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磺胺甲恶唑片使用说明书

合集下载

复方磺胺甲恶唑片

复方磺胺甲恶唑片
复方磺胺甲恶唑片 (复方新诺明片)
复方磺胺甲恶唑片
第1页
一、实训目标
❖ 1;掌握压片机使用。 ❖ 2;掌握片剂质量检验。 ❖ 3;掌握片剂制备。 ❖ 4;掌握片基质量控制关键点。
复方磺胺甲恶唑片
第2页
二、实训内容
❖ 复方新诺明为磺胺类抗菌药, 是磺胺甲恶唑片 (SMZ)与甲氧苄啶(TMP)复方制剂, 尤 其对革兰阴性杆菌(如痢疾杆菌、大肠杆菌 等)有很强抗菌作用。
复方磺胺甲恶唑片
第7页
❖ 4;硬度
❖ 取本品20片, 在硬度仪上测量, 取其平均 值。
❖ 5;脆碎度
❖ 取本品20片, 经过处理后放入脆碎度检验 仪振荡器中振荡, 之要求时间取出药片, 观 察有没有碎片.缺角.磨毛.松片等现象, 以百 分数表示。
复方磺胺甲恶唑片
第8页
[数据处理]
❖ 1;硬度检验时,统计硬度检测仪上相关数据: 硬度、直径。 ❖ 2;脆碎度检验时,首先统计初始药片总重量为m1,试验结
复方磺胺甲恶唑片
第9页
[注意事项]
❖ 1;认真阅读质量标准, 确定药品检验项目。 ❖ 2;正确选择检验仪器, 并确认仪器工作正常, 如需校正应校
正。 ❖ 3;认真统计下仪器型号和技术参考。。 ❖ 4;硬度检验时, 应以平均值来表示片剂硬度, ❖ 5;脆碎度检验时, 使用表面皿盛放药品应用吹风机去除片剂
束后,准确称量药品重量m2,.利用公式 脆碎度=(m1-m2) /m1 ×100% 来计算脆碎度。 ❖ 3;含量测定检验时,统计药品在波长为276nm时吸光度A即 可。 ❖ 4;重量差异检验时,需统计总重量M,求平均片重m1,再 精密测得每片重量m2,利用公式 (m2-m1)/m1=程度 ,和表 格数据对比。来检验合格率。 ❖ 5;溶出度检验时,只需准确统计药品在波长为276nm时吸 光度A即可。

SMZco(复方磺胺甲恶唑分散片)使用说明

SMZco(复方磺胺甲恶唑分散片)使用说明

SMZco(复方磺胺甲噁唑分散片)【用法用量】1.成人常用量治疗细菌性感染,一次甲氧苄啶160mg 和磺胺甲噁唑800mg,每12小时服用1次。

治疗卡氏肺孢子虫肺炎,一次甲氧苄啶3.75~5mg/kg和磺胺甲噁唑18.75~25mg/kg,每6小时服用1次。

成人预防用药:初予甲氧苄啶160mg和磺胺甲噁唑800mg,一日2次,继以相同剂量一日服1次,或一周服3次。

2.小儿常用量2个月以下婴儿禁用。

治疗细菌感染,2个月以上体重40kg以下的婴幼儿按体重口服一次SMZ20~30mg/kg及TMP4~6mg/kg,每12小时1次;体重≥40kg的小儿剂量同成人常用量。

治疗寄生虫感染如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按体重一次口服SMZ18.75~25mg/kg及TMP3.75~5mg/kg,每6小时1次。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疗程至少10~14日;尿路感染的疗程7~10日;细菌性痢疾的疗程为5~7日;儿童急性中耳炎的疗程为10日;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疗程为14~21日。

【注意事项】l.因不易清除细菌,下列疾病不宜选用本品作为治疗或预防用药:(1)中耳炎的预防或长程治疗。

(2)A组溶血性链球菌性扁桃体炎和咽炎。

2.交叉过敏反应。

对一种磺胺药呈现过敏的患者对其他磺胺药也可能过敏。

3.肝脏损害。

可发生黄疸、肝功能减退,严重者可发生急性肝坏死,故有肝功能损害患者宜避免应用。

4.肾脏损害。

可发生结晶尿、血尿和管型尿,故服用本品期间应多饮水,保持高尿流量,如应用本品疗程长、剂量大时,除多饮水外,宜同服碳酸氢钠,以防止此不良反应。

失水、休克和老年患者应用本品易致肾损害,应慎用或避免应用本品。

肾功能减退患者不宜应用本品。

5.对呋塞米、砜类、噻嗪类利尿药、磺脲类、碳酸酐酶抑制药呈现过敏的患者,对磺胺药亦可过敏。

6.下列情况应慎用: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血卟啉症、叶酸缺乏性血液系统疾并失水、艾滋并休克和老年患者。

