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应用旋转编码器在触摸屏上监控电机转速
触摸屏控制伺服电机调速实例

触摸屏控制伺服电机调速实例触摸屏控制伺服电机调速是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的电机控制方法。
它可以通过触摸屏来实现对伺服电机的精确控制和调速,满足各种自动化生产设备对电机控制的需求。
下面将给出一个触摸屏控制伺服电机调速的实例,供大家参考。
实例说明:在一条自动化生产线上,需要控制伺服电机的转速。
生产线上的产品需要经过多个工序进行加工,每个工序对电机的转速要求不同。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可以实现对伺服电机转速的实时控制和调整的控制系统。
方案设计:为了实现对伺服电机转速的控制和调整,我们设计了一个基于触摸屏的控制系统。
该系统包括以下几个组件:1.触摸屏:用于显示电机的转速和控制界面,可以通过触摸来进行电机转速的控制和调整;2.伺服电机:作为被控制的对象,负责执行电机转速的控制命令;3.控制板:作为触摸屏和伺服电机的接口,负责将触摸屏传来的控制命令转换为伺服电机可以识别的信号,并将伺服电机的反馈信号传回给触摸屏。
管理程序:在控制系统的设计基础上,我们还需要设计一套管理程序来实现对电机转速的控制和调整。
管理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电机转速监测模块:负责实时采集电机的转速信息,并将其传送给触摸屏显示;2.电机控制模块:负责将触摸屏传来的控制命令转换为伺服电机可以识别的信号,并控制电机转速的变化;3.反馈调整模块:负责实时监测电机的反馈信号,并根据反馈信息来调整电机的转速。
操作流程:1.打开控制系统的开关,启动触摸屏程序;2.触摸屏程序会显示电机的转速和控制界面,在控制界面输入电机需要达到的转速值;3.控制板会将转速命令传送给伺服电机,使其达到设定值;4.电机转速监控模块将实时采集电机转速信息,并传送给触摸屏程序显示;5.反馈调整模块实时检测电机的反馈信号,并根据反馈信息来调整电机的转速,以达到设定值。
总结:通过以上的实例说明,我们可以看出,触摸屏控制伺服电机调速是一种非常高效的电机控制方法。
它可以实现电机的精确控制和调整,提高生产线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转速以及误差

基于PLC的异步电机变频控制系统的分析一组组长:张慧一、异步电机控制的原理框图如下所示:通过传感器测量所得的信号送入PLC,与设定值进行比较,经PID 控制算法得到控制规律,将其送入变频器,通过变频器来完成电机的控制。
二、转速测量转速的测量通过旋转编码器完成。
每个电机尾端安装一个编码器,将从电机上采到的信号反馈回PLC,组成一个速度闭环。
PLC 需要将传感器来的信号转换成转速,测转速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M法测量转速M法测转速指旋转编码器每转可以产生N个脉冲信号,在给定的时间△T内,读取的脉冲个数m,可以直接得出电机转速,当时间固定时,通过统计盘脉冲个数,可以得出转子旋转过的角度,再除以时间即可得转子转速。
2、T法测量转速计时法是以一个高频信号f作为基准,传感器每周产生N个脉冲信号,测量两个相邻码盘脉冲个数。
