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现实主义综述

合集下载

超现实主义在各个领域的影响与发展

超现实主义在各个领域的影响与发展

超现实主义在各个领域的影响与发展超现实主义是20世纪初兴起的一种艺术运动,其影响和发展在各个领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超现实主义的出现不仅改变了艺术领域的发展方向,也影响了文学、电影、建筑等多个领域的发展。

本文将从艺术、文学、电影和建筑四个领域来探讨超现实主义在各个领域的影响与发展。

在艺术领域,超现实主义被认为是20世纪艺术的重要流派之一。

超现实主义的艺术家们试图通过他们的作品来表达潜意识和梦境中的奇幻和离奇情境。

他们尝试打破传统艺术观念,挑战人们对于现实的认知和理解。

超现实主义的艺术作品充满了幻想、梦境和超现实的内容,往往具有强烈的冲击力和视觉效果。

超现实主义的艺术影响延伸至绘画、雕塑、摄影等多个领域。

在绘画领域,超现实主义的作品往往充满了非现实的元素,画面中出现了种种怪诞的场景和形象。

著名的超现实主义画家达利、马格利特等的作品就是典型代表。

他们的作品呈现出了超现实的场景和描绘,使人们感受到了一种超越现实的奇异体验。

在雕塑领域,超现实主义的影响也非常明显。

超现实主义雕塑作品往往具有怪诞、离奇的造型,让人们感到难以置信。

超现实主义雕塑家迪克西的作品《坤》,就是一件具有强烈超现实主义风格的作品,它形态怪异,富有想象力,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在摄影领域,超现实主义的影响也是显著的。

摄影家们通过后期制作,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创造出了充满梦幻和超现实感的影像作品。

这些作品往往超越了现实的限制,给人以新奇的视觉体验。

超现实主义摄影家曼·雷和克劳德·柯贝西尔的作品就是很好的代表,他们的作品充满了超现实的内容和想象力。

在文学领域,超现实主义对20世纪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超现实主义文学试图通过文字来表达梦境和潜意识中的奇异和离奇情境,挑战传统文学的表达方式和观念,探索文学创作的新可能性。

超现实主义文学的作品往往充满了幻想、梦境和超现实的内容,语言上的表现手法也非常独特。

超现实主义作家们追求语言的自由和奇异性,他们试图打破文学语言的束缚,寻找一种超越常规的文学表达方式。

超现实主义在各个领域的影响与发展

超现实主义在各个领域的影响与发展

超现实主义在各个领域的影响与发展1. 引言1.1 超现实主义的定义超现实主义是20世纪初兴起于法国的一种艺术运动,旨在挑战传统艺术观念和现实世界的表现方式。

超现实主义强调梦境、幻觉和无意识的探索,试图表达人类内在的深层情感和欲望。

超现实主义艺术家们常常将不可思议的场景和形象描绘在作品中,通过离奇的符号和象征来传达超越现实的情感和意义。

超现实主义作品常常具有超乎理性和常识的表现形式,引导观众进入一种超越现实的体验之中。

超现实主义的核心理念是对现实世界的批判和重新解读,通过超越现实的手法来揭示人类内心深处的不可言说之事。

在超现实主义的诞生之初,代表性作品如安德烈·布勒东的《大头人物的野餐》和萨尔瓦多·达利的《记忆的永恒》等,成为了超现实主义艺术的经典之作。

这些作品通过荒诞和超验的表现形式,引发了人们对现实与幻想、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思考与探索。

超现实主义的定义不仅体现在艺术领域,也延伸到文学、电影、音乐、建筑、时尚等各个领域,对人类的思维方式和审美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2 超现实主义艺术家的代表性作品1. 萨尔瓦多·达利(Salvador Dalí)的《记忆的永存》(The Persistence of Memory),这幅作品描绘了软融的钟表,体现了时间的相对性和不确定性。

2. 雅克-安德烈·布列松(Jacques-André Boiffard)的《眼镜和银匙》(The Spectacles and the Silver Spoon),这幅作品结合了不同元素,呈现出超现实主义对日常物品重新赋予意义的特点。