7.用药期间须注意检查:(1)全血象检查,对疗程长、服用剂量大、老年、营养不良及服用抗癫痫药的患者尤为重要。

复方磺胺甲恶唑片说明书

复方磺胺甲恶唑片说明书

复方磺胺甲噁唑分离片之樊仲川亿创作【药品名称】通用名:复方磺胺甲噁唑分离片商品名:玉安立清英文名:Compound Sulfamethoxazole Dispersible Tablets汉语拼音:Fufang Huang,anJia,ezuo FensanPian本品为复方制剂,每片含磺胺甲噁唑0.1g,甲氧苄啶0.02g.【性状】本品为白色片剂,味微苦.【药理毒理】药理作用本品为磺胺甲噁唑(SMZ)与甲氧苄啶(TMP)组成的复方制剂.其中SMZ通过竞争对氨基苯甲酸(PABA)而抑制二氢叶酸的合成;TMP通过与二氢叶酸还原酶的结合并可逆性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而阻断二氢叶酸生成四氢叶酸.因此合用SMZ与TMP可阻断许多细菌必须的核酸和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两个连续步调.体外研究显示,与单独使用SMZ或TMP比较,SMZ和TMP联合应用时耐药性的产生明显减慢.本品对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杆菌、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流感嗜血杆菌、摩根菌属、奇异变形杆菌、普通变形杆菌、弗氏志贺菌、宋氏志贺菌等敏感.毒理研究遗传毒性:未进行SMZ和TMP联合应用的细菌致突变研究.TMP 的Ames试验结果阴性.人白细胞体外培养试验中,SMZ和TMP单独或联合给药对人白细胞染色体无明显损伤,其药物浓度大于该复方临床给药所达血药浓度.该复方所治患者的白细胞中,未见染色体异常.生殖毒性:大鼠联合赐与SMZ剂量高达350mg/kg和TMP剂量高达70mg/kg(此剂量高于人临床推荐剂量的10.9倍),对生育力和一般生殖行为未见影响.大鼠口服SMZ 533mg/kg(高于人临床推荐剂量的16.7倍)或TMP 200mg/kg(高于人临床推荐剂量的31.3倍),产生的致畸胎作用主要为腭裂.大鼠单独赐与SMZ或TMP未出现腭裂的剂量辨别为512mg/kg(高于人临床推荐剂量的16倍)或192mg/kg(为人临床推荐剂量的30倍).大鼠SMZ 512mg/kg(高于人临床推荐剂量的16倍)和TMP 128mg/kg(高于人临床推荐剂量的20倍)联合用药,也未见致畸作用.但是在一项生殖毒性研究中,联合赐与SMZ 355mg/kg(高于人临床推荐剂量的11.1倍)和TM P88mg/kg(高于人临床推荐剂量的13.8倍),不雅察到1/9窝的胎仔出现腭裂.兔赐与剂量为人临床剂量6倍时,各类胎仔毒性(包含死亡、吸收胎和畸形)增加.由于本品搅扰叶酸的代谢,只有当其潜在利益大于对胎儿的潜在危险时,才干用于怀孕期妇女.【药代动力学】本品中的SMZ和TMP口服后自胃肠道吸收完全,均可吸收给药量的90%以上,血药峰浓度(Cmax)在服药后1~4小时达到.赐与TMP160mg,SMZ800mg一日服用2次,3日后达稳态血药浓度,TMP为1.72mg/L,SMZ的血浆游离浓度及总浓度辨别为57.4mg/L和68.0mg/L.SMZ及TMP均主要自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排泄,尿药浓度明显高于血药浓度.单剂口服给药后0~72小时内自尿中排出SMZ 总量的84.5%,其中30%为包含代谢物在内的游离磺胺;TMP以游离药物形式排出66.8%.SMZ和TMP两药的排泄过程互不影响.SMZ和TMP的血消除半衰期(t1/2β)辨别为10小时和8~10小时,肾功效减退者,半衰期延长,需调整剂量.吸收后两者均可广泛散布至痰液、中耳液、阴道排泄物等全身组织和体液中.并可穿透血-脑脊液屏障,达治疗浓度.也可穿过血胎盘屏障,进入胎儿血循环并可排泄至乳汁中.【适应症】近年来由于许多临床罕见病原菌对本品常呈现耐药,故治疗细菌传染时需参考药敏结果,本品的主要适应症为敏感菌株所致的下列传染:1.大肠埃希杆菌、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奇异变形杆菌、普通变形杆菌和莫根菌属敏感菌株所致的尿路传染.2.肺炎链球菌或流感嗜血杆菌所致2岁以上小儿的急性中耳炎.3.肺炎链球菌或流感嗜血杆菌所致的成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爆发.4.由福氏或宋氏志贺菌敏感菌株所致的细菌性痢疾.5.治疗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本品系首选.6.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预防,可用于已有卡氏肺孢子虫病至少一次爆发史的患者,或HIV成人传染者,其CD4淋巴细胞计数≤200/mm3或少于总淋巴细胞数的20%.7.由产肠毒素大肠埃希杆菌(ETEC)所致旅游者腹泻.【用法用量】1.成人经常使用量治疗细菌性传染,一次甲氧苄啶160mg和磺胺甲噁唑800mg,每12小时服用1次.治疗卡氏肺孢子虫肺炎一次甲氧苄啶3.75~5mg/kg,磺胺甲噁唑18.75~25mg/kg,每6小时服用1次.成人预防用药:初予甲氧苄啶160mg和磺胺甲噁唑800mg,一日2次,继以相同剂量一日服1次,或一周服3次.2.小儿经常使用量 2个月以下婴儿禁用.治疗细菌传染,小儿按体重口服一次SMZ20mg/kg及TMP 4mg/kg,每12小时1次.体重≥40kg的小儿剂量同成人经常使用量.治疗寄生虫传染如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按体重一次口服SMZ 18.75~25mg/kg及TMP 3.75~5mg/kg,每6小时1次.慢性支气管炎急性爆发的疗程至少10~14日;尿路传染的疗程7~10日;细菌性痢疾的疗程为5~7日;儿童急性中耳炎的疗程为10日;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疗程为14~21日.【不良反响】1.过敏反响较为罕见,可表示为药疹,严重者可产生渗出性多形红斑、剥脱性皮炎和大疱表皮松解萎缩性皮炎等;也有表示为光敏反响、药物热、关节及肌肉疼痛、发烧等血清病样反响.偶见过敏性休克.2.中性粒细胞减少或缺乏症、血小板减少症及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可表示为咽痛、发烧、惨白和出血倾向.3.溶血性贫血及血红蛋白尿.这在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患者应用磺胺药后易于产生,在新生儿和小儿中较成人为多见.4.高胆红素血症和新生儿核黄疸.由于本品与胆红素竞争蛋白结合部位,可致游离胆红素增高.新生儿肝功效不完善,对胆红素处理差,故较易产生高胆红素血症和新生儿黄疸,偶可产生核黄疸.5.肝脏损害.可产生黄疸、肝功效减退,严重者可产生急性肝坏死.6.肾脏损害.可产生结晶尿、血尿和管型尿;偶有患者产生间质性肾炎或肾小管坏死的严重不良反响.7.恶心、呕吐、胃纳减退、腹泻、头痛、乏力等,一般症状轻微.偶有患者产生艰难梭菌肠炎,此时需停药.8.甲状腺肿大及功效减退偶有产生.9.