱼类和甲壳类育苗中(水质)的调控。
(完整版)生物饵料培养——复习题答案

复习题目录第一章绪论习题第二章单细胞藻类的培养习题第三章光合细菌培养习题第四章轮虫的培养习题第五章卤虫的培养习题第六章其他生物饵料的培养习题复习题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生物饵料:特指经过人工筛选的、可进行人工培养的、适合养殖对象食用的优质的饵料生物。
经过筛选的优质饵料生物,进行人工培养后投喂给养殖对象食用的活的饵料(海水小球藻、褶皱臂尾轮虫、蒙古裸腹蚤等)。
2.饵料生物:是指生活在海洋、江河、湖泊等水域中,可供水产动物食用的各种水生微生物、动、植物。
水域中生活的可供水产动物食用的水产动、植物。
(微藻、轮虫等)。
3.冰鲜饵料:4.生物饵料培养学:主要研究生物饵料的筛选、培养及其营养价值评价的一门应用学科。
二、简答题1.生物饵料培养学的主要任务。
2.优良生物饵料的特点。
答:1、对水环境的影响:使用生物饵料,对养殖水体的水质影响较小。
2、营养组成:生物饵料的营养丰富,能满足水产动物的营养需求。
3、规格多样:生物饵料的大小可满足养殖对象的需求,不同生物饵料可组合成系列饵料,满足养殖对象不同生长阶段的具体需求。
4、可消化性好:大多数水产动物喜食生物饵料,而且容易消化。
自身含消化酶,可弥补幼体消化能力的不足。
5、可获得性佳:大多数水产动物能方便的摄食生物饵料,可针对养殖对象的运动和栖息习性,选择运动能力和分布水层都适合培养对象的种类。
3.生物饵料与配合饲料相比所具有的优点。
4.区别“清水育苗”和“绿水育苗”含义。
为什么“绿水育苗”得到普遍认可?5.为什么说生物饵料培养仍是今后鱼虾蟹幼体育苗的主要饵料途径?6.培养优良生物饵料所应具备的条件。
答:1、个体大小适合养殖对象摄食。
2、运动速度与分布水层便于养殖对象摄食。
3、营养价值高,容易被养殖对象消化吸收。
4、代谢产物无毒或毒性不危及养殖对象的健康。
5、生命周期短,生长繁殖迅速。
6、环境的适应能力强,易于大量培养,密度大,产量高。
7.说明生物饵料培养的主要类群。
生物饵料培养学习题及解析

填空题:1.在所有卤虫品系的脂肪酸组成中几乎没有_DHA__,所以对卤虫必须进行营养强化。
2.微藻藻种保藏的基本条件是_低温和弱光__。
3.光合细菌培养基灭菌的方式有_常压蒸汽灭菌和过滤灭菌__和高压蒸汽灭菌。
4.“绿水育苗”是指在育苗过程中利用__微藻___的育苗方式。
5.微藻基因工程育种是引入__外源基因__在微藻内表达以改良微藻遗传品质的方法。
6._褶皱臂尾_轮虫在海水鱼虾蟹苗种培育过程中应用最为广泛。
7.在开放式培养螺旋藻时,施用__碳酸氢铵__可以杀死藻液中的轮虫和原生动物,还可以作为肥料。
名词解释:1.营养强化:指针对生物饵料的营养缺陷,有意识地通过其摄食特定食物进行改善和补偿,达到营养平衡和满足鱼虾幼体发育的需求。
2.诱变育种: 是指人为地利用物理的或化学的因素,诱发微藻产生遗传变异,通过对突变体的选择和鉴定,培育出有利用价值的新品种或新的种质资源3.单种培养: 指在培养过程中不排除细菌存在的一种培养方式4.生物饵料:指经过筛选的优质饵料生物,进行人工培养后投喂给养殖对象食用的活的饵料。
5.指数生长期: 指微藻细胞迅速地生长繁殖,细胞数目以几何级数增加的时期.判断题:1、所有卤虫卵都是在低盐度下有较高的孵化率。
X2、小新月菱形藻的最佳培养生态条件和应用途径与三角褐指藻相似。
√3、角毛藻在低盐度下比高盐度下生长好。
√4、褶皱臂尾轮虫对低氧含量甚至短时间缺氧的耐受力很强,因此,在高密度培养时,不需要充氧。
X5、微藻对二氧化碳的需要量大,但给微藻培养液过量通入二氧化碳,会对微藻产生毒害作用。
√6、实验室小型培养微藻,海水的消毒通常采用有效氯消毒。
X7、不同光合细菌体内的颜色在固定的培养条件下具有特征性,因此,每个菌种的颜色不会随着培养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X8、刚产出的卤虫休眠卵就具有较高的孵化率。
X9、目前培养的桡足类主要是隶属于猛水蚤目和哲水蚤目的种类。