当盘脉冲间隔固定时,通过统计时钟脉冲个数,可以得出转子旋转过一个盘脉冲间隔所花的时间,由盘脉冲间隔除以时间即可得转子转速。
3、M/T法测量转速M/T法测量转速的方法是综合了上面两种方法而成的。
3种方法中,M法在低速时分辨率不高,T法在高速时分辨率低,M/T法与速度几乎无关。
从精度角度而言,也是M/T法误差小,精度高。
但在低速时为保证结果的准确性,该方法需要较长的检测时间,这样就无法满足转速检测系统的快速动念响应指标。
利用上述的方法,编写相应的PLC程序,即可实现对转速的测量。
测量的转速与设定转速比较可以得到测量误差。
三、PID控制1、比例积分微分调节(PID 调节)PID (比例 - 积分 - 微分)控制器作为最早实用化的控制器已有 50 多年历史,现在仍然是应用最广泛的工业控制器。
PID 控制器简单易懂,使用中不需精确的系统模型等先决条件,因而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控制器。
比例调节作用是指按比例反应系统的偏差,系统一旦出现了偏差,比例调节立即产生调节作用用以减少偏差。
比例作用大,可以加快调节,减少误差,但是过大的比例,使系统的稳定性下降,甚至造成系统的振荡。
西门子PLC编程实例,编码器测量电机转速的标准程序

西门子PLC编程实例,编码器测量电机转速的标准程序过与电动机同轴齿轮齿条变化来测量电动机转速,电动机输出轴与齿轮的传动比=1,齿条数=12,要求测量单位:转/分钟。
主程序:子程序0 主程序MAIN 程序初始化,PLC 上电运行的第一个扫描周期执行一次初始化子程序 SBR_0。
用于程序运行的初始设置子程序SBR_0 在PLC 运行的第一个扫描周期,将用于记录累加数据次数和累加数据的中间变量VB8 和VD0 置0 设置高速计数器HC0 的控制字节SMB37,用十六进制表示(16#F8),也可以用二进制表示(2#11111000)。
设置高速计数器HC0 工作模式为0,单相计数输入,没有外部控制功能。
设置高速计数器HC0 初始值寄存器SMD38 为0。
执行HSC 指令,将控制字节SMB37、初始值/预置值寄存器(SMD38/SMD42) 以及工作模式写入高速计数器HC0。
设定定时中断事件的时间为50ms 中断程序0 定时中断事件号10 和中断处理程序INT_0 建立关联。
允许中断,将定时中断事件和中断处理程序连接中断处理程序INT_0 中断处理程序每隔50ms 扫描刷新一次。
采用整数加法指令,将高速计数器HC0 的计数当前值(32 位)和累加数据相加一次。
用于数据的累加。
采用整数递增指令,记录累加次数。
执行HSC 指令,在这里执行的目的,是将初始值寄存器SMD38(0)再次写入高速计数器HC0,使计数当前值为0,以便下个定时采样。
当累加数据次数等于32 次,子程序中网络2 中程序执行。
采用除法指令,计算32 次的累加数据平均值。
将平均值转换成测量单位:转/分,转换后的数据送入双字VD4。
将平均值转换成字数据,送入字VW10 中。
VW10 中的数据就是电机速度值。
之所以转换,是因为在程序中一般要求以字的概念存在。
将记录累加数据次数的字节VB6 中数据置0。
用于下一次开始时,从新开始累加。
将用于累叫数据的中间变量VD4 置0。
利用PLC和变频器实现多电机速度同步控制

利用PLC和变频器实现多电机速度同步控制在传统的传动系统中,要保证多个执行元件间速度的一定关系,其中包括保证其间的速度同步或具有一定的速比,常采用机械传动刚性联接装置来实现。
但有时若多个执行元件间的机械传动装置较大,执行元件间的距离较远时,就只得考虑采用独立控制的非刚性联接传动方法。
