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课件

合集下载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导体和绝缘体》精品课件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导体和绝缘体》精品课件
导线的各部分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它们各起什么作用? 外皮由塑料制成,防止导电。 内芯是铜丝制作而成,便于导电。
新知讲解:探索1
我们可以借助电路检测器来检测物体的导电性。 选取身边的20种物体,用电路检测器分别检测它们的导电性,并 记录下来。 1.先检查电路检测器能否正常工作。 把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检测头接触一下,是为了检查检测工具的准 确性,若检测工具出了问题,所有的活动都将失去意义。
6 导体和绝缘体
教科版 四年级下
新知导入
绝缘体
新知导入
在连接电路时,我们为什么要把导线两端的塑料包皮剥开?哪些物体 容易让电流通过,哪些物体不容易让电流通过?
雷电是常见的自然界放电现象,闪电击 中建筑物会对建筑物造成损坏,所以人们发 明了金属避雷针,它可以将闪电导入广袤的 大地,以保护建筑物及建筑物内的人们。避 雷针在这里充当“导线”的作用。
导体和绝缘体
新知讲解:研讨1
整理检测记录。在检测的物体中,哪些能使小灯泡亮起来,哪些不能使小灯泡亮起 来?我们对物体导电性的预测与实际的检测结果相同吗?我们检测的结果都一样吗?
我们小组共检测了20种物体。检测中能使小灯泡发光的物体有8种,不能使 小灯泡发光的物体有12种。
我们小组预测正确的物体有16种,预测错误的物体有4种。经过实验发现, 金属基本上都是容易导电的。在预测中,出现错误最多的就是铅笔芯和羽毛这两 种物质。错误的原因是没有认识到铅笔芯是由石墨制成的,石墨是一种导体;羽 毛是由蛋白质构成的,蛋白质属于非电解质。其他预测错误是因为没有掌握正确 的科学知识。
回形针、钥匙、导线(芯)、铁钉、金属纽扣、长尾夹、一元硬币都 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物品,这类物品都容易使电流通过。铅笔芯不是由 金属材料制成的,但它也可以使电流通过。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整理ppt课件ppt课件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整理ppt课件ppt课件

2.静 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之中包括 人类在内的生 物和非生物。 物质中同时具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 荷),由于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所以一物体不显 示带电。(同种电荷互相排斥,不同种电荷互相吸引)。
3.闪电 是一种静电现象,我国古建筑的许多宝塔的顶端都有 一根金属物,在雷雨天起到了避雷的作用。
.
6
体验静电现象
.
7
体验静电现象
.
8
体验静电现象
女孩用手触摸静电起电机的金属球……
“怒发冲冠”
.
9
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之中, 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和非生物
.
10
不一样的电荷
静电存在于所有物质中, 为什么我们感觉不到物体带电呢?
原来,物质中同时具有两种电荷: 正电荷和负电荷, 由于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 所以一物体不显示带电。
.
11
不一样的电荷
用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梳子梳子带负 电荷,头发带正电荷。 当它们靠近时产生相互吸引的现象
.
12
不一样的电荷
用羊毛制品反复摩擦充气气球的一个侧面
.
13
不一样的电荷
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物体不显示带电
甲物体中的电荷
乙物体中的电荷
.
14
当物体受到外界影响(例如摩擦)时,物体 表面的电荷发生了转移,正负电荷数量不一
锌壳,. 负极,用“-”表示 29
导线
外面:绝缘的橡胶。
里面:导电金属丝。
.
30
.
31
电在小灯泡里的流动路线
.
32
探究活动:让小灯泡发光
电池
小灯泡
导线
.
33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全套课件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全套课件