√10、轮虫的营养价值与所摄食的饵料有关。
《水产饵料生物培养》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水产饵料生物培养复习题(课程代码322070)一、名词解释水产饵料生物:指与增养殖和渔场形成有关的饵料生物。
主要是指在海洋、江河、湖泊等水域中生活的各种可供水产经济动物摄食的水生动植物,包括光合细菌、藻类、高等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以及蚯蚓和陆生昆虫。
生物饵料:指经过筛选的优质的,进行人工培养后投喂给养殖对象食用的活的饵料生物。
冬卵:轮虫、枝角类等某些浮游动物混交雌体在年轻时与雄虫交配,混交卵与精子结合成的受精卵形成的厚壳卵。
可抵抗干燥、低温等不良环境,需经一定的休眠期才能发育,且总是发育为非混交雌体。
夏卵:又称非混交卵。
指轮虫、枝角类等某些浮游动物非混交雌体产出的卵。
卵形,壳薄而光滑。
纯培养:是无菌培养,指排除了包括细菌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条件下进行的培养。
半连续培养:又称间收培养,是在一次性培养的基础上,当培养的藻液达到一定密度后,每天采收一部分,收获量根据需要及藻液的生长情况而定,并加入新的营养液,继续培养。
相对生长下降期:细胞生长繁殖的速度与指数生长期比较,逐步下降,但细胞数目仍在增加。
指数生长期:指单细胞藻类细胞迅速地生长繁殖,细胞数目以几何级数增加。
桡足幼体:桡足类的一个幼体期,身体明显分节。
经第1-5桡足幼体阶段后发育为成体。
无节幼体:节肢动物甲壳纲(包括枝角类和桡足类)的发育绝大多数都要经过变态,初孵化的幼体不分节,具3对附肢。
又称六肢幼体。
赤潮:某些藻类在海水中大量繁殖而使水体呈现色彩,并且分泌毒素的这一现象叫赤潮。
轮虫:轮虫是一群小性的多细胞动物,通常体长只有100-200微米。
轮虫的头部前端扩大成盘状,其上方有一由纤毛组成的轮盘,是运动和摄食的器官。
消化道的咽部特别膨大,形成肌肉很发达的咀嚼囊,内藏咀嚼器。
体腔两旁有一对原肾管,其末端为焰茎球。
接种:就是把含藻种的藻液接入到新配好的培养液中的整个操作过程。
饵料生物:指成为饵料的生物的总称。
是指在海洋、湖泊等水域中自然生活的各种可供水产动物食用的水生生物。
生物饵料培育试题答案

生物饵料培育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生物饵料培育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提高养殖效率B. 增加养殖种类C. 降低养殖成本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2. 下列哪种生物不适合作为饵料培育?A. 蚯蚓B. 蝇蛆C. 金鱼D. 螺旋藻答案:C3. 培育生物饵料时,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必要的?A. 适宜的温度B. 充足的光照C. 良好的水质D. 特定的饵料配方答案:B4. 在生物饵料培育过程中,如何有效控制病虫害?A. 定期更换水源B. 使用化学农药C. 采用生物防治方法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C5. 以下哪种方法可以有效提高饵料的营养价值?A. 增加饵料的蛋白质含量B. 减少饵料的脂肪含量C. 限制饵料的矿物质摄入D. 增加饵料的纤维素比例答案:A二、填空题1. 生物饵料的种类繁多,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它们在水生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答案:浮游生物、底栖生物、昆虫幼虫2. 培育生物饵料的基本原则是保证其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以满足养殖生物的营养需求。