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响偶可产生,表示为精神错乱、定向力障碍、幻觉、欣快感或抑郁感.10.偶可产生无菌性脑膜炎,有头痛、颈项强直、恶心等表示.本品所致的严重不良反响虽少见,但常累及各器官并可致命,如渗出性多形红斑、剥脱性皮炎、大疱表皮松解萎缩性皮炎、迸发性肝坏死、粒细胞缺乏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血液系统异常.艾滋病患者的上述不良反响较非艾滋病患者为多见.【禁忌】1.对SMZ和TMP过敏者禁用.2.由于本品阻止叶酸的代谢,加重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患者叶酸盐的缺乏,所以该病患者禁用本品.3.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本品.4.小于2个月的婴儿禁用本品.5.重度肝肾功效损害者禁用本品.【注意事项】l.因不容易清除细菌,下列疾病不宜选用本品作为治疗或预防用药:(1)中耳炎的预防或长程治疗.(2)A组溶血链球菌性扁桃体炎和咽炎.2.交叉过敏反响.对一种磺胺药呈现过敏的患者对其他磺胺药也可能过敏.3.肝脏损害.可产生黄疸、肝功效减退,严重者可产生急性肝坏死,故有肝功效损害患者宜避免应用.4.肾脏损害.可产生结晶尿、血尿和管型尿,故服用本品期间应多饮水,坚持高尿流量,如应用本品疗程长、剂量大时,除多饮水外,宜同服碳酸氢钠,以避免此不良反响.失水、休克和老年患者应用本品易致肾损害,应慎用或避免应用本品.肾功效减退患者不宜应用本品.5.对呋塞米、砜类、噻嗪类利尿药、磺脲类、碳酸酐酶抑制药呈现过敏的患者,对磺胺药亦可过敏.6.下列情况应慎用: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血卟啉症、叶酸缺乏性血液系统疾病、失水、艾滋病、休克和老年患者.7.用药期间须注意检查:(1)全血象检查,对疗程长、服用剂量大、老年、营养不良及服用抗癫痫药的患者尤为重要.(2)治疗中应定期尿液检查(每2~3日查尿常规一次)以发明长疗程或高剂量治疗时可能产生的结晶尿.(3)肝、肾功效检查.8.严重传染者应测定血药浓度,对大多数传染疾患者游离磺胺浓度达50~150μg/ml(严重传染120~150μg/ml)可有效.总磺胺血浓度不该超出200μg/ml,如超出此浓度,不良反响产生率增高.9.不成任意加大剂量、增加用药次数或延长疗程,以防蓄积中毒.10.由于本品能抑制大肠杆菌的生长,妨害B族维生素在肠内的合成,故使用本品超出一周以上者,应同时赐与维生素B以预防其缺乏.11.如因服用本品引起叶酸缺乏时,可同时服用叶酸制剂,后者其实不搅扰TMP的抗菌活性,因细菌其实不克不及利用已合成的叶酸.如有骨髓抑制征象产生,应即停用本品,并赐与叶酸3~6mg肌注,一日1次,使用2日,或按照需要用药至造血功效恢复正常,对长期、过量使用本品者可赐与高剂量叶酸并延长疗程.【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1.本品可穿过血胎盘屏障至胎儿体内,动物实验发明有致畸作用.人类中研究缺乏充足资料,孕妇宜避免应用.2.本品可自乳汁中排泄,乳汁中浓度约可达母体血药浓度的50%~100%,药物可能对婴儿产生影响.本品在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的新生儿中应用有导致溶血性贫血产生的可能.鉴于上述原因,哺乳期妇女不宜应用本品.【儿童用药】由于本品可与胆红素竞争在血浆蛋白上的结合部位,而新生儿的乙酰转移酶系统未发育完善,磺胺游离血浓度增高,以致增加了核黄疸产生的危险性,因此该类药物在新生儿及2个月以下婴儿的应用属禁忌.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肝肾功效还不完善,用药量应酌减.【老年患者用药】老年患者应用本品时产生严重不良反响的机会增加:如严重皮疹等皮肤过敏反响及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等血液系统异常,同时应用利尿药者更容易产生.因此老年患者宜避免使用,确有指征时需权衡利弊后决定.【药物相互作用】1.合用尿碱化药可增加本品在碱性尿中的溶解度,使排泄增多.2.不克不及与对氨基苯甲酸合用,对氨基苯甲酸可代替本品被细菌摄取,两者相互拮抗.3.下列药物与本品同用时,本品可取代这些药物的蛋白结合部位,或抑制其代谢,以致药物作用时间延长或产生毒性反响,因此当这些药物与本品同时应用,或在应用本品之后使用时需调整其剂量.此类药物包含口服抗凝药、口服降血糖药、甲氨蝶呤、苯妥英钠和硫喷妥钠.4.与骨髓抑制药合用可能增强此类药物对造血系统的不良反响.如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等,如确有指征需两药同用时,应严密不雅察可能产生的毒性反响.5.与避孕药(雌激素类)长时间合用可导致避孕的可靠性减小,并增加经期外出血的机会.6.与溶栓药物合用时,可能增大其潜在的毒性作用.7.与肝毒性药物合用时,可能引起肝毒性产生率的增高.对此类患者尤其是用药时间较长及以往有肝病史者应监测肝功效.8.与光敏药物合用时,可能产生光敏作用的相加.9.接受本品治疗者对维生素K的需要量增加.10.不宜与乌洛托品合用,因乌洛托品在酸性尿中可分化产生甲醛,后者可与本品形成不溶性沉淀物,使产生结晶尿的危险性增加.11.本品可取代保泰松的血浆蛋白结合部位,当两者同用时可增强保泰松的作用.12.磺吡酮与本品合用时可减少后者自肾小管的排泄,其血药浓度持久升高易产生毒性反响,因此在应用磺吡酮期间或在应用其治疗后可能需要调整本品的剂量.当磺吡酮疗程较长时,对本品的血药浓度宜进行监测,有助于剂量的调整,包管平安用药.13.本品中的TMP可抑制华法林的代谢而增强其抗凝作用.14.本品中的TMP与环孢素合用可增加肾毒性.15.利福平与本品合用时,可明显使本品中的TMP清除增加和血清半衰期缩短.16.不宜与抗肿瘤药、2,4-二氨基嘧啶类药物合用,也不宜在应用其他叶酸拮抗药治疗的疗程之间应用本品,因为有产生骨髓再生不良或巨幼红细胞贫血的可能.17.不宜与氨苯砜合用,因氨苯砜与本品中的TMP合用两者血药浓度均可升高,氨苯砜浓度的升高使不良反响增多且加重,尤其是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产生.18.避免与青霉素类药物合用,因为本品有可能搅扰此类药物的杀菌作用.【药物过量】本品的血药浓度不该超出200μg/ml,超出此浓度,不良反响产生率增高,毒性增强.过量短期服用本品会出现食欲不振、腹痛、恶心、呕吐、头晕、头痛、嗜睡、神志不清、精神低沉、发烧、血尿、结晶尿、血液疾病、黄疸、骨髓抑制等.一般治疗为停药后进行洗胃、催吐或大量饮水;尿量低且肾功效正常时可赐与输液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应监测血象、电解质等.如出现较明显的血液系统不良反响或黄疸,应予以血液透析治疗.如出现骨髓抑制,先停药,赐与叶酸3~6mg肌注,一日1次,连用3日或至造血功效恢复正常为止.长期过量服用本品会引起骨髓抑制,造成血小板、白细胞的减少和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出现骨髓抑制症状时,患者应每天肌内注射甲酰四氢叶酸5~15mg治疗,直到造血功效恢复正常为止.【贮藏】避光,密封保管.。

