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业大学《植物营养与肥料》复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植物营养学复习题(重点总结),推荐文档

植物营养学复习题(重点总结),推荐文档

植物营养学复习题(重点总结),推荐文档第一章绪论、概念植物营养学、植物营养、营养元素、肥料二、回答题1.肥料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有何重要作用?2.植物营养学的主要研究领域有哪些?3.植物营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哪些?第二章植物的营养成分一、回答题1、判断必需营养元素的依据是什么?2、目前发现的高等植物必需营养元素有哪些?按其在植物体内含量多少可划分为哪几类?3、肥料三要素指哪些元素?为什么?4、什么是营养元素的同等重要性和不可替代律?对生产有什么指导作用?5、什么是有益元素和有毒元素?第三章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和运输一、概念1、自由空间2、生物膜3、截获4、质流5、扩散6、主动吸收7、被动吸收8、根外营养9、根外追肥10、短距离运输11、长距离运输12、养分的再分配和再利用13、养分协助作用14、养分拮抗作用二、填空题1、植物吸收养分的器官有( )、( )。

2、植物根系吸收养分的途径是( )f( )f( )f()。

3、植物根系吸收养分最活跃的部位是( ),吸收养分最多的部位是( )。

4、根系可吸收利用的养分形态有( )、( )和( )。

5、土壤养分向根系迁移的方式有( )、( )和( ),其中( )是长距离内补充养分的主要方式,其动力是( );( )是短距离内运输养分的主要方式,其动力是( )。

6、根系吸收无机养分的方式有( )和( )。

7、根系吸收有机养分的机理有()、()和()。

8、影响植物吸收养分的外界环境条件有()、()、()、()、()、()和()。

9、离子间的相互作用有()和()。

三、回答问题1、根系主要靠什么部位吸收养分?在生产实践将肥料施在什么位置较好?为什么?2、土壤养分向根系迁移的方式有哪些?其特点分别是什么?3、根系吸收养分的方式有哪些?其特点和区别是什么?4、植物茎叶吸收养分的途径有哪些?5、影响植物吸收养分的外界条件有哪些?生产实践中应如何调控环境条件以促进植物对养分的吸收?6、根系吸收的养分有哪些去向?7、根外营养有什么优点?为什么它只能作为根部施肥的一种补充?8、养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方式有哪些?其特点分别是什么?9、论述养分在植物体内循环、再分配的意义?10、根据养分在植物体内再分配和再利用能力可将植物营养元素分为哪几类?分别与缺素部位有什么关系?第四章植物营养特性一、概念1、植物营养性状2、基因3、基因型4、表现型5、基因型差异6、植物养分效率7、肥料农艺效率8、肥料生理效率9、相对产量10、施肥增产率11、养分吸收效率12、养分运转效率13、养分利用效率14、植物营养期15、作物营养阶段性16、作物营养连续性17、作物营养临界期18、作物营养最大效率期19、根系阳离子交换量(CEC)20、根际21、菌根22、根长23、根密度24 根/冠比25、根际效应26、高效植物和耐性植物27、遗传力28、根系活力二、简答论述1、试述研究植物营养遗传特性的意义。

植物营养学试题及答案(1)

植物营养学试题及答案(1)

