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学年高一政治人教版(快乐寒假)

合集下载

第04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易试题君之单元测试君2019学年高一政治人教版(必修1)(全解全析)

第04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易试题君之单元测试君2019学年高一政治人教版(必修1)(全解全析)

12018—2019学年高一政治人教必修1(第04单元)单元检测·全解全析12345678910D A B B C B C B C B11121314151617181920B A D BC C AD A D2122232425A B D C B1.D【解析】要加快建立健全能够充分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环境损害成本的资源环境价格机制,把生态环境成本纳入经济运行成本,其意在发挥价格杠杆作用,引导社会资本进入生态环保领域,有利于推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形成绿色发展生产方式,③④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①②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D。

3.B【解析】漫画的内容反映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仍然存在制假、售假、坑蒙拐骗的现象,这些制假、售假者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

不择手段地欺骗广大的消费者,以达到获得高额利润的目的。

因此,政府必须加强对市场的监管,①②正确。

③说法错误,应是要建立道德为支撑、以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

④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B【解析】A不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共同富裕,不是公有制为主体。

B符合题意,材料扶贫行为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C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科学的宏观调控。

D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排除。

5.C【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①错误;科学进行宏观调控要发挥国家财政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发挥宏观调控手段总体。

2018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04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讲(含解析)

2018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04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讲(含解析)

专题04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讲备考】1.本专题的知识复习要明确一条主线,即明确把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一主线。

从宏观上把握“一条主线”、“两对关系”、“三个重点”、“四大措施”。

2.一条主线: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两对关系:市场与宏观调控的关系,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

三个重点:资源配置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走出去”发展战略。

四大措施: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措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措施,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措施,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的措施。

【讲重点】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原因:①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会影响到正常的市场秩序②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

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来维护③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有利于维护企业经营者的利益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运行措施:①国家:a.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加强宏观调控。

b.完善市场规则,市场规则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保障。

要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

要实行统一的市场监管,清理和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

c.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为此,要切实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在全社会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②企业:要依法经营,坚持自愿、平等、公平和诚实信用的交易原则③消费者:要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既保证自己的经济活动符合法律的规范,又能够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2.正确处理好市场与宏观调控的关系。

①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②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减少和取消制约市场作用发挥的制度障碍。

③在遵循市场作用的基础上,进行宏观调控,主要以经济和法律手段调节,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

市场失灵-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9学年上学期高一政治人教版(必修1)

市场失灵-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9学年上学期高一政治人教版(必修1)
①没有正确的经营战略,狂热地追求规模
②市场调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具有自发性,只看到眼前利益
③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对资源分析不足
④市场调节具有滞后性,政府缺少了引导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2.现在全球都把新兴产业作为优先发展的重点,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遵循基本的规律,要注意克服技术瓶颈、市场瓶颈、产业链瓶颈和政策瓶颈,避免一哄而上、过度重复建设,避免政策的短期行为。一哄而上、过度重复建设
①说明市场调节具有滞后性弊端
②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
③会导致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
④会造成收入分配不公,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③④
3.我国工业经济领域中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等五大行业产能严重过剩,持续蔓延且日益加深的产能过剩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之殇,这充分反映了市场调节存在的固有弊端。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市场调节盲目性的是
造成经济波动和资源浪费
导致经济波动和资源浪费,特别是在农林及大型项目的建设上影响更明显
表现
为了获得利益不择手段,甚至违反法律
一哄而上、一哄而退
社会产品积压,生产调整落后
举例
制假售假、剽窃他人的智力成果
“跟风”生产
去年冬枣销售情况好,今年枣农大量种植枣树,导致冬枣销售困难
3.单纯市场调节的危害
如果仅由市场调节,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
(2)市场调节不是完美无缺的。市场调节固有的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弊端,会使得市场在可以发挥作用的领域“调不准”,导致经济波动、资源浪费、收入分配不公平等。

高考政治易错点04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原卷版)

高考政治易错点04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原卷版)

易错点04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易错题【0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价格、供求和竞争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

加强法律制裁是维护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矫正]市场经济中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

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易错题【02】坚持新发展理念2.坚持新发展理念,将创新作为发展的立身之本。

实体经济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矫正]实体经济是发展的立身之本。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易错题【03】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3.积极发挥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主导作用。

我国外开放战略由"引进来"转向"走出去"。

企业海外并购属于利用外资,是"引进来"的表现;企业在海外上市是"走出去"的表现[矫正]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我国对外开放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

海外并购属于对外投资,是"走出去"的表现;海外上市是"引进来"的表现01(2021·天津·高考真题)我国经济发展获得巨大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我们既发挥了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我们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大前提下发展市场经济,什么时候都不能忘了“社会主义”这个定语。

下列选项能体现“社会主义”定语的是()①更充分地发挥市场的作用②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③以公有制为主体不能动摇④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C【详解】②③:材料反映的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强调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定语强调了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②③符合题意。

专题1.4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018届高三政治百所好题速递分项解析汇编(经济生活) Word版含解析

专题1.4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018届高三政治百所好题速递分项解析汇编(经济生活) Word版含解析

