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现实主义

合集下载

超现实主义

超现实主义

重要的画家
恩斯特(Max Ernst,1891-1976) 马格利特(Rene Magritte,1898-1967) 达利(Dali,1904-1989) 奇里科(Giorgio de Chirico,1888-1978) 夏卡尔(Chagall,1887-1985) 米罗(Joan Miro,1893-1983)
记忆的 永恒(软表),1931
作品简介
• 这幅画中的钟表都ຫໍສະໝຸດ 成了柔软、有延展性 的东西,它们显得软塌塌的挂在树上,或 搭在平台上,或披在怪物的背上,原本以 金属等硬物制成的钟表在已久的时间中变 得疲惫不堪,都塌下来了。
• 画中表现了「弗罗伊德所揭示的个人梦境 与幻觉」。
• 将幻觉的意象与现实主义作对比的手法, 使观者在现实生活中不能看到的离奇而有 趣的景象。
夏卡尔作品欣赏
我与乡村,1911
作品简介
• 通过交叉和重迭的景象,在构图中陈述了他的村子情 况。
• 透过立体派的几何线条,把故乡回忆的零碎片段娓娓 道来,与实景结合为一,并抒发在巴黎初期的抑郁。
• 他简单、自然地将信仰和科学结合在一起,带来又一 新创意。
• 画中的交叉线把画面分隔成四个区域,以人物、动物、 自然和建筑物组成整个画面。
达利(Dali,1904-1989)
• 生于西班牙,接受过写实画风的基础训 练。
• 弗罗伊德讲梦境和潜意识方面的著述使 他着迷,他擅长经营梦境。
• 他认为自己的艺术源自幻觉,而作画时 往往陷入偏执的疯狂状态。
• 他愤世嫉俗且玩世不恭,却广受欢迎, 为他带来不少财富,也带来不少的贬词。
达利作品欣赏
公鸡的骇然,将画面架构为三角形式。 • 画风表现出天真无邪、贪玩的风格,亦可

超现实主义

超现实主义

米罗
杰安· 米罗 Joan Miró 1893-1983 ,西班牙画 家、雕塑家、陶艺家、版画家,超现实主义 的代表人物。米罗的艺术是自由而抒情的。 他的画中往往没有什么明确具体的形,而只 有一些线条、一些形的胚胎、一些类似于儿 童涂鸦期的偶得形状。颜色非常简单,红、 黄、绿、蓝、黑、白,在画面上被平涂成一 个个的色块。看起来,这些画自由、轻快、 无拘无束。
玛格利特
和内· 马格利特(MAGRITTE)1898年生于比 利时的莱西纳.他既把画作为解放的方法,又 把它作为知识的工具.从1925至1936年,他努力 通过各种不同物品的冲突来创新,通过改变 我们已经熟悉的东西来惊人.他还以交换、 对立的手法,使我们看清这样一些奇特的事 情,便如石头在燃烧,已经出现了裂缝的木质 天空,马身上的铃铛变成危险的花朵……
达利
萨尔瓦多· 达利(Salvador Dali) 超现实主义绘画大师级人物。.西 班牙超现实主义画家和版画家,以 探索潜意识的意象著称.与毕加索, 马蒂斯一起被认为是二十世纪最有 代表性的三个画家.
他惯用不合逻辑地并列事物的 方法。将受情感激发产生的灵感转 变为创作过程,将自己内心的荒诞、 怪异加入外在的客观世界,将人们 熟悉的东西扭曲变形,再以精细的 写真技术加以肯定,使幻想具有真 实性。
他艺术的卓越之处,并不在 于他的肖像画或绘画结构,而是他 的作品有幻想的幽默——这是其中 一个要素。另一个卓越之处就是, 米罗的空想世界非常生动。他的有 机物和野兽,甚至他那无生命的物 体,都有一种热情的活力,使我们 觉得比我们日常所见更为真实。
米罗的超现实主义绘 画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 简略的形状、强调笔触的 点法、精心安排的背景环 境,奇思遐想、幽默趣味 和清新的感觉 。