答案:多样性、可持续性、营养价值3. 在生物饵料的培育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________和________的管理,以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
答案:废水排放、饲料使用4. 为了提高饵料的消化率和吸收率,可以通过________和________的方式来改善饵料的品质。
答案:优化饲料配方、添加消化酶5. 在进行生物饵料培育时,应定期对________和________进行检测,以确保饵料的安全性和卫生标准。
答案:水质、饵料本身三、简答题1. 简述生物饵料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
答案:生物饵料是水产养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为养殖生物提供必需的营养和能量,有助于提高养殖生物的生长速度和存活率。
同时,生物饵料的多样性和可持续性有助于维持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2. 阐述生物饵料培育过程中水质管理的重要性及其措施。
饵料学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饵料学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 饵料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A. 鱼类B. 饵料C. 水生植物D. 微生物答案:B解析:饵料学是研究饵料的科学,主要研究对象是饵料,包括其种类、营养成分、制备方法等。
2. 饵料的营养成分主要包括哪些?A. 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B. 维生素、矿物质、水分C. 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D. 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水分答案:D解析:饵料的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和水分等六大类。
3. 饵料的制备方法有哪些?A. 干燥法、发酵法B. 冷冻法、干燥法C. 干燥法、发酵法、冷冻法D. 发酵法、冷冻法答案:C解析:饵料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干燥法、发酵法和冷冻法等。
4. 饵料的保存方法有哪些?A. 干燥保存、冷藏保存B. 冷冻保存、真空保存C. 干燥保存、冷冻保存、真空保存D. 冷藏保存、真空保存答案:C解析:饵料的保存方法主要包括干燥保存、冷冻保存和真空保存等。
5. 饵料的投喂方法有哪些?A. 定时投喂、定量投喂B. 定时投喂、定点投喂C. 定时投喂、定量投喂、定点投喂D. 定量投喂、定点投喂答案:C解析:饵料的投喂方法主要包括定时投喂、定量投喂和定点投喂等。
二、多选题1. 饵料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A. 饵料的种类和特性B. 饵料的营养成分和含量C. 饵料的制备方法和工艺D. 饵料的保存方法和条件E. 饵料的投喂方法和技巧答案:ABCDE解析:饵料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涵盖了饵料的种类和特性、营养成分和含量、制备方法和工艺、保存方法和条件以及投喂方法和技巧等方面。