植物营养学试题(1)一、填空:(每题1分,计20分)1、目前国内研制的二大类缓效氮肥是()和()。

2、玉米白芽症是缺乏元素()。

3、需硫元素较多的作物主要有()科和()科。

4、尿素最适宜作叶面喷肥,因为尿素具有(),()()等优点。

5、具有调节原生质胶体水合度的主要营养元素是()和()。

6、磷肥按其溶解状况可分为(),()和()。

7、在堆肥过程中,初期要创造较为()的条件,为()并(),后期要创造较为()的条件,利于()和()。

8、新开垦的沼泽土最易缺乏的元素是()。

二、选择(每空1分,计10分)1、下列哪种元素对水稻有特殊作用()A、钠B、硅C、钛D、钴2、下列哪种肥料是生理酸性肥料()A、尿素B、硝酸钠C、硫铵D、硝铵3、水稻移栽后返青慢,出现僵苗是缺少元素()A、硫B、氮C、钙D、锰4、在哪种pH 条件下,土壤磷不易被固定()A、6.0-6.5B、7.5-8.0C、<5.0D、>8.05、施用哪种氮肥最易引起土壤板结()A、尿素B、碳铵C、氯化铵D、硝铵6、小麦不稔症(不结粒)是缺少元素()A、硼B、锌C、铁D、钼7、作物幼叶粘化,弯曲是缺少哪种元素()A、钙B、钾C、硫D、镁8、下列哪种肥料是生理碱性肥料()A、尿素B、硝酸钠C、硫铵D、硝铵9、秋季秸秆还田配合施用哪种氮肥效果最佳()A、硫铵B、尿素C、硝铵D、石灰氮10、甜菜心腐病是缺乏元素()A、镁B、硼C、铁D、钠三、解释概念:(每题3分,计24分)1、晶格固定态铵;2、作物营养最大效率期;3、最小养分律;4、鳌合态微量元素肥料;5、混成复合肥;6、离子间的拮抗作用;7、磷的等温吸附曲线;8、土壤供氮能力。

四、简答题:(计26分)1、铵态氮肥深施为什么能提高氮肥利用率?(5分)2、土壤养分迁移的主要方式及影响因素?(5分)3、简述叶部营养的优缺点。

(5分)4、根际土壤养分的有效性为什么高?(5分)5、简述钾肥在提高作物抗逆性方面的主要功能。

植物营养学试题及答案(2)

植物营养学试题及答案(2)

植物营养学试题(2)一、填空:(总15分,每题0.5分)1.叶面喷Zn2+ 时,溶液的pH应调到()性。

2.玉米白芽症是缺乏元素()。

3.复合肥料的主要优点是(),(),()。

4.影响作物根系从土壤吸收养分的主要环境条件是(),(),()()和()。

5.硼主要分布在植物的()和()等器官。

6.春季玉米出现紫苗症状是缺乏元素()。

7.新开垦的沼泽土最易缺乏元素()。

8.在堆肥过程中,初期要创造较为()的条件,为()并(),后期要创造较为()的条件,利于()和()。

9.磷肥按其溶解状况可分为(),()和()。

10.作物体内的钾是以()形态存在,充足的钾肥供应可提高作物的抗逆性,主要表现在增强作物的(),()和()。

11.微量元素肥料施用的主要方法有(),()和()。

二、选择:(总10分,每题1分)1、甜菜心腐病是缺乏元素()A、镁B、硼C、铁D、钠2、秋季秸秆还田配合施用哪种氮肥效果最佳()A、硫铵B、尿素C、硝铵D、石灰氮3、作物幼叶粘化,弯曲是缺少哪种元素()A、钙B、钾C、硫D、镁4、在哪种PH 条件下,土壤磷不易被固定()A、6.0-6.5B、7.5-8.0C、<5.0D、>8.05、施用哪种氮肥最易引起土壤板结()A、尿素B、碳铵C、氯化铵D、硝铵6.作物新叶失绿,叶片白化是缺少元素()A、硼B、锌C、铁D、钼7.缺少下列哪种元素时影响水的光解()A、硫B、氮C、钙D、锰8.下列哪种氮肥不宜在甜菜上施用()A、尿素B、氯化铵C、硫铵D、硝铵9.下列哪种氮肥最适宜作根外追肥()A、尿素B、硝酸钠C、硫铵D、硝铵10.水田在淹水期不适宜施用哪种氮肥()A、尿素B、氯化铵C、硫铵D、硝铵三、解释概念:(总20分,每题2分)1、土壤缓效钾;2、作物营养最大效率期;3、绿肥的激发效应;4、玻璃微量元素肥料;5、掺混肥;6、根际;7、离子间的拮抗作用;8、闭蓄态磷;9、土壤养分容量因素;10、最小养分律。