超现实主义

超现实主义

超现实主义-现代艺术的一项运动与流派。

超现实主义脱胎于瑞士的达达主义,由达达主义在法国同象征主义相结合后逐渐演变而成。

法国诗人阿波利内尔于1917年在其自传小说《断头诗人》中首先使用超现实主义一词。

1924年与1929年,法国作家布列东在巴黎先后两次发表《超现实主义者宣言》,之后逐渐产生了超现实主义画派。

超现实主义者(Surrealists )认为,在现实世界之外,还有一个所谓彼岸世界so-called other side of the world,即无意识 unconscious或潜意识subconscious的世界。

超现实主义者致力于探索人类经验的先验层面,同时致力于突破合于逻辑与实际的现实观,尝试将现实观念与本能,潜意识与梦的经验相揉合,而达到一种绝对的真实,超越的真实。

例如,超现实主义画家与过去画家描写梦境有显著不同,这在于他们能重现梦境reproduce the dream,并将逻辑logical上不相干的事物加以喻示性地并列,由此传达出梦境特有的感性气氛。

超现实主义的哲学基础是直觉主义和弗洛依德的梦幻心理理论及精神分析学,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黑格尔哲学的影响。

超现实主义画派的共同之处,在于其观念的一致性。

但从视觉意义上来划分,可分为两个极端:一是被称作绝对的或表象的超现实主义,是画家通过形式美的手段,揭示他们个人、无意识或下意识的幻想,这类作品具有抽象的性质。

另一个被称作逼真的超现实主义,是画家在创作中把梦境般的象征性物体,在令人惊异的、暧昧的结构中重新组合起来,以具象的方式去描绘物象,以摆脱头脑中惯常的意识,迫使观众接受那种非理性的,逻辑上无法解释的“现实”。

(First surrealism is called absolute or representation, a painter by means of formal beauty, reveal their personal, unconscious or subconscious fantasies, these works are abstract in nature.Another is called realistic surrealism, a painter in the creation of the symbolic dream-like objects in amazing, ambiguous structure back together, to figurative way to describe the images to get rid of the mind the usual sense, forcing the audience to accept the kind of irrational logic can not explain "reality.") 超现实主义画派代表画家有马格利特、达利、米罗、马宋、恩斯特等语言与形象,马格利特“形象的叛逆”《形象的叛逆》(The Treachery of Images)在《形象的叛逆》(The Treachery of Images)这幅画中,你一定注意到存在着一个明显的矛盾 clear contradiction,那就是画面形象陈述与画面文字陈述之间的否定关系。

超现实主义

超现实主义

给予超现实派最大的启示是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精神 病心理学教授佛洛伊德 精神分析学和下意识心理学的 佛洛伊德的 病心理学教授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和下意识心理学的 理论。从整体上说,超现实主义作为一个艺术运动, 理论。从整体上说,超现实主义作为一个艺术运动,与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还是有非常密切的联系。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还是有非常密切的联系。超现实 主义的精神与思想领袖布列顿有过学医的经历, 主义的精神与思想领袖布列顿有过学医的经历,他在读 了弗洛伊德的著作后, 了弗洛伊德的著作后,立即领会到精神分析与达达派的 无意识表白之间的关联。精神分析注重对梦想、 无意识表白之间的关联。精神分析注重对梦想、幻想和 幻觉的分析, 幻觉的分析,并把白日梦作为一种可能的艺术创作方法 加以诱导。依此而从事于下意识的梦幻的世界的研究, 加以诱导。依此而从事于下意识的梦幻的世界的研究, 与自然主义相对立,不受理性支配而凭本能与想象, 与自然主义相对立,不受理性支配而凭本能与想象,描 绘超现实的题材,表现比现实世界更真实的, 绘超现实的题材,表现比现实世界更真实的,比现实世 界的再现更具重大意义的,想像领域中的梦幻世界。 界的再现更具重大意义的,想像领域中的梦幻世界。
在理论上,超现实主义艺术运动的发起者是两位作家, 在理论上,超现实主义艺术运动的发起者是两位作家, 布列顿和阿波利奈尔。 布列顿和阿波利奈尔。超现实一词是诗人阿波利奈尔首用 原是哲学上的术语,最初称为“超自然主义” 的,原是哲学上的术语,最初称为“超自然主义”,后来 才用于绘画上。1924年 布列顿发表了第一篇超现实义宣 才用于绘画上。1924年,布列顿发表了第一篇超现实义宣 言。 布列顿对超现实主义的定义是: 超现实主义,名词。 布列顿对超现实主义的定义是:“超现实主义,名词。 纯粹的精神的自动主义,企图运用这种自动主义, 纯粹的精神的自动主义,企图运用这种自动主义,以口语 思想过程。 或文字或其他的任何方式去表达真正的 思想过程。它是思 想的笔录,不受理性的任何控制, 想的笔录,不受理性的任何控制,不依赖于任何美学或道 德的偏见。 布列顿又说: 我相信, 德的偏见。”布列顿又说:“我相信,在表面上被认为矛 盾的两个状态,将来是有办法解决的, 盾的两个状态,将来是有办法解决的,那便是梦与现实的 统一。那可以说是绝对现实的一种, 统一。那可以说是绝对现实的一种,也可以说是超现实的 一种。 一种。”从这宣言中可以明了超现实主义是追求梦与现实 的统一,并且是以人类为对象作为表现的范围。 的统一,并且是以人类为对象作为表现的范围。

