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职业病危害告知牌及安全标志

合集下载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告知与警示标识管理规范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告知与警示标识管理规范
第十五条 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 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载明
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 (中文警示说明示例见附表2)。
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即为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 位:
1.列入《高危粉尘作业目录》或《高毒物品作业目录》; 2.作业岗位职业病有害因素检测结果超过国家标准; 3.该岗位曾有工人健康检查发现异常或诊断为职业病的; 4.可能导致急性中毒的作业岗位; 5.其他可能引起严重健康后果的作业岗位。 第十六条 使用有毒物品工作场所应当设置黄色区域警示 线,高毒工作场所应当设置红色区域警示线。 第十七条 开放型放射工作场所监督区设置黄色区域警示 线,控制区设置红色区域警示线;室外、野外放射工作场所及 室外野外放射性同位素及其储存场所应设置相应警示线。 第十八条 在工作场所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上、化 学品、放射性同位素和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材料上,应依据本章 第十四条设置相应的警示标识。 第十九条 有毒、有害及放射性物质的原材料或产品包装 必须设置醒目的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中文警示说明应载 明产品特性、主要成分、存在的职业中毒危害因素、可能产生 的危害后果、职业中毒危害防护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 第二十条 贮存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化学品、放射性同位素 和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材料场所,应当在入口处和存放处设置“当
本品助燃,具强刺激性。
应急处理 皮 肤 接 触 :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 睛 接 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 医。 吸 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 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 入 :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剂:水、雾状水、干粉、砂土。 注意防护

GBZ158-2019职业危害警示标志共17页

GBZ158-2019职业危害警示标志共17页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2003)自2003-12-1 起执行前言本标准为全文强制性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B、C和D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2003年6月3日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辽宁省职业病防治院、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沈阳市第九人民医院。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负责解释。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霍本兴、孙承业、许恕中、陈良、阎波、张旸旸、刘悦。

目次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图形标识4 警示线5 警示语句6 有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卡7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警示标识的设置8 其他职业病危害工作场所警示标识的设置9 设备警示标识的设置10 产品包装警示标识的设置11 贮存场所警示标识的设置12 职业病危害事故现场警示线的设置附录A(规范性附录)警示图形标准规格及设置附录B(规范性附录)图形标识的分类及使用范围附录C(规范性附录)基本警示语句附录D(规范性附录)有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在工作场所设置的可以使劳动者对职业病危害产生警觉,并采取相应防护措施的图形标识、警示线、警示语句和文字。

本标准适用于可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设备及产品。

根据工作场所实际情况,组合使用各类警示标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2893 安全色GB 16179 安全标志使用导则ISO 3864-1 工作场所和公共场所安全标识的设计原则3 图形标识图形标识分为禁止标识、警告标识、指令标识和提示标识。

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2003自 2003-12-1 起执行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在工作场所设置的可以使劳动者对职业病危害产生警觉,并采取相应防护措施的图形标识、警示线、警示语句和文字。

本标准适用于可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设备及产品。

根据工作场所实际情况,组合使用各类警示标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2893 安全色GB 16179 安全标志使用导则ISO 3864-1 工作场所和公共场所安全标识的设计原则3 图形标识图形标识分为禁止标识、警告标识、指令标识和提示标识。

见附录A和B。

禁止标识——禁止不安全行为的图形,如“禁止入内”标识。

警告标识——提醒对周围环境需要注意,以避免可能发生危险的图形,如“当心中毒”标识。

指令标识——强制做出某种动作或采用防范措施的图形,如“戴防毒面具”标识。

提示标识——提供相关安全信息的图形,如“救援电话”标识。

图形标识可与相应的警示语句配合使用,见附录B和C。

图形、警示语句和文字设置在作业场所入口处或作业场所的显著位置。

4 警示线警示线是界定和分隔危险区域的标识线,分为红包、黄色和绿色三种。

见附录B。

按照需要,警示线可喷涂在地面或制成色带设置。

5 警示语句警示语句是一组表示禁止、警告、指令、提示或描述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的词语。

警示语句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图形标识组合使用。

基本警示语句见附录C。

6 有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根据实际需要,由各类图形标识和文字组合成《有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卡》(以下简称告知卡)。

参见附录D。

《告知卡》是针对某—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劳动者危害后果及其防护措施的提示卡。

最新整理安全警示标志、职业危害警示标识大全及设置方法

最新整理安全警示标志、职业危害警示标识大全及设置方法

安全、职业卫生警示标志
设置方法参考标准:
1、《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 2894-2008)(多个标志牌在一起设置时,应按警告、禁止、指令、提示类型的顺序,先左后右、先上后下排列。