2. 饵料的营养成分主要包括哪些?A. 蛋白质B. 脂肪C. 碳水化合物D. 维生素E. 矿物质答案:ABCDE解析:饵料的营养成分主要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3. 饵料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哪些?A. 干燥法B. 发酵法C. 冷冻法D. 热处理法E. 真空法答案:ABC解析:饵料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干燥法、发酵法和冷冻法等。
《水产饵料生物培养》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水产饵料生物培养复习题(课程代码322070)一、名词解释水产饵料生物:指与增养殖和渔场形成有关的饵料生物。
主要是指在海洋、江河、湖泊等水域中生活的各种可供水产经济动物摄食的水生动植物,包括光合细菌、藻类、高等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以及蚯蚓和陆生昆虫。
生物饵料:指经过筛选的优质的,进行人工培养后投喂给养殖对象食用的活的饵料生物。
冬卵:轮虫、枝角类等某些浮游动物混交雌体在年轻时与雄虫交配,混交卵与精子结合成的受精卵形成的厚壳卵。
可抵抗干燥、低温等不良环境,需经一定的休眠期才能发育,且总是发育为非混交雌体。
夏卵:又称非混交卵。
指轮虫、枝角类等某些浮游动物非混交雌体产出的卵。
卵形,壳薄而光滑。
纯培养:是无菌培养,指排除了包括细菌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条件下进行的培养。
半连续培养:又称间收培养,是在一次性培养的基础上,当培养的藻液达到一定密度后,每天采收一部分,收获量根据需要及藻液的生长情况而定,并加入新的营养液,继续培养。
相对生长下降期:细胞生长繁殖的速度与指数生长期比较,逐步下降,但细胞数目仍在增加。
指数生长期:指单细胞藻类细胞迅速地生长繁殖,细胞数目以几何级数增加。
桡足幼体:桡足类的一个幼体期,身体明显分节。
经第1-5桡足幼体阶段后发育为成体。
无节幼体:节肢动物甲壳纲(包括枝角类和桡足类)的发育绝大多数都要经过变态,初孵化的幼体不分节,具3对附肢。
又称六肢幼体。
赤潮:某些藻类在海水中大量繁殖而使水体呈现色彩,并且分泌毒素的这一现象叫赤潮。
轮虫:轮虫是一群小性的多细胞动物,通常体长只有100-200微米。
轮虫的头部前端扩大成盘状,其上方有一由纤毛组成的轮盘,是运动和摄食的器官。
消化道的咽部特别膨大,形成肌肉很发达的咀嚼囊,内藏咀嚼器。
体腔两旁有一对原肾管,其末端为焰茎球。
接种:就是把含藻种的藻液接入到新配好的培养液中的整个操作过程。
饵料生物:指成为饵料的生物的总称。
是指在海洋、湖泊等水域中自然生活的各种可供水产动物食用的水生生物。
生物饵料培养学复习题

生物饵料培养学复习题(自我整理版)生物饵料:经过筛选的优质饵料生物,进行人工培养后投喂给养殖对象食用的活的饵料。
(海水小球藻、褶皱臂尾轮虫、蒙古裸腹蚤等)生物饵料培养学:主要研究生物饵料的筛选、培养及其营养价值评价的一门应用学科螺旋藻:特点耐碱性,强光,耐高温盐藻:特点嗜盐。
细胞内储存大量甘油和β-胡萝卜素等物质。
纯培养:系指只在单一种类存在的状态下所进行的生物培养。
单种培养:指可有细菌存在但只有一种藻类的培养。
混合培养:也称多种培养,是指一培养体系中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微藻细胞同时生长开放式培养:指藻液直接与外界空气相通的一种培养方式封闭式培养:指单胞藻在一相对封闭的体系中培养一次性培养:(批次培养)指一次接种培养后一次性全部采收半连续培养:是指在一次接种后,藻液培养到一定密度时部分采收,同时添加等量的新培养液的生产方式连续培养:是指在接种后,根据培养液中藻密度或营养盐的消耗量,连续采收藻细胞和添加营养盐藻种培养(一级培养):指以保存藻种为目的藻类培养中继培养(二级培养):指为生产性培养提供大量藻种为目的藻类培养生产性培养(三级培养):是以大量生产藻细胞为目的培养光合细菌:能进行光合作用的一群原核生物富集培养:分离菌种的关键,在于选择适宜的富集和分离的培养基,提供细菌生长所需要的厌氧环境和适宜的温度与光照条件:(封闭、温度25、5000~10000lx,2~8周)单性生殖:又称孤雌生殖,卵不经过受精也能发育成正常的新个体非混交雌体:休眠卵发育成双倍体的雌性轮虫,称非混交雌体两性生殖:又称混交生殖,通过受精过程进行有性生殖的现象。