3. 玛格里特(René Magritte)的《这不是一支烟》(The Treachery of Images),这幅作品挑战了观者对现实和表象的认知,引发人们对事物本质的思考。

4. 马克斯·恩斯特(Max Ernst)的《沙发海布吕》(The Robing of the Bride),这幅作品运用了拼贴和梦境般的图像,展现了超现实主义对潜意识和幻想的探索。

超 现 实 主 义

超 现 实 主 义

作品赏析《被夜莺吓着了的两个孩子》
整幅画面是木板拼贴与油画的结合体。我们看 到,木头拼贴而成的房子及栅栏分别越出了左右画框。 田野、天空和远处的建筑构成了一个看上去十分美好 的小世界。在这个小世界里,门铃被夸张得那么大, 但手却始终够不着它。夜莺会带来美妙歌声,却吓着 了两个孩子。显然,我们对此无法理解、无法解释, 这是一个一反常态的梦幻世界。
超现实主义
SURREALISM
目录
1 简介与背景 3 代表人物及作品赏析
2 两种surrealism)是一种现代西方文艺 流派,盛行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欧洲,源于达达主 义并且对于视觉艺术的影响力深远。此派别的理论根 据是受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影响,致力于发现人类 的潜意识心理。因此主张放弃逻辑、有序的经验记忆 为基础的现实形象,而呈现人的深层心理中的形象世 界,尝试将现实观念与本能、潜意识与梦的经验相融 合。形成涉及到艺术届、戏剧性、文学界、电影届的 运动。超现实主义艺术家主要有米罗、达利、恩斯特、 马格利特等人。
《红塔》 基里柯 1913
《诗人的愉悦》 基里柯 1912
《诗人的不确定性》 基里柯 1913
超现实主义创始人之一——恩斯特
马克斯·恩斯特(Max Ernst,1891—1976)是德 国画家和雕刻家,超现实主义的创始人之一。 他被 誉为“超现实主义的达·芬奇”,作品追求着一个明 确的目标:在观众中造成逻辑上的混乱,使他们受到 奇特、意外的诱惑。他不断地更新着自己的表现手法: 运用拼贴画、摩擦法、拓印法和刮擦法,致力于创 造一个多变、彩色的虚幻世界。被誉为具有颠覆性的 创新艺术家。
超现实主义大师——米罗
米罗的创作方式是有意 打乱直觉的正常秩序,在知觉 的引导下用一种近似抽象的语 言来表现心灵的即兴感应。

超现实主义在各个领域的影响与发展

超现实主义在各个领域的影响与发展

超现实主义在各个领域的影响与发展【摘要】超现实主义是20世纪艺术思潮中的重要流派之一,对文学、视觉艺术、电影、音乐以及社会文化领域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文学领域,超现实主义作家挑战传统叙事结构,探讨意识流和潜意识表达。

在视觉艺术领域,超现实主义通过奇幻的画面和错置的场景展现了独特的艺术观念。

电影领域的超现实主义则追求情感和心理上的冲击,突破现实的束缚。

音乐领域的超现实主义尝试通过声音和音乐元素传达情感和想法。

在社会文化领域,超现实主义引发了对传统价值观的挑战,反映出当代社会的不确定性和矛盾。

超现实主义在不同领域的发展深刻影响了当代艺术和思想,持续影响着艺术和文化的发展。

超现实主义在各领域的影响和发展呈现出多样性和前瞻性。

【关键词】超现实主义、影响、发展、文学、视觉艺术、电影、音乐、社会、文化、当代艺术、思想、持续影响、发展趋势1. 引言1.1 超现实主义在各个领域的影响与发展超现实主义是20世纪初兴起于欧洲的一种重要艺术思潮,它挑战传统的现实表达方式,试图突破人类对现实的局限,从而开启一场超越现实的创作探索。

超现实主义在各个领域的影响与发展,不仅丰富了艺术表达形式,更深刻地影响了当代社会和文化。

在文学领域,超现实主义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作家们对语言和叙事的大胆实验,以及对潜意识和梦境的深入探索。

