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课时跟踪检测(四)氮气及氮的氧化物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时训练24氮和氮的氧化物大气污染含答案

课时训练24氮和氮的氧化物大气污染一、NO、NO2的性质1.下列关于NO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NO是红棕色气体B.常温常压下,NO不能与空气中的氧气直接化合C.含等质量氧元素的NO和CO的物质的量相等D.NO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解析:本题考查的是NO的性质,要注意分清NO与NO2性质的差异。
答案:C2.农业上有一句俗语“雷雨发庄稼”,该过程发生的下列变化中不正确的是()A.N2+2O22NO2B.3NO2+H2O2HNO3+NOC.2NO+O22NO2D.HNO3与土壤中的矿物作用生成硝酸盐解析:在放电条件下,N2和O2反应生成NO,不是NO2。
答案:A3.在NO2与水的反应中,NO2的作用是()A.还原剂B.氧化剂C.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解析:在反应3NO2+H2O2HNO3+NO中,NO2中N的化合价为+4价,与水反应后,HNO3中N为+5价,NO中N为+2价,所以在该反应中,NO2既被氧化又被还原。
答案:C4.关于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种气体都是无色、有毒的气体,且都可用NaOH溶液吸收以消除对空气的污染B.二氧化硫与过量的二氧化氮混合后通入水中能得到两种常用的强酸C.两种气体都具有强氧化性,因此都能够使品红溶液褪色D.两种气体溶于水都可以与水反应,且只生成相应的酸解析: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都是酸性氧化物,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
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是SO2能与有机色质发生化合反应。
二氧化硫不具有强氧化性。
答案:B二、氮的氧化物溶于水的计算5.将15 mL NO和15 mL NO2的混合气体,通入倒置水槽充满水的试管中,最后在试管中能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为()A.20 mLB.15 mLC.10 mLD.5 mL解析:本题涉及的化学反应为3NO2+H2O2HNO3+NO,15 mL NO2溶于水生成5 mL NO,故最后在试管中收集到20 mL NO。
2019-2020年第二学期人教版化学选修4课时跟踪检测:2.1 化学反应速率 【答案+解析】

化学反应速率1.反应3X(g)+Y(g)2Z(g)+2W(g)在2 L 密闭容器中进行,5 min 后Y 减少了0.5 mol ,则此反应的反应速率为( )A .v (X)=0.05 mol ·L -1·min -1B .v (Y)=0.10 mol ·L -1·min -1C .v (Z)=0.10 mol ·L -1·min -1D .v (W)=0.10 mol ·L -1·s -1解析:选C 依题意,v (Y)=0.5 mol2 L ×5 min=0.05 mol ·L -1·min-1,用单位时间内不同物质的浓度变化量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为v (X)∶v (Y)∶v (Z)∶v (W)=3∶1∶2∶2,故v (X)=0.15 mol ·L -1·min -1,v (Z)=v (W)=0.10 mol ·L -1·min -1,C 正确。
2.在2CH 4(g)+2NH 3(g)+3O 2(g)===2HCN(g)+6H 2O(g)反应中,已知v (HCN)=n mol ·L -1·min -1,且v (O 2)=m mol ·L -1·min -1,则m 与n 的关系正确的是( )A .m =12nB .m =23nC .m =32nD .m =2n解析:选 C 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n mol ·L -1·min -1m mol ·L -1·min -1=23,即m =32n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变化来表示B .用不同物质的浓度变化表示同一时间内同一反应的速率时,其数值之比等于反应方程式中对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C .化学反应速率表示化学反应在某时刻的瞬时速率D .在反应过程中,反应物的浓度逐渐变小,所以用反应物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负值解析:选B 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量来表示,A 错误;化学反应速率为平均速率,C 错误;化学反应速率均为正值,不出现负值,因为Δc (变化量)不能为负,D 错误。
新课程高考化学高中化学重难点复习教案氮及其重要化合物之氮气及氮的氧化物的性质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之氮气及氮的氧化物的性质ZHI SHI SHU LI 知识梳理 1.氮的固定2.氮气电子式为··N ⋮⋮N ··,结构式为N ≡N 。