下面以两个例子分别介绍利用PLC和变频器实现两个电机间速度同步和保持速度间一定速比的控制方法。
1、利用PLC和变频器实现速度同步控制薄膜吹塑及印刷机组的主要功能是,利用挤出吹塑的方法进行塑料薄膜的加工,然后经过凹版印刷机实现对薄膜的印刷,印刷工艺根据要求不同可以采用单面单色、单面多色、双面单色或双面多色等方法。
在整个机组中,有多个电机的速度需要进行控制,如挤出主驱动电机、薄膜拉伸牵引电机、印刷电机以及成品卷绕电机等。
电机间的速度有一定的关系,如:挤出主电机的速度由生产量要求确定,但该速度确定之后,根据薄膜厚度,相应的牵引速度也就确定,因此挤出速度和牵引速度之间有一确定的关系;同时,多组印刷胶辘必须保证同步,印刷电机和牵引电机速度也必须保持同步,否则,将影响薄膜的质量、印刷效果以及生产的连续性;卷绕电机的速度受印刷速度的限制,作相应变化,以保证经过印刷的薄膜能以恒定的张力进行卷绕。
在上述机组的传动系统中,多组印刷胶辘的同步驱动可利用刚性的机械轴联接,整个印刷胶辘的驱动由一台电机驱动,这样就保证了它们之间的同步。
印刷电机的速度必须保证与牵引电机的速度同步,否则,在此两道工艺之间薄膜会出现过紧或过松的现象,影响印刷质量和生产的连续性。
但是印刷生置与牵引装置相距甚远,无法采用机械刚性联接的方法。
为实现牵引与印刷间的同步控制,牵引电机和印刷电机各采用变频器进行调速,再用PLC对两台变频器直接控制。
牵引电机和印刷电机采用变频调速,其控制框图如图1所示。
在这个闭环控制中,以牵引辘的速度为目标,由印刷电机变频器调节印刷辘速度来跟踪牵引辘的速度。
PLC读取旋转编码器信号

三菱PLC读取旋转编码器信号定义:旋转编码器是用来测量转速的工具,可将输出轴的角位移、角速度等机械量转换成相应的电脉冲以数字量输出,同时旋转编码器可以配合PWM技术实现对速度的调节。
旋转编码器有单路输出、双路输出和三路输出等类型。
单路输出是指旋转编码器的输出是一组脉冲,双路输出的旋转编码器输出两相(A\B)相位差90度的脉冲,通过这两相脉冲不仅可以测量转速,还可以判断旋转的方向。
三路输出和双路输出类似,多一相Z相输出,经常用到就是两相输出。
技术参数:旋转编码器的技术参数主要有:每旋转一圈的脉冲数量,决定着旋转编码器的精度,根据使用要求进行选择;供电电压,因为使用不同的控制器往往能够提供的电压不同,比如单片机一般是能够提供5V电压,而PLC一般会带有一路24V直流电压,所以购买前一定要确定供电电压;增量式编码器是将位移转换成周期性的电信号,再把这个电信号转变成计数脉冲,用脉冲的个数表示位移的大小;我们一般经常使用的就是增量式旋转编码器;绝对式编码器是每一个位置对应一个确定的数字码,因此它的示值只与测量的起始和终止位置有关,而与测量的中间过程无关。
PLC要求:按照使用习惯,作者经常使用三菱系列PLC,三菱PLC自带一路24V直流电压,按照经验不推荐将其作为一路电源使用,但是在平时调试的时候,为了接线方便,经常将其给小功率模块供电使用;三菱PLC内部有高速计数器,其中二相双输入高数计数器主要应用在对增量式旋转编码器的输出脉冲计数。
本文选用二相双输入高速计数器C253;(C253高速计数器使用x3端子读取A相输入,使用x4端子读取B相输入,x5端子作为复位输入端)I/O口分配:端子连接图:这次就不绘制端子连接图,直接上图片好啦。
其中四根细线是旋转编码器的输出输入线,红色线接是电源正极,黑色线接电源负极,绿色线是A相输出,白色线是B相输出,黄色线是Z相输出(此次没有接Z相)。