著名作家如安德烈·布勒东、保罗·艾略特等,通过超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为文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想象力。

视觉艺术领域的超现实主义影响与发展,则体现在画家们对形式和色彩的大胆尝试,以及对意象和符号的深入挖掘。

达利、马格利特等艺术家通过超现实主义的创作方式,打破了传统绘画的束缚,创造出一系列令人惊艳的作品。

在电影领域,超现实主义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导演们对镜头语言和叙事结构的大胆创新,以及对影像意义的深入探索。

比如卓别林、费里尼等导演,通过超现实主义的拍摄手法,创造出一系列不同寻常的电影作品。

音乐领域的超现实主义影响与发展,主要体现在音乐家们对声音和节奏的大胆尝试,以及对音乐意义的深入探索。

西方当代艺术流派赏析

西方当代艺术流派赏析

西方当代艺术流派赏析西方当代艺术流派指的是在20世纪以后产生的各种艺术形式和思想流派,在当代艺术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这些流派涵盖了绘画、雕塑、摄影、装置艺术、行为艺术等多种艺术形式,其表现形式和思想内涵均具有多样性和开放性。

本文将简要介绍以下几个西方当代艺术流派:超现实主义、抽象表现主义、概念艺术和后现代主义。

超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是一种在1920年代诞生于法国的艺术流派。

它的主要思想是追求揭示人类潜意识的表象和图像,以此来体现思想的自由与非理性性。

在超现实主义的艺术作品中,经常出现复杂的符号、幻觉、梦境等元素。

超现实主义在绘画、雕塑、诗歌和电影等领域均有较大影响。

超现实主义的代表艺术家包括莫里斯·夏卡尔、马克斯·恩斯特和克劳德·西蒙·方丹等。

他们的作品在当代艺术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成为了当代艺术的先锋。

抽象表现主义抽象表现主义是一种在20世纪40年代产生于美国的重要艺术流派。

它的主要特征是抛弃传统绘画的写实手法,用抽象的形式来表达情感和感受。

在抽象表现主义的艺术作品中,经常出现大量的笔触和颜料涂抹。

抽象表现主义的艺术家们强调了绘画的肌理性质,使绘画表现更加生动。

抽象表现主义的代表艺术家包括马克·罗斯科和杰克逊·波洛克等。

他们用抽象的形式展现出情感和灵魂的表达,成为了现代艺术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概念艺术概念艺术是一种在1960年代产生于西方的艺术流派。

它采用了广泛的艺术表现形式,包括绘画、雕塑、行为艺术、装置等。

概念艺术主张将思想和观念作为艺术作品的核心,而非形式和技巧。

艺术家们试图通过概念和思路来打破艺术作品的固有形式和创作概念。

概念艺术的代表艺术家包括马塞尔·杜尚、约瑟夫·科斯瑞尔和约翰·博格斯等。

他们的作品在西方当代艺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是一种在20世纪后期产生于西方的哲学和思想流派,它对现代主义思想的批判反思贯穿始终。

超现实主义综述

超现实主义综述

超现实主义思潮综述摘要:本文用客观的语言,论述了脱胎于达达主义的超现实主义的历史背景和深受弗洛伊德潜意识理论影响的哲学背景,并简要谈论了其成立的过程及艺术的纲领。

通过对其代表人物达利、米罗画作的分析浅论了超现实主义抽象和具象两种不同风格的特征。

关键词:超现实主义达达主义潜意识象征性超现实主义是现代艺术的一项运动与流派,它脱胎于瑞士的达达主义,由达达主义在法国同象征主义相结合后逐渐演变而成。

超现实主义的哲学基础是直觉主义和弗洛依德的梦幻心理理论及精神分析学,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黑格尔哲学的影响。