14.复方磺胺甲恶唑片工艺规程

14.复方磺胺甲恶唑片工艺规程

TS-MF-1014-00 复方磺胺甲噁唑片工艺规程山西信谊制药有限公司质量保证部二OO二年目录1、产品概况2、处方和依据3、生产工艺流程图4、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5、设备一览表及主要设备生产能力6、工艺(环境)卫生、技术安全及劳动保护7、原辅料消耗定额、技经指标及计算方法8、包装要求、说明书、贮藏方法9、原辅料、中间产品及成品的质量标准和技术参数10、劳动组织与岗位定员11、支持文件12、附页复方磺胺甲噁唑片工艺规程1.产品概况:1.1产品名称:复方磺胺甲噁唑片汉语拼音:Fufang Huang an jia e zuo Pian英文名称:Compound Sulpamethotazole Tablets1.2规格:0.48g,即每片含磺胺甲噁唑0.4g, 甲氧苄啶0.08g。

1.3执行标准:中国药典2000年版剂型:片剂1.4含量限度:本品每片含磺胺甲噁唑应为0.360-0.440g,含甲氧苄啶72.0-88.0g。

1.5性状:本品为白色。

1.6有效期:二年2.处方和依据:2.1 处方: 原辅料名称用量原辅料处理磺胺甲噁唑4000.0g甲氧苄啶800.0g 过80目筛淀粉200.0g 过100目筛淀粉糊(10%) 2000.0g硬脂酸镁50.0g 过40目筛淀粉(干) 200.0g 过100目筛制成10000片,再进行包糖衣2.2 每片成份及含量:2.3 制粒处方:2.4 依据:中国药典2000年版。

3.生产工艺流程图:3.1 生产工艺流程总图:(见下页)3.2 制粒生产工艺流程图(20万片/锅):4.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4.1 原辅料予处理:4.1.1 按前处理的SOP执行;淀粉过100目筛后使用;硬脂酸镁过40目筛后使用。