休眠卵又称为冬卵育卵囊:在躯干前半部的背侧,壳瓣之内有一空腔称为育卵囊,卵即在其中孵育成幼体单性生殖:(又称孤雌生殖、非混交生殖)指母本在繁殖后代的过程中,无需父本配子的参与,母本的卵细胞经有丝分裂形成胚胎卵鞍:卵鞍是一包围在淡水枝角类的休眠卵外的附属结构,起保护休眠卵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天然饵料:是指生活在海洋、江河、湖泊等各种水体中可供水产动物食用的水生动植物、动植物尸体、有机碎屑和细菌繁凝体,即栖息于自然界中捕食者饵料的总称。
饵料生物:指成为饵料的生物的总称。
是指在海洋、湖泊等水域中自然生活的各种可供水产动物食用的水生生物。
水产饵料生物:指与增养殖和渔场形成有关的饵料生物。
主要是指在海洋、江河、湖泊等水域中生活的各种可供水产经济动物摄食的水生动植物,包括光合细菌、藻类、高等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以及蚯蚓和陆生昆虫等最高度:超过最高度时生物就不能生存最低度:低于最低度时生物就终止生命活动最适度:广义——指生物能正常生活的范围,狭义——指生命活动最旺盛的范围吸收光谱:表示某种藻的各种色素对光谱吸收曲线的总和。
作用光谱:各色素所吸收的光波对光合作用发生效率的光谱。
生物因子:污染生物对培养藻类的影响和培养藻类的关系作为一种环境因子,那么该种污染生物就称为生物因子。
种:生物分类上的基本单位品种:同一种生物个体,受环境影响会形成一些性状差异,具有各种性状差异的个体被区分开,称“品种”单种培养:分离培养的藻种虽然只有一种,但还混杂细菌的生长。
纯种培养:分离培养的藻种,仅只有藻种一种,而且无其它生物混杂。
生殖态:由无性个体或非生殖个体向有性个体或生殖个体转变的过程。
群浮:指性成熟时,雌雄沙蚕浮于水面。
每月两次峰值,最高峰都在大潮汐来临前2-4d婚舞:雌雄异沙蚕体相伴做卷曲状、圆形的游动,开始速度较慢,以后加快,可持续数小时,游动达高峰时,雄体先排精,雌体产卵。
简答二、水产饵料生物培养学:研究以水产饵料生物为培养对象的一门科学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和意义:目的:用人工控制的方法生产更多的活饵料。
意义:为水产动物的人工育苗和幼体提供充足的饵料,为人类提供食粮。
饵料生物培养的基本原则:1、培养生物种的选择2、确定培养基的种类和成分3、对所生产饵料的采集方法。
作为培养饵料生物必须具备什么条件:1、个体大小适合养殖动物的摄食2、在水中的运动速度和分布情况3、培养种类应营养价值高,养殖动物易消化吸收,生长和发育迅速,成活率高4、生长快、繁殖快、环境适应能力强、并且易于大量培养(广酸碱性种类、广温性种类)5、培养种类及其代谢产物必须无毒。
水产饵料生物的种类有哪几种(按性质和生态类群分):按生态类群分为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
按性质分为:动物性(轮虫、卤虫、枝角类、桡足类等)植物性(光合细菌和单细胞藻类)第一章:培养单细胞微藻的意义和应用开发途径意义:直接或间接作为淡海产经济动物幼体和成体的饵料➢作为未来人类的食品➢固氮蓝藻作为生物肥料和单细胞蛋白源等➢其他:从一些藻类提取药物;或研究藻类生理,以及用于太空食品等应用开发途径➢营养和保健食品➢医学工业的原料➢微藻作颗粒饵料➢废水净化➢开发微藻的生物工程(接种微藻到高等植物中可以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以微藻产氢气作为未来的能源等每个环境因子对生物的作用可以区分为三类:➢最高限:超过最高度时生物就不能生存➢最低限:低于最低度时生物就终止生命活动➢最适度:广义——指生物能正常生活的范围狭义——指生命活动最旺盛的范围吸收光谱的范围:它们一般的吸收值在绿光、黄光范围内,最大吸收值在橙光,最小吸收值在青光范围内吸收光谱:表示某种藻的各种色素对光谱吸收曲线的总和。