观察更多植物 的内部结构。
不同植物 的 外部形态有什么不同 之处?
不同植物 的 内部形态有什么不同 之处?
种子的那一部分 可能发育成植物?
最小的 斑叶兰的 一亿粒 重50克
最大的
复椰子重达15千克
1.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 开始新生命的。 2.不同植物的 ,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
收集各种植物的 ,观察并描述他们的外部特征。
收集各种植物的 ,观察并描述他们的外部特征。
凤仙花的 是什么样子的呢? 球形、黑色、状似桃形
猜测 的内部结构是怎样的,将我们的想法画下来
取一粒干的蚕豆和用水浸泡一天的蚕豆,观察它们的外部 形态和内部结构有什么不同。
将我们的观察结果记录下来。
因为饱满,没有受伤 的种子具有完整的胚, 能保证种子顺利发芽。
研讨二: 需要提供 什么条件,种子才能顺 利萌发?说说你的依据。
拓展延伸
适宜的温度; 充足的空气; 适量的水分。
研讨三:怎样才 能做好观察记录?了 解植物一生的生长变 化。
要记录生长变化过程中 的几个关键时间: 播种—生根—发芽—花 蕾—开花—结果—成熟
小学科学
全册精品PPT课件
第一单元 植物的生长变化
1.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 2.种植凤仙花 3.种子长出了根 4.茎和叶 5.凤仙花开花了
6.果实和种子 7.种子的传播 8.凤仙花的一生
第二单元 电路
1.电和我们的生活 2.点亮小灯泡 3.简易电路 4.电路出故障了 5.里面是怎样连接的
6.导体和绝缘体 7.电路中的开关 8.模拟安装照明电路
下列种子图片与名称对应的是( B )
观察浸泡后的蚕豆种子时,轻轻地剥开种皮,将“豆瓣”分开,剥开的“豆瓣”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精品课件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精品课件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地球与宇宙》: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太阳系、恒星和行星、宇宙的组成等。

2. 第二单元《动物与植物》:动物的特征、植物的特征、生物的分类、食物链和食物网等。

3. 第三单元《声音与光》: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光的传播、光的折射、光的色散等。

4. 第四单元《物质与变化》:物质的性质、物质的组成、物质的变化、化学反应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地球与宇宙、动物与植物、声音与光、物质与变化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宇宙的组成、生物的分类、光的折射、化学反应等。

2. 教学重点:地球的形状和运动、动物和植物的特征、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光的传播和色散、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地球仪、太阳系模型、显微镜、望远镜、音响设备、光学仪器等。

2. 学具: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实验器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地球仪和太阳系模型,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地球的形状和运动、太阳系的组成。

2. 章节讲解:分别讲解第一单元《地球与宇宙》、第二单元《动物与植物》、第三单元《声音与光》、第四单元《物质与变化》的内容,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3.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单元的知识点,选择合适的例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并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在每个单元结束后,布置相应的练习题,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见解,增强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六、板书设计1. 地球与宇宙: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太阳系、恒星和行星、宇宙的组成。

2. 动物与植物:动物的特征、植物的特征、生物的分类、食物链和食物网。

3. 声音与光: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光的传播、光的折射、光的色散。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课件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课件

光电开关
浮球液位开关
接近开关
流量开关
压力开关
课后活动: 请大家回家以后,调查至少一种家用电
器的开关,是哪种开关。
1.7
不一样的电路连接
观察四接头电路暗盒结构图
从外面看
从里面看
四接头电路暗盒连接图
○A
○B
○C
○D
○A
○B 四接头接线盒连接检测
短路
(4)
断路
短路现象
当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两端被导线直接连接起来 时,就会发生短路。短路时,电池和导线会在一 瞬间发热变烫,不仅小灯泡不能发光,电池也很 快就会被损坏。短路很危险 ,还可能会引发火灾。
课后探究:
1.课外请同学们研究:你能不能 用一节电池和两根导线来点亮 两个或者更多小灯泡?
2.小调查:家中有哪些常用电器
特点:电流路径唯一,开关位置任意。
定义: 把元件并列连接起来组成的电路。
并 联 电 路
特点:断断开开干一路条,支整路个,电不路影形响成别开的路支;路。
观察实验现象(1)
观察1:
当合上开关 时,两个灯 泡有什么变
化?
实验(1)结果
两 灯 泡 都