4.2 配料:4.2.1 按处方正确计算每20万片用原辅料量,双人复核,准确配料:磺胺甲噁唑80.0kg, 甲氧苄啶16.0kg,淀粉4.0kg,10%淀粉糊40.0kg,及加辅料硬脂酸镁1.0kg,干淀粉4.0kg。

复方磺胺甲恶唑片说明书

复方磺胺甲恶唑片说明书

复方磺胺甲恶唑片说明书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复方磺胺甲恶唑分散片【药品名称】通用名:复方磺胺甲恶唑分散片商品名:玉安立清英文名:CompoundSulfamethoxazoleDispersibleTablets汉语拼音:FufangHuang,anJia,ezuoFensanPian本品为复方制剂,每片含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

【性状】本品为白色片剂,味微苦。

【药理毒理】药理作用本品为磺胺甲恶唑(SMZ)与甲氧苄啶(TMP)组成的复方制剂。

其中SMZ通过竞争对氨基苯甲酸(PABA)而抑制二氢叶酸的合成;TMP通过与二氢叶酸还原酶的结合并可逆性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而阻断二氢叶酸生成四氢叶酸。

因此合用SMZ与TMP可阻断许多细菌必需的核酸和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两个连续步骤。

体外研究显示,与单独使用SMZ或TMP比较,SMZ和TMP联合应用时耐药性的产生明显减慢。

本品对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杆菌、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流感嗜血杆菌、摩根菌属、奇异变形杆菌、普通变形杆菌、弗氏志贺菌、宋氏志贺菌等敏感。

毒理研究遗传毒性:未进行SMZ和TMP联合应用的细菌致突变研究。

TMP的Ames试验结果阴性。

人白细胞体外培养试验中,SMZ和TMP单独或联合给药对人白细胞染色体无明显损伤,其药物浓度大于该复方临床给药所达血药浓度。

该复方所治患者的白细胞中,未见染色体异常。

生殖毒性:大鼠联合给予SMZ剂量高达350mg/kg和TMP剂量高达70mg/kg(此剂量高于人临床推荐剂量的倍),对生育力和一般生殖行为未见影响。

大鼠口服SMZ533mg/kg(高于人临床推荐剂量的倍)或TMP200mg/kg(高于人临床推荐剂量的倍),产生的致畸胎作用主要为腭裂。

大鼠单独给予SMZ或TMP未出现腭裂的剂量分别为512mg/kg(高于人临床推荐剂量的16倍)或192mg/kg(为人临床推荐剂量的30倍)。

复方磺胺甲恶唑片说明书

复方磺胺甲恶唑片说明书

复方磺胺甲噁唑片以下内容仅供参考,请以药品包装盒中的说明书为准。

妊娠:C哺乳:L2儿童:小于2个月的婴儿禁用本品复方磺胺甲噁唑片说明书【说明书修订日期】核准日期:2007年01月19日修订日期:2011年06月07日【警告】严禁用于食品和饲料加工【药品名称】复方磺胺甲噁唑片【英文名称】CompoundSulfamethoxazole Tablets【汉语拼音】Fufang Huang’an Jia’ezuo Pian【成份】本品为复方制剂,其组份为:每片含磺胺甲唑0.4g和甲氧苄啶80mg【性状】本品为白色片。

【适应症】近年来由于许多临床常见病原菌对本品常呈现耐药,故治疗细菌感染需参考药敏结果,本品的主要适应症为敏感菌株所致的下列感染:1、大肠埃希杆菌、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奇异变形杆菌、普通变形杆菌和莫根菌属敏感菌株所致的尿路感染。

2、肺炎链球菌或流感嗜血杆菌所致2岁以上小儿急性中耳炎。

3、肺炎链球菌或流感嗜血杆菌所致的成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4、由福氏或宋氏志贺菌敏感菌株所致的肠道感染、志贺菌感染。

5、治疗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本品系首选。

6、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预防,可用已有卡氏肺孢子虫病至少一次发作史的患者,或HIV成人感染者,其CD4淋巴细胞计数≤200/mm3或少于总淋巴细胞数的20%。

7、由产肠毒素大肠埃希杆菌(ETEC)所致旅游者腹泻。

【规格】磺胺甲噁唑0.4g,甲氧苄啶80mg。

【用法用量】1、成人常用量治疗细菌性感染,一次甲氧苄啶160mg 和磺胺甲噁唑800mg(2片),每12小时服用1次。

治疗卡氏肺孢子虫肺炎一次甲氧苄啶 3.75~5mg/kg和磺胺甲唑18.75~25mg/kg,每6小时服用1次。

成人预防用药:初予甲氧苄啶160mg和磺胺甲噁唑800mg(2片),一日2次,继以相同剂量一日服1次,或一周服3次。

2、小儿常用量2月以下婴儿禁用。

治疗细菌感染,2个月以上体重40kg以下的婴幼儿按体重口服一次SMZ20~30mg/kg及TMP4~6mg/kg,每12小时1次;体重≥40kg的小儿剂量同成人常用量。

复方磺胺甲恶唑片说明书

复方磺胺甲恶唑片说明书

复方磺胺甲噁唑分散片【药品名称】通用名:复方磺胺甲噁唑分散片商品名:玉安立清英文名:Compound Sulfamethoxazole Dispersible Tablets汉语拼音:Fufang Huang,anJia,ezuo FensanPian本品为复方制剂,每片含磺胺甲噁唑0.1g,甲氧苄啶0。