超 现 实 主 义

超 现 实 主 义

作品赏析《被夜莺吓着了的两个孩子》
整幅画面是木板拼贴与油画的结合体。我们看 到,木头拼贴而成的房子及栅栏分别越出了左右画框。 田野、天空和远处的建筑构成了一个看上去十分美好 的小世界。在这个小世界里,门铃被夸张得那么大, 但手却始终够不着它。夜莺会带来美妙歌声,却吓着 了两个孩子。显然,我们对此无法理解、无法解释, 这是一个一反常态的梦幻世界。
超现实主义
SURREALISM
目录
1 简介与背景 3 代表人物及作品赏析
2 两种surrealism)是一种现代西方文艺 流派,盛行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欧洲,源于达达主 义并且对于视觉艺术的影响力深远。此派别的理论根 据是受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影响,致力于发现人类 的潜意识心理。因此主张放弃逻辑、有序的经验记忆 为基础的现实形象,而呈现人的深层心理中的形象世 界,尝试将现实观念与本能、潜意识与梦的经验相融 合。形成涉及到艺术届、戏剧性、文学界、电影届的 运动。超现实主义艺术家主要有米罗、达利、恩斯特、 马格利特等人。
《红塔》 基里柯 1913
《诗人的愉悦》 基里柯 1912
《诗人的不确定性》 基里柯 1913
超现实主义创始人之一——恩斯特
马克斯·恩斯特(Max Ernst,1891—1976)是德 国画家和雕刻家,超现实主义的创始人之一。 他被 誉为“超现实主义的达·芬奇”,作品追求着一个明 确的目标:在观众中造成逻辑上的混乱,使他们受到 奇特、意外的诱惑。他不断地更新着自己的表现手法: 运用拼贴画、摩擦法、拓印法和刮擦法,致力于创 造一个多变、彩色的虚幻世界。被誉为具有颠覆性的 创新艺术家。
超现实主义大师——米罗
米罗的创作方式是有意 打乱直觉的正常秩序,在知觉 的引导下用一种近似抽象的语 言来表现心灵的即兴感应。

超现实主义

超现实主义

超现实主义surrealism 简介超现实主义(surrealism)是在法国开始的文学艺术流派,源于达达主义,并且对于视觉艺术的影响力深远。

于1920年至1930年间盛行于欧洲文学及艺术界中。

探究此派别的理论根据是受到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影响,致力于发现人类的潜意识心理。

因此主张放弃逻辑、有序的经验记忆为基础的现实形象,而呈现人的深层心理中的形象世界,尝试将现实观念与本能、潜意识与梦的经验相融合。

超现实主义给传统对艺术的看法有了巨大的影响。

也常被称为超现实主义运动。

或简称为超现实。

现实主义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侧重如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客观性较强。

它提倡客观地、冷静地观察现实生活,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精确细腻地加以描写,力求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世界各国的文学艺术自始就在不同程度上具有现实主义的因素和特色,并随着社会历史条件而发展变化。

在文学艺术领域,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大主要倾向是源远流长。

但作为一种比较自觉的文艺流派,现实主义通常是指19世纪30年代以后在欧洲文学艺术中取代浪漫主义而占主导地位的一种主要文艺思潮和运动。

也有一种意见,认为现实主义作为文艺流派,形成于文艺复兴时代,或始于古希腊时代,并经历了一系列发展阶段,即所谓“古代现实主义”、“文艺复兴现实主义”、“启蒙主义的现实主义”、19世纪现实主义等。