梯形图:梯形图中已经做了注释,其中C253高速计数器的计数范围根据自己需求进行修改就行,这里只是为了测试,随机设置了一个值。
旋转编码器在PLC控制电梯中的应用,案例干货

旋转编码器在PLC控制电梯中的应用,案例干货引言目前 ,电梯的逻辑控制部分大多采用可编程序控制器 ( PLC) 控制。
为了充分发挥 PLC 的内部资和功能 ,应尽量减少其输入信号的点数 ,简化硬件线路 ,提高电梯运行的可靠性。
在电梯运行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检测电梯在井道中的相对位置 , 以往都采用在井道中不同的位置设置干簧感应器来检测减速、平层位置。
这样不但使PLC 的输入点数增加,而且还增加了在井道中的安装作业强度。
而利用旋转编码器将电梯的运动位置转化为脉冲 ,PLC 对此脉冲进行高速计数,通过相应的计算自动生成电梯位置的有关数据,控制电梯的减速、平层 ,对于层站数越多的电梯 ,越能体现出利用旋转编码器的优点。
因此 ,简化电梯的硬件电路 ,提高电梯运行的可靠性。
旋转编码器的作用01旋转编码器是一个产生脉冲的装置 ,可将电梯在井道中移动的距离转化成为旋转编码器的脉冲输出个数。
为了能直接反映电梯的运行情况 , 将旋转编码器安装在曳引机齿轮减速箱输出轴的轴端上,它随着曳引电机的转动而旋转 ,这样就可以从旋转编码器的脉冲输出端获得正比于电梯运行距离的脉冲个数,然后将此脉冲通过PLC内部。
高速计数器的脉冲输入端0000 点,传送到 PLC 内部高速计数器的存储单元。
为了提高计数器的脉冲精度,我们选用日本进口的E6C - CWSC 型可逆旋转编码器 ,其脉冲准确、精度高 ,在低速时不会丢失脉冲。
该型旋转编码器每转动一周可产生 1024 个脉冲。
若已知曳引轮的直径为 0. 7m , 则根据计算可得到旋转编码器的脉冲个数 ,经过处理可得到电梯在井道中移动的距离,也就知道了电梯在井道中的位置。
了解更多PLC编程案例,关注公众号我爱学PLC。
PLC的工作流程02根据PLC 的工作特点 ,对用户程序进行循环扫描(其扫描周期为几十毫秒) ,PLC 每次扫描都读取高速计数器值,累加后与设定的脉冲相比较。
当选层信号有效后,电梯开始启动运行。
S7-200试题库

1、启保停:I0.0接通、I0.1断开Q0.0输出,I0.1接通时,Q0.0关断输出,即I0.0为启动按钮、I0.1为停止按钮、Q0.0为输出;2、正反转控制:有一正转启动按钮I0.0,一反转启动按钮I0.1,一停止按钮I0.2,正转输出Q0.0,反转输出Q0.1,要互锁;3、单按钮控制:利用一个按钮控制电动机的启动和停止,I0.0第一次接通时Q0.0输出,电机运转;I0.0第二次接通时Q0.0关断输出,电机停止;4、混合控制:一台电机既可点动运行,也可以连续运行,I0.0为点动控制按钮,I0.1为连续运行控制按钮,I0.2为连续运行的停止按钮,Q0.0为输出点控制电机运转,两种控制方式之间要有互锁;5、连锁控制:某台设备由两人操作,甲按了启动按钮I0.0,乙按了启动按钮I0.1后Q0.0输出设备才可以启动,两按钮不要求同时按下,按下停止按钮I0.2后设备停止;6、顺序控制:每按下一次启动按钮启动一台电机,每按一次停止按钮,停掉最后启动的那台电机,按下紧急停止按钮,停止所有的电机,I0.0为启动按钮,I0.1为停止按钮,I0.2为紧急停止按钮,Q0.0-Q0.3为电机控制的输出点;7、正反转:按下启动按钮I0.0电机正转,机床正向移动,当撞到正向限位开关I0.2时,电机停止,接着反转启动,机床反向移动,当机床撞到反向限位开关I0.3时,电机