植物营养与肥料习题库

植物营养与肥料习题库

植物营养与肥料习题库(农学系植物营养教研室)一、名词解释:1、矿质营养学2、养分归还学说3、最小养分律4、限制因子律5、报酬递减律6、同等重要律7、不可代替律 8、截获9、质流10、扩散11、自由空间12、根外营养13、拮抗作用14、协助作用15、二重图型16、维茨效应17植物营养期18、植物营养临界期19、植物营养最大效率期20、根际21、生理酸性肥料22、生理碱性肥料23、长效氮肥24、硝化作用25、过磷酸钙退化作用26、水溶性磷肥27、弱酸溶性磷肥28、难溶性磷肥29、钾的晶格固定30、复合肥料31、化合复合肥料32、混合复合肥料33、化学诊断34、有机肥料35、热性肥料36、冷性肥料37、堆肥38、厩肥39、沤肥40、绿肥41、饼肥42、肥料43、激发效应44、腐殖化系数45、肥料利用率46、边际产量47、肥料效应函数48、肥料分析式49、反硝化作用50、土壤速效钾6、铁、锰、铜、锌在酸性条件下其有效性显著提高。

7、在水田氯化铵比硫酸铵的肥效好。

8、植物缺钙症状首先出现在下部叶片。

9、尿素甲醛是包膜肥料的一种。

10、目前最适宜的烟草氮肥品种是硝酸铵。

11、缺磷时有利于糖在植物体内积累,因此瓜果类蔬菜可不施磷肥。

12、铵态氮肥可与钢渣磷肥混合施用。

13、植物体内所含的元素都是它生长发育所必需的。

14、植物体内大量元素含量高于微量元素,其营养作用也是如此。

15、氮肥对作物的品质有影响,施用量越大,对品质提高越有利。

16、温度升高,作物吸收养分的数量增多,因此地温越高,越有利于作物高产。

17、玉米、油菜等作物缺磷时,茎基部常出现红色或暗红色的条纹。

18、尿素是速效性氮肥,故其施用方法与铵态氮肥一样。

19、硫酸铵是生理酸性肥料,过磷酸钙是化学酸性肥料,两者都是酸性肥料因而不能混合施用,20、无机肥料养分含量高,肥效快,完全可以代替有机肥料。

21、根据目前的状况,山东省不宜提倡秸秆还田。

22、植物叶片对尿素的吸收速度比硝酸铵快。

植物营养与土壤肥料学的八套试题(带答案)

植物营养与土壤肥料学的八套试题(带答案)