前言:转变观念,端正态度,思想是行动的指针,态度的端正是做好每一件事的前提。

由于学校、考试等因素的差异,在很多学校尤其是初中,政治学科是不被重视的,有些地方在中考中政治学科还实行开卷考试,于是在很多同学的眼中,政治是一门副科,可学可不学。

3但是进入高中以后,政治成了一门必修课,而且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学完相应内容,否则势必影响毕业和升学,因此,进入高中以后,同学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及时转变思想观念、端正学习态度,对政治学科要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

因为只有思想观念转变了、学习态度端正了,才有学好政治的可能,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制定计划,明确任务,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人区别于物的特点就在于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的活动总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能制定一个合理有效的学习计划是学好思想政治的基本保证。

5如对每一天、每一周、每一月的什么时间看政治、看几遍、要掌握哪些内容、要解决什么问题等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目中有书,千万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尤其是要转变那种认为“政治学科只要考试之前突击看一看背一背就行了”的错误观念。

6养成习惯,掌握方法“细节决定成败”,良好的习惯往往会让人终身受益,能够促进人的成长和发展,学习更是如此。

7定期总结,查漏补缺,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曾经说过:“温故而知新。

”这句话告诉我们,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没有总结就没有提高,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习的内容也就越来越多,而且有很多内容会容易产生混淆。

这时及时进行总结反思、查漏补缺就显得非常必要。

因此作者整理了政治学习的课件提供大家使用学习。

1.(广西钦州市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适应性测试(二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要准确把握住房的居住属性,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上述要求的经济学依据是①价格变动会调节房地产市场生产要素的投入②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是价值规律的自发要求③市场调节存在弊端,需要国家进行干预④人为炒房会改变市场供求关系,推动房价高涨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答案】A【解析】“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要准确把握住房的居住属性,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说明价格变动会调节房地产市场生产要素的投入,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是价值规律的自发要求,故选项①②符合题意,应选;选项③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选项④说法不科学,排除。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9学年上学期高一政治人教版(必修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9学年上学期高一政治人教版(必修1)
②表现:第一,国家最常用的经济手段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第二,国家还可以通过制定和实施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收入分配政策、产业政策等,对经济活动参与者进行引导。
(2)法律手段
①含义: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等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
②表现:第一,国家通过经济立法,规范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行为,调整社会经济关系;第二,国家通过经济司法活动,保证各项经济政策的执行、经济合同的履行,打击各种经济违法犯罪行为。(经济立法,事前调整;经济司法,事后调整)
②宏观调控是政府的主要职责和作用之一。
③市场调节的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要求国家进行宏观调控。
(2)宏观调控的含义
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调节和控制。
(3)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3.宏观调控的手段
(1)经济手段
①含义:国家制定经济政策、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
(1)关键词法
经济手段:财政政策(税收、税率、财政支出、国债等),货币政策(货币供应量、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制定和实施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收入分配政策、产业政策等。
②法律手段:经济立法、经济司法等。
行政手段:许可证吊销、查封、扣押、公布举报电话等。
(2)主体法
国家经济管理部门,如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等,实行经济手段;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如全国人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等,实行法律手段;具体行政部门,如工商局、税务局等,实行行政手段。
④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住房供需矛盾,平抑房价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参考答案】
3.B【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共有产权房由个人与政府按比例出资,共同拥有房屋产权,这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住房供需矛盾,平抑房价,①④说法正确;房屋出售或出租,收入归共有产权者共同享有,而不是属于享有使用权的购房者,②说法错误;共有产权房充分发挥了宏观调控的作用,③说法错误;故选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学年下学期高一历史人教版(课堂同步一)(必修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学年下学期高一历史人教版(课堂同步一)(必修2)

1
(2017届浙江省金华市十校高三模拟考试)小张在学习《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一课时,整理了一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的知识清单。

下表空白处遗缺的知识点是
时间内容意义
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讲话”论述社会主义本质,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992年10月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
1997年十五大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1世纪初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A.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
B.勾勒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C.实行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推行厂长负责制
D.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
【参考答案】B。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学年高一政治人教版(上学期期末复习)(必修1)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学年高一政治人教版(上学期期末复习)(必修1)

1
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
“跑步热”的兴起,使一些城市的马拉松比赛吸引了众多的爱好者,赛事组织者常常面临报名者众多而参赛名额有限的困难。

在解决参赛名额这一稀缺资源配置的难题时
①先到先得的排队法能缓解供求矛盾
②随机分配的抽签法能实现资源的优质配置
③价高者得的拍卖法违背了市场竞争的公平原则
④优先本地报名者的做法是采用计划手段配置资源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易错分析】教师在教学中重点强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忽视了计划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于,以至于学生对资源配置方式掌握不全面。

学生对资源配置方式理解不全面。

不能把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答案】B
对外开放是经济全球化的内在要求,但在现实生活中,贸易保护主义的存在影响着国际经济的交流与合作。

我们在教学中,也要以本课知识为基点,给学生介绍贸易保护主义的相关内容,以便学生全面认识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形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是
A .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B .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C .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D .实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答案】
C
1.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措施
(1)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实施创新驱动
发展战略
地位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
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措施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

(2)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