观察实验现象(2)
观察2:
当调换开关 的位置时, 两个灯泡有 什么变化?
实验一:检测橡皮擦是否容易让电流通过
(1)自检:先检查电路检测器灵不灵。用两个检测头的 金属部分相互接触,若小灯泡亮了说明电路检测器是好的 ,若小灯泡没亮说明电路检测器是坏的。
(2)检测1:用两个检测头接触橡皮的两端,看看灯泡 是否发光。
(3)检测2:为了防止偶然的失误导致的检测结果不准 确,所以我们要重新再检测一次。
4.2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4.3岩石的组成 4.4观察、描述矿物一 4.5观察、描述矿物二 4.6面对几种不知名的矿物 4.7岩石、矿物和我们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课件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课件

THANKS
感谢观看
04
教学方法与技巧
启发式教学
总结词
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学习 兴趣和思考能力。
详细描述
教师通过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 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规律, 解决问题,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自 主学习的能力。
实验教学
总结词
通过实验操作,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和 动手能力。
详细描述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 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05
教学资源推荐
图书资源
《科学探索者》系列图书
这是一套美国中学主流科学教材,内容涵盖了生物、化学、地球科学等多个领域 ,适合作为科学四年级下册的辅助教材。
《小小科学家》系列图书
该系列图书专为小学生设计,内容生动有趣,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科学知识, 适合作为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的配套读物。
网络资源
第2章:生物的多样性
生物的分类
生物的分类是研究生物多样性的 基础,这一节将介绍生物的分类 方法和分类体系,以及不同分类
等级的特征。
植物的多样性
植物是生物界的重要组成之一, 这一节将介绍植物的多样性和植
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动物的多样性
动物是生物界中种类最多、形态 最复杂的类群,这一节将介绍动 物的多样性和动物的生态适应性
使用建议
教师指导
建议教师在使用本教科书 时,结合实际教学情况, 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和实验 活动。
学生自主探究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学习 ,积极参与实验和活动, 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
家长参与
鼓励家长参与学生的学习 过程,共同关注孩子的科 学素养发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3

新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课件

新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课件

新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课件一、教学内容1. 生物多样性:生物的分类、生物的性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 电路:电路的组成、电路的连接方式、电路的应用。

3. 岩石和矿物:岩石的成因、岩石的分类、矿物的特性。

4. 光和色彩:光的传播、光的反射、色彩的构成。

5. 力和运动:力的作用、运动的形式、简单机械。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生物多样性、电路、岩石和矿物、光和色彩、力和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验、探究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物的分类、电路的连接方式、岩石和矿物的识别、光的反射、力的作用。

2. 教学重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电路的应用、简单机械的原理、色彩的构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生物标本、电路元件、岩石和矿物样本、光学仪器、力学实验器材。

2. 学具:放大镜、显微镜、电路实验盒、岩石和矿物观察盒、色彩实验盒、力学实验盒。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例如:展示生物标本,让学生观察不同生物的形态特点,引导学生思考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2. 新课内容:(1)生物多样性:讲解生物的分类、性状,引导学生探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电路:介绍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式,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电路的应用。

(3)岩石和矿物:展示岩石和矿物样本,讲解岩石成因、分类和矿物特性。

(4)光和色彩:运用光学仪器,让学生了解光的传播、反射和色彩的构成。

(5)力和运动:通过实验,让学生掌握力的作用、运动形式和简单机械的原理。

3.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知识点,设计典型例题,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布置与新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生物多样性:分类、性状、环境关系。

2. 电路:组成、连接方式、应用。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课件(全单元)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课件(全单元)

观察内容观察方法岩石特征颜色光泽颗粒手的感觉气味软硬气泡(有/无)温馨提示:1.以小组为单位,每人选择一块岩石认真观察。

2.把你的观察结果及时记录在表中。

3.完成记录表后,在组内讨论,互相提提补充意见。

观察内容观察方法岩石特征颜色光泽颗粒看手的感觉摸气味闻软硬划气泡(有/无)放入水中变质岩 它是由于地球内力作用引起岩石构造的变化而产生的岩石。

岩浆岩它是由地壳内部上升的岩浆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冷凝而成的,又称火成岩。

沉积岩它是在地表和地表下不太深的地方形成的地质体.它是在常温常压条件下,由风化作用、生物作用和某些火山作用产生的物质经搬运、沉积和成岩等一系列地质作用形成的。

分类标准(成因)岩石编号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1、每位同学选择一块岩石,静静地观察这块岩石的特征。