植物营养学试题(1)一、填空:(每题1分,计20分)1、目前国内研制的二大类缓效氮肥是(合成有机氮肥)和(包膜氮肥)。

2、玉米白芽症是缺乏元素(锌)。

3、需硫元素较多的作物主要有(十字花科)科和(百合科)科。

4、尿素最适宜作叶面喷肥,因为尿素具有(分子小易透过膜),(中性有机分子不损伤叶片),(湿润叶片时间长)等优点。

5、具有调节原生质胶体水合度的主要营养元素是(钙)和(钾)。

6、磷肥按其溶解状况可分为(水溶性),(弱酸溶性),(难溶性)。

7、在堆肥过程中,初期要创造较为(好气)的条件,为(升温)并(分解),后期要创造较为(嫌气)的条件,利于(保肥)和(腐殖质形成)。

8、新开垦的沼泽土最易缺乏的元素是(铜)。

二、选择(每空1分,计10分)1、下列哪种元素对水稻有特殊作用( B )A、钠B、硅C、钛D、钴2、下列哪种肥料是生理酸性肥料( C )A、尿素B、硝酸钠C、硫铵D、硝铵3、水稻移栽后返青慢,出现僵苗是缺少元素( A )A、硫B、氮C、钙D、锰4、在哪种pH 条件下,土壤磷不易被固定( A )A、6.0-6.5B、7.5-8.0C、<5.0D、>8.05、施用哪种氮肥最易引起土壤板结( C )A、尿素B、碳铵C、氯化铵D、硝铵6、小麦不稔症(不结粒)是缺少元素( A )A、硼B、锌C、铁D、钼7、作物幼叶粘化,弯曲是缺少哪种元素( A )A、钙B、钾C、硫D、镁8、下列哪种肥料是生理碱性肥料( B )A、尿素B、硝酸钠C、硫铵D、硝铵9、秋季秸秆还田配合施用哪种氮肥效果最佳( D )A、硫铵B、尿素C、硝铵D、石灰氮10、甜菜心腐病是缺乏元素( B )A、镁B、硼C、铁D、钠三、解释概念:(每题3分,计24分)1、晶格固定态铵;被2:1型粘土矿物晶格所固定的矿化铵和施入的铵2、作物营养最大效率期;某种养分缺少或过多时对作物生长发育影响最大的时期3、最小养分律;作物产量受土壤中数量最少的养分控制4、鳌合态微量元素肥料;将鳌合剂与微量元素鳌合后所制成的微量元素肥料5、混成复合肥;几种单质肥料机械混合而成的复合肥料6、离子间的拮抗作用;在溶液中一种养分的存在抑制另一种养分的吸收7、磷的等温吸附曲线;土壤固相表面吸附的磷与其接触的液相磷,在恒温条件下达到平衡时所存在的磷浓度间的关系曲线8、土壤供氮能力: 指当季作物种植时土壤中已积累的氮和在作物生长期内土壤所矿化释放的氮量总和四、简答题:(计26分)1、铵态氮肥深施为什么能提高氮肥利用率?(5分)土壤对铵的吸附,减少氨的挥发和硝化作用,防止硝态氮的淋失和反硝化脱氮,深施有利于根系下扎,扩大根的营养面积,深施有利于增加铵在土壤中的扩散面积,增加根的吸收机会2、土壤养分迁移的主要方式及影响因素?(5分)截获,质流,扩散。

植物营养与肥料_试题_KT232304_1612C

植物营养与肥料_试题_KT232304_1612C

四川农业大学网络教育专升本考试植物营养与肥料试卷(课程代码 232304)本试题一共五道大题,共3页,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1、答案必须填写在答题纸上,题号不清或无题号的以零分计;2、答题前,请在答题纸上准确、清楚地填写各项目;3、学号、考点名称、考室号、姓名、身份证号、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培养层次等,不写、乱写及模糊不清者,答题纸作废;4、开卷考试,若有雷同以零分计。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分)1、最小养分律:2、扩散:3、根外营养:4、养分主动吸收:5、植物营养元素的拮抗作用:6、钾离子的晶格固定作用: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过磷酸钙在土壤中的利用率低,是因为()。

A、肥料中的磷为难溶性磷B、易挥发C、易淋失D、易固定2、过磷酸钙的退化是由于()存在引起的。

A、水分B、游离酸C、柠檬酸D、有机酸3、下列几种磷肥中,磷的主要成份不易溶于水的是()。

A、过磷酸钙B、重过磷酸钙C、磷酸一钙D、磷酸二钙4、下列肥料中,是复混肥料的是()。

A、硫酸铵B、硫酸钾C、磷酸二氢钾D、硝酸铵5、关于尿素,描述不正确的是()A、可以叶面喷施B、是有机肥C、施于土壤要深施盖土D、可做基肥和追肥6、钾肥正确施用方法不包括()A、深施盖土B、重施基肥,早施追肥C、喷施D、撒施7、酸性土壤交换性钙含量低,可施用()A、硝酸钙B、氯化钙C、石灰D、氨基酸钙8、下列关于植物氮素缺乏症状描述错误的是()。

A、首先从新叶开始出现症状B、植物生长矮小C、产量低D、品质差9、草木灰不能与腐熟有机肥混合施用,主要原因是()A、腐熟有机肥会降低草木灰中钾的有效性B、草木灰呈碱性,会造成腐熟有机肥中铵挥发损失C、两者混合会产生难溶性化合物D、会爆炸,比较危险10、木本植物的“小叶病”是缺乏()A、铁B、硼C、锌D、钙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农业土壤中的最小养分是保持不变的。

()2、尿素是目前世界上含氮量最高的化学氮肥。

川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试题

川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试题

四川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试题(总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植物营养学:研究~对营养物质吸收运输转化和利用的规律及~与外界环境之间营养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科学。