02g、【性状】本品为白色片剂,味微苦。

【药理毒理】药理作用本品为磺胺甲噁唑(SMZ)与甲氧苄啶(TMP)组成得复方制剂、其中SMZ通过竞争对氨基苯甲酸(PABA)而抑制二氢叶酸得合成;TMP通过与二氢叶酸还原酶得结合并可逆性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而阻断二氢叶酸生成四氢叶酸。

因此合用SMZ与TMP可阻断许多细菌必需得核酸与蛋白质生物合成中得两个连续步骤。

体外研究显示,与单独使用SMZ或TMP比较,SMZ与TMP联合应用时耐药性得产生明显减慢。

本品对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杆菌、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流感嗜血杆菌、摩根菌属、奇异变形杆菌、普通变形杆菌、弗氏志贺菌、宋氏志贺菌等敏感。

毒理研究遗传毒性:未进行SMZ与TMP联合应用得细菌致突变研究、TMP得Ames试验结果阴性。

人白细胞体外培养试验中,SMZ与TMP单独或联合给药对人白细胞染色体无明显损伤,其药物浓度大于该复方临床给药所达血药浓度。

该复方所治患者得白细胞中,未见染色体异常。

生殖毒性:大鼠联合给予SMZ剂量高达350mg/kg与TMP剂量高达70mg/kg(此剂量高于人临床推荐剂量得10。

9倍),对生育力与一般生殖行为未见影响。

大鼠口服SMZ533mg/kg(高于人临床推荐剂量得16。

7倍)或TMP 200mg/kg(高于人临床推荐剂量得31.3倍),产生得致畸胎作用主要为腭裂。

大鼠单独给予SMZ或TMP未出现腭裂得剂量分别为512mg/kg(高于人临床推荐剂量得16倍)或192mg/kg(为人临床推荐剂量得30倍)、大鼠S MZ 512mg/kg(高于人临床推荐剂量得16倍)与TMP 128mg/kg(高于人临床推荐剂量得20倍)联合用药,也未见致畸作用。

磺胺甲恶唑治疗细菌感染的方法

磺胺甲恶唑治疗细菌感染的方法

磺胺甲噁唑治疗细菌感染的方法细菌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而磺胺甲噁唑作为一种常用的抗菌药物,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细菌感染。

本文将介绍磺胺甲噁唑的治疗原理、用法以及注意事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正确使用这种药物。

一、磺胺甲噁唑的治疗原理磺胺甲噁唑属于磺胺类药物,它通过抑制细菌体内二氢二氧嘧啶合成酶的活性,干扰细菌对二氢叶酸的合成,从而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此外,磺胺甲噁唑还能与细菌体内的胆酸酶结合,从而对细菌产生杀菌作用。

二、磺胺甲噁唑的用法1. 用量:磺胺甲噁唑的用量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成人每次口服剂量为0.4g,每日3次,儿童的用量会根据年龄和体重而有所不同。

2. 用药时间:磺胺甲噁唑的用药时间一般为5-7天,具体时间会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患者的身体反应而定。

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按医生的建议进行合理的用药,不得自行停药或改变剂量。

3. 用药方法:磺胺甲噁唑可以口服或静脉注射,具体使用方法会根据病情而有所不同。

在口服时,最好用清水吞服,避免与高蛋白食物一起服用,以避免药物的吸收率降低。

三、磺胺甲噁唑的注意事项1. 过敏反应:磺胺甲噁唑可能引发过敏反应,如皮疹、瘙痒、发热等。

如果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及时就医。

2. 肝肾功能:磺胺甲噁唑的排泄主要通过肾脏,因此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剂量。

此外,由于磺胺甲噁唑可能对肝功能产生影响,肝功能不佳的患者也需要慎重使用。

3. 药物相互作用:与一些药物如格列本脲等同时使用时,可能会影响磺胺甲噁唑的疗效。

因此,在使用磺胺甲噁唑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并告知医生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

总之,磺胺甲噁唑作为一种常见的抗菌药物,在治疗细菌感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使用时,我们应该充分了解磺胺甲噁唑的治疗原理、正确的用法以及需注意的事项,以保证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同时,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的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方磺胺甲恶唑片使用说明书【药品名称】通用名称:复方磺胺甲恶唑片英文名称:Compound Sulfamethoxazole Tablets汉语拼音:Fufang Huang′an Jia′e zuo Pian【成份】本品为复方制剂,其组份为:每片含磺胺甲恶唑0.4g和甲氧苄啶80mg。

【性状】本品为白色片。

【适应症】近年来由于许多临床常见病原菌对本品常呈现耐药,故治疗细菌感染需参考药敏结果,本品的主要适应症为敏感菌株所致的下列感染:1. 大肠埃希杆菌、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奇异变形杆菌、普通变形杆菌和莫根菌属敏感菌株所致的尿路感染。

2. 肺炎链球菌或流感嗜血杆菌所致2岁以上小儿急性中耳炎。

3. 肺炎链球菌或流感嗜血杆菌所致的成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4. 由福氏或宋氏志贺菌敏感菌株所致的肠道感染、志贺菌感染。

5. 治疗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本品系首选。

6.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预防,可用已有卡氏肺孢子虫病至少一次发作史的患者,或HIV 成人感染者,其CD4淋巴细胞计数≤200/mm3或少于总淋巴细胞数的20%。