2、请说一说你观察到的这块岩石的特征,其他小组的同学来猜一猜是几号岩石。

颗粒粗细花斑状条纹软硬层理滴稀盐酸颗粒粗颗粒细颗粒比芝麻大的----颗粒粗颗粒像面粉那样的---颗粒细介于芝麻和面粉之间---颗粒中等花斑状颗粒有不同的颜色条纹层理呈现一层层的有些像书页完善岩石特征卡继续观察岩石的特征,完成岩石特征卡岩石编号特征有花斑颗粒粗颗粒细有层理有条纹较硬较软滴稀盐酸冒泡根据书本p68的岩石资料介绍,识别岩石名称花岗岩:花斑状,由黑、白、肉红等颜色或无色透明的颗粒组成,颗粒较粗,粗糙,很坚硬。

砾岩:看起来像混凝土,由碎石子或卵石组成,粗糙,硬。

石灰岩:青灰色、灰色或微黄色,颗粒细,光滑,较硬,常有化石,遇盐酸冒泡。

砂岩:有红、土黄、灰等多种颜色,看起来像许多粗细差不多的沙子黏合在一起,粗糙,硬。

页岩:有灰、黑、红、棕、黄等多种颜色,颗粒细,较软,比较光滑,薄层状,常有化石。

板岩:灰色、绿色等,容易分离成层,颗粒细,结构紧密,比较光滑,硬,敲击有清脆的声音。

大理岩:纯白色、黑色等,常有美丽的条纹,颗粒较粗,比较粗糙,晶莹润泽,紧密,较软,遇盐酸冒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步骤: 1、手拿塑料梳子靠近碎纸片,观察现象。 2、梳子在头发上梳几下,再接近碎纸屑,观察现象 。 3、把刚梳过头发的梳子靠近头发,观察现象。
看到了什么?谁能解释一下?
女孩用手触摸静电起电机的金属球……
“怒发冲冠”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随处可见。 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之中,包括 人类在内的生物和非生物。
观察实验现象(2)
调换开 关位置 后,两 灯都

串联电路的定义
如左图,把两只 小灯泡,顺次连 接在电路里,一 只灯泡亮时另一 只灯泡也亮。 像这样把元件逐 个顺次连接起来 -----称串联电路 。
观察实验现象(1)
S L1 S1
观察:
当断开S2, 合上S、S1时 ,灯泡L1、L2 有什么变化?
2.2各种各样的花
2.3花、果实和种子 2.4把种子散播到远处
3.6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
3.7食物包装上的信息 4.1各种各样的岩石
4.2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4.3岩石的组成
4.4观察、描述矿物一
4.5观察、描述矿物二 4.6面对几种不知名的矿物 4.7岩石、矿物和我们
1.1
科学小实验
实验材料: 塑料梳子(塑料笔壳)、 碎纸片
点击标题自由选课
1.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1.2点亮小灯泡 1.3简单电路 1.4电路出故障了 1.5导体与绝缘体 1.6做个小开关 1.7不一样的电路连接 2.1油菜花开了
2.5种子的萌发 2.6动物的卵 2.7动物的繁殖活动 3.1一天的食物 3.2食物中的营养 3.3营养要均衡 3.4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 3.5面包发霉了
发 光
( 4)
断路
短路现象
当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两端被导线直接连接起来 时,就会发生短路。短路时,电池和导线会在一 瞬间发热变烫,不仅小灯泡不能发光,电池也很 快就会被损坏。短路很危险 ,还可能会引发火灾。
课后探究:
1.课外请同学们研究:你能不能 用一节电池和两根导线来点亮 两个或者更多小灯泡?
2.小调查:家中有哪些常用电器
串 联 电 路
特点: 电流路径唯一,开关位置任意。
定义:
把元件并列连接起来组成的电路。
并 联 电 路
特点:断开干路,整个电路形成开路; 断开一条支路,不影响别的支路。
观察实验现象(1)
观察1:
当合上开关 时,两个灯 泡有什么变 化?
实验(1)结果
两 灯 泡 都