作用光谱:各色素所吸收的光波对光合作用发生效率的光谱。
作用光谱曲线:不同光波对某种藻类的光合作用效率光谱所绘成的曲线。
水中 CO2的来源有机物的分解;水生物的呼吸作用;大气中的 CO2溶于水影响延缓期的因素1.藻种的老化2、培养条件变化太大3、接种数量太少➢对策在微藻培养中为了缩短延缓期,使其快速生长,就要采取用已经活化扩大培养的藻种,创造最适宜的培养条件,适当加大藻种的接种量等方法饵料用的微藻最佳收获期➢作为饵料用的微藻,应该在相对生长下降期或平衡期收获投喂为好➢因为指数生长期的藻细胞一般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而蛋白质和脂类的含量较少;进入平衡期则相反➢例外:三角褐指藻和中肋骨条藻等藻类应该在指数生长期后期收获,因为这两种微藻在培养后期会分泌出有害的次生代谢产物哪些微藻可以作为单细胞藻类的培养对象?答:绿藻:衣藻、小球藻、栅藻、扁藻、盐藻。
蓝藻:念珠藻、鱼腥藻、螺旋藻。
硅藻:菱形藻、小环藻、褐指藻、角毛藻。
隐藻:隐藻、红隐藻。
金藻:单鞭金藻、锥囊藻;海水种类的湛江叉鞭金藻、球等鞭金藻。
黄藻:异胶藻藻类对有害温度是如何适应的?答:①驯化适应②改变营养条件:如0℃时,增加细胞内的抗寒物质——糖分。
③生理上的适应:蓝藻原生质有高的凝固点,这是对有害温度的适应是,在长期自然选择过程中形成的。
什么是纯培养和单种培养?答:纯培养:在排除了包括细菌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条件下进行培养,进行科学研究不可缺少的技术。
单种培养:在生产性培养中,不排除细菌存在的培养。
什么是一次性培养、连续培养、半连续培养?答:一次培养:又称有限培养,为普通培养方法,即把少量藻种接种到培养液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经一段时间培养、达一定浓度时,可进行采收或扩大培养。
半连续培养:在一次培养的基础上,当培养藻类细胞达一定浓度后,每天采收一部分浓藻液,并补充同量的新鲜培养液继续培养。
连续培养:新培养液不断流入,达到一定浓度的藻液从培养容器末端不断流出。
单细胞藻类的培养方式有哪几种?答:按照培养基的形态:固体培养和液体培养,按照培养纯度:纯培养和单种培养,按照藻液的流动情况:静止培养和循环流动水培养,按照气体交换情况:通气培养和不通气培养,按照藻液与外界接触程度:封闭式培养和开放式培养,按照培养的规模:小型培养、中继培养和大量培养等。
阐述培养液的配制原则。
答:①配制的各种无机盐都能溶于水②溶解后的各种离子能互相平衡,特别是阳离子的平衡③配制原液不能发生沉淀,应为无色透明,原液:按配方中各无机盐的分量配制成的培养液④配方中无机盐应分开溶解,再混合,充分搅拌,混合顺序为先加氮,再加磷,后加铁⑤用水:纯水、自来水、塘水,一般纯水较好⑥一般配成浓缩液称母液,用时按比例稀释,可减少称量麻烦。
以每升水中加lmL母液为宜⑦用湖水、池水、自来水,应先消毒,再加入营养液,以免发生沉淀。
优质的藻种具有什么特征?答:①要求生活力强、生长旺盛、无敌害污染的藻种②颜色正常(绿藻呈鲜绿色;硅藻呈黄色;金藻呈金褐色) ③有运动能力,即藻体能上浮活泼运动,无大量沉淀④藻体无明显附壁现象选育种的方法( l )选择育种:在单细胞藻类生产的过程中,不经过人为的处理而是利用其自然发生变异,有目的地、定向地把具有符合生产要求的优良性状(生活力强、生长快、繁殖快、耐高温等)的藻种留下进培育。
( 2 )诱变育种:通过诱变剂处理(亚硝酸、钴60、快中子、氯化锂、紫外线等),使藻细胞发生大量变异从中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变异个体藻种分离1.意义:为了要进行某种藻类的科学研究或大量培养,有必要把某种藻类与其他生物分离。
因为在培养和生产过程中要受敌害生物的污染,只有分离出”纯种”进行培养,才能获得好效果。