(1)物理性质:__无___色__无___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__不___溶于水。
熔点、沸点很低。
(2)化学性质N 2分子结构很稳定,化学性质不活泼。
①与O 2反应。
__N 2+O 2=====放电2NO___。
②工业合成氨。
__N 2+3H 2催化剂高温、高压2NH 3___。
③与Mg 反应。
__3Mg +N 2=====点燃Mg 3N 2___。
3.氮的氧化物(1)氮有多种价态的氧化物,氮元素从+1~+5价都有对应的氧化物,如N 2O 、__NO___、N 2O 3、NO 2(或__N 2O 4___)、N 2O 5,其中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N 2O 3、__N 2O 5___。
氮的氧化物都有毒,都是大气污染物。
(2)NO 和NO 2性质的比较。
4(1)常见的污染类型a.光化学烟雾:NO x在紫外线作用下,与碳氢化合物发生一系列光化学反应,产生的一种有毒的烟雾。
b.酸雨:NO x排入大气中后,与水反应生成HNO3和HNO2,随雨雪降到地面。
c.破坏臭氧层:NO x可使平流层中的臭氧减少,导致地面紫外线辐射量增加。
(2)常见的NO x尾气处理方法a.碱液吸收法2NO2+2NaOH===NaNO3+NaNO2+H2ONO2+NO+2NaOH===2NaNO2+H2ONO2、NO的混合气体能被足量烧碱溶液完全吸收的条件是n(NO2)≥n(NO)。
一般适合工业尾气中NO x的处理。
b.催化转化法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氨可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无毒气体(N2)或NO x与CO在一定温度下催化转化为无毒气体(N2和CO2)。
一般适用于汽车尾气的处理。
5.NO2和溴蒸气的比较与鉴别①NO2和溴蒸气在性质上的相似性a.均有氧化性;b.溶于水后溶液均呈酸性;c.均能与碱反应。
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 课时跟踪检测(四)氮气及氮的氧化物 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课时跟踪检测(四) 氮气及氮的氧化物A 级—学业水平考试达标练1.下列过程不属于固氮的是( )A .雷电时生成氮的氧化物B .工业上用氢气与氮气合成氨C .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铵根离子和硝酸盐D .豆科植物的根瘤菌把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硝酸盐解析:选C 固氮是指将游离态氮转化为氮的化合物。
雷电时N 2+O 2===2NO ,N 2转化为NO ,故A 属于固氮;氮气转化为氨,故B 属于固氮;没有发生化学反应,故C 不属于固氮;氮气转化为硝酸盐,故D 属于固氮。
2.如图所示,两个连通容器用活塞分开,左右两室各充入一定量NO 和O 2,且恰好使两容器内气体密度相同,打开活塞,使NO 与O 2充分反应,最终容器内混合气体密度比原来( )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无法确定解析:选C 反应前后混合气体的质量和体积不变,所以密度不变。
3.下列关于氮的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氮的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B .氮的氧化物都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C .NO 2与H 2O 反应生成HNO 3,所以NO 2是酸性氧化物D .NO 和NO 2均有毒解析:选D NO 、NO 2等不是酸性氧化物;N 2O 5中氮元素为最高价,只有氧化性;NO 2与H 2O 反应生成HNO 3时N 的价态发生了变化,故NO 2不是酸性氧化物。
4.下列关于N 2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通常情况下N 2性质很稳定,所以N 2可在电焊时作保护气B .反应N 2+O 2=====高温2NO 是汽车尾气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C .N 2的质量约占空气总质量的45D .在反应3Mg +N 2=====点燃Mg 3N 2中,N 2作氧化剂解析:选C N 2在空气中的体积含量约为45,C 项错误。
5.电闪雷鸣的雨天,空气中的N 2会发生一系列反应,生成氮的化合物。
雷雨时,一般不可能生成的氮的化合物是( )①NH 3 ②NO ③NO 2 ④N 2O 3 ⑤N 2O 5 ⑥HNO 3A .②④⑥B .②③⑤⑥C .①④⑤D .①③⑤解析:选C 放电时,空气中的N 2和O 2会化合生成NO ,NO 很容易与O 2反应生成NO 2,NO 2溶于水生成HNO 3和NO ,一般不能生成NH 3、N 2O 3和N 2O 5。
2024_2025年新教材高中化学课时检测18自然界中的氮循环氮气和氮的氧化物含解析鲁科版必修第一册

自然界中的氮循环 氮气和氮的氧化物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氮在自然界中既能以游离态形式存在又能以化合态形式存在B .通常状况下,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C .氮气可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一氧化氮D .大气、陆地和水体中的氮元素在不停地进行着氮循环解析:选C 通常状况下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在放电或高温条件下,才能跟氧气反应。