有益元素:在非必需营养元素中有一些元素,对特定植物的生长发育有益,或为某些种类植物所必需的元素。

土壤供氮能力:指当季作物种植时土壤中已积累的氮和在作物生长期内土壤所矿化释放的氮量总和。

土壤养分容量因素:土壤中养分的总量,表示土壤供应养分潜在能力的大小。

土壤养分强度因素:存在土壤溶液中有效养分的浓度最小养分律:作物产量受土壤中数量最少的养分控制。

矿质营养学说:植物的原始养分只能是矿物质(而非腐殖质)。

报酬递减律:指单增加某种养分因素的单位量所引起的产量增加,与充分供给该养分因素时的最高产量和现在产量之差成比例的法则。

归还学说:为保持地力,应向土壤中归还被植物吸收的元素的学说。

作物营养最大效率期:植物需要养分的绝对数量最多,吸收速率最快,肥料的作用最大,增产效率最高时期。

作物营养临界期:植物生长过程中对营养失调最为敏感的时期。

离子间的拮抗作用:在溶液中一种离子的存在能抑制另一离子吸收的现象。

离子间的协助作用:在溶液中一种离子的存在能促进根系对另一些离子的吸收。

根际:根周受植物生长、吸收、分泌显著影响的微域土壤,其生物活性较高。

硝化作用:铵态氮在微生物等作用下被氧化成硝态氮的过程。

反硝化作用:硝态氮在微生物等作用下被还原成氮气或氮氧化物的过程,也称为脱氮作用。

养分循环(nutrient resorption ):指在轫皮部中移动性较强的矿质养分,通过木质部运输和轫皮部运输形成自根至地上部之间的循环流动。

质外体( Apoplast):是由细胞壁和细胞间隙所组成的连续体。

共质体( Symplast):是由细胞的原生质(不包括液泡)组成,穿过细胞壁的胞间连丝把细胞与细胞连成一个整体,这些相互联系起来的原生质整体称为共质体。

奥鹏四川农业大学2020年6月课程考试考试《植物营养与肥料(本科)》网考资料及答案.doc

奥鹏四川农业大学2020年6月课程考试考试《植物营养与肥料(本科)》网考资料及答案.doc

单选题1.属于生理酸性肥料的是( )。

A.尿素B.硝酸钠C.硫铵D.硝铵答案: C2.施用( )氮肥最易引起土壤板结。

A.尿素B.碳铵C.氯化铵D.硝铵答案: C3.植物幼叶粘化,弯曲是缺少( )元素。

A.钙B.钾C.硫D.镁答案: A4.属于生理碱性肥料的是( )。

A.尿素B.硝酸钠C.硫铵D.硝铵答案: B5.土壤淹水期不适宜施用( )。

A.尿素B.氯化铵C.硫铵D.硝铵答案: C6.植物新叶失绿,色泽均一,是缺( )。

A.氮B.钾C.硫D.镁答案: C7.影响土壤中铜有效性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

A.pHB.有机质含量C.水分D.温度答案: A8.施用( )最易引起土壤中Ca2+ 的流失。

A.尿素B.碳铵C.硫铵D.氯化铵答案: D9.关于木质部养分的运输,说法错误的是( )。

A.自下向上运输B.是共质体运输C.养分离子与导管壁上吸附的离子有交换吸附作用D.薄壁组织有再吸收作用答案: B10.尿素施用方法不正确的是( )。

A.浅施B.深施C.叶面喷施D.基施答案: A11.生产上常用的化学钾肥是( )。

A.草木灰B.硫酸钾C.磷酸二氢钾D.氯化钾答案: D12.( )不是植物必需微量元素。

A.氯B.锰C.钴D.钼答案: C13.有机肥的作用不包括( )。

A.提供大量速效养分B.提供多种养分C.改良土壤物理结构D.丰富土壤微生物数量答案: A14.叶面喷施效果与( )无关。

A.叶片大小B.叶片厚度C.叶片正反面D.叶面Eh答案: D15.关于磷铵,说法错误的是( )。

A.可以用作磷肥B.可以用作氮肥C.是复合肥D.浅施答案: D16.关于硝铵,说法错误的是( )。

A.是复合肥B.深施或浅施C.易吸湿D.易燃爆答案: A17.秸秆直接还田,需配施速效化肥至碳氮比为( )。

A.25B.10C.50D.100答案: A18.粪尿肥须腐熟后施用,其原因不包括( )。

A.养分有效性更高B.消除难闻臭味C.杀死有害病虫卵D.便于与化肥配合施用答案: D19.在木质部中比较难以移动的元素是(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营养与肥料》复习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扩散:由于根系不断向根际吸收养分,因而造成根际养分低于土体养分浓度,从而形成分浓度差,在浓度差的推动下,养分就从土体向根际迁移。