7. 由产肠毒素大肠埃希杆菌(ETEC)所致旅游者腹泻。

【用法用量】1. 成人常用量治疗细菌性感染,一次甲氧苄啶0.16g和磺胺甲恶唑0.8g,每12小时服用1次。

治疗卡氏肺孢子虫肺炎一次甲氧苄啶3.75~5mg/kg,磺胺甲恶唑18.75~25mg/kg,每6小时服用1次。

成人预防用药:初予甲氧苄啶0.16g和磺胺甲恶唑0.8g,一日2次,继以相同剂量一日服1次,或一周服3次。

2. 小儿常用量2月以下婴儿禁用。

治疗细菌感染,2个月以上体重40kg以下的婴幼儿按体重口服一次SMZ 20~30mg/kg及TMP 4~6mg/kg,每12小时1次;体重≥40kg的小儿剂量同成人常用量。

治疗寄生虫感染如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按体重一次口服SMZ 18.75~25mg/kg及TMP3.75~5mg/kg,每6小时1次。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疗程至少10~14日;尿路感染的疗程7~10日;细菌性痢疾的疗程为5~7日;儿童急性中耳炎的疗程为10日;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疗程为14~21日。

【不良反应】 1. 过敏反应较为常见,可表现为药疹,严重者可发生渗出性多形红斑、剥脱性皮炎和大疱表皮松解萎缩性皮炎等;也有表现为光敏反应、药物热、关节及肌肉疼痛、发热等血清病样反应。

偶见过敏性休克。

2. 中性粒细胞减少或缺乏症、血小板减少症及再生障碍性贫血。

患者可表现为咽痛、发热、苍白和出血倾向。

3. 溶血性贫血及血红蛋白尿。

这在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患者应用磺胺药后易于发生,在新生儿和小儿中较成人为多见。

4. 高胆红素血症和新生儿核黄疸。

由于本品与胆红素竞争蛋白结合部位, 可致游离胆红素增高。

新生儿肝功能不完善, 对胆红素处理差, 故较易发生高胆红素血症和新生儿黄疸, 偶可发生核黄疸。

5. 肝脏损害。

可发生黄疸、肝功能减退, 严重者可发生急性肝坏死。

6. 肾脏损害。

可发生结晶尿、血尿和管型尿;偶有患者发生间质性肾炎或肾小管坏死的严重不良反应。

7. 恶心、呕吐、胃纳减退、腹泻、头痛、乏力等, 一般症状轻微。

偶有患者发生艰难梭菌肠炎,此时需停药。

8. 甲状腺肿大及功能减退偶有发生。

9. 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偶可发生, 表现为精神错乱、定向力障碍、幻觉、欣快感或抑郁感。

10. 偶可发生无菌性脑膜炎, 有头痛、颈项强直、恶心等表现。

本品所致的严重不良反应虽少见, 但常累及各器官并可致命, 如渗出性多形红斑、剥脱性皮炎、大疱表皮松解萎缩性皮炎、暴发性肝坏死、粒细胞缺乏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血液系统异常。

艾滋病患者的上述不良反应较非艾滋病患者为多见。

【禁忌】1. 对SMZ和TMP过敏者禁用;2. 由于本品阻止叶酸的代谢,加重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患者叶酸盐的缺乏,所以该病患者禁用本品。

3.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本品。

4. 小于2个月的婴儿禁用本品。

5. 重度肝肾功能损害者禁用本品。

【注意事项】l. 因不易清除细菌,下列疾病不宜选用本品作治疗或预防用药:(1) 中耳炎的预防或长程治疗。

(2) A组溶血性链球菌扁桃体和咽炎。

2. 交叉过敏反应。

对一种磺胺药呈现过敏的患者对其他磺胺药也可能过敏。

3. 肝脏损害。

可发生黄疸、肝功能减退,严重者可发生急性肝坏死,故有肝功能损害患者宜避免应用。

4. 肾脏损害。

可发生结晶尿、血尿和管型尿,故服用本品期间应多饮水,保持高尿流量,如应用本品疗程长、剂量大时,除多饮水外,宜同服碳酸氢钠,以防止此不良反应。

失水、休克和老年患者应用本品易致肾损害,应慎用或避免应用本品。

肾功能减退患者不宜应用本品。

5. 对呋塞米、砜类、噻嗪类利尿药、磺脲类、碳酸酐酶抑制药呈现过敏的患者,对磺胺药亦可过敏。

6. 下列情况应慎用: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血卟啉症、叶酸缺乏性血液系统疾病、失水、艾滋病、休克和老年患者。

7. 用药期间须注意检查:全血象检查,对疗程长、服用剂量大、老年、营养不良及服用抗癫痫药的患者尤为重要。

(1)治疗中应定期尿液检查(每2~3日查尿常规一次)以发现长疗程或高剂量治疗时可能发生的结晶尿。

(2)肝、肾功能检查。

8. 严重感染者应测定血药浓度,对大多数感染疾患者游离磺胺浓度达50~150μg/ml(严重感染120~150μg/ml)可有效。

总磺胺血浓度不应超过200μg/ml,如超过此浓度,不良反应发生率增高。

9. 不可任意加大剂量、增加用药次数或延长疗程,以防蓄积中毒。

10. 由于本品能抑制大肠杆菌的生长,妨碍B族维生素在肠内的合成,故使用本品超过一周以上者,应同时给予维生素B以预防其缺乏。

11. 如因服用本品引起叶酸缺乏时,可同时服用叶酸制剂,后者并不干扰TMP的抗菌活性,因细菌并不能利用已合成的叶酸。

如有骨髓抑制征象发生,应即停用本品,并给予叶酸3~6mg肌注,一日1次,使用2日或根据需要用药至造血功能恢复正常,对长期、过量使用本品者可给予高剂量叶酸并延长疗程。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1. 本品可穿过血胎盘屏障至胎儿体内,动物实验发现有致畸作用。