观察实验现象(2)
观察2:
当调换开关 的位置时, 两个灯泡有 什么变化?
连接点
A
小灯泡发光原理

如果小灯泡加上电源通电后,电流就会 通过导线流到灯丝,由于灯丝的电阻比较大, 也就是对电流阻碍大,这时候,灯丝就会发 热温度升高,这样就发出了光。
认识导线、干电池
学生认识导线并说出它的结构;
学生认识干电池的 路 线


(1)同组合作探究,比一比哪 个小组接亮的方法最多; (2)观察连接的电路,用简单 的图把接亮的电路画下来。 (3)试着用红笔画出电在电路 里流动的路线!
十 (1 ) 一 (2 )


一 (3 ) 十 (4 )


这 些 小 灯 泡 能 发 光 吗 ?
( 1)
( 3)
发 光
短路
( 2)
如左图: 把两只灯泡并 列地接在电路 中,并各自安 装一个开关。 像这样把元件 并列地连接起 来的电路,— 称并联电路。
1.4
电路出故障了
Copyright 2004-2009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S2 L2
实验结果(1)
S L1 S1
S2 L2
灯 泡 L1 亮
灯 泡 L2 不 亮
观察实验
S L1 S1
观察:
当断开开关 S1,合上开关S 、S2时,灯泡 L1、L2的变化 ?
S2 L2
实验结果
S L1 S1
S2 L2
灯 泡 L1 不 亮
灯 泡 L2

并联电路的定义
S L1 S1
S2 L2
用充气的气球和头发摩擦后分开,再用经过摩 擦的气球的一侧去靠近头发,观察现象。
进一步研究发现: 两个摩擦后的物体,有时相互吸引,有时互相排斥。 这跟我们前面所学的磁铁性质极其相似。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不同种电荷互相吸引 。
摩擦起电的原因
用电器
导 线
导 线
电 源
练习
• 在干燥而寒冷的天气里,用手触及门的金属把 手,经常会有被电击的感觉;脱下毛衣时,经 常会发出啪啪的响声;用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 梳子,慢慢接近头发,梳子会吸引头发;用梳 子慢慢接近纸屑,梳子会吸引纸屑、;摘下羊 毛织成的帽子,帽子会吸引头发;用一块羊毛 制品摩擦气球的一个侧面,将气球这个侧面靠 近头发,气球会吸引头发;这叫静电现象。 【注:梳子与头发摩擦后,各带上 不同的电荷, 异种电相互吸引。】
是用电池作电源的?家中每个月 的最高用电量是多少?最低用电 量是多少?想想家庭节约用电的 建议。
1.3
简单电路
1、电路元件
电池
电灯
电线
电键
2、简单电路
开关闭合,小电珠亮,此时电路称为通路。开关打 开,小电珠不亮,此时电路称为断路。
3、短路
导线不通过用电器,直接接在电源两端叫做电源短路。
4、几种常见电路元件的符号
电池
负极 正极
电池组
开关
电灯
刚才学习的简单电路中, 我们只用了一个用电器,可 是在一个实际电路里,用电 器往往不只一个,有时两个 ,三个甚至更多个,那么怎 样将它们连入电路呢?
我们要用这些元件连成了两种常用的基本电路 ,即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定义: 把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组
成的电路,称为串联电路。

• 2、将两个充气气球紧挨着悬挂在木尺上, 用羊毛制品分别摩擦两个气球相互接触的 部位,这时两个气球相互排斥,这是因为 两个气球带上了相同的电荷(-),同种 电相互排斥。 • 3、通过实验,我们进一步发现带电气球相 互靠近时会有下图三种情况: 同种电相互排斥
1.2
点亮小灯泡
玻璃泡
灯丝
金属架
B
静电既然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 中,为什么我们通常感觉不到 物体带电呢?
为什么感觉不到物体带电呢?
• 物质同时带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由于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所以 一般情况下我们感觉不到物体带电。 • 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比如摩擦)时,就 容易使一个物体上的电荷转移到另外一个 物体上,物体表面的正负电荷数量不一样 了,物体就显示出了电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