2.养分质流:由于植物的蒸腾作用造成根际的水势低于土体的水势,在水势差的推动下,溶解在水中的养分就随水分的运动而迁移到根表。

3.养分的主动吸收:消耗能量使养分有选择的透过质膜进入到细胞内部的吸收。

4.养分的被动吸收:指不需要消耗植物代谢能的吸收方式,依电化学势梯度吸收,一般从高浓度到低浓度方向。

5.离子颉抗作用:指一种离子的存在会抑制根系对另外一种离子的吸收。

6.养分共质体运输:共质体是由细胞的原生质体通过胞间连丝连接起来的一个连续体系,养分通过此体系的运输称养分共质体运输。

7.根外营养:植物通过地上部器官吸收养分和进行代谢的过程。

8.氨化作用:指土壤中有机化合物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形成氨(或铵离子)的过程。

9.硝酸还原作用:硝态氮被植物吸收后,不能直接与酮酸结合,必须经过还原过程,使硝态氮转变为氨态氮,才能与酮酸结合形成氨基酸、蛋白质。

10.反硝化作用:硝酸盐或亚硝酸盐在一定条件下被硝化细菌还原为气态氮的过程。

11. 磷的固定作用:过磷酸钙异成分溶解过程产生的磷酸具有很强的酸性,在向周围扩散时,能溶解土壤中的铁、铝、锰或钙、镁等,当这些阳离子达到一定浓度后,就会产生相应的磷酸盐沉淀。

二、填空题1.肥料是具有功能的物质。

(提供植物必需营养元素,或兼有改变土壤性质,提高土壤肥力)2.植物必需营养元素是指对植物具有、和的元素。

(不可缺少性;不能代替性;作用的直接性)3.肥料三要素是指、和。

(N;P;K)4.植物营养临界期是指,一般是指。

(养分缺乏、过多或不平衡对植物生长影响最大的时期;幼苗期)5.确定施肥量的方法有定性的、和。

(定性的丰缺指标法;目标产量法;肥料效应函数法)6.追肥一般用肥料,其作用是。

(速效化肥或腐熟有机肥;迅速满足植物对养分的需求)7.基肥一般用,其作用是。

(有机肥或不易流失的化肥;改良土壤,为植物提供养分)8.施用铵态氮肥要求,因为。

(深施盖土;铵态氮肥易挥发)9.氮素从土壤中损失的主要途径有、、。

(氨气挥发损失;硝酸根淋失;硝态氮反硝化损失)10.植物缺磷首先从开始出现症状,大多植物叶片颜色变为。

(老叶;墨绿或紫红)11.过磷酸钙施入土壤后,磷酸一钙发生反应,导致施肥点,土壤中溶解,使水溶性磷转化为磷酸盐沉淀,因此过磷酸钙的当季利用率低。

(水解;pH下降;钙镁铁铝)12.磷矿粉是磷肥,在溶解,因此其施在土壤上或植物上有效性较高,且采用方法。

(难溶性;土壤酸;酸性;吸磷能力强的;撒施)13.生产上常用的化学钾肥是,其为生理肥料,长期施用须配施,且最好不要在上施用。

(氯化钾;酸性;石灰或有机肥;忌氯植物)14.草木灰是化学肥料,在低温燃烧下,其主要含钾化合物是,是速效性的钾肥;在高温燃烧下,其主要含钾化合物是,是缓效性的钾肥。