2.下列过程不属于氮的固定的是( )A .工业合成氨B .雷雨天产生NOC .由氨气生成硝酸铵D .氮气在根瘤菌作用下生成NO -3解析:选C 氮的固定是将空气中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的过程。
工业上合成氨:N 2+3H 2催化剂高温、高压2NH 3,是将氮气转化为氮的化合物,属于工业固氮;在雷电作用下,空气中的N 2与O 2反应生成NO ,属于氮的固定;氨气、硝酸铵都是氮的化合物,是含氮化合物之间的转化,不是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的过程,不属于氮的固定;氮气在根瘤菌作用下生成NO -3,属于氮的固定。
3.运载火箭的推动剂引燃后产生的气体主要是CO 2、H 2O 、N 2、NO ,这些气体均为无色,但在卫星放射现场看到火箭喷出大量红色烟雾。
产生红色烟雾的缘由是( )A .高温下N 2遇空气生成NO 2B .NO 遇空气生成NO 2C .CO 2和NO 反应生成CO 和NO 2D .NO 和H 2O 反应生成H 2和NO 2解析:选B 依据题意可推知火箭喷出的大量红色烟雾应是NO 2,而高温下N 2遇空气不能生成NO 2。
4.在确定温度和压强下,把装有NO 和 NO 2的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立于水中,充分反应后,试管内气体的体积缩小为原气体体积的35,则原混合气体中NO 和NO 2的体积比为( ) A .2∶3B .3∶2C .5∶3D .3∶5 解析:选A 设原气体的体积为5,则缩小的气体体积为2体积,3NO 2+H 2O===2HNO 3+NO ΔV3 1 2由化学方程式知,当NO 2的体积为3体积时,总体积刚好缩小2体积,故NO 和NO 2的体积之比为2∶3,故选A 。
2019-2020版高中化学学业质量标准检测4(含解析)

第四章学业质量标准检测(9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2019·太原高一检测)某市自2017年11月1日零时起,将汽车用油全部更换为“国V标准”车用燃料,进而改善该市空气质量。
下列物质中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C )A.NO B.SO2C.CO2D.粉尘解析:NO造成光化学烟雾,A错误;SO2造成酸雨,B错误;CO2是空气的组成成分,不会引起污染,C正确;粉尘引起雾霾,D 错误。
2.(2019·安庆高一检测)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A )①NaHSO4②(NH4)2CO3③NaHSO3④AgNO3A.②③④B.①②③④C.②③D.①②③3.(2019·汉中高一检测)下列关于离子方程式书写或说法不正确的是( B )A.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Ca2++HCO-3+OH-===CaCO3↓+H2OB.向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CO2:Ca2++2ClO-+CO2+H2O===CaCO3↓+2HClOC.酸性硫酸亚铁溶液在空气中被氧化4Fe2++O2+4H+=== 4Fe3++2H2OD.SO2通入Ba(OH)2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因为Ba2++SO2+2OH-===BaSO3↓+2H2O解析: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碳酸钙、碳酸氢钠和水:Ca2++HCO-3+OH-===CaCO3↓+H2O,A正确;向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CO2生成次氯酸和碳酸氢钙:ClO-+CO2+H2O===HCO错误!+HClO,B错误;酸性硫酸亚铁溶液在空气中被氧化生成铁离子:4Fe2++O2+4H+=== 4Fe3++2H2O,C正确;SO2通入Ba(OH)2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因为生成了亚硫酸钡:Ba2++SO2+2OH-===BaSO3↓+2H2O,D正确.4.(2019·威海高一检测)有一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酸,其中H2SO4和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4 mol·L-1和2 mol·L-1,取10 mL此混合酸,向其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待反应结束后,可产生标准状况下的混合气体体积为(设反应中HNO3被还原成NO)( D )A.0。
高中化学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四)氮气和氮的氧化物 大气污染 新人教版必修1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四) 氮气和氮的氧化物 大气污染1.NO 对于心脑血管系统功能的改善具有重要作用。