2、《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GBZ/T203)
3、《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 158-2003)
4、《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告知与警示标识管理规范》(安监总厅安健〔2014〕111号)(多个警示标识在一起设置时,应按禁止、警告、指令、提示类型的顺序,先左后右、先上后下排列。


各标志牌之间的距离至少应为标志牌尺寸的0.2倍。

通用安全标志:
电力安全标志:
环境保护标志: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电子厂噪音职业病危害告知卡V1

电子厂噪音职业病危害告知卡V1

电子厂噪音职业病危害告知卡V1
---
背景信息
噪音作为一种常见的环境因素,在电子厂产生的噪音对员工的身体健康可能造成危害。

为了加强对员工的健康保护,特制定本告知卡,对电子厂噪音职业病危害进行告知和防护指导。

告知内容
1. 噪音的危害性:长期暴露于高噪音环境下可能导致噪音职业病,如听力下降、耳鸣、注意力不集中等。

2. 噪音管理措施:电子厂将采取以下措施来降低噪音危害:
- 在生产过程中减少噪音产生的措施,包括改进设备、降低工艺噪音等。

- 对噪音高风险区域进行隔离和封闭,减少噪音传播。

- 提供个人防护设备,如耳塞、耳罩等,供员工佩戴。

3. 预防措施:
- 减少暴露时间:尽量减少在高噪音环境下的工作时间,避免连续暴露。

- 使用个人防护设备:在高噪音区域工作时,必须佩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设备。

-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听力和健康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职业病问题。

4. 求救方式:
- 若发现噪音职业病症状,应及时向公司健康保护部门报告,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

- 紧急情况下,应呼叫公司紧急救援热线。

相关法规和标准
- 《职业病防护法》
- GBZ 2.2-2007《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
以上为电子厂噪音职业病危害告知卡V1.2的内容,希望员工们能够认真阅读并遵守相应的防护措施,保障自身身体健康。

如有任何疑问,请及时向公司健康保护部门咨询。

场所警示标志

场所警示标志

工作场所职业危害警示标识、公告牌1、基本几何图形式样、颜色及含义2、禁止标识禁止入内可能引起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入口处或泄险区周边,如高毒物品作业场所、放射工作场所;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发生故障时、或维护、检修存在有毒物品的生产装置时。

禁止停留特殊情况下,对员工具有直接危害的作业场所禁止启动可能引起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暂停使用或维修时,如设备检修、更换零件等,设置在该设备附近3、警告标识当心中毒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当心腐蚀存在腐蚀物质的作业场所当心感染存在生物性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场所当心弧光引起电光性眼炎的作业场所,如维修焊接区域产生电离辐射危害的作业场所当心电离辐射注意防尘产生粉尘的作业场所,如称量室等处注意高温高温作业场所,以及产生高温设备的工作区域(有人员出入的地方)存在有毒气体的作业场所,如实验室当心有毒气体噪声有害产生噪声的作业场所,如AB、C线生产车间、EF线生产车间、真空泵房等4、指令标识图形符号标示名称设置范围和地点戴防护镜对眼睛有危害的作业场所可能产生职业性中毒的作业场所戴防毒面具粉尘浓度超过国家标准的作业场所戴防尘口罩戴防耳器噪声超过国家标准的作业场所需对手部进行保护的作业场所戴防护手套穿防护鞋需对脚部进行保护的作业场所穿防护服具有放射区域检测值超过国家标准的、高温及其它需穿防护服的作业场所注意通风存在有毒物品和粉尘等需要通风处理的作业场所,如实验室、清洗化学品器具的区域等5、提示标识图形符号标示名称设置范围和地点左行紧急出口安全疏散的紧急出口处,通向紧急出口的通道处右行紧急出口安全疏散的紧急出口处,通向紧急出口的通道处直行紧急出口安全疏散的紧急出口处,通向紧急出口的通道处急救站设立的紧急医疗救助站。