超现实主义者认为,在现实世界之外,还有一个所谓彼岸世界,即无意识或潜意识的世界。

超现实主义者致力于探索人类经验的先验层面,同时致力于突破合于逻辑与实际的现实观,尝试将现实观念与本能,潜意识与梦的经验相揉合,而达到一种绝对的真实,超越的真实。

例如,超现实主义画家与过去画家描写梦境有显著不同,这在于他们能重现梦境,并将逻辑上不相干的事物加以喻示性地并列,由此传达出梦境特有的感性气氛。

一、超现实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从达达说起1914年8月欧洲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四百多年来形成的“美的艺术”体系出现了巨大的裂痕。

尽管博物馆继续开放,展览会照常举办,但欧洲稳定、统一的艺术体系已经开始瓦解。

许多艺术家在战争中身心遭到重创。

在这段时期内艺术家继续从事传统的艺术活动似乎不合时宜,更不愿在官方举办的画展上展出自己的作品。

那个时代需要另一种艺术--一种全新的批判性艺术--达达主义产生了。

“达达”一词主要表达的是一种玩世不恭的象征意义。

达达主义者将他的攻击目标指向所有以前的艺术运动和形式,无论是传统的还是二十世纪初期的实验性艺术。

他们对既有的体制、道德和一切美学等传统价值观念一律加以破坏和颠覆。

达达主义者抨击伪善没落的旧世界,与其说是一场艺术运动还不如说是对当时的资本主义制度的全面反抗,从本质上看他代表了对艺术的否定--但它否定一切时最终不得不否定自己,世间万物的发展规律总是不破不立,在对旧事物摧枯拉朽的无情涤荡后,新事物的兴起也就为时不远了!二、超现实主义产生的哲学背景--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在达达主义衰落的同时,有两种学说广为流传--一是法国哲学家柏克森的生命哲学,二是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

法国超现实主义

法国超现实主义

西方的电影研究家们一致认为,超现实主义的 影响在布努埃尔转而拍摄故事片后仍不时在他的 作品中隐现· 在实验电影和地下电影中,超现宴主 义倾向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玛耶-德连和肯尼斯-安格 尔· 在故事片领域里,西方电影研究家倾向于把对 变态心理、潜在的性冲动、无理性行为等的描写 归结为超现实主义在故事片中的表现。因此,象 希区柯克的一系列影片:《爱德华大夫》(1945 年)、《眩晕》 (1958年)、《西北偏北》(1959 年)、《精神变态者》(1962年)和《群鸟》 (1963 年),马克斯三兄弟的狂乱喜剧片,以及塞缪尔-富 勒、约瑟夫-冯.斯登堡等人的一些影片,都成了 阐明超现实主义在故事片中的影响的典型例证。
超现实主义电影(surrealist film) 把文学 上的超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运用于电影创作的 电影流派。承袭了这一创作主张的倡导者安德 烈-布菜东的原则,强调无理性行为的真实性、 梦境的重要意义、不协调的形象对列的情绪力 量和对个人快感的执着追求。一度成为二十年 代法国先锋派电影的主要倾向,后来又成为美 国实验电影和地下电影的重要一翼。在供商业 发行的故事片领域,超现实主义不构成独立的 流派,它的影响只见于影片的个别镜头或段落。 阿杜-基洛的《电影中的超现实主义》是进行 这种研究的典型论著。
有的评论者认为,影片的画面是对梦幻的模仿, 具有象征意义,都可以用弗洛依德主义进行分析、解释, 如表现了性压抑和反抗等。也有的电影史论家反对对本片 作这种简单附会,他们认为编导是在超现实主义绘画的影 响下,利用电影形式追求无缘故的荒诞效果和对富于诗意 的新比喻技巧的迷恋。但是,透过狂乱、刺激性的画面, 人们不难感受到影片表达的时代的苦闷和压抑感。编导对 此有极深的体验,因而用残酷的意象和触目惊心的画面效 果,如一把锋利的剃刀将人的眼球剖开、巨钟下挂着一颗 人头等等,来传达绝望的痛苦情绪和无政府主义式的反抗。 因此,影片成了“盲目反抗的青年知识分子的写照”, “这种无力的愤怒呼声所表现的真实情感,使这部影片具 有一种人间悲剧的气氛。”