下列关于NO 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难溶于水B .可由氮气和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反应生成C .常温下能与氧气化合D .红棕色气体解析:选D NO 为无色难溶于水的气体,D 项错误。
2.我国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汽车排出的大量尾气B .自然界中硫化物的分解C .工业上大量燃烧含硫的燃料D .制硝酸厂排出的大量尾气解析:选C A 项,汽车排出的大量尾气中含有NO 、NO 2,会导致酸雨,但不是主要原因,错误;B 项,自然界中硫化物的分解产生SO 2很少,不足以形成酸雨,错误;C 项,工业上大量燃烧含硫的燃料,会产生大量SO 2,该气体溶于水形成亚硫酸,亚硫酸再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形成硫酸,导致酸雨,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因素,正确;D 项,制硝酸厂排出的大量尾气中含有NO 、NO 2,会导致酸雨,但氮的氧化物主要是形成光化学烟雾,错误。
3.将盛有N 2和NO 2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立于水中,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试管内气体的体积缩小为原来的一半,则原混合气体中N 2和NO 2的体积比是( )A .1∶1B .1∶2C .1∶3D .3∶1解析:选 C 设NO 2的体积为x ,N 2的体积为(1-x ),由题意结合化学方程式3NO 2+H 2O===2HNO 3+NO↑,可得13x +(1-x )=12,x =34,1-x =14,N 2和NO 2的体积比为1∶3。
4.一定条件下,将等体积的NO 2和O 2的混合气体置于试管并将该试管倒置于水槽中至液面不再上升时,剩余气体的体积约为原体积的( )A .14B .34C .18D .38解析:选D 根据4NO 2+O 2+2H 2O===4HNO 3可知,O 2过量。
设NO 2和O 2的体积各1 L ,则1 L NO 2消耗O 214 L ,剩余O 234 L ,所以34×2=38。
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高一化学练习卷:氮气与氮的氧化物【有答案】

氮气与氮的氧化物1.(双选)下列关于氮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CD)A.氮气在通常情况下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呼吸B.液氮可用于医学和高科技领域,制造低温环境C.高温或通电的条件下,氮气能与氧气化合生成二氧化氮D.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下与氢气反应时,氮气作还原剂解析:A.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化学性质稳定,在通常情况下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呼吸,故A正确;B.液氮气化吸热,所以可以制造低温环境,故B正确;C.高温或通电的条件下,氮气能与氧气化合生成一氧化氮,为高能固氮的过程,故C错误;D.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下与氢气反应生成氨气,氮气中N的化合价从0降低到-3,作氧化剂,故D错误。
故选C、D。
2.(双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A.在雷雨天,空气中的N2和O2化合生成NO属于自然固氮B.在化学反应中,氮气既可作氧化剂又可作还原剂C.利用氮气的不活泼性,在医学上液氮常用作冷冻剂D.标准状况下,22.4 L N2与足量的H2充分反应可转移电子6 mol解析:A.闪电时,氮气和氧气反应生成NO,属于自然固氮,故A正确;B.氮气中氮元素化合价可以降低生成氨气,也可以升高生成NO等,氮气既可作氧化剂又可作还原剂,故B正确;C.液氮挥发时会吸收大量的热,所以常用作冷冻剂,故C错误;D.氮气与氢气的反应为可逆反应,标准状况下,22.4 L N2与足量的H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少于6 mol,故D 错误。
故选A、B。
3.将3 mol NO2气体依次通入下列三个分别装有足量①NaHCO3饱和溶液,②浓H2SO4,③Na2O2的装置后,用排水法把残留气体收集起来,则收集到的气体是(D)A.1 mol NOB.1 mol NO2和0.05 mol O2C.2 mol O2D.0.25 mol O2解析:由3NO2+H2O===2HNO3+NO可知有1 mol NO、2 mol HNO3生成,由HNO3+NaHCO3===NaNO3+H2O+CO2↑可知,2 mol HNO3与足量NaHCO3反应有2 mol CO2产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跟踪检测(四) 氮气及氮的氧化物A 级—学业水平考试达标练1.下列过程不属于固氮的是( )A .雷电时生成氮的氧化物B .工业上用氢气与氮气合成氨C .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铵根离子和硝酸盐D .豆科植物的根瘤菌把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硝酸盐解析:选C 固氮是指将游离态氮转化为氮的化合物。