对现实主义的理论探讨,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摹仿”说。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就已指出存在3种不同的摹仿现实的方式,第1种便是“按照事物本来的样子去摹仿”。

亚里士多德不仅肯定艺术的真实性,而且指出艺术所摹仿的现实须具有必然性和普遍性,即揭示它的内在本质和规律。

这是对于现实主义文艺的基本特征的朴素而有力的论证。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文艺家(阿尔贝蒂、达·芬奇、卡斯特尔韦特罗等)坚持并发展了“艺术摹仿自然”的观点。

他们一方面要求艺术忠实地摹仿自然,“拿一面镜子去照自然”,另一方面不满足于被动地摹仿自然,要求按照自然规律来进行创造,对生活素材进行理想化或典型化,所以把文艺作品称为“第二自然”。

什么是超现实主义

什么是超现实主义

超现实主义摘要超现实主义是在法国开始的文学艺术流派,源于达达主义,并且对于视觉艺术的影响力深远。

于1920年至1930年间盛行于欧洲文学及艺术界中。

它的主要特征,是以所谓“超现实”、“超理智”的梦境、幻觉等作为艺术创作的源泉,认为只有这种超越现实的“无意识”世界才能摆脱一切束缚,最真实地显示客观事实的真面目。

超现实主义给传统对艺术的看法有了巨大的影响。

也常被称为超现实主义运动。

或简称为超现实。

超现实主义者的宗旨是离开现实,返回原始,否认理性的作用,强调人们的下意识或无意识活动。

法国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柏格林的直觉主义与奥地利精神病理家弗洛伊德的下意识学说奠定了超现实主义的哲学和理论基础。

探究此派别的理论根据是受到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影响,致力于发现人类的潜意识心理。

因此主张放弃逻辑、有序的经验记忆为基础的现实形象,而呈现人的深层心理中的形象世界,尝试将现实观念与本能、潜意识与梦的经验相融合。

产生背景超现实主义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法国兴起的在文艺及其他文化领域里对资本主义传统文化思想的反叛运动,其影响波及欧美其他国家。

它的内容不仅限于文学,也涉及绘画、音乐等艺术领域。

它提出了创作源泉、创作方法、创作目的等问题,以及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和人们的生存条件等社会问题。

超现实主义者自称他们进行的是一场“精神革命”。

运动是由一群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法国青年发起的,他们目睹战争的荒谬与破坏,对以理性为核心的传统的理想、文化、道德产生怀疑。

旧的信念失去了魅力,需要有一种新的理想来代替。

超现实主义就是他们在探索道路上的尝试。

超现实主义文艺思潮的出现,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资产阶级青年一代对现实的恐惧心理和狂乱不安的精神状态。

参加超现实主义集团的作家有布洛东、苏波、查拉,画家阿尔普、马松等等。

属于这一流派中的有些作家,如路易·阿拉贡、保罗·艾吕雅等,由于受到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积极影响,后来转向进步的文艺阵线。