人类中研究缺乏充足资料,孕妇宜避免应用。

2. 本品可自乳汁中分泌,乳汁中浓度约可达母体血药浓度的50%~100%,药物可能对婴儿产生影响。

本品在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的新生儿中应用有导致溶血性贫血发生的可能。

鉴于上述原因,哺乳期妇女不宜应用本品。

【儿童用药】由于本品可与胆红素竞争在血浆蛋白上的结合部位,而新生儿的乙酰转移酶系统未发育完善,磺胺游离血浓度增高,以致增加了核黄疸发生的危险性,因此该类药物在新生儿及2个月以下婴儿的应用属禁忌。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肝肾功能还不完善,用药量应酌减。

【老年用药】老年患者应用本品时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机会增加:如严重皮疹等皮肤过敏反应及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等血液系统异常,同时应用利尿药者更易发生。

因此老年患者宜避免使用,确有指征时需权衡利弊后决定。

【药物相互作用】1. 合用尿碱化药可增加本品在碱性尿中的溶解度,使排泄增多。

2. 不能与对氨基苯甲酸合用,对氨基苯甲酸可代替本品被细菌摄取,两者相互拮抗。

3. 下列药物与本品同用时,本品可取代这些药物的蛋白结合部位,或抑制其代谢,以致药物作用时间延长或发生毒性反应,因此当这些药物与本品同时应用,或在应用本品之后使用时需调整其剂量。

此类药物包括口服抗凝药、口服降血糖药、甲氨蝶呤、苯妥英钠和硫喷妥钠。

4. 与骨髓抑制药合用可能增强此类药物对造血系统的不良反应。

如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等,如确有指征需两药同用时,应严密观察可能发生的毒性反应。

5. 与避孕药(雌激素类)长时间合用可导致避孕的可靠性减少,并增加经期外出血的机会。

6. 与溶栓药物合用时,可能增大其潜在的毒性作用。

7. 与肝毒性药物合用时,可能引起肝毒性发生率的增高。

对此类患者尤其是用药时间较长及以往有肝病史者应监测肝功能。

8. 与光敏药物合用时,可能发生光敏作用的相加。

9. 接受本品治疗者对维生素K的需要量增加。

10. 不宜与乌洛托品合用,因乌洛托品在酸性尿中可分解产生甲醛,后者可与本品形成不溶性沉淀物。

使发生结晶尿的危险性增加。

11. 本品可取代保泰松的血浆蛋白结合部位,当两者同用时可增强保泰松的作用。

12. 磺吡酮与本品合用时可减少后者自肾小管的分泌,其血药浓度持久升高易产生毒性反应,因此在应用磺吡酮期间或在应用其治疗后可能需要调整本品的剂量。

当磺吡酮疗程较长时,对本品的血药浓度宜进行监测,有助于剂量的调整,保证安全用药。

13. 本品中的TMP可抑制华法林的代谢而增强其抗凝作用。

14. 本品中的TMP与环孢素合用可增加肾毒性。

15. 利福平与本品合用时,可明显使本品中的TMP清除增加和血清半衰期缩短。

16. 不宜与抗肿瘤药、2,4-二氨基嘧啶类药物合用,也不宜在应用其它叶酸拮抗药治疗的疗程之间应用本品,因为有产生骨髓再生不良或巨幼红细胞贫血的可能。

17. 不宜与氨苯砜合用,因氨苯砜与本品中的TMP合用两者血药浓度均可升高,氨苯砜浓度的升高使不良反应增多且加重,尤其是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发生。

18. 避免与青霉素类药物合用,因为本品有可能干扰此类药物的杀菌作用。

【药物过量】本品的血浓度不应超过200μg/ml,超过此浓度,不良反应发生率增高,毒性增强。

过量短期服用本品会出现食欲不振、腹痛、恶心、呕吐、头晕、头痛、嗜睡、神志不清、精神低沉、发热、血尿、结晶尿、血液疾病、黄疸、骨髓抑制等。

一般治疗为停药后进行洗胃、催吐或大量饮水;尿量低且肾功能正常时可给予输液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应监测血象、电解质等。

如出现较明显的血液系统不良反应或黄疸,应予以血液透析治疗。

如出现骨髓抑制,先停药,给予叶酸3~6mg肌注,一日1次,连用3日或至造血功能恢复正常为止。

长期过量服用本品会引起骨髓抑制,造成血小板、白细胞的减少和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出现骨髓抑制症状时,患者应每天肌内注射甲酰四氢叶酸5~15mg治疗,直到造血功能恢复正常为止。

【药理毒理】本品为磺胺类抗菌药,是磺胺甲恶唑(SMZ)与甲氧苄啶(TMP)的复方制剂,对非产酶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沙门菌属、变形杆菌属、摩根菌属、志贺菌属等肠杆菌科细菌、淋球菌、脑膜炎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均具有良好抗菌作用,尤其对大肠埃希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较SMZ单药明显增强。

此外在体外对沙眼衣原体、星形奴卡菌、原虫、弓形虫等亦具良好抗微生物活性。

本品作用机制为:SMZ作用于二氢叶酸合成酶,干扰合成叶酸的第一步,TMP作用于叶酸合成代谢的第二步,选择性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的作用,二者合用可使细菌的叶酸代谢受到双重阻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