雷电时N 2+O 2===2NO ,N 2转化为NO ,故A 属于固氮;氮气转化为氨,故B 属于固氮;没有发生化学反应,故C 不属于固氮;氮气转化为硝酸盐,故D 属于固氮。
2.如图所示,两个连通容器用活塞分开,左右两室各充入一定量NO 和O 2,且恰好使两容器内气体密度相同,打开活塞,使NO 与O 2充分反应,最终容器内混合气体密度比原来( )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无法确定解析:选C 反应前后混合气体的质量和体积不变,所以密度不变。
3.下列关于氮的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氮的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B .氮的氧化物都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C .NO 2与H 2O 反应生成HNO 3,所以NO 2是酸性氧化物D .NO 和NO 2均有毒解析:选D NO 、NO 2等不是酸性氧化物;N 2O 5中氮元素为最高价,只有氧化性;NO 2与H 2O 反应生成HNO 3时N 的价态发生了变化,故NO 2不是酸性氧化物。
4.下列关于N 2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通常情况下N 2性质很稳定,所以N 2可在电焊时作保护气B .反应N 2+O 2=====高温2NO 是汽车尾气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C .N 2的质量约占空气总质量的45D .在反应3Mg +N 2=====点燃Mg 3N 2中,N 2作氧化剂解析:选C N 2在空气中的体积含量约为45,C 项错误。
5.电闪雷鸣的雨天,空气中的N 2会发生一系列反应,生成氮的化合物。
雷雨时,一般不可能生成的氮的化合物是( )①NH 3 ②NO ③NO 2 ④N 2O 3 ⑤N 2O 5 ⑥HNO 3A .②④⑥B .②③⑤⑥C .①④⑤D .①③⑤解析:选C 放电时,空气中的N 2和O 2会化合生成NO ,NO 很容易与O 2反应生成NO 2,NO 2溶于水生成HNO 3和NO ,一般不能生成NH 3、N 2O 3和N 2O 5。
6. 氮气是大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下列有关氮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氮元素的非金属性较强,所以氮气是一种活泼的非金属单质②常温下,N 2既能与O 2反应,又能与H 2反应③通过灼热的镁粉除去N 2中的O 2④“雷雨发庄稼”是指雷雨时可增加土壤中氮肥的含量,此变化属于氮的固定⑤3 mol H 2与1 mol N 2混合反应生成NH 3,转移电子的数目小于6×6.02×1023A .①②③④⑤B .②③④⑤C .②④⑤D .④⑤ 解析:选D 氮元素是非金属性较强的元素,N 2的结构式为N ≡N ,两个氮原子通过三个共价键结合,键能大,难断裂,所以N 2是一种不活泼的非金属单质,故①错误。
N 2既能与O 2反应又能与H 2反应,但不是常温下:N 2+O 2=====放电2NO ,N 2+3H 2高温、高压催化剂2NH 3,故②错误。
N 2与O 2均能与灼热的镁粉发生反应:2Mg +O 2=====△2MgO ,N 2+3Mg=====△Mg 3N 2,所以不能通过灼热的镁粉除去N 2中的O 2,故③错误。
雷雨时,空气中的N 2能在放电的条件下转化为NO ,进而通过一系列反应转化为HNO 3,可增加土壤中氮肥的含量,此变化属于氮的固定,故④正确。
N 2与H 2合成NH 3属于可逆反应,1 mol N 2与3 mol H 2反应的过程中,由于N 2不可能完全转化,不可能生成2 mol NH 3,所以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小于6 mol ,故⑤正确。
7.四支试管中分别充满NO 、SO 2、NO 2、Cl 2中的一种,把它们分别倒置于盛有水的水槽中,放置一段时间后的现象如图所示。
其中原试管充满NO 2的是( )解析:选B 根据化学方程式3NO 2+H 2O===2HNO 3+NO 可知,剩余气体是反应前的13,故B 项正确。
8.实验室以空气和镁为原料制备Mg 3N 2的装置如图所示(夹持和加热装置略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装置A 、B 中可依次加入浓硫酸、NaOH 溶液B .若去掉装置C ,对产品纯度无影响C .实验时应先加热C ,通入一段时间空气后再加热DD .E 中碱石灰的作用是吸收尾气解析:选C A 错,要制备氮化镁,需要除去空气中的氧气、CO 2和水蒸气,则装置A 、B 中可依次加入NaOH 溶液、浓硫酸。
B 错,若去掉装置C ,镁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对产品纯度有影响。
C 对,实验时,应先加热C ,通入一段时间空气除去氧气,然后再加热D 。
D 错,装置E 中碱石灰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9.以下是氮循环的一部分:(1)通常状况下,NO 2的颜色是_____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NO 2易溶于水,并和水发生化学反应。
该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
(4)化合物A 的化学式是________。
(5)治理汽车尾气的一种方法是用催化剂使NO 与CO 发生反应:2NO +2CO =====催化剂2CO 2+N 2。