(碱性;碳酸钾;硅酸钾)15.一般土壤有效钙含量较低,植物易出现缺钙症,可施用纠正。

在石灰性土壤上,蔬菜等植物出现生理性缺钙,可通过纠正。

(酸性;石灰;叶面喷施硝酸钙或氯化钙)三、选择题1.下列几种化学元素中,不属于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是(D)A.Fe B.Mn C.Zn D.F2.养分离子向根部迁移的途径不包括(C)A.扩散B.质流C.对流D.截获3.植物必需营养元素是指(D)A.对所有植物正常生长必不可少的元素;B.其营养作用不可被其他元素代替;C.其在植物体内直接参与植物代谢;D.包括以上三个条件;4.下面关于植物营养最大效率期描述错误的是(C)A.是指营养元素能产生最大效率的那段时间;B.是施肥的关键时期;C.磷素营养最大效率期在幼苗期;D.大多禾本科作物最大效率期在分蘖期和幼穗分化期5.长期大量施用硫酸铵的土壤,其pH值(B)A.升高B.降低C.不发生变化D.不发生明显的变化6.下列关于植物氮素缺乏症状描述错误的是(A)A.首先从新叶开始出现症状;B.植物生长矮小;C.产量低;D.品质差7.下列肥料中,属于生理碱性肥料的是(B)A.硫酸铵B.硝酸钠C.尿素D.碳酸氢铵8.过磷酸钙施用方法不正确的是(A)A.撒施B.集中施用C.分层施用D.根外喷施9.下列几种作物中,对磷矿粉中磷吸收能力最强的是()A.小麦B.油菜C.豌豆D.水稻10.过磷酸钙在土壤中的利用率低,是因为(D)A.肥料中的磷为难溶性磷;B.易挥发;C.易淋失D.易固定11.过磷酸钙的退化是由于什么存在引起的(B)A.水分B.游离酸C.柠檬酸D.有机酸12.下列几种磷肥中,磷的主要成份不易溶于水的是(D)A.过磷酸钙B.重过磷酸钙C.磷酸一钙D.磷酸二钙13.土壤氮素的主要存在形态是(C)A.铵态氮B.硝态氮C.有机态氮D.水解性氮14.下列几种微量元素中,其有效性随着土壤pH 值的上升而提高的是(D)A.Fe B.Mn C.Zn D.Mo15.下列那种作物可以作为缺磷的指示植物(B)A.小麦B.油菜C.玉米D.水稻16.不同作物对磷矿粉的利用能力各异,下列几种作物中,对磷矿粉中磷吸收能力最强的是(C)A.小麦B.黑麦C.荞麦D.燕麦17.玉米缺下面那种营养元素时,出现果穗尖端无粒,常呈秃顶(C)A.氮B.磷C.钾D.硫18..甜菜的“腐心病”、芜菁、甘蓝的“褐腐病”和萝卜的“褐心病”是由于缺什么元素引起的(C)A.Fe B.Mn C.B D.Zn19.在下列种肥的有效施用方法中,不正确的是(D)A.拌种B.浸种C.穴施D.撒施20.在叶部营养中,各种养分吸收速率是不同的,下列有关叶片对氮肥吸收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A.尿素>硝酸盐>铵盐B.尿素>铵盐>硝酸盐C.硝酸盐>尿素>铵盐D.硝酸盐>铵盐>尿素21.大白菜的干烧心、番茄的蒂腐病、芹菜的黑心病,都是由于缺什么元素引起的(B)A.硫B.钙C.镁D.铁四、简答题1.判断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标准是什么?有哪些必需矿质营养元素?判断标准:必要性;不可替代性;作用直接性。

目前国内外公认的高等植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有16种。

它们是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铁、硼、锰、铜、锌、鉬、氯。

2.什么是根外营养?在哪些条件下可采用根外追肥?根外营养的概念:植物通过幼茎或叶片等吸收养分。

也称叶部营养、根外追肥。

适宜根外追肥的条件:(1)基肥严重不足,植物有明显脱肥现象。

(2)出现营养缺素症。

(3)遭遇自然灾害或严重伤害。

(4)植株过密无法开沟施肥,深根系植物。

3.简述植物根外营养的特点。

(1)直接供给植物养分,防止养分在土壤中固定和转化。

(2)养分吸收比根部快,能及时满足植物需要。

(3)促进根部营养,强株健体。

(4)节省肥料,经济效益高。

但根外营养只是根部营养的补充,不能替代根部营养。

4.简述氮肥施入土壤中的主要损失途径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如何减少这些损失?化学氮肥施入土壤的主要损失途径:(1)氨的挥发损失;(2)硝酸盐的淋溶损失;(3)硝酸盐的反硝化脱氮损失。