超现实主义在各个领域的影响与发展

超现实主义在各个领域的影响与发展

超现实主义在各个领域的影响与发展超现实主义是20世纪初期兴起的一种极具冲击力的艺术运动,它深刻地影响了文学、绘画、雕塑、电影、音乐等各个领域。

超现实主义追求超越现实,寻求心灵的深处,通过独特的形式和内容表现出一种非理性、超越逻辑的人类情感和潜意识。

它以创造性的思维和对潜意识的探索为特点,成为20世纪艺术的重要流派之一。

本文将从文学、绘画、雕塑、电影和音乐等不同领域探讨超现实主义的影响和发展。

一、文学领域超现实主义在文学领域的出现,使得文学摆脱了现实主义的桎梏,作家们开始追求超越理性、逻辑和对联结和表达潜意识的关注。

超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以梦境、幻觉和催眠状态为题材,表现出一种与日常生活完全不同的世界。

安德烈·布勒东、路易斯·阿拉贝、保罗·艾吕雅以及安德烈·马尔罗都是超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

超现实主义文学的影响不仅在于作品内容的独特性,更在于对后世文学的启发。

超现实主义作品拓展了文学的表现形式,使得文学创作更加注重想象力、潜意识,这一影响也渗透到了20世纪后期的后现代主义文学当中。

二、绘画领域超现实主义在绘画领域的影响是最显著而深远的。

超现实主义绘画以其非凡的想象力和超现实的诗意表现方式影响了绘画艺术的发展。

超现实主义绘画家们追求在画布上展现潜意识的非理性和混乱,他们抛弃传统的透视、色彩和形式,通过奇幻、超脱现实的画面表现出内心的情感和梦幻般的景象。

代表性的绘画家包括安德烈·布勒东、萨尔瓦多·达利和芬·韦克等人。

超现实主义绘画的影响延伸到了当代艺术,不仅在形式上带来了崭新的艺术表达方式,更在美学和思想层面激发了对现实和潜意识的思考。

超现实主义绘画对于后世的艺术运动如后现代主义、超现实主义和概念艺术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雕塑领域超现实主义雕塑是一种与传统雕塑完全不同的艺术形式,它突破了雕塑的规范和传统观念,追求表现出心灵的深处和非理性的一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现实主义思潮综述
摘要:本文用客观的语言,论述了脱胎于达达主义的超现实主义的历史背景和深受弗洛伊德潜意识理论影响的哲学背景,并简要谈论了其成立的过程及艺术的纲领。

通过对其代表人物达利、米罗画作的分析浅论了超现实主义抽象和具象两种不同风格的特征。

关键词:超现实主义达达主义潜意识象征性
超现实主义是现代艺术的一项运动与流派,它脱胎于瑞士的达达主义,由达达主义在法国同象征主义相结合后逐渐演变而成。

超现实主义的哲学基础是直觉主义和弗洛依德的梦幻心理理论及精神分析学,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黑格尔哲学的影响。

超现实主义者认为,在现实世界之外,还有一个所谓彼岸世界,即无意识或潜意识的世界。

超现实主义者致力于探索人类经验的先验层面,同时致力于突破合于逻辑与实际的现实观,尝试将现实观念与本能,潜意识与梦的经验相揉合,而达到一种绝对的真实,超越的真实。

例如,超现实主义画家与过去画家描写梦境有显著不同,这在于他们能重现梦境,并将逻辑上不相干的事物加以喻示性地并列,由此传达出梦境特有的感性气氛。

一、超现实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从达达说起
1914年8月欧洲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四百多年来形成的“美的艺术”体系出现了巨大的裂痕。