水滴分离法用微吸管吸取稀释适度的藻液,滴到消毒过的载玻片上,水滴尽可能小,能在镜下(低倍)看到整个视野的全部水滴或大部分,一个载玻片上放 2~4 滴,作直线排列,水滴间要有一定的距,如果一滴水内有 1至几个所需要的同种藻细胞,并无其它生物混杂,即用微吸管吸取培养液把这滴水冲入装有培养液并经过消毒灭菌的试管或小三角烧瓶中.不成功要反复做。
此法简便,易操作,适宜分离优势种类藻种的保存1 .意义:在一定时间内供接种用,免去重复分离,保持纯种可以节省时间轮虫的培育__营养强化⏹用富含EPA/DHA的海洋微藻强化轮虫⏹强化剂强化轮虫强化剂:含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强化剂的品牌很多,不同型号的强化剂所含的成分不完全相同,使用时应根据其使用说明操作枝角类溞种的来源1、从鱼池底泥中筛选出冬卵作种子用采泥器采样,用孔径1mm、0.5mm、0.25mm的筛子和76um孔径的筛绢加自来水冲洗过筛,将筛绢上的泥转移到浓食盐水中,在解剖镜下,从上层清液中分离出冬卵。
2、市场购买3、在繁殖季节从水中捞取枝角类的应用➢作为药物等毒理实验材料➢作为水产经济动物幼体的饵料➢作为饲料的动物蛋白源和诱食剂➢净化水质生物监测作为培养对象的桡足类应具备什么条件?答:1、在不同的大小水体中可成为优势种(细巧华哲水蚤)2、质量高,食物链短的滤食种类;3、繁殖率高,产卵量大,排卵快次数多,生长发育迅速(2周即可产卵)4、能高密度培养:1000ml的玻璃缸中可培养2-5万个;5、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如猛水蚤在低温(-0.5)-2.5℃,经过30小时后,在9-10℃的水中能恢复正常。
(一)培养对象绕足类(种虫)必备条件⏹1、在不同的大小水体中可成为优势种(细巧华哲水蚤)⏹2、质量高,食物链短的滤食种类⏹3、繁殖率高,产卵量大,排卵快次数多,生长发育迅速(2周即可产卵)⏹4、能高密度培养:1000ml的玻璃缸中可培养2-5万个⏹5、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如猛水蚤在低温(-0.5)-2.5℃,经过30小时后,在9-10℃的水中能恢复正常。
桡足类作为饵料的意义个体大,可代替小型的浮游动物,节省饵料。
卤虫的卵重 2-3 微克,卤虫无节幼体10微克/个卤虫无节幼体为轮虫的3倍,则轮虫重量为3.3微克/个剑水蚤体重为轮虫的 50 倍,则剑水蚤为 165微克重/个枝角类体重为0.1毫克/个=10个卤虫无节幼体=50个卤虫卵阐述水蚯蚓的繁殖方法?答:有性生殖:雌雄同体,异体交配。
无性生殖:出芽生殖。
如何进行小型的水蚯蚓的培养?答:1)孵出的幼蚓移入带土的培养皿中(土用 GG50筛绢过筛)(2)喂玉米浆培养幼蚓,每个皿中只放1-2条。
(3)培养过程中要经常观察,加水或换新鲜水在水蚯蚓培养过程中为什么要有微流水和擂池?答:保持微流水,是为了保证充足氧气。
水蚯蚓的粪便板结;藻类的孢子滋生青苔;水流冲击造成培养基高低不平影响水交换。
( 4 )擂池:用“ T ”形耙每隔2-4天将培养基擂动一次。
原因:水蚯蚓的粪便板结;藻类的孢子滋生青苔;水流冲击造成培养基高低不平影响水交换。
室外大面积培养水蚯蚓1、建培养池(1)池的大小:长3-5m,宽1m,深0.2m,面积1-10平方米;便于管理、采收以及水交换。
池子一定要靠近水源。
(2)池底:底部是8-20cm厚的三合土(石灰、沙子、粘土),池堤用20cm长的条石砌成。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百度文库(3)排灌水:池两端应有进出水口简述枝角类的应用。
答:作为药物等毒理实验材料,作为水产经济动物幼体的饵料,作为饲料的动物蛋白源和诱食剂,净化水质,生物监测。
藻类的培养管理应注意什么问题?采收方法有几种?答:培养基养料的补给,光照、温度的调节,CO2的补给,搅拌,防污染(很重要),注意酸碱度变化,检查,问题的分析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