用于做日常临时急救处理的区域(急救设施、急救药品、急救箱等处)救援电话救援电话附近6、警示线图形符号标示名称设置范围和地点红色警示线高毒物品作业场所、放射作业场所、紧邻事故危害源周边黄色警示线有毒物品作业场所、紧邻事故危害区域的周边绿色警示线事故现场救援区域的周边7、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尺寸大小:800cm*400cm苯职业病职业危害告知卡有毒物品,对人体有害,请注意防护苯健康危害理化特性可吸入、经口和皮肤进入人体,大剂量会致人死亡;高浓度会引起嗜睡、眩晕、头痛、心跳加快、震颤、意识障碍和昏迷等,经口若悬河还会引起恶心、胃肠刺激和痉挛等;长期接触会引起贫血、易出血、易感染,严重时会引起白血病和造血器官癌症不溶于水,遇热、明火易燃烧、爆炸应急处理急性中毒:立即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脱去污染的衣物,用肥皂水或清水冲洗污染的皮肤。

职业危害告知书

职业危害告知书

职业危害告知书1. 引言职业危害告知书是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为了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与安全而制定的一项重要文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用人单位有义务向职工告知其所从事的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以及预防措施。

本文档将针对不同职业危害因素进行详细介绍和告知,确保职工充分了解职业危害,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2. 职业危害因素与防护措施2.1 物理因素物理因素是职业危害的一种,主要包括噪声、震动、辐射和温度等因素。

2.1.1 噪声噪声是一种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对职工的听力和心理健康造成影响。

以下是预防噪声危害的措施:•减少噪声源的产生,改进设备和工艺;•配备个人防护设备,如耳塞或耳罩;•定期进行听力保护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2.1.2 辐射辐射是另一种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包括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和电磁辐射等。

以下是预防辐射危害的措施:•在有辐射的区域设置辐射警示标志,严格控制辐射源;•职工必须佩戴防护用具,如防护服和防护面罩;•定期进行辐射监测,确保辐射水平在安全范围内。

2.2 化学因素化学因素是职业危害的另一类,包括有毒化学物质、粉尘、气体和蒸汽等。

以下是预防化学危害的措施:2.2.1 有毒化学物质有毒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较大,需要采取严格的防护措施:•处理有毒化学物质时,应戴上防护手套和防护眼镜;•尽量选择无毒或低毒的替代物;•遵守正确的储存和使用方法,防止泄漏和意外事故。

2.2.2 粉尘粉尘是一种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预防:•在产生粉尘的工作区域进行局部排风;•职工应佩戴防尘口罩和防护眼镜;•定期清洁和维护设备和工作区域,减少粉尘积聚。

2.3 生物因素生物因素主要包括病原体和生物制品,如细菌、病毒和真菌等。

以下是预防生物危害的措施:•预防接触病原体的途径,如密切接触、飞沫传播等;•加强个人防护,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具;•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潜在感染问题。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2003)自 2003-12-1 起执行前言本标准为全文强制性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B、C和D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2003年6月3日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辽宁省职业病防治院、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沈阳市第九人民医院。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负责解释。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霍本兴、孙承业、许恕中、陈良、阎波、张旸旸、刘悦。

目次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图形标识4 警示线5 警示语句6 有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卡7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警示标识的设置8 其他职业病危害工作场所警示标识的设置9 设备警示标识的设置10 产品包装警示标识的设置11 贮存场所警示标识的设置12 职业病危害事故现场警示线的设置附录A(规范性附录)警示图形标准规格及设置附录B(规范性附录)图形标识的分类及使用范围附录C(规范性附录)基本警示语句附录D(规范性附录)有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在工作场所设置的可以使劳动者对职业病危害产生警觉,并采取相应防护措施的图形标识、警示线、警示语句和文字。

本标准适用于可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设备及产品。

根据工作场所实际情况,组合使用各类警示标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2893 安全色GB 16179 安全标志使用导则ISO 3864-1 工作场所和公共场所安全标识的设计原则3 图形标识图形标识分为禁止标识、警告标识、指令标识和提示标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病危害告知牌
噪声Noise 噪声有害
健康危害理化特性
致使听力减弱、下降,时间长可引起永久耳聋,
并引发消化不良,呕吐、头痛、血压升高、失
眠等全身性病症。

声强和频率的变化都无
规律,杂乱无章的声音。

应急处理
使用防声器如:耳塞、耳罩、防声帽等。

如发现听力异常,则到医院检查、确诊。

注意防护
利用吸声材料或吸声结构来吸收声能:佩戴耳塞、隔声间、隔声屏,将空气中传播的噪声挡住、隔开。

急救电话:120 消防电话:119
注:1、职业危害告知牌尺寸60*40公分
2、必须佩戴护耳器指令标志40*30
3、禁止烟火标志可以做大,各车间、仓库门口张贴。

4、其它标志根据现场尺寸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