尽管博物馆继续开放,展览会照常举办,但欧洲稳定、统一的艺术体系已经开始瓦解。

许多艺术家在战争中身心遭到重创。

在这段时期内艺术家继续从事传统的艺术活动似乎不合时宜,更不愿在官方举办的画展上展出自己的作品。

那个时代需要另一种艺术--一种全新的批判性艺术--达达主义产生了。

“达达”一词主要表达的是一种玩世不恭的象征意义。

达达主义者将他的攻击目标指向所有以前的艺术运动和形式,无论是传统的还是二十世纪初期的实验性艺术。

他们对既有的体制、道德和一切美学等传统价值观念一律加以破坏和颠覆。

达达主义者抨击伪善没落的旧世界,与其说是一场艺术运动还不如说是对当时的资本主义制度的全面反抗,从本质上看他代表了对艺术的否定--但它否定一切时最终不得不否定自己,世间万物的发展规律总是不破不立,在对旧事物摧枯拉朽的无情涤荡后,新事物的兴起也就为时不远了!
二、超现实主义产生的哲学背景--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
在达达主义衰落的同时,有两种学说广为流传--一是法国哲学家柏克森的生命哲学,二是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

尤其以后者的影响最为广泛。

他把人的的心理分为意识和潜意识两个对立部分。

他认为梦总是指向人的心灵深处,梦境体现了人的潜意识和本能的欲望,是潜意识完美的再现,是摆布个人命运、决定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

但这些潜意识却受到现实规范的种种抑制,人们长期忽略了它。

弗洛伊德反对一味压抑潜意识,主张寻找合理渠道来发泄,而艺术创作给潜意识超越现实规范理性和道德提供了最佳途径。

因为梦和艺术是相通的。

三、超现实主义的产生
1924年,法国作家布列东在巴黎发表了第一个《超现实主义宣言》,布列东在第一个《超现实主义宣言》中,曾对超现实主义作过经典性的解释:“超实现主义,阳性名词。

纯粹的精神无意识活动。

人们通过它,用口头或局面,或其他方式来表达思想的真正作用。

它只接受思想
的启示,没有任何理性的控制,没有任何美学或道德偏见。

”超现实主义建立在这样一个基础上,即对梦幻的万能和对思想的不带偏见的活动的信仰。

它要最终摧毁一切其他的机械论并取而代之,以解决生活中的主要问题。

在1923年达达主义流派举行最后一次集会而宣告崩溃后,其中的许多成员倒向了超现实主义作家的行列。

1929年,布列东又发表了超现实主义的第二个宣言,详尽地解释了超现实主义的艺术主张。

1930年,由德斯诺斯发表了超实现主义的第三个宣言。

这样,超现实主义的艺术纲领就全面、完整地体现出来了。

四、超现实主义的艺术纲领
超现实主义者宣称:人的本能、梦幻、下意识领域是文艺创作的的源泉。

认为人的头脑活动要从逻辑与理性束缚中解放出来。

理性、道德、宗教、社会以及简单蝗日常生活中的经验,都是对人的精神、对人的本质需要的一种桎梏。

唯有人的无意识、梦幻和神经错乱才是人的精神的真正活动。

儿童和疯子的言行,则是不受任何控制的真正自由的范例。

因此,在诗歌创作中,他们故意使用幼稚的语言和病态的形象来反对传统的美好见解。

在绘画中,用混乱的线条与颜色的任意涂抹。

在戏剧中,主张用折磨人的野蛮音乐,粗鲁的舞蹈,并用自行车的铃铛,有节奏地敲打货箱、脸盆一类作伴奏。

超现实主义的创作采用的是"自我意识的书写"和"自动写作"的方法。

他们主张写作要绝对真实,是纯粹的无意识的活动过程,不通过有艺术加工和任何逻辑思维的形式。

诗人在写作时,只要把脑子里涌现出来的东西快速地记录下来,词与词之间,全靠一种偶然的结合;如果一时没有现存的词汇表达,甚至可以随意用某个字母、符号来代替。

反逻辑性是其创作方法的一大特征。

这类作用,大多数艰涩难懂,不符合语法结构和逻辑思维的法则,有的变成文字游戏。

五、超现实主义绘画的特征
野兽主义、立体主义着重解决的是绘画语言、表现形式问题,也就是“怎样画”的问题;而在“画什么”上则仍然是相当传统的。

超现实主义画派的共同之处,在于其观念的一致性。

但从视觉意义上来划分,可分为两个极端:一是被称作绝对的或表象的超现实主义,是画家通过形式美的手段,揭示他们个人、无意识或下意识的幻想,这类作品具有抽象的性质,如米罗的绘画。