当生成2 mol N 2时,被还原的NO 为________ mol 。
解析:(1)NO 2的颜色是红棕色。
(2)反应①是N 2和O 2在放电条件下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N 2+O 2=====放电2NO 。
(3)NO 2易溶于水,发生的反应是3NO 2+H 2O===2HNO 3+NO ,该反应中NO 2的氮元素化合价既有降低又有升高,NO 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4)由3NO 2+H 2O===2HNO 3+NO 知A 的化学式是HNO 3。
(5)从2NO +2CO =====催化剂2CO 2+N 2看出NO 和N 2的比为2∶1,则生成2 mol N 2时反应的NO 为4 mol 。
答案:(1)红棕色 (2)N 2+O 2=====放电2NO (3)NO 2(4)HNO 3 (5)410.氮氧化物进入大气后,不仅会形成硝酸型酸雨,还可能形成光化学烟雾,因此必须对含有氮氧化物的废气进行处理。
(1)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NO 2+NO +2NaOH===2NaNO 2+H 2O ①,2NO 2+2NaOH===NaNO 2+NaNO 3+H 2O ②。
在反应①中,氧化剂是________,还原剂是________。
在反应②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一定条件下氨气亦可用来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无污染的物质。
写出氨气和二氧化氮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NO 2 NO 1∶1(2)8NH 3+6NO 2=====一定条件7N 2+12H 2OB 级—选考等级考试增分练1.氮元素在海洋中的循环是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基础和关键。
海洋中无机氮的循环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下列关于海洋氮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海洋中的氮循环起始于氮的氧化B .海洋中的氮循环属于固氮作用的是③C .海洋中的反硝化作用一定有氧气的参与D .向海洋中排放含NO -3的废水会影响海洋中NH +4的含量解析:选D A 项,海洋中的氮循环起始于氮的还原,错误;B 项,海洋中的氮循环属于固氮作用的是②,错误;C 项,反硝化作用是氮元素化合价降低的过程,反硝化细菌在氧气不足的条件下还原N ,不一定有氧气参与,错误;D 项,由氮的循环过程可知,NO -3增多,反硝化作用增强,会进一步影响海洋中NH +4的含量,正确。
2.如图所示,将相同条件下的m 体积NO 和n 体积O 2同时通入倒立于水槽中且盛满水的试管内,充分反应后,试管内残留m 2体积的气体,该气体与空气接触后立即变为红棕色。
则m 与n 的比值为( )A .3∶2B .2∶3C .8∶3D .3∶8 解析:选C 该过程中涉及的反应有2NO +O 2===2NO 2、3NO 2+H 2O===2HNO 3+NO ,可将两个方程式“合并”为4NO +3O 2+2H 2O===4HNO 3。
剩余气体与空气接触立即变为红棕色,说明剩余气体为NO 。
则可知m 2体积的NO 气体与n 体积的O 2恰好完全反应。
4NO +3O 2+2H 2O===4HNO 34 3m 2n 4∶m 2=3∶n ,解得m ∶n =8∶3。
3.将充有m mL NO 和n mL NO 2气体的试管倒立于水槽中,然后通入m mL O 2,若已知m <n ,则充分反应后,试管中的气体在同温同压下的体积为( ) A.4n -12 mL B.n -m 3 mL C.3m +n 3 mL D .3(n -m )mL解析:选B NO 不与水反应,NO 2与水发生反应:3NO 2+H 2O ===2HNO 3+NO ,n mL NO 2参加反应可生成n 3 mL NO ,所以试管中有NO ⎝ ⎛⎭⎪⎫m +n 3mL ,通入m mL O 2会发生反应:4NO +3O 2 +2H 2O===4HNO 3。
若O 2剩余,则剩余O 2的体积为m mL -34⎝ ⎛⎭⎪⎫m +n 3mL =m -n 4mL ,已知m <n ,故不合理;若NO 剩余,则剩余NO 的体积为⎝ ⎛⎭⎪⎫m +n 3mL -43m mL =n -m 3mL ,合理,所以充分反应后,试管中的NO 气体在同温同压下的体积为n -m3 mL ,B 项正确。
4.汽车尾气装置里,气体在催化剂表面吸附与解吸作用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中NO 为氧化剂,N 2为氧化产物B .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成分包括CO 、NO 和N 2C .NO 和O 2必须在催化剂表面才能反应D .催化转化的总反应为2NO +O 2+4CO =====催化剂4CO 2+N 2解析:选D 反应过程中NO 、O 2为氧化剂,N 2为还原产物;汽车尾气中的N 2不是污染物;NO 和O 2的反应不需要催化剂;根据题中的图示,可将反应的过程分成如下两步写:2NO +O 2===2NO 2,2NO 2+4CO===N 2+4CO 2,将两步反应式合并可得总反应式为2NO +O 2+4CO =====催化剂4CO 2+N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