20世纪外国文学史课件:超现实主义文学

20世纪外国文学史课件:超现实主义文学

一、超现实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 从1930年开始,进入后期超现实主义阶段。
这一时期,运动初创时期的主将阿拉贡、艾吕 雅等先后脱离超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步入低 潮,几乎只剩下布勒东依然坚持孤军奋战。
• 1935年在英国出现超现实主义组织,主要人物有理论家、诗人 大卫· 加斯可尼,诗人休·赛·戴维斯和狄兰·托马斯等人。其中, 成就和影响较大者是托马斯。
一、超现实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 在20世纪20年代末,超现实主义内部产生分化。
精神解放是可以单独进行,还是必须首先消灭资产阶级 物质生活条件?
纳维尔:首先必须投身革命,运动要为革命服务。 布勒东:运动本身就包含着革命,它应保持绝对自由,不受
任何外界力量,包括马克思主义的约束。
2024/10/6
1928年纳维尔脱离超现实主义运动。
2024/10/6
三、超现实主义小说的实践者
• 《磁场》:
• 小说没有什么引人的故事情节,也不讲什么逻辑结构。它主要通 过对一连串梦境、幻觉走马灯式的展示,表现法国青年“黑暗的 绝望”心理。
“我们是水滴的囚徒,我们永远 都只是动物。我们在无声的城市 里奔跑,令人喜悦的海报和我们 再也没有关系。……我们从此只 知道死去的明星;我们彼此相望; 我们高兴地叹息。我们的嘴巴比 干涸了的河滩还要干燥;我们的 目光毫无目的、毫无希望地转动 着。只剩下这些咖啡馆,我们在 这里聚首,喝清凉饮料和掺水的 白酒。”
2024/10/6
一、超现实主义Biblioteka 产生与发展• 超现实主义是从达达主义脱胎而出的,达达主义是超现实主义的 直系母亲。
❖ 达达主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欧美出现的一个现代主义文艺 流派。
✓ 1916年法国诗人查拉在瑞士苏黎世组织了一个主要由青年诗人艺术家组 成的文艺团体,他们以一个随意在词典中翻到的词汇“DaDa”作为他们 团体及其推行的文艺运动的名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加索虽然置身于超现实主义活动 之外,但正是超现实主义影响到他 在20年代末和30年代初的艺术,赋 予他对自己个性的新的见解,促使 他追寻暗示的、甚至非理性的联想, 从而使他在艺术中较自由地表达个 人的感情。毕加索对超现实主义基 本的变形观念非常着迷,甚至把纪 念阿波利奈尔的裸体像转变成庞大 的骨头状的纪念碑,如《纪念碑设 计:夏纳浴者》(1927,炭笔素描)。 他的作品为较年轻的超现实主义艺 术家提供了一个参照。他们人人几 乎都受到毕加索的影响。
达利的作品
《妇女头像》 (但 他们在各自的艺术中都已具备运用幻想 的经验。西班牙的胡安· 米罗(Joan Miro, 1893--1983),用布勒东的话来说,是最地 道的超现实主义者。但在此以前米罗已 经历了野兽主义、立体主义、达达主义 的过程。作为超现实主义者,米罗开始 以儿童般的方式作画。、《人投鸟一石 子》(1926)是半为回忆,半为梦幻,以巨 足代表人的形体。这幅油画具有一种出 乎天性的自发性,一种童稚气的快乐, 同时反映出画家对形和色的熟练把握。 米罗非常多产,而且不断打破传统。他 一度把文字引入画中,以证明他相信诗 与画有相等的价值。像其它的超现实主 义者那样,他找到了一种描绘明显的性 特征的方法。
超现实主义兴起与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又称”超 级写实主义“,”照相现实主义“。这一流派的代表 人物,美国画家克罗斯创作前先用照相机拍下对象, 然后按照片用极其精细的笔触描绘,形态极为逼真酷 似,比照片更加细腻,其代表作有〈法兰克像〉, 〈苏珊像〉。另一位超级现实主义代表人物美国雕塑 家汉森直接从真人体翻模,然后涂上与皮肤相同的颜 色,穿上衣服,配置道具,作品如同真人一样,他的 混合材料雕塑〈旅游者〉是其代表作。
←《强奸》(1934)
比利时的勒内· 马格里特(Rene Magritte,1898--1967)喜欢运用写 实主义的逼真法把互不相干的 事物并置于幻觉的场景中。他 的画经常被当作谜语,通过讲 出一些物体的名称并把它们画 出来,由此提出一些诸如绘画 真实与客观真实之间关系的似 非而是的问题。例如他的《形 象的背离》(1928--1929)画的是 一个精细得可以乱真的烟斗, 但在烟斗下面却整齐地写着" 这不是烟斗"这句确实无误的 话,从而混淆了图画的真实性。 马格里特的这种方法也被称为 神秘现实主义。
1922年,达达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法国诗人勃勒东 倡导超现实主义艺术流派,反对创作上的理性思维, 主张文学,诗歌,绘画作品以“超现实” ”超理智 “的梦境和幻境为艺术创作之源,提倡无意识协作 法,用毫不相干,晦涩难懂的符号形式,表现荒诞 不惊,光怪陆离的感觉。其创作思想主要受奥地利 心理学家,精神病理学家佛罗依德的精神分析学影 响,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欧洲知识分子的彷徨, 狂乱,苦闷的精神状态,超现实主义绘画代表人物 有西班牙的达利,代表作有《斗牛师的幻行》;米 罗,代表作《巴塞路那》等。恩斯特代表作《沉默 之目》;马格里特代表作《红模型〉;唐吉的代表 作〈弧线的增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