另一个被称作逼真的超现实主义,是画家在创作中把梦境般的象征性物体,在令人惊异的、暧昧的结构中重新组合起来,以具象的方式去描绘物象,以摆脱头脑中惯常的意识,迫使观众接受那种非理性的,逻辑上无法解释的“现实”,如达利的绘画。

六、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及作品
达利
萨尔瓦多·达利(Salvador Dali,1904-1989),1904年生于西班牙菲格拉斯。

是一位具有卓越才华和想象力的画家。

他在把梦境的主观世界变成客观的形象方面,为超现实主义、20世纪的艺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除了绘画,他的文章、口才、动作、相貌以及胡须均给欣赏他的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为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画家和版画家,达利一直以探索潜意识的意象而闻名。

受弗洛伊德理论的影响,为从潜意识心灵中产生意象,达利开始用一种自称为“偏执狂临界状态”的方法,在自己的身上诱发幻觉境界。

达利发现这一方法后,画风异常迅速成熟,1929-1937年间所作的画使他成为世界最著名的超现实主义艺术家。

在他所描绘的梦境中,以一种稀奇古怪、不合情理的方式,将普通物像扭曲或者变形。

达利对这些物像的描绘精细入微,几乎达到毫发不差的逼真程度,通常将它们放在十分荒凉但阳光明媚的风景里。

在这些谜语一般的意象中,最有名的大概是《记忆的永恒》。

该画创作于1931年,非常典型地体现了达利早期的风格,表现了一种“由弗洛伊德所揭示的个人梦境与幻觉”,自己的梦中每一个意念的结果。

达利运用他那熟练的技巧精心刻画那些离奇的形象和细节,创
造了一种引起幻觉的真实感,令观众看到一个在现实生活中根本看不到的离奇而有趣的景象。

他的其他有名的作品如《面部幻影和水果盘》、《有飞舞的蜜蜂引起的梦》、《西班牙内战的预感》等等都是把现实生活中不连贯的片断混和在一起,充满神秘莫测的怪异现象。

达利的这种将幻觉的意象与魔幻的现实主义作对比的手法,更使得他的画在所有超现实主义作品中脱颖而出。

闪耀着他天才的光芒,也给世界带来无限的遐想。

米罗
胡安·米罗(JoanMiro,1893—1983)的艺术代表了超现实主义的另一种风格,即有机的超现实主义。

与达利的艺术不同,米罗的作品是令人愉快的。

他的画中往往没有什么明确具体的形,而只有一些线条、一些形的胚胎、一些类似于儿童涂鸦期的偶得形状。

颜色非常简单,红、黄、绿、蓝、黑、白,在画面上被平涂成一个个的色块。

看起来,这些画自由、轻快、无拘无束。

是艺术家自由幻想和深思熟虑相结合的结果。

尽管米罗的画天真单纯,仿佛出自儿童之手,但它们绝没有儿童画的稚拙感,它们是慎密思考后的流畅活泼。

如《人投鸟一石子》作于1926年。

画面看上去很简单:蓝和黄把画面分割开来,画的右前方立着由软绵绵的曲线构成的形状奇特的人左后方则是一只鸟,石子在画面留下了它运动的轨迹。

黄色沙滩隐喻了乳房和性器官,这是画家对情欲——生命原动力的幽默赞美。

其他超现实主义代表人物还有马格里特《错误的镜子》、马克思•恩斯特《被夜莺吓着的两个孩子》等
七、综述
超现实主义画派从主观唯心主义出发,受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及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反对传统的美学观念,将绘画的重心从“怎么画”发展到“画什么”上来,把潜意识中的世界:生与死、过去与未来、真实与幻觉在所谓的“绝对的现实”探索中统一起来,完全违背正常的思维规律,对20世纪美学观念有着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①达利著杨志麟李芒等译《达利谈话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1月第一版
②特刊《图说西方当代艺术》现代艺术杂志社出版
③[美]约翰·拉赛尔著常宁生等译《现代艺术的意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年12月第一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