停止,又正转运行,如此循环,当按下停止按钮I0.1后机床不会马上停止,而是反转到位后才停止,Q0.0为电机正转输出控制点,Q0.1为反转输出控制点;8、两灯交替闪烁:当按下启动按钮I0.0,Q0.0亮一秒后灭一秒,Q0.1亮2秒后灭两秒,如此循环,当按下停止按钮I0.1,输出停止;9、小功率电机的星三角控制:一个启动按钮I0.0,一个停止按钮I0.1,一个主输出Q0.0,星形输出Q0.1,三角输出Q0.2,用一个定时器,要互锁;10、大功率电机的星三角控制:一个启动按钮I0.0,一个停止按钮I0.1,一个主输出Q0.0,星形输出Q0.1,三角形输出Q0.2,用2个定时器,一个是启动延时用,一个是星形转三角时延时0.2秒用,要加互锁;11、延时启动延时停止:按下启动按钮I0.0延时3秒电机启动,按下停止按钮I0.1延时5秒电机停止,电机控制输出点Q0.0;12、延时自动关断:按下启动按钮I0.0,Q0.0输出,30秒后Q0.0停止输出,任意时刻按下停止按钮I0.1,Q0.0立即停止输出;13、5台电机顺序启动逆序停止:按下启动按钮I0.0,第一台电机启动Q0.0输出,每过5秒启动一台电机,直至5台电机全部启动,当按下停止按钮I0.1,停掉最后启动的那台电机,每过5秒停止一台,直至5台电机全部停止,任意时刻按下停止按钮都可以停掉最后启动的那台电机;14、控制方式选择:又一个选择按钮I0.0,按一下时可点动控制,按5秒时为长动控制,按10秒时为启动后延时自动停止,I0.1为启动按钮,I0.2为停止按钮,Q0.0输出控制点,切换选择方式时Q0.0必须是输出为0;15、做一个计时程序:统计设备的运行时间,能显示时、分、秒,用计数器做配合SM0.5一秒脉冲实现;16、做自动正反转:按下启动按钮I0.0,电机正转运行,2分钟后停止2秒,后反转2分钟后停止2秒,如此循环,按下停止按钮I0.1后电机停止运转,Q0.0为正转输出,Q0.1为反转输出;17、计数程序:例如有一台冲床在冲垫片,要对所冲的垫片进行计数,即冲床的滑块下滑一次,接近感应开关I0.2动作,计数器计数,计够数后自动停机,要冲下一批产品时,必须在对计数器进行复位才能启动;18、用计数器配合定时器使用:例如机床运行500小时后需更换某个易损零件货换机油等,这时某个指示灯亮,或触摸屏给出一条提示,但我们所用的定时器的定时时间长是有限制的,最长也不到一小时,所以要配合计数器使用即可解决此问题;19、顺序控制:一台气缸控制的机械手有上、下、左、右、夹紧和松开6个动作,这6个动作的执行是顺序执行的,程序要有手动调试、半自动模式和全自动模式,回原点模式;输入分配:I0.0启动按钮,I0.1停止按钮,I0.2回原点模式选择,I0.3手动模式,I0.4半自动模式,I0.5全自动模式,I0.6上限位,I0.7下限位,I1.0左限位,I1.1右限位,I1.2夹紧,I1.3松开,I1.4手动上移,I1.5手动下移,I1.6左行,I1.7右行,I2.0夹紧,I2.1松开,输出分配:Q0.0上移,Q0.1下移,Q0.2左行,Q0.3右行,Q0,4夹紧,Q0.5松开;20、顺序控制的分支和汇合:例如排钻有4个机头,可同时钻4个孔,设备面板上有4个选择开关,某个机头使用与否可以选择,每个机头都有上下两个限位开关,当工作平台到位后,所选择的排钻下行钻孔,碰到下限位开关后上行,碰到上限位开关后停止,若有某个机头的上限位开关没动作,设备的工作平台就不能移动,输入输出可以自行设计分配;下要求顺序动作的程序:①1级启动,2秒后2级自动启动,2级启动后3秒,3级自动启动。
用PLC怎么实现编码器的定位功能详解!