对环境的影响;污染地下水,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污染大气,破坏臭氧层,使进入地球表面的紫外线增多;造成温室气体效应等。

减少损失的主要途径:(1)根据土壤条件、气候条件、作物特性以及氮肥的性质合理分配氮肥;(2)确定合理的施肥量;(3)深施覆土;(4)使用硝化抑制剂和脲酶抑制剂;(5)与其它肥料配合施用;(6)使用缓释肥料。

5.普钙在酸性土壤中利用率不高,为什么?它在土壤中的特点,有效施用原则和施用措施是什么?在酸性土壤中普钙与氢氧化铁、氢氧化铝反应生成磷酸铁、磷酸铝,随着时间延长,进一步转化为难溶性闭蓄态磷酸盐即粉红磷铁矿、磷铝石,从而降低普钙有效成分的含量,同时酸性土壤中也存在磷的吸附固定,因此普钙在酸性土壤中利用率不高。

普钙在土壤中的特点:易被固定,移动性小;有效施用原则:尽量减少普钙与土壤的接触,以减少固定,尽量增加普钙与作物根系的接触面,以增加根的吸收;施用措施:①集中施用,穴施、沟施、沾秧根;②与有机肥混合施用;③酸性土壤配施石灰;④配成溶液根外追肥。

6.简述影响土壤中微量元素有效性的因素。

(1)土壤pH值。

对阳离子型微量元素而言,在正常土壤pH值范围内,土壤pH值越小,其有效性越高;对钼而言,土壤pH值越小,其有效性越小。

(2)土壤有机质含量。

小分子有机酸可以提高阳离子型微量元素的有效性,但大分子复杂的有机物质反而会降低其有效性。

(3)土壤氧化还原电位。

在同一土壤pH值条件下,氧化还原电位越小,阳离子型微量元素有效性越高。

(4)土壤胶体类型。

当土壤中氧化物类胶体含量较多时,阳离子型微量元素被专性吸附的数量较多,有效性较低。

其它,如土壤质地也会影响微量元素的有效性。

7.为什么要有机肥和无机肥配合施用?(1)有机肥料含有较多的有机质,有显著的改土作用,而化学肥料只能供给作物矿质养分,一般没有直接的改土作用。

(2)有机肥含有多种养分,但养分含量低,而化学肥料养分含量高,但养分种类比较单一。

(3)有机肥肥效慢,肥效持久,化肥肥效迅速,肥效短。

(4)有机肥可增强土壤保水、保肥性能,改良土壤性能,而化肥养分浓度高,易挥发、淋失、固定,降低肥料的利用率。

所以施肥时应注意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使缓效与速效配合起来,使土壤得到持续、均衡的养分供应。

8. 简述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概念、种类和分类。

满足必要性、不可替代性和作用直接性的元素。

目前国内外公认的高等植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有16(或17)种。

它们是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铁、硼、锰、铜、锌、鉬、氯、(镍)。

根据其在植物体内的含量分类: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为大量元素,其余为微量元素。

9.根外营养在植物营养上的意义有哪些?(1)直接供给养分,防止养分在土壤中转化固定。

(2)吸收速率快,能及时满足作物的营养需求。

(3)能影响作物的新陈代谢,促进根部营养。

(4)所用肥料少,经济效益高。

(5)一次施用量不大,肥效短暂,须多次喷施。

(6)是施用微量元素的有效手段,但不能作为大量元素的主要施肥方式。

10.影响植物吸收养分的因素有哪些?内因:包括植物基因,生长发育阶段等。

外因:包括光照、土壤水分、土壤温度、土壤反应、土壤中其它离子等。

11.简述过磷酸钙在土壤中的转化和合理施用方法。

过磷酸钙施在土壤中,产生水解反应,使土壤中铁铝钙镁等离子溶解出来,从而对过磷酸钙中的有效磷产生固定作用,使其当季利用率降低。

可作基肥和追肥。

有效施用方法:(1)集中施用或分层施用;(2)与有机肥料或石灰配合施用;(3)制成颗粒肥料;(4)根外喷施。

12.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有什么好处?(1)有机肥料含有较多的有机质,有显著的改土作用,而化学肥料只能供给作物矿质养分,一般没有直接的改土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