用PLC怎么实现编码器的定位功能详解!严格来讲,编码器只会告诉你改如何定位,要如何执行,是需要靠PLC之类控制器或者步进电机来实现定位的,编码器好比人的眼睛,知道电机轴或者负载处于当前某个位置,工业上用的一般是光电类型编码器,下边简单说明一下。
简单说下编码原理和位置测量光电编码器是在一个很薄很轻的圆盘子上,通过紧密仪器来腐蚀雕刻了很多条细小的缝,相当于把一个360度,细分成很多等分,比如成1024组,这样每组之间的角度差是360/1024度=0.3515625度。
然后有个精密的发光源,安装在码盘的一面,码盘的另外一面,会有个接收器之类的,使用了光敏电阻这些元件加放大和整形电路组成,这样码盘转动时候,有缝隙的地方会透光过去。
接收器会瞬间收到光脉冲,经过电路处理后,输出一个电脉冲信号,这样码盘旋转了一周,会对应输出1024个脉冲,第一个脉冲位置如果是0,第二个脉冲位置就是0.3515625°,第三个脉冲位置是0.3515625°*2。
以此类推,这样只要有仪器能读到脉冲个数,就可以知道码盘对应在什么位置了,如果把编码器安装到电机的轴上,电机轴和码盘是刚性连接,两者的位置关系会一一对应,通过读编码器脉冲,就可以知道电机的轴位置。
而电机轴,比如会通过同步带,齿轮,链条等带动一些负载,比如控制丝杆,这样会有个所谓电子齿轮比的关系,电机转一圈,丝杆会前进多少毫米,这样读到了对应编码器上输出多少给脉冲,通过脉冲数就可以反推出当前丝杆的位置。
但是编码器是圆的,如果无限制旋转下去,角度会无穷大,所以设计了一种增量型的编码器,转一圈,会输出三组信号ABZ,其中AB是一样的脉冲。
比如上边说的一圈有1024个脉冲,AB相脉冲对应一圈内的圆周角度,而且两种脉冲是处于正交状态的,如果是正反转,通过判断AB相脉冲的上升沿和下降沿的先后顺序,就可以知道编码器当前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方向旋转的,另外有个Z相脉冲,是因为圆周虽然会不停转下去,角度会无穷无尽,但是都是一周一周的重复而已,零相脉冲固定在圆周某个位置,编码器每转一圈,只输出一个零相脉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c .0 7 t2 o
P C应用 L 旋转编 码器在触 摸屏上监 机转速 控电
吕以全 , 郭勇 , 孙伯星
( 天津理工大学 自 动化学院 , 天津 309 ) 011
摘 要 : 文 介 绍 了 P C 应 用旋 转 编 码 器 在 触摸 屏 上 监 控 电机 转 数 , 本 L 高速 计 数 器 的 模 式 选择 , LC P 的 数 据 存 储 区 DM6 4 6 2的 初 始 化 的 设 置 , 转 编 码 器 的接 线 , 摸 屏 与 P C、 转 编 码 器 的 接 线 , LC 旋 触 L 旋 P 的编程 软件设 计 。 关键 词 : 编程序 控制 器 ; 转编码 器 ; 摸屏 ; 序 可 旋 触 程 中 图 分 类 号 : 0 n 2 文献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0 7 6 2 ( 0 7) 9 o 8 — 0 1 0 — 9 12 0 1— 0 2 1
2. 更 换 耐 磨 轨 及 进 行 预 打 磨 1
内 蒙 古 科 技 与 经 济 况 , 然 用 2 m 弦线 测 量 , 虽 0 曲线 的 正 矢 差 很 好 , 在 但 曲线 的局 部 圆 顺 度 就 不 良 , 这 些 局 部 的 圆 顺 度 不 而 良往 往 是 引 起 钢 轨 不 均 匀 侧 磨 的 主 要 原 因 。所 以要 在 曲 线 不 圆顺 的地 段 用 1 m 弦线 测 量 正 矢 , 进 行 0 并 曲线 拨 正 , 曲线 圆 顺 度 处 于 良好 的 状 态 。 使 2. 2 缓 和 曲线 地 段 的方 向 要 用 “ 矢 差 之 差 ” 2. 正 的 标 准 来 要 求 。 “ 矢 差 之 差 ” 两 个 相 邻 测 点 各 自的 正 是 正 矢 差 的差 , 绝对 值 。 取
维普资讯
第 1 期 总第 19期 9 4 20 0 7年 l O月
内 蒙 古 科 技 与 经 济
In rM o g l ce c dmoo y & Ecn my n e n oi S in eTe a lg oo
No 1 ,t e 1 9 h i t . 9 h 4 t s l se
P LC的 型 号 o I oN —S 气 —CP A 一 , R YS C M2
旋 转 编 码 器 的 接 线 如 表 3所 示 。 触 摸 屏 与 P C 连 接 , 过 各 自 的 2 2接 口 。旋 L 通 3 转 编 码 器 的 工 作 电 源 , 用 P C 内 部 直 流 2 V 电 使 L 4 源 。 P C、 转 编 码 器 、 摸 屏 的 连 接 , 图 1 示 。 L 旋 触 如 所
l 序 言
箍惭
一 一 ~
P C使 用 旋 转 编 码 器 在 触 摸 屏 上 监 控 电 机 转 L 数 , 用在薄 钢板 水 平 传 动无 级 调速 的控 制上 。在 应 此 文 中主 要 介 绍 高 速 计 数 器 模 式 转 换 , L 数 据 存 PC 储 区初 始 化 的 设 置 , 转 编 码 器 的 接 线 , 摸 屏 、 旋 触 PL 旋 转 编 码 器 的 接 线 以 及 P C 的 软 件 编 程 。 C、 L
00O o o
00 l o o
频 率
响应
( 计数值)
控 制方式 …
002M6 4 C 6 2的 设 置 方 式 , 表 如 2所 示 。 数 据 存 储 区 DM 6 4 的 选 择 设 置 为 DM 62 64 11 6 2 0 1 。PL 的 数 据 存 储 区 DM6 4 的设 置 方 C 62 式 , 编 程 状 态 下 进 行 ,顺 序 如 下 : 先 输 入 在 首 DM6 4 6 2的 DM 键 和 数 字 键 一 按 MoNTR 键 一 按 CHG 键 一 按 0 1 1 1数 字 键 一 按 W RI TE键 。 3 PL 旋 转 编 码 器 、 摸 屏 的 连 接 C、 触
总第 19 4 期 在 直 线 上 , 是 在 曲线 上 , 有 减 小 轨 距 以减 少 轮 轨 还 都 间 隙 的 倾 向 。⑥ 钢 轨 润 滑 的 影 响 , 油 可 降 低 轮 缘 涂 与 钢 轨 轨 头 侧 面 之 间 的 润 滑 摩 擦 系 数 , 同 样 导 向 在 力 的情况 下可 降低轮缘 与钢轨轨 头侧 面之 间的摩擦 力 , 而 降低钢 轨轨头侧磨 。实施钢 轨润滑 , 减缓 从 是 曲线钢轨 磨耗 的有效技 术措施 。 从 造 成 曲 线 侧 磨 的诸 多 因 素 分 析 。运 营 条 件 和 轨 道结构 属 于客 观 因素 , 一 定 条 件 下 不 易 改 变 。 在 造 成 小 半 径 曲线 侧 磨 的 最 直 接 因素 是 机 车 车 辆 作 用 下 在 小 半 径 曲 线 上 的 附 加 力 。 曲 线 状 态 好 , 加 力 附 小 , 曲线 的破 坏 就 小 ; 对 曲线 状 态 差 , 加 力 大 , 曲 附 对 线 的 破 坏 越 大 。 因此 , 持 曲 线 良好 的 状 态 , 少 机 保 减 车车辆作 用在轨 道 上 的 附加力 , 延 长 曲线 维 修周 是 期 、 低 维 修 成 本 的关 键 。 降 2 曲线 侧 磨 的 整 治 办 法
序 蓄 引 萎备 号 薯 蓄连 注 出接 现
图 1 触摸屏与 P C 旋转编码器接线图 L、
( 下转第 8 4页 )
收稿 日期 :0 7 4—2 2 o ~0 8
作者简介 : 吕以全, 15 _ ) 男, ( 9o - , 天津市 , 高级 实验师。
・
8 ・ 2
维普资讯
表2 P C初始化设置表 L
6 D — 触 摸 屏 信 号 B Y VI W 一1 , 转 编 0C R A, E 0旋
码 器 型 号 OM R ON —E63 1 2一C Z C, 频 器 型号 选 W 6 变 用 S EME I NS—M I CRoM A R4 0—5 5 w , 频 2 .k 变 电 动 机 容 量 5. k 。 5w 2 高 速 计 数 器 模 式 选 择 及 P C 初 始 化 设 置 L 高 速 计 数 器 模 式 选 择 , 表 1所 示 。 高 速 计 数 如 器 输 入 模 式 设 置 选 择 为 脉 冲 +方 向模 式 。 表I 高速计数器模式选择表 输入 编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